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哲学与人生心读后感 > 导航 >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哲学与人生心读后感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读《哲学与人生》有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图书馆二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两本看上去就感觉已经有很久历史的书相互依偎,一本已经没有了当初光滑的封面,只有五个不大不小的褐色的楷体字哲学与人生依旧醒目,但那字的颜色却使我想起了久经风雨的老树,饱经沧桑而又充满了无穷的生命力;另一本则稍好一些,褶皱的书皮,有几页纸已经早早脱落,书本内部原本的线装本已经松散成两大部分,微卷的页脚提示着我已经有数不清的人翻阅过这本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我选择了第二本书。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多废话、讲半天不知道要讲什么,可是,我得告诉你,我的的确确是这么个有些啰嗦的人。其实,也不尽然,我只是想用最真实的语气从头到尾记录我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的感受,也只是想完完整整的把我自己目前对人生的感悟告诉你而已。读完这本书,我最真实的感受还是选择做你自己。

书中说人生活在世上都只是旅客或过客,而不是归人。这句话确实不错,我们从来到世上,睁开眼,一路走来,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经历的,无论多么悲惨,亦或是多么绚烂,最终留下的,只是那些难忘的铭记在心的片段,而已。而那些或美好或苦痛的时光却是万万不能因为我们渴望它停住脚步就能停下的,最终我们依旧走向孤独,走向死亡。

正如旅行,身在途中,无论沿途的风景多么美妙绝伦,令人心神震撼,我们终究还是不可以长时间驻足,我们或用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景物,或用铅笔记录下那些感动的瞬间,但,当这些事情一旦结束(一旦发生),我们就不得不再次出发,直至下一个目的地,最后,我们回到暂别的家。

死亡是最终的归宿。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人在路上,走出怎样的风景确实取决于你自己,看你做出怎样的抉择。

是选择做别人眼中的自己,还是选择做真正的自己?生活的中国人,大概选择的都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吧,为了适应整个大群体的颜色,遮蔽了自己的内心,选择多数人的选择,买多数人买的东西,说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有时会为了多数人那些荒唐而可笑的想法放弃自己内心的良知。还记得几年前切糕盛行,几千元一斤;杭州小伙儿卖肾买苹果4s手机;着名的引起无数讨论却无疾而终的小悦悦事件。

我不知道为什么切糕会如此稀有到堪比食物黄金,也不清楚为啥好端端的人要去买所谓的高档手机,更是不了解那些看到奄奄一息的小悦悦却置之不顾的路人们,但,我清楚,他们做的都是合乎情理的大多数人的选择:大多数人觉得吃切糕倍儿有面子,大多数人觉得用苹果手机是一种时尚,大多数人觉得就一个陌生的小孩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这样的事儿中国不是没有,还经常救人者被获救者倒打一耙。

可我知道:切糕充其量就是面粉加上板栗,对了,还有一点蜂蜜什么的,成本几块钱。我还知道:最初发明手机的目的就是为方便联系亲人好友、公司伙伴,而且,附加功能越多的手机质量越差。我更知道,小悦悦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诚然,换做是我,在听闻中国有过那么多起被倒打一耙的案例后,我也不会立即上前,但我会尽我所能,积极联系警方,维护好现场。或许在警方到达之前一分钟,我还会继续赶路。可我不会坐视小悦悦在被车撞倒后再次被轧。

当看到这儿,你们或许会觉得这人真虚伪,但我承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自己都护不了,又何谈行侠仗义,救死扶伤呢?

从这几件事上,我看到的是人云亦云,是亦步亦趋,是盲目的妥协于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沉默的掩盖了自己的良知。而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是我自己,有时也不免成为其中的一员。尽管很多情况,我们不免随大众,但,我们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权利的。这时,我选择做自己。

人生就像一场考试的选择题,你无时无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且,一旦选定,就无法更改。可是,人生中的考题却不像考试里的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人的选择都可以是一样的,也都可以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看似分道扬镳,可经过柳暗花明,说不定就殊途同归了。而选择,不过是选择自己的路。真正做出选择,依靠的是你的大脑还是你的心,就要看你自己了。

可如果你总是选择别人希望你选择的,扮演别人期待你扮演的角色,你,还是你自己吗?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忘了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而往往是看见大多数人要做什么就紧跟着去做,这样便往往落了下风。而那些选择做自己的人,则能更早的取得成功。盲人歌手杨光选择了阳光向上,从不自暴自弃,终于扬名于星光大道;韩国男歌手rain选择了穷孩子也能当明星,每天刻苦努力的训练,没有刻意模仿别人,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屹立于风起云涌的韩国乐坛数十年不倒;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了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不顾众人反对,使英国避免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又想起中国一度出现的房奴、车奴、十八项全能妈妈,还有香港奶粉抢购潮,苹果手机疯抢潮流,我只能苦笑。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我问过我自己。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记得一句很早之前看过的话:当你独自一人笑了,你才是真正的笑了。我们在生活中不免使用大量的表情,而笑,则是最广泛也最具效用的一种。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因为开心你才笑,而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笑,所以你选择了笑。

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学着去适应环境,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就像有时候,你听到有两个人在背后批评另一个人,你说不定会插上两句火上浇油,可如果被批评的人在你们面前,你又不免装作没听见另外两人的言论。而真正的自己,被你藏在了哪里?

