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鲁迅纪念馆读后感 > 导航 >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鲁迅纪念馆读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一】

为扎实推进校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落实校团委一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日前,软件与通信学院组织2016级团员学生干部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先烈革命精神,传承发扬革命传统。

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详细了解了平津战役的全部过程,一件件真实的展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颂扬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铭刻着革命先烈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

通过这次参观,师生们再次全面认识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感受了先烈们艰苦奋斗、勤政奉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荣传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学们都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刻苦,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二】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先烈革命精神,传承发扬革命传统,2016年12月31日,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业余党校组织第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

上午9点,我院团总支党校、组织部带领入党积极分子抵达平津战役纪念馆。

大家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等展厅,认真观看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记载,详细了解了平津战役的全部过程。一件件真实的展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颂扬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也铭刻着革命先烈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

通过这次参观,大家全面认识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深刻地感受了先烈们艰苦奋斗、勤政奉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荣传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篇三】

近日,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团支部为了更好地践行两学一做,向革命先烈学习,组织室内青年员工参观了反映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专题纪念馆。

纪念馆包含了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五个部分。通过2500余件文物和多媒体、电动沙盘等现代展示手段,纪念馆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平津战役的历史全过程。特别是展览列出的解放军使用的简陋、带着缺口的饭盒等生活用品,简单陈旧的步枪,让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对抗当时装备着美式军械的国民党王牌军并取得最终胜利。那一瞬间,都市的现代与繁华全部退去,只剩枪炮声在耳边轰鸣,冒着炮火奋勇向前的革命战士们身影在眼前窜动,血染的军旗依然飘扬

展馆还特别设立榜样的力量两学一做展览专题,列举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钱学森和孔繁森等前辈榜样。通过列举前辈们的生平事迹,向大家展示了什么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什么是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爱国情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做合格共产党员提出了四讲四有要求。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Fwr816.COM文章精选

张思德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电影《张思德》,又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电影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张思德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他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门打开的今天,社会前进,经济发展,信息繁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极为多彩。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因此当我们今天再来看电影《张思德》,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似乎有了不同于上个世纪的感受和思考,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因此也更加有讨论、思考的价值。

我从电影里重温了张思德短暂平凡但却熠熠生辉的一生,感受他默默无闻、勤苦奉献的崇高而执着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搞过生产、烧过木炭。作为共产党的一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最后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张思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一生无我想,尽瘁为人民”的英雄,当舞台灯光突然灭了,手忙脚乱的人们找不到梯子,张思德同志主动充当梯子;当主席的车子爆胎了,张思德同志翻了几个山头,连背带扛又滚,竟是一个人取回了新的车胎;当大娘的猪跑到了河里,张思德二话没说,跳进河塘里抓猪……张思德拥有着说不完的先进事迹,点滴间凝聚着他对党、对事业、对人民的纯而深的革命情感。

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观看电影后,在我内心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也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

张思德已经牺牲60年了。与那个时候相比,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都要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一身正气。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弘扬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切实做到身正、行正、言正、名正,以张思德等先烈们为楷模,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使我深刻领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要为群众办实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

2014年3月2日

篇二:中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历史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我记忆中最早接触历史是小学时候历史课上背诵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将中国上下五千年得以涵盖,而这期间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是一部部精彩绝伦的绝唱,引人入胜。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渗透,我对于历史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过了背诵其顺序。现在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分析的阶段历史里程碑,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加深了我对历史的喜爱,和对祖国深深的敬意!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我和朋友开始了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参观与学习。馆内展示了从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各种兵器和兵器的介绍、逼真的战争模拟现场、还记载了各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这次参观我仿佛亲身领略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反抗侵略和压迫, 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和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感受了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盖世功勋;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

军事影射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在历史的缩影中,我看到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杨振宇“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 、

张思德“群众至上,舍身为民”、“女英八烈,光照千秋”、狼牙山五壮士、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冬风刺骨,两翼展厅已颇是寒冷,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枪支静静地在那里躺着,将那曾经的霸气深藏起来,一动不动,纵使那风一次次呼啸而过。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它的子民们的无尽的敬意……臧克家曾经说过:所谓奋斗, 这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肉体,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人死了却依然活着。所以烈士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关键时刻舍身为民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其中最让我铭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普通人家的门面,虽然不如炮弹枪支般有攻击的作用,但是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家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向往,但又是多么遥不可及的啊!家中的烛光点亮着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和平的憧憬。走过门槛的百姓、战士们,为我们讲述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反抗外国侵略、誓死保卫家园所作出的一次次斗争。无数的共产党员、人民战士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馆内观众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肤色,不同年龄,但相同的是他们眼中深深的敬仰。中国军事博物馆中有一个留言簿,上面写满了人们对此次教育之旅的感想与体会,我看的最多的就是中国加油!祖国明天会更好!

