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简单的工作总结范文 > 导航 > 班主任要学会寻找与学生谈话的契合点

简单的工作总结范文

班主任要学会寻找与学生谈话的契合点。

在快节奏的职场中,我们要为下阶段的工作写计划了。做好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各种工作说有一个清晰的判断,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工作计划看上去更高大上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班主任要学会寻找与学生谈话的契合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班主任要学会寻找与学生谈话的契合点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学会寻找与学生谈话的契合点。不同的谈话对象,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正确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能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喜悦心理醒悟点

喜悦心理,一般出现在被评为三好、优秀和新生选为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以及由原来的一般的班干部调整到较重要的职务的学生中。因为他们平时对学习、工作表现出色,群众威信较高,尽管在谈话中还没有道破意图,但他们能够根据某些迹象进行推测,估猜此次谈话一定会体现全班同学和班主任或学校对自己的信任。因而表现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谈话投机,能愉快地服从班主任或学校的决定,比较容易接受指出的缺点。在同这类学生谈话时,可以开门见山,迅速入题,直接挑明班主任意图,从而指出其醒悟点。一是自身应克服的弱点,二是提出更高的要求。

恐惧心理闪光点

恐惧心理,多因较严重地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或班上公约,担心受到学校或班上处分。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谈话时,脸红心跳,手足无措,沉默寡言,怕提旧事。与这类学生谈话,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挖掘他过去学习、工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激励他振作精神,同时指出其努力方向。其一,肯定成绩和优点;其二,寻找进取的途径和方法。

对立心理贴近点

对立心理,一般出现在已受处分的学生身上。他们对学校或班主任的决定不满,认为是某人有意整自己,处分过重,常常找上门来申诉,甚至抗争。由于这类学生的个性特点、社会经历、家庭教育、思想修养的差异,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也不尽相同,有的滔滔不绝地倾诉心中的不快,似有万分委屈;(班主任 )有的话中带刺,含沙射影,大发牢骚。在与这类学生谈话时,要笑脸相迎,热茶一杯,促膝相谈,耐心倾听,积极找准贴近点,尽快缩短心理距离。

1.经历贴近法。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熟悉被谈话的基本情况,以自己或朋友的类似经历为谈话内容,寻找共同语言,使对方产生贴近感,引起情感共鸣。

2.心理贴近法。针对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选择不同的话题,以适合谈话对象的兴趣、性格、能力等,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所言之理。

在谈话投机,气氛和谐时,将学校或班上的决定解释清楚,若是有误差,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调整。若遇胡搅蛮缠者,则应严肃批评教育。如果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可以暂时中断谈话,冷却一下,缓和气氛。中断谈话后,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和沟通意见,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自弃心理内燃点

自弃心理,多出现在学习不够认真,成绩较差,组织纪律观念较为淡薄、屡遭批评,老师和同学们另眼相看,或班主任关心太少的学生身上。持这种心态的学生,自尊心减退,情感淡漠,缺乏朝气和信心。应多找这类学生谈话沟通。谈话中,先是找准内燃点,激其自燃,而后再提出要求,加以引导,促其振奋。当然,与这类学生谈话,一次未必能完全奏效,有必要跟踪谈话。要想触及这类学生心灵,引起反思和彻悟,可以从以下三心处谈起。

第一,从痛心处谈起。要对具体问题作入情入理的分析,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使其忆往事作反思,诱发其悔恨感。

第二,从寒心处谈起。这就要联系其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其提出的问题,尽可能予以答复和解决。

第三,从灰心处谈起。这类学生因对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全班同学的期望值逐渐降低,产生心灰意冷感。谈话中,班主任应设身处地帮助分析原因,消除误会,增进理解,燃起其心中发奋之火。

无所谓心理扬帆点

无所谓心理,常出现在认为自己在班上不前不后。甘居中游的学生或认为自己功劳不大、苦劳不少,久任班干部的学生身上。这类学生自我奋斗精神不强,学习、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班主任不找他,他也不找班主任,对班主任的谈话,不积极也不消极,但只要班主任能把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送给他,对他信任和支持,他就会扬起风帆、加足马力、拓展前进。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应经常利用课外时间、班上举行的文娱、体育及校外游览等集体活动的机会,主动接触,沟通感情,启迪思想,打气鼓劲,开启动力。

