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考生的句子 > 导航 > 考生的学习计划范文

考生的句子

考生的学习计划范文。

平时的生活中,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考生的学习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进行自我分析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2、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Fwr816.coM精心推荐

一个考生的学习计划


提供一篇学习计划,为您提供帮助!

学 习 前 各 项 准 备 工 作

《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对整个复习过程没有统筹安排,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难以实现复习时间的合理分配。在学习前要结合个人情况做个安排,所谓未雨绸缪即是。

①工作上:我对科室工作自4月份起到7月份固定性和可能突击性工作做了排期。对他们在占用的时间上做了一个预算,从而为每天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提供了现实性。

在安排工作上坚持第一条基本原则:一天工作上4个小时后其他工作就地安排第二天再干,以保证司考时间为根本。

②生活上:让母亲专职带孩子和管好家务,不让家务缠身。杜绝一切不必要的社会应酬,包括单位的应酬;明确和每位朋友或亲戚讲明,自开始读书起不许相互串门与呼叫应酬。这也等于是大张旗鼓告知所有人,给自己一种压力。

在安排生活上坚持第二条基本原则:除上班时间以外,务必保证每天要有至少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③意志上: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在书桌上张贴以下箴言:

一、时间是无法批量生产出来的,需要你一秒一秒的挤出来;

二、经济压力,工作繁忙,孩子的看管,生活琐碎烦心再加上学习压力,是横亘在你心头的五座大山,如何把握,杀出重围,你需要有坚忍的意志和不摧的战斗力!

三、要记住,挺过去,前面一个天!

四、如果你不能站着生,请你站着死!

④学习入门选择:

我是一名自考毕业生,一共考取了23门专业知识,在系统理论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因此不必从学习教材入手;自己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对司法考试并不了解,因此要从了解司法考试入手,即做真题。通过做真题,首先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具 体 学 习 计 划

第一轮入门(4/8---4/30)做一遍真题与读一遍真题

用书:①《2006年版历年真题归类讲解》858页

②《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讲解与2007年命题走向预测》252页

③ 2002-2006共5年真题试卷

学习安排:两本书共1110页,时间共3周,按照每天一卷真题、4天一套真题。逢周六日加时读真题。算出自己前三卷的平均分。

目标:对整个司法考试的轮廓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自己的水平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要求:一定要自己动手做,绝不能先看答案。每卷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完。

(备注:实践中该阶段至4月28日完成,提前2天。)

第二轮划重点(5/1---7/15)在教材中解读真题

用书:①《2006年版历年真题归类讲解》

②《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讲解与2007年命题走向预测》

③ 2002-2006共5年真题

④《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及相关规定》

⑤ 三本教材

学习安排:时间共11周,按照《历年真题归类讲解》的体系,将每道题每一个选项的知识点在教材中那个地方标注出来。在标注的同时要同步学习该知识点并作出自己保守性的对2007考点的预测。标注后针对大纲规定的新增考点利用周六日集中火力,也进行标注。

(经过标注,教材那一页考过几次就一目了然。整个知识点的恒重点、重点、次重点、淘汰点就一目了然。)

目标:通过标注,对整套教材的重点在哪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也粗粗地通读了一遍教材。

{黑线标记:200X真单(多、不定)XX;相关重;司考难、重、考点。

红线标记:2007必考;新增考点。}

(备注:实践中该阶段至6月28日完成,提前17天。)

第三轮看整体(7/16---7/31):精读教材一遍

学习安排:

第一卷863页21天/(每天4小时/42页)

第二卷689页16天/(每天4小时/42页)

第三卷676页16天/(每天4小时/42页)

目的: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详尽的理解,而不是了解。

(备注:实践中该阶段至7月31日完成,比预计多出19天,这中间主要是半年总结汇报统计等工作上的影响。)

第四轮提高(8/1---8/31):①再做一遍真题、再读一遍真题

②练习:加强系列练习

③加强新增考点练习

用书:①重点金题一套5本

②新增考点练习

③ 2002、03、04、05、06真题

从现在开始到考前至少保证每天有不少于12小时的学习时间。

学习安排:先做一遍真题,与入门阶段相比较,发现出自己重复出错的知识点即通过学习教材仍然无法掌握的薄弱环节,即刻加以学习巩固。

其次做一套模拟练习即配套金题。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实践后,本轮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买到一套新增考点练习,哪怕是最次的练习;二是通过做第二遍真题和一套配套金题,发现自己在司法解释的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后在学习中对这一点也仍然没有引起重视与加以改进和学习巩固。)

