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参观沂蒙纪念馆心得体会 > 导航 > 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心得

参观沂蒙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心得。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你也许需要"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心得"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心得

2018年9月**日,在交投集团组织下,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佩,参观了位于唐山乐亭李大钊同志的故居和纪念馆,近距离地瞻仰了李大钊同志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光辉业绩在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纪念馆庄严肃穆,李大钊纪念馆由江泽民亲自题写。纪念馆前面,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缓缓走过38级台阶,走过象征大钊同志38年光辉的一生,来到安放大钊同志的雕像面前,由安主任和杜主任亲自整理挽联,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向革命先驱深深的三鞠躬,代表着我们对革命前辈的深深敬佩。

通过讲解员对三个展示厅的详细讲解,通过观看大钊同志生前用过的物品摆放,手信的展示,让我重新认识了李大钊同志,感到了党的伟大历程。李大钊的一生是短暂的,虽然他早早的离开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伟大奉献精神,他的坚定信念,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榜样。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革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为了共产党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使敌人闻风丧胆,1927年,大钊等80名同志不幸被奉系张作霖逮捕,秘密杀害。大钊第一个走向绞架,残忍的军阀先后三次实施绞刑,历史28分钟,大钊同志从容就义,享年38岁。

参观完纪念馆,回程的路上,大巴车内静悄悄,我想所有的同事们都和我心情是一样的,我们的内心不能平静,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们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缅怀革命英烈的同时,我会应该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大钊同志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为了党的事业,革命前辈们付出鲜血和生命,我们这点苦、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参观军校纪念馆体会


篇一:黄埔军校纪念馆心得体会

黄埔之行

2013-11-22中午,阳光明媚,我们小组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黄埔军校,我们当时十分疲惫,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了解了黄埔的成长历史,我们的疲劳慢慢被遗忘了。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

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坐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和蒋先云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

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

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篇二: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感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感

alan

在历史老师的号召下,12月3号下午,我们几个人一组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设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校长、党代表。军校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以“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锻就出一批新型的军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的北伐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单就一所军校对自己国家的深远影响、对决定历史走向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88年,国务院公布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所周知,历史上黄埔军校可谓是精英云集,名将辈出,而这些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

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往里,就是校本部,俗称走马楼,建筑方正,共两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左右对称,这里就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与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按照原貌加以复原。沿着走廊,可以参观到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还有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军需处等等,楼上还有学生宿舍和阅览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施简陋,从中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但就在这样客观条件不足的环境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却培养出一颗颗勇敢与坚强的心!也很好地诠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不是吗?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

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

从黄埔军校旧址出来是,已是黄昏,纪念馆都将要闭馆了,我们登上总理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总理纪念碑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西面刻有总理训词。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很累,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篇三: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3篇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下面是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

今天参观了黄埔军校,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我在这次参观中感触良多。

现在的黄埔军校大多是后来修建的,但是在展馆的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衣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那个烽火岁月的印记,有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起码在我积累的词语中是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形容我的现在的感情。孙中山等一大批先烈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就是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我也仿佛感到了他们的呼吸,内心呐喊,还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天下为公,说得不但豪气,更是那个时代先进的人们的追求。他们或是还很年轻,或是还没有享受人生,或是还有很多的牵挂,可是当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他们没有犹豫的抛开了自己的一切冲上了战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中华民族屹立东方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因为我中华儿女在危难的时刻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充当整个民族的基石。只要还有我中华的热血儿女在,中华民族就可以一直前进,不可阻挡!

哪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辈们用汗和血照样建立了不世的功勋,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的年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躲避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在挨肚子的情况下,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可以去为国家,为大义而战斗,那么我们就没有一点退缩的理由,我们应该昂着头,挺着胸去建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功勋!

