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案件调查工作方案 > 导航 >

案件调查工作方案,2024案件调查工作方案范本

案件调查工作方案

区县住户调查统计工作方案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为更加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市区县居民收支情况和生活质量,满足市委、市政府和区县在“富民强市、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进程中的监测考核需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把富民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开展住户调查取得分区县的住户调查资料,是区县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分析人民生活、收入分配、货币流通以及劳动应业等情况的重要信息途径,也是区县政府对“富民”和“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考核、监测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对研究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重大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调查范围 统计调查范围为河东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区县,对象为各区县行政管辖区域内的所有符合调查条件城镇住户。包括: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非农业户,户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的非农业户。调查包括单身户,但不包括集体户中的单身者。 调查分别以住户家庭及个人作为统计单位。 三、调查内容 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2、居民家庭住房基本情况; 3、居民家庭就业情况; 4、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5、居民家庭现金收支情况; 6、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7、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情况; 8、居民家庭非现金(食物及服务)收入情况。 四、抽样方法及样本确定 根据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样本抽选采用二相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第一相样本(大样本)采用多阶段方法抽选:第一阶段抽取居委会或社区;第二阶段抽取调查户。抽样原理及调查方案由市城调局培训后另行印发。 根据第一相样本取得调查户家庭人口、就业人口、收入等辅助资料进行分组,从中按比例抽出二相样本(小样本),作为经常性调查户,开展日记账。 各区县调查样本量的确定,按照抽样调查方法及原则,由市城调局考虑各区县代表性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查看全文>>>
流出人口调查摸底工作方案 各村: 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重点解决目前我镇存在的流出人口底数不清的问题,决定于2014年4月至6月在全镇集中开展流出人口调查摸底专项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调查摸底,摸清流出人口底数,全面掌握流出人口动态,防止漏统漏管。对全员人口信息平台流动人口子系统的个案信息项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信息平台流动人口信息质量,提升流出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和服务率,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调查对象 本镇户籍(18-49周岁)育龄对象。 三、调查方法 (1)从镇级信息平台中分村(居)、分组导出18-49周岁育龄人员名单,导出字段(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地址、居住地地址)后参照附件一样式添加新增栏目,下发到村(居)。 (2)各村(居)根据名单逐户核实流动务工动态,弄清流出人员流向信息,包括流向地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并经电话核实,()在导出的名单表后新增加的栏目按要求详细填写。全户流出的对象,通过知情人核实。对已登记的流出对象,目前已返回户籍地、流向地址发生变更的重新登记上报《流出人口变更表》。 (3)镇计生办核实信息平台通报协查的流出对象,对接收的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报告单》的人员重新进行比对核实,及时完善、修正相关信息。 四、调查步骤 (1)组织发动阶段(3月31日前) 镇计生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调查摸底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组成调查摸底队伍,明确责任,召开动员会,具体安排部署调查摸底工作。 (2)调查摸底阶段(4月1日-4月30日) 各村组织调查工作人员逐村逐户逐人排查、登记,对于已经掌握的流动人口信息进行确认,对信息变动、新增流出对象逐人进行采集,如实登记并填写《流出人员信息采集卡》。 (3)核对录入阶段(5月1日-5月31日) 镇计生办根据调查摸底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并在全员人口信息平台流动人口子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录入和变更,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送达或邮寄相关对象。 (4)督查总结阶段(6月1日-6月30日) 镇计生办6月上旬逐村进行检查核对,并将(附件3市(镇)级户籍育龄人员动态调 查看全文>>>

南昌市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赣府厅字[2009]4号和赣林资字138号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5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以及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昌北开发区、高新开发区、红谷滩新区、英雄开发区和桑海开发区(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按属地原则)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东湖区1723公顷、西湖区1897公顷、青云谱区1204公顷、湾里区23703公顷、青山湖区17920公顷、昌北开发区13003公顷、高新开发区23100公顷、红谷滩新区4921公顷、英雄开发区4460公顷、桑海开发区4023公顷、南昌县161925公顷、新建县221552公顷、进贤县195186公顷、安义县65619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

