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论语关于孝顺的句子 > 导航 >

论语关于孝顺的句子

论语关于孝顺的句子

孝心,也许是一双袜子,或是一双摆放整齐的拖鞋,或是一个吻,或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桌为父母烧的菜,或是下雨时及时来到的那把伞,甚至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馨的祝福。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孝顺的精选句子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孝顺的精选句子一

1.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2.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3.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4.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处:《增广贤文》

5. 如今孝道无觅处,路边尽是冻死骨。

6.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

7.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8. 慢慢才知道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交朋结友才是精神的财富。 慢慢才知道爱孩子是天性,行孝道才是一种责任,它可检验一个人的良知。 慢慢才知道峰高无坦途,得闲即是福。 慢慢才知道赤贫者无幸福,暴富者无真情,不贫不富吾辈为最好。 慢慢才知道所谓无聊二字,原是指无人可聊的寂寞,人生得一能谈得来的知己太难!

9.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10. 为人子女,孝道为天!

11. 长幼有序。作者:孟子

12.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

13. 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4.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5. 什么是孝道?让父母感受到你的关心

16.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17.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8. 任何崇高的道德行为,都含有自我牺牲的因素,删除了自我牺牲,固没有孝道,也没有厚道,而且没有了爱。道德就成了一句空话。作者:柏杨 出处:自我牺牲

19.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20.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关于孝顺的 查看全文>>>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

查看全文>>>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适合用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的句子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孝顺父母的句子,跟着小编一起来阅读吧!

孝顺父母的句子

1. 古老相传,母亲给了我血肉,使我成长,而父亲却给了我骨骼,使我站立。父亲给了我一种启示,给了我教训,给了我一种暂时无法理解却收益终身的爱。而这种爱是父亲一生的付出。

2.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3.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4. 母亲像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圣洁多慈祥,发出爱的光芒。

5. 她不是云彩,因为她不会随风而散;她不是浪花,因为她不会随波逐流。她是爱母亲的爱。

6. 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7. 父爱不如母爱那样体贴入微,随处可见,他一般是埋在心底,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出来;他的严厉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他会欣然一笑。

8. 纵使是图画高手,也难以勾画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描绘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力;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9. 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10. 父亲是我们依赖思想的根源,虽然父亲一直在教我独立生存的能力,但是到了父亲身边,我仿佛又变成了小孩。你已经是你父亲的骄傲,虽然在父亲眼里我们依然是小孩!

11. 微风拂过,我仿佛看到父亲微笑着站在面前,缓缓地抚摩着我的秀发,他虽然不说话,但我却读懂了他那慈爱的眼神。在父亲的目光里我读懂了一种博大的亲情,那是一种江海般宽大胸怀,一种升华的父爱。

12. 有人说,没有父爱,就没有刚毅;没有父爱,就没有宽广。的确,父爱一点也不软弱,一点也不渺小。从小到大,父亲都带给我们高大强壮的形象,这种形象延续到了那无形的父爱中,伴随着我们。直到有一天父亲不再强壮,它那浓浓的父爱却早已告诉我们做人要勇敢坚强。

13.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14. 纵使是

查看全文>>>

关于批判不孝顺的说说

1、表姐拉了一个姥姥这边家人的微信群,从此和我三舅撕逼成为我每天最快乐的一件事。我的三舅是个不孝顺、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小人,总是花言巧语、虚伪做作,欺负我妈妈,我恨他!这种人渣恨不得分分钟打死,早就看不爽了!等以后悦悦必定加倍奉还。

2、老妈见我昨天发烧一天一夜,又咳嗽的厉害,一晚上火牙龈肿了起来,早上见我好了,才跟我说,我很意外,以为妈都习惯了,毕竟是第7次了。顿时,觉得自己特别不孝顺,相互安康才是对彼此最大的爱!

3、拼命提醒自己,工资不允许我任性!洗脑洗脑洗脑中!对不起干爹,今年我就不孝顺您老人家了!

