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劳动就业合同 > 导航 > 劳动就业工作计划优选范文

劳动就业合同

劳动就业工作计划优选范文。

很多人在职场中都会做了一项工作就忘记下一项工作,我们都需要去写一份工作计划。好的工作计划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哪些工作计划可以让人借鉴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劳动就业工作计划优选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按照构建和谐*和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3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粤府〔*〕3号)精神,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就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以各级就业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在重点解决好就业难群体的再就业、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城乡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统筹做好城镇就业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更新服务观念,创建新亮点,打造新品牌。力争年度开发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0%以上,其中“4050”人员就业率达55%以上,“零就业家庭”一人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农转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60%以上,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率达95%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推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关爱民生、促进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就业援助行动。并以此主题行动为统领,组织实施“六项工程”:

一是“社区就业工程”:继续推进社区就业,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街道、社区服务平台,通过摸清情况、建立台账、开展“一对一”和“细心、专心、尽心、贴心”服务活动,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就近、快捷、高效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家门口”就业服务,加大对“4050”、“零就业家庭”、“农转居”和特困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解决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

二是“自主创业工程”: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广大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并通过一人当“小老板”,带动多名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技能证书工程”:通过各级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具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期间使所有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人手持有一本《职业资格证》或《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全面提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素质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

四是“农民转业工程”: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镇和村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向有转移就业愿望和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招用工信息和职业介绍,引导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五是“技能人才工程”:鼓励我市职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每三年对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奖励。

六是“金凤朝阳工程”:加大对妇女就业的援助力度。具体方案和组织实施,由市妇联负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支持配合。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和上述工程的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国务院36号文作为我国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是对过去就业政策的完善和延伸,也是今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36号和粤府3号文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我市具体贯彻意见,并在工作中抓落实。

二、继续推进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管理。结合*年全市目标责任考评情况和各区、各部门的意见,以及省的考评标准和要求,对我市现行考评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就业服务“新三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以人本服务为核心,全面推进本市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

七、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定期对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调研、评估、分析、预测,全面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强化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诚信服务单位”和“放心职介服务单位”评选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

八、推进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按我市“城市管理年”和“黄埔区现场会”要求,总结推广黄埔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市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管理。4月起在全市启用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其操作规程,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入穗流动人员就业的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FwR816.coM编辑精选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三农”工作和推进农村社会经济跃升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武夷山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本村实际,经村委研究同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村况概括

**村辖区面积7.55平方公里,林地8239亩,森林覆盖率95%,耕地1061亩。辖区1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48户997人,其中劳动力623人,在外务工和经商177人。20xx年村财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8元,有一所卫生所,占地面积30平方米;有一所学校占地960平方米,学生4人,老师4人;有一所文化体肓中心占地60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1%。通往集镇公路全部硬化,各自然村内巷道硬化率13%;电话(含移动电话)、电视入户率100%。

(二)劳动力基本情况:

农村劳动力总数623人,其中女劳动力329人;富余劳动力98人;已转移就业177人,在本市工业企业86人;有转移意向98人,已参加培训86人;有培训意向82人。

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8人,初中文化程度37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9人。

劳动力中特殊困难就业群体8户13人,其中需要就业援助独生子女户3户4人;需要就业援助低保户1户2人。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增加宵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为核心,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以促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海陕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建立适应农村需求、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和就业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

三、基本目标(至20xx年底)

1、五年新增转移就业88人,至20xx年底转移就业人数达265人,在原已转移就业177人基础上新增收50%。

2、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术培训100人次。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学进入二三生产就业前均应参加1—3年的劳动预备制度培训。

3、特殊因难就业群体实现“一户一就业”。

4、培训及就业形式。围绕我村经济支注产业,并结合我市就业培训导向,有针对性地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参加茶叶加工、旅游服务、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工种的培训,并以就地就近转移到茶叶加工、旅游服务、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

四、转移培训就业具体规划(单位:人、元)

年份

项目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备注

当年劳动力

633

641

648

656

667

当年新增劳动力

10

7

7

8

11

当年减少劳动力

当年参加培训人数

20

20

20

20

20

转移就业总人数

187

207

237

257

265

其中当年新增转移就业人数

10

20

30

20

8

转移本市工业企业总人数

96

106

116

136

140

其中当年新增转移本市工业企业人数

10

10

10

20

4

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人数

3

3

3

3

1


五、措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成立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村主任任组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领导全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具体抓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培训力度