曾经我看过一本小书,叫做《简单生活》,书的大意就是尽量精简自己的所有物,只留下必需品,这样会让你感觉无比惬意且有效率。此刻,为了真正的发现自我,我觉得你可以先找到对你最重要的东西,把你觉得自己具备的或想具备的品质或物质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一项一项划掉对自己不是那么重要的项目,最后剩下的你怎么也不想划掉的那几个就是你真正想要的或想留下的。然后,学着用最简单的眼光看生活,用最朴素的心情去感受生活,用最真诚的心意去做出自己的选择。

不去想别人的想法,不去看别人的眼光,真诚的,虔诚的去做自己。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一)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一爱一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一性一,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精一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一精一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一精一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一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一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一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一供,正如作者引用一爱一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一性一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二)

文/唐保娟

暑假拜读了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书中从古至今,兼顾中西方的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侧重于人生与文化,以哲学的思辨方法贯穿其间,引经据典,可读一性一很强,语言通俗。整日奔波于家庭、学校之间的我们,在假期里,借这本书静静地审视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一着如此多的哲学。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相对于那些奔波于求职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爱一自己的人,有热一爱一自己的学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内心感觉很幸福。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在身一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这个调查研究结果,让我深深体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一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一体很健康。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一操一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一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打开。母亲自言自语,说,哎,老了,连门也打不开。我听到了,母亲内心的失望。相对于父亲在世时,母亲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犹能自理。开学后,七点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家里几乎全天只有母亲一人,我得想办法让母亲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她有点成就感。我就让母亲负责照顾家里的小鱼和花花草草,每天给他们喂食和浇水,自己一操一作按摩垫,不几天,母亲欣喜地告诉我,小鱼长大了,因为坚持按摩,自己的身一体很舒服,在花园里遛弯时,看到了藤上挂着几个南瓜,哪里的石榴长得很好

我想,母亲在这几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一体依然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轻时有多少次争吵,现在,他需要自己,这是支撑母亲的强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难免会怨天尤人,如果一时想不开,甚至可能自暴自弃,走上自一杀的绝路。关键在于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人只要活着就会逐渐老去,在遇到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让我想起,上海信息技术学院的邬宪伟校长,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不到30岁破格评为教授,最终成为上海名师、全国名师、校长。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他是因为自己的学生将自己一逼一到能力极限的边缘。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机会,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任何一种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一供了一次让自己提升转化的机会,提升转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灵,生命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00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很多作品会引发读者的感同身受,当我们阅读完作品后,一起讨论时会变得更加自信。怎样在作品读后感中写出内心真实感悟呢?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一下“《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1)

人生总有失望迷茫时,意志消沉时,这个时候不妨多留意身边,看看碧蓝的天空,清澈的流水还有朴实生活的人们,以前不曾在意的细节,可能都会让你觉得非常美好,特别的感动,当然,如果这个时候可以读到一本励志的好书,那不仅豁然开朗,帮助你走出困境,而且教会你积极的生活态度,《我的人生哲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是一本坎坷人生的智慧之书,是经历曲折的经验之书,也是给我们年轻人的启示之书,充满了真诚坦白和哲学的睿智。作者王蒙以讲故事的形式,节奏缓慢的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正如此书前言中所说的只有走过人生广阔领土的人,才有资格谈人生的真谛;只有满怀坦诚的成功者,才会给我们以真正的人生教益;只有亲历过人生苦难的人,才能跳出苦难看人生;只有用理性知道自己人生而又不惮躬耕实践的人,才能讲出人生的理性。

我很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并不是读书才是学习,一切经验体验都是学习。“我是学生”并不是作者的一句空话、大话,这是他平时实际生活的行为准则,又是对自己一生的客观评价。

书中用杂文随笔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感悟人生的艺术,诠释道与德,诚与诈,智与愚,真与伪。谈人生哲学,其实不容易。而王蒙却从其历尽沧桑之后道出了“无术、无谋、无名、无功”的真谛。作者完全充当了一个普通的人来分析,让我们通俗易懂,新意昂然。在叙述这些人生哲学时,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而是以亲身经历现身讲法,一切从面对人生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实的力量透彻纸背,发人深思。

王蒙是誉满天下的著名作家、诗人,却以平等的心态在与读者倾心交流,在娓娓而谈中讲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悟的真实。他绝不放弃人生的哲学睿智与理想境界,但亦绝不高谈阔论,无论小事、大道,都说的是人生至理。这种细腻,周到的人生哲学就像大海卷起层层叠叠的浪花来拥抱着我们的思想灵魂。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2)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哲学的本质是思考和学习学。学习是主动与知识互动的结果。学习只能由自己完成,老师没有办法把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学习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录、学习不是信息和资料的堆砌。学习就是"炼制新概念"的过程。学习就是自我发问、学习就是和现实对质、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学习就是自我表达、学习就是辩论、学习就是建立网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质疑、争论和接受的过程。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先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学习就是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解构并摧毁"错误的旧概念",重构并形成"正确的新概念"。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接纳新的知识,巩固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学习的本质就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困惑,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解决自己一个个内在的困惑和迷茫,每个人小时候都是好学的,为什么长大了不爱学习了,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当教育不在以解惑为单一目的时,掺杂了太多的功利主义时,此教育已不再是彼教育,此学习也不再是彼学习,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培养学习机器,孩子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学习的目的也不在是解惑,学习的目的是现在考更好的成绩,将来如何挣更多钱,当一切教育偏离了其本心,只会让孩子更累更迷茫,学习也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中也逐步丧失了深度思考,只是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的积累加工机器,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在是心灵的解惑者,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是逃离,也就是学习己不在是快乐,而是成为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