FwR816.cOM编辑分享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做班主任,当学生和你顶撞,当学生跟你冲突,而且,与其谈话时犹如对牛弹琴,学生在暗地里阳奉阴违,大事不犯,小事不断,这时,你应该考虑怎样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个人认为,在找学生谈话时,要注意几个要与不要。

一、要注意找与学生谈话的时机,不要等学生犯错误后再谈话。

A男生某天下午上政治科试卷讲评课时与同桌多次讲话、玩耍,科任老师劝说并批评该生,但该生不听。此时,科任老师将这两位学生的试卷撕成了碎片,于是A生与科任老师发生了冲突。

随即,科任老师把此事告知班主任。班主任的做法是,立即找到A生,停课谈话,新账老账一起算,并责令该生写出检查以及向该科任老师认错。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正确吗?我认为该班主任在处理方法上欠妥。

第一,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上来说,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冲突时,情绪上必然激动,同时认为是老师撕了自己试卷才会发生冲突,不是自己的错,不能接受写检查的处罚,更加听不进班主任所讲的道理。

第二,班主任在同学们面前停了A生的课来谈话,使得A生自我感觉给其他同学另有看法,A生心里会更加倔强,更难于接受批评教育。

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处理呢?个人认为冷处理比较好。由于此时学生情绪激动,而班主任对突发事件情况的掌握有所欠缺,导致思想工作不利开展。应当让学生继续上课,暂时缓解学生情绪,寻找合适的时机再与其谈话。

如果班主任对事发过程有全盘的掌握,则找学生谈话的目的就比较明确了,理由也更加充分了。班主任可以在课外时间找学生个别谈话,心平气和地去分析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并明确提出班主任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主动承认自己当时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等学生犯了错误后再谈话。学生犯了错误后,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情绪上也比较波动,因此,与学生谈话,特别是与纪律性较差的学生谈话要注意找准时机,更不能秋后算账。

二、要注意把握谈话的分寸,不要以为老师说得越多就越好。

某班主任在中断考试后的第三个星期找B同学多次谈话,谈话的场所选择在宿舍,饭堂,课室,校园。B生在班里是前四名的优等生,同时在级里也排在前七十名的位置。

班主任的谈话目的是希望B同学在学习上争取有更加大的进步,力争在期末考试中能进入班里前三名,年级前六十名。班主任说:如果B同学你能勤奋学习,更新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你认为该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对吗?(班主任 )我认为,虽然该班主任用心良苦,但恐怕收效甚微,甚至是负面地影响了B学生。该班主任犯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第一,以为班主任说得越多越好;其次,说话的语气定得比较死;第三,谈话的场合也不合适。与学生谈话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心态。

首先,B生也许认为老师的语言太多太罗嗦,似乎在干扰他的学习。班主任的这些大小道理,软硬道理学生可能听不进去,反而觉得班主任是复读机。

其二,班主任过早的定好谈话的调子,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一旦成绩没有上去,就会给学生造成失落感。

其三,找学生谈话要注意场合,不要总是找有其他学生在的地方,以免影响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看法。所以,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的分寸、方式、内容、场合等,力求谈话的教育效果。

三、要注意避免谈话的错误,不要总是谈错误,谈学习,谈进步。

某班主任找C生谈话,该生是成绩和纪律的后进生。班主任与其谈话时,一针见血地指出C生近段时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本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千方百计地要学生把学习和纪律搞上去。

班主任找后进生谈话要特别注意避免总是谈学生的错误,总是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要求学生进步。其实,学校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场所,老师是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学校这个场所,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而慢慢形成的。

我们的校训也充分体现了培养人、造就人的目标。所以,我认为班主任总是谈学生的错误,谈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对双差生而言,作为老师,要激发他的希望所在,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多看中他的长处,激励他向上奋进,并且,从他的爱好和兴趣方面去开凿他,发展他,你不让他掉队,他也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希望,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很有学问。以上的班主任找学生谈话的要与不要提供给我们的班主任做参考,如有不当之处,务必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目的是为了使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发展。

