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 导航 >

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2024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本月12至18日,由组织部长黎泽林,副市长李孟志带领我市50多名领导干部,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海洋大学学习,主要学习了海洋管理、海洋文化、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等课程,并考察了青岛市和威海市的滨海城市规划、临港经济、滨海旅游等项目,进一步增强了海洋的意识,了解了我国周边的海洋形势,学到了海洋经济的相关新理论、新知识、新举措,增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信心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我市领导干部发展海洋经济的能力,为推动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打下更殷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对这次专题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考察市海洋发展简况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商贸流通及各种生产性服务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搭建高端平台。传统工业方面,青岛市在机车车辆、造船海工、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机械、橡胶、钢铁、食品酒水、轻工方面形成优势;新兴产业方面,在海洋产业、生物医药、直升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动漫创意、软件等方面也已具有规模。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威海是一个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是对海参。鲍鱼等名贵海产品的重要产区、因其气候和环境,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威海也是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7家,初步形成了机电工具,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海洋食品、机械化工等骨干支柱产业。 两个城市作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强市,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日后发展我市海洋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山东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成功,国家的支持及科学、长效的发展规划功不可没。 二、我市海洋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紧靠珠三角核心区,是珠三角的直接腹地和粤西地区面向珠三角的前沿。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阳江追求蓝色崛起的条件得天独厚。据统计,全市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海岛岸线总长458.6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40个,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624平方公里,宜港岸线长39.1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蓝色崛起的思路在科学发展的探索中逐渐明晰。近年来,全市立足海洋资源优势,海洋产业发展的步

查看全文>>>

正视县情打基础 发展产业奔小康

**县烟草公司 ***

什么是小康社会?按小平同志的话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由此看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版图上位于川滇交界、金沙江畔的一个不起眼的偏远角落,由于客观存在的山高坡陡、土地瘠薄、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农村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县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以水利、交通为主的基础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极度地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使**长期陷于“穷则无力投入、无力投入则穷”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呈现弹簧形的迂回发展,速度极为缓慢,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一直扮演着国家级特困县的身份而未能自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怎么办?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问题。县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和“12348”发展思路,这一思路符合**实情,具有可操作性。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能急,急也是白急。但也不能拖,所谓“自己头上的虱子还得自己捉”。我们应该面对现实,进一步加强对县情的再认识,理清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做到既要了解县情,也要正视县情,更要树立信心改变县情。既不能因近几年取得的些许进步而妄自尊大,也不能因**是国家级特困县而妄自菲薄。做到积极、大胆、从容、谨慎,抓好机遇,迎接挑战,在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会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天。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强对县情的再认识

(一)、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是脱贫治富的第一障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实现脱贫。**脱贫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发展农村经济,只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和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增产增收。贫穷的农民认为小孩读书要花钱,不如让其回家干活或外出打工帮家里找钱。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农村基础教育形成“入学率低、辍学率高、青壮年文盲屡扫不尽”的不利局面。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文盲偏多。他们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意识淡

查看全文>>>

围绕农民增收 发展优势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求突破

——2004年工作回顾及2005年的工作部署

王区长:

你好。下面我就aa区2004年农业工作和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04年是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年。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突出表现在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粮食播种面积44.6万亩,比上年增长31%,总产量1.5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65%;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

一是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个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规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34万亩,总产量11.63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30万亩,其中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良好,存栏达到5600头,比上年增长30.6%;规划优势玉米15万亩,实际完成33.5万亩,比上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总产量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

二是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基地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连续12年全省夺冠,其中新发展温室大棚1万亩,累计达到5万亩;红枣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省7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奶牛5600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粮食作物面积44.6万亩,水果稳定在18万亩;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一批围绕主导产业的加工龙头逐步兴起,白象方便面、成信油脂等加工企业已相继投产,娃哈哈和古船面粉正加紧建设。

三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广。蔬菜无公害认证去年新认证7万亩,累计达到10.9万亩,新认证品种12个,累计达到16个,制定了榆次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办法。红枣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认证无公害红枣4000亩,中昌基

查看全文>>>

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四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千百年来,生活在凉州这片沃土的先民们,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文明,遗存下丰富的文化遗产,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文庙、罗什寺、海藏寺、古钟楼、百塔寺及铜奔马、西夏碑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凉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而且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资源,并逐步得到了开发利用。从旅游资源总量上看,目前,已完成了“量”的积累,但要实现旅游开发“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格局,却遇到了旅游规划缺乏大手笔,旅游开发“小、弱、散、差”、旅游精品打造不够、旅游发展缺乏后续力等诸多问题。如何整合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开发富有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从而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区,成为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准确定位,树立核心旅游景区 旅游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没有配套完善的旅游设备,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旅游业就难以兴旺发达。特色是旅游之魂。虽然,凉州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大手笔的规划和大力度的开发,仍处于缺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小、弱、散、差的局面,这就导致了凉州旅游产品长期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长远来看也就缺乏持久吸引力和生命力。所以凉州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必须在依托古代现代的各种文化底蕴,深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天马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在鲜明的旅游文化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系统开发,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那么,凉州旅游的核心景区是什么?怎样开发建设才更具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景区就是特色突出、内涵丰富、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近年来,我们打出了“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等促进武威开放开发、经济发展的几张名片,这些名片均以最富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凉州旅游名胜和产业优势而推出。其中,“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和“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百塔寺”就是凉州富有特色且极具影响力的景区,而且,通过近几年的规划开发已初具规模,而闻名遐尔的莫高葡萄酒的生产基地又在城东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区内。

