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朋友课教案 > 导航 >

朋友课教案,2024朋友课教案

一、说幼儿

小班上学期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尤其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本意,或交往方式不能被同伴认同。刚开学时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朋友的活动,对朋友这个字眼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很乐意做大家的好朋友。通过二个多月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也懂得了一些粗浅地礼貌用语:如老师早,老师再见等。但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绝别人时的礼貌用语,这也是我选择这个活动的很大原因。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个语言活动倘若能顺利地实施开展,对我班孩子交朋友方面肯定是有帮助的。

二、说活动教材:

《小鸭找朋友》这个简单的故事,语言比较简单,有重复性,有利于小班孩子的理解与学习。故事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有的动物不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重复性的动物对话,适合小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但是课程的提示中从另一个角度学说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我觉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学的局限圈,是将语言与社会领域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在故事中发展语言,又可以在活动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及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就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通过模仿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培养幼儿完整的语言表述能力。

2、亲近小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3、能大胆运用有礼貌的语言拒绝别人。

分析:从三条目标来看,第一条是主导目标也是能力目标,意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模仿小动物之间的简单对话,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标中体现了这一点。第二条是认知目标,在这个故事中,有的动物会游泳,有的动物是不会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让幼儿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一些动物的习性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第三条目标是情感方面的,与以往的情感目标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婉言拒绝别人的艺术,拒绝别人时我们也要有礼貌,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

四、说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分析:我们制定重难点时往往是从所定的目标出发,因为是语言活动,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所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就成了本次活动的重心,通过生动的flash带动幼儿的表达欲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好朋友

设计意图: 随着主题活动我喜欢的主题开始,在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广泛,只仅限于个别要好的小朋友进行来往,因此预设这次活动,通过好朋友这首歌,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愉快的旋律节奏。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歌曲内容,愿意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观察重点:熟悉歌曲节奏,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流程:导入欣赏讨论欣赏歌曲尝试表现

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幼儿有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 2、幻灯片、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2、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欣赏讨论 1、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 2、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 3、他们在干什么?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梳梳头。 4、你和好朋友会怎样互相帮忙? 指导: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和他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5、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6、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7、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的。 8、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唱歌曲。 三、尝试表现 老师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1、请你们找个好朋友边做动作边有表情的演唱。 2、幼儿之间再换一个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查看全文>>>

目的:让幼儿练习使用形容词。学习说完整的一句话。

玩法:教师拿出一只玩具鹦鹉(或画有鹦鹉的卡片),对小朋友说:你们看,这只美丽的小鹦鹉,它最爱学人说话,它要找说话最伶俐的孩子交朋友,好向他学说话。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一个词以后,请你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还要形容这个词。谁说的好,小鹦鹉就去找他做朋友。如,教师说:小雨。幼儿说:小雨沙沙地下。照此可以练习一系列的词: 雪花――雪花飘飘飞下来,盖满大地。 妹妹――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 蛋糕――香喷喷的大蛋糕。 红枣――大红枣又脆又甜。 教室――我们的教室清洁又明亮。 书――张老师拿着一本厚厚的大书。 松树――松树被雨水淋过后,翠绿可爱。 菊花――美丽的菊花散发着清香。 照此说下去,哪位小朋友的形容词用的准确、恰当、生动,教师就要立即给以表扬,然后让小鹦鹉去找他做朋友。

规则: 要求幼儿针对教师提出的名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要求幼儿语句中要使用形容词。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拥有新朋友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胆想象介绍自己,与同伴分享、合作。

活动准备:

1.录音带、歌曲《好朋友》;

2.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张名片,自带一件物品。

活动过程:

活动前半部分分别在萝卜班、香橙班两个班级上进行。

1.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入活动

(1)刚才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蒙上眼睛,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边的小朋友呢?(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天天在一起,很熟悉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2)我们菠萝班的老朋友天天在一起,你们快乐吗?

(3)为什么很快乐?

(4)那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朋友会怎么样呢?

(5)你们想认识新朋友吗?

2.两位邻班教师(本班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带着礼物出现。当当当响起敲门声,老师打开门说:真巧,一说到新朋友,现在就有新朋友来了,请进! 新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别做自我介绍。

3.幼儿做自我介绍

(1)刚才我们认识了新老师,现在怎样让新老师认识我们呢?

(2)请幼儿分别用名片、口头自我介绍。

(3)名片上面有什么内容(姓名、电话、住址......)

(4)教师小结名片上的作用。(名片能让别人记得更清除、更长久)

4.自主交往活动

老师听说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寻找好朋友,老师和他们约好了在音乐厅见面,现在让我们带上礼物和名片,一起去认识新的朋友吧

(1)音乐开始,两个班的小朋友分别从两个门进入。()香橙班:你们好,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乐心情!

菠萝班:你们好,我是菠萝班的小朋友,菠萝菠萝,健康快乐!

