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 > 导航 >

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

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

每个奥运选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追梦故事。在这种追梦下,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超越自我的奇迹。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残奥会那些感人励志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残奥会那些感人励志的故事(一)

当时隔半个多月后,五星红旗再次在东京湾畔升起,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又一次奏响,胸中的热血再次被点燃。不一样的赛场上,中国健儿正在上演着同样的精彩、热血与感动。

右手支撑后仰,挡开对手刺来的剑,起身,左手持剑迅猛出击,电光石火的一刹那,胜局已定。8月25日的男子佩剑个人a级决赛上,中国选手李豪以15:12战胜乌克兰选手曼科,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东京残奥会首金。

面对世界排名比自己高两位的对手,第一次踏上残奥赛场的李豪在决赛中一度以4:8落后,但他迅速调整了心态和战术,连续追分,最终实现逆转。“我就是敢拼敢打,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没有负担、没有多少压力。”赛后他说。

随着精彩纷呈的赛事轮番上演,各项目赛场上不断传来中国运动员摘金夺银的好消息。截至8月29日24时,中国代表团以46金29银29铜的成绩稳居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总奖牌数已突破一百枚。

好成绩来之不易,对于运动员而言,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是他们努力的汗水和拼搏的热血。

8月25日,残奥会女子20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150米过后,英国选手克尼领先,中国选手张丽紧随其后,最后时刻,张丽突然加速,奋起直追,几乎在触壁的同时逆转夺冠,仅比克尼快了0.12秒。“最后一个50米,转过身来刚好能看到第一名。我就想尽力拼,然后就一直追,一直追。最后做到了。”赛后张丽激动地说,“我用拼搏突破了自己。”

同样超越自我的还有举重运动员郭玲玲,在26日结束的举重女子41公斤级比赛中,这位原世界纪录保持者第一把就成功举起105公斤,打破此前104公斤的残奥会纪录,并就此锁定冠军。郭玲玲并未止步于此,她在第三举和第四举分别挑战108公斤、109公斤成功,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引得现场观赛者欢呼不断。“我知道郭玲玲肯定能夺冠,但她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的表现还是令我惊叹。她真是太有力量了。”国际残奥委会工作人员安吉亚诺感叹道。

截至目前,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已在田径女子200米t37级、自由泳女子50米s11级、场地自行车男子c1级1000米等多个项目

查看全文>>>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看到奥运健儿获得奖牌风光的同时,除了为他们感到骄傲,运动员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让我们动容。他们在赛后时不时爆出的“金句”,向我们揭示了,追逐梦想不能停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奥运会励志感人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奥运会励志感人的故事(一)

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上,中国00后小将、来自清华大学的杨倩不负众望一举夺冠,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

2000年出生的杨倩,今年刚刚21岁,对于一名射击运动员来说,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龄。由于射击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极高要求,很多射击运动员都是在30岁之后才进入竞技生涯的黄金期,杨倩的未来可以说是不可限量。

杨倩表示,“自信真的很重要,每次比赛的时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失败。因为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东京奥运会励志感人的故事(二)

出生贫寒的大力士,7月25日,谌利军获得145公斤,把187公斤拉直,以总成绩332公斤获得冠军,总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中国第六块金牌也获得了。

谌利军的成长道路一直背负着太多的东西,他出生在湖南省的农村,家里有5口人生活困难,只能和父母一起睡,没有自己的房间,第一次被选为举重教练的时候,他害怕在练习体育时会花家里太多的钱,何况父亲还有肿瘤和糖尿病,但是家人还是支持他去闯荡。

谌利军想着一定要取得成绩,至少不会辜负父母的信任,18岁的时候,他加入省队赚钱养家,但最终没有留下父亲的生命,谌利军很遗憾父亲没有看到自己上电视获得大奖的样子。

为了家人和自己,他拼命训练十几年只在家过了一次年,准备奥运会的胳膊腱断了,他恢复不久就又开始训练了,作为备受期待的金牌种子选手,作为希望用奥运改善家境的寒门大力士,他的压力和痛苦终于在国旗升起时烟消云散。

虽然谌利军说家里很困难,但他可以亲手改善家人的生活,举手投足,越来越往上走的不仅仅是生活,还有信念和极限。

东京奥运会励志感人的故事(三)

说到羽毛球,人们想到的强队大概就是中国、日本、印尼、韩国这些亚洲国家,欧洲还有个丹麦,可以,世界羽毛球版图却因为一个人,要加上一个陌生的国度——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也许有些人连这个中美小国的国名都不知道,远离羽毛球战场的这个国家,还有人能长年打羽毛球,这本身就是个奇谈。但有人告诉你这个人

