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千秋廉吏读后感 > 导航 > 读后感作文250字:《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千秋廉吏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250字:《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读后感作文250字:《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校给我们发了《首义精神耀千秋》这本书,我认认真真读了书中的每一篇故事,知道了很多关于辛亥革命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人物。

辛亥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先烈有许多,如: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秋瑾、徐锡麟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杨洪胜烈士还是我们谷城人呢。这些革命先烈身上展现的是光耀千秋的首义精神,是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的历史要铭记,革命先烈的精神更要发扬!

我是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虽然我不可能像革命先烈那样勇敢,但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学习,获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800字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武昌揭竿而起,各省云集响应,辛亥革命势如潮水,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岁月更迭,斗转星移。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如今,红楼静静地矗立在长江边的蛇山脚下,彭浏阳路上来往行人如织,还有首义园、起义门、烈士祠、楚望台,他们承载了一段改写中华民族命运的辉煌历史,向人们无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历史总能给我们以启迪,从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首义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审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留给我们的种种意义,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乃至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义精神集中地体现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中国向来就不缺少为民请命、舍身成仁的豪杰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革命群体和个人英雄辈出,星光灿烂,革命党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也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同学们不仅要回忆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黄子孙肩上的责任,将振兴中华的精神传承下去,把它转化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振兴和强大祖国的精神动力,同心协力建设美好的未来。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1500字


这学期我读了《首义精神耀千秋》里面有许多英雄好汉,如孙中山、张之洞、毛泽东、刘复基、杨洪胜里面也有禽兽不如的家伙,如日本军人、俄国巡捕队等,这本书让我看了既感动又悲愤,每次看到日军杀我们中国人时我就会悄悄流泪,立下要当一名不屈不挠的中国人,《首义精神耀千秋》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战争时期的事情,和我们中国是怎样站起来的。

从这本书我还了解到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中国危亡,奔走呼号,前仆后继,多次举行起义,血洒中华大地。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的覆亡。

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逐步变成了现实。先贤们曾经生活和战斗的这块士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首义功绩彪炳千秋;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还因为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立即派海军提督(相当于海军司令员)萨镇冰率巡洋舰,开赴武汉长江水面,其中包括海容号、海琛号、海筹号三艘主力舰,企图水陆夹攻,置武汉革命军于死地,最后清海军的成功起义,不仅替武汉革命彻底解除了来自水上的威胁,而且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加速了它的垮台。

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伟大的辛亥革命发端于武昌首义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武昌首义居功至伟,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留给荆楚儿女无上的光荣与骄傲,更馈赠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救民救国,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世人末为我敢为,天下末发我首发,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不俱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民族观为指导,以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进步,共有,共荣为奋斗目标。

岁月更迭,沧桑互变,昔日破败落后的中国已站起来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和继承人,应该始终牢记先贤的教诲,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首义精神集中的体现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中华民族自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传统,中国向来就不缺少为民请命、舍身成仁的豪杰志士,革命党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登上了历史舞台。

同学们,我们是怒放的鲜花,初升的太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强盛复兴之责靠我们来担当,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让我们立誓:为国而生,为国而学,甚至为国而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属于祖国。

名著读后感:读《首义精神耀千秋》有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先生响亮的呼喊声仍在我们耳边回响。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也从此烙在了每一位中国人心中。一个世纪过去了,2011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他包含了太多的悲愤与无赖。

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当时,中国经济落后,思想沉闷,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而无耻的英国为了牟取暴利,不断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在广州开展禁烟运动,严查烟贩。英国政府得知后,便向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世界闻名的圆明园也因此被毁。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他包含了太多艰辛与困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组织。1911年10月9日,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革命团体共进会机关,起义计划意外暴露。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各部负责人设湖北咨议局为总司令部。这儿便成了革命的军政指挥中心,随后在此组建了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发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广大群众纷纷到处掀起自发的反抗斗争,革命浪潮如火如荼,敲响了腐朽的清王朝丧钟。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他包含了太多的兴奋与自豪。

1911年12月11日,来自17个省的代表集聚南京,商讨建立中央政府,并决定于12月16日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100年过去了,在这100年里,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百折不挠;在这100年里,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昌城头的炮声渐渐远去,起义门前的硝烟也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走过了100年。

逝去的是岁月,永恒的是辛亥革命精神。他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而俱长。让我们以新的风貌,新的作风,新的奋斗,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实现百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强国理想,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读《首义精神耀千秋》有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先生响亮的呼喊声仍在我们耳边回响。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也从此烙在了每一位中国人心中。一个世纪过去了,2011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他包含了太多的悲愤与无赖。

