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读《爱的教育》有感 > 导航 > 读《丑陋的虫子》有感

读《爱的教育》有感

读《丑陋的虫子》有感。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读《丑陋的虫子》有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叫《可怕的虫子》。

这本书上写了许许多多既有趣又可怕的虫子,其中我最喜欢蝴蝶。蝴蝶是用嘴上那吸管吸食花蜜的。大蓝蝴蝶是一种非常非常大的蓝色蝴蝶,但是数量稀少。虽然蝴蝶十分美丽,但蝴蝶的幼虫吃我们的蔬菜。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有些虫子虽然好看,但有害;有些虫子虽然丑陋,却有益。许多事,不也如此吗?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中国台湾籍作家柏杨于1985年写成的。书中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反、不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过滤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的现象。

作为中国人的我看到这个书名时,我是极其反感的,还特别抵制,因为丑陋二字无疑是格外刺眼。是因为我不想承认我们的丑陋,但是为什么不能承认丑陋二字呢?我从自身出发觉着是,首先我热在自己的祖国,不愿意别人这样说他;其次,我也不愿意正视国人的的素质低的问题;最后竟然还把这些写成了书。这些都是我无法忍受的。这里所谓的丑陋,只是综合了国人的一些缺点 民俗的陋习。加以夸大,难道美国人、英国人都是那么完美吗?只要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当他的缺点暴露出来的时候,都一样的丑陋,一样的让人生厌。带着这样的反感我开始了《丑陋的中国人》的阅读之旅。

读完之后,我才发现我开始错了。中国人的丑陋,如阿Q精神一样,阿Q到死那一刻还在纠结自己的圈没有画圆。基本上是中国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不得不承认《丑陋的中国人》着实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我觉得中国人之所以丑陋,其根本原因是太虚伪、太爱面子,以至于几千年来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发展的趋势,却依然蒙着眼睛自诩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等美好的称号。

尽一切可能与手段来掩饰自己的缺点你说中国人有缺点是因为你生活的环境没有我们好,你嫉妒罢了;或者是你担心中国人崛起会吞了你们那些可怜的小国,所以想在这之前尽一切办法打击我们龙的传人的信心而已。像什么宇航员只能看到长城;像什么中华民族和犹太人并列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说实话我听了真的觉得脸红。拿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自我陶醉,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得自己在自己的世界成为强者。在中国,家长教育孩子见到坏人一定要躲的理论,致使现在街上小偷的技术含量越来越低,因为偷窃是,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人上前伸张正义,这样小偷的胜算也比较大,更何况大部分受害者是女性。

德国人杀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他们太聪明,而日本人侵略中国人却是发现中国人好欺负。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

丑就像一面镜子,直接照到国人的内心深处,那层最丑陋、最黑暗的地方。中国人是否丑陋其实大家心里真明白,问题是为什么不正视它呢?!


畸形的丑陋也很美丽


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美的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的或许是真正的美丽。

在某篇文章上看到的这句话,是我对《巴黎圣母院》最深的感触。

假若你生来畸形,被父母抛弃,人们唾弃,你会如何?绝望地活着亦或是孤独地死去?

他的选择,和你不一样。

他的心中有着一个至高的信仰。即使他对所有人都怀着滔天恶意和仇恨,他对那个信仰,也永远只有感激和服从。

他的信仰便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原因很简单,是弗罗洛拾起他,抚养他,将他拉扯长大,还让他当上敲钟人。所以他永忠于他。

乌云密布,昨夜,卡西莫多因为意图绑架一位埃及姑娘被捕绑在耻辱柱上。他的同伴成功逃脱。就在刚刚,骑着骡子的教士不顾耻辱柱前的可怜人扬长而去。他只能苦笑,沮丧,忧伤。

内心的信仰啊,没有半分动摇。

乌云更加浓密,鞭挞,谩骂以及砸在他身上的石子几乎使他死去。他口渴地发出痛苦的呼喊,但他的痛苦给人们带来快乐。水?有谁会给一个绑在耻辱柱上的畸形怪物一滴水呢?这种丑陋的怪物就该死啊!一声声凄惨的呼喊声中埃及姑娘爬上梯子,一个水壶被送到嘴边。

某些沉寂的东西突然苏醒,可怜的人生平第一次流下眼泪。爱在心中生根发芽。美丽,纯洁,妩媚,却又柔弱的姑娘。她叫爱斯梅拉达。

卡西莫多第一次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有多丑陋,他自卑于自己的容貌,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她。所以他不敢像姑娘表达爱慕之情,只愿意默默地守护她。