查看全文>>>

金乡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向初探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面对新形势的需要,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 一、金乡县林业产业化结构现状及突出问题 近年来,金乡县林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县林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以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堤滩造林和城镇绿化为主体的生态林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截止2002年底,我县共有林地9.1万亩,其中用材林2.04万亩,农防林0.96万亩,护岸林2.27万亩,护路林0.37万亩,灌木林958.5亩,经济林2.7万亩。已林网化面积49.9万亩,全县活立木株数达980.3万株,灌木124.2万株,木材总蓄积7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4.7%。2002年全县林业产值达到 2.05 亿元。沟、路、渠、堤已基本栽上了树,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河道林带化、城镇绿化、美化,林业的生态防护效益显著增强。 (二)林业产业体系已成雏形。丰产林、用材林、经济林绿化树种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先后引进了杨树107、108、2001杂交杨、三倍体毛白杨、84k杨等;经济林树种中华寿桃、凯特杏、金太阳杏、水晶梨、蒙阴红石榴、沾化冬枣、磨盘柿子等;园林绿化树种引进了雪松、蜀桧、洒金柏、国槐、法桐、金丝柳、瓜子黄杨、大叶垂榆等多种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80%,达到了自给有余。经济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达3.4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了金乡镇千亩油桃、司马镇的千亩大樱桃、金乡镇的葡萄保护地栽培、兴隆乡的凯特杏保护地栽培等一批优质果品生产基地。林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已建成鸡黍镇张寨、刘楼村和化雨乡牌坊庄、唐楼村2个大型的木材加工购销市场,一个金贵集团果蔬加工基地。木材加工企业现有30多家,年加工木材15万立方米。建成了贮藏量千吨以上的果品贮藏库30多座,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林业科技投入明显增强。按照市场为

查看全文>>>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相聚在“贵州屋脊、天上石林”风景名胜区赫章县韭菜坪,隆重召开全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xx年中国贵州赫章阿西里西旅游文化艺术节。这次大会,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央统战部干部培训中心胡国栋副主任,省体育局蔡国祥局长、省旅游局杨俊副局长等领导亲临会议指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及省委、省政府上个月在铜仁地区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展示毕节地区旅游风采,推动毕节地区旅游跨越式发展,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推动全区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接待能力的增强、旅游发展上新的台阶,以更加旺盛的活力,迎接201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我区召开的第七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家要认真学习赫章县通过第四届全区旅发大会的举办,在推动旅游景点打造和提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坚定信念,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我区“旅游兴区”战略和旅游业基地建设,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以更加清醒的思维正确审视旅游业发展形势 近年来,国家和省、地委、行署都对旅游业倾注了更大的精力,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我区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在省旅游局等省直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通过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一是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我区的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涵盖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产品可塑性极强,被国家旅游局领导称赞为“资源秉赋高、品质好、气势大,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办会办节活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了涵盖观光型、休闲型、度假型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体系。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区着力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且92%的乡通油路。除已建成的贵毕高等级公路、大纳公路、内昆铁路威宁段外,将规划建成厦蓉、杭瑞和毕威、黔织、黔大、织普、毕节环北等高速公路,成贵快速、织纳水、叙织、林织、六沾、黄织等铁路及毕节机场。在 查看全文>>>

7月13日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了我们参加**市第十期的干部新形势发展培训班学习。在学习期间认真做笔记、听讲座、自由讨论。使我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修炼、在修炼中提升。

一、学习“**发展形势与发展战略” “五个**”---“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和“健康**”,作为**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成为**的战略决策。“两江新区”已在xx年6月18日挂牌成立,两江新区运转, **向世界开放。 xx年后可发展为西部经济中心,并将引领中国区域发展重点向内陆转移。在西部培养一个新的“增长极”,有利于成辐射性地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遥相呼应,并形成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作为**人我心潮澎湃,很自豪,以惊喜与渴求的心情期盼着,关注着这个历史机遇将会带给我们的崭新风景。两江新区不仅是一个名号,更是三千万**人肩上的担子。它不仅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与快速反应,更将激发无数巴渝儿女奋起努力,在未来的岁月里以全新的发展战略诠释飞跃,演绎精彩。让我们期待,**,从此进入两江时间;**,城市新篇由此开启;**明天一定会更好!

