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 > 导航 >

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2024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

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

中班英语教案:shapes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学习单词rectangle, triangle, square,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2、听懂句型:what shape is it? 3、听力练习:draw a triangle

活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纸。黑板(画有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的房子,以及一些学过的小动物等),录音机,cd

活动过程: 一、warming-up: 1、师幼问好 2、律动walking walking.

二、presentation 1、出示黑板,并提问:whats in the blackboard?指导幼儿说出黑板上都有些什么。当幼儿说到house时,教师做神秘状,将房顶三角形取下来并教授单词rectangle, 并做手势。(triangle, square的教授方式同rectangle) 2、game:i say, you do.教师说单词,幼儿做手势。 3、用不同的声调和语调分别教读单词rectangle,triangle, square,注重幼儿发音。 4、game:whats mi ing?

三、co olidation 1、game:walking, walking. 当唱到now, lets stop时教师发出指令touch something triangle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到三角形的物体触摸or 教师出示形状并提问:whats shape is it? 2、发给幼儿白纸,教师发出指令:draw a triangle,幼儿听指令画出图形。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认识菊花的基础上学会制作菊花的方法。 2、通过剪直线、卷线条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美感,陶冶幼儿美的情操。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菊花》ppt、轻音乐《菊花台》; 2、教、学具:八开黑卡纸、彩色手工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 1、律动入室:抓住、放开,小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脑袋拍一拍;抓住、放开,小肩膀拍一拍;抓住、放开,小屁股拍拍;抓住、放开,小手藏起来。 2、欣赏《菊花》ppt,并提出问题: (1)菊花有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形状的? (2)菊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示范讲解菊花的粘贴方法: (1)用对折的方法剪出长条,交叉粘贴成菊花; (2)用铅笔卷纸条,再取下稍展开粘贴成菊花。 (3)剪出茎和叶贴上.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剪直线的时候要粗细均匀。 (2)在卷线条时可以用大拇指和二拇指轻轻向里卷,也可以借助铅笔向里卷。 重点: 鼓励幼儿能自己想象粘贴出颜色、形状不同的菊花;启发幼儿添加其它花朵、太阳、小草、蜜蜂等有关景物,丰富画面。 5、展示、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肯定每个小朋友的手都很巧,都做出了漂亮的菊花。教育幼儿要爱护花儿。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动物们见面后的生动、可爱的形象; 2、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形象地表演儿歌; 3、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4、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重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表演儿歌; 难点:尝试学习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套手指卡纸教具各两个; 2、幼儿已有见面时打招呼方式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见了面是怎么做的吗?让我们竖起来小耳朵一起来听听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师: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师:(1)儿歌中两只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狗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3)那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呀? 3、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名。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 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引导幼儿用好看的动作表演儿歌,再次熟悉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好看的动作把这首儿歌表现出来呢? 四、儿歌表演 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儿歌。(幼儿面对面进行表演) 五、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1、教师先示范仿编2-3句; 2、幼儿两两互相讨论,尝试仿编;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仿编的儿歌。

附:儿歌《见面》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出海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活动准备: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欣赏诗歌《出海》

二、理解学习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多少呀?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比赛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了解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2.理解蹦、蹬、划、跑、跳、游等动词表示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

2.配套挂图。

三、活动过程

1.猜想比赛结果。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它们是谁?如果这三种动物比赛跑步谁会赢?为什么?如果比赛游泳又会是谁赢呢?为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翻阅幼儿活动材料,讲讲看到了什么。小牛、小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领?你知道比赛结果吗?

3.完整欣赏故事。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为什么小青蛙有的时候比不过小牛、小马,有时又能赢小牛、小马呢?你听到故事中的小动物都做了哪些动作?

4.讨论动物的运动方式。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看看自己带来的动物资料,谈谈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每一种运动方式中哪一种动物是冠军。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四、活动建议

