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古诗教案 > 导航 >

古诗教案-2024古诗教案精选

根据您的建议栏目小编为您编写了一篇题为“语文古诗教案”的文章,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和掌握情况。

语文古诗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课的第一首诗,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一首田园诗。诗中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

4.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我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学习重点,其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也是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走进文本。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学生对农村的印象谈起,引入课题。首先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随堂检查生字词情况,指导书写。

(三)理解《宿新市徐公店》,感受意境

1.师简介作者。

2.学生诵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师引导学习一、二句。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出示情境图片,小组交流:你仿佛看到

查看全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新手教师,一般都比较头疼写教案。教案可以让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编写教案时可以借鉴哪些范文呢?范文资讯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悯农古诗教案幼儿园,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悯农古诗教案幼儿园(篇1)

幼儿园大班古诗欣赏:清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

查看全文>>>

《3、英英学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 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2、 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 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4、 分组唱

5、 练习齐唱。

2、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2、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 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11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3、古诗朗诵演唱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欣赏歌曲《读唐诗》。

2、 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查看全文>>>

古诗充满了韵味,有其独特的魅力,在给幼儿园学生讲授春晓这首古诗的时候,想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首先就要写一个比较好的教案,怎样设计古诗春晓的教案呢?以下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古诗《春晓》教案集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幼儿园古诗《春晓》教案集锦(篇一)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觉的睡到天亮,当诗人醒来后,听到到处都是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古诗(春晓),幼儿在小班的洪恩阅读中已经学过,但当时只做为儿歌学并没有让幼儿理解它的含义,中班的孩子再次学习对于古诗的内容很快掌握,对于它的含义通过老师的讲述有了一定理解,但有一部分幼儿还是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我在最后环节让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幼儿园古诗《春晓》教案集锦(篇二)

目标:

激发幼儿喜欢音乐活动。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受。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每人一条水袖、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导。

在一个三月,宝宝把小手从被窝里伸了出来,一点都不觉得冷,原来是春天到了。宝宝伸

查看全文>>>

要求教学计划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好的教案能让学子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教案的准备力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那么你有对写教案感到苦恼过吗?考虑到你的需要,范文资讯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古诗词教案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古诗词教案教学反思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诗情。

2、突破方法:

充分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1、了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

教学程序

一、学习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生回忆,师总结: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⑵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

1、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2、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⑴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⑵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⑶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⑷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⑸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3、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⑴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⑵指名答。

⑶“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⑷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⑸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⑹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⑺小组内交流:

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⑻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⑼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⑽感情朗读。

⑾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⑿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⒀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4、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蜂》,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送别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蜂》的课件、两只蜜蜂教具、汉字蜂、四幅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古诗。 古诗接龙游戏。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过渡语:小朋友讲得太棒了!嗡嗡嗡,谁也被我们吸引来了?(出示两只蜜蜂) 2、玩两只小蜜蜂的游戏。 三、看图讲述,理解图意。 1、欣赏一组图: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观看课件:蜜蜂采蜜的图片,观察蜜蜂是靠什么来采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2、蜜蜂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 教育幼儿要保护小蜜蜂,不能伤害它。 3、看图连贯讲述图意。 四、学习古诗《蜂》 1、过渡语:其实这四幅画里还藏了一首古诗,有个诗人名字叫罗隐也非常喜欢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采花酿蜜,就写下了一首诗来赞扬小蜜蜂,题目就叫《蜂》。 2、看课件欣赏古诗两遍。 3、看图分析古诗,了解古诗内容。 4、注意语气,完整学说古诗。 5、配上身体动作学说古诗。 4、结束: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罗隐的古诗《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那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仔细观察一下它是怎样采蜜的,好吗?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像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古诗诵读教案:静夜思》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幼儿园小班古诗诵读教案: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教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 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开

1.教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教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教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

“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古诗教案

古诗教案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古诗教案、2024古诗教案、古诗教案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