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海上钢琴师句子 > 导航 > 《海上钢琴师》之读后感1500字

海上钢琴师句子

《海上钢琴师》之读后感1500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钢琴师》之读后感15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朋友的强烈推荐,我看了《海上钢琴师》,而且一口气看了三遍,因为我想读懂其中的寂寞与孤独,是什么能让你如此痴迷,更是因为我想读懂你的心,明白你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想要什么,我想了解你,可是在我看完之后你却走了,带着我读不懂的孤独和蒙着纱的心,一年的约定是我中断的,因为我不想猜,猜你的想法,你的喜怒哀乐,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猜,真的很累!看罢,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我不用猜了,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姿态,与其他人无关。

看第一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斗琴,华丽的指法,虽有漫不经心,不愿应对,或是与世无争,可是实力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做人就是要洒脱,可以装傻,但不能真傻,外表柔弱的隐藏着强大的心。看第二遍脑海中定格在了那个女孩的回眸,还有一张未送出的唱片和带着杂音的天籁,因为,我觉得像极了现在的我,我在心里暗暗地给1900打气,有爱就说出来吧,爱他就告诉她吧,有些人你真的会错过啊,错过后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了。同样的回眸,目光的相对,未来得及说出口的爱,我在等,我想下船,踏上陆地去寻找,可是她在哪儿啊,我又要到哪儿去找啊,我还能回来吗?第三遍看是最后的独白,没犹豫,我背了下来,在用灵魂的倾诉中,心灵震撼了,这不是结束,除非你有了一段可以拿出去讲给他人听的故事才是结束。1900的传奇足以震撼全世界了,所以他应该结束,彻底的解脱。

船上的窗口就像是1900的眼睛,他透过这双眼来观察世界,世间,帕多安在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不适合的场合闯入了他的眼中,更闯入了他的脑海中,在他的脑海中走来走去。他不为任何人而存在,但因为她,在这个世上1900有了牵挂,像个有了心事的大孩子。擦肩而过,真的是错过,1900一遍一遍地练习的表白。雨中,帕多安走了,回眸,雨打在唱片上,更浇灭了他刚刚燃起的对陆地的希望,对生活的憧憬。几句话,一辈子,以后真的没机会了,唱片里收录的心声被海的声音(the voice of ocean)吞噬。

It is a secret,and secret should be kept。离别是痛彻心扉的,在分开的一瞬间,痛苦不言而喻,扭曲变形的脸,撕裂的心,1900也想走出自己的城堡,他想听海的声音,有下船的冲动,18步,离开船在舷梯上走了18步,1900停住了,偌大的城市,无尽头的街道,一个虚无缥缈的地址和一个日思夜想的人,一切在他眼里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不确定,在他心里划过,激起短暂的波澜,他怕,真的害怕,找不到前进的路,回不去后面的船,他选择逃避,不敢面对,躲入船舱,在他的世界里,生活在心中的船,依旧坚固。

你在你自己的船上生活好久了,我想要做的是把你领下船,漫不经心,毫不在意,随机的迎合,我还是再猜,我也最后猜一次,你也怕受伤,想要伪装,不要把自己暴露出来,也许是生活的环境,成长的历程,这个不用猜,下船没有你去的方向。我决定了下船,猜累了,也受够了颠簸,更因为我真不再想把你领下船,在不确定的键盘上,你不会弹奏,在玷污的书上,你不会了书写。你还在船上,我先下了,不能陪你到目的地了,我不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里,我真猜不到。等到你心中的维吉尼亚号装上6吨半的炸药,或是你想下船时,踏着陆地听一下海的声音。别忘了,我在陆地上,下船,有一个归宿。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钢琴师》读后感1500字