班主任谈话的艺术


班主任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使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以启发,鼓励;反之,也可以使学生消沉,迷惑,甚至一蹶不振。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才能较好地使用这一教育手段呢?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的差异,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应慎重选择,因人而异。只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巧处落语,细处进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的班上有一位男生,他性格倔强,主见较多,而且轻易不肯接受批评。在与他谈话时,我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记得一天下午,值日生没关窗户就离校了。第二天晨会,我在班级讲了这件事,并且强调值日生不关窗户就是不负责任,如再发现不关窗户就批评值日小组长。没想到当天下午值日生又没关窗户。没办法我只好按照事先的说法去做,在班上批评了小组。事后我发现这个男生很有情绪,虽然口头没说什么但心里很不服气,后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像以前那样认真了。

为了帮他放下思想包袱,课后我单独找他谈话,但效果并不好。有一次偶尔看见孩子们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顿时启发了我。于是我便邀请他做鸡妈妈,又找了几只小鸡,由我来做老鹰,第一个回合,我抓了中间的一只小鸡。他便说我违反了规则。我笑着反驳说:你事先并没有讲规则,不抓中间的小鸡。他只好认输。第二个回合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故意违反了事先说好的规则,仍抓了一只中间的小鸡,这下,他兴奋地拍着手说:老师这下你违反了规则,我赢了!(班主任 )见时机已经成熟,我便因势利导,意味深长的说:讲好的规则违犯,老师承认错误,当然认输。可是你还记得前几天老师批评你的事吗?他瞪大了眼睛,忽然明白了老师说这番话的用意,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结果当然是令人满意的。这件事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热情和耐心,而且还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合理地选择方法。

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讲究艺术,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才能收到成效。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班主任在谈话时一定要善于应用谈话的艺术,启迪学生积极向上,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师与学生谈话时还要注意面部表情,有些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总是不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过多。经常是这不行那不准的,这样是不利于与学生沟通的。总之,和学生谈话时要具有艺术性,而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

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由于工作需要经常需要与学生、老师、家长进行谈话,这里说的谈话艺术主要指班主任对个别学生的谈话。班主任有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学生谈话,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范围应广些,不要只找问题学生;还有班主任要有预见性,不要等问题出现后才找来谈。

一是慈母般的谈话。这种谈话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田;如春风拂面,吹进学生心灵。有这么一个实例,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年龄全年级最小,成绩期期第一,但到初三时出现了早恋现象,在师生中掀起悍然大波,科任教师们个个为他惋惜,纷纷做他的思想工作,作为班主任了解这种情况后,班主任没有及时找他来谈话,更没有在班上暗箭伤人,指桑骂槐,这样做无益于他认识的转变,班主任等其他科任老师、父母、姐姐给他谈话后,找他来没有怨恨,没有责备,只是简单地问他最近学习情况怎样,今后有什么打算,拉了一番家常后,班主任找了一本有关早恋的书,让他回去看看,并赠给他一句话做人要问心无愧,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两天后,他把书还给老师,里面夹了一张纸条老师,你的短短几句,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错了,看我的行动吧!后来这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并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又有这样两位学生,她们的胆子小,学习基础差,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一次学月检测中名列最后两名,但成绩是必须公布并张贴出来,这让班主任着实为难了一番,最后他决定在公布成绩前找她们谈一次,首先问她们这次检测感觉怎样,都说不好且都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又让她们自己估计一下名次,最后两名;(班主任 )然后让她们畅谈感想;在此基础上与她们相互分析原因,共同找与别人的差距,并说了很多鼓励她们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让她们体会到了胜似父母般的关怀、温暖。与慈母般的谈话相对的是恶父般的谈话,班主任用时应慎之又慎,提倡多用慈母般的谈话,这样就会使浪子回头,让学生悬崖勒马,进而改变学生的一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朋友般的谈话。这种谈话适合于那些特讲哥们义气的学生。有一个学生,经老师了解,小学是班里的小霸王,经常打人、旷课、偷东西、作业不做、在家里不听母亲的话,母亲拿他没办法,从不讲学习,还常赌博,但这个学生很讲义气;说实话,任何班主任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学生,但没办法,只能以有缘来自慰,尽力想办法改变他;起初班主任以为趁他不了解,拿三板斧吓住他,谁知他是不怕,倒是让老师下不了台;为此班主任改变策略,找他谈心,跟他讲世故人情,跟他讲《三国》、《水浒》,跟他讲做人的道理,以朋友的身份给他相处,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他,经过多次反复的谈心,他改变了不少陋习;有一次,听说他在抽烟,班主任抽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带上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了一趟九仙山,在游山的途中,他们在一处幽静的地点坐下来,摆上水果边吃边聊,随即就聊到了抽烟的事,他如实地说了情况,并当着另外几个同学发誓决不再抽烟,跟老师抽起。学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谈心,一定会使他们深受感染,从而痛改前非。当然,这需要班主任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时刻洞察学生的心理。