查看全文>>>

 这届的残奥会在东京举行,不管是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还是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残奥健儿们他们都有一种不服输,拼搏努力的精神,都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更值得大家的掌声和鲜花。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背后励志小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背后励志小故事(一)

“每个人都不容易但经历过,才能涅槃重生”,熊桂艳小学一年级时开始学习乒乓球,在老师的带领下,她一打就是6年,因为悟性高,球技进步快,小学毕业后她被推荐给黑龙江省队,13岁便成为了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就在离国家队只有“一步之遥”时,熊桂艳被诊断为硬化型骨髓炎,不得不提前告别赛场克服种种困难后,熊桂艳决定转战残疾人乒乓球赛场,如今,她已是“妈妈级”选手,东京残奥会,熊桂艳将参加,女子乒乓球团体和单打两项比赛,“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但经历过之后会有涅槃重生的感觉”

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背后励志小故事(二)

“虽然过去的没办法改变但未来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车祸导致小腿截肢,脊椎炎导致双下肢残疾,骨肉瘤左腿截肢……纵使身体存在缺陷,这群姑娘却从不曾放弃,“虽然过去的没办法改变但未来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为备战东京残奥会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进行了278天的集训,一次次转动轮椅,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都只为在赛场上为国争光

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背后励志小故事(三)

“这就是我们发光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舞台”,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平均年龄26岁,已获得三届残奥会亚军。这个项目的运动员不分级别,全部佩戴眼罩,只靠听力判断球的方向,千万次的训练中,姑娘们克服伤痛,努力突破自我!因为她们坚信“这就是我们发光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舞台”,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四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金牌和奖牌总数四连冠东京残奥会,他们准备好了,这一张张写满刚毅的脸,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躯,将在奥运五环的见证下继续书写传奇,自强不息、超越自己,为每一位残奥健儿喝彩,加油!

   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背后励志小故事(四)

小时候,她不小心摔断腿,导致残疾。在屯昌乌坡镇村仔小学读书时,她喜欢上了乒乓球运动。不断苦练乒乓球的虞海莲,2007年入选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

虞海莲回忆说,2008年—2012年备战伦敦残奥会期间,她的生活里都是乒乓球,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训

查看全文>>>

东京残奥会已经结束,但是残奥会传递出来的精神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这些在残奥会赛场上的运动员给我们留下无数感人瞬间。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观东京残奥会心得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观东京残奥会心得感想(一)

还记得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主角,那架单翼小飞机吗?这架因只有一只翅膀而一度失去信心的小飞机,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拾勇气,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和梦想一起再次飞翔。

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我们拥有翅膀”这一理念在过去12天里得到最佳诠释。来自全球162个代表团的4400多名运动员在残奥会上用拼搏实现梦想,用坚持重新定义可能,书写了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动人篇章。

如今,残奥火炬缓缓熄灭,但张开的翅膀不会凋零,腾飞的梦想永不落幕。

东京逐梦

经过12个日日夜夜,中国队拿下96金60银51铜,连续第五次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中国选手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女子轮椅篮球队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残奥健儿克服了东京残奥会延期一年的种种变数,用精彩的表现诠释了体育精神,把中国残疾人顽强、自信、阳光的形象展示给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残奥会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赛场。腿残疾了,还能跑吗?拿下东京残奥会中国队田径首金的周霞告诉你,不仅能跑,还能跑得很快。这位因脑部受损导致左腿左手肌肉萎缩的短跑选手在女子100米和200米t35级项目上均打破世界纪录,再次上演了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两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我就是我自己的偶像。”周霞说。在这个赛场上,她一直在跟自己比,一直在超越自己。

但超越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和长期的坚持。长期风吹日晒,让周霞的肤色变得黝黑。经常在外训练让她多年未回老家,平时与家人只能通过电话、微信交流……

经历“重赛风波”的视障运动员马佳也实现了自我突破。8月27日晚,女子自由泳50米s11级决赛,马佳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但赛后有选手提出申诉,国际残奥委会决定该项比赛于两天后重赛。

重赛就重赛,马佳依然快!她在重赛中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而且比第一次比赛的成绩还要快!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尊重了规则,赛出了风格,也赢得了掌声。

年龄大了,还能参加残奥会吗?56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赵平告诉你:能!他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选手,30多岁时遭遇事故导致高位截瘫,但他没

查看全文>>>

在观看了东京残奥会后相信我们肯定被赛场上的运动所震撼,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写一篇东京残奥会比赛观后,将我们的感受和体会纪录下来,那么一篇2024东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东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东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一】