  作品《钢琴师》关于战争与生存的回忆录。主人公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用最真挚,最朴实的文字讲述的了自己如何在二战中活下来的故事。
  什皮尔曼是华沙城里著名的钢琴师,享受着自己的艺术生活。然而,战争的来临打破了这一切。因为他犹太人的身份,所以他就不能好好的活着。二战爆发,华沙沦陷,犹太人遭遇了史上最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犹太聚集区的街道上躺着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尸体。一个老人因残疾没有遵从德兵站起来的命令,而被德兵从阳台摔下来。当什皮尔曼一家人被抓到犹太人集中营时,什皮尔曼的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英雄,我们是地道的普通人。所以我们还是对那个百分之十的生存机会抱有希望”。在那个特殊时期,活着变得不再是一个轻松可以说出口字眼,生命变得不可承受。每个犹太人过着有现在没未来,有今天没明天,有上一秒没下一秒的生活。活着,于犹太人而言成了一件不可及的奢侈品。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与自然斗争的生存史。鲁滨逊的活着是自己一个人漫长的等待。他只要在高高的树丛中搭起房子,便可以无忧无虑的睡觉。他同样不需要为没有食物而饿死的担忧。因为大自然就是他的巨大粮仓。然,在《钢琴师》中,什皮尔曼是一个人于战地中一个人艰苦而恐惧的活着。他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必须在枪支弹雨中度过。他没有一个高的树丛为自己架起安全的小屋。他有的只是一个破烂的阁楼顶。同时,他没有大自然里赐予他富足的食物,有的只是一块发霉的面包皮度日,甚至有时什么也没有。


活着,对于他而言是那样的沉重。    当战争结束,德兵撤出华沙,华沙城即将重新它的生命。什皮尔曼也在那个死去的华沙城里,一个人苦苦“苟活”了六年,他终于可以站在阳光底下,慢悠悠的走在华沙的街道上,活着走完一条又一条的街道。虽然此时,华沙城里的一切于他而言,是那样的陌生,又那样的熟悉。
  记得什皮尔曼在《钢琴师》里讲到这样一段话“那些恐怖的日子里的生活境况:像一个受到威胁的蚁巢。当一个卤莽的白痴带着带钉子的皮靴开始践踏蚁巢的时候,蚂蚁会爬到东,爬到西,愈加忙乱地寻找逃生的路,寻找解救自己的办法。。。”这段话深刻的反映了在战争的阴霾下,犹太人痛苦,恐惧的活着的状态。什皮尔曼像一只蚂蚁一般活着。他爬行于华沙城里的各个肮脏的,黑暗的角落。但这一切外在的狂风暴雨,并没有阻止这只顽强的蚂蚁生活下去。
  几年后,战争结束了。什皮尔曼也结束了他的蚂蚁生活。他说:“明天我必须开始新的生活,我身后除了死亡一无所有。怎么能开始新的生活呢?我从死亡里汲取什么样的生命力呢?”什皮尔曼的母亲,父亲,弟弟,妹妹们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生命,战争使什皮尔曼一无所有。如果活着变得不再沉重,那么你还剩下什么呢?什皮尔曼唯一剩下的就是好好活着,为自己,为家人,好好的活着。


  昨天你和你爱的人或爱你的人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睡觉。今天,一场意外,或战争,或地震,你的爱人都在一瞬间离开了你。你意外的活了下来。你拖着沉重的脚步,踩在乱石堆上,带着破碎的心,走向眼前破壁残垣的深处。那里有你和爱人们的回忆。可是在回忆的面前,你泣不成声。于是,你开始学着一个人艰难的活着。
  或许生命使你失去了一切,你赤裸裸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于是,你选择放弃这个世界,渴望一个人的逃离。可是,当你选择逃离这个世界。你也在选择逃离自己,逃离那些逝去的爱人。你不知道,好好活着才是对那些逝去的爱人最好的礼物。
  当活着变得不再沉重,那么你剩下的就是好好的活着。

  作品《钢琴师》关于战争与生存的回忆录。主人公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用最真挚,最朴实的文字讲述的了自己如何在二战中活下来的故事。
  什皮尔曼是华沙城里著名的钢琴师,享受着自己的艺术生活。然而,战争的来临打破了这一切。因为他犹太人的身份,所以他就不能好好的活着。二战爆发,华沙沦陷,犹太人遭遇了史上最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犹太聚集区的街道上躺着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尸体。一个老人因残疾没有遵从德兵站起来的命令,而被德兵从阳台摔下来。当什皮尔曼一家人被抓到犹太人集中营时,什皮尔曼的父亲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英雄,我们是地道的普通人。所以我们还是对那个百分之十的生存机会抱有希望”。在那个特殊时期,活着变得不再是一个轻松可以说出口字眼,生命变得不可承受。每个犹太人过着有现在没未来,有今天没明天,有上一秒没下一秒的生活。活着,于犹太人而言成了一件不可及的奢侈品。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与自然斗争的生存史。鲁滨逊的活着是自己一个人漫长的等待。他只要在高高的树丛中搭起房子,便可以无忧无虑的睡觉。他同样不需要为没有食物而饿死的担忧。因为大自然就是他的巨大粮仓。然,在《钢琴师》中,什皮尔曼是一个人于战地中一个人艰苦而恐惧的活着。他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必须在枪支弹雨中度过。他没有一个高的树丛为自己架起安全的小屋。他有的只是一个破烂的阁楼顶。同时,他没有大自然里赐予他富足的食物,有的只是一块发霉的面包皮度日,甚至有时什么也没有。