历史并不代表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历史中学习中国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正处腾飞之际,中国人面对世界,感受到的是摆脱旧社会、打开经济之窗、进行改革开放的兴奋和动力,同时又面临着随时接受世界强国挑战、反对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捍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始终保持“中国精神”,继承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用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此次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我受益匪浅,历史并不是用来读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都要恪

守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奋斗精神,争取取得“小我”的进步,带动“大我”的进步!为了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篇三: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

2011年5月10号,一个空闲的周二下午,和朋友计划已久的军事博物馆之行就那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以前,脑海里的军事博物馆只是一个在地铁线路图上的名词,只是一个每次回家去北京西站都要路过的地方,只是一个以前上学时听历史老师简单介绍过的很遥远的地方。现在,在《近现代史》这门课上学到了更多的关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知识之后,让我对这个历史名地更加充满了向往。

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矗立着的一座金碧辉煌、气势巍峨的高大建筑。它筹建于1958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馆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参加审查展览内容。

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博物馆外景照片(6张)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楼顶端的圆塔,托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它直径达6米,经周恩来总理特批500两黄金,采用鎏金工 艺制成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许多。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日战争馆和全国解放战争馆。

一、抗日战争馆

《抗日战争馆》位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东二楼。该馆主要展示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进程。

整个陈列内容分为“中华民族奋起抗战”、“开辟敌后战场”、“坚持与发展敌后根据地”、“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等5个单元。陈列中客观、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战中的主力军作用。

《抗日战争馆》共展出历史文物1000余件,其中有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迫击炮、抗日英雄杨靖宇的铜印、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使用过的止血钳、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狱中穿过的军衣、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使用过的转轮手枪、白洋淀雁翎队打击日军用的“大抬杆”枪、百团大战中缴获的日本国旗以及侵华日军首要战犯冈村宁次呈缴的佩刀??这些珍贵文物,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象征,是日本法西斯侵华失败的见证。

《抗日战争馆》陈列展出有300多幅历史图片。这些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华

民族抗战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浴血杀敌的壮烈场景。陈列中还展出了雕塑、油画、景观等艺术作品。一进入展厅,迎面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雕塑,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长城烽火”背景画,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团结抗战,“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新创作的油画《百团大战》,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敌后向日本侵略军发动游击战争的历史画面。“地道战”景观表现了冀中军民布下天罗地网,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生动场景,揭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理。

整个陈列既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敌后军民坚持抗战的光辉业绩,也记述了千百个民族英雄、抗日豪杰出生入死、血染沙场的生动事迹。展览通过八年抗战的胜利,生动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可侮,侵略者必败,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必胜!

二、全国解放战争馆

全国解放战争馆于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东二楼,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经过浴血奋战,推翻国民党政权黑暗统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

全国解放战争馆陈列内容分为“争取和平民主准备应付内战”、“实行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举行战略决战”、“实施战略追击”5个单元。陈列内容突出展示了毛泽东等革命领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军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决战辽沈、淮海、平津,强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革命先烈英勇捐躯、血沃中华的英雄事迹及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支援。展览还以专题陈列形式,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自身建设、后方建设、军民关系等等。在展现军事历史的同时,也再现了这一时期的军事文化。《全国解放战争馆》展出历史文物1000余件、历史图片300余幅。它们是解放战争的历史见证,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看到它们,仿佛看到了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和那艰苦斗争的岁月。全国解放战争馆还运用雕塑、绘画、景观等艺术形式及声、光、电等技术,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序厅以圆雕、高浮雕、低浮雕、浅浮雕构成的《解放全中国》大型组雕,展现了解放军一往无前,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大型复原景观“走向胜利”中,五大书记蜡像形象逼真,再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领袖风采;“锦州战役”背景画,场面壮观,气势恢宏;高虹、何孔德、陈逸飞等国内著名艺术家创作的《决战前夕》《转战陕北》《占领总统府》等油画,艺术地展现了解放战争的辉煌历史。展馆中央的大型武器缴获台上,陈列着人民解放军缴获的美制枪炮、通讯器材及其它军用品,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历史。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减轻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忘我奋斗,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先锋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奔赴抗日最前线,冲锋陷阵,浴血疆场。杨振宇“头颅不惜抛掉,鲜血能喷洒” 、张思德“群众至上,舍身为民” 、 “女英八烈,光照千秋” 、狼牙山五壮士 ??无数的共产党员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

