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走近消防活动总结 > 导航 > 我走近了儿子

走近消防活动总结

我走近了儿子。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我走近了儿子,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我走近了儿子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长时间是缺位的,在儿子7岁以前,我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往往就是一个月在家呆两三天,甚至是两三个月也见不到他。就在儿子上学前,我的工作发生了变动,调回到济南总部来,能够天天回家见到他了,我们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上学没几天,他回来我看着他写完的作业,写的字不好,我说了他几句,还没等我说完,他那边眼泪就留下来了,我的火也一下子就来了,撕掉了他写的不好的这页纸之后我就走开了。他哭哭啼啼地在写作业,我则坐在一边生着气。还有一次,假期里我给他写了个要求写2遍字,结果他第二天写了一遍并把我给他留的字改成了1,当时我都气坏了,我把他抓到一边,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打完他,他在一边哭泣,我既心疼又生气又无奈。就是这样打他,他也没有多少改变,没过几天该咋样还咋样。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他刚上三年级的时候。那一年十一小长假,我弟弟一家来我家里玩,玩了两天之后我们准备两家一起在第三天回老家,我就要求乐乐(我的儿子)把作业写完,这样我们就能回老家开开心心地玩了。他也很高兴去写作业了。他写完作业后把作业交给我,在我看他作业的时候,他叫着他婶婶和他弟弟去小区的院子里玩耍去

去了。我看着他的作业,有两道题是做错了自己检查出来改的,但是铅笔印还是比较重,纸面上显得比较乱,这是我比较反感的,也提醒过他很多次。他回来进门的时候还是乐呵呵的,我把作业本给他说:你自己把作业本撕了吧,乱糟糟的,怎么搞的。他一下子愣在那里,接着眼泪就下来了,我也被他的眼泪激怒了,狠狠地熊了他一顿,不让他哭,他也不哭了,但是整个家庭包括我弟弟一家本来其乐融融的氛围一下子没有了,大家都不知所措。我弟弟把我拉到一边给我说了一句话,把我震得当天夜里失眠了,他说:看到你刚才熊乐乐的样子,简直就是你小时候爸爸熊你一样。我意识到我和乐乐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我的教育方式对他有帮助反而让他见到我就像老鼠见到猫那样噤若寒蝉。我必须改变这样的状态,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改怎么改变。一天我偶然翻看行知中心的博客,看到了行知中心王琳老师的关[由整理]

于亲子关系的课程,我就和媳妇两个人报名参加了。在那个课程中,我知道了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用录像机法来描述事情,如何倾听如何表达。走进行知对我、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仿佛就是走进了幸福的庭院。

从那之后,我又让乐乐参加了那一年的冬令营,冬令营之后我们一家又接受了孔屏老师的指导。从

那之后我明白了只有改良亲子关系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认同孩子的情绪和尊重儿童成长的客观发展规律孩子才能健康发展。孔老师的那句家长改变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的理念时刻鞭策着我在学习,只有爸爸妈妈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欣喜地发现,当我不在为乐乐焦虑的时候,他的不良习惯一个一个地被他忘记了,现在的他参加了行知的三次训练营,一次新加坡之旅,今年夏天我又给他报名参加了北京知心姐姐组织的内蒙古夏令营。每一次出行回来,我都会欣喜地发现,他又有了可喜的进步,对事情有了自己看法,也越来越独立了,学习上也不用我天天盯着了,他也坚定了自己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愿望。那个见了我就噤若寒蝉的儿子不见了,现在的他一从北京回到家,就把我拽到他屋里,说有许多许多的心里话要和我分享。听着他在给我说一件一件的旅行途中的趣事,我很庆幸自己和家庭走进了行知,我也慢慢走近了他。今后我会慢慢陪伴着他走在前行的路上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我与儿子共成长心得


我与儿子共成长心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说句实在话,在儿子还在他母亲的腹中的时候,我多次在我的大脑中描摹过他的模样,刚出生时的,幼儿时的,少年时的,青年时的......在他的身上,寄托着我的希望。

