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 > 导航 >

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2024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大全

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

新学期,教师应重视幼儿的社会角色体验和交往互动,激发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角色游戏计划,欢迎阅读。

大班角色游戏计划篇一

角色游戏《理发店》

主题活动的由来:

之前看小朋友在娃娃家里总喜欢用头梳在娃娃的头发上梳呀梳,女孩子还喜欢给娃娃批辫子等,于是我们想在角色游戏中增设理发店的主题。洗发,理发是每个幼儿都经历的事,因此,理发店的游戏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它有生活经验支持,贴近幼儿。

游戏预期目标:

1.学习扮演理发店的理发师,初步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职责,理发程序和不同的发型。

2.演戏中能大胆地进行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对话,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兴趣。

第一次游戏(第二周)9月10日星期一下午

活动目标:

1.了解理发店的工作人员,初步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职责。

2.会简单地沟通,并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提供头梳、剪刀、电吹风、洗发屋、喷浴头等及理发店场景2.知识经验准备:在谈话中与幼儿讨论以下问题。你的头发长了怎么办?你去理发店理发吗?理发店都有哪些工作人员?引导幼儿禄步了解理发店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指导: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的头发长了怎么办呢?那么,理发店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员?

2、师扮演理发师给荣艺婷小朋友理发,进行情景示范,边说边示范,让幼儿初步了解理发的程序。

二: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前要先把游戏材料摆放好。

2.游戏时要遵守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如理发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等3.要做文明的顾客,要使用礼貌用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并适宜地摆放游戏材料。

2.重点观察理发师的工作情况。

3.观察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沟通情况,是否使用用语,以及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和幼儿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1.引导和观察幼儿游戏材料整理和环境的整理2.交流游戏情况师:今天谁去理发店发了?你喜欢哪个理发师?为什么?游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了吗?解决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观察与调整: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较高,他们对理发店的工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在理发的程序上幼儿还有点混乱,弄不清先干嘛后干嘛。建议在下次的活动中

查看全文>>>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一观念似乎已经深入人心,小班如何制定角色游戏阶段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角色游戏阶段计划,欢迎阅读。

小班角色游戏阶段计划篇一

一、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38人,其中男小朋友21人,女小朋友17人。经过一学期的区角游戏活动,大部分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但也有部分幼儿个性比较内向,像等小朋友到所有游戏都分配好了还没有选择到自己想参加的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往往不能有始有终地坚持自己的角色,像刘李宏、戴俊杰。小朋友之间交往的语言不多,往往动作多于语言,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间缺乏谦让精神。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将根据本班幼儿特点,结合其身心发展的需要,继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角游戏材料,开设幼儿喜欢、熟悉的游戏,如娃娃家、爱心医院、理发店等游戏,并增添新游戏懒羊羊烧烤、幼儿园、图书馆,以促进幼儿游戏的进步,使幼儿掌握更多的本领,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二、总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开展各项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适宜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的游戏及区域活动,反映、体现幼儿在学习与活动中的主体性,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形成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使区角游戏活动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娃娃家》

1、逐步认识娃娃家的餐用具,学习正确操作这些玩具。

2、培养幼儿初步学习收放玩具的好习惯。

3、激发幼儿对娃娃家游戏的兴趣。

《理发店》

1、能用协商的方法开展游戏,游戏中促进语言交流。

2、在游戏中能进行角色之间的积极互动。

3、逐步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种理发工具,学习一物多用或以物代物进行游戏,由此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懂得要爱护玩具,不用玩具来发泄情绪。

5、游戏后能将玩具按类进行收放整齐。

《爱心医院》

1、知道医院里有哪些角色,了解医生的种类。2、有初步的责任意识,能将游戏进行到底。

3、了解医院安静的特殊环境,愿意学做小医生和护士,理解一些常见病的简单处理方法。

4、爱惜玩具物品,并整理归位。

《懒羊羊烧烤》

1、熟悉各种烧烤材料,并能说出每样材料的名称。

2、能用烧烤棒串出一串串的的烧烤(如鱼、韭菜等),并能正确做出客人满意的烧烤。

3、能有礼貌地做到与顾客进行交流,尊重顾客的意愿。

4、游戏时能做到分工合作,明确老板、服务员、烧烤员的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二、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学会玩超市的游戏。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进各游戏之间的联系。 3、进一步培养幼儿按要求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意识、能力。