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烈士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关键时刻舍身为民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中华民族正处腾飞之际,中国人面对世界,仰望天空,感受到的是摆脱旧社会、打开经济之窗、进行改革开放的兴奋和动力,同时又面临着随时接受世界强国挑战、反对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捍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始终保持“中国精神”,继承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用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任弼时纪念馆观后感


任弼时纪念馆观后感

回顾任弼时的一生,正如叶剑英在追悼任弼时时所评价的: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

今天,有幸能够参观任弼时先生纪念馆,在参观纪念馆之前,我只知道任弼时这个人是谁,却不曾了解。怀揣着一份新鲜感与敬畏感,踏上了前往汨罗的路途。

道路上依旧穿梭着忙碌的车辆,呼号着从我们身旁经过,大家排着整齐的队等候在纪念馆门口,享受着纪念馆外围所带来的盛大气势,宏伟的建筑算不得高大,却隐约地透着威严。

跨进了这向往已久的大门,逐渐融入了一种和谐安详的氛围,心飘飘乎,仿佛跟着任弼时先生又重新见证了历史,仿佛又重见了这些事件的前身。曾几何时,这位伟人为我中华如今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宁付出了多少鲜血、多少代价。

虽然纪念馆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层,但里面的历史事件却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对任弼时先生肃然起敬。

1921年春,任弼时与刘少奇等一同赴苏联,通过赤白军交战的火线,历经种种艰辛到达莫斯科,进入培养革命干部的东方劳动者大学。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长期担负着到各地恢复党的地下组织的危险工作。1928年末,他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接头时被捕,国民党当局却未搞清他的身份。在押解途中,他巧妙地把被捕消息和预定的假口供托人带给在上海的妻子陈琮英,以便配合组织营救。审讯时,他受到头顶窑块、膝跪铁链和老虎凳等酷刑,为保护我国党地下组织,一直坚持咬定所编造出来的假身份。他的这份坚守是我们这些后辈所远远不能体会的。

热血沸腾,赤诚英勇,如泣如诉,如歌如诗,弘扬于世,铭记在心。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组织,他年仅47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

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100万、天然气集输30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

2009年6月3日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一次次的事迹成就了他“铁人”的称号。

影片中有一幕我个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感动,好多人也都留下了眼泪,就是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想刘文瑞可能当了逃兵,就到处去找,最后,在一节车厢里看到了哭的泪流满面刘文瑞,口中还痴痴的念着“我受不了了”,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失望,痛苦,震惊种种感情涌上心头,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走到另一个徒弟身边,抢过他手中的干粮,又把自己的干粮袋,衣

物都交给他,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这个场景的拍摄,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一个疼惜徒弟的师傅,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失望、心痛和即使心痛而又出于父爱般的关心更让人感动。

王进喜在参加“五一”万人誓师大会时,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的口号,让我深受触动。这是现代年轻人没有经历、没有感受过的时期,是老一辈人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可以奉献一切的直接表现。

从中我们学习到东西是我们终身受用的。“铁人”是种精神,是种让你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也不想退缩的精神。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责任,只会把它做的更好。虽然我们身处在不同时代,但是我们对祖国的爱是不输于老一辈人的,我们会以我们的方式爱着我们的岗位、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

江洪

2009年6月29日

篇二: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门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记吃饭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王进喜爷爷吗?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着王进喜爷爷47岁的47个台阶吗?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着47个台阶。

到了馆内,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爷爷带领几名工人奋斗的场面。我真佩服王进喜爷爷啊!我们上了楼,到了一厅,先是王进喜爷爷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家里穷,我就给别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气,牛总是付出的多,享受的少,所以,我要为革命当一辈子的老黄牛!”这句话体现出王进喜爷爷生前是多么的热爱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进喜爷爷一生的破烂不堪补了又补的羊皮袄也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换成了我,换成每一位同学,都不可能穿这样的衣服。这样我更加敬佩王进喜爷爷了。

到了第二厅,我看到了那一台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爷爷得奖时得到的。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那时,王进喜爷爷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王进喜爷爷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车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厅,我还看到了那时的学校,里面灯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非常明显“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我为他们破旧的学校感到震惊!

最后,我们走进第三厅。在哪里,我了解了王进喜小时候的情况。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生下了他,很高兴,便按习俗把他称了一下——十斤。父亲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长大却又黑又瘦,便改名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三岁时他父亲便去世了,六岁便上山砍柴换钱了,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经常被地主骂,常常吃不着饭。看到这,我为王进喜爷爷感到悲伤,如果他生活在这个年代,早是被家人宠着的心肝宝贝了。

假如王进喜爷爷还活着,我就会站到他的面前,大声喊道:“爷爷,您是我们的骄傲!”

