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百年孤独读后感 > 导航 > 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2024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2024。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2024,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我最早读到的马尔克斯的作品,是他的《百年孤独》,那大概是在我初中年纪的时候了。从那本书起,马尔克斯就变成了烙印在我心头的作家,尽管后来我又读到了其他作家好坏不一的种种书籍,可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没有改变。所以今天我回首那本影响过我的《百年孤独》,大概五年过去了,有关这本书的记忆虽然遥远,可依旧清晰。

马尔克斯作为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作品里自然流露着种种神话式人物与场景,而他对人物的夸张又不失细致的描写却是最令人钦佩。他是用魔幻的方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也没有什么是可能的,这一切都在他的步步渲染中凝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魔咒。他把羊皮卷作为至上的神明,从家族里的第一个人被蚁群所吞噬到最后龙卷风摧毁了这个村庄,全都无一例外地被羊皮卷所呈现。而世间的一切不都是在挣扎中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吗?

他创造的这个世界,人们的种种罪孽与恶习都有着他所厌恶的南美的影子,他力图摈弃这一切,可这一切却总是到来。所以他在绝望中写下了这本书,里面拥有着人们生活的林林总总,看似繁华热闹,可这热闹的背后却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孤独,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在欣赏一个空洞的躯壳。他在写作中尽力去突出热闹,可这些热闹全都是日复一日的热闹,就像他说过的那句话,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所以越是热闹,越是麻木,后来也不再觉得他们是一个个活着的人了。所以他们也注定了在这孤独中死去、灭亡。

而细细想来,我们这些人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却也与其有了相似之处。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在活着,每天只做相同的事情,惧怕改变,循环往复。而这样的生活不就是孤独的生活吗?如果我们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生活就会有趣许多。我相信很多人明白这一点,同时我也相信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也是是人生来就是孤独,我们依然会每天做着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事,过着程序一般的生活,而我们身边原本七彩的世界也会一天天暗淡下去。可我却不愿这样,(星辰ww)在我看来,这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所以我挣扎着、拥抱着这广袤的世界,尽力去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和事,我不想忘掉这个世界,也不想让这个世界忘掉我。所以《百年孤独》带给了我很多感触,它教会了我如何生活,如何做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应该只读那些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所谓书,必须是一把劈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000字2024


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从暴力开始,到血腥结束的家族史,人人都是孤独患者。

他们,是孤独的总和。

布恩迪奥,一个被小心眼打败的男人。邻居在他怒火焚烧的双眼中轰然倒地。

而他,在邻居哀怨且死气沉沉的眼神中痛苦地挣扎着。

也许,他曾在睡梦中被嫩芽冲破土壤时的尖叫惊醒,却撞上邻居的鬼魂正做在他的床边,带着一如既往的哀怨与死气的眼神凝视着他。

反正,他终于决定带上家人离开这座村庄。

历时两年多的大迁徙,布恩迪奥邂逅了他梦中曾出现的地方。

他坚信这不是偶然,于是他们扎下根来。当然,布恩迪奥终于摆脱了邻居的鬼魂。

而马孔多小镇,带着不可抗拒的速度,迅速崛起。

马孔多的家族,七代人的生活。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时间的号角吹响了,上帝之手,将记录历史。

科技的进步,将布恩迪奥推入深渊。

他是个疯子天才,深陷炼金术的泥塘不可自拔。

他忘了妻儿,也忘了他的家族,他只认识炼金术,那好似他灵魂的寄托。

他没有察觉到时光在家里造成的细微而又令人心碎的破坏,以至于他只能被绑在树上,与孤独为伍,直到死亡来临。

这个家族吞噬了他们生命中的可贵。

美丽的人却冷漠无情,善良的人却短命,潇洒肆意的人却死于非命

闻名遐迩的上校,在失去了他的十七个儿子后,做起了金质小鱼。

做满十七个便熔化掉再来一次,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最后,他毫无预兆地停止了呼吸,脉搏与心跳。

马孔多的家族,他们孤独吗?

