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劳动就业合同 > 导航 >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

劳动就业合同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

每天都要给自己设立计划。做好工作的关键就在于事先是否制定了工作计划。要想在职场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升职加薪,工作计划必不可少。那么,工作计划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格式呢?或许"农村劳动就业规划"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三农”工作和推进农村社会经济跃升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武夷山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本村实际,经村委研究同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村况概括

**村辖区面积7.55平方公里,林地8239亩,森林覆盖率95%,耕地1061亩。辖区1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48户997人,其中劳动力623人,在外务工和经商177人。20xx年村财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38元,有一所卫生所,占地面积30平方米;有一所学校占地960平方米,学生4人,老师4人;有一所文化体肓中心占地60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1%。通往集镇公路全部硬化,各自然村内巷道硬化率13%;电话(含移动电话)、电视入户率100%。

(二)劳动力基本情况:

农村劳动力总数623人,其中女劳动力329人;富余劳动力98人;已转移就业177人,在本市工业企业86人;有转移意向98人,已参加培训86人;有培训意向82人。

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8人,初中文化程度37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9人。

劳动力中特殊困难就业群体8户13人,其中需要就业援助独生子女户3户4人;需要就业援助低保户1户2人。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增加宵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为核心,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以促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海陕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建立适应农村需求、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和就业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

三、基本目标(至20xx年底)

1、五年新增转移就业88人,至20xx年底转移就业人数达265人,在原已转移就业177人基础上新增收50%。

2、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术培训100人次。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未能升学进入二三生产就业前均应参加1—3年的劳动预备制度培训。

3、特殊因难就业群体实现“一户一就业”。

4、培训及就业形式。围绕我村经济支注产业,并结合我市就业培训导向,有针对性地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参加茶叶加工、旅游服务、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工种的培训,并以就地就近转移到茶叶加工、旅游服务、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

四、转移培训就业具体规划(单位:人、元)

年份

项目

20xx

20xx

20xx

20xx

20xx

备注

当年劳动力

633

641

648

656

667

当年新增劳动力

10

7

7

8

11

当年减少劳动力

当年参加培训人数

20

20

20

20

20

转移就业总人数

187

207

237

257

265

其中当年新增转移就业人数

10

20

30

20

8

转移本市工业企业总人数

96

106

116

136

140

其中当年新增转移本市工业企业人数

10

10

10

20

4

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人数

3

3

3

3

1


五、措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成立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村主任任组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领导全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具体抓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培训力度

按照“就业企业订单,培训基地下单,政府部门买单”的方式,以促进稳定就业为目的,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向茶叶加工、旅游服务、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到行

农村劳动就业规划第2页

业转移的培训。

(三)拓宽就业渠道

1、建立覆盖全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对具有本村农业户口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进行求职登记,建立培训信息卡和台账,实现全村农村劳动力统一管理,培训与就业网络对接,动态管理。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岗位和培训信息政策咨、职业指导、劳动输出及动态跟踪等服务。按照“人员、经费、制度、任务”四位的要求,形成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工作平台。

2、加强农村劳动节力转移就业的城乡互动建立城乡一体、城乡互补、城镇与乡村、企业与农业对接帮扶的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岗位开发等措施,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促进派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

3、积极拓展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民进城务工,转移一批。深挖农业内部潜力,消化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从特色农业中拓展新的就业岗位。鼓励农民从事民营经济,分流一批。四是积极引进企业落户,安排农民到企业就业,就地安置一批。