篇三: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10月16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铁人纪念馆外观独特的、气氛庄严、展示形式多样,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重温了大庆油田成立近半个世纪经历史沉淀留下的优良会战传统,使我们再一次被震撼和感动。

铁人纪念馆新馆座落于大庆西城区,和大庆石油管理局、美丽的石油广场仅一路之隔。下车后映入眼帘得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建筑,沿着四十七级台阶看上去首先感受到它的庄严和肃穆。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馆,犹如走进一座神圣的殿堂。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那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场景,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随着讲解员的叙述仿佛回到了那荒原一片、艰苦卓绝的年代,让我们感受着黑土地上跳动不息的历史血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铁人的事迹所震撼着,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的跳入泥浆池中的事迹。如今,当年铁人那勇敢的一跳已经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在大屏幕里向游人讲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然而,当年铁人用身体搅拌泥浆时穿的那件四十八道杠棉工作服,如今却孤独地躺在展柜里,向世人讲述着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铁人精神,就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就是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

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铁人精神,就是“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铁人精神,就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铁人带领着我们国家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在大庆这个不毛之地,顶风雪,冒严寒,在极其恶劣的艰苦条件下展开了大庆油田的第一次创业历程。如今,我们大庆石油管理局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在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打开了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靠的就是大庆精神,靠的就是铁人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铁人队伍铁一般的意志!如果说,一次创业,英雄的大庆人发扬铁人精神,创造了企业辉煌,那么,二次创业,面对重组改制后的重重困难,大庆人又是依靠铁人精神,开拓进取,负重前行,使企业重新焕发了朝气和活力。

在观看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惟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一笔一划工整的字迹,我们被他识字搬山的韧劲所感动,在那种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时刻不忘学习,如果不是为报效祖国和实现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努力谁会坚持呢?

一幕幕场景、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大家回忆、思索、感慨……铁人精神不仅仅是动力,更是一个标准,一个高度,一个我们永远仰止的山峰。新中国几代石油人正是依靠“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工作作风,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国家荣誉和彻底摘掉贫油落后的帽子,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从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是几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大庆油田连续稳产5000万吨27年,成为我国头号油田和闻名世界的大油田。

参观完毕大家纷纷表示,铁人精神对当代我背年青工作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年青工作者知国、爱国、报国,激发年青工作者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工作者,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把“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继承弘扬、创新发展铁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神圣使命。

铁人纪念馆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宣传和打造“中国大唐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品牌,建设一溜的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开发部:程云玲

2010年10月22日


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征文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敬业奉献为人民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4月16日下午,我校全体党员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让人念念不忘?我想关键就在于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为我们称颂,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党员,仍然具有很强的鞭策作用!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在共产党“打天下”的革命战争年代,衣食住行、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群众的掩护与支援,群众明白共产党和部队是为了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政党和子弟兵,舍生忘死地予以拥护支持。可如今新的时期,少数党员干部、个别同志的所作所为却为人民所不齿,正如有的群众所说:“过去干部对群众是又扫院子又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嘴;现在是吃白了,养胖了,把大爷大娘全忘了。”过去把自己当“鱼”群众为“水”;现在把自己当“龙”把群众作“虫”。由原来的鱼水关系,变成现在的油水关系,处处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上,甚至水火关系,不相融合。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关注和呼声不闻不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与群众沟通交流,片面追求功绩,奢侈浪费。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作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飞扬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教职工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

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2014年5月16日

篇二: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1

自强不息、无限忠诚、鞠躬尽瘁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上周六,我们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这是在党的88岁生日来临之际的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听取焦裕禄同志的生前事迹,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永远的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通过学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学习他为革命自强不息。抗战时期,焦裕禄同志深受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家中的生活非常困难,他的父亲被逼上吊自杀,他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当苦工、给地主当长工。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同志回到家乡,积极投身革命工作,通过努力担任了县委领导干部。从一个受压迫普通农民,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苦难使他变的坚强,斗争使他变的成熟,这正是他为革命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我们要学习他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要敢于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挑战,大胆工作,树立敢于摸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工作态度,开拓工作新局面。

二、要学习他对工作的无限忠诚。焦裕禄同志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后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