不,他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香蕉种植园里,那被杀害的三千多名农民的尸体,被长长的火车运往大海,抛进了海洋。

此后,马孔多下了四年多雨,然后荒芜。

想来,那雨应是那三千多农民的泪水。

家族的第七代人,一个刚降生的婴儿,却被蚂蚁啃食掉。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终是验应了。

马孔多家族里每个人孤独的方式皆不同,可他们无疑都是孤独患者。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马孔多家族。

毕竟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亦或是马孔多家族就是我们的缩影,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无论是马孔多的家族,或是我们,都是孤独的赞歌。

百年孤独读后感500字2024


也许因为我没有百年的人生经验,看着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这本书很惊奇,这样的书也能拿诺贝尔奖。马尔克斯就是在骗人。

最让人费解的就是那些人名,又长又不好记,看着都分不清谁是谁。同样是讲一个大家族的消亡,我记得清《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记不清这本书的关系。还是中国人的名好记。

更不懂的是,这部书就像部seqing小说,近亲结婚,luanlun,嫖宿,几乎每一节都有。这样也能拿世界级的奖。看来诺贝尔奖也不咋样。

对《百年孤独》唯一有兴趣的还是它的魔幻现实主义,到了书后面才逐渐看出来。一个家族的老祖母,活得长,似乎能未卜先知,也有个女人能感觉到死神的靠近,(星辰ww)知道自己哪天死;还有个被诅咒的美女,谁靠近谁会死;最关键的是揭示了这个家族的古老的羊皮卷,预示了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倒挂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拖走。结局也果然如此。

这个家族唯一看懂了这个羊皮卷的人也看到了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看完之后羊皮卷上的字会慢慢消失,而他也是。就这样结尾了。

这只是个人的见解。希望若干年后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当经历见识不同后,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百年孤独读后感1100字2024


加西亚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百年孤独》。这样介绍这位伟大的作家应该没问题吧。他还有一本比较有名的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推荐看一下。

《百年孤独》,写读后感的时候本想写一个带有自己感情的概述,不过能力有限,日后再写吧。

《百年孤独》这本书在6天的努力之后读完了,头脑中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甚至连主角的名字都没办法回忆起,作者大概是故意的,用长的而且重复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好让读者更迷惑,故事更疯狂。我才疏学浅,很多地方实在读不懂。这部书有很强的奇幻色彩,有时书中的故事更像一个神话,一个传说,比如美人儿升天、鬼魂在世间徘徊、马孔多应了预言被飓风毁灭。书中有大量的性,《霍乱时期的爱情》和《百年孤独》很像,都大量描写了性,好像作者用大量的性,疯狂的性,有悖伦常的性来展示故事的奇幻和疯狂,让读者随之兴奋,而心情又随疯狂又短暂的性而跌落谷底。《百年孤独》好似有一种魔性,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情绪,却又能让读者对一切疯狂无法想象的事淡然处之,好似正常的事。

《百年孤独》记录了一个家族由贫穷走向富有而又衰落,期间有一些起色,马上又被规矩或者疯狂而打碎。书中一个占篇幅不多却贯穿全书的角色,他向命运的使者,来做一个实验,可自己也逃不过命运,依旧要受人间苦痛。书开头,主角好像空想家,疯狂,固执,有开创性,勇敢,睿智。他以各种疯狂的举动来开启了故事的序章。之后,在书的前半部分,没有死亡的人,一切安详,主角家族开始扩充,财富也开始积累,家庭环境开始变好。中间部分,家族成员变得十分多,财富开始疯狂积累,战争开始,开始死人,有些是因为战争死去,有些不是,但有的人在战争的影响下开始朝坏的方向走,有的人能保持初心,保持清醒。但家开始在累积财富的同时也开始衰落,但当时看不出迹象,可以看出迹象的是时间和孤独,开始让一些人和事发生微妙的变化。书后半部分,随着一位女人的加入,曾经欢快自由的家开始腐朽,当时革命没有胜利,但曾经自由的家庭开始变得腐朽,像是被一具巨大的棺材关了起来,埋在了土里,人们在无限的重复中却能得到安宁,人们开始在孤独中存活,居住的地方开始混乱,不像能居住的地方,像是诡异又恶心的粘液,人们在里面苟延残喘,慢慢地粉碎。书的结尾,无论多少个起伏都没能打败孤独和时间,一个城镇和城镇上的人包括城镇里最突出的家族都应召了预言,随预言消散在风里。全书结束。

