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 导航 > 《八月末》读后感1500字

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八月末》读后感1500字。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八月末》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月末是微凉的,而这份微凉,竟是来自心底的。

很喜欢赵枚女士如长诗般错落有致的文字中渗出的那份德雅与品位。如其所言,这部小说呈现的是沉重的悲伤,那是人所不能避免的,某种宿命,暧昧而凄婉的,读后会伤心,却是不会落泪的那种伤心。它的死亡太过凄美,没有阴谋,却注定因爱而死。在蔚蓝宽宥的海边,爱情是有毒的海芋,心如海镜,竟无法不囿于情殇。

在深秋的海岸,远远的,地平线消失在翻滚的阴云下,仿佛暗灰色的阴翳,模模糊糊的,那迷蒙的混沌好喜欢以大海为背景的小说,而其基调在开篇便已显现了,注定了是暗灰色的悲凉。优雅,有学识的单身中年女人伊,每天与海为伴,对这似乎日复一日不曾变换的海景有着刻骨的喜欢。她喜欢裹着各色的丝巾,在沙滩上飘荡。她对孤单梦寐以求,寂静是海浪中的旋律,海上的灯塔,承载着她的梦想,记录着她曾经的爱情,为此,她无法释怀,以致高雅得不食人间烟火,一个人生活到恬静。

那时候海的蓝就像晶莹剔透的宝石,那时候的爱情也是碧蓝的,那时候的初恋那么美好,于是她爱上了海。在女婿的帮助下,她买了海边的别墅,并常居于此。优雅的伊总是喝着咖啡,喝着茶,为了缓和邻里关系开了场看似随意的聚会,而这,竟也就注定了谋杀。人鱼杀了商人,是的,她爱他,甚至疯狂。

优雅静谧的伊,走在刀锋上的人鱼,颓废画裸女的画家,神秘与世俗并存的女邻居(最终她是谋杀的始作俑者),苍白英俊而富于才气与梦想的年轻导演,不信女人,暴富的商人,伊的开放直率的女儿。他们每个人似乎都毫无瓜葛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今日还是过去,通向邪恶与罪恶的道路,总是敞开的。他们中没有一个坏人,人的心中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人鱼的爱太疯狂,最后,当商人的血流满人鱼的裸体之上时,他拼命的呼救。是的,她杀了他,但那不是她想的。也许爱的真谛不是占有,流血换来的只是爱人的牺牲。女邻居殉情了,人鱼死了,或者,只有死亡才能结束这段爱。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描述这个世界。伊是电影编剧,她是欣赏并爱年轻导演的,不是母性,而是真的爱情。这场忘年的不伦之恋,还没开始就混乱地结束了。当导演车祸丧生后,当伊拿到了象征他墓碑的电影后,那残存着导演血渍的光碟,伊一直带在身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伊都紧攥着那张光碟,就算睡觉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她都会凝视光碟上的血渍。死亡与杀戮,旨在告诉人们,在感性与理性的纠葛中,人所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于是分手,于是他们所有的人。或者生离死别,或者忍痛割舍,总之,从此东南西北,并信誓旦旦,永不相见。于是人生就这样错过了,却留下了凄美壮丽的篇章。人活着是需要梦需要回忆的,好如花永远开着,人的生命才不会遗失。

伍尔夫曾经说过,意识,就如同纷纷落下的思维的碎片,而记录下这些没有规则的意识的瞬间,才是真正的真实。生命需要厚度。真实才是生命的篇章乐曲。我们追随着唯美,却破碎着激情。期冀温暖,又无端地残酷,如此若即若离的感觉,风流云散的凄惶,就仿佛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不会流泪的悲伤,却让我久久的沉思。

在微凉的八月的尾巴上,海的诱惑再度来袭,在那寂静流伤的岁月,朴质将升华出夺目璀璨,因了那份往昔

《八月末》源于现实,又游离现实,人物关系班驳陆离。他们追逐着唯美,却破碎着激情;他们期冀着温暖,又无端地残酷。如此若即若离的感觉,风流云散的凄惶,就仿佛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八月桂花读后感


导语:一场秋雨一场凉,阵阵秋风阵阵香。立秋后的几场雨送走了夏日的炎热,迎来初秋的清凉。清晨一阵熟悉的清香扑面而来,是桂花香味以下是小编整理八月桂花读后感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八月桂花读后感1