**村支部委员会

**村村民委员会

二0xx年十月十八日

Fwr816.Com推荐阅读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主要成效
——城镇就业形势成绩显著。以实施新一轮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工作重点,发挥促进就业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抓落实、抓推进、抓实效,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39.36万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全年工作成效显著。
——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人员的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涉及促进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苦干意见》、《关于印发〈××市困难企业认定规程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市就失业登记证发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鼓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清腾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等。
——就业援助就业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近年来,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为我市城乡的就业困难对象 余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扩大就业援助范围,让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二是扩大补贴范围,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创业的补贴范围扩大到农村劳动者;三是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的扶持政策扩大到农村劳动者。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实施办法。如制定了《××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规划(20xx—2020年)》和《××市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方案》,着手建立“1+x”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框架,提出全市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一体化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加强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意见》,按照“六个到位”、“十统一”的要求和建设标准,建立健全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16个街道、18个乡镇都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139个社区都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业社区”50个,第一批5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公共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建立。通过定期发行《××就业报》,建立“××就业网站”,设立求职用工咨询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广元统筹城乡求职用工信息平台。“十一五”期间,通过信息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及时提供供求信息,努力实现供求双方信息对称,降低了劳动力求职成本,提供了用人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他们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市就业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超前的成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工作更加重视,政策更加完善。二是××市经济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将带动就业岗位和的增加。三是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为就业工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指明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是困难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加速期、劳动关系复杂多变期,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整个“十二五”期间,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几股人流汇集,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大、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未来几年上述内容仍是就业的主要矛盾。
三、“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实事实办、改革创新,以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重点,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本文 促进机制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新型城乡劳动保障制度相协调,促进城乡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就业稳定充分,结构科学合理。

劳动就业管理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第2页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和谐××”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打造“××就业新天堂”, 树立良好就业部门新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就业事业的新局面。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促进3.7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15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开展创业培训1.2万人,农民工培训5万人,其中农民工技能培训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44.35万人。
四、“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努力促进就业增加,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基本满足城乡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需求。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强化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进一步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立足于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积极促进劳动力流动,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调整和协调有关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积极就业政策和促进创业体系,实现就业普惠、创业争先目标;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均等化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就业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统筹城乡就业。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建立统一新型就业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结构比较合理,劳动关系比较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到20xx年,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村)达到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建设。建立起与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经办能力,加快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到20xx年底,县区、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均达到10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找准就业增长点,推进岗位开发。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与完善就业服务功能结合起来,与社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帮扶困难群众就业结合起来。利用劳务企业、劳服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就业激励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
(二)大力促进城乡就业。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围绕全市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做强企业,走出城乡就业的新路子。
(三)逐步放开各项优惠政策。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困难群体。二是收费减免政策。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有关行政事业收费。三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创新担保方式,简化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扩大发放范围,逐步提高贷款额度、延展贷款期限。四是各类补贴政策。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对促进就业的各类职介机构、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
(四)完善劳动就业工作各项制度。一是完善就业登记制度。通过定期登记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摸清本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各类人员就业和失业的实际情况。调节改革改制企业向社会分流职工规模和速度,防止失业者过于集中,将控制失业的关口前移,不断探索建立失业预警机制。二是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录用登记备案制度,明确各类用工单位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的办法和程序,做好各类企业新录用人员登记备案的跟踪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一些企业只用工不备案的问题,为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享受合法权益和准确计算失业率创造条件。三是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制度。实行政府投资购买培训就业成果的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对市场紧缺的、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的专业工种,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培训,将培训能力强、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培训实体优先确定为下岗失业人员或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依据培训后实现就业的人数给予培训补贴。
(五)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制度。一是建立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取消依据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定的针对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限制性政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素质。三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援助制度。针对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城乡就业服务、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专项援助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帮扶制度。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法律维权等服务,并形成制度,促进劳务输出的规模化。五是建立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将现行城镇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管理范围扩展至城乡劳动者,建立涵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制度。
(六)突出对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五统一”,以培训促进城乡就业。一是调整培训思路。将大范围的全面培训调整为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训。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对全市现有职业培训场地、师资、设备等进行整合,对培训机构实行政府采购,建立工作统一,资金统筹的职业培训机制。三是抓实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严密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力求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广元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积极筹建技师学院,形成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七)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充分吸纳进城务工农民;助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支持业主大户吸纳本土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支持三产业发展,提高三产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以此带动就业。大力搞好劳务输出,完善以培训为核心的“七位一体”农民工工作模式,加强各项工作的衔接,实现七个环节的相互促进,使农民工工作走向制度化轨道。