丘比特的箭也会射偏。姑娘爱上了被卡西莫多绑架时救她的英伟挺拔的卫队长弗比斯。

幽寂的夜,姑娘和青年在小阁楼中幽会。却不知在幽暗处有一双教士的眼睛紧盯着他们。就在二人痴迷于对方的魅力之时,教士从幽暗处悄然走出,刺伤了青年强吻了姑娘逃之夭夭。于是,姑娘以巫术谋害国王侍卫的罪名判处绞刑。行刑前一天,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口忏悔。卡西莫多突然冲出抱起少女进圣母院避难。他将姑娘藏在阁楼里悉心照料。姑娘却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弗比斯。

平静的日子总是稀缺。副主教发现埃及姑娘并没有死,他将她骗到刑台前,威胁她爱自己。美丽的姑娘宁死不屈。副主教将姑娘拖到老鼠洞前让麻袋女看住她,自己跑去喊卫队。万万没想到爱斯梅拉达竟是麻袋女失踪多年的女儿。母女相认场面分外温馨。这时卫队包围了老鼠洞。姑娘上绞架,麻袋女惨死在绞架下。卡西莫多看透了副主教肮脏的灵魂,将他从楼顶上推了下去。原来,弗比斯早已有了未婚妻,他只是贪图爱斯梅拉达的美貌。爱斯梅拉达至死都对弗比斯保持热烈的爱情,丝毫没有怀疑这个纨绔子弟会欺骗和背叛自己

故事的最后卡西莫多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紧紧地抱住她死去。几年后,人们想把他和他所拥抱的尸体分开,他顿时化成了灰烬

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美的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的或许是真正的美丽。卡西莫多虽丑,但他忠诚,知恩,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也始终是无私的,纯洁的。弗比斯虽英伟,但他背信弃义,朝秦慕楚,对爱斯梅拉达只是贪图美色,俨然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克洛德虽道貌岸然,却毒似蛇蝎,卑鄙无耻地要爱斯梅拉达服从他的占有欲。

在那个年代,内心美丽的卡西莫多却备受排挤。内心险恶的弗比斯和副主教却受到所有人的追捧。畸形的丑陋也很美丽。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我们努力追求的应该是心灵美的极致。

共勉。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的作品,是他,让中国人知道了缺点。他是当代的孔子。
这本书记述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轰动,并且认真的整理了出来中国人的丑陋,这种丑陋,不是面孔,而是心。美国人写的《丑陋的美国人》,成了美国联邦调查民声的标准;《丑陋的日本人》的作者,被辞掉了工作,中国比日本还要落后,众位以后只能去监狱找我了。看,作者是多么的风趣.
人性的作品,人性的作品啊!在当时的人心中,中国人是多么的恶毒啊!这本书还从则面体现出了中国的黑暗,鞋子穿了一个月,不洗,直接摆在了门前,客人都觉得恶心。酱缸里,那臭臭的味道,让人发指。平行的恶劣,让中国人的脸都丢光了。
同胞们,中国的传统有好有坏,并不是每个传统都是优良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禁止缠足?因为它,屠杀了多少的处在快乐之中的女孩?那些令人不堪的时代,活人祭祀又有多么的残忍?民族的歧视,又让多少的部落被铁骑蹂躏?世界的黑暗,作者历历在目。世界的丑陋,被学者毫无保留的揭穿,世界在当代已经变得美好,因为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的人在努力着。
世界的美好,应该让能直言的认得到重用。


读《鞋匠的儿子读》有感


读《鞋匠的儿子读》有感
出身,并不是你走向成功的拦路虎。就算你出身卑微,只要你认真学习、努力拼搏,便会成就一番大业。
课文《鞋匠的儿子》写的是林肯当上了美国总统,参议员们很尴尬。因为林肯的爸爸是个鞋匠。于是,参议员们决定在林肯演讲的时候羞辱他,但是,林肯用他的自嘲让众议员心服口服。.
林肯虽然出身卑微,还是鞋匠的儿子。但是,他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出色的演讲,终于当上了许多名人向往的美国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总统之一。其实,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在我家旁边的菜市场里有一位卖肉的叔叔,他来自四川的一个贫穷、偏僻的小山村,居住在一个十来平米的出租房里,有一个很小的摊位。每天,他都笑嘻嘻地切肉、打包、收钱,一点儿也不抱怨自己的生活艰苦,反而还时而看看书本,报纸,来增加学识。慢慢地,他买下了旁边的几个摊位;慢慢地,他买了一辆本田车;慢慢地,他叫了好几个伙计。最后,他竟然在另一个菜市场开了分店。
这位卖肉的叔叔,不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不去努力,自暴自弃。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做上了大老板。
而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三国的刘备一开始是一个卖草鞋的无名小卒,但是,他经过努力,当上了蜀国的一国之君,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毛泽东也一样。他虽然是农民出身,却发奋读书,投身革命事业,打败了蒋介石,把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建立了新中国。
所以出身卑微是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你的态度。只要你积极向上,不让出身卑微控制了你,便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笔记