我们研究哲学和人生是为了什么?我们做什么工作就研究什么样的哲学人生。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3)

买到《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已经好几个月,一直没有闲暇的时间再从书柜里拿出来,如果不是在书柜里找另外一本书,躺在角落里的它不知道还要再躺多久。泛黄的书皮上印着几个烫金的大字,作者的名字用很个性的草书书写而成,显得苍劲有力。随便翻了翻,里边的内容,古典中透露着着几丝禅境,说理与智慧中透露着哲学与生命的光辉。

目光和身心荡漾其中,犹如一个荡漾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船夫,拨云见雾,顿时内心敞亮许多。书中有几个观点值得反思和细细的品味。拿出来和所有的朋友一同分享。

本书的作者引用德国哲学大师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的思想较为精辟,所谓三变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首先应该变成骆驼,再变成狮子,最后变成婴儿。

骆驼一直有“沙漠之舟”美誉,一直被认为刻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代名词。意味着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经受社会、自然、或者外界一切的磨练。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打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或者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淬炼只会让我们的身体,品格,思想或者能力愈加的强大。

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比方讨厌学习,我们却要依然要一如既往的学习,这是生存之本,也是立足之本。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我们每个人像骆驼一样,按照生命既定的轨迹一级级艰难的攀爬。其实我们并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像一条蛇一样在蜕变,或者像一只蝴蝶一样在破茧中挣扎,其实这种难受,折磨,无奈,和痛苦本质上是一种能量的积蓄。

默默的进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进化成牛、马、甚至是羊,但有一种人最终会变成狮子。狮子与骆驼最大的差别是,骆驼总是按照别人的指令在行事。最初这些实施者会是父母老师,他们要我们怎样,我们就的怎样,我们常常无法反驳,这常常是生命的必经之路。

而一旦变成狮子,很多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摆在面前,要我们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常常是走对了,就会信心百倍的继续下去。一旦出现选择上的错误,很多糟糕麻烦的结果要自己承受,同时也就失去寻找借口和抱怨别人的权利。

比方说,考上大学后选择上什么专业,毕业后选择什么职业,上班后选择什么样的恋人,创业后选择什么项目,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其实每一步都充满艰险,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负责,选择错了必须自己承受。我们其实没有退路,因为已经找不到任何可以逃避的借口。

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具有了攻击性,一种是我们拥有了“全能型”自恋。就像古代那些攻破城池的王候,会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放厥词“顺我者倡,逆我者亡。这时候,一旦那种野性释放出来,要么会伤害到别人,甚至毁灭世界。如果这种力量能被接住,能被化解,就会产生无法估计的价值或者意义。

另一种“全能型”自恋,就会觉得自己会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甚至觉得是世界围绕自己在转动。有一部电视剧《笑傲江湖》,里边就有两位武功狂人,一位叫“任我行”,一位叫“东方不败”,自恃武艺高强,要统治整个江湖,或者扫平天下英雄,最终都落个自我毁灭的下场。

但“全能型”自恋在某些方面,有时会是一种人性的释放,或者天分的迸发,像乔布斯,像埃隆马斯克,像马云马化腾。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全能型自恋,才有了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做事方式。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如果自己冒然闯入一条车道,看见对面开来的车辆,而只有自己一辆车在朝相反的方向行驶,一定会怀疑自己逆行。如果是他们那些天才,他们会以为所有的车都在逆行,而唯独他们自己正确。

而要从狮子达到婴儿的阶段,就意味着一个“完美的开始”。所以当我们很小的时候,还在襁褓里整天沉睡对的时候,父母其实已经怀着无限的遐想,给我们设定了许多不同的人生。比如将来当个科学家、歌唱家、军官、教授。他们会把他们未完成的许多东西,以另一种形式转嫁到我们身上,他们希望我们超越他们,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

要从一只强悍凶猛的狮子,变成一个拥有全新开始,全新生命,全新梦想的人真的很难。特别是当狮子拥有一定的权威,拥有一定的地位,拥有一定的财富时,难免会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甚至自我感觉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人物,被并不存在的浮华世界拖着前行。

婴儿,恰恰是抛开所有的身外之物,以一种大彻大悟的心态重新开始一段无法确定,也无法预测的未来。婴儿本身就象征着未来,或者是活在未来的代名词。甚至财富,甚至富贵,甚至权利最终成为身后事。《白鹿原》中土匪黑娃,最后竟然从零开始学习识字,被押上刑场的时候,也是一脸从容单纯的笑,那一刻,死对于他,也许是另外一种开始。

所以从骆驼变成狮子,从狮子最后变成婴儿,是心灵回归原点的宁静,当然不是终点,它只是生命的一个里程碑,一种新的开始。

对生活有特别体验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因为患有先天的心脏病,从小就时时受到死亡的威胁。他对生命有过更多的深入的思考,所以从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问题对人生进行了三种界限的分析,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身体界限、心理界限、灵魂界限出现时,常常才是一个人不得不思考、做出选择的时候,也只有这个时候,一个人也才算真正的从脆弱到成熟的过程。