班主任应选准时机、找到切入点,如在学生有进步时、在学生有异常表现时、在学生伤病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即在学生最需要谈话时及时谈话。机不可失,时不在来,错过时机必将使谈话的质量大打折扣,降低谈话效果,难以给学生流下深刻的印象。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主任的谈话技巧初探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主任的谈话技巧初探


班主任的谈话技巧是一门艺术,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不能用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压制学生,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出一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人才,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必须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出发,讲究自己独特的谈话技巧和人格魅力,做到春风化雨且润物细无声。

一.尊重生学,平等对话

这里所言的平等,不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权利,而是说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二者要平等。它主要包括两主面,一是师生身份地位平等,二是师生之间的视线高低要平等。我们不能认为我们是老师,是班主任,学生应该由我管,因而以管理者自居,对学生可以,随意呵吡,大声批评,不相信他的辩解,不尊重他的谈话,一阵训斥之后武断的解决问题。这样表面看来没有问题了,实际上埋下了很深的隐患,学生对班主任的处理敢怒而不敢言,不是阳奉阴违,就会以滥为滥,对老师不再信任,师生之间的沟通就此断绝了,这只能使学生错上加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许多班主任能做到身份地位的平等,却往往忽略了师生之间视线的平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话的师生如果教师视线高,学生视线低,老师俯视学生,便会给学生形成威压,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生当然不可能坦诚相待。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虽然视角高低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好像处在受审的位置上,更不可能与老师交心。刚接这届高一新生不久,班上一位学生因上课与同桌说话而引得科任老师大发脾气,老师急欲树立威信,学生觉得自己只不过问了一个问题而不该遭如此严厉的批评,两人在课堂僵持起来,科任教师叫我去后,我在教室门边轻声唤出这位学生,在办公室促膝对坐谈了一个小时,解决了他的思想问题。(班主任 )事后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们都以为他会遭到班主任的严厉批评,没料到当我们从门窗上偷望进去时发现他与班主任都坐在椅子上,我们马上感觉到,这位班主任与我们初中班主任完全不同,我们都暗自庆幸,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看了这段周记之后,我才暗自庆幸,那天没有采取过激手段训斥学生,竟很快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而从学生尊敬地称呼我时的微笑中我也更坚实了我的谈话理念。

二.随心所欲的地点

其实,我一般很少在办公室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我也反对在办公室与学生交流,而赞成随心所欲地选择地点。班主任办公室是许多班主任办公的地方,如在哪儿批评教育学生会影响其他班主任的工作。但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进入班主任办公室这个严肃的空间之后,马上便感到压抑,感到羞愧,感到恐惧,他不知道自己将遭到什么批评,受到什么惩罚,心里惴惴不安,老师一再盘问,他心不在焉地回答着,心里却在思考着:同学们知道我进办公室了吗?他们会不会看不起我?会不会嘲笑我?我在他们心目中会不会是一个坏学生?我的父母会知道我犯错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种心态下是不可能做通学生思想工作的,他们也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所以,发现学生的错误时,可就近寻找地点,与他们进行交流。据我的经验,对新生,宜在学生寝室交流,他不够了解你,而寝室是最放松的地方,便于交流;对体育爱好者,宜在球场,从评价、称赞打球导入正题,效果颇理想;对调皮学生宜在人多的食堂,他放得开,谈话可随便一些;对外向性格的学生,宜在路上,边走边吹,他什么都敢对你说;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宜在电话中,不直视老师的眼睛,他会变得大胆些;开导勤奋的学生,宜在课余他的座位上,随手拿起他的书引出话题,显得自然;而对知识广博的学生,宜在校园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树下,或花园,或假山水池旁,环境优美,心情愉快,即使批评他严厉点他也会接受的。但,我觉得开导教育学生最多和最佳的场所,还是在教学楼教室外的走廊上,随便择个课余时间,师生背对教室,站得高,望着西天的晚霞、落日,或望着南边淡雾中隐隐起伏的远山,别人以为你们在欣赏风景,纵谈古今,而你却在轻言细语地与学生交流。景色是壮阔的,师生的心情是开朗的,老师不会粗暴,学生也不会急躁,谈话当然相当愉快了。所以与学生谈话,选择一个恰当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切忌在办公室,尤忌对学生大声训斥。上一届我的科代表进我的办公室交作业,正碰上一个班主任斥骂他班的学生,后来她笑着对我说:我们真幸运,碰上了您,班好黑暗哟,要是当初我分到班,我死定了!我笑着说:没那么严重吧?嘴上说,心里却地暗暗告诫自己,要冷静对待学生的错误,千万不能大声吼学生。