书中用一个有一个的重复象征了时间的重复,家族魂灵的重复,给读者塑造了一个颓废漫长的世界。读完之后像做梦一样,却也发现,自己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神秘的重复中。作者好像用一百年长的故事描写了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生活。

生活不断在重复,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重复的生活里找到不一样的感觉,活出精彩的人生,逃离时间创造的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2100字2024


这本书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社会历史图景的鸿篇巨著。

此书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在一百年间的沧桑变化,六代人的命运总是在各种纠缠中惊人地相似,最终都在孤独中老去,由第一代何塞阿卡蒂奥布恩迪亚率领众人建立的马孔多小镇也在经历了种种入侵后走向灭亡。

在看完这本书后,其实是没有看懂的,于是查阅了相关资料,看了这本书的背景介绍和一些书评,才有了大概的了解。

一、背景介绍

马孔多小镇是哥伦比亚农村的缩影,显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文化势力的入侵对其造成的影响,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争斗,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也参与了这场战争;资本家的压迫与掠夺,如香蕉公司对工人的剥削以及不惜枪杀所有工人隐瞒真相;还有各种文化的入侵,最开始的吉普赛人带着奇妙的玩意儿一度令村庄的人们惊奇万分,后来的电影火车各种好玩的物件,都给马孔多的村民带来了恐慌。

布恩迪亚家族各代之间、同代之间互相不能理解,各自都在承受着孤独,通过这些描写,旨在倡导全拉丁美洲人团结在一起去抗争。

二、人物介绍

第一代老布恩迪亚创建了马孔多小镇,最初是非常勤劳的,家中是镇上最好的房子,也受到众人的爱戴,但后来他逐渐迷恋于炼金,神智不那么清醒,恍恍惚惚,最终被绑在栗树上直至去世。

母亲乌尔苏拉则永远保持活力,操持着整个家族,在第一代老布恩迪亚沉迷于炼金的时候,她做起了糖果生意,维持家庭的生活,后来一直是家里的精神支柱,有顽强的毅力,即使在失明后仍能敏感地觉察家中的变化,关照每一个人,活了115岁之久。

第二代何塞阿卡蒂奥与占牌人庇拉特内拉发生关系,并生有一子,后来随吉普赛人出走,回家后私生活混乱,后与丽贝卡成亲,最终被人一枪打死。

第二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一生发动了许多战争,一直受人敬仰,可他自己也并不明白为什么而战,最终拒绝接受奖章,把自己关在房间中炼制小金鱼。

第二代丽贝卡是乌尔苏拉远方亲戚的孩子,开始和阿玛兰妲都喜欢意大利技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但在何塞阿卡蒂奥出现后却疯狂爱上了他并与其结婚,在其丈夫去世后从未出门直至孤独地去世。

第二代阿玛兰妲曾诅咒丽贝卡和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的婚礼无法进行,但当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爱上她并求婚后惨遭她的拒绝,最终割腕自杀。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一度为其着迷,阿玛兰妲内心也非常喜欢他,但最终也拒绝与他共度一生。在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她要拒绝,在后面的部分书中有介绍,只是阿玛兰妲心里的恐惧战胜了她对二者的无限爱意,我不太理解她为何恐惧,是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诅咒导致那位14岁的小姑娘离世而良心不安吗?还是恐惧接受别人后会遭到遗弃?对于这个人物,也颇为复杂,她的侄子爱上了她,后来第五代何塞阿卡蒂奥也迷恋她,但她终身未嫁,最后在周而复始地缝制自己的寿衣中离世。

这个家族还有美人儿雷梅苔丝,身上散发着奇特的香味,不喜欢束缚,最终抓着床单升天而去。第三代奥雷里亚诺、第四代阿卡蒂奥第二都是热衷于战争,都或多或少地领导过战争,并埋头钻研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留下的书籍和羊皮卷。

第六代奥雷里亚诺是第五代梅梅的私生子,费尔南多不允许他出门,他便在梅尔加德斯的房间埋头钻研他留下爱的古籍和羊皮卷梵文,当他的姨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回家后,他却疯狂爱上了她,最后二者生了一个孩子,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产后大出血去世,这个孩子长了一条猪尾巴,最后被蚂蚁吃掉。奥雷里亚诺在破译完这些羊皮卷后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如梅尔加德斯羊皮卷的卷首题辞: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

三、个人看法

这个家族的起名很有意思,每一代的名字都类似,男孩名字是何塞阿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女孩名字是雷梅苔丝、阿玛兰妲等,叫何塞阿卡蒂奥的孩子都喜欢热闹,生活不规范,最后死于非命,叫奥雷里亚诺的孩子则喜欢钻研古籍制作小金鱼,也大多参与发动战争,最后在孤独中老去。这些名字都暗示了他们最后的命运!

