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1500字 > 导航 > 《顾颉刚自传》的读后感1500字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1500字

《顾颉刚自传》的读后感1500字。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顾颉刚自传》的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自古以来,苏杭都有天堂之称,其环境与生活的美好,是可想而知的了。我没有在苏州生活过,但在杭州生活了几年,对于杭州的美好与舒适,是有所感受的。所感遗憾的是,今日的杭州不再有昔日的文化情调,变得有味而无道了,我估计苏州的情形也差不多。

苏杭之所以有天堂之称,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处富庶的鱼美之乡外,更多的还在于它的文化情调,就像一个女性的美,除了她的天生丽质之外,还和她的打扮与涵养有关,否则就只能是花瓶了。同今日的苏杭变成了花瓶般的美,缺乏内涵与气质不同,往昔的苏杭是既美且醇的,值得再三品味。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出生在苏州,在他的自传中有多处写到苏州的往日情调,可作为我们管窥往日苏州的入口。

概括顾颉刚先生的苏州讲述,我们可以将它的特点归纳为这么几个字:富、美、闲、雅。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最为富庶的地段,是流着奶与蜜的地方,这是周所周知的。只是苏州的富同它周边及其他地方不同,它是一种不事稼穑的富,也就是说,他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是花钱的地方,不是赚钱的地方,正是这种富庶养育了苏州的特殊情调。我们知道,在那些因辛苦赚钱而富余起来的地方,闲雅之人都比较少,而暴发户却很多。在这样的地方,精致优雅的文化是无法形成的,就像现今的中国一样,赚钱很得劲,暴发户很多,懂得花钱且化得有品味的很少。昔日的苏州却不是这样,住在那儿的大多不是暴发户,而是些富而知礼、富而求雅的人。据顾颉刚先生讲述,当年住在苏州的人都是周边地区的大地主,他们不仅不事稼穑,甚至连自己的土地在哪里都不知道,财富靠别人打理,他们只是收租,坐享其成。因此,这些苏州人特别闲,他们往往都不工作,整日的就是听戏、喝茶、读书、品园,追求生活的闲暇、品味与情调,以至于他们连官都不愿当,只愿意逍遥自在,自得其乐。由于这种富造成的闲雅,再加上苏州特有的水乡之美,进而形成了它独有的精美雅致的文化情调。

由于富庶、有闲暇,追求品味自然会成为往日苏州人的情趣。他们大多喜欢玩物,最为典型的就是他们的园林,追求精致典雅、别出心裁,透露着特有的闲情逸致,对于忙忙碌碌的今人,不要说去追求,就是连欣赏恐怕都不能够了。当然,苏州人所玩的物不只是园林,他们的琴棋书画、昆曲、小吃等等,样样精致,或者巧夺天工、或者幽雅深远、或者柔软绵长,实在是占尽人间风骚,不愧有天堂之誉。但是,要欣赏这些,必须要有特别闲静的心态和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否则就会很隔,人在画中游,心在画卷外,比如,苏州的昆曲,唱腔婉转,吐词极慢,简直是一字一顿,没有闲适的心态和良好的修养,是很难欣赏得来的。

在追逐效益和效率的今天,往日的苏州情调是很难被人理解的。如果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帽子,昔日的苏州情调还可能变成封建没落阶级的颓废了。设若如此,那就无法谈论苏州的往日情调了,也正是在这种阶级意识和效率意识的摧残下,往日的苏州情调,精致的学术文化,已经变得一去不返了。文化情调这种东西肯定是建立在富庶与闲暇基础上的,只有富庶、没有闲暇不行,只有闲暇、没有富庶也不行。没有闲暇的富庶大多是暴发户,即使不是暴发户,也缺乏创造和欣赏文化的闲情逸致,无法形成真正高品位的文化情调。没有富庶的闲暇,就无法做到自娱自乐,大多会变得忧心忡忡,也就不可能产生那种心无牵挂的优雅。

如果财富的积累能变成文化的优雅,那么,这种财富也就获得了它真正的意义,因为文化才是流通古今的公共产品。如果财富的积累不能变成文化,转化为精神财富,那么,这样的财富是短暂的,缺乏公共性的,也就变得失去了意义。往日的财富积累将苏杭变成了人间天堂,乃在于他们成功的将物质财富转化成了精神财富。如果物质财富不能转化为精神财富的话,那么,财富就可能变成张牙舞爪的怪物,就像今天的诸多财富拥有者那样。