再说句实话,儿子出生时,除了兴奋与高兴,其实我也是一个还没成熟的孩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许多东西都要学习。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年,我对儿子的教育从未放松过,即使现在,他成为了一个大学生,这种教育也未停止过。

从儿子呱呱坠地到现在长成一个二十几岁的优秀的大学生,我只能这么说,我教育儿子成长,儿子也让我成长,我们爷俩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他由一个婴儿长成青年,我从一个新手的爸爸长成今天的儿子口中的老爸。个中酸甜苦辣,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正理解个中滋味。

儿子的教育,可以说是从胎儿时就开始了,听音乐什么的,不过也没见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明显不同的地方。至于那些教育孩子成材的书籍也是儿子未出生就开始研究的,没办法,谁让咱手生,第一次当爸爸,做家长,没经验呢。

如果让我说一说儿子二十多年的成长中,我有什么好的方法手段谈不上,但也是有一些可以谈一谈的。

第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要重视早教,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小孩一出生,就在学习,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孩子,既是对家长品行的检验,也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更是为社会做好树德树人的工程添砖加瓦。

对子女从小就培养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以避免陷入因少知而迷、因不知而盲、因无知而乱的困境。

孩子的教育是从他有自我意识就要开始的,而且是随时随地的有目的的教育。不要小时候,觉得孩子还小,说点错话,做点错事,都以小来解释。这样,等孩子到了十几岁,再去教育,孩子的许多本性已经形成,教育就显得晚了。

第二句,要想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教育就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上的教育,而是涉及到做人的方方面面。这个我想,咱们现在的许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一次考试,孩子成绩下降个几名,那家长可能会觉得天都塌了半边。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习惯、过硬的能力更重要!因为这些才是孩子将来在社会的立足之本!走向社会时,谁还看你上学时学习好不好,谁还用你上学时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你工作做的好与坏,你成就的高与低呢?

从儿子呀呀学语开始,我每天至少要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那时说交流这个词虽然有些早,但我的确是在和儿子交流。及至到儿子稍大一些懂事了,上学了,这个习惯都没改变过。这样的交流,拉近了儿子与我的距离,也是教育儿子的一个方式方法。

儿子也有叛逆的时候,让我们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就多方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态度,想一些策略,说与儿子斗智斗勇也不为过,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就在我们父子的唠嗑中解决了。所以,我觉得要想让孩子能够接受家长的教育,保持与孩子的近距离是首要的,因为亲情的力量是巨大的!让自己成长起来也很重要,毕竟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你的教育,他得听才成!与儿子的pK中,我学到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方法,现在则用在了我的教育中,也算是我的收获吧。

家长要做好子女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强调家长的言传身教。因为“其身正不令随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子女能不能正常、健康的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父母负有重大责任。家长必须“一日而三省吾身”,时时刻刻反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品行影响家人,从而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使其健康成长。能够把得到的道德修养和知识付诸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力戒言过其实。

比如说儿子一些习惯的养成吧。可能是因为职业的原因,平日里我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爱人是一个非常爱清洁的人,我也教育儿子要清洁,可我自己有时因为工作或者其它的原因,有时乱扔东西的习惯,儿子小的时候,就总是盯着我,用他那童稚的声音,说我乱放东西。为了儿子,我努力改掉了二十几年的坏毛病。

所以,这些年里,孩子就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为儿子眼中的反面教材。

这里,与其说我在教育儿子成长,莫不如说,儿子也教育我成长,我们共同成长!

现在有不少家庭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父母问孩子最多的是“作业写了吗?”,“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上补习班去!”,却放松了对孩子生活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教育孩子,要引导优秀品格,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突出才华,鼓舞坚强勇气,克服不良缺点,缺一不可,既要积累学识,又要以真善美情操滋养。

在这方面,我时常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长,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

所以,我始终把修身立志作为自己价值追求。在以思想的教育为主的条件下,我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孩子的行为,力求让他往有道德情操高尚路上前进。与此同时,我还对他进行远大理想教育,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志当存高远,慕先贤”,“人若无志,非人也”。树立远大的志向,自强自立,这样才能适应任何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孩子固然需要引导,但不可太过功利,尊重孩子的个性,我们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长。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和儿子一路走来,一起成长的路上,儿子鞭策着我,我引导着儿子,其实也挺快乐、幸福、生动有趣!