劳动就业工作计划优选范文


*年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按照构建和谐*和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3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粤府〔*〕3号)精神,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就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以各级就业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在重点解决好就业难群体的再就业、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城乡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统筹做好城镇就业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更新服务观念,创建新亮点,打造新品牌。力争年度开发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0%以上,其中“4050”人员就业率达55%以上,“零就业家庭”一人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农转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60%以上,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率达95%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推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关爱民生、促进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就业援助行动。并以此主题行动为统领,组织实施“六项工程”:

一是“社区就业工程”:继续推进社区就业,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街道、社区服务平台,通过摸清情况、建立台账、开展“一对一”和“细心、专心、尽心、贴心”服务活动,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就近、快捷、高效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家门口”就业服务,加大对“4050”、“零就业家庭”、“农转居”和特困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解决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

二是“自主创业工程”: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广大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并通过一人当“小老板”,带动多名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技能证书工程”:通过各级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具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期间使所有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人手持有一本《职业资格证》或《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全面提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素质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

四是“农民转业工程”: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镇和村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向有转移就业愿望和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招用工信息和职业介绍,引导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五是“技能人才工程”:鼓励我市职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每三年对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奖励。

六是“金凤朝阳工程”:加大对妇女就业的援助力度。具体方案和组织实施,由市妇联负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支持配合。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和上述工程的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国务院36号文作为我国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是对过去就业政策的完善和延伸,也是今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36号和粤府3号文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我市具体贯彻意见,并在工作中抓落实。

二、继续推进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管理。结合*年全市目标责任考评情况和各区、各部门的意见,以及省的考评标准和要求,对我市现行考评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就业服务“新三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以人本服务为核心,全面推进本市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

七、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定期对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调研、评估、分析、预测,全面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强化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诚信服务单位”和“放心职介服务单位”评选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

八、推进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按我市“城市管理年”和“黄埔区现场会”要求,总结推广黄埔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市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管理。4月起在全市启用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其操作规程,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入穗流动人员就业的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及打算


市劳动就业工作计划及打算

*年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按照构建和谐*和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3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粤府〔*〕3号)精神,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就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以各级就业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在重点解决好就业难群体的再就业、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城乡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统筹做好城镇就业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更新服务观念,创建新亮点,打造新品牌。力争年度开发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0%以上,其中4050人员就业率达55%以上,零就业家庭一人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农转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60%以上,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率达95%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推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关爱民生、促进就业、我们共同努力为主题的就业援助行动。并以此主题行动为统领,组织实施六项工程:

一是社区就业工程:继续推进社区就业,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特别是街道、社区服务平台,通过摸清情况、建立台账、开展一对一和细心、专心、尽心、贴心服务活动,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就近、快捷、高效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家门口就业服务,加大对4050、零就业家庭、农转居和特困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着力解决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

二是自主创业工程: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力度,引导和鼓励广大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并通过一人当小老板,带动多名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技能证书工程:通过各级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具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加大对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期间使所有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人手持有一本《职业资格证》或《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全面提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素质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

四是农民转业工程: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镇和村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向有转移就业愿望和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招用工信息和职业介绍,引导其向非农产业转移。

五是技能人才工程:鼓励我市职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每三年对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奖励。

六是金凤朝阳工程:加大对妇女就业的援助力度。具体方案和组织实施,由市妇联负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支持配合。

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和上述工程的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国务院36号文作为我国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不仅是对过去就业政策的完善和延伸,也是今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36号和粤府3号文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我市具体贯彻意见,并在工作中抓落实。

二、继续推进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管理。结合*年全市目标责任考评情况和各区、各部门的意见,以及省的考评标准和要求,对我市现行考评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就业服务新三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以人本服务为核心,全面推进本市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

1、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上半年完成全市所有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建设,并按照六到位要求,加强与编制、财政部门的联系,共同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员定编及落实财政核拨经费的调研,夯实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2、加强就业服务制度建设。按照省明确的八统一要求,研究制定《*市街(镇)和村(居)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站)工作规范》,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资料台账和服务规范。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就业援助制度。