查看全文>>>

**县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方案 国务院决定在2005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又一次人口调查。对于摸清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精神,为认真抓好落实,整体推进各阶段工作,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实施 分别在5、6月份成立县、乡两级1%人口抽样调查机构,整个抽样调查工作,在县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组织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全县的业务指导、及县级所负责的实质性工作;乡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完成本辖区调查各阶段工作。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在7月份组织召开各抽中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在调查摸底和登记阶段各召开一次调度会。 二、部门分工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负起职责,统计局要做好调查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安局要在2005年9月底前做好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核实,并配合做好现场登记工作;计生局要协助做好人口尤其是出生人口的核查;宣传部负责调查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调查经费保障工作;民政局要做好区域划分工作;工商局负责对个体户的宣传动员工作;人事和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司法、建设等部门也要抓好相应工作的落实。 三、完成乡级调查区域图的绘制上报及各级抽样框的编制上报 通过搜集统计、公安、计生的数据资料分别在2005年的3月、6月、9月完成乡、村、调查小区三级抽样框的编制和上报,并于6月份完成乡级区域图的绘制及上报。 四、绘制抽中村委会区域图和调查小区图 此项工作2005年7月至10月分两步进行,7至9月份绘制村委会和调查小区图,通过10月份的调查摸底对调查小区进行核实,完成最终结果。绘制地图前,召开各抽中乡镇及村委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布置绘图工作。 五、认真做好宣传动员 在2005年10月至11月开展宣传月活动,期间,广电局从10月1日起,要利用每天电视黄金时间播放调查,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0条,制作固定宣传栏3—5个;抽中乡镇要利用广播车进行流

查看全文>>>
职业健康调查工作方案 根据市卫生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市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及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印发省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标 通过实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摸清我镇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分布、职业病发病人数及主要职业病发病特点,研究职业病的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全镇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牟山镇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全镇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和实施,定期组织检查、开展督导检查和评估。 领导小组下设调查工作小组,具体开展本辖区内的调查工作。 三、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调查范围与对象:辖区内2012年12月31日前,工商部门注册的职业病危害企业(附件2)。 2.调查内容:调查辖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基本情况,填写用人单位调查表(附件3)。 3.调查方法: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小组具体实施辖区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2012年12月31日前注册的,被确定为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基本信息。 (2)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小组对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的,并通过文件、电子邮件、调查员入厂调查等方式将调查表分发到各企业,由企业填写用人单位调查表(附件3) (3)基本情况调查表返回后,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小组将随机抽取2%的企业调查表,由调查员入厂复核,并按照全国统一的编码及程序软件,录入调查数据。 四、工作步骤 (一)组织部署阶段(2013年7月) 7月20日前,组织建立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调查工作小组,制定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并上报市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调查、复核、数据输入、总结上报阶段(2013年7——8月) 1.7月22日前,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小组将调查表以文件、电子邮件、调查员入厂调查等方式分发到各企业,由企业填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3),7月25日前寄回到工贸办 查看全文>>>

镇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人口计生委开展流动人口调查通知要求,掌握我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促进我镇流动人口工作水平的提高,决定于3月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摸底工作,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全镇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的清理摸底,掌握全镇流动人口底数和区域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规范我镇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开展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期限 (一)调查期限 本次调查时点为3月1日零时。即3月1日零时的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 时间安排: 调查准备:1月15日前 入户核查摸底:1月16日2月28日 入户核查登记:3月1日-3月15日 数据比对录入阶段:3月16日-3月31日 (二)调查对象 1、流出人口调查对象 (1)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外省(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 (2)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本省其它县(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 (3)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本县(区、市)内其它乡(镇、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 其中,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2、流入人口调查对象 (1)统计期未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区、市)户籍的0岁以上人口。 (2)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户籍为本省(区、市)其它县(市、区)的0岁以上人口。 (3)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户籍为本县(市、区)内其它乡镇的已婚妇女。 其中,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 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三、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 流出人口调查主要涉及流出人口、流入人口在“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内的流向、婚育信息等基本情况和流动信息。 对春节期间返乡的流出人口在核查摸底时应重点询问返乡前流入地详细地址和春节后流出意向目的地,待标准时点(3月1日零时)后再确认其正式流动信息。流出人口在核查期间未返乡的,核查应采取询问亲属、知情者和查看有关资料的方式。流入人口调查采取直接询问调查对象并查看有关证照资料的方式,在核查摸底时应重点询问其返回意向,待标准时点后再确认其正式流动信息 查看全文>>>