我和儿子的一场小战斗


我和儿子的一场小战斗

儿子今年6岁,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周四下午6点钟,和孩子离开图书馆,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天,爸爸发现你这天的作业完成的很快我问儿子。

当然了,王琪在等我一齐玩呢儿子有些得意的回答。[由整理]

但是,爸爸发现你的作业有几处错误和书写不规范的地方,回家改正后会更好。

哎呀,我已经写完作业了,不用再改了。

不改正的话,你的作业会被扣分的。

扣几分就扣几分吧,扣我的分又不是你的分!

儿子的这句话竟让我一时语塞了

思考了片刻,我对儿子说那么你是说,你的学习和爸爸没有关系了?

有关系儿子有些犹豫的回答。

不,没有关系,扣的分数是你的,老师批评的也是你,和我有什么关系啊!我略带生气的口气说。

听见我这样说,儿子似乎感觉到了我的不悦,赶紧地说:有关系!有关系!

那么为什么和我有关系?我继续追问。

嗯。。。因为我们俩都姓阮啊

儿子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急忙出招应对:那么姓阮的和你都有关系了?

爸爸,到底什么是关系啊?儿子给我了一记重拳,我彻底无语了。思量片刻,还是决定暂且鸣金收兵,持续沉默。

来到楼下,儿子从自行车上下来就要往楼上走,我立刻喊住他说:天天,拿你的书包!我故意把你这个字拉的好长。

儿子说爸爸,书包太沉了,你帮我拿吧

吧!

不行,那是你的书包,丢了和我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拿?我立刻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径自向楼上走去。

见状,儿子急急慌慌的拎起书包就追我,边追边带哭腔的喊:爸爸,等等我,爸爸,我和你有关系爸爸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儿子害怕一个人上楼,所以,哭喊着在后面追我。)

走到三楼时,我回头看了一眼着急的孩子,有些心疼,但是,咬咬牙依旧没有理他。

来到家中,儿子还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我依旧没有应声,走进厨房去准备晚饭。

儿子跟着进了厨房,眼圈已经有些发红了。

我要做饭了,做我自我的晚饭我一边忙碌手里的活一边说。

为什么?儿子着急的说。

因为你的肚子饿了和我没有关系啊!我故意显得很简单的说。

呜呜爸爸,我的学习和你有关系,呜呜儿子顿时哭着对我说。

我依旧没有理会,继续手里的活。

爸爸,我错了还不行吗?儿子泪汪汪的眼睛望着我说。

听到儿子说我错了这三个字,我心里有些小意外,记忆中,这是孩子第一次主动说出这三个字。

我想,时机到了,是放大招的时候了。于是,我坐下来,把孩子轻轻地拉到身边,问他:那你给爸爸说说你哪里错了?

我不该写作业讨价还价。呜呜儿子边哭边说。

儿子的回答让我又一次感到惊讶。他对自我错误反省的深刻,表述的清晰明了可谓

是言简意赅,让我颇为感到意外。我不仅仅想,讨价还价这个词是儿子什么时间学会的?

战机稍纵即逝,来不及多想,我赶紧给儿子奉上一顿说教。之后,小可怜就乖乖的去改正作业了。

生活中,我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有限度的民主,在孩子参与的大多数事情中,我都鼓励孩子按照自我的想法去做,比如怎样样支配自我的零花钱。有些事情,我也允许孩子和我讨价还价,比如玩几分钟回家。我想就应给孩子表达自我要求的权力。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并不能分辨一件事情是否能够讨价还价。在不能够讨价还价的事情上,绝不能姑息纵容。

同时,这件事让我明白,和孩子有冲突是时,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威慑孩子,强迫他去做一件事情。事后想一想,如果我当时就火冒三丈,大声的斥责,惩罚甚至打骂,那么孩子很难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因为他心里只有畏惧,甚至是对我的埋怨。和儿子的这场小战斗,让我明白,和孩子相处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停的去发现,去学习。

无奈的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如何回答儿子提出的什么是关系?这个问题。

亲们,什么是关系?,谁来帮我解答一下?