活动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活动过程: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按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超市。 *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 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查看全文>>>

游戏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能积极的参于到活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并能有礼貌的交往。

3、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1、准备好类似医院的场地。

2、为幼儿普及医院以及医生的知识经验。

3、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游戏过程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游戏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 (.)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 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 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

查看全文>>>

游戏内容:

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工作,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特性。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一定的规则意识。 3、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和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医院: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 农贸市场:水产品(螃蟹、鱼、虾)、电子称; 超市:各类食品盒、饮料瓶、化妆品盒等、小筐若干;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 小吃店:各类食品、蒸笼、服装等。 2、经验准备; 幼儿已玩过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的游戏。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活动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及需改进的地方。 3、幼儿按意愿来选择游戏中的角色。 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 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 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佳工作人员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商店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商店付款,能到商店。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商店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活动准备】 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1、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商店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商店,我们也看过商店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商店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商店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商店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商店里买东西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商店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商店,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谁来看店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商店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商店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商店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 )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商店买了些什么?

【活动反思】 上完课后我发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对于这个游戏也很喜欢在玩得时候孩子们都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不会像上次那么的乱,也不会出现把角色搞混了,后面我发现到收银员把钱给了其他小朋友我想这跟我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下次在指导的时候要先强调好规则和要求,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二、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二、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查看全文>>>
篇一:角色游戏 今天,快餐店区域活动时,我以顾客的身份来到快餐店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选择食物。这时,快餐店的“售货员”非常热情,为我介绍她们这里的“食物”:有汉堡包、各种饮料、冰淇淋、三明治等等好吃的东西。几个“顾客”都你选这个我选那个,弄得售货员不知道先听谁的好。 当我问到有没有“点餐单”时,售货员们回答我:“没有”。孩子们问我:“什么是点餐单?”我还没说话,一位小朋友说:“就是饭馆点菜的那个。我和爷爷奶奶去饭馆吃饭就有那个东西!”我说:“对呀!就像一本小书一样的东西。上面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没有。没有!”售货员说。“那我们怎么点呢?”一位“售货员”对我们说:“你们看着这里。”边说边指指架子上的东西:“想要哪个就指指呗!” 由于没有“点餐单”,我们只好看着想要的东西来点一点。很是不方便。 分析: 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大家的操作活动都有些模式化了。游戏的内容、材料在段时间内很少有变化的。纲要和指南中都提到:教师要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引导孩子们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尽管有兴趣,但是也是没有什么创新。通过这次以角色的身份深入到孩子中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发现问题,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思考如何挖掘其中的教育 价值。在与孩子们共同动手创设游戏环境、准备材料、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等积极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孩子的兴趣、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游戏才有活力,才能促进幼儿 发展。 指导与调整: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非常的丰富,想法也跟着开阔起来了,也很有创意。当老师提到“食谱”时,幼儿就会联想到饭店里的“点菜谱”。虽然当时没有现成的东西,幼儿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好问题——看着食物来点一点。尽管这个解决方式很简单,但也说明幼儿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但是通过实际活动来看,幼儿看着东西来点餐,的确有些不符合实际生活。于是我们调整了材料的投放,增加了点东西的“菜单”,这样既拓展了游戏的内容,又方便了幼儿对材料的整理。让活动更有秩序的开展下去。 篇二:角色游戏教学反思 娃娃家是学前幼儿最喜欢并善于模仿学习的角色游戏 。2-3岁的孩子 在游戏 查看全文>>>

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

范文资讯网工作总结频道为您提供2024年精选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范文,包括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怎么写、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开头、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结尾、小班角色游戏工作总结2000字模板大全等,同时还有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指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