读《英国单手男成钢琴师》有感300字


世界上,有许多伟人,而在这群人里面,有一些不曾为身体部分残疾而沮丧,而是自强的站了起来,为成就梦想全力以赴,然而尼古拉斯麦卡锡就是其中的一位。

尼古拉斯麦卡锡天生就没有右手。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爱上了音乐,之后的岁月里,麦卡锡借助一个简陋的电子键盘自学弹奏,他的父母认为麦卡锡弹的曲子跟立体音响没什么区别。之后,他成为了英国第一个残疾人管弦乐团帕拉管弦乐团的成员。

尼古拉斯麦卡锡天生就没有右手,是多么可悲的啊!可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执着而坚定,没有一丝的顾虑。

刚开始,他还看不懂五线谱,只是不断地听各种乐曲并试着弹奏,慢慢的,他甚至跟原唱没什么一样。后来,他进入了帕拉管弦乐团,后来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

我们天生没有残疾,可是自己的目标总是漂浮不定,没有从头至尾的拼下去,总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掩饰自己的不足,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只会一直拖下去,甚至是能拖就拖,不能拖就对付过去。

而现在,尼古拉斯麦卡锡就是一个榜样,一个让我们该掉坏习惯的榜样!

《海上劳工》读后感1500字


夜色正浓,《海上劳工》的余温还未散尽,拿起笔和纸伏案而写。将压抑一天的震撼和对朝圣者的尊崇刻在白纸上,我不知道除了写下这些还能以什么方式阐释这种满怀的澎湃之情,以此来哀悼那片大海和吉利亚特。

情是力量的驾驭者,人体是能量的核心,情便是寄生的思想。将纯洁的爱恋视为信仰,与之共生死。一旦信仰离去,便只剩下空体,唯有一死了之,以示衷心。

雨果先生的《海上劳工》是从罕见的雪天述起。也许这雪的纯净正代表着情字的解释。被称奉的魔怪吉利亚特邂逅了单纯美丽的贵人小姐戴吕谢特,这种恋情并不是相互的,而是吉利亚特的单相思。正如飞蛾欣喜于红艳的火苗,小虫迷上了绽放的猪笼草,小鱼嗅到了馨香的鱼饵。一开始便已为悲剧的收场做了铺垫,埋下伏笔。吉利亚特以其魔力(其实是勤奋的结晶)挽回了戴吕谢特父亲勒蒂埃利的船机和遗失的金钱。高兴万分的勒蒂埃利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这是吉利亚特做梦都想得到的。风笛在召唤着自己的恋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吉利亚特却硬生生的说了不。镜头转到那鱼饵座椅,粗心的人会在这里丢了性命。涨潮是难预测的,一旦袭来,势如破竹防不胜防。而恰恰吉利亚特曾救过一个粗心的贵人。这个人也就是戴吕谢特深爱的男人埃博内齐尔。命运给了吉利亚特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和一双勤劳智慧的双手,他却在为自己挖建坟墓,将自己窒息在命运的糟粕里。

这个不字是说给自己的,他不忍心将相爱的人因为自己而被拆散。当埃博内齐尔与戴吕谢特乘坐克什米尔号远去的那一刻,他让海水没过了自己的头颅。这座海上坟墓无形的在哀悼这种震撼人心的品质。

命运,有是命运。读遍雨果大师的文章,贯穿始终的就是这两个字。无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悲惨世界》,或者是《笑面人》还有《海上劳工》,都得到了一一体现。正如自己被命运流放从法兰西到布鲁塞尔再到英属的诸岛,始终是这两个字在作祟。正是十九年的流放生活让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和善良。在冰封的社会黑暗里,这种流动的血脉却会被无情的截断。好人未必有好报,没有人会承认它的分量。好厚的一本《海上劳工》,选择了在寒假读,也是为了去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凄凉。吉利亚特顽强的在佛尔石礁与大海战斗的场面依旧在我心底澎湃。常人无法理解这种出于对情信仰的疯狂。海风像刀刃般磨刀霍霍,盐水肆虐冲击着岩石,凸肚船都开始憎恨主人的无情,唯有用咯吱咯吱的呻吟祈求。