所谓的身体界限,往往是在我们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比如离婚、衰老,意外的横祸。那几年因为身体不是很好,常常会想到死亡,那种巨大的恐惧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让生命之火奄奄一息。当一位朋友车祸去世后,除了悲痛,也曾有一种无力的挫败感,深深的折磨过我。

只有生命到了临界的时候,才会重新思考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金钱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时间,健康,和生命。集体和工作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方家人和亲情。生命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比生命更重的东西,比如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当这些都想明白的时候,有时会有想哭的。感觉。原来自己大半辈子都是为别人而活,没有一次为自己活过。结婚后为孩子为家人活着,在单位为企业为社会活着,即就是普普通通一生,最终也还是为了基因的传播活着。什么时候,我们为自己活过一次?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自己痛痛快快潇潇洒洒活上一次。

所谓的心理界线,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把自己对外界的感知,当成外界的真实反馈,当成别人的真实感受。很多时候,因为有心理界限的存在,我们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也会像我们一样热烈的接受。甚至把自己对别人感受,关注,或者赞美当成真相,我们也会因为得不到,没有被认可而觉得难过、失落和痛苦。这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聪明和愚蠢,理智和浮躁,成熟和幼稚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庞辱不惊、坐怀不乱、闻过则喜。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吃甜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喜欢那些苦涩的真实。学英语的时候,有两句英文鸡汤读后很是充血“Challenges are not threatening―they are opportunities to acquire new skills。Mistakes dont mean you are stupid―they are full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you to learn。(挑战不是威胁,挑战是获取新技能的机会。错误不是代表你愚蠢,错误充满帮助你成长的信息。

存在心理的困境,是因为我们首先没有打破自己心理的壁垒,情绪上的冲动,失控,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其实自己并非完美无缺而是残缺不全。打破这种心理壁垒或者心理界限的人,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他们往往把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当成一种额外的赠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目标继续努力。

而所谓灵魂界限其实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它往往会和意义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正常,而他并不快乐。其实就是这个人的思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像荣格提出的九级人生。最高层次的追求,就已经脱离金钱,名誉,地位这些低层次追求,而开始向往那些看似缥缈虚无,却有着伟大意义的人生。比方乐善好施,比方回归自然,比方释放自由,他们总希望把自己身上的某一些东西长久的留下。

我们常常所说的精神领袖,其实就是我们渴望通过他们的指引,能打开那道灵魂的大门。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个世界充满密码,笑来老师也说过,钥匙一定不再锁孔里,一定在别的什么地方。有时一句话,几个字,一个场景,都会刺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发现那些打开灵魂大门的钥匙。

马丁・路德有一天在《圣经》中读到一句话:“我相信罪过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刻他突然顿悟。相同的经文以前读过不知道多少次,一直没有顿悟,那一天,在那个时刻,在那样的场景里,就能豁然开朗。就像好多次听笑来老师说:他要改变这个世界。就只当随口说说并没有当真。当自己像另外一种生物,用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做出一些令自己无法相信的事情时,才相信一个人完全可以间接的改变一些人的思想来改变外在的真实世界。

每一个人都有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很多困惑其实来自我们自身局限的认识,局限的视角,局限的疆界,以及并不成熟的认知和体验。其实除了井口,井里还有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钥匙就在我们心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4)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如果为了其他,如名利、财富等,而失掉健康,是最大的悲哀。

财富、名利等其他,并不能带来快乐,并不能驱除内心的空虚、无聊,只有内心的富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使你快乐。内心的平静,健康的身心,对外界的需求就越少,内心的富有像清泉、像明灯,不断滋润你的心田,照亮你的人生。

人作为动物,一半时海水,一半是火焰。但是我们大都是通过感受去生活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影响你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所以,在同样环境下生活的人,同样的事情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为前途担忧,为生活担忧,为得失担忧,忧虑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在忧虑中日子过了,匆匆,像轻烟,如薄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短暂的生命里,人们却是多么可悲,每天清早醒来,昨日一去不返,在忙忙碌碌中,今日,转眼即逝,在混沌中日复一日,有天开始老去,白发苍苍,手无缚鸡之力,人老体衰,空有千里之志。

匆匆,在我们即将就死时,问问内心,这一生有多少后悔?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生中转眼即逝的感受,又是多么短暂,可是有些事对我们确实影响至深,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忧心忡忡,有时候想,为什么会这样忧虑,是事情本身的影响,还是在内心深处有着太多牵牵绊绊,为钱、为名、为利、为欲望,得失在心中,蒙蔽了内心的双眼,我们又何曾有心情去看看美丽的夜空,去保护给予我们生命的大自然。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我们失掉的光明在哪里?是在内心罢。心灵,是幸福的源泉;健康的体魄,是快乐的载体。如果,失掉了健康,那么其他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是这样的,用道理为自己在犯错后悔时,寻找借口,寻找安慰,推卸责任。而生活中却是明知故犯,为欲望,经不起诱惑,是我们的本性贪婪自私吗?我们,人究竟是怎样的?为了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我们能否负起责任!为了和我们一样有权利在地球上生存的其他物种,我们能否负起责任!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5)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6)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籍,而知道此书籍;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籍好,而想拥有此书籍;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籍。

