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林语堂散文集读后感 > 导航 > 林语堂文集读后感

林语堂散文集读后感

林语堂文集读后感。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林语堂文集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林语堂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幽默大师林语堂博士学贯中西,年轻的时候也曾热衷于救国救民,与鲁迅一样针砭时政,和学生一起游行,曾和人办《论语》与《人间世》,其幽默睿智不失天真与热情的性格,十分有趣。少年时候,林博士受基督教影响,青年时代留学海外,视野的开阔与头脑的发达且无中国民性里的保守与老猾,知理而近情,又有革新意识,相信科学,相信爱,倡导生活的艺术,而不失思维的独立性。郁达夫对林语堂的评论是: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

在这本《中国人的生活智慧》里,就可见到林博士的真诚与勇猛,对当时国人的智慧和德性,林语堂开门见山毫不避讳:让我先来谈谈三大恶劣而重要的德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他的眼里,这些品性使中国人失却思维与行动能力。对于当时的民族性格,林语堂以西学的观点来剖析讲解,其痛心疾首之处简直怒目冲冠: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底,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缺乏社会纪律之习惯,为中华民族之最大致命伤: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庭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击中要害,是林博士温和喜悦之外的激扬慷慨,其幽默仁爱之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处,跃然纸上。

林语堂对生活的热爱,其实有他妙察深思之后对革命大理想的放弃,无论子思的中庸,孟子的情智勇,还是他所鼓吹生活的乐趣与人生的艺术,都是他对未来的一些热情构想。树与石,花与花的布置,游览,居室与庭院,乃至饮食等等,他既在这些琐碎的事物里发现中国人思维与情感的特点,又在这些对日常生活精益求精的审美追求里看到危机:这样过于丰盛的菜肴,是处于敬客的虚假形式很可能,中国政府效率的所以低弱,直接导因于全体官僚大老爷个个须每晚应酬三四处的宴会。

在那战火纷飞诸多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时代,林语堂的快乐原则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看看他的《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就能明白林语堂的苦心:我们必须重新信任这个身体的优美收受器官,我们把轻视感觉和畏惧情感的心理一律摒除唯有承认现实人生的那种哲学才能够使我们获得真正快乐,也唯有这种哲学才是合理的、健全的。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关注心灵快乐的作家,大家都在国仇家恨的时候,林语堂却早已开始了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深刻而快乐的,好比一个智者,不因其深刻而失去温和柔软的声音与生动慈和的表情。他把艺术、诗歌、宗教的存在目的,就归于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感受力: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对比始终存在的各种批评,生硬无感情的美,与为了公义而不惜凶狠,形式主义地打着礼貌的旗号而缺乏内在的尊重的种种社会现象,林语堂的眼光何其高远而开阔!

幽默带来的快乐自在,使林语堂在那局促的时代里似乎天真而超脱,似乎格格不入,实在,他不仅充满对生活与生命的长远洞见,而且善于发现尘世的天堂,亦严亦慈智慧而不乏俏皮轻松的风格,更使困苦中的日常生活欢喜自在,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对生活与未来有期待与勇气,就是世间法。

林语堂文集读后感范文二

初从图书管借来这本书,翻看了几篇,并未觉得好,反被文中那半古、半白,有时还夹着大量英语的文字弄得心烦起来,感觉文化底蕴太深,便放下了。

不知何时,哪一天偶然又翻看了起来。竟然有了炯然不同的感受,看得不忍释手。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散文如这样读法,在我是绝无仅有的。幼时看评书,是可以忘食的,及后曾通霄达旦的读古龙、金庸等大家的武侠小说,再到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似乎这些曾经让自己激动的小说,以及那些充溢脑海的鲜活人物,都没有这本散文集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大。

尤其是关于读书的几篇文章,让看了多年杂书的我,不觉当头棒喝一般。读书必须先知味。读书全部的主旨读出自己的性灵来。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这些文字以一个学者、智者、长者的身份向我娓娓道来,叙说着读书的意义、方法、艺术、经验、心得

《鲁讯之死》是另一篇让我爱不释手的文章。文中精彩的语言,形象而传神的在高度评价了鲁讯先生对当世及后人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让读者和后人了解了鲁讯先生作为文化战士的种种活形。

以上几篇仅是其中文集的极小部分。文集上涉政治,下至民俗;大到生命,小到柴米油盐;雅如读书,俗如座卧;美如鲜花,丑如嘴脸;深如孔孟儒家之道,浅如季节变化感悟。可谓生活万象,皆来笔下。林语堂先生用自己一惯坚持的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的观点,用生花的妙笔,幽默诙谐的语言,把每篇文章无不诠释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如同享受绝妙的天籁之音。

好书,还得需要读者识趣,知味。用林语堂先生教你的读书方法,认真去读,去品味,效果尤佳。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20世纪四大传记(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以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来风格各异,但最酣畅淋一漓的莫过于【苏东坡传】。我一直觉得,虽然远隔千年,在文人气质上,林语堂与苏东坡的同声相求,却丝毫不因时光的阻隔而淡去。中华文化传承的穿透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对苏东坡的偏一爱一,是从读他的作品开始的,豪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深情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豁达如【赤壁赋】,闲雅如【记承天寺夜游】从文字而想见其为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固然是惊采绝艳,但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里,才华洋溢的不知其几。司马迁的史书为无韵之离一騷一,曹一操一的诗古直悲凉,江淹的赋文错彩镂金,柳永的词缠一绵绻缱然而苏东坡,唯有苏东坡,才让我在欣赏其才华之外,产生感情上的依附。