因为他的成长伴随着失去父母的苦痛,他看着别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而自己,总是孤孤单单。无所依靠。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性格扭曲的孩子,但是,他的心灵,确实好的。

他虽然恨大狗的爸爸,自己父母落水的那一夜他不去救他们,恨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离自己而去,他心里只想报复,一种既需要报复来安慰自己的灵魂和内心的做法让他变得在村里蛮横,甚至以捉弄村民来取乐。其实,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他确实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会带来什么后果,他明白自己这样子做回遭到怎样的唾弃和责骂,但是,他依旧借给住自己胆量去做一切,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去的爱。

要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救自己的父母就是一个错。 虽然他只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但是,他却能深深的打动我们。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本人很喜欢曹文轩的作品,里边总会有跌荡的故事,超级有性格的人物。还有,不一般的感情等等。

八月桂花读后感2

小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牵挂,只觉得那是家人之间因长时间不见面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但随着自己不断的长大,才知道牵挂就是思念,是对亲人最真切的亲情表达。

我读懂牵挂是在每次去爷爷家的时候。每次去爷爷都会笑呵呵地对我说:“想爷爷了没有?”“想了。”我好像在应付差事似的说着,说完便去玩了。那时,我觉得很奇怪,爷爷为什么总要问我想他了没有,不是才一个星期没见面吗?但我哪里知道,在这一星期我玩的时候,爷爷却在家里牵挂着我。

我了解牵挂的时候,是在每次奶奶给我打电话时。奶奶每次给我打电话时,都会问我饭吃了没有、身体好着没有、每天早上喝牛奶没有、学习怎么样……每次我都会想,我上个星期不是都说过了吗?怎么还要问。每次我总会迫不及待地说:“噢,好,奶奶再见。”而奶奶听完后,先是迟疑一下,然后说一声:“好。”最后放下电话。后来我才明白,奶奶是想通过电话传达她对我的牵挂、对我的思念,而我却总以为她很唆,总想挂断电话。

我学会牵挂是在一次爷爷生病的时候。那天我去看爷爷,进门后却看见爷爷躺在床上,我问奶奶,爷爷怎么了?奶奶说爷爷这两天不舒服。我问爷爷想吃点什么,爷爷说他只想吃点面包。听到这,我便向门口走去,奶奶问我干什么去?我说去买面包,奶奶说买点普通的就行了。在车上我想,如果买普通面包就可以省下钱去买书看,但最后我还是停留在一家很好的面包房前,走进去挑选了一些爷爷最爱吃的面包和点心。虽然很贵,但我却很高兴。

回到家,我把面包和点心拿给爷爷吃,爷爷开心地笑了。从那以后,奶奶逢人就说这件事,说我懂事了。

原来牵挂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它的真正含义。

[八月桂花读后感]

《八月未央》读后感3篇


八月未央读后感(一)

安妮的《八月未央》看完了。总觉得她的文字看多了你整个人的心会随着她的文字下沉,绝望。我不知道她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空洞和寂寞才会写出这样绝望的文字来。

酒吧,烟花,死亡,暴力,频频出现在她的文章里。也总爱把人比作鱼,有时候比作动物。出现在她的文中的主人公永远都只穿着棉布衬衣和旧牛仔裤。

一切风流云散。

就像安妮宝贝写的那样,有些事情在劫难逃,这是宿命。

未央带着她的孩子,幸福一如从前。

日子又恢复了平淡。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未央:我爱的人,一个一个地走了,一个一个地离开我,我以我母亲的方式抓住一个生命。可是我想,最起码我不会后悔。

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画面:一个女子傲然站在高大的时光面前,她说,我不后悔。

少年的时候,疯狂的歇斯底里。某一天,突然累了,回首的时候,后悔往往摇曳生姿;当初太傻太天真;当初太骄傲太倔犟;当初太软弱,顺从了命运就像青春是用来浪费的,年少就是用来轻狂的。年少的美丽就在于它的轻狂。只是年少轻狂,犯下多少错误。

能做到不后悔,太难。

未央为她的固执付出代价,但在命运面前,她说她不后悔,并且微笑。

未央是个决绝的女子,她有着决绝的成长。

那么,我们,会为成长付出什么代价!但愿最后的我们,最起码都不会后悔。

八月未央读后感(二)