农村特困对象调查摸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近期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真正摸清农村贫困群众尤其是特困对象底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我镇农村特困对象调查摸底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农村特困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了解我镇农村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为扶贫开发决策和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二、工作方法

1、调查摸底对象。主要调查已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困户,即2014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相当于2020年2300元不变价)的特困户。

2、规模。本次调查摸底不定规模,各地对当地特困人口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将符合条件的特困对象全部识别到户,做到应识全识。

3、做法。特困户识别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进村入户调查、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特困户。

4、登记内容。填写登记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情况等内容。登记的标准时期为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1、安排部署阶段(2015年6月7日至2015月6月10日)

县扶贫和移民局拟于6月9日召开全县农村特困对象调查摸底工作会议,对特困对象调查摸底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和培训。

2、入户调查、结果公示阶段(2015年6月11日至2015年6月26日)

(1)各地要成立专门调查组,深入农户家庭调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家庭现状等,认真填写《抚州市2015年农村特困对象入户调查基本情况表》,由调查人员依据调查数据提出所调查农户是否为特困户的建议。

(2)入户调查摸底结束以后,各村要分组将各户的调查摸底情况进行公示并保存好有关公示资料,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3)各行政村将公示后特困对象报乡镇,由乡镇进行审核后再次公示,无异议后将表格汇总报县扶贫办。

3、登记造册阶段(2015年6月27日至2015年6月30日)

镇政府将各村上报告调查摸底情况进行复核抽查,审核无误后将摸底情况汇总成册,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并填写好《2015年抚州市农村特困对象户属性分类汇总表》、《2015年抚州市农村特困对象致贫原因分类汇总表》、《2015年抚州市农村特困对象基本情况汇总表》,于6月30日前将电子表格报县扶贫和移民办。

四、

查看全文>>>

税收专项调查摸底工作方案

根据市政府税收专项清理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工作,摸清家底,理顺关系,建立台账,动态管理,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由谢贵春同志任组长,冯建祥、张照林、汤爱岭、詹大俊、赵万春、杨凤昌、王永林、彭奎俊、施高峰、朱同峰等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所内。

二、调查内容

1、全镇所属工业企业税收,重点核查税赋率较低的企业纳税情况,核查企业向政府承诺的税收兑现情况等。

2、涉及土地的相关税收。重点核查企业房土税收缴纳情况。

3、建设项目的相关税收。全面排查全镇范围内建筑工程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项目登记,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申报纳税。

4、个体零散税收。重点排查全镇范围内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宾馆、休闲娱乐等工商户完税情况。

三、工作要求

1、调查时间。从2015年9月28日开始至2015年10月18日结束,利用十多天的时间摸清家底,建立台账,动态管理。

2、职责分工。政府牵头,财政、国税、地税、工商、国土、供电、统计、工业服务中心、村建站等部门配合,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财政所负责数据比对统计汇总上报,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工作;国、地税分局负责提供应税单位(与工商登记名称一致)基础资料;工商分局提供工商户营业执照及个转企相关资料;统计站负责提供企业开票销售情况和从业人数;国土所负责提供企业名称和办证土地出让面积,调查闲置土地;工业服务中心负责提供企业有关资料;村建站负责提供企业建设厂房时申办许可证的相关信息和房产企业的相关基础资料;供电公司负责提供企业用电数据。

3、人员分工。

第一组:冯建祥同志牵头负责,国地税分局、国土所、供电所、村建站抽调人员参加。负责范围: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及服务业税收的调查摸底。