财富与文化,物质与精神,本是相互连通的,只是由于某些政治意识形态的顽固观念非要将它们分开,让财富失去文化的支持,不能转化为精神;让物质与精神失去联系,变成庸俗粗陋的物质狂欢。看看《顾颉刚自传》,品味品味往昔的苏州情调,不仅有益于我们的身心,还能促使我们去反思财富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血脉关系,这实在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三顾茅庐》读后感500字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古今中外闻名的四部名著吧!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数《三国演义》了。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我看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所谓天下的君主有谁不想得到有才华的人呢?《三顾茅庐》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刘玄德知道了诸葛亮很有才时,就十分想得到他。他三次到达诸葛亮的寒舍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最后刘备的真情打动了诸葛亮。

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因为刘备即为君主却为了自己的百姓希望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冒着风雪去找诸葛亮。他放下君主的身份,不理会自己的颜面,也希望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让百姓过更好的生活。虽然两次到诸葛亮的房舍,都遇不到诸葛亮,但他还是坚持不懈。而他的诚心最终还是打动了诸葛亮。他的耐心更打动了我。

看着刘备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想姐姐帮助我。但是姐姐却总是让我等,这使我火冒三丈,便自己做,结果却弄的一团糟。看了《三顾茅庐》让我脑子里的问号开始有疑问了,为什么我不能像刘备一样呢?就算要等多久都在所不惜。

如果世界能有多一点像刘备这样的人,遇事不灰心,靠着顽强的毅力,用真诚来打动别人。世界将变的更美好。只有遇到事都像刘备那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谦虚的气概。这样每个人才会有更大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读后感1500字《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李开复,这个世界级的传奇人物,曾先后在苹果、微软、Google这样三家在全球具高度影响力的顶尖IT公司里担任高管,他总是能很理智的分析自己内心需求,很大胆并且适时地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超越平常人的思维方式,对新事物,新领域,总是充满挑战和激情。通过读李开复的自传,好像跟随他经历一个人生,一个不断跟随自己的心愿去探索的人生,一个勇于冒险和创新的人生。

美国文化中,创造力和teamwork非常重要。teamwork通过和他的一帮死党一起搞恶作剧,一起尝试创业中慢慢的积累着,而创新则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思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这两条给他以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我对其中teamwork感受很深刻。在国内,团结一致的口号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分工合作真的太少了。我们大部分更习惯于单干,而单干恰恰让我们少了很多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而沟通交流会使不同的思想之间产生火花,这样的火花往往蕴藏着很大的能量。

书中提到的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这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毕竟,芸芸众生,大都只能是Liveyour life的。当然,把Lead your life作为人生追求目标也是非常好的,这也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的原因。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这有些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李开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在这过程中,以自己的人生标准,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这些都说得非常有道理。在这本书里还很多类似的真知灼见,这应该是李开复的人生感悟,从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李开复为何能成为中国大学生的良师的缘由。

很欣赏书的结尾的一段话: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最富有的人。虽然李开复是一个拥有财富,拥有社会地位,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拥有一种从容平静的快乐,他有温馨幸福的家庭,有可爱的女儿,有贤淑的妻子。所以他是成功的。

虽然李开复是成功的,但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模仿,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条件,去学习一些他如何在困境、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承受能力,以及汲取他在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的经验和感悟。世界不会因为我而改变,但因为有我而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1500字的读后感


1500字的读后感范文一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所谓闻名不如见面,前不久,我就读了这本好书。

关于革命一类的书籍看得不是很多,但也涉猎过一些,但是这本书对我影响是最大的。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保尔 柯察金的青年。在他十二,三岁时,母亲把他送进了学堂。保尔的家庭很贫困,母亲在给别人做佣人,哥哥是一个电工,而父亲很早就死了。所以,进学堂对于保尔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是,因为保尔对于教书先生的不公平,对于教书先生对他的百般刁难感到十分愤恨,因而做出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很快,他被学堂开除了。由于生活的无奈,母亲把他送到一个饭馆做伙计。在那里,他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这个社会的最低层。那儿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然后,在哥哥的帮助下,他被调到了发电厂做了一个电工。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个名叫朱赫来的水兵。在他那儿,保尔接触到了一连串的新鲜事物,关于团组织,党组织以及革命。一些日子以后,保尔偶然得到了一把手枪,也因为杀了一个敌人,为了逃难离开了母亲哥哥以及生长的家乡。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参加了革命。以后的八年,他都热衷于革命事业。虽然只是八年,对于生命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与某些人的生命比起来,这八年比别人活了三辈子还要珍贵。一次又一次的病魔缠绕着他,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克服着。后来,由于神经遭受破害,导致自己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他还是用他仅有的一点点儿生命写成了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对于保尔来说,能写成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因为他只读过三年书。以前写文章,总有几十处修辞有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大量阅读书籍,完成了一个对于他来说的奇迹。当这一本书发表以后,他的生命又重新燃烧起来了。

