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归园田居读后感300字 > 导航 > 完璧归赵读后感300字

归园田居读后感300字

完璧归赵读后感30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完璧归赵读后感300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今天,学了《将相和》,它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我感受最深的是《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是讲述了一次秦王知道了赵国有个无价之宝,就写信说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所有的人都知道,秦国是最不讲信用的。这时候蔺相如说,他愿意去秦国,还一定把和氏璧送回来!

到了秦国的宫殿,秦王看见和氏璧,对15座城池绝口不提,这时,蔺相如说:和氏璧有点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得到和氏璧就说:我看陛下并不想交换15座城池。你不给我,我就和和氏璧死在这里。秦王怕他真的把和氏璧弄坏,就送他走了。

让我知道了,遇到问题不要退缩,要用打败困难。获得的知识就更多!!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完璧归赵读后感


完璧归赵读后感(一)

今天,我有幸品读了【完璧归赵】这篇文章,令我感悟很深。

这篇文章主要述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赵惠文王有一块绝世美玉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此事,便想将和氏璧据为已有,并对文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文王便命閵相如去和秦昭王交换。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蔺相如去见秦昭王时,秦昭王不但不升正殿迎接他,还傲慢无礼,只字不提用城换壁的事,蔺相好如看出秦昭并没有给十五座城赵国的意思,蔺相如就假装要把和氏璧撞碎,秦昭王没办法,只好把和氏璧还给了赵国。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像秦昭王一样,不分十五座城给赵国,以怎能得到和氏璧呢?遇到困难时,要像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一样,不能向困难屈服,自己要冷静想办法去解决,就会完璧归赵了。

完璧归赵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说的是赵国有个人将一块美玉送给赵王,秦王也非常喜欢那块壁,派人向赵王请求,假装用十五座城换那块壁;赵王知道这是一个骗局,秦王肯定不会给。但是不把壁给秦王怕吃亏。就派蔺相如带壁去秦国,要不失壁,又揭穿秦王的骗局。蔺相如来到秦国,将壁献给秦王,秦王很高兴,却不提给赵国割城的事,蔺相如灵机一动说:这块璧有斑点,我指给你看。秦王把壁给他。他拿到壁说:我把壁给你,你却不割城给我国,如果你再不割,我就把壁摔碎。秦王怕玉毁了,就答应了。蔺相如又说:你必须举行很大的庆祝活动,否则就不给。秦王答应了,举行完后,秦王向蔺相如要壁,可蔺相如却说:壁已经派人送回赵国了,将城池给我国,再派人送来。要么,你也可以杀了我。秦王本就不诚心换壁,又怕破坏两国关系。后来,秦王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给秦国壁。

玖完后,我真佩服蔺相如,他事前有周密的考虑,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所以才能取胜。既顾全了大局,又保护了自己,真是聪明!我们要学习蔺相如的聪明才智,而不要学习秦王的不守信用。

完璧归赵读后感(三)

前些日子从老师的推荐书目中,爸爸为我挑选购买了林汉达先生着的【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专门记载古代发生重大事件的一本历史书籍,因此研读这本书可以探索古代奥秘。最近,在老师每次为我们读其中的故事,我也渐渐被它迷住了,尤其是【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完璧归赵】,主要讲在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方设法夺过来,便假意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当时秦强赵弱,加之秦国是虎狼之国,赵王不得不从。只得硬着头皮,派使者去送,可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因为秦王太强大了,拥有重兵,对赵国那可是虎视眈眈,根本不把赵国放眼里,要想得到十五座城池更是天方夜谭,这次任务基本上就是去送死。这时,赵国有一位叫蔺相如的文臣,自愿去当使者,最后他在秦王的威一逼一下毫不惧怕,几经周折,最终带着宝玉,平安无事地回到了赵国。由此,我深深地被蔺相如折服了。