确切的说是她的童年造就了她的孤独。她的混乱软弱的母亲给她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显得神秘莫测。她的人生注定了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从她杀死自己的母亲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

直到接触了污浊不堪的上海,她遇到了JOE一个穿灰绿色的纯棉绣花上衣,像潮湿的没有见过阳光的苔藓一样的女子。未央的生活似乎见到了她抬头仰望天空的那种干净明朗,似乎不再会寂寞。在未央和JOE开始的日子里,我想未央是不会抬头看天空的,因为她不需要寻找什么,也不再寂寞。酒吧和路边的小店铺都留下了她们友谊的见证。

未央说她看一个男人是否适合她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而JOE却用了十年。

JOE和朝颜打算在十月分结婚,她说想给他生十个孩子。

朝颜的出现让故事有了戏剧性的转变。他的在劫难逃,一切的无法预料,那次的一夜情,让他抛弃了相处十年的JOE。他表示的无能为力让JOE成了未央母亲的影子。她不再甜美只有脆弱,也变得混乱起来。

一切都像八月南方的台风一样带着死亡的气息,无法预料,显得那样的变幻莫测。

未央不允许JOE的离开。因为母亲离开了她,而JOE是母亲的影子。也因为她深爱着JOE,JOE曾经是她生活的阳光,使她不需要在寂寞中仰望天空。未央怀着矛盾的心情拥有了朝颜的孩子。但她只是沉默,幻想着拥有JOE和孩子的世界。

也许一切都是未央的理想罢了,其实JOE并不快乐,她真正需要的只是朝颜。一个将来陪她走过风雨的男人。这点是未央无法明白的,就像她不明白母亲的孤单一样。母亲和JOE的内心深处永远也无法摆脱她们真心付出后的劫难。男人喜欢母亲的高根鞋,母亲也因为高根鞋摔死了。我想当母亲拿起高根鞋打未央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充满了思念的。如果不是,她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JOE因为朝颜快乐得似乎歇斯底里,也因为他痛不欲生,因为他无法自拔,最后伴随着蔡健雅的歌声他的样子已改变,有新伴侣的气味,那一瞬间,你终于发现,那曾深爱过的人,早在告别的那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JOE死在茫茫人海中。

或许从另一方面说,母亲和JOE都是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的,她们不能为自己而生,更不能为自己而死,这就是她们的悲哀。未央和母亲的不同也许就在于此吧。未央需要的不只是个男人而已,她的寂寞在心里面,她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交流和肌肤的接触。她需要的是幸福的感觉,但是因为寂寞去看高楼之间寂静的天空清澈的颜色。

未央的孩子也将在南方的污浊的空气中长大,也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模样,也将仰望清澈的天空,不想寻找什么,只是因为寂寞。只是她的生活中没有了高跟鞋,没有了混乱软弱的母亲。相信幸福会慢慢在靠近。

八月未央读后感(三)

暑假,空调房里空虚的我。

都说时间多了,人闲了就会感到空虚感到郁闷,果真如此。

刚认识不久的朋友阿燕介绍我看一本书,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

不过,心情郁闷的时候还是别看了,不然会更郁闷。她这样说的。

只怪自己,以为没有关系,反正也没事做,又不至于郁闷得去自杀,没那么严重。

于是这天,早早的晚饭后,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听着嘟嘟的空调声看完了第一章节短篇《八月未央》。

我看得很认真,花费的时间是以往可以看完一本小说的时间。每个字每句话我看得很细很细,只因为安妮的文字我是第一次接触,怕自己不太容易看懂。

看完第一章节,结束了一个故事。轻轻的放下书,伸出手揉了揉眼睛。此时已是凌晨一点钟。

饿了。站起来,泡一碗方便面。在黑暗围绕的客厅摸索到开关,开了灯,坐在客厅的阳台旁呼呼地吃。没人注意到我。妈妈在深圳,爸爸没在家,奶奶早早地睡了。

仰起头,无意中看到了天空,却没有星星。心里想到安妮说的一句话: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在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那么,此刻,我寂寞吗?