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当时,中国经济落后,思想沉闷,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而无耻的英国为了牟取暴利,不断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在广州开展禁烟运动,严查烟贩。英国政府得知后,便向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世界闻名的圆明园也因此被毁。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他包含了太多艰辛与困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组织。1911年10月9日,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革命团体共进会机关,起义计划意外暴露。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各部负责人设湖北咨议局为总司令部。这儿便成了革命的军政指挥中心,随后在此组建了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在湖北武昌爆发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广大群众纷纷到处掀起自发的反抗斗争,革命浪潮如火如荼,敲响了腐朽的清王朝丧钟。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他包含了太多的兴奋与自豪。

1911年12月11日,来自17个省的代表集聚南京,商讨建立中央政府,并决定于12月16日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100年过去了,在这100年里,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百折不挠;在这100年里,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昌城头的炮声渐渐远去,起义门前的硝烟也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走过了100年。

逝去的是岁月,永恒的是辛亥革命精神。他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而俱长。让我们以新的风貌,新的作风,新的奋斗,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实现百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强国理想,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千秋人物读后感模板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千秋人物读后感模板”,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千秋人物读后感(篇1)

做一个会思考的阅读者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宛若黄河,波澜壮,声势浩大,咆哮着向前涌去。激流拍打着峭壁,礁石,浪花飞溅,发出雷鸣般的轰向,它在向全世界宣告,宣告华夏儿女不畏艰难,乐观积极的精神。在这条长河中,朝代更迭,草木枯荣,出现了许多叱诧风云的人物,但真正把中国引领向一个全新的局面的领袖,只有他一代骄子——毛泽东。

半个世纪过去了,每位华夏儿女提起他,都不仅微微低头,带着敬意,尊称一声“毛主席”。毛主席智慧超群,胆识过人,但逢遇事却沉着镇定,暗调内力,把握时机,一举歼灭敌人。他是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每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可取之处不胜胜数,最令我敬佩的是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发掘的精神。毛主席从八岁开始上私塾,从那时起,他便不停质疑,不停发问,仿佛像个婴儿对新世界的好奇,待长大后如洪水开了闸源源不断地问问题般。他对新知的渴望和痴迷如穷人

对一顿盛宴的感觉类似,只不过前者有望得到而后着,却只是奢想罢了。小小的山中已给不了毛主席他想要的答案。,他便在八年间辗转了七个私塾,去长沙求学,去北京大学工作,去中外名著中寻求思想。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每个人都心急如焚,提心吊胆,而他却在陋室中与战友运筹帷幄,商讨战术和独自一人批电报,写文章,读书。表面不慌不乱,内心沉着冷静,但大脑却在一刻不停飞速运转,运转着策略、思想等等。直到晚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仍孜孜不倦的读书、批注、与作家通信。据统计,毛主席一生读过九万多册书,一个惊人的数字,可怕的,令人敬畏。

我是一介书生,读书是一件必做任务,但是否能向毛主席般热爱呢?这是一个问号,庸庸碌碌是一生,拼搏奋斗是一生,结局定是不同的路。夜的尽头是光明,小路的尽头是鲜花,学会读书,思考,是一种大智慧,就像忍耐一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会思考,定能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难题。

千秋人物读后感(篇2)

以不争而争

谈到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必是周恩来。读了《千秋人物》第3792页,我对家喻户晓的周总理了解了更多。

《千秋人物》中主要描写周总理的文章有6篇,共计五十多页,是作者梁衡描写的最多的人物。周恩来虽贵为总理,日理万机,但和蔼可亲的他似乎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做总理。他勤劳节俭,即使衣服有破洞,依旧照穿;他关爱百姓,让长期蹲在田里的农民坐竹椅,自己却甘愿坐在小方凳上;他忍辱负重,虽然多次被毛主席错误地批评,但是为了国家大局,从来没有主动翻脸周总理长期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从未想过成为第一,却也从来没有丢失过第二。我非常喜欢一句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认为这句话非常符合周总理。他不仅治国有方,还以他的仁爱、牺牲、宽容,赢得生前身后名,成为一位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尊敬的人。

我们也可以像周总理那样,自己对现实的地位不在乎,但能在他人心中获得很高的地位。

我有一个同学,平时他都不愿过分展现自己,但是每次考试,他以他沉着冷静的头脑,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经常问鼎全班。因此,他也以强大的实力赢得全班同学的钦佩与信赖。