抛开圣尔普森这片海边小村,吉利亚特的描述是用数不尽的字符架设的。远离人群,闭门自居,正是这种与世无争,远离社会黑暗一尘不染的心才会筑起这座不朽的坟墓。海角屋如他的坚硬臂膀,与海相依为命同时又与海在抗争。海是罪恶的,但他教不坏人,而他只会磨砺一个人。正是如此,这颗一尘不染的心才会让历经罪恶的人觉得不解。吉利亚特一举一动都在诠释他的天真无邪。海水吞噬了他,容纳了他,将他的那份纯真与勤劳撒向海底。在陆地,这种结合体注定不能生存。只会被一点一点的推向死亡的坟墓。

凸肚船随潮水在浅谈颠簸,从此再没有人能够驾驭它了。像一片瓦,挣脱了屋顶,以为得到了自由,结果却被摔得粉碎。蟹壳与僵死的鱼虾被潮水留在了浅滩,轰鸣的托运船迷雾中再次启程。这片海域依旧在流着血。

《人生》之读后感1500字


读完路遥的《人生》,我第一感觉这分明就是司汤达《红与黑》的再版嘛。《人生》中的高加林和《红与黑》中的于连,这两位主人公都出身寒微,他们胸怀抱负,勤奋好学,才华过人,相貌英俊,颇得女子垂青, 又对现实不满,桀骜不驯,自傲、自尊又自卑。他们的第一次恋爱对象巧珍和雷纳尔夫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但是他俩为了理想,为了更远的世界,都抛弃了自己的所爱,分别爱上了对自己人生发展有利的黄亚萍和玛蒂尔德,妄图攀着女人的石榴裙往上爬。到最后,二人都忍受着良心的煎 熬,并一无所有。

其实,想了想,两位主人公又有所不 同。首先社会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高加林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巨变的大幕刚刚拉起;于连生活在法国封建社会末资产阶级革命初 期,各种思潮涌起。两者类似的是,都是在社会急剧变化中的环境里。其次,于连在自己疯狂追求私欲,并抛弃道德后又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最终走向人生的自我毁灭。 就我个人感觉,虽然说合理的个人私欲也没有错,但于连的追求,理想成分少,私欲成分多;高加林也有私欲,但理想成分多一 些。你不能说高比于好,因为在当时的时代下,二者都是时代的典型人物。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而不能完全归结于个人身上。高加林在浮浮沉沉之后又回到了人生的原点,巧珍也嫁人了,貌似满目伤痛。一个在别人眼中出卖良心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但农人淳朴的心又很快接纳了他,他找回了自己的根,又开始了新的希望。

这里,我还想说说巧珍及其所代表的 一些人物。他们或许没有文化,或许看起来很土气,但他们真!他们坚强!他们身上洋溢着人格的芬芳。那是一份淳朴而伟大的 感情,他们的爱没有局限 性,不会因为 物质的变化而改变。他们才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怨无悔的人。写到这儿,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一个文化程度不高,脾气很火爆(现在她的脾气被我这么个儿子磨得温柔了)的人。据说年轻时很漂亮,嘿嘿,当然现在也不老一个银行小职员的形象。 我的父亲常对我讲,别看你我文化程度都比你母亲高,知识、思想都比她丰富,可真要是比起为人的那股子真,那股子对家人的纯净与无悔,你我差远了。当时一听也只当笑谈,现在想起,句句真言。是她在我心灵最困苦的时候,别人都认为我不好的时候,耐下性子, 听我这个混球絮絮叨叨,使我逐渐从心灵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她这种美好的品质又常为我所忽略,只记得这老娘们,嘿嘿,天天没完没了地和我斗嘴。现在想想,和老娘嬉皮笑脸逗逗闹闹的时光真是美好啊。想起一句话,大意是:知识的丰富与良好的品质是不一定成正比例的,这话放在我妈身上很合适。

再回到书上,我觉得路遥的这个结局很好,留给我无限追念,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开阔。就像黄永玉说过,走路在一个坑上摔了一跤,就要在这个坑边骂它一辈子吗?也如同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生没有唯一,不要给自己加牢笼。得到时要珍惜,失去时,也没必要过分悲伤。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人生奋斗过 程中,万不可耍小聪明,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这点上我深有体会,老是倚仗自己会沟通,不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好多事,不要有过多的功利考虑,结交你、认识你,天性使然,同气相求,不为图啥,但到后来你有条件,真帮了我大忙,那么我就感激你。这两天,读多了黄永玉的书,还要引用他的话: 我这一生感激两件事:一认识了许多好人, 并在他们温情下灌溉我的成长;二读了很多好书,让我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信仰。是啊, 这样的话,人际关系又怎会是负累呢?分明是力量的源泉啊。