苏东坡的一生,起伏跌宕,几经沉浮。他少年得志,鲜衣怒马,文章遍行天下,上至九五之尊宋仁宗,朝堂领袖欧一陽一修,下至庶民,对他无一不欣赏推崇,一爱一护有加;他为政一方,造福一地,千年之后,杭州的苏堤,仍在见证和诉说着对苏东坡的留恋。向太后当政期间,他得到重用,位居龙图阁大学士,奔走于四方,纾解新政给百姓带来的疾苦。

然而政坛多风雨,如果说王安石的改革派与苏东坡之间的分歧,仅仅是政见之不同,那么王安石之后,所谓改革派的章停之流,对待异己者的迫害,已经远远超出王安石的流放,他们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制造乌台诗案,更甚者,将元佑年间复被启用的以苏东坡为首的一批官员,污蔑为国之妖孽,将他们的姓名,镌刻在碑石上,欲将他们生生世世,钉在耻辱柱上,是为元佑一党一人碑也。其后苏东坡被一贬再贬,从岭南的惠州,到化外之地的海南,都留下了他年迈而疲惫的身躯。

无论是荣居高位,还是落魄南荒,苏东坡给后人的印象,或潇洒出尘,或安静自守,或童趣未泯。即使是低一潮一期,当他冥想过去,也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甚至在海南时,居无安身之处,病无可医之药,他仍保持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气魄。短短的六十多年,荣耀时不盛气凌人,艰辛时没有卑躬屈膝,怨天尤人。我对他的情感上的依附,正是来自于一精一神上的击节和共鸣。

总结而言,苏东坡的气质,有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者无惧,有道家任真自然、骋目游怀的顺从天道,还有佛家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自得。这是文人的理想状态,然而能够真正身一体力行者,几千年来,又能有几人?

书的作者林语堂,也是我一直非常喜一爱一的作家之一。他在【京华烟云】里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兰这对父女,也是中华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践行者。在传记中,林语堂对苏东坡给予了无上的赞誉。作为一个喜欢苏东坡的读者,读到这样的书,自然如遇知己。不过也正是由于他对苏东坡的欣赏,所以对当时另一位政治名人王安石,书中散发出强烈的厌恶感。甚至将一篇攻击王安石的伪作【辩一奸一论】算在苏东坡的父亲苏辙身上,连王安石的怪癖一性一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声的罪名。我对王安石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但对于改革者,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我都认为,至少他是时代的勇者。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二)

好书是相互关联的,有点似人际交往里的共鸣效应。

看余秋雨老师的【借我一生】,里面提到余老师小时候看过很多遍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心里想这本书应该是很有可读一性一的,于是马上到当当网上去淘了本。

确实是本好书!林学者通过一字一句,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就此活了。看那本书,东坡才子的呼吸我们都能感觉得到,他那狂放不羁,真一性一情的等,人物非常丰满。既是个大才子,又是个很有政治才干的父母官,更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的挚友。林教授说他是个上可陪玉帝老儿,下可陪黎民百姓,任何人在他那都可以受到很温暖的人文关怀。

一精一坡才子一生大起大落好几回,无论是结发妻子王弗,还是后来的王闰之,以及后来的侍妾王朝云,他们默默地照顾着他。官海沉浮,家庭变故,甚至是被贬到黄州做官,她一直是他身边给予支持和力量。难怪会有【菩萨蛮】这样的千古好词出现,平淡和磨砺的生活历练出了对这种感情的一精一华。多情自古伤离别,也许一片秋叶的落地,都能引其他无限的惆怅。

想起东坡才子为什么在官一场上会时好时坏,联想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宋慈被自己的岳父所害的故事,可能是因为他们花在专业上的时间太多了,无暇研究复杂的人际关系。用悲情主义者屈原的话来说是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世界皆醉唯我独醒。不过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这点要批判一性一地看待这个问题。

绝对是本修身养一性一的好书,一本值得读N遍的书。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三)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众多作品中其中一篇,我自认为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其中的一精一华。就如同一壶好茶,需要我们坐下来好好的去品尝,才能读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一瓶好酒,甘甜纯美,让人留连忘返。一直都知道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就像他所写的诗一样的豪迈、大气凛然。当然我也是非常的喜欢他。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

苏东坡为北宋豪放派词人乃是当之无愧,也开创出宋词另一番天地。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曾说: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一性一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一性一诙谐一爱一开玩笑的人。

绝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一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一性一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他心态乐观,亲自经历五朝,但是他只求独行其是,一切付之悠悠,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虽然他业已逝世,但是每次听到他的大江东去,一浪一淘尽,千古风一流人物眼前便浮现出,年近半百的他站在赤壁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心中有志却无法实现的无奈而又感伤的情形。每当想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好似看见,他站在亡妻的墓前,内心凄婉哀伤的样子。明明从未遇见,他却在我们的心中逐渐丰满、明朗了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活着的人。

无疑的,苏轼的一生是光辉璀璨的,他的人生旅程和他的诗作书画一样是值得我们后人细细体味的。无论是作为一名大宋帝国的臣子,还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才子,他都当之无愧的在华夏大地的群英中占据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尽管融入了他自己对于苏东坡的看法,但我想,正如他的那句思想的快乐才是万古不朽的正是我们对于苏东坡这位千年才子的贴切概括。

他曾被流放岭南和两度曾被人迫害,他被流放时候,是不寂寞的,我们是可以想象的,所有临近的官员都在利用此机会来与他结交。而书中的苏东坡具有双重的一性一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虽然屡遭挫折和磨难,但是他被锉到并不会就此沉一沦下去,而是以一种超凡脱俗的风姿和举世罕有的才华去追逐着他认为无以伦比的美好事物,一是自然,就是山水田林之类的事物;二是艺术,诗词书画类的;三呢则是他的一爱一情,四是瑜伽烹饪之类的。

