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 > 导航 >

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2024年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大全

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计划模板》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外科医院感染工作计划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帮助下,医院感染管理科认真实践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制度,本着实事求是、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分步骤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原则,根据开展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抓住关键点,以点带面,逐项深入,改进,细化,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把工作落到实处。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规范,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通过对高发病率的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检测,有效的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病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医院感染发病率由2014年的2.27%下降至2014年的1.7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保障医院医疗安全 ,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磨合。针对这一特点,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一份规范管理的远期规划,主导思想是不急于求成,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工作,每一步都严格要求,先易后难,重点突出。首先认真学习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以及相关学科如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知识,紧跟国内外医院感染前沿进展,在吃透医院感染管理的内涵之后,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将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分解,按照工作重要性分类,十分重要的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保证基本医疗安全,然后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制定规划,逐步深入完成。

第一年,首先完善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包括组建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各科室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医生和护士,充实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等措施,按照规范要求,搭起了医院感染管理的主体框架,随后先从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始,改变工作方式和思路,争取通过感染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逐步影响各临床科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每日调查制度,及时获取一手资料。要求工作人员每日深入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设计并确定调查路线进行调查员质控防止出工不出力,到科室却不认真工作。改变原来的等医务人员报告病例送表到感染管理科的模式为派工作人员到科室收报告表模式。此措施方便了医务人员报告病例,做到了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强化了与临床科室的信息交流。在了解本科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可以针对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相

查看全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计划范文》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医院感染监测:

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根据即将出台的《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了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建议医院取消手术室器械自己清洗消毒工作,计划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供应中心。

5、加强胃镜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6、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对各科室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与科室和个人绩效工资挂钩,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督促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进行全院医务人员分层次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新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等。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个人防护措施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等。

五、病区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按照三级乙等医院的管理要求,病房地面拖洗工具专用,各病房不交叉使用,对病区清洁用具要求:每天结束后进行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并定期进行保洁效果评价。

2、对病区环境保洁工作开展全面考核和监督,制定室内、室外卫生检查考核表,[室内保洁的考核由各科室进行,室外保洁的考核由后勤总务科进行],每月纳入考核。

3、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与考核。

4、定期

查看全文>>>

20xx年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定期组织进行“三基”考核。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住院总、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月进行业务学习1-2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

查看全文>>>

20xx年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定期组织进行“三基”考核。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住院总、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月进行业务学习1-2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

查看全文>>>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 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 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 的质量管理、检查、

查看全文>>>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 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 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 的质量管理、检查、

查看全文>>>

20xx年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定期组织进行“三基”考核。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住院总、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月进行业务学习1-2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

查看全文>>>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七、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八、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消耗量记录。

查看全文>>>

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我们企业的计划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这些计划明确了我们这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个季度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当年要完成的任务。同样我们的工作也有这样的计划,我们要明确这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然后把任务进一步细化成周、日,就是这周要完成哪些事情,今天要完成什么事情,明天要完成什么事情。这篇关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的文章,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疾病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必要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现制订出201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继续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内镜、小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进行感染质量督查,并协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二、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全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要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医院感染的有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等知识,并组织工作人员院感知识考试1-2次。

三、认真的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空气、、无菌物品等的卫生监测和效果评价,每月抽查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的卫生学监测,督促科室做好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每半年对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价,对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灯管和消毒剂督促及时更换,对新购入的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合格的产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四、每月对全院各科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汇总,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和汇总,定期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漏报调查,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侣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报反馈,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计算出使用率。

五、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经常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运送的规范性。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

【篇二】

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院感管理、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 查看全文>>>

篇一:2013年儿科院感工作计划

2013年院感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儿科感染管理小组仍将“二甲评审”为工作重点,提高全科感染管理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业务指导及管理职能,促进儿科感染管理安全保障,具体计划如下:

一、主要目标:

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达 100%。

2、灭菌合格率达100%、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

3、传染病人隔离率为98%;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4、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1 科室每月进行自我检测,重点抓好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的操作,并将检查情况纳入考核按规定扣分。要切实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消毒灭菌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降低儿科院内感染危险性。 2 制定儿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

3 儿科感染管理小组随时召开会议,分析科内感染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总结经验,促进科内感染质控工作的开展。科室感染小组定期活动并有记录。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科培训,更新观念,重视医院管理体系。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的重要性。

5 制定儿科感染监控方案,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

进行检查,使方案落实在实处。

6制定儿科感染控制的学习课程表,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及新上岗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的宣传教育讲课及有关感染管理的知识培训。每季度一次。

篇二: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xx年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20xx年为了更好的开展儿科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三级网络组织,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现总结如下:

一、完成目标:

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达 100%。

2、灭菌合格率达100%、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传染病人隔离率为98%;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4、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5、抗

查看全文>>>

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

在工作中常常要进行计划的。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提供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2024年科室感染小组工作计划等,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并祝大家工作顺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