蔺相如是多么聪明,多么沉着。面对当时全国最强大的秦王,他完全没有惧色,镇静地跟秦王谈判以15座城池换和氏玉的事情,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秦王根本没有用15座城池跟赵王交换和氏玉的意思,所以,他在大殿上举起和氏玉对秦王说:您没有诚意跟我们找过交换和氏玉,只会故意做样子来骗人,所以我宁可玉碎也不愿瓦全,我要和这块和氏玉一起撞向墙壁!秦王因为害怕玉碎了,只好道歉,当天晚上,蔺相如就叫人把和氏玉秘密交出去,完好无损交回到赵王手上,这样即便秦王想要也要不到了。

蔺相如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可见他是多么伟大。面对强国的威慑,他没有一丝的惧怕,可见他是多么有胆识。在秦王的一陰一谋诡计下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本国,可见他是多么有谋略。

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在学习上,我们面对难题不能慌,要沉着冷静,要仔细想办法去解决它,战胜它,而不是知难而退。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也得向他学习,人生无坦途,我们必须在不平坦的路上排除那些绊脚石,使自己顺利抵达人生的目的地。

《完璧归赵》读书笔记300字


我觉得《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很好看,我最喜欢其中的故事《完璧归赵》。

故事是说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和氏璧,这是一块稀世璧玉,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换他的和氏璧,赵王怕秦王耍赖,就派了蔺相如去,蔺相如对赵王说如果秦王不给十五座城池,就会把璧完整的送回来。

后来蔺相如就去了秦国,蔺相如看出秦王只想要和氏璧,根本就无意给赵王城池,就对秦王说,如果强逼夺取和氏璧,他就与玉璧一起同归于尽,蔺相如估计秦王肯定是不肯给赵王十五座城池的,于是就叫一个随从穿上老百姓的粗布衣服,藏着璧玉从小路逃回了赵国,后来秦王知道了以后,只好把蔺相如放回了赵国,赵王就封他做上卿,负责处理国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为自己的国家考虑,就像我们的解放军叔叔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野马归野读后感2000字


自由是生命的向往,我们向往自由!它也向往

自由是生活的希望,我们希望自由!它也希望

自由是所有物种的归宿,我们渴望得到自由的归宿!它也渴望

自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谁都想活得更有意义!它也想让生命更精彩

凡是动物,心中永远都会有一股永远无法泯灭的野性,他们都会因为这种野性而向往自由。

马自然也不例外。

这是作家沈石溪的一部长篇小说《野马归野》。故事讲述了一匹名叫奈木扎的家马,它从小就狂傲不驯。它不愿意在人类的约束下生活,它向往田野,向往自由,为此惹出了许多乱子,并经常想方设法叛逃。可总是被主人千方百计给追回来。

它是一匹坚强不屈的马,每次被捉回来之后,它一点也不气馁,总是在内心野性和向往自由的驱使下再一次谋划出逃的策略;它是一匹聪明智慧的马,它懂得先博取主人的信任,然后再找机会趁机逃跑;它是一匹有追求有梦想的马,为了能加入野马群成为其中的一员,它帮助陷入缺水困境的野马群如愿喝到了水,取得野马群的信任,并和野马群的首领斗智斗勇,最终战胜野马群首领取而代之;它是一匹心无旁骛的马,虽然一次次逃跑都以失败告终,但为了理想而绞尽脑汁、不断努力,从不低头从不改变目标终于,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努力后,它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归了田野,找到了向往的自由!

虽然最后让我遗憾的是人类为了这群野马的种群血统而最终惨忍猎杀了它。但是主马公奈木扎对自由的向往和它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不已,它为了自由可以放弃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我被它感动。我问自己,是什么让它对自由如此执着,并促使它不惜一切代价去换取?我知道了,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努力奋斗的精神;一种面对选择勇敢应对、勇于探索的精神;一种让生命更有意义、多姿多彩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有了这些精神,我们才能奋发,我们才能成功。