《百年孤独》这本书所描写的孤独是亲人们相互不理解,也没有互相倾诉的意愿,一步步走向孤独。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或多或少地感到孤独,身边的朋友看似很多,但当遇到事情的时候,翻一翻通讯录,发现还真没有几个人可以诉说。即使那些时间好久的好朋友,也不能随时随地地陪在身边,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有时也不愿叨扰。但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坎儿,一定要和朋友多说说,别在心里憋着,抑郁症是很可怕的。

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享受孤独。其实,安安静静地坐在一处,或是读一本喜欢的书,或者是画喜欢的小物件,亦或是到操场上走两圈,都是极其舒服的,专注自我的感受,把时间交由自己把握,甚是美好。记得之前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没有了独处的时间,看起来忙忙碌碌,其实内心很空虚,回去后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好像在围着别人转,还是要留点时间给自己。

愿每一个人儿都能享受孤独,接纳自我,在独处中慢慢成为最好的自己。

百年孤独读后感1700字2024


起初想看这本书,是被它的魔幻现实主义所吸引,好奇作者究竟是以怎样的手法让魔幻与现实结合,从而造就了这部让全世界称赞的经典。又由于中国猖獗的图书盗版,作者曾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给中国,然而在中国出版商多年的真诚的不懈努力下,打动了作者,终于在2010年得到了《百年孤独》的出版授权。使我不禁在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旷世奇作,令中国愿意花几十年的时间来争取它的出版授权,于是想去阅读此书的yuwang更加强烈。

不得不说,刚开始阅读时,着实被里面的人名折磨了一番,尽管如此,仍不觉得这本书枯燥乏味难以下咽,在理清了人物关系后,越发觉得故事内容精彩、有意味。作者仅仅用了三百多页,就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活,小镇马孔多从创建到衰败再到彻底消逝的一百多年历史,而且书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那么鲜明有特色。

同样的人名重复着同样的命运,他们在有着大体相同xing格的同时又各有独特之处。每一代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自出生似乎就在重复着上一代人的命运,同时却又在续写着这一代人的故事,如《恐怖游轮》般,他们一直在孤独的怪圈中循环。被绑在树下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死因奇特死后浑身散发着连坟墓都掩盖不了的火药味的阿尔卡蒂奥何塞、把自己关在房间反复炼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有吃土癖好的丽贝卡、终身未嫁最后反复做寿衣的阿玛兰妲、成为暴君被枪毙的阿尔卡蒂奥、拥有绝世的美貌却不谙世事的美人蕾梅黛丝、鼓动罢工亲眼见证屠杀最后将自己关起来研究羊皮卷的阿尔卡蒂奥第二、与其同生同死甚至分不清二者身份的奥雷里亚诺第二、被送去修道院后终身不说话的梅梅、还有那些爱上自己姨妈的奥雷里亚诺和最后那个无所不知、娶了自己的姨妈、终于生出luanlun怪物猪尾巴、破解整个家族命运的奥雷里亚诺。他们渴望爱情,却无法得到可以拥有一生的爱情,晚年都沉浸在各自的孤独中。家中成员各自做着各自的事,过着各自的生活,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鲜有交流,彼此之间没有心灵的交集,更没有喜乐哀愁的分享。虽然每一个人的离世家中都会守丧,可这似乎只是为遵守习俗而举行的仪式,家人心中并没有真正的悲恸,甚至都没流下一滴眼泪,犹如只是送走了一位远方的客人。

乌尔苏拉,布恩迪亚家第一代人之一,活了100多岁,几乎见证了整个家族的发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她把整个家族打理的井井有条,却不能让膝下儿女子孙远离孤独的诅咒,连自己的晚年也是在孤独中度过。晚年失明,她通过熟记家中物件摆放位置,靠听力靠气味去了解每个人的习惯癖好,使彻底失明后的她仍能如正常人般生活而不被家人发现,从而也锻炼出她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用心去观察她的家人,才让她真正了解了家中的每一个人,也可以说真正了解了整个家族。而且真正了解整个家族的只有乌尔苏拉一人,但她清楚明白的太晚,已来不及做任何改变。