4、昨天爷爷给我打了电话,回想起来,差不多很久没有给他打电话了,爷爷第一句话就是:爷爷想你了,你不给爷爷打电话,爷爷就给你打。 当时觉得自己特不孝顺,今后记得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打个电话回家!

5、正因为如此,死对于中国人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而不仅仅是西方式的一次告别。对于中国人,生前不孝顺是一回事,死后不守孝是另一回事。不送终远不如不归土带给子女精神压力。死者为大,死亡成为了中国人既日常避讳,又必须仪式化大操大办的事情。相隔千里,死亡却通常能让亲朋聚会,共同见证。

6、有时候觉得自己挺不孝顺的,总是把坏情绪传染给亲爱的他们,让他们担心。

7、最看不起那些装b范了!表里不一,瞎几巴装!一点不真实。对老人不孝顺,我就他妈看不起你。别以为是我长辈咋滴啦!

8、今天又是一个特别难忘的日子。什么时候生活才可以走到正轨。被逼,被欺骗,又是四处找钱的日子。亲朋好友都搜了一遍。特别是老太爷忙到取钱给我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很不是滋味。一个电话,让我父母也跑了两趟,才办好。我真是不孝顺的孩子。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愧疚。

9、我好像是这个世上最不孝顺的人了 一个人出来北漂不能陪着爸妈 还要让他们饱受争议 被说太纵容我 也没有能力挣很多钱回报他们 反而每次回家还要妈妈偷偷塞钱给我 等我下了火车才告诉我 越来越怀疑 当初留下来的决定是对是错 。

10、你听爸爸的话说我不是个好东西 ,送给你的花不配插在你在花瓶里 ~ 他要我越走越远越好 ,不要在一起那最好 。但我听妈妈的话要我不能轻易放弃 ,还喜欢的话让我再追回你求求你 ,难道要我不孝顺吗?

11、两个人的日子还是两个人过最好。如果一定要和一方父母生活的话,最好是和女方的父母!婆媳难相处,这话不是没道理的。媳妇

查看全文>>>

1、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当仁,不让于师。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6、仁者,其言也讱。

17、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查看全文>>>

论语关于学习的名言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8、子曰:人无远虑励志一生ww/,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9、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查看全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有时你的梦想达到是一种幸福,有时梦想破灭也是一种幸福;有时得到是一种幸福,有时失去也是一种幸福;有时成功是一种幸福,有时失败也是一种幸福。有时富有是一种幸福,有时贫穷也是一种幸福。“不幸福”今天或者现在不能成为“幸福”,而明天或者以后却可能变成“幸福”!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

查看全文>>>

关于论语的学习,《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最熟读恐怕就是《论语》。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这部书,去感受里面无穷的智慧,在此分享心得。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篇1

通过学习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和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委员的一封信》,我感触颇深,受益非浅。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年星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对xx文化的认同感。11月份董事长专门致信全体党员委员,提出做事先做人,治企先修身,并且推荐全体骨干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希望大家修己以敬,内省不疚。为何临近年终,董事长不谈如何创利,如何加强管理;反而要谈忠诚度,文化认同感,我认为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董事长在《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高屋建瓴的指出xx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我们自身。xx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高速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与企业发展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有对企业不忠诚的、有居功自傲、有不思进取,有抵御不了诱惑。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修己以敬,修身立德,修己以治企业,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才是我们董事长《致全体党委员的一封信》的良苦用心。因此,我想首先谈一谈自己对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于丹教授《论语》心的讲座的学习,使我感觉到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领导者。我们xx的骨干要秉承修身持家治天下的使命感,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修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儒家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等,都是强调领导者要注重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陶冶和完善。

领导者要使员工信服,一要敬事,即要有敬业精神。二要克己,要自觉地约束自己,克制私欲,行正道,不做一切非礼之事。三要不骄,在企业取得一定绩效时,不沾沾自喜,千万不可随之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四要宽众,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五是知礼。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无论是对直接公众或是间接公众都坚持恭敬、诚恳、有礼貌。

修身是搞好企业是万事之本,我们xx的骨干只有全方位修炼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上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去年在普瑞会议上董事长提出了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然而前途是光明,但