其实,这本书籍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籍不如借书籍,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籍,这种富有是自家书籍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籍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籍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籍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籍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7)

最近,毕业论文也差不多截稿,工作的事情也有了点眉目,时隔一个多月,再此拾起了上次未读完的最后一本哲学书《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相比于胡适先生所说的哲学思想,我更想谈谈他赠与大学毕业生的话语,巧的是,我也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付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

今天我要送你们的小礼物只是一个防身的药方,给你们离开校门,进入大世界,作随时防身救急之用的一个药方。

第一味药,“问题丹”

每个人离开学校,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且有趣味的问题作身边作伴,这是你们入世的第一要紧的救命宝丹。年轻人入世的时候,总得有一两个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脑子里,时时向你挑战,时时笑你不能对付他,不能奈何他,时时引诱你去想他。只要你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你就会继续有知识上的长进了。

第二味药,“兴趣散”

每个人进入社会,总得多发展一点专门职业以外的兴趣--“业余”的兴趣。用闲暇时间做的--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活动也许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对于我而言,有可能工作以外的,踢球,健身是我们最主要的两大“兴趣散”了吧。

第三味药,“信心汤”

你总得有一点信心,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Jack,从学校到社会,是一种身份的转变,未来还需要多多努力啊!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8)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9)

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

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10)

《哲学与人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所著。本书是集傅教授数十年授课之精华所成就的作品,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知识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能”为主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全书的结论放在“文化的视野”,有助于拓展人们的眼界与心胸,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定义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成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

关于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不停地追求,追求自我的完善,外部和内部的自我实现。我们都在下意识地追求自我的实现,却忘记了去思考人生是什么,当有一天我们累了,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去思索。我们困惑了,当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真正让我们开心的是什么?得到了,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失去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忐忑不安。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实现了外在的自我,却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坦然。因此我们应永远记住:内外兼修是最重要的。这个世界会促使你外部自我实现的发生,而内部的自我实现却必须依靠你自己,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帮得了你。真正地做到了自我实现,你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哲学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犹如航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方向。罗盘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一个罗盘或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离开了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了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读《哲学与人生》,由此喜欢上了哲学,感悟着人生;喜欢上了哲学,懂得了笑看人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9篇)


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涉及“《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相关的资料。即使是一本再简单的书籍,不同的人在读完之后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心得,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 写读后感时,应该集中力量描写那些令你感触最深的情节与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1)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如果为了其他,如名利、财富等,而失掉健康,是最大的悲哀。

财富、名利等其他,并不能带来快乐,并不能驱除内心的空虚、无聊,只有内心的富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使你快乐。内心的平静,健康的身心,对外界的需求就越少,内心的富有像清泉、像明灯,不断滋润你的心田,照亮你的人生。

人作为动物,一半时海水,一半是火焰。但是我们大都是通过感受去生活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影响你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所以,在同样环境下生活的人,同样的事情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为前途担忧,为生活担忧,为得失担忧,忧虑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在忧虑中日子过了,匆匆,像轻烟,如薄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短暂的生命里,人们却是多么可悲,每天清早醒来,昨日一去不返,在忙忙碌碌中,今日,转眼即逝,在混沌中日复一日,有天开始老去,白发苍苍,手无缚鸡之力,人老体衰,空有千里之志。

匆匆,在我们即将就死时,问问内心,这一生有多少后悔?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生中转眼即逝的感受,又是多么短暂,可是有些事对我们确实影响至深,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忧心忡忡,有时候想,为什么会这样忧虑,是事情本身的影响,还是在内心深处有着太多牵牵绊绊,为钱、为名、为利、为欲望,得失在心中,蒙蔽了内心的双眼,我们又何曾有心情去看看美丽的夜空,去保护给予我们生命的大自然。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我们失掉的光明在哪里?是在内心罢。心灵,是幸福的源泉;健康的体魄,是快乐的载体。如果,失掉了健康,那么其他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是这样的,用道理为自己在犯错后悔时,寻找借口,寻找安慰,推卸责任。而生活中却是明知故犯,为欲望,经不起诱惑,是我们的本性贪婪自私吗?我们,人究竟是怎样的?为了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我们能否负起责任!为了和我们一样有权利在地球上生存的其他物种,我们能否负起责任!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2)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哲学与人生,很吸引人的书名。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人生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习惯性的置之不理,但是当困难来临时,心中的“魔鬼”不时出现,整个人会发狂的寻找,时而仰望星空,时而低头沉思,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怎么样才能过得无愧于心?此时此刻恨不得能有这样的一本书,让人往死里啃,却不觉得乏味,只会觉得眼前的迷雾越来越清晰,所谓拨开云日见青天。哲学,一向深奥难懂,看过之后,也许早就忘记自己看过什么了,时常会有这种感觉。但是带着问题去看,这种环境与心境的结合,会让你得到不少东西。傅佩荣教授运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就是面包里面的蜂蜜或者糖,虽不能提供面包,但是增加的甜味是你平常无法偿到的。这需要你不断的去质疑,不断的去询问,形成自己本身的智慧。里面讲到许多哲学家的出身及故事,比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加缪等,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各个时期哲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思想。同时也用大量的文笔描述古希腊的神话与悲剧,比较了儒家和道家的本质区别。在教育、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讲述人的基本问题,将哲学与人生联系起来。里面所讲述的一些道理让人受益不少。如“知行合一”、“存在先于本质”、“治大国,若亨小鲜”、“道可道,非常道”等。在写到关于艺术和审美这一章时,对我感触是比较大的,正如作者所说,艺术家从天上偷了一些永恒的东西给人类,故受到上帝的惩罚,不得不在人神之间挣扎。艺术将生命的完整性完全展现出来,让我们在刹那间品味到永恒的滋味。这种伟大的成就,使我羡慕不已。艺术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同时,当艺术家也确实不易,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这时候,也许真的就是抉择吧,有的人选择欣赏,有的人就非得去当这个艺术家。这时候,就要明确“存在先于本质”了。也许我只能做个欣赏者,体会他们的情感,体会他们……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3)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会主义下的人快乐,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快乐,我看不一定。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4)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5)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不同,不但不要生气,反而要借这个机会反省。