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同志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在他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好榜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三、要学习他为百姓鞠躬尽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为所谋”,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的做好事。他看到兰考那么多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他心似刀绞;他看到全县那么多群众在风沙盐碱地里劳作而得不到好收成,他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来自人民群众,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不顾自己身患肝癌,为解除兰考人民遭受“三害”的日子里,他跑遍了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5000多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他带领群众栽泡桐治盐碱,堵沙口治风灾,直到住进了医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焦裕禄知道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他没有利用权力搞特殊化,他利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给所有的领导者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组织观念,要 “对己清正、对人公正”,真正成为一名让公司满意和信任的干部。

篇三:王琳琳—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3月29日,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一行30余人,来到焦裕禄同志的故居博山进行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焦裕禄同志早期、中期、晚期的苦难生活及渴望翻身得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经过;在解放初期,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工业战线,深入车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工业管理内行的先进事迹;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那种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教育、感染、激励着后人。

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让我们仿佛回到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破旧的衣服,一张张泛黄的手稿,真实记录着焦裕禄同志艰苦卓绝、历经奋斗的艰难路程。特别是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百姓纷纷走上逃荒的路。为解决乡亲们的温饱问题,改变兰考贫困落后的面貌,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他心里始终装着是36万兰考人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的是人民群众,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什么才是“同呼吸,心相印”。

虽然焦裕禄同志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奋斗的精神却一直在身边,自幼就对焦裕禄的事迹非常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对焦裕禄同志的敬仰更加深刻,这次参观学习,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好典型,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好榜样,好典型。

学习焦裕禄精神,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看到一幅照片,仿佛身临其境:大雪天,火车站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焦裕禄站在雪里充满感情的对班子成员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这是他对班子成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自己作为兰考县委书记的严格要求,更是压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不再为温饱问题担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任意识不能谈薄,仍然需要我们心里想着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要持久、永恒,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对照焦裕禄的精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准差距、制订措施,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做到严于律己,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认真学习焦裕禄同

志忠于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 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2024电影《平津战役》观后感范文四篇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它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范文资讯网小编收集整理了四篇观看电影《平津战役》的观后感300字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津战役》观后感(一)

最近,我观看了大型历史战争巨片《平津战役》。影片场面摄人心魄,它把我带回那个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年代。看完平津战役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平津战役的了解。

刚刚接受完革命精神荡涤和冲刷的我,心潮难平,有感而发︰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战线上,对华北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全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0日结束,历时64天,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基本解放了华北,为夺取全国的解放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津战略中人民解放军牺牲了7036人,还有许多支前的民工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过去的艰苦岁月,永远牢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的人民英雄們!

通过了解平津战役后,我觉得它给我带来了崭新的思考,我们是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作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希望和重要组成部分,平津战役精神,它是一代中华儿女演出的一部揭示民族之魂的壮丽史诗,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多得的常学常新的“必修课。”

此时,在我的眼前仿佛又展现出一幅崭新的画面: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团结进取、开拓创新、负重拼搏,要以骄人的成绩改写了历史,并朝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平津战役》观后感(二)

日前,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团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们青年干部职工开展观看《平津战役》影片,参观平津战役遗址活动,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五四青年节。

影片《平津战役》刚刚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硝烟的年代,随着影片的播放,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此时作为平津馆讲解员的我只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我的职业是神圣的,我要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将这段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我军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才能。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伪“剿匪总司令部”、1个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国共损失比:13.3:1。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电影中我军战士英勇顽强的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组织涣散的国民党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军必胜的关键。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平津战役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我军在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极大减少了国民党军的力量,同时对国民党的士气是沉重打击。

影片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一幅幅画面仍在脑海中浮现,成千上万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纪念馆工作者,我们应该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传播先辈的丰功伟绩,让更多的人接受到先辈传递给后人的正能量。

《平津战役》观后感(三)

《平津战役》影片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 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 同时, 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 争场面。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 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 意义! 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共进行 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 共计歼敌182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 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影片《大决战》真实地再现了三大战役最先打响的三大战役的全过程。大地震撼,江河 奔腾,英雄人物风起云涌,豪情奔放。节度千军万马,驰骋辽沈大地,猛挥百万雄师,横扫 山海关外。

运筹帷幄,如流云泼墨,气势磅礴;行军布阵,如黑白对峙,决胜千里。一时之 间,豪杰并起,长纵声笑傲天下;中华大地,雄才纵横,持利斧开天辟地!历史上蒙古大帝 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他们鼎盛时期,席卷天下,宰割山河,大军兵锋所指,谁敢昂 头?但民心相背,帝国的强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之后迅速四分五裂,隐形潜踪,成为历史 的匆匆过客。