(2)幼儿自主交往

5.小结,请幼儿和自己新认识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师:你认识了几个好朋友?你是怎么去认识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觉什么样的?小结:和朋友在一起真快乐,朋友越多,我们的快乐也就越多。

6.音乐《找朋友》,结束

师:认识了新朋友真高兴,现在仍让我们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认识筷子的不同外形特征,有乐意使用筷子的愿望。

活动准备:握筷姿势图ppt、各种各样的筷子ppt、教室布置成餐厅:四张餐桌,菜肴12盆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进入餐厅、认识餐厅幼儿进入餐厅找座位。

二、认识筷子 1、认识餐具,了解筷子 (1)提问交流,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2)幼儿看各种各样的筷子的ppt 2、老师小结

三、学习使用筷子 1、幼儿第一次尝试使用筷子 (1)幼儿用筷子练习夹菜,吃菜。 (2)幼儿介绍自己吃了什么。 2、学习讨论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结合ppt) (1)请1-2位孩子示范自己使用筷子的方法。 (2)幼儿欣赏ppt,了解正确的握筷子的方法。 (3)幼儿拿着筷子跟着儿歌分句练习。 3、幼儿再次尝试使用筷子 (1)请小朋友用刚才学会的方法夹馄饨到自己的盘子里。 (2)幼儿交流:我是怎样夹馄饨的,用筷子夹了几个馄饨。 4、夹豆豆比赛 (1)讲解比赛要求。 (2)幼儿比赛教师提醒幼儿要用筷子夹。 (3)幼儿数豆豆,比出夹豆豆冠军。

四、大家来评进餐小明星 让幼儿评出今天的进餐小明星,并说说评的理由。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尝试垫子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走、跑、跳、平衡、抛等基本技能。 3、协调性和灵敏性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垫子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带小朋友来到地垫围成的圆圈旁,练习走圆。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里有好多垫子宝宝啊!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做垫子热身操 师:垫子宝宝很想和我们做朋友,我们跟他抱一抱亲一亲吧,让我们一起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尝试垫子的各种玩法 小朋友,你们玩的开心吗?还想玩更有趣的游戏吗?那跟着老师一起来吧! 1、开汽车去公园,(垫子当方向盘) 变变变!垫子变成方向盘!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公园喽,咦,前面有一条小河,我们该怎么过去呢? 2、划小船过小河,(垫子当小船坐在屁股底下) 变变变,垫子变成小轮船,我们一起划船过小河喽!加油加油! 3、来到动物园,小白兔跳(垫子夹在两腿中间跳) 真棒,动物园到啦,看谁来迎接我们啦?变变变,垫子变成小白兔 4、小乌龟爬(垫子当龟壳,背在背上走) 看,谁凑热闹了,变变变! 5、小丑顶物走 哇,我们爬到了杂技场,小丑正在演出呢,变变变!变成小丑! 6、小丑抛物接物 小丑换节目喽!

三、放松活动 演出结束,我们也该回家啦!这次我们坐火车回家,变变变!变成长长的小火车,我们回家喽,卡擦卡擦到家喽,你们今天玩的开心吗?那现在我们躺在垫子宝宝上休息一下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景物,模仿人物对话。 2、感受角色见真挚的友情,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和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 难点:学习观察图片讯息,学习模仿对话。