所谓“最好总是要碰到结束”那就是死亡吧。一个人一生中会完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事,难道当他死了后,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没意义了么?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你既然问了,那就一定有意义。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么!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6)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哲学的本质是思考和学习学。学习是主动与知识互动的结果。学习只能由自己完成,老师没有办法把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学习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录、学习不是信息和资料的堆砌。学习就是"炼制新概念"的过程。学习就是自我发问、学习就是和现实对质、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学习就是自我表达、学习就是辩论、学习就是建立网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质疑、争论和接受的过程。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先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学习就是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解构并摧毁"错误的旧概念",重构并形成"正确的新概念"。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接纳新的知识,巩固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学习的本质就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困惑,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解决自己一个个内在的困惑和迷茫,每个人小时候都是好学的,为什么长大了不爱学习了,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当教育不在以解惑为单一目的时,掺杂了太多的功利主义时,此教育已不再是彼教育,此学习也不再是彼学习,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培养学习机器,孩子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学习的目的也不在是解惑,学习的目的是现在考更好的成绩,将来如何挣更多钱,当一切教育偏离了其本心,只会让孩子更累更迷茫,学习也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中也逐步丧失了深度思考,只是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的积累加工机器,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在是心灵的解惑者,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是逃离,也就是学习己不在是快乐,而是成为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

我们研究哲学和人生是为了什么?我们做什么工作就研究什么样的哲学人生。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7)

《哲学与人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所著。本书是集傅教授数十年授课之精华所成就的作品,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知识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能”为主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全书的结论放在“文化的视野”,有助于拓展人们的眼界与心胸,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定义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成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

关于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不停地追求,追求自我的完善,外部和内部的自我实现。我们都在下意识地追求自我的实现,却忘记了去思考人生是什么,当有一天我们累了,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去思索。我们困惑了,当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真正让我们开心的是什么?得到了,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失去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忐忑不安。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实现了外在的自我,却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坦然。因此我们应永远记住:内外兼修是最重要的。这个世界会促使你外部自我实现的发生,而内部的自我实现却必须依靠你自己,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帮得了你。真正地做到了自我实现,你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哲学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犹如航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方向。罗盘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一个罗盘或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离开了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了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读《哲学与人生》,由此喜欢上了哲学,感悟着人生;喜欢上了哲学,懂得了笑看人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8)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很欣赏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人活着的意义在于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的同时,不应是一叶孤舟,而是要与周边、社会有所关联,带给他们正能量。在《哲学与人生》第十五章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无疑,这是一个大的命题,有人终其一生也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借保尔柯察金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那个时代里最朴实而伟大的精神,这个答案激励了无数的人。作为21世纪的我们,面对人生这一重大考题时,又该如何面对呢?

书中从三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参考答案,在人生这张画卷中,要肯定其意义,相信美好的存在。具体些,无外乎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人生的齿轮终会停止转动,那时拥有的一切都不再拥有。记得曾经爱过、珍惜过、快乐过,追求真理、追求自我,主宰自己的内心,给他人带来愉悦,为了世界的点滴美好而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使微不足道也甘之若饴。

人无法预知未来,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一个先到来,惟有珍惜好当下,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天堂。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单调乏味,还是充实有趣,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心境。既来之则安之,我觉得选择了“传道受业解惑”这个行业是幸运的,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单纯的心灵,每当看到孩子们真诚、求知、澄澈的眼眸,看到他们因一点收获而快乐,一点点进步时,内心的欢乐无法言喻。只能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备课,对得起这群小可爱啊。

“理解生活还要热爱生活”,这是一代大师罗曼罗兰给我们的忠告。热爱,何谈容易?当面对堆积如山未批阅的试题时,面对一堆催着要的材料时,花费时间面对一些觉得没有意义却必须要完成的形式化的表格时,内心是崩溃的。但,很多事情换个角度去思考,就变了。乐观一点,阳光一些,去做这些事情时何尝不是在考验你自身的专注力、耐心、意志力呢?更高一个层次是,当习惯于这些,并且在某一个清晨或午后,你突然意识到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向更好的自己迈进。

苦难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孟子有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的一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9)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北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北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所著。《哲学与人生》是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

本书的作者不是以写书为生的专业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所以此书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还可看作是一本励志书。但它与一般教材和励志书又截然不同,因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书却全是傅先生个人思想的结晶。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大师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把我的一点感悟说与大家听。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冯先生说:“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读人生有感