正好央视新闻发了一篇关于残奥会的文章,我迫不及待点击,以满足我对残奥会的好奇。浏览完整篇,我感到很震撼。截肢运动员需要佩戴假肢,又称“刀锋”假肢。当看到视障运动员参加田径比赛,我有点疑惑,原来当视障运动员比赛时,会有一名领跑员通过牵引绳为选手指引。还有羽毛球运动。

最让我惊讶的是五人制盲人足球,因为看不见,所以也使我很好奇,原来比赛用球内置铃铛,运动员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对方球门后会站一名引导员通过声音提供指导。因为已经是盲人了,为什么要用眼罩呢?我查了一下,因为有的运动员是有光感的,有微弱的视力,为了公平,所以这样。

我认为,视障运动员需要的就是勇气。闭上眼只有黑暗与未知,在2015年残疾人田径世锦赛中,一位盲人选手全力冲向沙坑,但却“偏航”了,重重摔在了沙坑外,表情十分痛苦,但他强颜欢笑。

残奥会同样精彩,让我们为奥运健儿加油。

2024东京残奥会比赛观后感【二】

我们都一样,一样的生生不息,一样的青春飞扬,我们都一样,一样的拼搏路上,一样的拥抱辉煌——题记

很久没有被真心打动过了,但是当真真切切看到那坚定不服输的眼神时,我的心真的很酸涩,很想为他们加油!说一句:你们是最棒的!

上天赋予我们生命,赐予我们健康的身体,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但是它却忽略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也许生来就不完整,也许后天遭遇了艰难的挫折,从此变得不再完整。之后的一切,他们要做一件事开始变得困难,比我们要困难,困难百倍!

但是,他们没有服输,有着同样的信念,超越自己,追逐梦想!数不清的汗水与泪水参杂着,成就了今天的荣耀与辉煌!

每位运动员都是最棒的,而今天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坚持到最后一秒就是胜利”5000米对于我们来说算是一个不可及的数字,没有人有勇气去挑战,没有人。但是她们让我震惊了,第一名的刘迪让我敬佩,敬佩她超长的毅力,在众多璀璨中脱颖而出!然而真正让我震惊的却是最后跑到终点的运动员,开始她是这么毫不起眼,在慢慢的脱离了大队伍之

查看全文>>>

奥运带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是力量,是智慧,是技术;而残奥带给我们的是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挑战生命的决心,是直面人生的坚强。所以,我们应当向所有残奥会的选手们致敬!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东京残奥会中国首金——李豪比赛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25日)的东京残奥会赛场上,李豪15-12战胜乌克兰选手曼科,夺得男子佩剑个人a级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东京残奥会首金。

李豪身高1米86,这是他首次参加残奥会,对此他说:“感觉蛮激动的,也蛮紧张的,毕竟是人生的大事。”

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李豪的右腿被截肢,但男孩好动的天性,让他选择成为一名运动员。

21岁那年,李豪从四川来到上海,也让他的击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不是因为击剑,我可能很难撑下去。”李豪如是说。

残疾人观众在观看时的那种对体育锻炼对人作为一个残疾人,参加到一项体育运动中的向往与憧憬,自豪与兴奋,也堪比普通的体育爱好者,因此残奥会的积极意义是不应该被质疑的。

残疾运动员因种种不幸造成身体某个部位终身伤残,但他们在训练中和赛场上却自强不息。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比健全人运动员更多,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更让人期待,获得奖牌的含金量更令人敬佩。让奥林匹克精神更神圣更精彩,限于身体条件,残奥会的成绩自然无法与奥运会相争,但是这些运动员一样抛洒汗水一样释放生命的激情,深深感染着肢体健全的人们,激励着人们,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呐喊,甚至为他们疯狂在残奥会之外的工作中,众多优秀残疾人挥洒才华,绽放智慧,做出了超越普通健康者的工作成绩让无数人为人类执着与勇气自豪,为人类的才智和力量震撼。

残奥运动是人道的事业,他向世人宣告,不管你是否有缺陷,你同样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你的人格和尊严都同样受到尊重,他告诉遭遇困难的人挑战并不可怕,有信心相伴你就会越来越变得强大起来。

查看全文>>>

人们都说奥运会教会我们的是追逐梦想,那么残奥会教会我们的是不向现实屈服,他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我命由我不由天,路途虽然坎坷,但是决心不倒。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奥会运动员感人故事作文素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残奥会运动员感人故事作文素材(一)

