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 > 导航 >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学生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2024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范文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

托尔斯泰读后感(一)

榜样是无比强大的力量源泉。我虽然没有看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但我看过他写的童话和寓言,我听爷爷讲过,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一口气地读完了【托尔斯泰的故事】,分析了他的童年,幼小时父母双亡,喜欢幻想,从小坚持写日记,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托尔斯泰的童年告诉我,他从小失去了父母,反而促使他们早熟,促使他们坚强自理。留守儿啊!不要自卑,父母远离,虽然有欠缺,但也是锻练自强自力的好机会啊!我要学习托尔斯泰从小记日记的习惯,但坚持真难啊!羡慕托尔斯泰有那么优秀的哥哥和妹妹,这是独生子永远的欠缺啊!

托尔斯泰的青年是在军队里度过的,他参加过激烈战斗,几次死里逃生。我想正是这种丰富的生活经历,生与死的体会才使他写成了不朽的【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关心儿童,开办农奴子弟学校,为儿童写课本,关心贫民,深入农村,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施舍给农民,为农民写作,为灾区人民捐款。比尔。盖茨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给了慈善事业,诺贝尔把自己所有的遗产献给了有贡献的科学家。每一个伟大的人都充满一颗博一爱一的心,所以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托尔斯泰终身学习,42岁还学希腊语,50岁专注学习老子、孔子、孟子的学说,直到暮年。他一辈子都在读书学习,而我学习总是不自觉,爷爷叫一叫,我学一学,爷爷不叫,我就开溜了,与托尔斯泰爷爷比,我真惭愧呀!

托尔斯泰吃苦耐劳,他下田干活,穿着朴素的衣服,他徒步朝圣,我相信是劳动,使他健康,使他活到了82岁。我除了帮一奶一一奶一提东西,卖东西外,很少家务劳动,今后我要热一爱一劳动,多加家务活,自己的事自己做。

托而斯泰爷爷,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话: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托尔斯泰读后感(二)

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魅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这一笑损害了它,它就是丑的。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有名的文学大师,他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至今光芒依然四射。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一活】等鸿篇巨制,它们对世界文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寂寞和孤独的。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安静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

查看全文>>>

对于列夫托尔斯泰,我们是再熟悉不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让我们了解了这位俄国大文豪的朴素精神,从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向宗法制的农民一边。这一转变集中地体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复活的创作中。

复活是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代表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通过地主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受辱、堕落以及下狱、流放的悲剧,表现了对被侮辱、被伤害者的深切同情,十九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监狱遍地,关满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无辜的百姓。对沙皇的统治作了无情揭露、批判,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不行!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斩钉截铁地回答。庭长掏出手表一看,与情妇约会的时间快到了,他再也无心为这案情争辩,便急忙让法官起草判决书。这就是那个没有人道,充斥着金钱与美色的俄国社会,使人性堕落的起点。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聂赫鲁多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聂赫鲁多夫是一个忏悔的贵族。小说通过他诱骗玛丝洛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忏悔以至追随到流放地为玛丝洛娃冤案奔走的过程,表现了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许这也暗示着作者的矛盾心理。托尔斯泰在这个人物身上既概括了十九世纪末俄国进步贵族的某些思想特征,也体现出他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以及向宗教寻求出路的说教。

玛丝洛娃是一个不幸的妇女,她虽为养女,但自幼处于半奴婢的地位,被聂赫鲁多夫诱奸后沦落到社会的底层,倍尝艰辛。更为不幸的是被诬陷判刑,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作者通过玛丝洛娃的遭遇概括了俄国千千万万受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玛丝洛娃的觉醒,是其精神的复活。从中认识了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度与高度。

复活是这一时期托尔斯泰思想观念变化的代表作。人物精神的复活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挑战,他唤醒的不仅仅是小说的主人公,更唤醒了当时成千上万的阅读者的观念。作者也对未来寄予着美好的愿望从这一天起,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不仅因为进入了新的生活环境,还因为从此他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将具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意义。

查看全文>>>

今天,我读了第三章《军旅生活》,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军旅传奇。自从1853年11月,俄国向土耳其宣战。列夫托尔斯泰就转战南北,但他始终都怀着一颗爱国热情高涨的心。他作战勇敢、常置身于险境,但是并不使他失去了写作的信心。就在这碉堡的障蔽下,在这隆隆的炮火之中在他的不可磨灭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中写出了他们的和他自己的凄怆。这三部纪事《一八五四年十二月之塞瓦斯托波尔》、《一八五五年五月之塞瓦斯托波尔》、《一八五五年八月之塞瓦斯托波尔》都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那浓浓的爱国精神。我通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描述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性,那死到临头尚在不断地演变的世间的喜剧。尤其是恐惧被他确切的认明了,被他揭除了面纱赤裸裸地发露了。在这时期列夫托尔斯泰又接连写出了许多作品,如:《两个轻骑兵》、《记数人日记》、《三个死者》等。然而,六个月后,他写了《波利库什卡》又重新回到了美丽的谎言。