走近名师 激励人生


走近名师 激励人生

黄陂横店小学 胡建华

刘溥生名师工作室成立快一年了,这一年来,工作室的全体学员在刘溥生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不仅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理论研究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与名师对话,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
在“刘溥生名师工作室”,我们不仅学到了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名师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人格魅力”,什么是“孜孜以求”,什么是“毫无保留”。刘老师在学员面前从来都不曾说教些什么,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洗涤我们的心灵,让学员在感动中受到启迪。刘特的身体一向都不是很好,本学期较之上学期更严重的是,刘特因病做了一个大手术,住院了一段时间。原本以为,勤奋的刘特这回可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我们学员也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刘特他老人家一出院就开始布置工作室“送教下乡”的活动安排,其中就有我主讲的任务,让我的弦一下子又绷得紧紧的,同时也让我们前去探望他的几位学员为师傅的身体紧捏一把汗。为了提升我的课堂教学效果,约好试教的那一天,大雪纷飞,巧遇xx年的第一场雪,天寒地冻的,担心刘特身体的我打电话叫师傅不要过来了,可没想到年近六十、身体欠佳的刘特早已出门在来我校的路上。他就是这样,在学科上、做人做事方面毫无保留地指导我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为人师者要有大爱,为人师者要志存高远,为人师者要从心做起”。

二、与学员对话,我们的智慧得到了碰撞。
工作室的各位学员,虽然各自的工作都很繁忙,但是工作室的活动大家都积极响应并予以支持。我们喜欢来工作室,这里勤勉、励志,充满学术氛围;我们喜欢来工作室,这里温馨、团结,充满家的气息;我们喜欢来工作室,这里单纯、无暇,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工作的辛苦,从“老师”重新回到“学生”的身份,体会学习的快乐。学员们各有特色,每一次的活动、每一次探讨都闪现着我们的智慧;每一次的聚会,每一次的重逢,都充斥着我们互相问候、交流谈心的温情。在这里,我们不避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为同伴们一起讨论一起帮助,可以消除困惑,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交流感想,共同提高;在这里,我们经常争论,各抒己见,却又仔细聆听他人的想法,博采众长。
三、与书本对话,我们的思想得到了沉淀。莲山课 件
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有的在汉口市内,有的在黄陂城区,还有的在农村,我们除了在师傅刘特的安排下定期组织活动以外,联系我们的又一特色就是利用电子平台——网络和书本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刘特常鼓励我们,即使一线的老师也要多动笔,因为“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要做一个有心人。他要求我们多上网学习,多参与工作室博客的制作。我们工作室的博客有21个板块,点击率达三万多次。大致可分为教育篇、教学篇、学习篇、反思篇、励志篇,内容有教学案例、习作探讨、学习体会、读书心得、教学理论研究、教科研论文等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里不仅有师傅毫无保留的大量的研究成果,还有我们学员的一些学习成果,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感受。相信通过全体学员下一年的努力,这里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更加有质量、有深度、有思想的教育教学论坛。
四、与自己对话,我们的未来引起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有机会参加“刘溥生名师工作室”是我的幸运,我也一直认真把握可贵的学习机会。经历一年的学习,有导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莲山~课件 ]让我体会到:自己原来所关注的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感悟等其实只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极小的部分,还有很多的问题是我以前没有思考过、或是思考不深入而现在知道应该进一步研究的,比如“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有很多东西是我以前忽略而现在发现是值得重视的,比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有很多领域是我以前望而却步但现在看来可以涉足的。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今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工作室的一年里,我也有很多收获。我的教学案例《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获得区级一等奖;教学论文《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获得市级一等奖,并在武汉市第六届书法教学年会上作现场交流;我参与辅导的学生黄芷曦也在武汉市第六届大江杯书法比赛中获得低年级组一等奖;我撰写的论文《文本解读,细节入手》经师傅刘特的推荐参评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并发表在《新教育时代》杂志上;我全程参与辅导的本校教师张洁在黄陂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我主讲了工作室公开课《小草的生命》,虽然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收获也是很多的;我还有幸参加了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进城交流活动,湖北省师德论坛活动,与蕲春四中教师、师德楷模汪金权老师近距离交流;我参加了湖北省“十佳师德模范”评比活动,并被武汉市教育局推荐参加省级评选。本学期我还参加了计算机四个模块的考试,也都顺利过关。我自己的工作室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种活动,虽然建博只有半年,“胡建华工作室”博客的点击率也已接近两万。