当然,这本书对于我们现在很多人来说,是有点儿看不懂的,这并不难明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是,这样的精神还是可以延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就像保尔一样,为了革命的事业坚持到底,无论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挫折都不屈服。这就是所谓的百折不挠。当然,现在我们这儿没有战争,但是生活中一样的会出现很多的困难,虽然不大,但我们仍旧需要用我们的精神去克服他们,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不要惧怕生活。它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1500字的读后感范文二

元旦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

提起作家莫言,很多人早有耳闻,或许亲自读过他的作品。他,1955年出生的年轻作家,1980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作品。1986年夏天,莫言与陈老师雨、朱伟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酒国》是一篇意识流体裁的长篇小说,其中包括《酒精》等九篇围绕酒文化的短篇,可以独成章节,并以十八篇与学生李一斗的通信原件贯穿全篇。

《酒国》小说所描写的酒国文化,以几个典型人物为线索,写出了奇妙的液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其中各阶层对酒的需求和应对截然不同。作者以丰富的生活根基为依据,写出比赛酒量的宴席场面和酒醉之后难受的滋味,是非常真实的,令人感叹的!

使我联想到自己前半生坎坷的生活阅历,很有同感。小说中的一些场面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我曾经喝醉过数次,每次都吐得不省人事,丑态百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莫言的文字给出了答案。

我与许多小官吏是朋友,也跟着他们喝了许多不花钱的酒,这也是腐败行为。我知道,我深深的体会到,赴这种比赛酒量的宴席绝不是一件乐事,只要你还讲信义,好冲动,必定要被放倒。只有那些冷面冷心冷静的人,才能不被灌醉。而喝醉后的难受滋味,比感冒了难熬许多。我醉酒一次,脑筋要麻木起码一个星期。但一上酒席,三杯下肚,便忘了先前的痛苦,总是像英雄一样豪饮,像狗熊一样醉倒。其实也想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饭,但身不由已啊。一方面他们因用公费吃喝,酒海肉山地挥霍浪费而被百姓诅咒,一方面他们又深受酒宴之苦,这大概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矛盾。

《酒国》小说所描写的《采燕》一节,使我受益匪浅。采燕一节细致地描写了采集燕窝这一古老而又濒临灭绝的行业,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是一篇很好看的东西。

燕窝自古以来被称为大补之佳品。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记载生肺病的林黛玉,动不动就喝燕窝汤。在一个世纪前,有钱人家吃饭,燕窝还是酒宴上必备的珍品。但具体燕窝为何物?燕窝何人所采?燕窝怎样采摘?一般人包括我在内是不了解的。小说以大量的文字详细地讲述了采燕的历史,采燕的过程,采燕的艰辛与代价,赞颂了采燕人灵巧的体质,高超的技术,聪明的才智和丰硕的成果。据说现在在中国,燕窝以近绝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只得从东南亚各国进口,导致燕价暴涨。现在香港市场上,每千克燕窝已值2500美元,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这种昂贵的东西,今天的工薪阶层应该是没有操心的必要了!

《酒国》小说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省检察院侦察员丁钩儿,接受了调查红烧婴儿真相的任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曲折而离奇的故事。小说分别以《肉孩》《神童》《烹饪课》等章节分别描述了肉孩的养育买卖宰杀烹制的全过程。读完令人反胃、呕吐,不寒而栗!