篇二: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

7月5日的上午,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感受一下那种历史的气息,和革命先烈们的那种舍身为国的精神。黄埔军校,校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因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而被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联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

由于当时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向来非常重视教育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今天的中山大学。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军事名将,有徐向前、陈庚,林彪、叶剑英、聂荣臻、许光达、陶铸、巾帼英雄赵一曼等,连周恩来当时也是在黄埔军校里面任教。

在军校门口的正中央,有一块牌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门的两旁则写着孙中山的两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站在黄埔军校的前面,给我的感觉是是朴素而严肃。它没有城楼高厦,只有一些陈旧的建筑和少许补修之后较现代的楼房建筑:矮房,屋瓦,狭窄的道路等;没有给人花园式的赏心悦目,却只有古树,古建筑的典雅和肃穆。但就是在这样简单的地方,革命前辈们过着艰苦奋斗的生活,身肩救国救民的使命,编写并改变着历史。

走在展厅中,看着上面的图片资料和一些以前军校学员门用过的物品,一种历史的沉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当时黄埔军校的情景。一群心怀救国救民的伟大目标的学院,挤在这个小学堂里,一丝不苟地学习各种军事和文化知识。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生怕错过一个字,一个词。而在训练场上,夏天留着热汗,冬天抵受着严寒,但意志一直没有动摇过,仍然坚定地训练着。心怀远大志向,才能风雨无阻地前行。正如我们所看的认识职场培训视频中所讲的一样。我们要正确的目标,才能在事业人生中坚定地前行。乌龟能赛跑赢了兔子,就是因为它找准了目标。其实道理应用到每个领域都是一样适用的。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这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非常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在当时,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苦,试想一下,在冬天只盖一张薄薄的毛毯是什么样的感觉。把这个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或许我们公司给予我们的没有某些公司那么好,能提供的条件没他们那么的优越,但是公司的条件相比于其他大部分的公司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要学会满足。在以前条件这么差,黄埔军校的学院都能忍受,并且成为一位位伟大的军事人才。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反而做得比以前的前辈先烈们还差?然而,事实上却是这样。所以我们要懂得奋发。

另外,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中,有一位伟人不能忽略。就是当时的国民党财政部长,

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先生。在许多人的认识中,想起黄埔军校,就是想起孙中山先生,很少人会想起廖仲恺先生。在当时,廖仲恺先生对黄埔军校的创建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廖仲恺先生一直都为黄埔军校筹措资金,甚至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钱都挪用了。军校的运作,没有了钱是不行的。所以说,廖仲恺先生是黄埔军校的关键人物。再次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来谈。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多,大部分都是干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人们不了解他。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员工的参与,公司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重要的。工作无轻重。

游完黄埔军校,感受良多。每个人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个人努力必不可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公司的成功贡献一分力量。

篇三: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

在历史老师的号召下,12月3号下午,我们几个人一组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设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校长、党代表。军校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以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锻就出一批新型的军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的北伐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单就一所军校对自己国家的深远影响、对决定历史走向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88年,国务院公布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所周知,历史上黄埔军校可谓是精英云集,名将辈出,而这些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 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往里,就是校本部,俗称走马楼,建筑方正,共两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左右对称,这里就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与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按照原貌加以复原。沿着走廊,可以参观到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还有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军需处等等,楼上还有学生宿舍和阅览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施简陋,从中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但就在这样客观条件不足的环境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却培养出一颗颗勇敢与坚强的心!也很好地诠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bdquo;bdquo;的名言。不是吗?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

从黄埔军校旧址出来是,已是黄昏,纪念馆都将要闭馆了,我们登上总理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总理纪念碑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西面刻有总理训词。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很累,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岁月流逝,难以冲淡人们对他的记忆;实干精神,必将长久的激励整个民族。焦裕禄纪念馆几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禄同志无数令人感动、激励的事情。

许多观众在图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面对这些感人至深的画面,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激励。还记得中央播音员在播诵穆青同志所撰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文稿时,几次中断播音,失声痛哭。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记录了人们对县委书记好榜样的敬意。"你是我们的骄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我将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

如今,在焦裕禄同志精神的激励下,淄博地区涌现出了大批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纪念馆的最后,悬挂着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东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局长赵作斌等的事迹,他们用他们的事迹践行着先辈的足迹。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的,新的生命,已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文章标题: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孔繁森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孔繁森精神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自然延续和时代折射。
孔繁森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实现了由一个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写的“人”的超越;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超越;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超越。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孔繁森的情感世界向普通人一样富有,既有对母亲的拳拳孝心,也有对妻子的温温爱心,还有对子女的片片慈心,更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忠心。他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它深知“忠孝两难全”。人伦之爱,家庭之情,应当服从民族之情,祖国之爱。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把爱的范围扩展到民族之爱,祖国之爱。为西藏的繁荣,藏胞的幸福忘我工作,直至献出生命。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孔繁森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人”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挨饿受冻,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阿里地区的落后面貌。他以身殉职时,留给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十二条建议,留给自己和爱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壮烈誓言。学习孔繁森,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居官自律,清政廉洁,以权谋公,恪尽职守,是孔繁森同志的工作价值观,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谓不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更是一份责任,一副担子,我身负党的重任,不能顾小家,舍大家,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他献出何止是汗水,何止是鲜血。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具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他淡泊名利,淡泊权势,两次援藏,三赴边疆,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余年,将党的宗旨镌刻在世界之颠。孔繁森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他为榜样,对照自己,鞭策自己。孔繁森的形象是丰富的、立体的、真切的,他教[本文来源于第1-www,,找范文请到第1]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官,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权力。作为一名政治机关干部,应该经常折射我们思想的不足和差距。从现在学起,从现在做起,扎根军营,热爱军营,奉献军营;进一步强化“事业重于家庭,任务重于生命,使命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模范践行“三个代表”,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跨世纪的政治机关干部。孔繁森同志走了,孔繁森精神永存!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想