自由是所有生灵都向往的,万物因自己内心的野性使自己更渴望自由,加上它们拥有这种精神,所以它们能完美地发挥出自由的本质。大自然的物种都不愿意被人类囚禁,不愿意终生为人类卖命。沈石溪很多这种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以前我看过的《撞笼的金雕》里的那只金雕,它不愿做动物园的展览品,宁愿放弃生命也要飞向它渴望的蓝天,所以它一次次向着蓝天飞去,却一次次撞击在蓝天和它之间的那道铁栅栏上,却坚决不肯放弃再比如《戴银铃的长臂猿》里的那只长臂猿,它渴望家乡的那棵大树,而从马戏团一次次逃跑。虽然逃跑成功后,猿群却因为它有人类的痕迹而不接受它,可它却仍然为了自由宁死也不肯再回到待遇优厚的马戏团还有《皈依牢笼的斑灵猫》里的那对斑灵猫,它们渴望宽广的山野和尽情奔跑腾跳,为冲破牢笼而奋斗的满嘴是血,尾毛飞旋,惨不忍睹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那我们为什么还这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大自然给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动物也一样,我们为什么不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我们的朋友?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野马归野读后感1000字


马是我们最好的伙伴。马曾经伴随人类走过千百年生活的道路。在发明自行车、电动车、汽车之前,人类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是马。马为人类驮运货物;马给人类骑乘代步;马还与士兵一起冲锋陷阵。再反过来,看看人类是怎么面对马的呢?只为个人的利益,随意宰杀,软禁马的自由。人和动物一样,拥有自我保护权,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得掌握他人的命运。有些人的罪责则轻一点,就如文中的曹人杰。就应奈木扎没有纯的普氏马血统,是一匹家马而不顾死活。我认为,所有的马都是一样的,不分贵族平民之贵贱,身份都是想平等的。

奈木扎,一匹骏马,渴望自由,自从套上了马辔,它的生命就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它是马,是一匹拥有汗血马、蒙古马、东洋马、野马血统的马。它属于大草原,属于大自然,只有在草原中自由奔跑才是它真正的归宿。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它成功出逃,尽情在草原放肆地玩了大半年,却在阴冷的麻醉枪下,又被迫套上了可恶的马辔,自由没了,生命还有意义吗?它不愿再生存在没自由的世界里。

自由是什么?是小鸟在天空高兴地翱翔,是骏马在草原尽情地奔驰,是鱼儿在海洋欢乐地畅游。如果小鸟不能飞翔、骏马不能奔驰、鱼儿不能畅游,生命还有意义吗?我的自由我作主,像这书里的马,本是在草原奔驰的一道俊影,却被人们当做用来发财致富的摇钱树,被人们牢牢锁住,虽然草原近在咫尺,却不能舒心奔跑。

不自由,毋宁死!这是书里写的一句话,读到这儿时,心中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是啊,失去自由不是比死更痛苦吗?

书中还有另一匹马,它是一匹普氏野马,叫白鹰,是匹马王。之所以给它取名叫白鹰是希望他能像雄鹰一样翱翔的在大草原上快乐驰骋。马王,就该承受其马群的一切责任,饥饿、干渴、病痛、死亡还有整个马群的生生死死同时压迫着白鹰,它的压力如山般巨大,它不希望承担着一切,它不想野,它想依靠人类,为人们当牛做马。是为什呢?是因为它是在人们一点一滴照顾之下,才放生大自然的生物,已经没了野性。估计早在它那次误食狼毒开始,就已经产生了当家马的欲望

两匹马的性格截然不同,一匹渴望自由,一匹讨厌自由;一匹讨厌人类,一匹依靠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写作对比。我还是比较喜欢奈木扎,也就是渴望自由,想要驰骋草原的马。它生是草原的马,死也要做草原的鬼。对它来说,失去了自由,生命也就失去活下去了意义。它宁愿死,也不愿生活在这生不如死的世界里。

说回来,还是说动物需要自由。假如你身边有小动物,请你快快打开鸟笼,放出小鸟,打开笼子,放出小仓鼠、小白兔、小松鼠或其他小动物,它们厌倦了这枯燥的生活,让它们放开一切,回到大自然吧,让它们在大自然里自由生活吧!