二 、“物联网专题”的学习开拓了我的眼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不断发展的世界。了解到物联网的内涵:凡是有传感器和传感技术而感知物体的特性来按照固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候物与物之间、人和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管理网络。物联网还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提供了人与人的交流,互联网是一个人文的世界。把人文世界向物理世界的延伸。“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电子产业、物流、乃至于电力、交通、安防等相关领域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物联网技术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时,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那时人类社会呈现出的面貌将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也必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

三、学习“高效团队执行力建设”,团队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文化的概念,所追求的是一种凝聚能力,团队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团队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团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不足;团队可以加强人员的自省,令团队成员充满工作激情。因此,学习高效的团队精神,使我更加增强了责任感、深感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深感团结、协作更必要。

四、“中职教师能力发展”,站在国家形势审视中职教育,中职教育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

查看全文>>>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的西峡县,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县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xx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xx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 查看全文>>>

加快物流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一、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扼两广,锁荆吴",地处南北要冲,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处,历来为湘南重镇。京广、湘桂铁路交汇市区; 107、322国道和京珠、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全国45个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但**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却远远跟不上交通发展的步伐,是典型的"守着金山哭穷"。 (一)**没有真正的物流企业。只有一些货运车辆,从事简单的货物水平运输。而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中的全部服务,包括仓储、运输、装卸、配送、包装、信息服务等多个环节。这样就使得**的货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货运车辆由于提供服务单一简单、车辆档次不高,运价偏低,只能靠超限、 超载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由于效益不好,车辆经营者也没有资金进 行车辆改造和扩大规模。 (二)**物流设施相对滞后。目前省内长沙、株洲、岳阳、 常德根据自己城市的经济特点建设了物流园区或仓储中心,如株洲的服装批发、长沙的高桥大市场等,都有专业物流公司为其服务, 提供仓储、运输、配送一条龙服务。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很多, **市的机械工业、输变电制造业、化学工业近年发展很快,但没有与之配套的物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兴市的发展要求。 (三)**缺乏第三方物流。由于**的物流产业尚未起步, 许多企业只好发展内部物流,造成企业成本大幅增加,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例如商品零售企业发展企业物流,需要购置车辆、租用仓库、增加管理人员,而技入的硬件必须按照企业经营旺季时配置, 在淡季时车辆、仓库、人员一部分闲置,企业成本增加,不堪重负; 有些工业企业生产超大型设备,可能几年才生产一个,它也投入几百万元购置平板车,租用特殊的大型仓库,造成企业资金、社会资 源的巨大浪费。而这些问题,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完全可以解决。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目前德国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左右,日本则下降到6. 5 % ,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而在我国企业的全 部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又明显偏低。据中国仓储协会于 20xx年3-4月对全国范围内的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的物流中,第三方承担的比例仅为18 % ,而商 查看全文>>>

发展中药产业设想思考建议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区委深入开展了“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的活动,为此,笔者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走访,认真收集,现提出以下设想与建议。 一、由来 **省因为独具的地理、地质、气候、物产优势而号称“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中草药的主要产地,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多种,其中植物药4600多种,动物药320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国中草药的75%。其中著名的原产地中药材和主产药材就达30多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川药”在中医中是不可替代的金字招牌,为医家和患者推崇备至。故我区应当传承历史优势,对接现代科技,顺应生态文明,将中药产业作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农业的换代升级。

二、区情

**区素以“鱼米之乡、柑桔之乡、蚕桑之乡”闻名,土壤以冲积土、紫色土、黄色土为主,土层厚、土质肥沃。属亚热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均降水935.9毫米,无霜期达33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为26%。嘉陵江流经区内76公里,区内河流密布,水网发达,水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32座,提灌站85处,全区农田的自流灌溉和提灌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5.8%以上。区内原生的木本植物达60余种,草本植物达150种以上,其中可入药的原生植物种类就有50余种。

三、设想

1、总体设计:以生态农业为载体,以发展木本、草本药材为主体,结合林业、水保、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区域性的特色品种基地,以嘉陵江沿岸乡镇为主,建设中药材“绿色走廓”,逐步将**建设成为**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并争取半夏、大黄等成为全国的主产地之一。

2、主攻品种:木本药材以杜仲、桔皮、枳实、枇杷叶、花椒为主,草本药材以半夏、苡仁、麦冬、丹参、菊花、黄连为主。

3、加工流通: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以加工中草药半成品、成品的企业,采用“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确保产品的销路与加工,并与成都中医大学建立联系,争取他们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联合开发柑桔、蚕桑的副产品,提升产值。

4、基地布局:以凌云山为中心,建设千亩杜仲基地;以永安、石圭为中心,建设万亩桔皮、枳实基地;以大山坡农业生态园为中心,建设千亩枇杷叶、花椒基地;以东观、长乐为中心,建设千亩半夏、麦冬基地等。

四、建议

目前,我区中药产业尚处于原生

查看全文>>>

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范文资讯网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栏目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大量的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2024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更多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在范文资讯网,欢迎大家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