按照“就业企业订单,培训基地下单,政府部门买单”的方式,以促进稳定就业为目的,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向茶叶加工、旅游服务、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到行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第2页

业转移的培训。

(三)拓宽就业渠道

1、建立覆盖全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对具有本村农业户口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进行求职登记,建立培训信息卡和台账,实现全村农村劳动力统一管理,培训与就业网络对接,动态管理。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岗位和培训信息政策咨、职业指导、劳动输出及动态跟踪等服务。按照“人员、经费、制度、任务”四位的要求,形成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工作平台。

2、加强农村劳动节力转移就业的城乡互动建立城乡一体、城乡互补、城镇与乡村、企业与农业对接帮扶的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岗位开发等措施,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促进派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

3、积极拓展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民进城务工,转移一批。深挖农业内部潜力,消化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从特色农业中拓展新的就业岗位。鼓励农民从事民营经济,分流一批。四是积极引进企业落户,安排农民到企业就业,就地安置一批。

**村支部委员会

**村村民委员会

二0xx年十月十八日

全市劳动就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市劳动就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市劳动就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主要成效
——城镇就业形势成绩显著。以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工作重点,发挥促进就业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抓落实、抓推进、抓实效,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39.36万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全年工作成效显著。
——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涉及促进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苦干意见》、《关于印发〈××市困难企业认定规程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就失业登记证发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鼓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清腾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等。
——就业援助就业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近年来,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为我市城乡的就业困难对象 余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范围,让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二是扩大补贴范围,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创业的补贴范围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三是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的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实施办法。如制定了《××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规划(20xx—2020年)》和《××市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方案》,着手建立“1+x”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框架,提出全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一体化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加强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意见》,按照“六个到位”、“十统一”的要求和建设标准,建立健全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16个街道、18个乡镇都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139个社区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业社区”50个,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建立。通过定期发行《××就业报》,建立“××就业网站”,设立求职用工咨询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广元统筹城乡求职用工信息平台。“十一五”期间,通过信息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及时提供供求信息,努力实现供求双方信息对称,降低了劳动力求职成本,提供了用人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他们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市就业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超前的成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 ,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工作更加重视,政策更加完善。二是××市经济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将带动就业岗位和的增加。三是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为就业工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指明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是困难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加速期、劳动关系复杂多变期,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整个“十二五”期间,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几股人流汇集,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大、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未来几年上述内容仍是就业的主要矛盾。
三、“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实事实办、改革创新,以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重点,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新型城乡劳动保障制度相协调,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就业稳定充分,结构科学合理。
(二)主