庇拉尔特尔内拉,喜欢玩纸牌算命,和几代人都有瓜葛,却始终不能真正成为家族中的一员,作为一个旁观者,作者也让她活了百年。可尽管只是个旁观者,但只要和布恩迪亚家扯上联系,似乎就会被家族的孤独所传染。她为布恩迪亚家族生了几个孩子,却不能真正成为一个母亲,只能在一旁默默守护自己的孩子,作为布恩迪亚后代的祖母,却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如果说这是一场戏,乌尔苏拉是家族的主心骨,没有了她这部戏就失去了支柱与连贯xing,(星辰ww)那么庇拉尔特尔内拉就是这部戏忠实的粉丝。乌尔苏拉在屋中陪伴了这个家族一个多世纪,庇拉尔特尔内拉则是在屋外观望了一个多世纪。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结尾,可以说结尾把小说的魔幻色彩上升到了最高点,让人眼前一亮,为之震撼。书中多次出现但却被我忽略的羊皮卷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世代奥雷里亚诺或阿尔卡蒂奥都研读过却未能破解,只觉其神秘,未曾想,它竟是整个家族的百年史。百年前梅尔基亚德斯就预知了整个家族注定孤独百年的命运。在羊皮卷被破解,奥雷里亚诺还未来得及窥见自己最终的结局,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吹走了整个小镇,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好像马孔多只是不小心随时空穿越在此,演绎了百年的故事之后又随风而去,留下当初的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阅读完此书,使我受到强烈震撼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手中的这本书就是那些神秘的羊皮卷,在被破解之后,让我拜读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传奇。

《百年孤独》读后感1300字2024


这本书五年前就想买来看,那年2014,本书的作者马尔克斯去世。老公劝我别瞎花钱了,买来也读不懂,他一直认为我历史学的不好,没有强大的历史背景想读懂它很难。然后我就看一些书评,大部分人说光是人物名字会把你绕晕,有的人说读了好几遍才读懂,所以内心一直畏惧,不敢去读。

后来用一年的时间看完莫言差不多所有的小说,它是我国唯一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写作便向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与马尔克斯相像,有人对他褒贬不一,但我还是很喜欢他的作品,他很多次提及《百年孤独》这本书,再次促使我读这本书的欲望。

这本书有一个神奇的开头,这个开头神奇之处是一句话用了过去现在将来时,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好比一场足球赛,解说员一上来就告诉你比赛结果。这个经典开场白促使很多作家去模仿,尽管他们都不承认,说自己的开头都是原创。

我们先来看《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然后看陈忠实的《白鹿原》开头:白嘉轩后来最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

最后来看莫言《红高粱》开头: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檀香刑》开头: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用了近两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我是一遍过的,而且一遍读懂了,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通过笔记全部秒杀,人物名字虽相似但绝对不同,七代人在马孔多这个地方从无到有再到无。我喜欢书中那个被动挑起过无数战争,为了国家利益收手再也不参政事专注做他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读到他每天不停的做小金鱼,攒够十个便融化再做,就一直这样重复循环,那一刻我真的想成为那条金鱼,用红宝石眼睛去感受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那种孤独;我喜欢书中那个走街串巷的那个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他给这个村庄带来很多新奇古怪的东西,把这个家族未知的命运写在一本书里,直到最后一代人被蚂蚁啃食后才破译出来;我喜欢那个伟大的母亲乌尔苏拉,她让那个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大家庭始终能站在一起。总之书中的所有人物都很精彩,语言优美,值得去读很多遍,读完它在读其它书,你会发现同样是名家,写作差距还是很大的。

孤独存在于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看似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真正能理解能交流的人真的很少,当你伤心需要倾诉时,翻遍你的通讯录都找不见一个倾诉对象,那刻是真孤独。当假话恭维的话满满地填满你每天的工作生活,我有时候在想,这些人在生命结束前会不会后悔,后悔用上天赐予你唯一的生命说了一辈子假话。

真诚待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无论何时,与自己对话也不孤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