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天下西湖读后感 > 导航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天下西湖读后感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为了尽快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使工作有序开展,我们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份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可以使自己的工作避免重复的劳动,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如何写出令领导满意的工作计划?小编特别编辑了“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欧阳修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赏析】
全诗以万里一句为界分为两部分,前半写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后半写自己异乡逢春的新鲜见闻和落寞情怀。诗中春景写得明媚可喜,感情写得真挚动人。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而接转自然,语言明白晓畅,多少也有学习李白诗风所带来的飘逸气,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

Fwr816.Com推荐阅读

秦中寄远上人


孟浩然 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译文及注释】
一丘:指隐居山林。三径:指归隐后所住 的田园。东林:庐山东林寺。黄金句喻处境窘困。

【赏析】
远上人是对一位名叫远的僧人的尊称。以诗相寄,主要还是借此诉说自己的贫愁。求仕不成,不得已才想要去田园归隐,但又为着无经营三径之资发。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及注释】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1、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2、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3、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4、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5、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6、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一作清境。
7、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8、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9、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10、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11、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译文及注释】
晨风送:一作晨风接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

[中书令上应中台,司徒官一品。]

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始擅文三捷,终兼武六韬。

[进士及第、博学、制策连登三科。]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

荡蔡擒封豕,[吴元济也。]平齐斩巨鳌。[李师道也。]

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宠重移宫龠,恩新换阃旄。

[自东都留守授北京留守。]

保厘东宅静,守护北门牢。

[周公、召公东治洛邑。]

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胡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

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

路喧歌五袴,军醉感单醪。

将校森貔武,宾僚俨隽髦。

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

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

汾云晴漠漠,朔吹冷颾颾。

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

[葡萄酒出太原。]

银含凿落盏,金屑琵琶槽。

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

紫微留北阙,绿野寄东皋。

[中书令即紫微令也。绿野堂在东都午桥庄也。]

忽忆前时会,多惭下客叨。

清宵陪宴话,美景从游遨。

花月还同赏,琴诗雅自操。

朱弦拂宫徵,洪笔振风骚。

近竹开方丈,依林架桔槔。

春池八九曲,画舫两三艘。

径滑苔黏屐,潭深水没篙。

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

[皆午桥庄中佳境。]

为穆先陈醴,招刘共藉糟。

[居易每十斋日在会,常蒙以二勒汤代酒也。刘梦

得也。]

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

盛德终难过,明时岂易遭。

公虽慕张范,帝未舍伊皋。

[张良、范蠡。]

眷恋心方结,踟蹰首已搔。

鸾皇上寥廓,燕雀任蓬蒿。

欲献文狂简,徒烦思郁陶。

可怜四百字,轻重抵鸿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及注释】
卢虚舟:范阳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楚狂人:指陆接舆,系楚国狂人,曾狂歌而过孔丘,劝他不要做官。二峰:指香炉峰和双剑峰。
1、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2、南斗:即斗宿星。
3、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4、青黛:青黑色。
5、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6、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7、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8、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更加迫切了。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侍卿同游。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天下西湖读后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