苏东坡,一个值得我们回忆的人。苏东坡坚执的一性一格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我敬仰苏东坡,虽然我尚未完全读懂他的诗,读懂他的人,但我依然从心里对他怀有无比的尊重,只因为他那万古不朽的人格之伟大可是他的浩然之气依然在山河间久久回响。

总之,我认为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无疑他也是苏东坡也是幸福。

林语堂作品《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篇一:林语堂作品《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从《京华烟云》知道了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是第一次读他的文章,很特别,很新奇,是一种舒适,一种自我的解脱……书中,编选者别出心裁地将内容分为“我生之初尚无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六个篇章,将林语堂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呈现出来,读来令人眼前一亮。林语堂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文字精炼,但回味无穷。在他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对于人生有憧憬、也有困惑。在他的文字中“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我看到了他的超然,我能做到吗?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当第一根白发出现,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日子琐碎、繁杂、忙碌。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要工作、要生活、要买菜、油盐柴米酱醋茶,水费电费通讯费……大到孩子学习,买房置业,小到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每天都是一个字:忙!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累,便成为必然,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于是,便时常为生活的重负而苦恼,而烦躁,而闷闷不乐,并时常生发出一种摆脱的欲望。
读了《人生不过如此》后,我有了很多感受。现在,很多人活得很累,过得不快乐。其实快乐来之于健康的心灵!幸福来之于满足的要求。有些事只要肯换一个角度,换个心态。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事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换个角度去观察,世界会更美!
无独有偶,有这么个故事说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生活过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寻找圣人咨询解脱的办法。圣人在听了他的苦恼以后,给他拿了一个竹篓,指着一条铺满砂砾的道路对他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看看最后会有什么感受。”
那人照着圣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没有多远,石子便装了半个背篓。圣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越往前走,逗人喜欢的石子越多,背篓也就越来越加沉重。”圣人摞了一下银白的胡须,微笑着说:“孩子,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空的背篓。然而,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每走出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喜欢的东西放进背篓,结果路走得越远,背篓里的东西也就越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
那人问圣人:“我们应该如何来减轻生活的沉重呢?”圣人同答道:“要减轻这份沉重其实非常的简单,你只要把工作、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中的任何一份东西拿出背篓都会减轻沉重。”圣人紧接着反问道:“你愿意将其中的哪份东西毫不犹豫地拿出背篓呢?”面对圣人的诘问,那人无言以对。
是啊,我们每个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而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些舍不得的“沉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充实。所以当我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时,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欢喜。因而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篇二:林语堂作品《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孔子说“四十不惑”。如今我已年逾不惑,可是我仍然是迷惑丛生,常常思考关于人生之问题。在经历了许许多多之后,或喜怒,或哀惧,或戚郁、或迷惘,或爱恨……种种之情,矛盾纠结,于胸中连绵起伏,每每烦恼杂交之时,便去读书寻求解脱,到底人生是什么?到底人生为什么?忽然我在书架上发现了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到底是怎样?且看他老人家是如何看破红尘的吧。因其正和我当下之心,便孜孜而读,读罢合卷,欣然,豁然,释然——人生应该如此:享受!
人生应该是享受的。
提到享受,很自然会联想到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思进取、吃喝玩乐之类。但此书之中的享受却是别有一番境界的。
人生要学会享受自然。
人本身即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人的孕育而来,而经过一生的无论是叱咤风云也好,卑微低贱也好,最终都要化为一缕烟或是一掊土,回归到自然之中。那么既然是自然的,就要融汇到自然之中去,充分享受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林语堂是个很有自然情趣,且十分会享受自然情趣的人,他一向很讨厌住楼房,因他认为那不是人类应该住的房子,但有一段时间他还是决心租了一个洋房,他这样写道:“我所以搬去那所楼层的缘故,是因那房后有一片荒园,有横倒的树干,有碧绿的池塘,看上去枝叶扶疏,林鸟纵横,我的书窗之前,又是夏天绿叶成荫冬天子满枝了。”后来他又搬回了人宅,他说在他的宅子左右,有的是土,脚底踏土、踢踢瓦砾、听听蛙鸣蝉叫、养只乌龟,看看蟾蜍吃蚊子、瞧瞧蜘蛛结网、还要养只鸽子生蛋,哈哈,简直是个美妙的动物世界。他说,他的小孩子在这个园中观察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至理,总比在学堂念自然教科书来得亲切而有意味。
他还常去游览避暑、去海上钓鱼,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他说:“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它可以治愈很多人类的病,诸如狂妄自大、互相怨恨、勾心斗角,可以使人清心寡欲除掉愚蠢的野心和不必要的烦恼。他还写道:“一个人如果能和自然界伟大的东西发生联系,他的心会真正变得伟大起来。”
是啊,我们可以把地平线上的热带的云看做是一个舞台的背景,可以把山林看做私人花园,把怒吼的波涛当做音乐会,把山上的微风看做冷气,把恢弘壮丽的火烧云看做是世间最伟大的戏剧。这样我们便变得伟大起来,像大地和苍穹那么伟大。这是多么宽广的境界,多么迷人的智慧啊!
我情不自禁地被感动着。那雄浑的山,那柔情的水,那灵妩的草木,那多情的鸟兽……瞬间都在我身边美妙起来,于是,我合上了书,出得楼来,享受自然。
冬日的风没那么凛冽,反而十分清爽。蜿蜒的小路旁灌木丛枝杈别致,托着白雪,映着光辉。这次我沿着小路来到了冬日很少来到的小树林,哈,这么多的鸟,以前怎么没有发现,鸟的叫声真好听,或“啾啾啾”,或长笛悠扬,或如唢呐吹奏,或柔肠百转,或清脆悦耳,在林枝间飞上飞下,你追我逐,真是妙趣横生啊!再看林间,树影疏斜,阳光明艳,天空湛蓝,白云飘飘,我的心立刻通畅起来,开阔起来,快乐起来,真如林语堂说:“能享受自然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能与大自然协调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
人生要充分珍爱享受自己的身体。
林语堂说:“我们有一个躯体,许多事情都得依赖我们的躯体,我们应当看好我们这架自行修补的奇妙机器,我们要好好地享用它。”
我们都有一个健全的肢体,可是我们几时重视过?几时爱惜过?又几时享受过?我们是否给了肢体以充分的自由,充分的锻炼,充分的享用。我们有眼睛,真的很好地观察了吗?有多少东西我们视而不见;我们有耳朵,真的很好的倾听了吗?多少美妙的声音我们充耳不闻;我们有脚啊,可是我们真正脚踏实地走多少路;我们有手啊,可是我们的又有多少时间是闲着的呢?
当我们看到一位法国时尚杂志总编在中风后全身只有左眼睛会眨,而他就用这只眼睛写成了小说巨著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美国那位无腿无胳膊人怎样快乐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作何感想呢?
而当我们老的时候,各个器官都不灵便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企求呢?让我能好好呼吸吧,让我能站起来吧,让我能听一会音乐吧,让我能读一会书吧,让我能睁开眼睛看看太阳吧,让我闻一闻花香吧,让我再握一握你的手吧……而当这些都已成为奢求的时候,人生就真的再也不会享受了,可是当我们可以尽情享用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弄到哪里去了?
人生是应该享受快乐的。
他说:“人生于世,所碰到的问题不是应该以什么做目的,应该怎样实现这个目的,而是要怎么利用此生,利用上天付给他的五六十年的光阴。他应该调整他的生活,使他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我们人生的几十年,都在做什么呢?主要的不外乎工作和生活。我们工作着,但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在工作?我们是在享受工作吗?我们生活着,但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心态、方式在生活呢?我们又享受到了生活中的多少乐趣呢?我们一天一天活着,一天一天过着,但我们是一天一天都在快乐着吗?
真的很感谢林先生让我在不惑之时豁然开朗。
人生应该是自由的。林先生说:“一个人只有具有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 他曾经写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所以 我们还要学会享受这份人生的自由。
在享受中,我读完了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我深深地感悟到,人生应该无时无刻不在享受:享受潜心读书的陶醉、享受获得知识的愉快、享受倾心谈话的欢乐、享受无限幻想的喜悦、享受乐善好施的给予、享受……只有这样,人生才会真正的快乐,才会不枉活一生。