去北京,过八达岭,一睹长城雄姿,青山飞苍龙,绵延数万里。关外烈风到此 尚且停步,更何况血肉之躯?然而只要翻开历史粗略一览,就不难发现。自秦始皇修长城, 边关并没有多少太平日子,仍然征尘滚滚、战火纷纷,万马齐嘶,刀枪并举。白天刀光足以 蔽日,夜晚冷血足以盖寒。多少次,长城顶峰,异国的旗帜猎猎飞扬,又有多少次,长城脚 下,外族的铁马兵戈飞逝往来。历史告诉我们,纵然有铜墙铁壁,但如果民心相背,总是无 法阻挡侵略的铁蹄。把思绪再次拉回影片,大地仍在震撼,江河仍在奔腾。国民党的事战略 体系正在崩溃。共产党野战军百万雄兵正挥师入关,炮口所向,威慑淮海平津,中国人民解 放军兵锋所指,已指向长江,逐鹿中原,战鼓已响,帏幕已开……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万岁!

《平津战役》观后感(四)

又是一天的阴雨绵绵,坐在大巴上,心中无限的敬意。“清明时节雨纷纷”正应证了这一句话,缅怀那时的战士们,谁能不庄重呢?

广场的纪念碑巍然屹立,那是一柄高耸入云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庞大的建筑透出庄重,摄人心魄,右侧的一组雕像,无论是炮手强壮的手臂,还是骑兵果敢的眼神,亦或是前赴后继的士兵手中的钢枪,它把你带回那个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年代。走进了平津战役纪念馆,也就走进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了那在战火中燃烧的青春。

毛主席的步伐,依旧是那样的铿锵有力。塑像表现得如此的真实! 进入馆内,一眼看到的是我们伟大革命领袖们高大的铜像,他们踏着坚毅的脚步,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为劳苦大众的解放斗争。革命先烈为了解放全国而前赴后继地洒下自己的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人深深地觉得我们的今天是多么来之不易埃走出影院,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展览室,那里陈列着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物品,有枪支、文件、锄头等等。它们好像将那段历史定格在了此时,让我听到了振臂怒吼,听到了欢庆胜利的锣鼓喧天……看着展览的“支前”部分,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军民鱼水情,我们的革命先烈就是本着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的,他们真的是来自于劳苦大众,代表着劳苦大众,是劳苦大众的儿女。

胸前的白花代表着我们的心,似动非动,似摇未摇,他代表着什么?也许不只是我们的心,还有那继承先烈遗志,不忘革命历史,以史铸魂,以史砺德的誓言!将这誓词献给先烈,告诉他们我们永远是中华儿女,永远是中华儿女!是不畏艰险,敢于奋斗的中华儿女。平津战役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正是在这场伟大的攻坚战中无数的英烈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和幸福。这段历史应该为每一个少先队员,团员所牢记。

我们无法忘记是谁给了我们今天,是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托向了繁荣昌盛!

支部党员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支部党员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8月28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徐州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并在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言。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脚下,仰望塔身顿觉自己的渺小。纪念塔走廊内铭刻着近三万烈士的姓名,一排排一行行深深刻在墙壁上也深深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穿行于血与火的虚拟空间,踏寻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重温淮海战役的整个历程,心情非常沉重,但同时也为中国人民感到骄傲,因为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场战争不是武器的较量。国民党有着精良的精锐部队,有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而共产党只有步枪和土制弹药,无论是军队还是武器装备都无法与国民党相提并论。但国民党内部各自为政,而共产党万众一心;国民党纷纷投奔共产党,而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制胜法宝是国民党无法得到的,那就是人民的拥戴。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胜利都来自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淮海战役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的需求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发展观要求,把伟大中国梦贴近每个人,提高人民的的福址这一明智之举。淮海战役得宜于人民,对我党我军的认同和支持,并得到了认真执行。试想没有人民的支持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要忘记人民的贡献,要时刻想着人民,时时处处为了人民,将人民的利益做为我党最大利益。把人民的需要做为党的工作目标,替人民担当责任。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历史永远地过去了,但历史也永恒地存在着,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无法忘记的是血与火交织的滚烫日子,记忆中永存的是生与死碰撞的闪光瞬间。为今日的幸福与明日的更加美好,让我们走近历史,翻开淮海战役这本耐读的书,去领略那英勇悲壮,令人震撼的一幕 。