里约时间9月10日下午,河南省残疾人运动员许庆,在第十五届里约残奥会男子s6级5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28秒81的成绩,获得他在本届残奥会上的第三枚金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里约残奥会冠军无臂“飞鱼”许庆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场车祸 让6岁的他失去双臂

许庆今年24岁,平顶山市人,s6级游泳运动员。许庆6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失去了双臂。1999年,母亲带着许庆来到一家生产假肢的工厂购买假肢。这家工厂的负责人恰巧也是一名残疾人,还获得过残疾人乒乓球世界冠军。她问许庆喜欢什么,许庆说他特别喜欢洗澡、玩水。那位厂长便建议许庆的母亲让他从事游泳运动,用这种方式让许庆重新找回自己。

回到平顶山后,母亲带着许庆去了游泳馆。当时平顶山市残联正在选拔、培养残疾人运动员,准备参加省残运会。从此,许庆便跟着启蒙教练马云鹏,开始了他的游泳运动生涯。

苦练游泳 无臂少年逐渐成长对于一个失去双臂的孩子而言,学习游泳要付出许多艰辛。健全人游泳时,用两臂划水换气呼吸,而许庆只能靠腰部的力量,游起来会比一般人慢,而且经常呛水,教练为他准备了浮背,绑在腰上,慢慢适应泳池。

许庆不分白天黑夜地练习,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游泳池中。在教练的系统指导和帮助下,许庆的进步非常明显。刚开始练习游泳不足两个月,他就参加了河南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并收获了一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此后,许庆开始在国内的残疾人游泳比赛中崭露头角。在2004年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他一举获得肢残s6级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的金牌和50米蝶泳银牌。当时许庆对母亲说:“你看,我仍然可以非常棒!”

入选“国家队” 成为金牌“飞鱼”

2004年,许庆被选入国家游泳队。几个月后,参加了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运动员,那年,他获得了一个第九名,不过这次出征,激发了许庆的奥运梦想,他给自己定下了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目标。

2006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远南运动会上,

查看全文>>>
我的学生学游泳的故事

有了梦想,在思考了20xx年的目标(master自由泳)之后,开始行动。因为力量不足,我报名了一期教练课,专业练习上肢力量,每周三天力量训练,稳定核心,强化四肢,然后四天游泳。

忘记过了多久,最后捱过了枯燥难熬的摘脚蹼过程,我告别了脚蹼。

最初告别脚蹼的过程很辛苦,间或夹着八字板游,间或纯靠双腿,虽然很难找感觉,但上肢力量的强化还是会促进我的速度。这天,当我再读琳恩(曾横渡达达尼尔海峡的一位泳者)的书最后明白为何她说自由泳中手臂比双腿重要,为游泳带给了80%的动力。在有了固定节奏的上肢运动后,我的自由泳有了微小的进步,每次划水、推水就找到了感觉。那些日子,我常常在看各种自由泳视频、然后去泳池练,然后求教练和各位救生员大爷的指点。[由整理]

之后的某天,教练说我因为太硬,游到此刻就有瓶颈了。

为了改善肩部灵活性,我又开始学仰泳,目的是为了促进自由泳。家长寄语大全

如果你没看过教练的仰泳,你不会发现竟然仰泳还能美到这种地步!灵活自如的上臂像舞者,宛如液体丝绸!

对于如我一般硬朗的女汉子来说,仰泳难上青天,每次的提肘,都觉得要吊打一样的难受。除了每一天无时无刻的练习似乎没有其它。等车的时候、饭后、力量训练之后、洗

洗澡。。。真的是无时无刻!那时,支持我学仰泳的唯一动力就是自由泳!也是那时,在泳池中看到一个大叔四种泳姿轮换着游,我曾以为仰泳就是翻过来的自由泳,此刻看来那是误区。

学仰泳、练习力量都并没有帮我改善自由泳很多,我是指到达我想要的效果,于是,我最后开始了瑜伽训练,原本只是抱着开肩的期盼,却从瑜伽中收获了更多,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由泳的改善,从动作到原理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尤其是对身体的控制。锻炼力量和柔韧性,都是加强对身体的控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明白身体就应怎样做但做不到的原因,因为自我无法控制自我的身体。风流老板俏秘书影评

从每一天坚持游泳到3 4训练(3天力量 4天游泳),再到3 2 2交互训练(3天力量 2天瑜伽 2天游泳),再到如今5 2训练(5天瑜伽 2天游泳),我渐渐发觉陆上训练的重要性,也许你未必如我爱游泳般每一天入水,但花时光练习陆上的动作绝对是对游泳的一种投资。