野马归野读后感


野马归野读后感
这本书不同于沈石溪以往的动物小说,这本书的主角有两个。
它,一匹骏马,渴望自由,自从套上了马辔,它的生命就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它是马,是一匹拥有汗血马、蒙古马、东洋马、野马血统的马。它属于大草原,属于大自然,只有在草原中自由奔跑才是它真正的归宿。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它成功出逃,尽情在草原放肆地玩了大半年,却在阴冷的麻醉(zui)枪下,又被迫套上了可恶的马辔,自由没了,生命还有意义吗?不自由,毋宁死!它不愿再生存在没自由的世界里,便毅然选择了自缢。自由是什么?是小鸟在天空高兴地翱翔,是骏马在草原尽情地奔驰,是鱼儿在海洋欢乐地畅游。如果小鸟不能飞翔、骏马不能奔驰、鱼儿不能畅游,生命还有意义吗?我的自由我作主,像这书里的马,本是在草原奔驰的料,却被人们当做用来发财致富的摇钱树,被人们牢牢锁住,虽然草原近在咫尺,却不能放心奔跑?!它是这本书的主角之一,名为奈木扎的混血儿马。
另一匹马,它是一匹普氏野马,叫白鹰,是匹马王,是在人们一点一滴照顾之下,才放生大自然。马王,就该承受其马群的一切责任,饥饿、干渴、病痛、死亡还有整个马群的生生死死同时压迫着白鹰,它的压力如山般巨大,它不希望承担着一切,它不想野,它想依靠人类,为人们当牛做马。
两匹马截然不同,一匹渴望自由,一匹讨厌自由;一匹讨厌人类,一匹依靠人类。但我还是喜欢奈木扎,它那不自由,毋宁死的铿锵意志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
沈石溪写《野马归野》,就是想告诉亲爱的读者,动物并非我们人类想象的那么低级,那么无能,动物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性的生命,我们要重新认识动物,平等友善地对待动物,和动物做朋友。一句话,在我们的动物朋友面前,我们要多一点慈悲,少一点狠毒,多一点怜悯,少一点冷酷,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杀戮,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漠视。


《南渡北归》读后感1800字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归燕堂笔记》读后感1000字


  《归燕堂笔记》读后感1000字
  我常常把书架上的书分为两类:一为可读之书;一为可用之书。捧之在手,不分时间、地点,往往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是谓可读之书。此类书没有根本的实用价值,却能使人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书到用时方恨少,放在案头,作文或解惑时必翻之书,是谓可用之书。此类书用过即束之高阁,以备不时之需。两类书因功能相异而同样获得我的青睐。最近喜获崔陟老友赠送之新著《归燕堂笔记》,很自然地将其归入前者。一口气读了数十篇,如同慢慢品尝着一壶苦丁茶,一种淡淡的甜香缓缓涌上来,愈久而弥香。
  认识崔陟兄已有数十年的光景,拜读其馈赠的专著已不知凡几。但对于《归燕堂笔记》的阅读体验,还是第一回。本书共输入作者书画类品评短文86篇,作者将其分为两类:一为给别人写的:或为别人的书作序跋,或为品评别人诗文书画,再或者回忆先贤,有感而发;一为给自己写的,大多为自己的论著的后记,也有两篇是生活随笔。他一般不请名人作序,这里边有他的道理。因为最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能说得最透彻,最生动。无论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真性情的学者坐在海棠树下,将所思所感娓娓道来,使闻者驻足,流连忘返。
  先说“为别人”。崔陟有多重身份,有书法家、诗人、民间文学家、戏剧家、编审、书法评论家----等等,惟其如此,他的朋友几乎遍天下。他自己出书、编书,因而朋友们或慕其名,或感其情,往往请其捉笔,为论著赐序。古道热肠的崔陟总是有求必应。