五四宪法纪念馆观后感


五四宪法纪念馆观后感

01

今天我们参观了五四宪法馆,很开心。走进园林荫绿映入眼帘,不禁想起祖国曾经艰辛的成长历程与如今的辉煌成就。进入北山馆,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会客厅,主席休息室与相关宪法文献以及宪法的历史与发展。之后,我们还参观了陈列宪法书籍的栖霞馆,阅读了法律文献与观看宪法的影音,这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宪法制定修改的历程,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宪法,分析宪法发展规律,为之后法学学习和研究奠基。

02

今天我们参观了五四宪法馆,宪法馆古朴典雅,可谓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宪法馆分为两个,我们都有参观,里面的内容颇丰,详细介绍了五四宪法草案在西湖边起草的经历,并展现了宪法的历史沿革。

我们还参观了会客室、主席办公室、主席休息室这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和历史资料。紧接着,我们来到影视厅看了第一部宪法诞生记。通过讲解和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我们相信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比宪法蓝图更重要的,是执行;比历史认知更重要的,是行动。纵有登顶之梦,何妨从脚下做起?

03

在烟雨蒙蒙的日子里,我们踏着小径参观了宪法的起草地址。正是在这美丽的西湖边上,我们的开国者讨论并修订了我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也正是在这部宪法的领引下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宪法修订的地方宁静而美丽,但又不乏庄严感,这更让我对宪法肃然起敬,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肃然起敬。一部部宪法的手稿与草案排列在纪念馆里,让我得以回顾这段伟大的历史。

04

在美丽的西湖边松柏青翠的葛岭,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掩映其中,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就坐落在西湖边北山街84号大院内。63年前,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1954年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大家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实物等资料,深入学习五四宪法的诞生历程和深远影响。我们也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地,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史、国史教育,坚定了学法、守法、用法和维护宪法的信心和决心。

05

通过这次参观五四宪法纪念馆的活动,让我认识到学习了解宪法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全面领会宪法作为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时代意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习宪法知识相结合,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06

略闷热的阴天午后,有幸来到西湖边的五四宪法陈列馆,来重温这段光辉历史。陈列馆共有北山和栖霞两个馆址。前者多以上世纪50年代时的宪法手写资料文物为主,后者则以数量庞大的藏书为特点。建国之后五位不同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半身像也摆放其中,时刻提醒我们铭记这段法律的历程。我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法律人,更是要坚定心中信念,争取在未来篇章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07

4月24日下午,我们前去参观了五四宪法纪念馆。也是这天,我才知道杭州是我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进入纪念馆大家都被要求穿上鞋套,里面庄重的氛围可见一斑。纪念馆里面的资料让我们知道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从无到有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它是经过了这么多人的集思广益才完成的。这次参观,我收获颇丰,感受到了宪法精神,也增加了自我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08

今天,我们参观了五四宪法纪念馆,让我记忆犹新的便是毛主席的办公区。在其编纂宪法办公的地方,我们发现桌上的杯子不一样,原来那叫政权杯。杯子的设计者将杯盖上面那部份酷似拳头,所以又叫拳头杯,是建国初期景德镇的工艺大师为新政权的诞生而创作的。而将手柄设计成镰刀和斧头,象征着工农联合,于是也叫政权杯。

在主席的桌子上,陈列着满满一桌子的书籍,在他淋浴的地方,还有一张专门摆放书籍的椅子,可见主席很喜欢看书。当时,主席在杭州和北京同时工作,文件在这里起草出来,马上通过电报传回北京。北京进行审议后,意见马上传回杭州,再进行修改。这便是西子湖畔夜以继日鸿雁传出京杭互动的由来。

09

星期三下午,我们**级的法学生和预备党员一起去参观了坐落在西湖边的五四宪法历史陈列馆,我们都获益匪浅。首先参观的是北山路上的陈列馆,一进门,陈列馆中的氛围就让人肃然起敬,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里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用了77个日夜写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之后我们还去参观了栖霞岭的另外一个场馆,通过这次参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宪法知识的认识,增强了宪法意识。

10

今天参观五四宪法陈列馆。我们深刻了解五四宪法的起草修改制定过程。本次溯源之旅,我们不仅知道了五四宪法制定的历史,更是感受到了宪法自身的魅力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一代人的美好期盼,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自身言行来传承和宣扬宪法精神的决心。

11

今日我们走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走进序厅,一眼就看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雕像。。解说员说:桌子上的这六个杯子,这六个杯子不是普通的杯子,而是政拳杯,杯盖上的是一个拳头,所以称为政拳杯。紧接着,来到影视厅看了第一部宪法诞生纪。通过讲解和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最后,来到宪法宣誓墙宣誓,我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地宣誓着: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此时此刻,我感到非常的光荣、自豪。希望以后能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现场教学活动,我的收获很大。学到了许多在平时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使我更热爱我的祖国!