3、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对区(县级市)、街(镇)和居(村)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从*年开始,由市负责分期分批组织对区(县级市)、街(镇)一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力争参训人员80%以上考取劳动保障协管员《职业资格证书》。居(村)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由各区组织实施。以全面提升各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

4、开展就业服务满意窗口评比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以文明服务、主动服务、帮扶服务、高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优质就业服务满意窗口评比活动,结合年度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年终对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检查评比,对评选为优质服务窗口的进行表彰奖励。

四、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活动。结合每年组织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技能岗位对接活动,重点围绕4050、零就业家庭、特困、农转居、刑释解教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六个一的系列援助活动:

1、开展一次摸查:每半年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对辖内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查,准确掌握其求职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实名制就业服务系列台账,形成我市就业服务管理的品牌。

2、进行一次慰问:春节前夕,按国家和省、市要求,组织对全市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一次送温暖、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补贴的慰问活动,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就业困难群体的关心。

3、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在继续推进和规范社区就业的同时,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力争优先招收录用本市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和交通协管员。

4、举办一百场招聘:组织发动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不定期地举办4050、零就业家庭、农转居、农村劳动力、随军家属、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等专场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构筑供需见面的桥梁。

5、履行一项承诺:继续向社会承诺,只要有就业愿望的广大就业困难人员树立信心和对工作岗位不挑拣,我市就业服务机构保证一个月内帮助其找到岗位实现再就业。

6、创建一批充分就业社区:贯彻全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座谈会精神,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在相对具备条件的社区,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五、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城乡统筹就业调研,改革目前城乡二元体制不同的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按城乡平等就业要求和思路,研究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失业服务管理新制度,力争上半年出台《*市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办法》。

六、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小额担保贷款,鼓励本市失业人员(含农转居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督促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和资金投入情况,对现行政策的部分补贴项目和标准进行适度调整,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跟踪,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七、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继续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定期对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调研、评估、分析、预测,全面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强化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诚信服务单位和放心职介服务单位评选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

八、推进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按我市城市管理年和黄埔区现场会要求,总结推广黄埔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市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管理。x月起在全市启用流动人员就业录用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其操作规程,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入穗流动人员就业的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延伸阅读:

县劳动就业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100%;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1600人,创业培训3000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300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20xx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7万人,基金征缴达到650万元以上。

二是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全民就业创业。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和措施,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租金补贴等扶持政策;放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创业专项引导资金;形成促进创业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出台扶持创业的政策文件,进一步调动全民创业积极性。将小额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放宽到各类有创业意愿的群体,构建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创业贷款贴息和初次创业补贴,以及符合条件的入园租金补贴。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民创业园区,不断推动农民创业。

三是加强就业质量、创业服务、就业载体的建设。以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作风,反四风、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就业创业培训全覆盖,利用乡镇、村级就业保障平台,将就业创业培训班延伸到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就业创业载体。搭建广场招聘、网上招聘、市场招聘平台,继续开展服务企业用工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和产业集群,打造农民创业园区,为农民提供集聚平台。加强上水和乡镇创业园区功能和服务体系建设,将创业园建设作为创业型城市创建和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完善进园创业企业进出备案制度,为进园企业和大学生就业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企业登记注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方面的服务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与报社、电视台合作,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就业创业氛围。

阅读拓展:

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合同

甲方:_乙方:_

为了平衡_ 劳动力市场,满足_ 地区各企业的用工需要,同时为了解决各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现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一致,为了双方的合作顺利愉快,持续久长,特协定如下合同条例以之监督执行。

一、乙方组织输送过来的工人(学生)年龄要在16-35 岁之间,要求四肢健全,身体健康,思想纯洁,并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工人(学生)必须办有真实有效的正本证件,包括(身份证、未婚证、毕业证)。进厂生活用品自备,另须准备_ 张相片。

三、工人(学生)在路途中的一切事务由乙方全权负责,在未到达甲方办公地点前,甲方不予承担任何责任,但甲方将协助乙方办理相关事务,乙方在出发三天前一定要用电话告知甲方所带人数和其他具体情况。