能够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是我的幸运,我会珍惜这个机会,戒骄戒躁,向更高的目标进取。我相信我们全体学员一定会精益求精、永攀高峰、传承师魂!

儿子毕业感言


儿子毕业感言

三年前,一个机警、淘气的小男孩来到了爱儿坊小(3)班,迎接我的是老师残暴的笑颜。三年来,老师给了我无所不至的关心,教会了我良好的生涯学习习惯,率领我从常识的大陆中扬帆启航。

三年后,我固然仍然俏皮、调皮,但我已长大。我要感激包老师、朱老师跟陈阿姨,是你们教我画画、写字、唱歌,愿敬爱的老师今后的日子永远快乐、幸福,祝贺老师越来越美丽;我要感谢小友人们三年来对我的辅助,咱们曾经独特学习、共同游戏,祝愿大家快快乐乐的成长!

再见,我的爱儿坊!再见我的大(3)班,这里有我美妙的回想!我会回来看你的,老师!

(三年了,儿子毕业了,立刻要上小学了,记得曾经蹒跚学步的儿子,记得呀呀学语的儿子,眨眼间儿子都幼儿园毕业了。盼望儿子的童年是快活的,多彩的!)

儿子的烦恼


儿子的烦恼

最近儿子的烦恼还真不少,这不,它们接二连三地骚扰着我们小小的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小的折磨:

在我们搬进新家之前,孩子就开始养蚕了,但是就在我们给新家打扫卫生的那个下午,孩子的4只蚕宝宝却不知去向!这可急坏了孩子,好几天他都为这件事闷闷不乐,直到很多天后,他的小叔叔又送给他8只蚕宝宝以后,他才开心起来。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这次的蚕宝宝们又是不吃桑叶,而且8只没几天就死光了!当孩子放学回来,看到一只只早已僵硬的蚕宝宝,他有说不出的伤感:妈妈,看来我今年真的是养不起蚕了!你看,这都是第二次了,它们又一只只地死掉!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只好安慰孩子说:孩子,那咱今年就别养蚕了啊,省得每次蚕宝宝死了,你又要悲哀好几天。但是,去年我们不是把蚕宝宝养得白白胖胖的吗?这样就能够了,孩子。别悲哀了啊,明年我们再养蚕宝宝,今年就不养蚕了。

虽然孩子没有第三次养蚕宝宝,但是孩子还是几次不甘心地说:妈妈,今年我怎样就养不活蚕宝宝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遗憾的是我也无法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为了这件事,孩子悲哀了很长一段时光,直到之后他的小叔叔又给他一个蚕蛹,等到他看见蚕蛾破蛹而出的那一刻起,孩子的烦恼才随之而

而去![由整理]

我们还没有搬进新家之前,就无比憧憬地地告诉孩子,以后他就一个人睡一个房间,这样就幸福多了,而不是和我们挤在一齐。但是孩子却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来:妈妈,我不想搬房间!我十分诧异地问道:孩子,你为什么不想搬房间?你原先不是也很期盼的吗?怎样回事呢?孩子可怜巴巴地说:妈妈,我们搬房间了,小朋友们就不来找我玩了,因为我离他们更远了!一听孩子这话,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孩子,你真傻!怎样就远了呢?新家离那里也不会超过20米的距离啊!要是他们想找你玩,一样会来找你的。再说了,他们不来找你玩,但是你能够去找他们玩啊!