读人生有感(一)

【人生】是小说家路遥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我看过了很多次,每次看了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前几天,我又看了一遍,这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非常感人,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人生的许多思考。从小说中让我懂得了很多,也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人生的内涵,也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去正确选择我自己的人生,在对人生进行选择时,我们应该慎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好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步。

看完【人生】这篇小说后,我深有感触,这篇小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这里面的每一个情节我都非常的喜欢,这里面描写的社会生活非常现实,。看完这篇小说,我被这里面的情节所深深的感染了,我非常欣赏高加林的才华,欣赏他的干劲,他有一颗愿为事业拼搏的恒心。我知道一个农民希望走出农村的那种急迫,他期盼着走出阻碍他与外界的座座大山,他希望进入一个大城市,甚至为此,他可以不惜一切为代价。他宁愿放弃心一爱一的巧珍,他宁愿不顾村里人的闲话,为的只是走出这个困扰他的牢笼,迈向自己向往的世界去探询、去深造,可是命运却不总是让人满意,他所做的一切都失败了,现实是残酷的,有时候我们不能去该变现实,我们只有接受现实。

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村里面唯一一个念过书的人,但后来他没有考上大学,他虽然没有考上,但对于他来说,他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了,他不仅是学校篮球队的,而且他的文章写得特别的好,如此优秀的他,在大家看来,他未来的生活肯定过得很幸福,果然如此,高中毕业后的他在城里面的一所民办学校中当教师,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可是时间不长,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村里的村支书高明楼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有一份工作,而让他的儿子替换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这个职位,从这以后,高加林没有了工作,无赖的他只有选择了回到了农村,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做法,高加林是如此的失落和伤心,接连几天他都没有出门,他没有办法,他也没有选择的权利,无奈的他只要接受这个事实,从这以后,他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觉得生活对于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然而,就在他绝望的时候,一个叫刘巧珍的农村姑一娘一出现在他的面前,刘巧珍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年轻、美丽、温柔、善良、纯朴的他一直对高加林有着深深的一爱一意,这时的她给予了高加林生活的勇气,并不断给予他生活上的鼓励和一精一神上的安慰,让高加林重新看到了对生活的希望和重新挣作起来的勇气和决心,从这以后,他开始变得上进起来。

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的一个干部通过走走后门的方式让高加林再次来到了他梦想的地方城里,在城里高加林是一名通讯干事,他每天都要写文章,他的文笔也非常的好,写的文章非常的不错,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因而他的文章就被送到了城里的广播站里去播放,而在这时,在广播站播音的人却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黄亚萍,也正因为这样让高加林在一次在毕业之后遇到了黄亚萍,本来在高中感情就很好的他们,因为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却不得不分开了,而如今他们都在城里遇到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机会,不久,黄亚萍便对高加林表达了自己此时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爱一意,当高加林在面对黄亚萍对自己的深厚关心和一爱一意时,此时的他在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难以做出选择,内心的十分矛盾,但经过在三的考虑之后,他还选择了黄亚萍,而放弃了刘巧珍,当黄亚萍提出要高加林和她的父母一起搬到老家南京去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加林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而成了城里的一名通讯干事的事被揭穿了,无奈的他很快又回到了农村,而此时,心一爱一他的刘巧珍已经结婚了,他只好接受这个现实,从此之后的他,便开始自己的农村生活。

从小说中我知道了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有幻想也可以,但是也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的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会很大,因此我们要好好的把握自己人生理想,现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只有有了理想,我们才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去拼搏努力。在漫漫人生中,其实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人的内心过于复杂,总是希望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不想要的,就抛弃,可是到最后,想得到的,没有得到,而抛弃的,往往是最好的,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平常心,即使是平庸的日子、平常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只要细细品味,也能品味与众不同的滋味来。还有就是当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我们是无法预料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要做到是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我还懂得了人要学会在困难和挫折中成长,不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越是遇到困难,就越是不要放弃,而要坚持的走完每一个过程,因为困难会造就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我还非常喜欢小说中柳青的的那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谁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一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我想,我们的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只有让让我们自己去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的人生才会更一精一彩,才会更加的辉煌。

读人生有感(二)

这是我第二次翻看路遥的【人生】,感触远胜于第一次。第一次看【人生】时,我很诧异路遥为何要把【人生】作为小说名。记得第一次看是在读高二时,那时候还不能理解小说的内容,只是一味单纯的以看小说的眼光来看待这本书,但上大学后,再来看它时,却是另一种感受。先来谈谈【人生】的情节吧。小说背景取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陕北农村地区。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年轻的农村人,他高中毕业当上了小学教师,就在他以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能得以实现的时候,命运第一次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利用关系让自己儿子顶替了他的教师位置,而他也由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在这次人生的低谷中,他收获了一份美好的一爱一情,开始与农村姑一娘一刘巧珍谈起了恋一爱一,这使他的一精一神得到了慰藉,本来照着发展下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命运又垂青了他。没过多久,因转业回乡的叔父的关系,高加林很快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成了一名县通讯干事。此时,加林重新遇到了他高中同学黄亚萍。在黄亚萍猛烈的一爱一情攻势下,并且有机会到大城市发展,他艰难地舍弃了农村姑一娘一刘巧珍,开始了与黄亚萍罗曼谛克般的热恋。然而,好梦难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高加林,高加林通过关系在县城工作的事被检举揭发,他因此又一次回到了农村。而此时,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他人。在听完德顺爷爷的一席话后,高加林也开始真实而深刻地思考人生这一命题。

