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自我鉴定 > 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 > 导航 >

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2024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范文

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1、通过参观棘洪滩蓄水枢纽站和打渔张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

2、通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3、通过观看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有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曾见过的,特别是现在灌溉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使我感触良深。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

查看全文>>>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06/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4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

查看全文>>>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06/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4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闻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50年代开发时,灌区的设计

查看全文>>>

这篇关于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格式,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格式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

查看全文>>>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本文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2)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

查看全文>>>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下面快随小编来看看“大学生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感谢您的阅读。

大学生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二、实习内容

1、灌排系统

2、渠道上的交叉建筑物

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渠系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若以建筑材料分类,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按槽身的断面结构形式,有矩形、u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斜拉式等。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u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3、灌水方法

1)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2)滴灌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

查看全文>>>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xx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渭河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8°74′9″—103°37′07″,北纬34°12′50″一34°26′53″,东邻咸阳市秦都区,南与周至、户县隔河相望,西邻武功,北与乾县、礼泉接壤。

市内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渭北黄土台塬,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海拔390—541.8米,黄土台塬塬面平坦,发育完整,渭河平原系渭河冲积而成,按其地貌形态分为漫滩与一、二、三级阶地,阶地发育完整,平整宽阔微向渭河倾斜。土壤由南向北依次为潮土、淤土、娄土、黄土四个土类,八个亚类,十五个土属。

二、气候条件

xx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躁,秋季湿润,冬季干寒。据xx市气象局1959—~年44年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3.1℃,极端最高气温42.2℃(1996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19.9℃(1969年2月5日),全年无霜期218天。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9.5mm,最大年降水量933.9mm(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285.9mm(1977年),且年内分配不均,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7%以上,1、2、12月份降水量占全年5%以下,年均湿润度65%,属半湿润地区。全市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037.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

全年太阳总辐射为111.5千卡/cm2,最大冻土层深度为3lcm(1976年),年内最长冻土天数8.5天(1966年)。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东风和东北风,最大风速为24米/秒,全年大风平均日数为3.3天,最大风力6级。1959—~年之间大旱年为13次,平均3.5年一次,伏旱基本上每年一次,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88.6mm,干旱是我市气象灾害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三、水文与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资源

我市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自西向东从我市南部流过,境内流程30.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黑河口以上49.1亿立方米,黑河口以下55.7亿立方米。市内自产径流最终排入渭河,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渭河水目前难以开发利用。全市现有宝鸡峡南、北干渠各一条,支渠14条,斗分渠256条。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宝鸡峡水源紧缺,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水中旱、渠尾旱连年出现,灌溉保证率低下,水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地下水资源

查看全文>>>

农田水利冬修工作方案

为改善我镇水利设施蓄、灌、排现状,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使水利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主,经研究,特制定我镇今年农田水利冬修工作方案如下:

一、建设原则

坚持合理、实用、经济、生态的建设原则,提高农村水利设施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灌排现状,确保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组织建设

成立农田水利冬修建设领导小组:

顾 问: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琼任办公室主任。

三、建设管理

(一)申报流程:村民小组(党小组)向村申报,由村向镇政府申报后初审再汇总,报市水利建设指挥部核定后下达实施计划。

(二)实施主体:党委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支村两委充分发挥基层党小组、村民小组和群众建设主体作用,让广大群众采用投工投劳或捐资等形式积极参与。

(三)督查形式:项目申报程序、实施内容及奖补额度实行公开,各联村领导负责联系村项目的督查实施情况。

(四)验收工作:验收标准按市水利建设指挥部制定的标准执行,各项目完成后报镇政府初验后再报市水利建设指挥部验收,并接受上级检查验收。

(五)资金拨付: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年度拨付50%以内的工程款,工程通过上级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款项。

四、实施范围

农田水利建设范围:

(一)水面面积达2.5亩且蓄水量达3000立方以上,未实施过清淤整治的灌溉山(平)塘;塘容5万立方及以上的病险骨干大山塘。

(二)超过1平方米过流断面的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水库支干渠(已衬砌硬化的渠道清淤工程不在补助范围之内)

(三)流域面积5至200千平方的农村小型河道。

(四)过流断面小于1平方米田间灌排渠道(已衬砌硬化的渠道清淤工程不在补助范围之内)