全市劳动就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第2页

要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和谐××”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就业新天堂”, 树立良好就业部门新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就业事业的新局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促进3.7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15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开展创业培训1.2万人,农民工培训5万人,其中农民工技能培训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44.35万人。
四、“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努力促进就业增加,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基本满足城乡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需求。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强化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进一步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立足于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积极促进劳动力流动,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调整和协调有关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积极就业政策和促进创业体系,实现就业普惠、创业争先目标;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均等化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就业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统筹城乡就业。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统一新型就业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劳动关系比较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到20xx年,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村)达到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建设。建立起与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经办能力,加快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到20xx年底,县区、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均达到10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准就业增长点,推进岗位开发。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与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结合起来,与社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帮扶困难群众就业结合起来。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就业激励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
(二)大力促进城乡就业。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做强企业,走出城乡就业的新路子。
(三)逐步放开各项优惠政策。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困难群体。二是收费减免政策。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有关行政事业收费。三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创新担保方式,简化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扩大发放范围,逐步提高贷款额度、延展贷款期限。四是各类补贴政策。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对促进就业的各类职介机构、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
(四)完善劳动就业工作各项制度。一是完善就业登记制度。通过定期登记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摸清本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各类人员就业和失业的实际情况。调节改革改制企业向社会分流职工规模和速度,防止失业者过于集中,将控制失业的关口前移,不断探索建立失业预警机制。二是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录用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各类用工单位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的办法和程序,做好各类企业新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的跟踪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一些企业只用工不备案的问题,为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享受合法权益和准确计算失业率创造条件。三是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制度。实行政府投资购买培训就业成果的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对市场紧缺的、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的专业工种,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培训,将培训能力强、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培训实体优先确定为下岗失业人员或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依据培训后实现就业的人数给予培训补贴。
(五)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制度。一是建立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取消依据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定的针对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限制性政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素质。三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援助制度。针对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城乡就业服务、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专项援助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帮扶制度。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法律维权等服务,并形成制度,促进劳务输出的规模化。五是建立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将现行城镇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管理范围扩展至城乡劳动者,建立涵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
(六)突出对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五统一”,以培训促进城乡就业。一是调整培训思路。将大范围的全面培训调整为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训。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对全市现有职业培训场地、师资、设备等进行整合,对培训机构实行政府采购,建立工作统一,资金统筹的职业培训机制。三是抓实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严密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力求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广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积极筹建技师学院,形成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七)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充分吸纳进城务工农民;助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支持业主大户吸纳本土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支持三产业发展,提高三产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以此带动就业。大力搞好劳务输出,完善以培训为核心的“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加强各项工作的衔接,实现七个环节的相互促进,使农民工工作走向制度化轨道。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主要成效
——城镇就业形势成绩显著。以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工作重点,发挥促进就业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抓落实、抓推进、抓实效,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39.36万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全年工作成效显著。
——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涉及促进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苦干意见》、《关于印发〈××市困难企业认定规程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就失业登记证发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鼓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清腾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等。
——就业援助就业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近年来,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为我市城乡的就业困难对象 余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范围,让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二是扩大补贴范围,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创业的补贴范围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三是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的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实施办法。如制定了《××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规划(20xx—2020年)》和《××市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方案》,着手建立“1+x”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框架,提出全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一体化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加强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意见》,按照“六个到位”、“十统一”的要求和建设标准,建立健全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16个街道、18个乡镇都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139个社区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业社区”50个,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建立。通过定期发行《××就业报》,建立“××就业网站”,设立求职用工咨询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广元统筹城乡求职用工信息平台。“十一五”期间,通过信息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及时提供供求信息,努力实现供求双方信息对称,降低了劳动力求职成本,提供了用人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他们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市就业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超前的成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工作更加重视,政策更加完善。二是××市经济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将带动就业岗位和的增加。三是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为就业工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指明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是困难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加速期、劳动关系复杂多变期,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整个“十二五”期间,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几股人流汇集,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大、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未来几年上述内容仍是就业的主要矛盾。
三、“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实事实办、改革创新,以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重点,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本文 促进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新型城乡劳动保障制度相协调,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就业稳定充分,结构科学合理。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第2页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和谐××”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就业新天堂”, 树立良好就业部门新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就业事业的新局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促进3.7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15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开展创业培训1.2万人,农民工培训5万人,其中农民工技能培训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44.35万人。
四、“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努力促进就业增加,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基本满足城乡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需求。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强化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进一步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立足于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积极促进劳动力流动,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调整和协调有关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积极就业政策和促进创业体系,实现就业普惠、创业争先目标;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均等化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就业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统筹城乡就业。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统一新型就业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劳动关系比较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到20xx年,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村)达到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建设。建立起与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经办能力,加快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到20xx年底,县区、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均达到10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准就业增长点,推进岗位开发。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与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结合起来,与社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帮扶困难群众就业结合起来。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就业激励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
(二)大力促进城乡就业。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做强企业,走出城乡就业的新路子。
(三)逐步放开各项优惠政策。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困难群体。二是收费减免政策。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有关行政事业收费。三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创新担保方式,简化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扩大发放范围,逐步提高贷款额度、延展贷款期限。四是各类补贴政策。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对促进就业的各类职介机构、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
(四)完善劳动就业工作各项制度。一是完善就业登记制度。通过定期登记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摸清本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各类人员就业和失业的实际情况。调节改革改制企业向社会分流职工规模和速度,防止失业者过于集中,将控制失业的关口前移,不断探索建立失业预警机制。二是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录用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各类用工单位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的办法和程序,做好各类企业新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的跟踪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一些企业只用工不备案的问题,为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享受合法权益和准确计算失业率创造条件。三是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制度。实行政府投资购买培训就业成果的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对市场紧缺的、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的专业工种,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培训,将培训能力强、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培训实体优先确定为下岗失业人员或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依据培训后实现就业的人数给予培训补贴。
(五)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制度。一是建立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取消依据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定的针对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限制性政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素质。三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援助制度。针对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城乡就业服务、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专项援助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帮扶制度。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法律维权等服务,并形成制度,促进劳务输出的规模化。五是建立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将现行城镇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管理范围扩展至城乡劳动者,建立涵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
(六)突出对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五统一”,以培训促进城乡就业。一是调整培训思路。将大范围的全面培训调整为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训。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对全市现有职业培训场地、师资、设备等进行整合,对培训机构实行政府采购,建立工作统一,资金统筹的职业培训机制。三是抓实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严密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力求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广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积极筹建技师学院,形成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七)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充分吸纳进城务工农民;助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支持业主大户吸纳本土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支持三产业发展,提高三产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以此带动就业。大力搞好劳务输出,完善以培训为核心的“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加强各项工作的衔接,实现七个环节的相互促进,使农民工工作走向制度化轨道。