我在想的是,我和书中的人物未央,还有乔,的确是有相同的地方。

比如,未央说乔是毫无预感的女子,所以她的眼角下面有泪痣。而我也有。我是不是毫无预感?我想是的。我总是太容易相信一个人,甚至没有任何怀疑。从前我不知道,一个人对你好,可能只是表面。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

再比如,我和未央有着同一个癖好,特别是在我小的时候。应该说是癖好了。喜欢花朵,喜欢把它们的花瓣一片片撕扯下来,留下指甲的掐痕,或把它们揉成汁水。而我,就算没把它们撕扯下来,我还是喜欢用指甲在花瓣或者叶片下留下痕迹,而它们流出的汁水会黏糊我的手指。

我不知道这个癖好意味着什么。应该说,我从没觉得这算是什么习惯或者爱好,直到看到这本书。因为未央说不明白为什么花瓣会没有血液。它们是不知道疼痛的生命,让人陡生恨意。

天,可我从没恨过它。我喜爱花朵,却总是忍不住掐它。我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想我并不了解自己,甚至有时候做一件事都不觉得是自己做的。就像迷迷糊糊的早起上学,脑子里都是空的。有时候为考试复习到深夜,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似乎是个没有目标的迷惘的人。

是的,我总是感到未来迷惘。我总觉得一个人一生的精彩是活给别人看的。很多时候我还是搞不懂人生为了什么而活。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很俗的我问了很多人很多次的问题。

安妮的书中还说,生命是一场幻觉。

是的,也许生命真的只是一场幻觉。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爱情的,一场幻觉。

生命中的人,来来去去,切换得快。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那些对不起的人,对不起的事,都过去了,要怎么挽回?

我想说的是,这篇杂乱无章的文章结束了。这本书,很现实,很真实。也许它改变了我,我已经变得现实了。明白了,现实总是这样真实。

注:精彩知识请关注

《八月一日》观后感


马上就是八一建军节了,我观看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八月一日》。影片主要讲述了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在1927年4月12日,由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叛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蒋介石开始了惨无人睹的血腥杀戮──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且把共产党员的人头高高地悬挂在城楼上。与此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停止北伐。这时,陈独秀领导的共产党员也陷入深深的迷茫中,感到革命之路步履维艰,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时间定在8月1日凌晨4点!口令是山河统一。由于叛徒的出卖,起义被迫提前两小时举行!在起义前敌总指挥贺龙元帅等的领导下,凌晨2点后,起义部队成功拿下新营房、省政府等重要据点,部队全部主力集中到了南城门,当时敌人火力非常猛烈!魏老三率领突击队员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攻上城楼。魏老三用尽自己的最后一口气将南昌起义的大旗插在了南城门上,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南昌起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些烈士们,所以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那些烈士们用鲜血所换来的。生活在幸福的家里,几乎每天过着饭来伸手,衣来张口的日子。但我们却不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有些同学吃饭浪费粮食,有些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有些不好好学习想起这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烈士们,我们感到非常惭愧,对不起他们。在学习上,就我本人来讲,有时就怕吃苦,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想:在今后学习和的生活中,我要更加勇敢大胆,做事都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夏至末至》读后感200字


看完这本小说心里有一丝说不出的苦涩,不知道是因为之昂的结局不应该还是因为七七太坏,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另一面吧。

对于结局我表示有些不解,这本书的结局本可以很`快乐的结束,可是没有。郭敬明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这样的形式。

淡淡忧伤的文字显得格外宁静而透彻,文中多次提到香樟树,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感觉很美,不是简单粗框的美,是那种很细腻很柔和的美。

我挺遗憾最后立夏没有和小司在一起,因为他们的爱情是没有物质需求的,那是很存粹的爱情很圣洁。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甜蜜那么多心酸,感觉很不应该。

对于之昂,他是受害者,我认为是的,到最后他都没有明白他的朋友是个怎样面孔,他对于命运的安排什么都做不了。

遇见是一个即幸运又可悲的女孩,出身的不幸并没有使她气馁,尽管最后七七为了不希望让她成名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但她还是坦然面对了。不过对于她结局我想说,她是幸福的,或许吧