查看全文>>>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这是谁和谁?有人吃的之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其实很简单,前者是父母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父母。父母尝了一小口只是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走味,然后才放心地让孩子去吃。孩子想到应当与父母分享的时候总是之剩下一小口,因为这时他再也吃不下去了,也只有父母才会无怨地接受这一切,并夸奖孩子孝顺。

太多,有太多含辛茹苦的 父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我们的同学又是怎样做的?我们常常会为一个陌生人的帮助而感激涕零,却忽略了父母给予我们细小琐碎而又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些同学不仅不对父母感恩,还要以爱相挟从而满足自己自私的欲望,当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不孝的子女甚至会产生怨恨之心,抱怨不止。正因为缺少感恩之心,让很多人变得消极冷漠,才会让人感觉这个社会上多了一份凄凉。

还有的同学说父母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任何喜好,其实不然。不妨试试,制作一份关于我们所有喜好的调查让父母填填。你也许就会知道是你不了解父母,还是父母不了解自己。这学期我班就做了一次这种调查,结果是95%的家长填对了孩子一半一上的喜好,而只有5%的孩子天队了父母一半以上的喜好。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应当反思。

还有这样一件事:开学初班主任便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回家亲自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洗一次脚,然后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这些娇生惯养、被父母伺候惯了的“皇帝”“公主”来说,伺候父母一次却是难于上青天。这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好多同学都不知该怎么做,更别说写出自己的感想了。有些同学说编呗!这一方案立马被推翻,老班是过来人,假的她肯定会识破,到时候可就惨了!又有同学提议说,从作文书上抄一篇不就得了。有人便马上反驳道,万一抄重复了,全班都得遭殃,大家都得挨批。一时间,大家都没了办法,有人建议找老班通融,改成送礼物,没想到被老班一口否决,这下大家都是穷途末路,再无花招可使,无可奈何,大家便都硬着头皮去做。可没想到,第二天来效果和第一天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同学之间互相诉说着,有的家长激动地落了泪;有的家长有些不好意思,还连忙推托,直听到说这是作业时,才肯配合孩子;有些家长不住夸赞自己的孩子,说孩子长大了,懂得体贴大人了,而我一贯严肃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同学们都一时间感触颇深……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

查看全文>>>

昨天看到妹妹在苏园的点滴感悟,真的也感同身受!不禁想起上期暑期弟子规夏令营的。虽然已经学习传统文化将近4年,但是通过上期的学习,我才真正有一点点领悟到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孝顺!

说到孝顺,我就不由得流泪忏悔自己做得很差!哪个人有吃得苦多,想到母亲小时候尽全力的照顾这个家,白天干活,晚上还熬夜给姐妹做新衣服,或者做手工活换生活费,给改善生活。想到的苦,就想忍不住,不忍心让母亲再受一点点的苦。

俞智然老师讲我们的家族要根深叶茂,天地是大父母,天下人也都有自己的父母。道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有爸妈,你就有根吗?你的根连了吗?孝:就是树的根,连而不断的状态。父母不能断,难受、恐惧、怨恨等等一切的问题,是从父母断根开始。只要一断根,你就永远开心不起来。不能断根!

现在的教育亦是如此,不爱还是不会爱?是不爱:从小学开始,每到放学,你在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要妈妈?想连根,妈妈每次都不连,亦或是您有时间,自己曾几时会蹲下来,静静地听听孩子想跟您说!孩子开始心不静,心不安。心一不安,遇到问题不会沟通,开始怨恨。老师批评,学生看不起,妈妈你在哪里?您爱孩子,就不能让他断根。当根一断,结果会怎样?没有一个人可以失去亲情,现代人很多的问题是补偿亲情的方式。补偿心理在心理学上很可怕。

所以我们要把和父母的根连上,我们也要帮助父母将自己的根连上,连根、养根!生命是在家族传承中孕育的,家业子子孙孙,代代步衰。和善之家必有余庆,老之福力,志在千秋!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