三.幽默的妙用

班主任的谈话工作无论做得多细致,班上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让你措手不及,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必须机智冷静,如果能够幽默地处理,效果会更好一些。幽默的话,不伤学生面子,不伤学生自尊心,学生不会有受到严厉批评的感受,当然不会采取抵触情绪,课间经常去教室转悠,有些男同学不留神溜出一句脏话来,我马上大声说:喂,朋友,你有几天没漱口了吧?嘴太臭,去洗手间漱漱口!那位学生尴尬地走向洗手间,从那以后未听见他再说过脏话。班上有位女学生说话声音响亮,特能侃,且绘声绘色,课余老远能听见她的大噪门,而有一次居然在自习课上说开了,我进教室走到她身旁,俯身在极不自然的她的耳旁轻声说:作为女士,你的声音太大了,我想当年张飞在当阳桥的那声大喝也不过如此,注意自己的淑女形象。她的脸更红了,从此,即便是下课摆谈,她都已变得细声细气了。有些学生每天早上早读时喜欢请假上厕所,连续几次这后我产生了怀疑,偷偷一调查,原来是趁机去吃早餐,我决定在班上煞住这股风,于是在班会课上调侃道:最近我们班上个别同学在家里没做好准备工作,一到学校便上厕所,许久之后才回到教室,然后抹抹嘴巴,这不是一种好习惯。全班学生愣了一会儿,突然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读时再没有人请假了。

当然,从教育学生来说,不管是融洽的谈话,还是幽默的讽喻,都应该见机行事,还要注意地点、时间、场合和谈话对象的差异性来进行。

浅谈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浅谈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学生谈话是每个班主任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谈话是完成学校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能否很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取决于班主任能否恰当地对学生运用谈话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学生常常把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看作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巧妙地运用谈话艺术,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顺利地完成肩负的教育使命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讲究谈话艺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谈话氛围,引起学生谈话欲望

班主任都有切身感受,平时最无奈的就是学生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发,任凭你千呼万唤,他就是无动于衷。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工作是很难开展的。此时,班主任就必须具有细腻的情感,掌握恰当的分寸,采取友善的态度,通过亲切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氛围,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时产生的畏惧、紧张心理。例如,一个顽皮的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可以像没事一样,先麻烦这名同学为老师做件事。比如帮老师把作业送到办公室,或把办公室的垃圾倒掉,或为老师倒杯水、递本书等。然后很自然地说: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让你做事总觉得特别放心。有的同学却说你、、、,是真的吗?一般顽皮的孩子比较心直口快,在老师对自己如此信任的情况下,是愿意主动开口响应老师的。这样就会比较自然地拉开谈话的序幕。如果老师面对的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则可以这样说:其实你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听说你也很喜欢交朋友,你看我的条件够资格做你的朋友吗?谈话时把老师换成我无形中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这类和善的语言来诱导、鼓励学生。学生自然会产生谈话欲望,谈话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此后的教育目的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说心里话。

班主任通过与学生谈话,所获得的信息应该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启发学生,要让学生清楚:谈话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是为了全班同学能更好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正确的认识,就会比较容易讲心里话。例如,王平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我就任免她为中队长。她也欣然接受,很努力地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中有一部分同学似乎故意与她作对,根本不愿意配合她的工作。她也很苦恼。对此现象我深感不解,就逐个找同学谈话。我对每名同学都讲清楚:中队长是老师的助手,更是同学们的帮手。中队长能否令大家满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质量。通过谈话同学们弄清楚了中队长、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于是对老师道出实情:原来中队长工作热情有余但工作态度欠佳,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同学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不愿支持中队长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地找到中队长与她沟通,让她也能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召开主题班会如何看待班级干部工作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间能够在理解中工作、学习。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这是班主任与同学们成功谈话的结果。