我们读书就是要读后进行反思,那我们就要做读书笔记了。曾经我们中国人丑陋过,但是后来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书笔记--《丑陋的中国人》,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读懂这篇读书笔记。

二十年前,丑陋的中国人被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奇的是,挨骂者不仅没生气,反而对施骂者寄以无比的祟敬和感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施骂者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其之所以骂,只不过是渴盼这个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能去其丑陋,光大美丽,更加兴旺发达耳!

这位施骂者自号柏杨,当年以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让那么多中华儿女如惊睡梦。

二十年后,有一个自称芝麻糊的中国机关人想写一本揭批中国机关人陋习的书。鹦鹉学舌,并不是也想震惊谁,更非自以为学识和才思可比柏杨,只是自认为爱国家、爱中华民族之心不敢稍逊于柏杨先生罢了。而,机关人,又是国家命脉、民族命运的把握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轴心,是故,机关人的丑陋更值得一骂。

柏杨先生不仅是位智者,而且应是位学者。他骂中国人之丑陋,直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他把中国人之丑陋全归因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芝麻糊并不一定赞同,但骂丑陋之准、之深,却无不令芝麻糊折服),可见其学识之渊博。而芝麻糊呢,只不过是一小小的机关人,才疏学浅,对机关人之丑陋,只能凭一点直觉、借一点感触、抒一己之思而已。

中国机关人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身上的丑陋中国机关人身上也具有,但是,机关人又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故,他们身上的丑陋又具有其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其他群体所不具有,二是其他群体虽有但没有机关人那么特别。

芝麻糊试图这样对机关人之丑陋的进化过程进行演绎:机关人的丑陋,最初应源生于中国人共有的丑陋之一虚荣。人一旦有了虚荣心这一原动力,就想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官,当官能管人啊。如此,虚荣就与机关挂起了钩。有了出人头地,就又产生了权力崇拜这一丑陋;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虚伪,虚伪是机关人丑陋的第二环节。虚伪又会衍生机关人的另两大丑陋,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假、大、空,二是缺乏诚信,相互折台、背后捣鬼等;虚伪的结果必然自私,自私是机关人丑陋演绎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自私这一丑陋也衍生出两大丑陋:贪赃枉法和骄奢淫侈;自私的下一步就会导致奴性官大就是娘、给官就是娘。而奴性,又会衍生出拍上欺下和荣辱颠倒之两大丑陋。

以上这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及其八大分支,共十二个方面,应是机关人丑陋之精华。而这十二种丑陋又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它们川流不息地相互作用,演绎出一种病态的机关文化。而,病态的机关文化作用于机关人,又激发和促进着机关人的丑陋。

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

机关人的虚荣更是了不得。芝麻糊的家乡一个炳生,几点了?的笑话,说是笑话,却也是真事。那是手表在中国还很稀少的年代,一天,公社文书炳生下队劳动,下的是其舅舅家那个生产队。见其袖子卷得老高,手腕间一闪闪的,其舅父大人也深感荣耀,便问:炳生,几点啦?炳生是先仰头看看天,然后再低头看看表,以后又抬起头曰:九点啦!乡亲们都禁不莞尔,至今,还是互问时间的一个典

想来炳生当时戴的不过是一块假表或者坏表。时至今天,机关人的虚荣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假文凭、假学历到处乱飞,明明只是个高中生甚至只是个初中生,履历表上居然成了研究生。为了争一个只不过几十来元钱的职级,能争为世仇、争到退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一看到句话,芝麻糊就想笑,明明排名已分出了先与后,你注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就不分先后了?连公众媒体都这么来着,深怕挫伤了机关人的虚荣心。这也说明,中国机关人的虚荣已不是一般水平了,连公众媒体都怕了它呀!

虚荣本身并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如果不过分,还能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机关人的虚荣心往往容易膨胀、容易走向极端,忍不得别人出成绩、出成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进步。于是,便出现了死要面子、知错不改、推卸责任,出现了小报告、出现了背后捅刀子。机关人的比还有点古怪,涉及到功利,只比近不比远,对面单位二十岁小伙子当处长他不比,只和同事比,同事三十九岁搞科长了,为什么我都三十九岁半还是副科长?更不用说放眼世界了。机关人的比,有时还很离奇,他是一个小科长都搞了一个十八岁的二奶,我这局长岂不是该搞个十七岁的三奶?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大官都能搞小蜜,我这个芝麻大的小官还不能蜜它一下蜜?