第五论冲刺(9/1---9/14):①精读一遍模拟练习

②做冲刺性模拟试题2007红腰带试题

③新增考点再学习

备注:本计划为大政方针,具体按照复习效果进行微调,尤其是提高和冲刺阶段要结合实际学习情况综合修改制定。

制定的复习计划与学习安排一定要细化到每天,其好处有二,一是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二是从每天计划的落实找到成就感。此外,在放假期间,我把手机和家里电话全部拨线,而且躲在别人家里读书(主人没在家),除了母亲、爱人,根本没人知道我在哪里!包括我的孩子。

在实践中,由于单位放假一月,比原来预想的时间多出两周,于是把它利用于重读一遍教材中标注的知识点,但考试前几天,发现自己在对司法解释也就是说重点法条的理解和掌握仍然是薄弱环节甚至说接近空白,当时整个心都紧张了起来,而且已经进入最后倒计时,备战的强度也接近人的身体极限,差点倒在病床上,完全是靠着意志在撑到最后一刻。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计划或者学习实践中一定要仔细考虑对司法解释的复习,也就是对重点法条的理解和适用,这是我整套学习计划最大的遗憾!

考前的第一个晚上有两点最值得欣慰的是:一、我充分注意和精读了报名时所发放的《考试大纲与新增考点解读》(蓝皮书)里面的新增考点部分,结果第一科的命中率非常高,一下子整个人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信心百倍膨胀。二、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平时其他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的同事经常给我灌输第一次能够考过算你捡到了的理念,反而没有心理负担,当天睡眠质量特别好。所以考试前如何调适心理状态很关键!

联考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目标时应注意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他的时间则留给语文,可以多读些课外书,积累作文素材。

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做相关练习和辅导,复习资料不求多,而应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情况的辅导书。

每日计划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秋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 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高分考生教你如何安排暑期学习计划


一、复习之前先细心整理

余乐平同学在每个大假期开始前,都有排一个计划表的好习惯。“我会制订一张比较细致的计划表,排定一些需要完成的任务。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我就会在旁边作一个记号,这样一个暑假下来,自己看着也会比较有成就感。虽然有时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但大体上我都会按照计划表来进行。 ”

对于升高三前的复习,小余会对高一、高二时的笔记、课本以及试卷先进行一次整理。他将各科的试卷放入不同的文件夹,然后根据自己的归纳在试卷上贴小标签。 “很多同学一到高三就有把之前二年试卷扔掉的习惯,我觉得这样并不合适。在暑期对以前做的题进行整理,是为高三学习打基础。高三做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一旦经过先前的整理,复习查找就会一目了然。 ”

二、高一高二贵在理解本质

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余乐平同学认为,他们在暑假时把老师布置的题目理解透彻即可,不用搞题海战。“对于理科的学习要注重基础,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要理解它们背后的为什么,弄清本质。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到高三时,更好地对答题方法进行总结,寻找答题的技巧和捷径,毕竟高三学习的强度之大,难度之高,不是之前两年学习可比的。

另外,他表示文科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积累非常重要。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会听奥巴x的演讲、记一些经典电影台词、背诵一些押韵的诗,来培养自己的语感,激发自己对一门语言的热爱。而在语文方面,他认为语文并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理解为上,这需要以阅读量作基础。“我自己的阅读量就不是很大,每次写作文想旁征博引时,便感到有些困难。 ”在加大阅读量的同时,他觉得针对一些新闻以及社会现象,和家人和同学多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失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好办法。

贺秋瑞同学也认为,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暑假期间应该多读书。他建议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一段被忽略的历史,或者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同时,他还引用了《南方周末》戴志勇在《高考后的此刻,全然不同的你》一文中所说的‘洗刷掉你对日常生活的习焉不察,重新激活你内心的好奇与疑问’,以此提倡学生利用暑假去联系一次实践考察,或者进行一趟深入乡间的旅行。 ”

三、劳逸结合,看淡成功与失败

在学习之余,劳逸结合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贺秋瑞同学认为常态化的适量锻炼,例如游泳,是值得提倡的。而对于准高三学生,他建议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完成学校复习计划的同时,还应做到规律作息,并始终怀着“干掉高三”的斗志。

对于高三一年的学习,小余承认过程是漫长和辛苦的,每天都是单调的重复,对于喜欢接受新知识,爱参加实践活动的小余来说,他感到自身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每到这时候,他会适当地自我放松,“我时常会看一些励志、感人的电影,很多奥斯卡获奖影片,例如《国王的演讲》都是我的选择。我也爱听像班得瑞之类的轻音乐来达到放松的目的。 ”“不能一提到高三就有畏惧之感,每个学生都要相信自己,定位清晰。”尽管高三小成功、小失败不断,小余都看得很淡,也没有被它们打乱自己的节奏,因此这样下来,他感觉高三学习还是比较充实快乐的。

