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 导航 >

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4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大全

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发病率3.9%,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无菌切口感染率1.8%,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充实了感染管理委员会及感染监控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每周通报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各科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月进行二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全年编写医院感染简讯四期。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漏报率,医院细菌耐药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口腔科、胃镜室、治疗室、换药室等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每周不定时检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制定各重点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供应室重点督查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装、灭菌程序及灭菌器械的合格率,灭菌器的监测等。对产房重点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各类器械的用后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口腔科的车针、手机、扩大针等供应室回收处理、制作成纸塑包装等等,使各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读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查看全文>>>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要怎么写呢,以下小编整理了几篇最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欢迎查阅。

篇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每半年对各科室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监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每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规范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三、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进行分层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主要计划培训以下内容:

1、院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

2、对护理人员主要为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等;

3、对全院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垃圾的分类、职业暴露防护;

四、强化手卫生管理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卫生安全职业防护工作,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认真落实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安全。

六、加强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

定期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使用及证件进行检查。

七、病区环境卫生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管理要求,病房地面拖洗工具专用,各病房不交叉使用,对病区清洁用具要求:每天结束后进行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并定期进行保洁效果评价。

2、对病区环境保洁工作开展全面考核和监督,制定室内、室外卫生检查考核表。

3、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与考核。

4、定期督查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监督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回收焚烧处理等工作。

篇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xx年院感办将按照医院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管理督导职能,努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查看全文>>>

血透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进血透室时必须更换工作服及鞋。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1

在护理部指导下,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现制定我科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修订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修订我科护理质量指标,由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3部分组成。科室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一)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制度的11个临床护理指标,按照环节质量检查标准,目标为各项指标达90%。本年度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0.5‰

2、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0.3‰

3、医生满意度:大于90%

(二)专科护理指标

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修订专科质量指标

1、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率:等于100%

1、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大于98%

2、三方核查执行率:大于98%

(三)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我科建立无菌物品管理、腔镜器械清

清洗、术后器械数量正确、器械物品清点正确、引流管检查、巡回护士工作质量等6个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根据指标和护理工作要求,修订环节质控标准。科室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器械物品清点正确率:等于100%

2、腔镜器械清洗正确率:等于100%

3、引流管检查正确率:大于95%

二、持续质量改进

(一)实行三级质控:科室实行科护长-区护长-专科组长三级质控体系,对制定的重点监控指标,按计划进行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改进。

(二)由主班护士每天质控,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控总结会议。

(三)实行组长负责制,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具体工作计划

(一)根据20xx年主要存在问题,修订20xx年科室护理质量指标

(二)督促各管理小组定期完成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分析,以及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2

将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家卫计委及省市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

查看全文>>>

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 加强医政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质量是效益的根本。xx年年我院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院内开展医疗质量评比,并定期将评比结果公示上墙,接受全院的监督,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加强《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学习,树立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完善自我;继续推进放心药房工程;加大力度宣传我院特色中医科,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作用。

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病历书写质量,对每台手术都要做到术前讨论、术中配合、术后总结,杜绝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完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 加强疾病的防疫,抓好传染病的防治管理

1、疾病的预防保健,特别是妇幼卫生保健

对非传染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大力加强非传染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患者在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中的保健。

我院的妇幼卫生工作仍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全面实施《两纲》,围绕降低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为今年妇幼卫生工作重点,继续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儿童的系统管理,全面普及新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高褥热及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确保母子平安,促进方 案,范 文库欢迎您 采8集母乳喂养,使四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8%以上。

今年我院将继续对辖区内1549岁育龄妇女分批进行普查普治,为广大妇女做好生殖保健服务。

2、继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我院将继续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重庆市生育条例》,坚持有证检查、有证生育、有证手术,严格执行手术常规,提高计划生育手术的质量,减少结育手术并发症,严格禁止出假手术、假证明,做到计划生育宣传上墙服务。

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继续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要求为导向;继续坚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今年将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查看全文>>>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 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 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七、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八、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消耗量记录。

查看全文>>>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对全院各类人员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培训考核每季度至少一次。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有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每半年分析一次,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积极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发生生率 查看全文>>>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订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

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4、对国家、省厅等有关文件认真归档、保存,并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执行。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发生率应8%。

3、对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1、根据《二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对重点区域包括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细菌含量监测,每月1次。

2、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记录,于月考核时检查。

3、每月考核时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用试纸进行浓度监测(随机)。

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协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

四、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1、以科室为单位,由院感小组开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识学习,月底考核时以提问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识培训落到实处。

2、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二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迎评内容讲座1次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1次。

3、完成实习人员、新聘等新来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

五、加强对消毒药械的管理,监督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相关资质的审核。

六、加强对洗衣房、污水处理的院感监督和指导

七、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监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集中暂存的各个环节,严格防范医疗废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八、规范供应室工作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与护理部配合,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物品的清洗

查看全文>>>

20xx年院感办将按照医院工作目标,认真履行管理督导职能,努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一、加强质量控制,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医学科等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以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常规监测。 2、持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监测及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院感办专职人员每周深入临床科室收集资料,监测、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1次,完成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 4、持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通过加强督导,强化各科室病原学监测意识,提高送检率;及时记录微生物实验室阳性结果,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进行全院病原菌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提高院感管理水平。 2、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4次。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2次。20xx年计划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简讯》,宣传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监测信息。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四、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 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 积极协助医务科、药剂科做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

查看全文>>>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七、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八、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消耗量记录。

查看全文>>>

按照公司管理层的设想,我们最好能先编写一份下阶段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具有完整性和统筹性,可以帮助我们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想学习写工作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202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202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1)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结合我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现状,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目标要求

1、医院感染发病率≤8%

2、医院感染漏报率≤20%

3.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环境卫生学监测总合格率100,

6.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方法正确率≥95%.

7.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50%

8.医院感染暴发为“0”

二.具体实施措施

(一)深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的三级管理职能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部署、检查评估,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形成决议,并监督执行。在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的一切有关院感工作的决议,每月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检查、督导。各临床医技科室的感染监控小组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每月进行一次科室自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完善医院感染监测,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后通过院感通讯的形式向各科室反馈院感监测情况。

1.全面综合性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

(2)利用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方法,全年进行1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目标性监测

(1) 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根据我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要求临床科室及时送病原学标本,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按照《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方案》,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临床科室,院感科专职人员现场检查指导,提出干预措施,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查看全文>>>

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栏目为大家提供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格式、2024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骨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等。供大家参考阅读,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