篇三:林语堂作品《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作为一个九零后的人来说,在生活学习中会静下心里细细品读这些资深作家用自己的经验和感触写出来的东西,体味不同的人生,在我来说还早。总是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又是九零后来说,看这些“老古董”就会觉得太深沉了。坦诚来说,老师布置了任务才有去看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初看到《人生不过如此》这个名字,以为它的内容会是以嘲讽或者类似这种情绪的产物,但是看了以后才知道林语堂先生从头到尾都在阐述,阐述林先生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它只是那样好像和你在聊天说故事一样,静静的阐述着,让我想到了“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的别致。
我不敢说我在读了部作品后有什么观点,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粗见,我这样觉得。因为这部作品就像一杯茶,你品位的越久越多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只有多看几遍,你才能了解林语堂先生想要表达的人生的态度,才能把这部作品笑话变成自己的东西。
书中,编选者别将内容分为“我生之初尚无为”、“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六个篇章,将林语堂先生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典呈现出来。
佛洛伊德说,幼年的记忆,会进入你的潜意识里。从文中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环境对林语堂先生是难忘及尤为重要的,从“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染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染力” 、“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与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之势利互相比较,至足令我鄙视之。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与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之势利互相比较,至足令我鄙视之。”就可看出。而致使童年让他记忆深刻并且对他的一生带来重要影响的是童年的青山,“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常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在我的脑中。它们令我看见文明生活、文艺生活,和学院生活中的种种骗子而发笑。”、“那些青山,如果没有其他影响,至少曾令我远离政治,这已经是其功不小了。”、“如果我会爱真、爱美,那就是因为我爱那些青山的缘故了。如果我能够向着社会上一般士绅阶级之孤立无助、依赖成性和不诚不实而微笑,也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能够窃笑踞居高位之愚妄和学院讨论之笨拙,都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自觉我自己能与我的祖先同信农村生活之美满和简朴,又如果我读中国诗歌而得有本能的感应,又如果我憎恶各种形式的骗子,而相信简朴的生活与高尚的思想,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对自己后来的生活或多或少带来影响,因为从一开始学会接收东西的时候,那些东西就存在了,它开始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已经根深蒂固。后来的我们一路成长,那些东西跟着你开始长大。