1.动物种类繁多,其运动方式比人类更为多样,用故事引发幼儿探索与此相关的经验,是幼儿感兴趣的。

2.在语言角里提供水、陆、空动物生活环境的背景,以及制作各种动物指偶得材料,引导幼儿表演或仿编故事《比赛》。

故事:比赛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马和小青蛙比赛跑步。小牛和小马甩开四只蹄子,噔噔噔地跑起来。小青蛙个儿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小马跑得比风还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边。小牛跑的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边。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边。小青蛙跑得慢,小马和小牛都唱起歌来笑话他。小青蛙气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来。小青蛙望着哗啦啦流着的小河,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说:我们到小河里再去比一比,看谁更快。小马和小牛哈哈大笑:比就比,你这个小青蛙,在哪里比都快不了。一二三!小青蛙一蹬腿,手一伸,扑通一声跳下了水。小马和小牛扑通,扑通也跳下了水。小青蛙埋下头,后腿蹬水,用手划水,一下一下很快向前游去。小牛和小马一低头就呛水,一抬头身子就沉下去,只好慢慢往前游。小青蛙很快游到了对岸,河里的小牛和小马还在那里慢腾腾地游着,小青蛙咕呱咕呱地唱起歌来笑话他们。小牛和小马输给小青蛙很不服气,每天到水里去学游泳。他们慢慢变成了水牛和河马。小青蛙呢,也每天到河里去游泳。他们谁都不想输给别人。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彩滴画,感受色彩美。 2、大胆创作,表现自己的梦。

【活动准备】 1、黑色油画棒;每组一桶清水;各色水粉及水粉笔。 2、两张梦境图片(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教师的两种梦境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1、回忆自己的梦。 提问: 1)你做过梦吗?你的梦里有什么让你高兴的事?有很奇怪的事吗?有没有让你不高兴的事? 2、说说梦的颜色,分别出示两组(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的色卡,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提问:你梦到过它们吗?看到它们,你的心里什么感觉? 这两组颜色朋友中,有相同的颜色吗?(引导幼儿发现普蓝和天蓝色)同样是蓝色,它们给人的感觉一样吗?(发现颜色的深和浅)总结:我们一起发现了颜色朋友的秘密,那就是颜色越浅,给人感觉越亮;颜色越深,给人感觉越暗。 二、梦之旅。(ppt课件,幼儿闭上眼睛,坐火车,伴着火车声音,教师分别出示暖色调和冷色调梦境的图片,幼儿感受不同梦境的奇妙和冷、暖色调)梦境一:暖色调的梦。 提问: 1)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2)在这里,你看到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这些颜色朋友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梦境二:冷色调的梦。 提问: 1)谁猜猜我们又来到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这里的人在干什么? 2)在这里,你看到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这些颜色朋友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三、出示范画,示范讲解。 师:一起到老师的梦里看看吧。 1)出示半成品的暖色调(用黑色油画棒画的未涂色的)梦境画,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自己的梦。 2)讲解用水粉笔蘸清水平涂的方法。 师:我怎么也看不清楚梦里的颜色,我真着急啊。这时,小鸟给了我一样宝贝。(出示水粉笔),它能帮我把梦擦亮。 3)出示水彩滴画。 师:梦里,我看到,房子的屋顶都是红色的。墙壁是什么色呢?水粉笔要先洗洗澡,然后再帮助我。洗澡时,也要讲卫生,不要弄到外面。它有点害羞,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吧。(出示提前画好的成品画),教师继续讲解完自己的梦。 提问:老师的梦里,哪些颜色朋友多一些?看到它们,你的心情怎样? 4)出示成品的冷色调的梦境画,引导幼儿说说感受。 提问:老师的梦里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会这样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熊天真、憨厚的性格特征。

2.学习复述和表演故事。

3.了解树荫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准备

1.教师可提前让幼儿在树荫下游戏,感受树荫的凉爽和太阳光的炙热。

2.教学挂图、幼儿学习资源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阅读幼儿学习资源,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和体会。

提问:这是发生在什么季节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熊为什么会喜欢树荫?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小熊发现树荫跑开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它的发方法成功了吗?为什么?

(2)为什么小熊认为太阳在和他开玩笑?为什么小熊说太阳真坏?

(3)你们知道树荫为什么会跑开吗?小熊明白吗?

3.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复述故事,感受故事中小熊天真憨厚的性格。

4.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演故事,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现小熊的可爱。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树荫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及其他物品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记录并表达。