12

周三下午,我们班一行人来到了五四宪法纪念馆,听说这里便是毛泽东曾亲临54次,起草宪法的地方。宪法馆坐落在西子湖畔,虽不能直接欣赏到西湖的茂丽景色,却也长期在其鸟语花香的熏陶之中愈发宁静幽远,在此起草,真是不二之选。进入宪法馆,被其挂满整面墙壁的一本本现行法律所震撼。心中顿时生出满满的安全感。我十分庆幸,我们生活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法律网中。感谢我生在中国。

13

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博物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这句被镌刻在二楼墙上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所做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及到的。在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我党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决心。本次参观之旅,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五四宪法制定的历史,更是感受到了宪法自身的魅力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一代人的美好期盼,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自身言行来传承和宣扬宪法精神的决心。

14

在参观中,我首先感受到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眼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牺牲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严于律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5

今天下午,分院组织去参观杭州市的五四宪法馆。那里有很多的历史资料,也看到了伟大的人民主席毛泽东的雕像。那里有会议室,主席办公室,主席休息室......这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和历史资料。厅内播放着第一部宪法诞生记。通过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馆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后来,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法律文书,两面墙上都是满满的法律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

16

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博物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国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这句被镌刻在二楼墙上的话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所做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及到的。而在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也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是我党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决心。

17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依次参观了北山馆和栖霞馆,参观过程中我通过文献资料、历史档案、视频等,全面了解五四宪法的诞生过程和深远影响。参观学习后,我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为宪法知识的普及,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对宪法的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

法,国之重器,宪法,国之根本大法。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并遵纪守法。

1954年毛主席来杭州起稿时,正是他的生辰,一个人对自己的生辰必定是极为看重的,但老人家所思所想的是治国需要一部大法,这次去杭州就是为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后来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里边也写上了这句话。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青年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增强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

19

看门外依旧水气氤氲,胸腔中却如蓝海般翻涌,感动于先辈们的无私奉献,敬佩于无数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沉浸于祖国从屈辱到辉煌、从积弱到强大的万般不易,原来我追寻宪法之旅,就是追寻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源。到达目的地我就感到了深深的严肃。

天地有浩然正气。在结束之际,当我们举起右手握拳向宪法宣誓时,那空中的水气都宛若是浩然正气,因为,我是在向伟大的祖国母亲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为什么她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什么她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尽管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雨,空气中依稀泛着水气,却依旧不能影响到我那追寻宪法的心。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今中国法制源头,体会到了五四宪法精神对我的深刻含义。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的观看五四宪法馆的活动,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国家已经出过这么多的宪法,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国家这么重视法律,明白了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法,努力把专业课学好,努力在未来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出一份力的目标。

21

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参观宪法馆。之前到过西湖多次,竟不知此处还有两座宪法馆,颇为惊喜。我们第一个去的是北山馆,进去之前竟要套鞋套,让我觉得很正式,肃然起敬。这是毛主席先前办公过的地方。馆内藏有多部宪法的草案,让我了解了很多宪法的相关历史。例如《宪法常识草案》。里面的文件还都是繁体字,让我一下产生了年代感与敬畏感。接着我们参观了栖霞馆。这里不需要鞋套,嘻嘻。一进去就看到了108部法律文件的封面张贴在墙面上,我好似被雷击中,感受到了法律体系的庞大与自己任务的艰巨,我再一次肃然起敬。我们还在馆内观看了一个关于《宪法》起草历史过程的小短片,获益匪浅。此趟宪法馆参观之行很有意义!宪法馆值得一去!

22

我们到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换好鞋套,在自愿者阿姨的带领下我们有序地参观了序厅。走进序厅,一眼就看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雕像。他慈详的看着书。志愿者为我们讲解了这尊毛主席的雕像是用44吨的汉白玉雕刻而成。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会议室,志愿者说:桌子上的这六个杯子,这六个杯子不是普通的杯子,而是政拳杯,杯盖上的是一个拳头,所以称为政拳杯。我们又参/观了会客室、主席办公室、主席休息室这里陈列了许多文物和历史资料。紧接着,来到影视厅看了第一部宪法诞生纪。通过讲解和参观,我了解到了五四宪法的历史背景,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23

1919年5月4日,中国巴黎和会铩羽而归,致使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青年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增加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此次参观五四宪法纪念馆以及毛泽东的居住地,切身体会了五四精神。五四纪念馆中丰富的藏书能够是我们从各方面了解我国,各种历史文物将我们带往那个年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