篇四:林语堂作品《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说来惭愧,决定写此文章之前我从没听说过林语堂,更不清楚他是何许人也。当四处寻找林语堂的作品在他的作品全集中翻了又翻,选了又选,最终决定选读《人生不过如此》,说是精挑万选,但也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因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个多元华的社会中,人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到底是什么?二十左右的年龄的我对此也是半朦半懂,我很想知道在林语堂先生的眼中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到底它怎样的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分为三章,第一篇为:我生之处尚无为;第二篇为: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三篇:当时只道是寻常;看似完全不相关但却是人生中要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
林语堂先生在年少时这样描写自己“外表看来我的生命是平平无奇,极为寻常,而及无兴趣的”。但当继续向下看时,你便会发现在我们看来至少在我看来,他完全可以说是一个聪明至极的人。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约翰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读书,继而道德国,在殷内和赖内锡两大学研究,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在这一路走来,林语堂走的那么顺利,难道不能说他是一个算得上聪明的人吗?但为什么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极为寻常的人呢?在我看来林语堂把人从生到长都看成一个过程,最终生活的方式不同,有医生碌碌无为的,有成为焦点的;有贫困的,有富贵的;有享福的,有受累的;但终究是一种生活,都是一种人生。正如问题所指人生不过如此,所以他对于自己的这些成就只是一句话带过,在他眼中这一切都不值得拿出来炫耀。
这只是一种生活,一种人生,这种心态在“快乐人生”一节中也有体现,文中说到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林语堂看来,“我这样做一个人,已经够了,我现在活着,而且也许可以在活几年,人类的生命还存在,那也已经够了”。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拼了命的挣钱,年轻的时候我们拼了命的挣钱只为了下一代过的更好,或者为了满足我们心中那一点点的虚荣心。而我们浪费了享受生活的最好的时光,或许大家可能会说物质方面都不能满足又怎样享受生活呢?但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享受的是生活中的每和我们可以触及到的幸福,而不是享受金钱的满足,都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在这没有止境的拼搏中何时享受我们并不长的人生呢?而林语堂却说明了他的观点,给了我们一个生活的目标------人生便是学着享受生活,这便是人生的目标,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又了一种让我们重新认清生活的态度。
对于女人林语堂这样描写:“不相信家丁世上单有父亲也能看管他的儿女,假定世上没有母亲,一切的婴孩毕于三岁以下一起死于发疹,即使不死,也毕未满十岁而成为扒手。小学上学必会迟到,手帕必会几个月不洗,洋伞必时时遗失,没有婚丧喜庆,人生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性去应付安排的,而不是男人。”在这一小段的话语中我充分看出了他对女人的肯定,而在林语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篇章中,作者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结婚,他从不同的角度,举出不同的名人语录,以不同的神话故事来说明人的一生中,男人必应有个女人来爱才完美,女人必应有个男人疼才能快乐。否则就像泥没有水便会龟裂,水没有泥便会蒸发,只有水中有泥,泥中有水才坚硬无比。而在这一篇章中“没有听众的演讲一节中,林语堂就上一节会出现的问题及避免解决问题进行了说明。文中这样说:“婚姻是叫两个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兴趣不同本来过两种生活的两种人共同过一种生活,结婚后,你的时间不能自己做主了,出入不能自己做主了,金钱不能自己做主了,自己的房间书桌不能你一个人用了,连你自己都不是自己的了。”虽然说的字字刺痛我们的心但那却是在让我们深深体会,这便是生活。向来情人都很容易相处一结婚就吵架,因为始终人生不能只如初见,这便是人生,人生不过如此。
每个人都会有曾经,每个人都会有过去,每每我们对他人说我们的“历史”时,到了最后都不忘说一句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其实人生真的如此,一切都是寻常,都是过眼云烟。在第三篇章 当时只是寻常中 作者以树、石、花,等等这些来写美。他谈伟大,说快乐。说不完,道不尽。在我们看来会觉得奇怪这些和美有什么关系呢?和人生又有什么联系呢?但归根到底只不过是在作者眼中他看到的是快乐,而不是他只有快乐。他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就拿“谈海外钓鱼之乐一节中”钓蓝鱼之事,作者不喜欢那些温顺的鱼儿上钩,更希望和蓝鱼挣个你高我低,虽然它们不容易捉到但作者不在乎钓到的鱼的大小多少,而只是享受这种过程,享受这种快乐。
偶尔静下心来我便会想人为什么会觉得有那么多的不快乐,为什么总是觉得累。其实那就是因为不满足,我们明明知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我们却非要在这种争争选选中生活。怎能不累呢?而作者林语堂无疑是明智的,他选了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看淡了人生的得失,享受着生活的快乐,享受着生活中的美和幸福。等到老的时候她可以轻松的告诉自己我得到了我的生活,我是快乐的,这是我的人生。
人生不过如此!真的不过如此。