机关人的虚荣最容易发展成权力崇拜。追求权力就只有当官,所以机关人总是小心翼翼,既怕触犯上司,又担心得罪同事,看似兢兢业业,其实他只不过是为官而低头做人。有的机关人,一辈子都在为那个一官半职奋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也并非是为了当官捞钱、享乐,但也谈不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当官而当官,似乎很盲目、很可笑,其实,当官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不久前,公事到一乡镇,遇一已退休的乡镇干部。席间,其自我介绍:是副科退休的,在乡里能混到这样也不错了云云,并特声明退休前解决的是副科,而不是副主任科员,一脸满足感和得意状。机关人的副科与副主任科员,职级相同、待遇相同,区别为,前者是实职,后者是享受同等待遇。都退休了,还在因退休前夕得的安慰是红纸封的而不是黄纸封的沾沾自乐,这类机关分了与孔乙己之类的知识分子恐也没什么大区别。权力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对官顶礼膜拜。对官的顶礼膜拜表现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官是高人一等,优越感颇甚,在平民百姓面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大官面前就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官饭桌上的座次问题就是一例,别看他今天上座,如果明天来了个比他大的官,你就是用手铐铐他到进牢房,都绝对会比铐他到上座容易些。

权力崇拜的心理导致机关人,比的是官当的成绩,不比工作的业绩;比的是谋官能力,不比工作能力。谁的官大,谁的能力就大、谁的水平就高。至于唯上司之命是从,不管实际情况、不问黑白是非,那是自然的结果。

虚荣前进一步就会前进到虚伪。机关人的虚荣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样只是为了面子,其中还掺杂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从虚荣发展而来的机关人的虚伪就会比一般人的虚伪更虚更伪。西方的一个名人说了一个名句,叫做男人与女人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其实,机关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要大打问号的。机关人间互相防范、互存戒心,很难有知心话语。常听人说,机关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这话的人自己何尝也不是在防范着他人?面对机关人,如果你真想获得一份诚信,付出一片真心,人家不仅会避逃三舍,还会送你一顶不成熟、孬哄哄的桂冠:这个芝麻糊都三、四十岁了,怎么还跟一个小青年似的!

听芝麻糊这样说,你可不要以为机关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机关人个个都是见面熟,开过一次会、吃过一次饭,下次见到,老远就会伸出双手、问寒问暖,如遇几百年没来往的老亲。但你别把他的热情当真,顺手人情的事也就罢了,如你托个他有点为难的事,你找他一百趟,他会有一百零一个让你等一等再说的理由。但,从来不说不行。酒桌上讲的话不算数,这句机关流行语你总不致于没听过吧?这话想必你自己也说过。还有,机关人托机关人办件事,总是不停地唠叨,你不能以为我酒喝多了,我讲的是真的,你一定要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这样的场景你肯定也没少见过。

虚伪者往往爱说假话,虚伪之于机关人,说假话更甚,更甚到至如家常便饭、从不脸红。桌面上与你大谈反腐倡廉,桌肚下伸手掏你口袋;每一次政治学习,思想素质都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也不知其原来低到什么程度;天天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不离口,你若出一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的填空题,保管他答不出来。反之,你若说了一句真话,他立马扣你不爱学习、政治有问题的帽子。机关人说假话,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把它当作在机关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

读>有感


今天我看了秘密花园,它主要写:玛丽的父亲在一场霍乱中丧生,她被从印度送回英国约克郡的密素斯庄园,和性情古怪的姨夫一起生活。于是,从小被父母疏远,一直放任自流、任性而自私的小玛丽,在神秘、古怪、阴沉的大房子里被无助包围了。多亏知更鸟引路,玛丽闯入了一个禁闭已久的花园。当被痛苦、绝望折磨的姨夫听从早已经去世的妻子的神秘召唤,重回花园时,他也找到了开启从前的钥匙。

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她醒来时心烦,当看见没人站在她床边。

我有过这样的遭遇,一天早上,我一醒来,一到客厅,一个人的踪影没有,我心里很害怕,后来才知道父母出去开会了。

孩子们一起坚守着花园的秘密,其实就是呵护着对快乐的希望。快乐与痛苦不一样,需要坚韧的坚持。美好的童年一样,是一把开启快乐的钥匙,可以帮助人从沮丧中“复活”。有花园就有未来,有未来就还活着。

每个人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