自考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避免出现快考试了才发现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的尴尬局面。且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提高学习的效率。有了计划,每一个目标都会很明确,使学习变得有步骤,有计划,比较容易取得好的成绩。下面就把我制定计划的方法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1.制定学习计划要考虑全面

我们参加自考通常都是用业余时间学习,所以制定计划要留出机动时间,避免计划被突发事件拖延,给计划留有一定的余地 。另外,一些休息时间也应该计划出来。无锡科高教育利用周日大家休息的时间给学员培训,一周培训一天,学员们既有休息时间,也能拥有充分的学习时间。

2.计划中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可以把完成一本书或一章的学习,定为长期目标。但由于自考生的学习时间比较零散,学习时间变化很大,长期目标会导致计划的实施出现不确定性。所以,制定短期目标,也显得很重要 。长期目标是明确学习目标和进行大致安排;而短期目标则是具体的行动计划。我的短期目标一般是一天或一周的学习量,我通常把一本书分成若干个部分,每部分十几,二十页,一天看一部分。这样就能很好的把握时间,避免学习时间不够用。当然参加科高教育培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我们都会为学员合理安排好,学员只需根据我们的计划走即可。

3.对重点突出学习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学习要有重点。在这里,重点是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每次考试基本都会涉及的知识点。对于一些难点,一定要多花些时间搞明白。对于一些考试重点,无锡科高教育会充分给学员讲解,帮助学员理解掌握难点、重点。

4.及时评估计划的实施效果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检查学习的效果。避免每天的学习量太大,导致学习效率低。计划在实施中,可以根据效果和实际情况不断修改。毕竟现实不会完美地跟着计划走,对计划的修改,可以使计划完成的可能性增加。另外,定期的复习,也很关键,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遗忘。期末的总复习那是很重要的,是对考试的应对方案,无锡科高教育的人力资源总复习是请南大的教授亲自来指导讲解,针对性强,范围明确,有利于学员的掌握。

5.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不要长时间学习,要适当加入休息时间。在安排学习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只看一本书,不同科目交替着看,可以减轻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早晨或晚上,记忆力比较好的时候,可以安排着重记忆的重点。

考生高效的复习计划


许多同学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总是以各种各样的试题的形式出现,所以,一些同学复习时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一道接一道地背复习题,或者一道接一道地做题。把该背的题都背了,把该做的题都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剩下的事便是等待考试,考试一过便万事大吉。这种形式的复习特别典型地表现在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毕业考试前的复习以及中考或高考前的复习大量采用的题海战术。这种形式的复习有许多弊端:缺乏计划性,盲目地大量背题、做题,忽视课本和基础知识的复习,不注重平时复习和积累,带有突击性等。

这种形式的复习,在短期内能够勉强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有的甚至连应付考试的目的也未必达到;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知识的保持,考试过后,为应付考试而记住的知识很快就淡忘了。真正的复习不是单纯地记忆知识,而是为了进一步地消化理解知识、巩固知识。为了使复习达到其应有的目的,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把握以下几个要领:

1.复习要有计划性。

一些同学认为复习时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上好复习课就可以了,因而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复习计划。实际上,教师上复习课,对同学们的复习指导,是面向全班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制定一份有自己特色的复习计划,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在制订复习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划要全面。要兼顾到所学习的各个学科,不要忽略或放弃任何一门课的复习。对于较薄弱的学科,在复习时问上要给以更多的保证。(2)要将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都纳人复习计划,不要忽略平时的复习。(3)在制定单科复习计划时,要根据教材的知识量、自己过去掌握的知识量,统筹分配自己拥有的复习时间。(4)制定复习日程表。这是复习计划的具体体现。日程表可分为单元复习日程表、期中复习日程表和期末复习日程表。日程表要列出每周的每一天的每一个不同时段要复习的主要内容和方式。(5)不要与教师的复习计划相矛盾。在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时,首先要考虑与教师的总体复习计划相一致,把教师的计划纳入进去,成为自己复习计划的一部分,使自己的计划与教师的复习安排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复习时搞题海战术是复习的一大通病。一味地背题、做题,甚至盲目地追求解一些偏题、难题、怪题,整天泡在一些五花八门的试题汇编、复习材料之中,而把教材抛在一边,实际上是忽略了对最基础知识的复习,是舍本逐末。