小说反复强调从事上述活动的人们遵守的宗旨是:红烧婴儿是一种特殊的食品,这个婴孩已经不是人,是根据严格的两厢情愿的合同,为满足发展经济、繁荣酒国的特殊需要而生产出来的人型兽,他们同待宰的其他食用兽是一样的,因此不能滥用感情。

联想到现代的人们已经发展到无所不吃的地步,这种论调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必定是最高等的生物,从法制社会的道德观念来看,这已经超出了法律和道德准绳的规范,是一种可耻的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

虽然这是一篇小说,不是报告文学,小说中的情景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但愿无所不吃的人们不要发展到食用红烧婴儿的地步!而且人类健康长寿的秘诀与胡吃海塞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自传读后感


自传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爱迪生》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的是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肯动脑筋,克服种种困难,顽强进行科学实验的事。读完这篇文章,我被爱迪生那种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爱迪生从小家里很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多岁,他就开始卖报谋生。他很爱科学,常常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科学书报和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他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也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

十二岁那年,他在火车上卖报,卖完报,就挤时间在火车上做起化学实验。由于火车震动,实验用的白磷起火燃烧,车长把他从火车上赶了下来,做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也被全部扔掉了。车长一个狠狠的耳光,打聋了他的耳朵。

意外和打击并没有使他放弃。后来,他省吃俭用,又开始了新的实验。实验中,尽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硝酸差一点弄瞎了他的眼睛,但他刻苦钻研科学的决心,从来也没有动摇过。

为了试制电灯用的灯丝,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累了就趴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他一生奋斗的经验总结。

比较起来,我平时做得真是太差了。平时自己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打起了退堂鼓,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爱迪生小时候条件那么艰苦,而他却能克服困难,顽强奋斗,最后取得成功。而我们现在学习和生活条件都这么好,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我要好好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那热爱科学、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勇气。用这种精神时时激励和鞭策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厥作为的人。

自传读后感范文二

自从我看了他的《边城》,我爱上了那个民风淳朴的小镇,也了解了我所在的这个美丽的地方。倚栏轩文学网

现在我有看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感触挺深的。觉得他的文章,就像一口井取水一样,清清的,甜甜的,没有华丽的辞藻,自然流淌,却沁人心脾。就像他的《边城》,让人沉浸在那悠长悠长的宁静中,尽情的去领略和感受那里的景色和人情。

沈先生的孩童时代和一般顽劣孩子一样,贪玩,逃学,好斗,说谎全占了。他的父母给他换到远点的学校,去学校的路上他拐着弯走远路,就是为了看路上的风景。

嘿嘿,这样使我们想到我们自己的童年。我们一群小孩上学也是路上磨磨蹭蹭的,钻下这里,看下这里,对什么事情都觉得很好奇,很好玩,所以每次都会迟到,被老师罚站。

他喜欢下雨天,因为可以不要穿鞋子,走路时专门走水坑,看到河里有人在捞东西,他也要停下来看好一会,逃课去野外捉蟋蟀,在巷子里跟人打架,总之,只要不学习,干什么都行。

我从来没想过,沈先生的童年会是如此,总觉得他应该跟其他人一样从小就是一个佼佼者,而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孩子。

她们在路上摘人家果树上的果实,挖黄泥地里的红萝卜。他们觉得这是在帮果树减轻负担,是为萝卜们不再受委屈被埋在深土里。

除此以外路上无处不是莓类同野生的樱桃,大道旁边无处不是甜滋滋的枇杷,无处不可得到充饥果腹的山果野莓。口渴时无处不是可以低头下去喝的泉水。至于茶油树上长的茶青,则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讳。即或者任何东西都没得吃,我们还是依然十分高兴。说真的,我很羡慕沈先生,因为他们过的很快乐,就算在别人看来是没有出息的行为。

我小时候也很爱吵闹,整天像一个假小子一样。可是我每天都过的很开心,很快乐。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做我想做的事,我可以和我的伙伴一起玩一起去冒险,一起去观察我们自己所好奇事物。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河里洗澡,去翻螃蟹。

秋天的时候,我们去山上摘野果,冬天我们坐上自制的滑板车滑雪,所以现在回忆起童年觉得幸福无比。

沈从文先生的童年是幸福的,而我们的童年也是幸福的。可是现在的孩子,几乎是没有你童年的,他们只有大堆的作业,无数的辅导班。他们几乎没有伙伴,更不可能与伙伴们一起去亲近自然,与自然有什么亲密的接触,也不可能了解自然中的事物。

我在现在的孩子将来回忆童年的时候,他们会记得些什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