高加林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强坚毅的品格,又同时具有辛勤、朴质的传统美德。他热一爱一生活,心一性一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一爱一好打篮球,并融入了时代潮流中。然而,真实的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也形成了他矛盾复杂的一性一格特征。纵观他的人生,总是充满跌宕起伏,不断在得到中失去,又在失去后得到,继而又失去。正如路遥在小说中所说:生活啊,生活,有时候让梦想变成现实,有时候又让现实变为梦想。而高加林也在其中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什么是人生?无数先哲用事实告诉了我们:人生是从降生到死亡的过程,而这过程怎么走就是人生。我认为人生就是在这过程中对生活的种种选择,或对或错。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选择的机会多了,倒让我们手足失措,迷茫了。而从高加林身上我们能看到他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对生活摇摆不定,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致命的缺点。所以,不管我们如何选择,就一定要坚定信念,就算错了,也不必垂头沮丧,过错也是试金石,大不了重头再来。正如小说结尾德顺爷爷所说的: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后爬不起来,那就变成死狗了

绝人生的另一特点就是无法预知,在这一秒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正如高加林在当教师时不知道社会的残酷,会让他再次沦为农民,在他当农民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能重新回到他梦寐以求的城市,而他在城市正准备好好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时,更不知道他自己又要重新回到农村。也许我们在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但我想说的是,社会本来就如此,没有绝对的公平,世界上只有两种事是公平的:一是时间,二是死亡。所以,我们惟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怨天尤人。无法预知又怎样,人生本就如此,也不必太纠结于此,做好当下,足矣!

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而我们,也即将踏入社会,也将面临诸多诱一惑与考验,如何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生的选择,选择的人生,或对或错,一切未知!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不要因为乌云遮住了蓝天而止住我们奋飞的翅膀,也不要因为汹涌的一浪一涛而打破我们乘风破一浪一的勇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慎重选择,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读《人生》有感


读《人生》有感

文/张思璠

带着复杂的心情把这本书看完,突然想问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都要尝尽;又有人说人生就像在下棋,每个人走每一步都要谨慎,每一步的机会只有一个,谁都不能保证全盘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但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应该要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的等待,错失属于自己的机会。

说真的,书中刻画的男主高加林真的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典型的人物。他身上既有现代青年的那种不断挑战自己,自信坚毅的品质,又有着勤劳、朴实认真的传统美德。他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心高气傲,热爱生活,并且爱好打篮球,关系国际政治问题和国家大事,融入时代的潮流。

他虽然生活在农村,身上或多或少会携带一些农村的传统,但是他不想他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委曲求全,他的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追求。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相差很大的。当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位民办老师是,他很喜欢这个既能展现他的才华还能实现其心中理想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在权力和现实面前,知识显得如此的没有地位,他很快就被大队书记的儿子给顶替了,这样的现实情况使他开始有点放弃自己了,而后碰到刘巧珍又重新使他振作起来了,所以当机会再次降临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抓住了,开始走进了城市生活。

但是,他却抛弃了刘巧珍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只是因为自己拥有更好的前程,只是因为自己觉得有更好的在等待着自己。这样的他是自私的,他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忘记了曾经给他莫大帮助、并且深深爱着他的刘巧珍。虽然后来他醒悟了,为失去刘巧珍,并且没有好好对她反而辜负她感到痛苦,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好多的东西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就只知道后悔。

初恋时美丽的,初恋也是激情澎湃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的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纯真质朴,她一直以她认为应该的方式去爱高加林,充满激情但又实际。当高加林失意时,她每天陪着他,给了他精神上很大的慰藉,这样的爱太单纯了,但也是太无助了,因为你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更多的,甚至可以讲适当的保障。虽然当时的刘巧珍是幸福的,因为她被自己索所爱的人爱着;而当时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因为它被村里最漂亮最能干最善良的姑娘深深地爱着。但是,这种爱是公平的吗?显然不是。

原本多么美好的爱情,最终变成这样并不能说谁错了,人生谁能说谁对谁错。对于繁华未知的大城市,高加林的憧憬和向往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高加林是缺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勇气。放弃刘巧珍,告别了粗俗底下的农村生活,接受黄亚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并不能指责什么,只是最后的结果无论好坏都是要自己承受的。而巧真正是因为没有文化,而且从小在乡野山间长大,所以她对世事无常,或得或失没有过多的追求和指责,所以她乐观坚强,即使面对情感上的失意也没有像一般女孩那样自暴自弃。所以说,人生无非就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的承担一切后果。

依然还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至于他个人生活道路上这个短暂而又复杂的变化过程,他现在来不及更多地思考。他甚至觉得眼前这个结局很自然;反正今天不发生,明天就可能发生。他有预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回避考虑。前一个时期,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宁愿让自己所它看作是桥!

他希望的那种桥本来就不存在;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他现在仍然面对的是自己的现实。

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的未来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指靠他们!

当然,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的奇妙在于它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人生需要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当我们都老了,还能回忆往事。

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的美好爱情,把握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揣一个积极的心,走好奇妙的人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