日本有一所学校叫骏台学校,该校所培养的绝大多数考生都考取了名牌大学,因而倍受世人瞩目。《应考的王牌彻底掌握基础知识》是该校几十年经验的总结。书中说:如果认为我们是传授什么特殊诀窍的学校,那就错了。建校至今,我们始终强调的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如果基础不扎实,怎样拼命努力也是学不好的。

基础知识在哪里?在课本里。课本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基本依据。课本上很透彻地讲解了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通过例题和精选的带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促进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形成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复习首先要从抓好课本复习人手。吃透课本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全面、系统,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明了。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复习的根本,也是应付各种考试的灵丹妙药。在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则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去加深记忆,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条条框框。在复习达到一定阶段,已系统地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较好地完成一些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前提下,适当精选一些课外题,作为补充练习,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复习成果是无可非议的。但切记不要从一开始就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

3.适当做些复习笔记。

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课堂学习笔记,但很少有同学做复习笔记。而有些优秀生则善于将每一阶段复习的成果整理成复习笔记。复习笔记与课堂笔记不一样。课堂笔记主要在于记,而复习笔记主要在于对复习进行总结和整理,不是将复习的内容不分主次地全部抄在本上,而是将复习中的要点、难点选择出来,把复习成果以简练、形象的形式记录下来。整理复习笔记本身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而且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加深了记忆,提高了效率。在平时单元复习时,将复习成果整理成复习笔记,等到期中、期末复习时,把复习笔记看一看,就可以迅速达到已有的复习高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使复习一次比一次深入。

在复习过程中,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外文单词等制成卡片,经常翻阅,加深记忆。对记熟的内容,不断精简,使复习卡片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

高考生文综的复习计划


语文:提升的空间不大,重点放在文言文和作文,现代文带过了。

数学:高一到高三,课本上的一般不难,但高考相对上了一个层次,你必须额外自己做题。

英语:重点是语感,建议你每个早读花15分钟大声读,这样可以培养语感。疯狂英语李阳曾说过:学英语,最厉害的人是会做题又讲的出为什么的;第二种是,读上去就会做,但是讲不出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语法,只是凭语感做题。

文综:

1、把课本看熟,基础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记硬背这是强化提升的基础。

2、在充分掌握课本主干内容的基础上,把目录背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把课本上的目录给背下来,这里我用的是背而不是看字,假如学文科真的有点什么必须死记硬背下来的话,首要的就是目录,不要去翻教辅书上整理的五花八门的内容。为什么要背目录呢,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是按观点给分,比如一道题目12分,要答4个观点,每个观点3分,可能你写了很长一段但只有一个观点,那么你只能拿到一个观点的分数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写了4句话,每句话却都踩着一个点,那么你的分数肯定要比你只答一个观点更高。目录背熟以后,无论碰到哪一道主观题,首先想到的都应该是那一张目录。依照目录,一节一节去回想内容,去发散,这时候看熟课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课本看得越熟,你迅速回想、发散到的就越多,短时间内想到的内容就越广。所以我们背目录再从目录发散,目的就是不要漏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可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

有的同学也许会问,可是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张,课本又那么多,每本课本都有自己的目录,哪有时间在一道题上花那么大功夫一点点地去回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训练,在做一道主观题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题都没有先思考过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话,那你很难学会自己应对各类题目,你的思路会只局限在这一道题,这对文科来说弊端尤其明显自己一点一点地回想目录,第一次、第二次也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如果坚持这么训练,你会发现在考场上你的速度会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题回想目录的时间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钟,但回想完之后,我要答些什么,早已经成竹在胸了。

文综也很讲究时政热点,热点不能不注意,但仅仅是注意罢了,也就是说知道是最近发生的,大体是怎么回事,再扫几眼热点追踪辅导书所提供的观点就足够了。我对待时政热点的方法是:记下几个热门的词语,比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在答题的时候,与题目有没有关系,你都尽量用上它们,更多时候也许是你没有发现它们和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忽略掉了它们,所以能用上的热点尽量用上。

背目录和看热点,其实都在为考场上的答题做准备。考生在考场上做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时,心中默念六个字:教材、材料、热点。千万别小瞧这六个字,要想做到这六个字还需要一番努力。这六个字怎么解读呢,用简单点的话说,教材就是让你根据目录回想、发散;材料就是让你联系材料上的具体事例,一些观点甚至可以直接从材料搬下来用,这点是很多同学都会忽略的,大家都会觉得,材料里怎么会有答案呢,事实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里的语句;热点就是刚刚说过的,联系上几个热门词语,别小看了这些热门词语,别觉得它们已经重复了千次万次,很可能高考里某一个三分就是你不愿意写的科学发展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