果然我们搬走的第一天,有个小朋友就来了我们家好几趟!他们一样经常来找孩子玩耍。孩子的又一个烦恼消失了!但我没有想到,我要他每一天起床后自我叠被子、拉窗帘、开窗户这件事又成为他的新烦恼!每一天他都十分不情愿地敷衍了事,我怎样说教都没有用。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同学来我们家吃饭,我故意问他的同学:HYF,你说LT此刻幸福吗?小朋友脱口而出:LT当然幸福了,他有自我的房间!我明白机会来了,继续趁热打铁:但是LT一向觉得每一天起床后,要叠被子、拉窗帘、开窗户,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是你,你会觉得做这些事情

很难吗?HYF笑了:要是我有自我的房间、自我的床,我必须每一天都很开心地做这些事情!这都是很简单,很快就能够做好的一件事啊!这时候我看到孩子的脸红了,他小声地嘀咕:但是被子要天天叠呢!我立刻应道:但是你的动画片不也是天天都要看的吗?其实这都是一样的事情,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微信名

纠结孩子好几天、也让我很头疼的一个烦恼,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解决了!看来有时候,幸福还真要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当事人才有感觉,否则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总以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不,小小人儿又添新烦恼了!那天半期考回家后,一看他的那张阴晴表一样的小脸愁眉苦脸的,我就明白他考得不好了。而且他一向对我的问话爱理不理的,之后我也不再搭理他,我就自顾自地准备午饭。等到我们吃午饭时候,孩子主动和我说话了:妈妈,你说语文定93分的目标会太高吗?我觉得自我可能不能达标。原先问题出在那里呢,怪不得小家伙一向不高兴。我笑道:傻孩子,这目标只是老师对你的一个期望啊,它就是要比我们能够到达的实际水平高那么一点儿。这达标与否,要看具体的状况呢,我还真不好说93分是高还是低,但是我相信你能够到达

。如果这次的试卷很难,那93分当然是太高了,

也就是说如果整个班级连90分以上的同学都没有几个,那么你即使只有90分,也算是达标甚至超标了;相反,要是这次的试卷很简单,全班的同学几乎都是90多分,那么你即使考93分,也不能算达标啊。这时候孩子的表情才有所缓和:但是,但是那目标是老师给我定的呢。老师说了,达标的人就有奖,不达标的人要罚呢。我怕被老师罚!我鼓励道:孩子没事,妈妈相信你考得好,到时候要是老师罚你簿子,妈妈给你买去!当我说到那里时,孩子才笑了,但是看得出来笑得很勉强。这孩子心事重着呢。关爱老人公益广告

又过了几天,孩子又提到达标一事,他又问我:妈妈,要是我这次考不好,你会骂我吗?我怕我考不好。我笑着说:不会啊,孩子。我明白其实你也想考出好成绩的,你也不想自我考得很差,不是吗?如果你考砸了,你的情绪肯定比我不好,我怎样还会骂你呢?孩子还是不放心:但是我就怕你会骂我笨,说我考不好!

我立刻反驳:孩子你仔细想想,你啥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我骂过你了?想当初,你寄读时候的第一次考试,你才考58分,我都没有骂你啊!这时候孩子才不再提半期考这件事,看来他是担心我会责怪他,才这样惴惴不安啊!

这天中午孩子放学回来,告诉我他的数学成绩了,94分。问了其他几个同学,他们也

是94分,我就告诉他:大家的分数都不高,那就说明这次的试卷有点儿难,你就不要再担心是否达标了,孩子!考试就是大家容易大家难的,目标只是我们的一个期望而已,别太放在心上啊!

估计到这天为止,孩子的这个烦恼才算慢慢地化解了吧?这个小家伙,真是一个既让人好笑又让人生气的小屁孩啊!不,不,是个少年,孩子纠正过的,咱可别再混淆啦,哈哈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