三、班主任要面对面与学生谈话,谈话时要专注、热情。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双方的平等关系,不可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美国心理学家萨默的实验表明,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5.5英尺。这个距离用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中,也很有实际意义。谈话时老师与学生要相互正视。实践证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则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师生关系拉近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教师还要表现出热情。因为教师缺少了笑容,就好比花园失去了阳光和雨露。由此可见,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当同学们感觉到老师的友善,感觉到老师是那么专心地在听自己讲话,他们往往会谈得更加投入,更加详细。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

四、谈话时要抓住核心问题,重视谈话效果。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好要谈什么内容、重点突出什么、预期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快速有效地谈话。杜绝无的放矢,忽视谈话效果。例如,我班王伟同学受到母亲重病的困扰,不能安心学习,只想在母亲床前尽孝。我了解到这一事实后,决定找他谈话。在交谈中,我首先肯定他的想法很好,他的做法更令所有知情人感动。但他却没有体会母亲的真实感受:看到儿子孝顺,母亲会很宽心,为自己养育了一个知情懂理的孩子而骄傲。可同时,母亲也会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与不安中。(班主任 )她清楚自己已无力与病魔抗衡,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学业有成。而自己不但帮不了孩子,还拖累了孩子。在这样的阴影中生活,又不得不强颜欢笑面对孩子,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孩子如果真的爱自己的母亲,就必须放下思想包袱,尽心照顾母亲的同时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用事实告诉母亲:她有一个真正值得她自豪的好儿子。王伟带着泪点点头,什么都没说。但从他坚毅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他懂了。从此,我看到了他勤奋的身影。他的成绩很快提高了。他告诉我母亲真正笑了,那笑容让他永生难忘。抓住谈话核心问题,可能会因一席话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五、谈话要深入细致,不能流于形式。

流于形式的谈话费时费力,没有实际意义,只会加重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因此对待每次谈话,班主任都要力求深入细致。例如,我班刘慧同学家境困难,家长三番两次要孩子辍学。为了不毁掉孩子的前程,我多次找家长谈话,告诉他们孩子的潜力有多大。家长被我的诚意打动了,答应让孩子继续读书。然后,我再找刘慧谈话。我真诚地对她说:你没有权利责怪家长,你很清楚他们身体不好,又下岗了,维持生活很难。你不能让他们毫无希望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回来,连治病都不舍得花的钱,用在一个学习不刻苦、读书没指望的孩子身上。如果你真是能力有限,我们不能强人所难。但事实上你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只是长时间背着家庭困难的包袱而没心思学习。如果你能专心学习,你有能力成为最出色的同学。那时,你一定会得到父母的支持。因为他们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再说,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也会愿意救助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是吗?我细致入微的分析使刘慧同学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懂得了自己无权选择目前的家庭环境。但她有权利选择未来,有责任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与父母将来的生活。从此,她开始发奋读书。自身的潜力一旦爆发出来是任何外力也挡不住的。她一跃成为班级最优秀的同学。现在的她正信心百倍地迈向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深入细致的谈话使刘慧同学摆脱了困境,看到了希望,挺起胸膛,直面人生。

六、谈话时班主任要学会倾听,适时评论。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必须学会倾听,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从学生的话语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班主任就谈话内容发表评论时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措词要有分寸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或留给学生肆意传播的话题。班主任可以提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说些安慰、劝告、勉励性的话语。这样会提高谈话的效果。

七、班主任要重视对谈话内容的分析,客观对待每次谈话。

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谈话时班主任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是为了证实推断、或是为了解开疑问。总之,谈话的原因有很多。所以,班主任在谈话后一定要对谈话内容认真分析,与自己了解的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多方证实,再下结论。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就迫不及待地去评判一个同学、评判一件事。

形形色色的谈话在班主任工作中占的比重很大。班主任掌握了谈话艺术有利于顺利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班主任要学会寻找与学生谈话的契合点》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简单的工作总结范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