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 > 导航 >

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2024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关于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

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

这篇《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 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 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 2.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 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二、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 1.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 2.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三、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 1.教师: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2.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观察,哪边重,哪边轻。 3.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 (学习词汇:垂、翘) 四、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五、教师出示三种水果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 2.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 (学习词语:不轻不重) 六、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

一、课题:数学活动比较轻重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教师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2、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3、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观察,哪边重,哪边轻。师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4、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5、教师出示三种水果: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学习词语:不轻不重)6、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查看全文>>>

这篇《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比较轻重》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 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 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 2.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 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二、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 1.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 2.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三、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 1.教师: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2.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观察,哪边重,哪边轻。 3.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 (学习词汇:垂、翘)

四、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五、教师出示三种水果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 2.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 (学习词语:不轻不重)

六、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查看全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24精选大班比较轻重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比较轻重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能够感知和区分物体的轻重,会适当运用轻重来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1、大小不同的沙包,天平。

2、脸盆几个,同样大小的木块几个,不同重量的小物品几个。

3、铅笔和彩笔。

教学过程:

1、分组活动

1)掂沙包。请幼儿任取一个沙包,然后互相掂量、比较、说说谁的沙包重,谁的沙包轻。

2)请幼儿互相抱一抱,说出谁重谁轻。

2、游戏:“猜轻重”。

1)教师选择教室内的任何两件小物品,让幼儿用目测和用手掂量的方法判断轻重。

2)教室可用天平确定每次幼儿的判断是否正确。

3、分组活动,让幼儿用天平比较教室内一些小物品的轻重。

4、集体谈话:还有那些方法可以区分物体的轻重?

5、小实验:那个木块上的东西重?

1)让幼儿往浮在同一个脸盆中的两个木块上分别放不同的小物品,并根据木块的沉浮情况判断哪个木块上的东西重,并想想为什么。2)教师讲解利用船体的沉浮判断物体轻重的简单方法:船体深,船上的东西越重。还可以给幼儿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6、指导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请幼儿给轻重不同的物体画上标记。

7、户外游戏:跷跷板

1)幼儿自由玩跷跷板,引导幼儿发现跷跷板的原理。

2)请2—3个体重相差比较大的幼儿,让他们通过跷跷板两两比较,找出最重的和最轻的,使幼儿明白轻重是相对的。

3)让幼儿想想怎样玩跷跷板才好玩?

大班比较轻重教案(篇二)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下《比较轻重》。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切东西都会吸引幼儿的心灵,从而焕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在《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的身边取材,虽然幼儿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个认知,但对于怎么比较还处于具体抽象的状态,结合本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具备主动积极的特性,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语言能力也有很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二、说活动目标:

1、 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步入神奇的数学领域。

2.帮助幼儿理解物体轻重所具有的相对性,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3.幼儿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两幅;小筐子一个;铁球、皮球、棉团各一个;绒毛玩具小猫、小鸡、小老鼠、狮子各两个。场地画有迷宫图。

活动指导:

首先请幼儿画一画,把第一幅图中重的物体下面画。

比一比,比较第二幅图中桶和袋子谁重,谁轻?

试一试,完成以上任务后,幼儿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较铁球、皮球和棉团的重量,将最重的给爸爸,比较重的给妈妈,(.教案网出处)最轻的给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来到迷宫前,放下手中的物品。手持重物者(爸爸)走蓝线,手持最轻物品者走红线(孩子),妈妈作裁判。爸爸和孩子分别从起点出发,依次比较两动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动物前行,沿线走到终点,又快又正确者为胜。

活动反思

以前,孩子们总认为大的物体就重小的物体就轻。他们是从外在感官上去判断物体的轻重,却不知物体的轻重可以测量。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以幼儿操作为主探索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幼儿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示范记录表二份

活动过程: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 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 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 2.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 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二、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 1.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 2.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三、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 1.教师: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2.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观察,哪边重,哪边轻。 3.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 (学习词汇:垂、翘) 四、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五、教师出示三种水果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 2.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 (学习词语:不轻不重) 六、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活动准备

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

通过前面的活动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轻重,让幼儿感知、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2.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根据物体的轻重排序。

3.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衣架一个

2.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三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

3.一大一小积木若干,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按3、6、10数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篮球、铁球、苹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天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挂衣服用的)现在我挂在前面,它处于什么位置?(水平)。请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侧挂上一袋橡皮,你们观察衣架有什么变化?(挂橡皮的一侧下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挂橡皮一侧重,另一侧没挂物品的轻),你们在看,我在衣架另一侧挂一把尺子,你会发现什么变化?(挂尺子的一端下垂,挂橡皮的一端翘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或这说明了什么?(挂尺子的一端比挂橡皮一端重)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挂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轻的一端上翘,衣服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二、出示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来比较轻重

(一)

1.教师:我这里有三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子)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装满水的重;装半瓶水的轻;空瓶子的最轻(利用目测)

教师:请幼儿验证,用手掂一掂,感知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

2.按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排序

教师:现在,小朋友知道哪个重、哪个轻,请你按由轻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轻排序。请个别幼儿操作

(二)

1.教师:矿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轻,我这里还有三个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怎么分辨哪个罐重?哪个罐轻?(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的;一个装半罐)并按由轻到重顺序排起来。

2.一大一小的积木

3.大小、形状相同、块数不同的积木(3块扎一起;6块扎一起;10块扎一起)

4.幼儿自由看、玩、掂,比较轻重并排序。

5.师幼一起验证幼儿操作,总结: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轻,装半瓶水的较轻,装满水的最重;相同的积木,大的重,小的轻;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数多的重,块数少的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比较多少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会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配套课件:小班科学课件《比较多少》ppt课件 下载kj./ppt/1923.html

教学准备:

ppt课件,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ppt1: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草莓?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ppt2:跳跳兔又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4个蘑菇多,还是5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ppt3:跳跳兔还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活动: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查看全文>>>

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

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栏目为大家带来大量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2024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关于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比较轻重课件含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