篇五:林语堂作品《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无独有偶。二十一世纪初叶,人心的浮杂,与百年前的五四时期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必然有很多东西被暂时遗忘或遗弃,有人遂惊呼:“文学死了!”孤独的现代人无所适从。小孩们将目光投向论坛投向网络游戏,投向超女超男。女人们将目光投向韩剧,投向争端不休的宫庭戏。读书人则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一个世纪前,投向众多大家名师的不朽经典,以求内心的平和、人性的滋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林语堂经典散文集《人生不过如此》就是滋养性灵的一册好书。
书中,编选者别出心裁地将内容分为“我生之初尚无为”、“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六个篇章,将林语堂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呈现出来,线条式地刻录出其不平常的人生轨迹与思想历程,读来令人眼前一亮。
“五四”时期,出现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们既有东方的机智又有西方的思辩,时代赋予他们古朴的性灵与现代的奔放。他们的作品,以经典的姿态被一再地翻英流传,长盛不衰。尤其是那年代的一些优秀散文作品,更是跨越了语言和时代的界限,迸发出瑰丽无限的生命力。少年时,我们曾沉浸于徐志摩的华艳、朱自清的清幽、郁达夫的沉郁、鲁迅的锋利;中老年时,却更喜欢林语堂的闲适、周作人的冲淡,当你对官场商场职场情场人场冲突厌倦了,读到林语堂们的文章,恰如喧嚣急驰的列车上偶遇久违的儿时故旧,不能不心生感怀与亲切。
林语堂主张:“文章者,个人性灵之体现”。他的散文皆讲究冲淡,讲究自然,无华章丽句,亦无官样道德,多推心置腹,多娓娓闲谈,有静气养心之效,怡情拾趣之功。读林语堂的书,宜灯下,宜窗前,宜旅途,宜冬寒,宜秋思,宜斜倚,宜侧卧。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他为文反对方巾气、道学气,认为天下好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无事翻看几页他的书,是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精神旅程,不知不觉中,你就学会了林语堂先生处世的超然和豁达,以及研究学问时的敏锐与才思。你恍惚看到了,一位温润如玉的君子,一位谦虚谨慎的学者,于无人处悄悄立在你的面前,与你辩论该如何逍遥自在地做人、心无芥蒂地处世,“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正因有了这种超然的心态,作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两派不同阵营中的代表人物,唯政见不同,林语堂多次被鲁迅辱骂,但其事后仍能在《鲁迅之死》中满怀真情地说出:“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这种胸襟,何其坦荡。
读林语堂的散文,另一个如天外飞仙般的享受就是无孔不入的幽默与机智。他的幽默不像时下流行的搞笑方式,肤浅而夸张地讲些笑话或段子来吸引人,而是于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可爱可乐的事物加以揶揄。如《我怎样买牙刷》、《我的戒烟》、《冬至之晨杀人记》等,从生活小事生发出无限的况味,读来令人莞尔。林语堂一生精通中、英文,学贯中西,博闻广见。丰富的文化底蕴,渊博的学识,使他的幽默充满与众不同的智慧,是骨子里的冷幽默,轻灵,通透,徐徐拂过须发、心房与毛孔,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读林语堂,与其说是在读他的出世与入世,不如说是在读一部社会人生。他的达观与超然并不是表现在对社会人生的不闻不问,而是纯粹古典中国式的雍容与曲折。在中西文化的熏染下,他不喜欢把文字摆弄得“如那些学生的游-行示威一般,披肝沥胆,慷慨激昂,公开抗-议”,而一任自己在思想界的大陆上驰骋纵横,走的虽是幽默与讽刺一路,但谁能明白他“这一路的滑口善辩,其中含有眼泪兼微笑的”呢?尤其令你感喟不已的是,书中所选的诸多篇目,我们在今日读来,仍如当时所写,一点也没过时;书中所透露的诸多世相,我们在今日看来,仍如当初时代,一刻也未改变。历史的车轮碾过,逝者如斯,而蓬草犹在。信手摘录几例。比如,他把应试教育称作“恶性读书”,并指出“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他说“西洋人讨论女子服装,亦只认为审美上问题,到中国便成了伦理世道什么夷夏问题。”他描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愿早晨听喔喔公鸡叫。我要邻近有老大的乔木数株。”……如斯种种,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日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与激赏,使人油然而生今夕何夕之叹。这,或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林语堂总结道:“当我写这本书时,有一群和蔼可亲的天才和我合作;我希望我们互相亲热。在真实的意义上说来,这些灵魂是与我同在的,我们之间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认为是惟恐一真实的相通方式——两个时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思想,具有着同样的感觉,彼此之间完全了解。”每个人读林语堂,都会被这“彼此之间完全了解”的契合之感所折服。这种悠然会心的感觉,在山水,是性灵相通物我两忘;在人类,是智慧的力量在穿越古今。经典,于兹诞生,源远流长。

林语堂作品《京华烟云》小说读后感


林语堂作品《京华烟云》小说读后感(一)

用了七天时间看完了《京华烟云》,书比电视好看,所以我喜欢看书,书中的人物更立体,更合理。我不是很相信现代的编剧们,经他们修改后的名著们总是失了味道,走了调。

很喜欢看历史,历史总是那么的精彩,或许是因为留下来的都是历史学家们精选下来的史料。最近研究历史偏重于封建社会的家庭组成,在封建社会,女人大都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女主内,男主外。女人操劳于家务与孩子。有些地位的家庭,女主人的工作则更为繁重,管理下人,家庭外交,节假礼仪。封建大家族更像现在的家族式企业,男主人是这个家族的品牌,大家要靠这个品牌过日子,所有的活动都围绕这个品牌开展。女主人更像这个家族企业的CEO。管理家庭是一门很精深的学问,家人的和睦相处,家族的外在声誉的保持与提升,内在精神的坚持与传承,家人和仆人的素养品德,子孙的教育,这都是耗人心血的。

在流传下来的书籍里面,有很多类似于《曾国藩家属》《颜氏家训》之类的书籍,看来子孙教育都一个家族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古时会有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一说,也是家教不同。

之前读红楼梦,元春为这个家庭一直在隐忍,没有自由。迎春太软弱。探春太泼辣,惜春太执拗。妙玉太孤傲。宝钗太圆滑。相比之下,黛玉比较真实,有才气,但是对黛玉一直有说不出的感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而湘云更为我所欣赏,有才气,不必黛玉差,又性格豪爽。读了京华烟云之后对她们则有更客观一点的认知,红玉好比黛玉,太过聪明,凡是看的很明白,但是不知道如何排解,总是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心理上属于不健全的哪种类型,把红玉和木兰莫愁一比,就很明显的感觉到红玉的不健康,人格上的不健全。电视剧里木兰成了宝钗,所以电视里莫愁才会一直怨她的姐姐,她的行为给人带来太多的心理阴影。太不真实,太过完美,没有了自我。书本上的木兰很好,活泼浪漫,奇思妙想。像是湘云。书本上莫愁也比电视上的更加让人喜爱,某些方面像是袭人。

看了京华烟云很喜欢木兰,她的人格独立是我最羡慕的。她是好的女主人,同时她不拘泥于世俗,对自己的精神有很好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她得到满足。木兰和立夫是很好的一对,但是他们在一起不见的很幸福,木兰会助长立夫的锐气,不像莫愁可以克制立夫,木兰也不见得会像莫愁那样为立夫做出那么多的牺牲。那么木兰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奇思妙想,立夫也不会像荪亚那样包容木兰。所以爱情不见得就是两个人结合的最好理由。

思维有些跳跃,想起什么写什么,希望这里会成我这个爱胡思乱想的水瓶座之人的涂鸦之地。

林语堂作品《京华烟云》小说读后感(二)