参观雷锋纪念馆有感


参观雷锋纪念馆有感

2018年5月10日,省局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到**省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在雷锋纪念馆大厅的墙壁上,印有两篇雷锋日记的节选,其中一篇这样写道“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特别的打动我,让我想到了作家路遥的座右铭,“像牛一样劳动,像想土地一样奉献”,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来作为雷锋短暂一生的写照。

雷锋的青春故事征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毛主席起的每一位国家领袖都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雷锋精神,是什么让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强烈的感受到,雷锋能够成为榜样与他个人的坚持和选择有很大关系。

也许大家对《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还有印象,他经常被认为是“傻子”,当大家都心安理得做一些不打算完成的事情时,许三多却选择一门心思以惊人的速度和质量把手上的事做完。雷锋当时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傻子”,因为他选择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都要坚持去做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雷锋的一篇日记很好的诠释了他的选择,这篇日记是雷锋在读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以后写下的,日记中他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毛主席在谈如何学习雷锋时强调要“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虽然这只是雷锋值得我们学习的其中一点,但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长期一贯地做正确的选择,我觉得这种精神对当下的年轻人很重要。因为生活中绝大部分事情我们是有选择的,只是往往我们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比如:我们每天都可以选择去以更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更细心的服务客户,更耐心的对待家人、朋友等等。其实,只要认真对待每一天的选择,就会有比较好的未来;只要将正确的选择持续下去,平凡也会变为非凡。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心得

今天我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变。所谓事变,从字义上看是事物发生的变化,一般则指突然发生的重大的政治、军事性变故①。中国古代史上,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登王位,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驿兵变龙袍加身。

进入中国近现代,我们看到的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皖南事变等等。纵观这些事变,有的是争夺封建社会的权力顶峰皇位;有的是对受到不公平对待或对现状的不满;有的是反动派的阴谋的表现;有的是一个国家遭受到外敌侵略的开始。而有一个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事变,而这个事变不是争夺最高权力、也不是要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更不是为了个人的阴谋,而是要捍卫民族的尊严。这就是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或称双十二事变。这场逼蒋抗日的事变之后,中国停止了内战,中国开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开始高涨。,使国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这就是我对整个西安事变的个人看法。我认为它是一次很特殊的、很感人的事变。张学良少帅也曾经说过如果不是民族危难,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也由衷地敬佩少帅与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无私。

历史书中有关西安事变的文字十分少,西安事变也非考试重点,因此我对于西安事变的认知也仅停留于张杨二人之名。

通过这次参观西安事变博物馆之后,对西安事变的整个经过有了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对于西安事变当事人张学良将军的精神世界也有些许认识。从这次事变中我对张学良爱国主义感到钦佩。当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证时,他能够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上,可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甚至生命,和其他将领联合起来,发动兵谏。他个人也是十分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张学良就因为这次事件而被蒋介石常年囚禁。从1946年到1990年,张学良一直被囚禁在台湾各市县,过着长年软禁生活,直至晚年张学良才全面恢复了人身自由。后来张学良又去了美国,并在夏威夷定居。

在展厅中有这样的话牺牲自己的一切所有,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财产,权利、地位、荣誉等,这句话使我得以窥见张公强大精神世界之一隅。 他确实牺牲自己的荣誉,甚至尊严,为中华民族换来另一条道路。他的爱国主义是坚定的,他的付出也是悲壮的。今天的我们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可以说是残酷的选择,张公之牺牲精神让我从灵魂深处颤栗与叹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