(五)控灌面积达到50亩及以上的小型河坝(水闸)

(六)10kw及以上小型抗旱时埠或泵站更新改造。

五、实施原则

(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干部一线抓。坚持各党政领导联村亲自抓原则,带领网格干部深入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以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行动,搭建实践群众路线的平台。

(二)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群众一起干,要召开好组长会议及党小组会议,户主会议,组织座谈或逐户走访等方式,引导群众直面问题,共议对策。坚持“群众自主”的原则,动员受益村组的农民自主筹资筹劳,自发建设农田水利,改变过去“以奖代补”重点项目的做法,对所有经过审批同意的项目,按“民办公助”办法予以补助,真正实现“要我修水利

查看全文>>>

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

**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为做好我镇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灌区渠道全面清淤、水毁工程全面修复、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综合整治为重点,通过政府的强力推动,全民动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巩固农业基础,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二、工作目标 对辖区内的河道、渠道进行全面清淤维修,修复水毁工程,争取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成效,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安居乐业。 三、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任务为“全面维修”+“重点建设”工程。具体为: (一)全面维修。要全面维护清淤灌区渠道和修复水毁工程。一是对全镇范围内的河道进行排查;二是各村委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渠道进行全面清淤和渠堤维修,主要是是协调水管单位帮助,组织村委会对孔家坡水毁段进行修复; (二)重点建设项目。 水库除险加固:积极配合县水利部门对李家庄水库溢洪道应急改造加固,增加效能设施,修建溢洪道排水工程,保证溢洪道泄水排入下游主河道,确保汛期下游村庄安全。 农田建设工程:积极配合县农业部门对闫寨新修机耕路,土壤改良和进行科技培训 造林绿化工程:因地制宜开展连翘灌木、核桃干果等经济林种植 四、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12月20日~12月31日)各村委会要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在全镇及村委会召开各级冬修水利动员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决心,有效地发动群众及社会力量投身水利建设。 (二)实施阶段(2014年1月1日~20xx年4月20日)。各村委会要按照建设方案的技术要求,按时按质按量认真抓好责任地段水利工程的修建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4月20日—4月28日)。按照县检查验收标准,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五、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讲求实效。要倡导“兴水惠农”的理念,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当地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来制定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要突出那些涉及“三农”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关注、效益大、见效快的水利工程项目。 (二)发扬科学发展思想,创新工作方法。要关注我县农业产 查看全文>>>

去冬今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机制、组织机制、投入机制、建管机制、长效机制等“五大”机制创新,坚持思想认识、领导力度、项目建设、质量保证、工作职责“五到位”,充分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形势较好,成效明显。

一、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去年9月至今年5月,全省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0万余处,投入机械台班285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4. 08亿立方米,完成工程投资50.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80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0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8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20平方公里。通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促进了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保障安全饮水作为事关全省民生大计的头等大事、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机构编制、保障资金到位、实行包干督办、合理确定模式等硬举措,2010年共完成31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其中国家年度计划160万人,省政府贷款4.6亿元完成152万人。2010年度计划完成400万人饮水安全任务,各地正在加大力度抓紧施工,年内将建成受益,以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防洪工程建设再创佳绩。列入国家三年脱险专项规划的656座病险水库,有403座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9.3亿元,252座小型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同时,完成堤防崩岸整治工程13处,土方41万立方米,石方25万立方米;完成堤防整险加固工程6处,土方2.5万立方米,石方1万立方米;世行贷款的武汉市连江支堤整险加固工程和黄冈市回水整险加固工程分别完成土方1680万立方米和35万立方米。

(三)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捷报频传。我省有60处泵站纳入国家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共49.63万千瓦,总投资29.26亿元。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第一批19处泵站,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去年汛期陆续投入了排涝抗灾发挥了巨大效益。第二批23处泵站已全部开工建设,现工程量过半,共完成土方133.90万方,混凝土14.16万方,干砌、浆砌石3.53

查看全文>>>

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

每当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或学习的表现做一个自我总结的时候就需要写自我鉴定。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2024农田水利实习自我鉴定等内容,帮助大家写出满意的自我鉴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