终于又读完了一本书。

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想看电视,但是时间不允许。所以就花8元买了一本。

《京华烟云》历来享有现代《红楼梦》的美誉。今天看完《京华烟云》,心中暗暗与《红楼梦》比较了一下。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的相似点:

两本书都采用了回目,两句七言概括了一个回的主要内容。

都以当时的时代为历史大背景。

都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几个较大的家庭。

《红楼梦》的经典在于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一如它的名字。在这梦幻般景致中,如神仙般的人物的音容笑貌,出于笔端,形成于读者的脑海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象的林黛玉贾宝玉……对人物的细腻的性格描写,使得读者感到人物是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的。红楼梦里的人物依托于他们优异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优异的生活,给了他们这么个空间。这与更广大的人民的生活而言,确实一如他的名字而言,是场梦。当然,他也有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映射,但这是居于人物之后的。这里特别说一下,电视版的《红楼梦》,是历来我觉得最能表现书中内容的一部电视。他给人们找到了那神仙般人物,描绘了那梦一般的生活。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依托于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对社会的描绘占据了主要的篇幅。读完全书,对于人物只是大致了解了,人物的音容笑貌不是很明了,人物是衬托社会现状的。《京华烟云》透过和《红楼梦》里一样的大家族的兴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那段悲惨的历史,和在这段历史中不屈不挠的国人,歌颂了不屈于国外侵略的国人。《京华烟云》比《红楼梦》多了抱负、霸气,好似一个男人与一个女子。《红楼梦》的人物描绘又远非《京华烟云》所能比的。

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京华烟云》里达观的生活态度。达观的态度或许是林语堂阐述其对庄子的理解。

没有刻意,可是偏偏我看完了《京华烟云》后,电视版的《京华烟云》也播放了。看了几眼,真是失望,我控制了好久,想自己不做评价,可是最终觉得不单是失望,而是觉得编剧对原著的把握太不准确了,有点替原著不平。他根本没有理解原著的意味,原著对于在那个时代,对人生活的理解,都被编剧给破坏了,换成了普通的现代式的闹剧。他根本不明白人对生活的隐忍,有时候是那么的平淡,那么的自然,而隐忍的结局有时候恰恰就是幸福。我们这个时代的电视已经注定了吵闹,注定了不安定,注定了电视版的《京华烟云》只是套用了原著的名字,而内容面目全非了。我们没有了八九十年代拍摄《红楼梦》时候的神定气闲,只剩下了过马灯似的喧闹的节目。在这个喧闹的时代,有时我们恰恰需要安静的作品,留着人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

林语堂作品《京华烟云》小说读后感(三)

林先生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姚木兰,是林先生的理想女子。几欲提笔,却深恐薄了林公的文之深意和木兰之至美。今冒然撰文,所幸读者不多,不致没耻于众人矣!

鄙人不才,只按林先生的叙述顺序,将全文分成12部分予以评述个人感想,见笑于人,望见谅!

1.祸乱纷繁战世中,凤凰涅槃劫后生。

《京华烟云》的开篇和结尾都与战争和逃难有关。这是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本书讲的也不仅仅是那个时代里某些人的特定人生,无涯的人生,是大时代的赋予。姚家的逃难之旅,也简单的宣示了姚家的概况和各位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叙述方式也与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所见所感,即由黛玉的感观来介绍贾家人物和建筑概况有异曲同工之妙。林公是想写部贴近当时时代背景的《红楼梦》吧?呵呵。杜甫谓诗曰:“乱世遭飘荡,生还偶然随。”在内忧外患的时代里,这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有死亡时刻相伴的逃难旅程,一个孩子早早的见识到生离死别不过是一线间的事,此刻的求生是否会改变未来求活的态度?不得不说,姚木兰是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人,这样的经历或许不用杜撰,战争中的离别和相逢,是命定的奇迹;奇迹能结束人生,当然也会开启新的人生,姚木兰的人生,就在这凤凰涅槃里,重生了。

2.千里姻缘一线牵,人生何处不相逢。

奇迹有两种作用:结束旧关系,缔结新关系。曾老爷的偶然搭救是个奇迹,这个奇迹的相逢奠定了日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是觉得,这不叫奇迹,该叫命运。命里的姻缘早已注定,不然如何,去解释种种的巧合?呵呵,千里姻缘一线牵,荪亚和木兰、曼娘和平亚、还有木兰和暗香,人生的缘分,真的不是自己来决定的,而这命定的相聚不管美好与否,却造就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

谁,丰富了谁的人生?谁,是谁的圆满?谁,又是谁的遗憾?我的一位老亲戚爱说一个自个儿编的顺口溜,用山东话说的:“嘛也不会,冲西一跪,求主的恕饶,免了我的罪。”我们不是虔诚的穆斯林,我们缺乏对真主真正的敬畏,我们只是普通人,恳求真主,宽恕我们的原罪。人生的苦难,是惩罚人类的无知,还是想敲醒,人类沉睡的良知?