四、甲方给乙方工人(学生)分配安置的工厂均属外资企业,厂方包吃包住,在试用期_ 月内,每月到手工资在_ 元,之后根据其表现和能力予以提干加薪,其工资一般在_ 元。

五、工人(学生)到达甲方办公地点后一切事务均由甲方负责,并保证在三天内全部安排进厂(通常只需5 小时左右),如未能安排进厂者,一切费用开支均由甲方承担至进厂为止。

六、甲方为每个工人(学生)追踪半年服务,并发给半年期《求职证》为凭,即在半年内工人(学生)在厂里发生的工伤事故,劳资纠纷以及跳槽,转厂等情况甲方均有专人免费协助解决。

七、工厂因生产或季节关系,有时要求新工人(学生)有一定男女比例,所以乙方在招工时须与甲方保持联系,以便控制男女的数量,甲方安置工人(学生)进厂,其劳务安置费为每人_ 元。

八、甲方安排工人(学生)所进的工厂有:电子厂、电脑厂、电器厂、钟表厂、机械厂、塑胶厂、五金厂、玩具厂、电镀厂、化工厂、工艺厂、制衣厂、手袋厂、陶瓷厂、伞业厂、家私厂等等。

九、(砥砺奋进的五年 大型成就展观后感:砥砺奋进走向辉煌)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从签订日期起有效,有效期_ 年。

甲方(盖章):_ 乙方(盖章):_

负责人(签字):_ 负责人(签字):_

电话:_ 电话:_

传真:_ 传真:_

_ 年____月____日_ 年____月____日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文章标题: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现将“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民转移和培训规划制定如下:
[最规范的资料网-网--写材料的都知道!]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牧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围、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到20xx年,全县城镇率达到53以上,为有效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牧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全方位地为农牧民开放,实行免费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全县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使全县的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平台真正达到符合“六到位”的标准。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牧区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牧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全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牧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牧民工特点的过渡性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第2页

养老保险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农牧民权益保障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职业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兑现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取消限制农牧民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疏通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改善农牧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单位用工、子女入学、管理监督都要一视同仁。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认识。定期开展以“改善农牧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牧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以便做好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一、基本情况
**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53亩,林地4500亩。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909人。现有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国之家-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xx年至20xx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街段)水泥路。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5)争取立项建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外围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草案)
一、基本情况
**街村是凤凰镇政府所在地,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53亩,林地4500亩。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909人。现有3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村。村域经济以商贸业和农业为主。村内有明、清时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一条街,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良好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村内有个体工商户233户,是柞水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工贸性旅游村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高点起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xx年至20xx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街村五、六组(皂凤公路**街段)水泥路。
(2)架起六组两座跨皂河沟大桥。
(3)改造、扩建自来水厂,延伸输水管网,接通五、六组自来水。彻底解决五、六组的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4)巩固、改造社川河河堤,实施交通小区外河堤水泥靠板工程。
(5)争取立项建

乡镇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2页

设通子房沟的跨河大桥一座。
(6)建三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以子房为主发展大棚菜和设施农业,保障集镇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围绕古民民居保护开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1)制定古民居保护开发规划。
(2)成立古民居保护开发旅游公司,实行企业化动作。
(3)抓好公厕、垃圾池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整治环境卫生。
(4)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宣传,利用互联网建立古镇开发宣传网页。
(5)对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建设子房寨等外围景点,围绕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6)搜集整理凤凰古镇的一系列历史及人文景观。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沿社川河堤建堤路结合工程,沿河堤栽植垂柳,营造生态景观。
(2)对山坡地带遍植速生生态林,绿化山坡,防止水土流失。
(3)有计划地对街道、村居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
(4)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
(5)对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建设高层居民建筑,节约土地。
(6)完善自来水价格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
5、规范整顿市场,繁荣商贸经济
(1)划行规市,消除马路市场。
(2)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公平竞争。
6、加强村民教育,深入开展“五学”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
7、繁荣文化市场,支持鼓励老年协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8、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
9、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努力构建和谐新村。
10、维护社会大局,为村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机制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农村劳动就业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劳动就业合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