七七,和他们几个人一起长大,在最后的时候做了一些坏事,这些事都是正确的之前是对她自己来说,不得不说她是一个自私的女孩,尽管她很优秀。

小司,你永远都无法长大吗?不能看清是非?或许只是笔者的想法,还是感慨他的冒失。或许他是一个天才,或许那只是运气

或许这本书算不上完美不过,总归还是很棒的。

读后感1500字《正说秦淮八艳》


如斯女子

明末清初,一个时势动乱,人心惶惶的年代;如同历史一贯的愚弄,于当时被称为遗 都的南京,秦淮河边,依旧纸醉金迷,欢歌达旦。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秦 楼楚馆,画舫柳巷,萎靡成风。门前缭绕身影,馆中曼妙身姿,阁内莺声细语,怀中笑意逢迎,这种种,都是她们妓女。 不是爱风尘,四倍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她们或许是官家小姐,或许是村野丫头,或是什么也不是,于这男权为天的世道,扮演一种玩物,犹如一个盛装而行的木偶,顾盼流畅,眉眼盈盈,都不是为了爱情;一曲万金, 挥金如土,肆意妄为,都是为了报复薄情的男人。她们并非以色侍人,秦淮八艳中,马湘兰 长于画兰,词工;董小宛性情贤淑恬静;李香君用鲜血将情思化作手中的桃花扇;陈圆圆的 倾国倾城的容貌;柳如是精通琴棋书画;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寇白门的纯真灵精;卞玉京 善诗文、工书画。上天总是恰似公平地给予她们所有,在拥有美貌与才情的同时,她们并没 有完美的爱情。身旁男子与之相比起来,显得那么逊色。他们或是颓唐不已,或是踌躇不前, 或是碍于世俗,种种的种种,如此沉重而又真挚的爱情,他们无力承受。

空谷幽兰独自香,任凭蝶妒与蜂狂。

兰心似水全无俗, 信是人间第一芳。 马湘兰像是一朵空谷幽兰,独自盛开,遗世独立。其与王稚登苦恋一生,无奈终无成佳偶,教世人叹惋。王稚登偶到幽兰馆,与马湘兰一见如故,相逢恨晚。此后王稚登经常出入 幽兰馆,与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有次,王稚登向马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 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并题诗: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后来又作一画断崖倒垂兰,以表达自己不是水性杨 花,而是真心期盼与之相守一生,对于诗中情意身为秀才的王稚登怎么会不懂,但是深知自 己无位无职,前途茫茫,所以故意装作不懂诗中情意,随意收下画作。

此后,王稚登北上进行修史工作,心中踌躇满志,希望回来之日能给湘兰一丝庇护。事 实总是事与愿违,王稚登失意而归,并移居姑苏,几经打听,湘兰才得知情郎的黯然南归。 湘兰便每隔一段时间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弹曲聊天,赏花评词,但是两人对婚嫁之事 缄口不言。这种超过了友谊,止于爱情的交往持续了三十多年。在王稚登七十大寿时,湘兰 抱病到姑苏,重展歌喉。清丽一曲,说不尽三十余年的情意,聊聊数语,道不出心中晦涩。 半月后,伊人香消玉殒,不久,王稚登也随之而去。故事,到此,是完满结束,不过,只是是死的完满。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事,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一开始觉得如此德才兼备的女子怎奈得对如斯男子痴情一辈子?以往的知识告诉我,明 清男子多是腐儒守己,不像南北朝那样肆意风流。换做是我,我也会选择一位志趣相投,平 平凡凡的文人雅士,也不会选择一位旷世英雄,或是王侯贵胄。女人,只是一位女人而已, 再才华横溢,也只想养儿育女,归于平淡。

爱是荒废的灵魂遇到幸福的邂逅,抑或,幸福是荒废的灵魂遇到爱的邂逅。张小娴更倾 向于后者,而我反更倾向于前者。当杂草丛生的躯壳遇见你所认定的那个人,便会奋不顾身, 至此,我不再是我,你的灵魂填补了我空荡的皮囊,使之丰盈,生动。不再行尸走肉,不再 浑浑噩噩,不再幻想幸福的模样,因为找到你,就是找到了幸福。而她们秦淮八艳,谋 生亦谋爱。

秦淮八艳,历史或多或少赋予她们更多的香艳色彩,唯独没有看重她们的费尽力气的呐 喊破除世俗的桎梏,挣脱阶级的牢笼。

如斯女子,如斯才情,叫男子黯然失色 如斯女子,如斯风骨,以后不会再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