我们有时并不需要去争什么位置。每个人在众人心里的位置是他德与能的总和。让自己感化他人,以柔克刚,会得到超乎想象的回报。

评:你已经有了老人家的处事思维了,更高兴的是你不是个书呆子,背过的诗文都能在你的文章里恰到好处的体现。

千秋人物读后感(篇3)

用人用心,扎根人民

双休日在家,我读了《千秋人物》前三篇的文章。

这三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毛泽东来写的。第一章讲述的的是毛泽东准备骑马游览长江与黄河的理想。第二章是关于战争时期毛泽东住过的一个窑洞。第三章是围绕着毛泽东的用人来写的。但是,这这三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要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用人,还是要用其心。

扎根人名,用人用其心。这是一个党或国家立足的基本的标准。当我读到里面的一句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名好比泥土,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名结合起来,在人名中间开花结果。是,确实是这样,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开花、结果了,而忘记了泥土,忘了人名。作为共产党人,不仅仅要扎根于人名,还要有心,唯一不能缺的,就是缺心眼。心,指的就是良心。有心,无力,可以勤奋,以诚撼天。有力,无心,正好可以谋权篡位,以公挪私,贪赃枉法。良心与人名,真的,缺一不可。

不仅仅是国家和党要有良心,人也要有良心。党有良心,才能深得民心,为什么秦、隋朝只有二世就亡?正因为是统治者的暴政,没有良心,所以不得民心。被人名给推翻了。

《千秋人物》,本来应该暑假里就应该读完,做好笔记的,结果现在还在看,我就得我少的是心,是用心,还有良心。如果暑假就做好一切,就不用再多花时间了,也会有更深刻的体悟。所以何止在用人上要用心,学习上亦是如此啊,用心学习,扎根基础,必然无愧于己,更无愧于父母老师了。

用人,要用其心,基于人名,扎根于人民,不能忘了人名,又少了良心。学习也要用心。

千秋人物读后感(篇4)

如今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满,每一分钟要做什么都要记得清楚,我喜欢的慢生活,对于如今的我来说还是太少太少,每一天晚上,写完作业,翻开一页一页的纸张,是多么惬意啊。

老师说要读《千秋人物》,一开始是真不喜欢,没有好玩的故事,没有喜欢的古风味道的文字,一点一点都是那般无聊,对于政治,对于伟人,他们都是这样出现在课本上,除了歌颂,就要赞扬,都要值得我们学习与怀念,又有什么意思呢?如此看来,对它我变更是失望一层,不过,看了半个小时后,我很快便不这么想,没有一个人是永远正确的,甚至有些开始喜欢毛泽东对人生的态度,他不怕后人的指责,有的事情错了就是错了,过与功三七开就好,只求自己一生无悔就好,后来看到庐山之争时,他也会心生自责,如果那时他也像三峡工程之争一样,允许发表一点不同意见的话,也不止于此,当人去楼空之时,什么不都晚了吗?

想来,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政治课上老师说要组队完成一场新闻演讲,一直自信于自己能力的我自然成了组长,规划好所有人的问题,该干什么怎么干,我说得清清楚楚,最难做的ppT,我也主动饱览,但不得不说一组好的ppT是整个小组的核心,如果想做好,一定会浪费不少时间,这些股且都不说,最后的演讲者成了个难题,前桌应该写评作文论的,好说歹说就是不写,他的能力我不是不知道,费尽心思做好的ppT如果在后面最关键的一关被他们搞砸,所有的事情都会是前功尽弃,我不敢相信他,在记忆里,他总是很容易的逗笑所有人,在朗读方面,也是一样,但这次是新闻啊,何况我做ppT都是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别人又怎么会达到我的这种效果呢?这次实在是没了招,心里也不禁埋怨:没有这个本事,你瞎懒揽什么啊。同桌也站在他那,如果他不讲,我也不讲。瞬间把我所有计划打乱,直到放学,我也没能想到任何方法。

可是现在,我好想明白了什么,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团队协作,在我的眼里,我的演讲能力完全在他之上,一直以来我都很会表现自己,机会自然也不会少,他不一样,对他来说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不应该剥夺的,何况还有我同桌的帮忙,我想我就更应该相信他了,同组的人也都在劝我放弃,母亲也是如此,他们并没有说错,演讲时最后的一关,即使我前面工作做得再好,最后一步搞砸,就是意味着前功尽弃,我几个小时的努力也全部都会付之东流,但我是不是应该弥补毛泽东的遗憾,相信,采纳一些不同意见呢?所以即便会失败,我们也依旧会有下一次,没必要执着的对吧。

原来,相信一个人,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无论好与差,这就是团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