还有,我从小在城市长大,每次父亲让我回农村老家看看,都跟上刑似的,觉得和他们没啥共同语言。其实我辜负了多少乡情啊,想来,不免怅惘。以后还是要多回去看看,因为祖辈的根在那里,没有他们哪来的我呀。

最后以张元济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吧: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罪与罚》之读后感1500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习惯于妥思妥耶夫式的的漫长叙事,也许最真实的叙事注定无法不漫长。执着是个可怕的东西,执着于生活的人可以像蚂蚁一样埋头长征,也可以恶魔一样揣起屠刀。可人从来不是只生存于两段的砝码,最真实的人生是游离在平衡与偏执两端的维系。跨过天平的横梁走到极端的过程,是屠戮自己的过程把自己交给上帝,或是交给恶魔。

生活擅长制作常谈常新的谜团,不管是天才还是傻瓜都能有所解悟,但现实永无正解。窘迫的现实与对理想主义的推崇让一个年轻人陷入疯狂,他躺在棺材一样阴暗低矮的出租房里思索,以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在偏执狂的思维里,不平凡的人可以疾驰的象群般践踏着脚下的生命踏上光明,平凡的人注定庸庸碌碌供人踩踏。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洲的时候,生灵涂炭的战场成了皇位后最闪亮的注脚。拿破仑乘着历史的东风成就王座,他说: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让后人去评判吧。可惜那个躺在棺材里的大学辍学生做了最偏执的评判。社会的畸态让他只看到践踏与辉煌,并且将前者视作后者的必要基础。

对自我哪怕还有一丝坚持的人,都是不适合拿起屠刀的,更何况是饥寒交迫中靠消化自我维系生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当他在病态的执念中将劈柴的斧头变成杀人的利器,其实他不差毫厘地杀死了自己。他近乎推脱的言辞并没有错,不是他杀死了寄生虫一样的老太婆,更不是他杀死了老太婆天真无邪的妹妹,他事先早就将斧头砍进自己的脉搏,犯罪现场只生产恶魔而不适合活人。我之死成就我之恶,这个命题也许在唯物论者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自欺之辞,可惜人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家,唯心的解读往往给生活以解脱。

执着于错误的后果是可怕的,这偏执表现在生活里尤其令人难以逃离。用最世俗的眼光审视小说主人公,或许会觉得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未能将自己的教义坚持到底,他没能彻底将良心的自我毁灭于黑暗中,杀人后他成功地规避了法律的制裁却再脱离不了自我的谴责。无耻者的最无耻之处便在于他总能绕过人性的约束而将失败归之于手法上的失误。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所说: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若人可以用畜道生存,那么生活就没什么不可以。所以罪的罚对于无耻者是无效的,对于高尚者却是难以逃离的。也因此,生理上的惩罚其实对于罪犯而言是最低级的,因为这能够以儆效尤,却不能让他学会高尚。只要邪念未死,一点点侥幸心理的作祟便足以令其重返罪途。

关于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直到文末也是语焉不详,或许正如批判者所言,这曝露了无法剥离的时代烙印。但当索尼娅将自己的柏木十字架戴上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脖颈,而自己戴上属于被男人杀死的莉扎薇塔的铜十字,当她选择罪之罚的重者与男人共涉西伯利亚,当爱情的唯美洗濯时代的污浊,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同是时代的弃婴,却以爱为结获得了新生,这到底是出于文学家的浪漫,还是源自历史的归宿?真情难求,难在少有共同承受,爱情的本义可能便是于共同承受中获取共同的救赎。可惜,小说诞生之日起,作者便已经死亡,何况如今其人尸骨早已化为春泥,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然没有机会为自己辩驳。文学大师恐怕也不会为小说辩驳,但若是那份共享十字架的伟大爱情尚不能让人救赎,我亦无言。

时代的焦灼塑造时代的弃婴或是宠儿,生存在历史之痛中的人们,自须领受生活的正解。在此意义上,罪与罚毋宁说是罪与救,救赎之道与沦落之道同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