他所作序,从不讲无关痛痒的话,更不讲客套话,而是研究论著之后将真实感想发之于笔端,情文并茂,因而让著者感念,读者心仪。笔者很荣幸有两本小书(《六朋画事》、《粤画访古》)曾经由崔陟担当责任编辑并赐序,本以为百忙中的他可能只是随便写几句隔靴搔痒的话应付应付,没想到他能将整本书精读一过,由此指出书中的亮点或得失,并以其散文的笔调条分缕析,不能不让人在感动的同时心折。
  再说“为自己”。我常常调侃崔陟早已著作等身,他总是谦虚的说,如果把每本书竖起来的话或许可以等身。实际上,无论“横竖”,著作已有30多种的崔陟早已是名不虚传了。每次得到其赠书,第一时间便翻看其后记。在其后记里,蕴含了写作此书的来龙去脉,甚至全书的精华往往都被其浓缩进短短的数百字中。《归燕堂笔记》的“写给自己的”部分,便是这种精华的总集。因而读起来,有一种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
  不管是给别人写,还是给自己写,崔陟的文笔始终如一。在朴实流畅中闪烁着几分幽默,显得愈加深沉和含蓄。说到底,就是自然生动,毫无做作之态。这一点已经得到同行们的共识。现在突然想到他的书法风格也是这样,篆书、隶书是他的常项,古意很浓,又具有新意,个性也是十分鲜明的。由于他篆刻功底深,故书法也很注重章法,特别是斗方,字大小轻重错落有致,虚实布白合理,加之行书的配合,很具整体的美感。他的风格是经过多年的磨砺生成的,真是一个脚印一滴汗,很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学者另一面。


书中无数次提到作者的发妻慧龄,提到他们曾经生活的旧居,曾经留下的一步步脚印,还提到那棵颇具深意的海棠树。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往事的留恋,对生命意志的高扬。他们曾经上山下乡,到过矿山,在地质队当过队员,一起考上大学,在古城邯郸生活了十几年,最终如愿以偿地一起回到北京胡同的故居。他们把自己比作回巢的燕子,于是也就有了“归燕堂“这么一个斋号。而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在喧嚣的大都市生活的很多人来说,已经渐行渐远了。而捧读崔陟这本精致的小书,却似乎这种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情愫又重新回到我们中间。

  《归燕堂笔记》读后感1000字
  我常常把书架上的书分为两类:一为可读之书;一为可用之书。捧之在手,不分时间、地点,往往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是谓可读之书。此类书没有根本的实用价值,却能使人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书到用时方恨少,放在案头,作文或解惑时必翻之书,是谓可用之书。此类书用过即束之高阁,以备不时之需。两类书因功能相异而同样获得我的青睐。最近喜获崔陟老友赠送之新著《归燕堂笔记》,很自然地将其归入前者。一口气读了数十篇,如同慢慢品尝着一壶苦丁茶,一种淡淡的甜香缓缓涌上来,愈久而弥香。
  认识崔陟兄已有数十年的光景,拜读其馈赠的专著已不知凡几。但对于《归燕堂笔记》的阅读体验,还是第一回。本书共输入作者书画类品评短文86篇,作者将其分为两类:一为给别人写的:或为别人的书作序跋,或为品评别人诗文书画,再或者回忆先贤,有感而发;一为给自己写的,大多为自己的论著的后记,也有两篇是生活随笔。他一般不请名人作序,这里边有他的道理。因为最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能说得最透彻,最生动。无论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真性情的学者坐在海棠树下,将所思所感娓娓道来,使闻者驻足,流连忘返。
  先说“为别人”。崔陟有多重身份,有书法家、诗人、民间文学家、戏剧家、编审、书法评论家----等等,惟其如此,他的朋友几乎遍天下。他自己出书、编书,因而朋友们或慕其名,或感其情,往往请其捉笔,为论著赐序。古道热肠的崔陟总是有求必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