范文 > 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2024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这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七颗钻石》》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颗钻石》语文教案设计

一、单元分析(一)本单元在相应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各册各单元

课时安排

单元目标

二册五单元

1、 浪花

2、 小树的梦

3、 漂亮的居民小区

4、 小松鼠看错了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三册五单元

1、 大自然的语言

2、 落叶

3、 可爱的小象

4、 小企鹅和妈妈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四册七元

13、被赶出门的小麻雀

14、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15、小花狗学游泳

16、骆驼和羊

课文内容非常有意思,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课文中渗透了做事要想到别人,要多动脑筋,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五册五单元

17、账单 18、难忘的八个字 19、新加坡街头见闻

20、谁该得第一

本单元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进行4识字、写字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爱的教育。

六册五单元

17、七颗钻石

18、我希望有一支神笔

19、真正的施主

20、重要电话

教学本单元要让学生懂得做人要有爱心,不仅对自己的父母要有孝心,对别人要关心,而且能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心。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课文,学习在语境中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

七册七单元

25 给予树

26咱俩的秘密

27卖木雕的少年

28想别人没想到的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八册四单元

13果敢的判断

14语言的魅力

15六个馒头

16天游峰的扫路人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九册五单元

17 买小狗的小孩

18 老人与海鸥

19﹡乌塔

20 ﹡看不见的爱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十册六单元

21挑山工

22跳水

23鲁本的秘密

24走独木桥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或表达的情感。

这些册书中的这些单元,大部分都是故事性的文章,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情感。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回忆上一册中的相似课文,相似知识点,来作为本册学习的基础,而本册的课文学习,又可以作为下一册学习的基础。本单元共安排了童话《七颗钻石》诗歌《我希望有一支神笔》,叙事文《真正的施主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给予树》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

第一课时 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初读课文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②自由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b.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③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b.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c.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d.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④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两遍。 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好汉查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的朗读磁带、《好汉歌》磁带。

谈话揭题  ①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②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初读感知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③检查读书情况。 a.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b.和同桌一道再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再读质疑  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②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①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 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e.“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查理确实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诚实、实信了,变得有上进心了,自信了。 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评价文中人物  ①引导谈话: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②你觉得查理的变化和哪些人有关呢? 跟自己、杰西、罗伯特先生以及镇上的人有关。  ③你对故事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重点谈对小女孩杰西的看法,体会杰西的信任和友谊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拓展练习  ①完了这个故事,你有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筷子的传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要求 1.知道筷子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发明使用的,知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会正确地拼读注音的字,能理解“传说、比赛、搅动”等词语的意思。 3.能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默读方法边读边思考,自己读懂课文,并知道第2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找出有顿号的句子,初步了解顿号的用法,并试着将传说复述给家长听。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筷子的由来和传说。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筷子的由来。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平时吃饭要用哪些餐具?板书:筷子 “筷子”可以说是我们吃饭时常用的一种餐具。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呢!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吧。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理解“传说”的意思。(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2)筷子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的人发明的? (3)传说中“筷子”是怎么来的? (4)课文中说到的筷子有哪些种类? (5)全世界使用筷子的人数有多少?他们大多生活在什么地方? 2.讨论交流。 (1)检查字词。重点:烫tang 皇huang 俩lia 嫌xian (2)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学习第1、2段 1.朗读第1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a.用上“三千年前”“传说”“中国人”“发明”“筷子”这几个词说一句话,要求不同于课文句式。 例:传说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 传说中国人是在三千年前发明筷子的。 传说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 传说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的。 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的,这是一个传说。 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这是一个传说。 b.知道了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你有什么感受? c.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写了事情的起因,经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范文:借条、收条和领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初步学会写借条、收条和领条。 二.教学重点 懂得三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三种条据的书写格式。 三.课前准备 投影片每位同学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懂得借条的用处,理解借条的写法,学写借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于是他们闹得十分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 二.学写借条 1.知道借条的用处。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马老师为什么请赵玲写一张借条? 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 (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 (2)自读课文第2--5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 (3)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 a.第一行,中间写“借条"”,表明这是一张借条。 b.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c.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 (4)再读书上的借条。 (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 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 4.练习写借条 (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投影出示) 今借到 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3月2日归还。 三(1)班实验员张红3月1日 (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 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 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 (3)巩固练习 学校体育室有很多体育用品,许多同学到那里去借。三(2)班的体育委员平华借了三只篮球、十条绳子、一个排球。借用时间是12月11日,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设计思路: 本文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里的小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动人景象,字里行间充满对春雨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浓浓春韵的场景中,让学生轻松地感受到春雨的美;在对课文诗化语言的理解和美妙音乐似的情境体验中,领悟语文的韵味、含蕴的人文;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回归学科本能。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方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育成和个体相吻合的心理机能。 教学目标:  1.学写“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播、尝、乳”等13个生字,会认“淅、沥、篷、叮、沟、蹄、乳”等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铁皮、水沟、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密密的,撒在、演奏、播种、品尝、乳汁”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欣赏春雨、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丰富的情感,放飞想象,读写结合。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春雨的声音美和精神美;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学习作者对春雨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迁移练习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配音朗读材料、下载的《小雨沙沙》flash,生字词ppt)  2.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第二屏)。  (一)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学习新学期的第一篇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请齐读课题两遍。  (二)交流:说说春天的小雨在你眼里是怎样的?  (三)梳理:春天的小雨在同学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美丽、活泼,请带着欢快的语气再读课题,注意读好“滴滴滴”三个字。  (四)导语: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春天的小雨里,看看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春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教学过程】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阳春 晚春 残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阳春 春辉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华 春季 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浩荡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江水暖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红杏闹春 春花似锦 3、出示佳句名诗:   ● 春到三分暖。   ● 春天三日晴。   ● 春雨贵如油。   ● 一年四季春为首。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翠鸟》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 据疑板书导学 ↓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柳笛和榆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查看全文>>>

这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风筝》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风筝》三年级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亲情的含义。 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感受作者与兄弟之间的深情。 【难点】 3、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复杂的心情,学习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 【课时】两课时 【教具】ppt 第二课时 【导入】回顾上节课 四、精读课文 接上节课内容 (二)齐读课文,重点研读3-4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童年事件中,我与弟弟对待风筝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2、当年“我”是个什么样的哥哥?弟弟是个怎样的孩子?文中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 3、请同学表演“我”发现弟弟做风筝和毁风筝的过程。 明确:1、弟弟最喜欢,“我”嫌恶。 2、弟弟瘦弱、天真、聪敏;哥哥粗暴专横。文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五、挖掘主题:再读课文,注意课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体味穿插在课文中的情感,回答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毁坏弟弟的风筝? 明确: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 2、对待早年的过错, “我”的心情如此沉重,总想补过,你从“我”身上学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反省。 3、“我”爱弟弟吗? 手足情深,荡漾在:为了弟弟有出息,我蛮横毁坏风筝的愤怒里; 荡漾在:急于补过,而终于无可补救的悲哀里; 荡漾在: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心灵里。 4、总结:1.兄弟情深,误会冲突中有亲情。 2.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 3.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玩耍的自由。…… 六、体味真情 (1)说真情: 想一想,生活中你与亲人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让你感动,或让你内疚,或让你……让我们倾吐心声,诉说真情。 (2)写真情: 仿写:例句:亲情是和煦的春风; 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思念; 亲情是父母温暖的怀抱。 我来写:亲情是 。 七、质疑问难 八、小结: 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感悟

查看全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范文资讯网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2024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