在摘了所有装备后,起初只能靠蛙自混合游1000米,之后的某一天,我发现能够连续1000米自由泳了,再之后的某一天,我发现能够连续1400米自由泳了,直到这天,160

查看全文>>>

在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残奥会在8月24日也如约而至,作为又一场大型赛事,残奥会的选手们更加令人动容,其开幕式也让人印象深刻,那么东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精选3篇)【一】

北京时间8月24日,东京残奥会的开幕式成功举行,作为每次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大型赛事,残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对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新的认识。而与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有很多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开幕式是以一段节奏十分明快的短片作为开场,其中的羽毛元素恰恰对应了本次残奥会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100位身穿蓝色服装的舞者欢快地起舞,随后出现的声光电效果十足的现场倒数画面相当震撼。

本次开幕式的主题地点设定在“帕拉机场”,每一段表演都是以这座象征着残奥会主题的机场来延伸的。随着一声令下,身穿蓝色制 服的员工开始工作,复杂的启动模式之后,身着“机关人偶”服饰的演员翩翩起舞。一名身穿义肢的运动员在场地中央奔跑,而他的奔跑形成的光圈推动着各个“机关”的运行。

在介绍比赛项目的短片中同样显示了明快的特点,电子音乐作为背景导致的迅速切换和快节奏的镜头感十分具有日本代表性。而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也是由dj现场打出的电子音乐作为背景,让现场的气氛非常轻松活跃。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每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式,现场场地大型led屏幕都会显示该国家国旗颜色的特效,科技感十足。

在运动员入场结束后,帕拉机场再度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飞机代表着各类运动员面临着各种挫折,以一架独翼小飞机的视角来阐释如何面对逆境鼓足勇气展翅飞翔。这段表演十分励志,就像一幕舞台剧一般,而肢体残障的演员贡献的演出让这一幕更为动人。

这一幕演出分上下两个部分,小飞机虽然面对很多鼓励,但始终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在宣誓环节结束后,下半部分表演开始,小飞机依旧未能飞行,此后一辆大卡车入场并与小飞机进行对话。各种不同境遇的舞者纷纷鼓励小飞机,最后小飞机在大家的掌声鼓励中一飞冲天!“我们拥有翅膀”,正是这场演出的主题!

最后的圣火点燃仪式相对更为简单,也沿用了奥运会的花瓣模式,不过这更加凸显了圣火点燃的神圣感。开幕式在圣火点燃之后随即结束,这也意味着东京

查看全文>>>

残奥会,一个残疾人竞技的舞台,一个展示顽强不屈精神的舞台,一个反抗命运的舞台,它叫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残奥会励志感人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残奥会励志感人作文(一)

东京残奥会将于8月24日开幕,9月5日闭幕。8月19日早晨7时30分,2020年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批约190人团队,自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出发至首都国际机场,乘坐包机飞往日本东京。“与奥运会相比,残奥会不仅仅展现的是体育魅力,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中残联体育部副主任张俊杰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

结下友谊 为明年北京冬奥会营造良好氛围

身残志坚一词,在残奥会赛场上拼搏的每一位残疾人运动员身上,都能找到一个个具体的诠释。张俊杰觉得,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令人感动,“他们不仅是赛场上的冠军,更是生活中的冠军、强者”。

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37人,其中运动员251人(包括男运动员119人、女运动员132人),教练员、工作人员、竞赛辅助人员186人。运动员全部是业余选手,职业有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张俊杰表示,本次比赛要争取佳绩,但更看重残疾人运动员精神风貌的展现,这也是残奥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人类遇到疫情的挑战,我们更要通过体育来展现人类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精神。”他说。

残疾人运动员们平均年龄27.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仅16岁。张俊杰透露,他们在为国家争光,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的同时,还有一个“小目标”,“要为我们明年的北京冬残奥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他说,与其他国家残疾人运动员之间的交流要展现友谊,结下友情,将我们更加友善的态度和面貌传递给大家,欢迎全世界的朋友,包括残疾人朋友到北京来。

“残奥时间” 提升外界对残疾人体育项目认知度

残疾人体育运动是一项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出了人的创造力和价值。中国已经连续4届残奥会位居奖牌榜首位。

与奥运会相比,残奥会上的体育项目有很大不同,“很多都是从健全人的项目中‘脱胎’出来的,只不过是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特点,来制定比赛的规则、场地、器材装备等。”张俊杰说,如今

查看全文>>>

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

范文人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2024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以及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格式与范文等相关内容。同时,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希望东京残奥会游泳队励志故事专题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