3.姚家有女初长成,道家慈父教有方。

很想说说姚木兰的成长教育问题,这是我看这篇小说感触最深的地方。姚木兰如何长成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女子,是与她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的。姚家家道殷实,父才母贤。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境;一位庄子思想、有儒雅爱好、且不限制女儿兴趣和思想的父亲;再加上一位思想传统的贤德母亲,铸就了木兰姐妹完美的成长环境。都说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长大的女孩子,没有自卑感,而且面对诱惑时,会少些冲动多些理智。一个从小到大都不用为物质发愁的女孩子,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头脑、学会更多的本领好把握住自己未来的人生。这样的女孩子走到哪里都不用为了物质放弃自尊,更不会为了追求物欲而不自爱。这样的女孩子是底气十足的,这样的女孩子,也不会被物质的贫乏销蚀掉美丽的容颜。可光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只能造就出牛素云那样的“富二代”,一个女孩子,还要有好的父母给她好的教育。要让孩子知道财富不是用来炫耀和骄傲的,财富不过是能让人从容一点度过人生的小道具。姚老先生的老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木兰,而他也培养了女儿赏古玩、爱游历的雅兴,他甚至在那个保守的时代鼓励女儿学唱戏,一个女孩子有了豁达的人生观,有了丰富的兴趣爱好,她的人生,无论怎样走,都不会很乏味了,呵呵。而木兰的母亲,则教会了两个女儿做女人的本分,虽然家里生活富足,可两个女儿要自己穿衣做事,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要到厨房里帮工,学会做饭,要帮着大人处理家庭事务,了解人情世故。母亲要让女儿们学会生存的本领和治家的本事,因为母亲觉得女儿嫁到婆家后,会有不一样的生活。呵呵,试问这样的家境这样的家教,如何,教不出木兰这样理想的女子?呵呵。育人的大智慧,该是教会人如何从容的活着吧?

4.忧福参半平亚丧,美姣曼娘入空闺。

命定的缘分不会都像木兰和荪亚那样美满。情窦初开的爱情是那样的朦胧美丽,可有人,真的是薄福。曼娘绝对是那个保守时代里最完美的女人,美得都有些不真实。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注定了要承受那个时代的悲剧。曼娘的一生无怨无悔,可是日本人的罪恶,玷污了她一生的清白。多少恨,我们甚至,无从去抚平身心的伤痛。这本书里有很多至善至美的完人,文学之杜撰,塑造了林先生心中各色的完美的女人吧?

5.木兰立夫初相识,银屏抱恨离宅门。

木兰和立夫的相遇很美丽。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相见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的事若要有个结果,自然是很难的。这本书也并不是要写才子佳人有缘萍聚,无缘相守的遗憾,而是要在命运与现实间,找到一个安稳的和谐。而银屏的故事就是与命运抗争的悲剧,她的悲剧一半命注定,一半,也是由于没有找到一个圆融的处事方式。

6.中秋赏月似红楼,缘分始做苦难头。

林公果然是想写部像《红楼梦》的书,呵呵。书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有模仿《红楼梦》的影子,比如中秋赏月这段,怎么看,都像贾府里合家欢庆的段子。个人觉得,这种模仿略显牵强,反倒使这本书有点不伦不类,少了自己的特点。至于红玉这样一个人物的安排,竟成了林黛玉的翻版,不论是娇弱的身躯,还是敏感的思想,都是一个不甚现代版的林黛玉。在林黛玉的时代,林妹妹就没得个好下场,到了《京华烟云》的大时代里,红玉妹妹也只能跳河了事了。林公写到红玉死时掉过泪,红玉妹妹的悲剧,跟时代没有关系,性格因素。

7.命运早有天注定,哪由强弩硬上弓。

书中虽未提及命运,但命运的造化随处可见。银屏硬碰硬的抗争,最终葬送了自己。而姚太太的强硬,也没有给她换回什么好下场,最后她的小儿子竟然还是娶了个丫鬟,何其讽刺!红玉的死,是听从了命运还是听从了自己呢?莫愁是个注定了幸福的女人,命运,可能有时候,真的,有薄厚之分,呵呵。

8.得意谨记勿忘形,浪子回头金不换。

牛家,整个一个暴发户的代表。牛家的几个儿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富二代教育失策后,会是怎样的下场,呵呵。当时代的洪流淹没了个人情仇,对人性的改变,好像倒是有点帮助。当然体仁的转变和牛素云临死时的转变,根源还是不同的。

9.富贵王府享天伦,薄命儿女赴阎门。

当曾姚两家都开始慢慢朝和谐的方向发展时,却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时代的洪流,我们常常想远离政治,但不可否认,有国才有家。木兰丧女应该说是她平稳一生中遭受的第一次最重大的打击,也正是这种打击,让她的思想有了巨大的转变。居安思危,是她慢慢有的想法,可临危不惧的气魄,确实她从小的教育根深蒂固赋予她的本能。

10.千金改做农村妇,巧化干戈美如初。

回归质朴是木兰一生的理想,最初可以把这种理想理解为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富人偶尔想尝尝农家饭,这种质朴多少是有点造作的。最后木兰真的做了村妇,不可不说也是拜时代所赐,这种梦想成真的美好掺杂了很多的痛苦和无奈。木兰做村妇做的怡然自得,只是忽略了她的丈夫。做女人的经常犯这样的错误,醉心于自己的世界而忘了身边的人,可巧天底下的男人本质上也相差无几,一旦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便心生幽怨继而有了借口心猿意马。即便娶了姚木兰这样的美媳妇儿,这样的俗事也不可避免,呵呵。木兰不愧是有大智慧的女人,再有个神仙似的爹帮衬着,这件糟烂事处理的相当圆满。一个女人如果能在这事儿上临危不乱,调停有度,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一点上,林先生对于木兰心理的深度刻画有些弱,呵呵,可能男人能刻画出那么多完美的女子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懂女人的内心吧?

11.国破山河欲不在,家仇国恨熟重轻?

12.骨肉分离沧海粟,齐心抗日保家国。

最后两部分是有因果关系的,我想放在一起说。此处是本书的结局,时代缔结、也了结了一切的恩怨。这本书最后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许是想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不论生于安乐还是忧患,谁都不足矣改变整个生活。然而每个时代都会赋予我们特定的职责,京华烟云的时代,就是要齐心抗日保家国。一个民族的人只要有觉醒意识,只要团结一致,什么样的强敌都可以战胜!海明威说的好:“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永远都是好样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