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贯彻区委、区府有关20xx年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区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xx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xxxx卫生局20xx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20xx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领导

在院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医院改革发展践行“三个代表”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大事来抓,并纳入本院人事工作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度,落实就业再就业相关工作,再就业工作办公室负责按时报送就业再就业工作相关材料和数据。

二、创新思路,落实任务

根据我院单位专业性强,后勤服务已社会化的特点,开辟就业岗位,安置再就业人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街道及区总工会举办的就业培训班,确保再就业人员参学、参考和合格,完成区卫生局下达的再就业工作的培训和安置目标任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范管理,其实保障合法权益

逐步完善非在编人员的录用程序、日常管理等,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四证”,即学历证、失业证、执业资格证和注册证,按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对非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岗位工作培训,获得相关工种的上岗资格后方可上岗。

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再就业人员取得培训资格后,我院与参培人员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并采取灵活的方式继续为安置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作标准,确保再就业工作人员工资酬薪达到重庆市城镇人口年人均收入水平。

四、开展优质服务,落实减免政策

认真执行《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国家就业准入制度规定的工种(职业),开展技能岗位对接工作,广泛收集再就业人员信息;与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相结合,走访慰问社区下岗贫困人员,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创业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对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凭相关证明,减免挂号费和部分医疗费用。利用上街宣传、送医送药等活动,关心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证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尽力。

20xx年6月28日

就业再的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贯彻区委、区府有关20xx年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区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xx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xxxx卫生局20xx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20xx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领导

在院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定期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度,落实就业再就业相关工作,再就业工作办公室负责按时报送就业再就业工作相关材料和数据。

二、创新思路,落实任务

根据我院单位专业性强,后勤服务已社会化的特点,开辟就业岗位,安置再就业人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街道及区总工会举办的就业培训班,确保再就业人员参学、参考和合格,完成区卫生局下达的再就业工作的培训和安置目标任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范管理,其实保障合法权益

逐步完善非在编人员的录用程序、日常管理等,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四证”,即学历证、失业证、执业资格证和注册证,按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对非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岗位工作培训,获得相关工种的上岗资格后方可上岗。

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再就业人员取得培训资格后,我院与参培人员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并采取灵活的方式继续为安置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作标准,确保再就业工作人员工资酬薪达到重庆市城镇人口年人均收入水平。

四、开展优质服务,落实减免政策

认真执行《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国家就业准入制度规定的工种(职业),开展技能岗位对接工作,广泛收集再就业人员信息;与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相结合,走访慰问社区下岗贫困人员,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创业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对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凭相关证明,减免挂号费和部分医疗费用。利用上街宣传、送医送药等活动,关心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证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尽力。

20xx年6月28日

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区委、区府有关20xx年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区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xx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根据xxxx卫生局20xx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20xx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领导

在院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医院改革发展践行“三个代表”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大事来抓,并纳入本院人事工作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度,落实就业再就业相关工作,再就业工作办公室负责按时报送就业再就业工作相关材料和数据。

二、创新思路,落实任务

根据我院单位专业性强,后勤服务已社会化的特点,开辟就业岗位,安置再就业人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街道及区总工会举办的就业培训班,确保再就业人员参学、参考和合格,完成区卫生局下达的再就业工作的培训和安置目标任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范管理,其实保障合法权益

逐步完善非在编人员的录用程序、日常管理等,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四证”,即学历证、失业证、执业资格证和注册证

证,按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对非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岗位工作培训,获得相关工种的上岗资格后方可上岗。

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再就业人员取得培训资格后,我院与参培人员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并采取灵活的方式继续为安置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作标准,确保再就业工作人员工资酬薪达到重庆市城镇人口年人均收入水平。

四、开展优质服务,落实减免政策

认真执行《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对国家就业准入制度规定的工种(职业),开展技能岗位对接工作,广泛收集再就业人员信息;与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相结合,走访慰问社区下岗贫困人员,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创业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对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凭相关证明,减免挂号费和部分医疗费用。利用上街宣传、送医送药等活动,关心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证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尽力。

20xx年6月28日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劳动就业工作计划优选范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劳动就业合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