2.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让小熊睡个凉快舒服的午觉。

查看全文>>>

一、集体备课的思考 教材的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奇特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这首诗歌在结构上采用了重复的方式,给幼儿仿编诗歌提供了模仿的句式,因此比较适合进行仿编活动。 幼儿分析: 在幼儿中开展诗歌的仿编活动,可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增长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同时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在以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思维能力已初步萌芽,具备了类比和迁移能力。而且他们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词汇,并能较好地感受文学作品。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我们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梳子》(第一研)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表现手法。 2.通过讨论、仿编等方法。理解并学会运用比喻手法xx是xx的梳子。 3.能够运用较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理解。 活动重点:学习仿编,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片如干。 2.幼儿操作卡片及背景图。 3.电脑课件。 4.实物梳子一把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梳子的用途,引起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梳子有什么用呢? 师小结:梳子可以梳头,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梳子的诗歌,听听诗歌里讲了什么呀?(播放课件) (二)出示图片,学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师:你听到诗歌里讲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内容回答)。 风和船真的是树和海的梳子吗?为什么说风和船是梳子?他们是怎样梳着树和船的头发的?(幼儿讨论)师小结:呀,风吹着小树,是树枝树叶不停地摆动,我们就可以说风是树的梳子,船在海上航行,我们可以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好象船在为大海梳理头发。(帮助幼儿理清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仿编诗歌打好基础) (三)幼儿朗诵诗歌,我们在一起看着图片来朗诵。(1---2) (四)学习仿编诗歌《梳子》。 1.出示电脑课件:小鸟在蓝天上飞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作仿编诗歌的示范。 1)出示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看谁来了?它在干什么? 2)帮助幼儿理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3、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节奏的乐趣,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具各一样、日历簿一个,磁铁若干、小棍棒、音乐磁带、录音机、铃鼓、口哨、水果卡片、水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兔子舞》将幼儿带入场: 1、请幼儿歌唱《小天使之歌》,问幼儿是否喜欢音乐? 讲述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美的体现! 2、介绍节奏,告诉幼儿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拍手、拍黑板、踩地板、口哨、铃鼓所打出的节奏、妈妈炒菜的声音及洗衣服的节奏。 二、出示十六宫格: 1、介绍十六宫格,让幼儿猜猜十六宫格是用来干什么? 2、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十六宫格中,然后让幼儿在装有磁铁的格子里拍一下手,并给只有一个水果卡片的格子的取名,边拍边念。音乐起 3、从十六宫格里拿出部份磁铁,问幼儿没有磁铁的格子里要不要拍手?然后给没有磁铁的格子取名。再请幼儿随音乐边拍过念。 4、请幼儿给水果卡片找朋友,再给有两个磁铁的格子取名,然后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边拍边念。 5、问幼儿一个磁铁、二个磁铁、没有磁铁的格子各叫什么名字? 三、教师小结、出示日历薄: 告诉幼儿一个水果、两个水果及没有水果的名字有两个,出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并向幼儿介绍。再作出总结。 四、游戏《节奏舞蹈》 轻音乐开始后,请家长同幼儿一起在场中自由舞动,并引导幼儿踩着节奏跳舞。 音乐起 五、播放《兔子舞》,带领幼儿及家长离开课室并结束。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随乐曲节奏整齐、合拍地传递帽子。 2、能在舞谱的提示下变换舞蹈动作,完整地表演集体舞。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帽子每人一顶,自制舞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1、幼儿戴上帽子随音乐自由表演,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师:瞧,我们戴上帽子多漂亮啊!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来吧! 2、老师和幼儿围着圆圈动起来。 二、学会跟音乐传递帽子。 1、幼儿自由探索帽子有趣的玩法。 师出示漂亮的帽子。师:这顶漂亮的帽子我们可以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帽子。) 2、学习传递帽子游戏。 (1)练习听音乐在圆圈上传帽子。 师:刚才老师发现我们小朋友玩得真开心、真有趣。()那让我们一起来在圈上传帽子。 a、老师和小朋友先按别人、自己的节奏形式传递帽子。 要求:一边说别人、自己,一边传帽子。 b、随音乐练习两遍传帽子。 (2)练习听音乐坐着头上传帽子。 师:我们跪在圆圈上传帽子玩得真棒!我们再来试试坐着,把帽子戴在头上传。 a、老师和幼儿先试着做一遍。 b、听音乐坐着,头上传帽子。 三、看舞谱学跳集体舞。 师:传帽子的游戏真有意思,让我们来编个帽子舞吧!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张图谱,它能帮助我们学会这个集体舞。 1、分段练习。 (1)出示图一 师提问:看到这幅图,我们该怎么做呢?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共同听a段音乐练习。 (2)出示图二 师提问:第二张图谱上是什么动作呢? 师生听b段音乐来练习一遍。 (3)出示图三 师提问:第三张图谱和哪一张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师生共同听a段音乐一起面向圆心做动作。 (4)出示图四 提问:第四张?我们来做一做。 师生共同听a段音乐一起练习一遍。 (5)出示图五 提问:最后一张是什么动作? 师生共同听b段音乐练习。 2、完整地学跳帽子舞。 (1)在舞谱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整的跳帽子舞两遍。 (2)幼儿在舞蹈结束时摆出自己最美的造型。 师:1、2、3变,小朋友门赶紧摆出优美的造型。 (3)完整舞蹈一遍,最后摆出造型。

查看全文>>>

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

范文资讯网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2024中班端午节优质课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