第二组:张照林同志牵头负责,工商分局、财政所、工业服务中心抽调人员参加。负责范围:工业、企业税收的调查摸底。

四、强化考核

镇纪委监察室组织人员对此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考核,对表现突出、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表现不力或工作怠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情况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

查看全文>>>
县城区地籍权属调查工作方案为了查清我县城区土地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土地类别、分布及利用状况,依法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城区初始地籍档案,实现城区地籍规范化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登记规则》以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调查范围地籍权属调查的范围:旌德县城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土地,面积5.01平方公里。二、权属调查内容本次地籍调查要确定每宗地的土地权属、界址点位、界址线、面积、用途、利用现状和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和建立土地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三、权属调查时间从6月12日开始,结合清理土地隐形市场,集中开展权属调查,并于9月底完成权属调查。四、权属调查领导组组长:倪明芳副组长:程卫国技术组成员:赵永富、汪维合、夏云权属调查成员:第一组组长:陈金奎组员:张微第二组组长:丁勇组员:范瑛第三组组长:夏云组员:张钦五、技术培训对组织的专业调查人员,要集中进行强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有关地籍管理的政策、法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分类、简单的勘丈方法、宗地草图的绘制与调查表格的填写方法,以及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培训方法:集中理论学习与外业操作实习相结合。具体做法:用一天时间学习地籍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用二天时间进行外业操作实习。通过培训要使每个成员能明确任务,熟悉《规程》,掌握操作方法和技术要领。六、权属调查的方法与步骤(一)准备工作复印马鞍山已测绘的街坊图21幅、购置工具(比例尺、三角板、卷尺、工作包、讲义夹等每组一套)、人员培训等。(二)划分调查区及任务分配根据需要,将城区划分为21个街坊,分片逐宗逐块进行调查勘丈。用马鞍山已测绘的街坊图作为工作底图。根据调查范围,实地在工作图上勾绘宗地图位置、预编地籍号。第一组完成街坊号:1810、1811、1812、1813、1814、1816、1806、1807第二组完成街坊号:1801、1802、1803、1804、1805、1815第三组完成街坊号:1808、1809、1818、1819、1820、1821、1817(三)公告通知将此次权属调查的范围、时间、有关单位和个人应提供的土地权源的各种资料及其它情况进行公告,通知土地有关使用者按时到现场指界。(四)现场调查核实核实各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地籍号、实际用途、权属来源情况等。(五)界址调 查看全文>>>
**县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方案**县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方案国务院决定在2005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又一次人口调查。对于摸清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精神,为认真抓好落实,整体推进各阶段工作,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特制定如下方案。一、组织实施分别在5、6月份成立县、乡两级1人口抽样调查机构,整个抽样调查工作,在县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组织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全县的业务指导、培训及县级所负责的实质性工作;乡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完成本辖区调查各阶段工作。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在7月份组织召开各抽中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在调查摸底和登记阶段各召开一次调度会。二、部门分工协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负起职责,统计局要做好调查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安局要在2005年9月底前做好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核实,并配合做好现场登记工作;计生局要协助做好人口尤其是出生人口的核查;宣传部负责调查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调查经费保障工作;民政局要做好区域划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个体户的宣传动员工作;人事和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司法、建设等部门也要抓好相应工作的落实。三、完成乡级调查区域图的绘制上报及各级抽样框的编制上报通过搜集统计、公安、计生的数据资料分别在2005年的3月、6月、9月完成乡、村、调查小区三级抽样框的编制和上报,并于6月份完成乡级区域图的绘制及上报。四、绘制抽中村委会区域图和调查小区图此项工作2005年7月至10月分两步进行,7至9月份绘制村委会和调查小区图,通过10月份的调查摸底对调查小区进行核实,完成最终结果。绘制地图前,召开各抽中乡镇及村委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布置绘图工作。五、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在2005年10月至11月开展宣传月活动,期间,广电局从10月1日起,要利用每天电视黄金时间播放调查口号,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0条,制作固定宣传栏3—5个;抽中乡镇要利用广播车进行流动宣传;各抽中村委会10月1日开始,高音喇叭一日三次播放宣传口号,书写永久性标语3条以上。做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