查看全文>>>

篇一:托尔斯泰读后感

霾浓重的黄昏,它就是那抚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着,安抚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在法国,大多数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而且他还是欧洲全部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致使他从小都缺乏母爱和父爱。这种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砥砺着他作家的人生,使得作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写作上获得动力和深邃的思想。正是他幼年的惨痛遭遇,正是这种痛苦给了他创作的素材,也正是这种经历奠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托尔斯泰的遑遑巨着《战争与和平》,这是以他现实中的生活经历为母体加工而成的艺术品。

托尔斯泰一家在他的父母去世后迁到了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但成绩平平而且也不愿学,最终还是退了学。

托尔斯泰在成年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并评价自己的《童年时代》时,却不以为然,他十分严厉的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对此大多数读者不能理解。

1853年11月,对土耳其的战争爆发了。托尔斯泰先后被召去打仗,他心中燃烧着的激情和爱心使他勇敢地履行着他的责任,经常身处险境。

一年后,托尔斯泰回到了这座城市开始与人接触,但他始终对他们有一种厌恶之情,然而他自己却是其他人尊敬的对象,这是让他处于一个矛盾的处境。

总结了这一时期托尔斯泰的思想不断变迁和发展,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期,同样也是过渡期。在这一过渡期,天才的托尔斯泰在摸索,在怀疑自己,他似乎很激动,“没有很强的激情,没有主宰意志”,如同《记数人日记》中的涅赫留波夫亲王。但在这一时期,他却创造出了他此前从未创作过的最精粹的作品——《夫妇间的幸福》。我们不得不由衷惊叹爱情这伟大的力量!

但这看似幸福的婚姻最终却证明是失败的。之后,托尔斯泰的作品便围绕着他夫人对他各方面的照顾,到最后,在他的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是带有极度的矛盾心理的。而且在这时他也真正意识到了生活的真谛,并将他所领悟到的精辟的思想反映到他的几部着作中,这便构成了他作品的丰富思想内涵。

不久,托尔斯泰到达人生创作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中,他已经将自己的思想甚至是自己的人生处境全部写进了作品中。他已完全将自己融入了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中去,过度的思考让他十分迷茫……最终他竟然不得不求助于上帝,让上帝来帮助他化解自己的痛苦和烦恼。但是,托尔斯泰并

查看全文>>>

引导语:读完《列夫托尔斯泰》后,要怎样写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一

托尔斯泰是俄国着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可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着:《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精华。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二

读了《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列夫·托尔斯泰传》有感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光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转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

查看全文>>>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能够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由整理]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

这些思想鲜明地体此刻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个性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个性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

查看全文>>>

《列夫·托尔斯泰》

原创: 刘婷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文采绚丽、描写非常细腻的人物传记,从眉毛、耳朵、胡子到后面的眼睛,采用很多的修辞,极尽夸饰、铺陈之能事,字里行间都是对于这位文学大师的敬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要想读懂它,并不是易事,因而需要对于托尔斯泰背景的了解做支撑,所以我选择从托尔斯泰的生平切入。

导入:同学们,今天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他出生在俄国,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因而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是他的一生却受到他身份的困扰,感到非常的痛苦,那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呢?好,老师告诉你,因为他非常渴望改变俄国的农奴制度,去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这样的信仰决定了他这一生注定很痛苦。他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信仰,放弃了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夫妻分家,并在分家后将自己的财产无条件捐出。这样的他必然会受到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是统治者眼中的危险的炸弹,但却是民众心中的一座丰碑。说到这,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

学生摇头

好,那老师再给你补充介绍一下,对于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不堪。他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躺在异乡的小火车站长家的小床上,他的遗言没有留给妻子儿女,而是说了四个字:“我爱真理”。他生前放弃了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死后更是安静体面,在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所以,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文学大师受到茨威格如此之高,今天就让我们近距离走进这位文学大师去感受一番。

走近托尔斯泰(1-5)

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个世界文豪,可以说在当时也是个响当当的明星,那你想象一下,你觉得托尔斯泰会长什么样子呢?请把他的外貌描述给老师,好吗?

生1:我觉得他应该是打扮的很绅士,很有风度。

生2: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文质彬彬,一看就能看出来文学气质的一个人。

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啊,那真正的托尔斯泰我们无缘得见,那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实我们的想法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

查看全文>>>

寒假期间我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仔细阅读着其中搞笑、惊险的故事,仿佛真的把我带入格列佛所游历的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爱好出游的人,他渴望着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也许正是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我们也领略到了这奇特的四个国家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人国和大人国了。利立浦特的居民们虽然都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们却十分的勤奋和聪明。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却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弹劾,被迫离开这个国家。这从某个角度体现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昏暗等等。在大人国,格列佛又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讽刺了某些人类的一些不好的习性。

在慧嘶马国中,格列佛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嘶马。在慧嘶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

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在那里,你不需要思考别人说话的真假,因为他们不明白说谎是什么。我也好向往去那种地方呀!我期望我们的社会能在我们一代代的努力下,成为像慧因国那样的社会!

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图画,同时让我看到了社会上完美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

查看全文>>>

托尔斯泰读后感500字(一)

托尔斯泰是俄国着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可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一精一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着:【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一精一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一精一华。我们要了解自己,选鲸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尔斯泰读后感500字(二)

托尔斯泰是俄国着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可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一精一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着:【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一精一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

查看全文>>>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2024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00字2024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

查看全文>>>

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

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获益,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栏目为您提供小学生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初中生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高中生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300字等,感谢您的查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