【活动准备】 1、故事大挂图、幼儿用书。 2、手电桶、长绳子、长柄平底锅。 3、桌子、盘子、生日蛋糕卡纸、椅子、电话。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欣赏故事 活动导入:引导幼儿一起歌唱《好朋友》,加入一些动作,作为课前活动(帮助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1)观察图片。 (注:教师引导幼儿按图顺序观察图中的人物景物为主;教师引导幼儿察觉故事内容为次。) 师:小朋友们想听这个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做《有朋友真好》教师朗诵故事。 (2)听故事。 幼儿通过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知青蛙和癞蛤蟆很要好。 师提问:今天是谁的生日?癞蛤蟆请谁参加生日party? 青蛙迟到了吗?为什么? 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得哭了,它担心什么? 癞蛤蟆准备了什么东西?想去干什么呢? (承上启下)师:最后癞蛤蟆和青蛙一起过得开心,它们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小朋友们知道它们互相说了什么话吗? 二、学习模仿对话。 (1)眼看版图句子,尝试一字一字看读。 句子: 今天是癞蛤蟆的生日。 青蛙怎么还没来? 青蛙,别着急,我来帮你了。 来晚了,真对不起! 和你一起过生日真好! (以上环节重复2-3次) 基本结束部分:请个别幼儿上台看图简单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2)情景扮演。(利用游戏帮助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们首先简单示范情景扮演。角色有:癞蛤蟆、青蛙、大灰狼、大树。 然后幼儿自主寻找4位小朋友为一小组,依图提示进行扮演。(教师从旁提供帮助)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白天和黑夜,感知白天和黑夜的明显不同。 2、发现物体与影子的对应,感知黑夜不可怕。 活动准备: 课件(白天黑夜);音乐(快乐的一天、摇篮曲、去郊游);各种图片和剪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点击ppt出现太阳,播放欢快的音乐)宝宝们,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一起来跳跳舞吧!(师幼一起听着音乐做动作) 二、观察讨论 1、天黑了 (1)(出示月亮的ppt,播放恬静优美的摇篮曲)说说:这是什么时候,谁睡觉了? 小结:晚上,天黑了,屋内和屋外都是黑乎乎的,大家都睡觉了。 (2)观察 黑夜的ppt图片,图片上有月亮、动物、家具、花草等剪影。说说,还有谁睡觉了?黑黑的影子是什么? 小结:天黑了,太阳下山了,月亮出来了,只留下黑黑的影子。 2、天亮了 (1)太阳出来了,想像:太阳出来了,照亮了谁? (2)寻找与影子相对应的物体,然后把相应的图片覆盖在影子上面,变成明亮的物体。 小结:天亮了,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屋内和屋外的所有东西。 三、太阳找朋友 1、观察黑夜的各种影子,猜猜这是什么? 2、每人拿一张图片,去找对应的影子。 3、朋友们都找到了,天又亮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黄豆能制成许多有营养的食品,并了解黄豆的其他用途。 2、自己尝试制作豆浆,体验劳动和合作的快乐。 3、通过活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豆制品,黄豆加工成的物品:肥皂、油漆、轮胎、小红帽。 2、每桌准备石磨或石臼一台,两杯水,黄豆一碗,抹布一块,纱布袋一只,糖一盆。 3、电动豆浆机一台,电暖锅一只。录音机一台,背景音乐,牙签。 4、活动前已认识黄豆,了解黄豆的一些用途。

活动过程: 1、展览各种黄豆制品,请幼儿说说黄豆能做成哪些食品。 (1)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豆豆朋友,小朋友你们说是谁呀? 黄豆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大豆)。自从前几天我们到田野和黄豆宝宝认识了以后,我们就和它交上了朋友,了解了它的一些用途,小朋友快把黄豆制品拿起来向大家介绍介绍,黄豆3可以做什么? (2)幼儿介绍这些豆制品怎么吃?请幼儿尝尝卤汁豆腐干,说说味道,人们为什么要吃这些豆类食品呢? (3)教师简单小结。 黄豆的本领真大,能做成这么多好吃的食品和调味品。豆制品的营养非常丰富,我们吃了能长得壮,对身体有好处。我们要经常吃喜欢吃豆制品。 2、了解黄豆的其他用处。 (1)黄豆除了能做成这么许多食品外,还能做成什么呢?我们来听个故事《豆爷爷过生日》 (2)教师讲故事《豆爷爷过生日》,提醒幼儿仔细听,黄豆除了能做这些食品外,还能做什么? 在故事中,教师逐一出示肥皂、油漆、轮胎、小红帽。 (3)提问:黄豆除了能做好吃的食品外,还能做什么? (4)小朋友快帮小豆儿,好好想一想,将来你想用黄豆做什么? (5)教师简单小结黄豆的其他用途,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3、尝试制作豆浆,体验劳动和合作的愉快。 (1)我们每天都喝豆浆,这豆浆是谁做的?我们看到那豆浆机是怎么做的?你想动手做豆浆吗? (2)简单介绍制作豆浆的方法。 (3)提醒合作:作豆浆时,又要放黄豆,又要倒水,还要转磨子,一个人能完成吗?对,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好才能做出豆浆,因此每三个小朋友一组,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分工合作,遇到问题仔细观察动脑筋解决,也可以请老师们帮忙。 (4)出示电动豆浆机。做豆浆有各种方法,电动豆浆机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创造出来的。请幼儿帮忙加好黄豆、水,插上电源。小朋友和它比一比,谁豆浆做得快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体验朋友多的乐趣,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与中班幼儿联系,选择与大班幼儿人数相等的中班幼儿到大班并提供相应数量的椅子。

2.大班幼儿自带食品一份、玩具一件。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们开个交友会。我们请来了中班的弟弟妹妹到我们班做客。(教案出自:)请大班小朋友把你带来的食品和玩具与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并带他们一起玩。交友会结束以后请你和你的朋友坐在一起。

2.观察哟而交友活动过程。

教师要帮助中班那些无人要的小朋友寻找哥哥姐姐。

3.谈谈交友会的结果。

(1)比一比谁交的朋友多?

你有几个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你带他们玩了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有人没交到朋友/教育幼儿有好东西主动与人分享,在游戏中主动邀请别人并陪他一起玩。

4、让幼儿再次玩交朋友的游戏。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