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村镇入党申请书范文 > 导航 >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村镇入党申请书范文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根据领导的最新安排指示,我们应当撰写一份规划详细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高效地完成未来工作的重要依据,工作计划撰写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

各镇人民政府,张庄、新都街道办事处,新区、西区管委会,区直有关单位:

20xx年全区村镇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为主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全区村镇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现对全区20xx年村镇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规划修编,提升镇村建设品位。

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全区村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科学修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与农村居住点集中建设的新形势,合理调整镇村布局空间,在确定先行启动点的基础上,按照全区集中居住点控制在100个以内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予以实施。坚持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规划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卫生、消防、环保、水电、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向重新布局的集中居住点倾斜,优化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搞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郭猛镇、潘黄仰徐村要完善提高城乡统筹示范镇、示范村试点规划,并在面上推广施行。其他镇建设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控制地块,并提出各种地块建设控制要求,指导具体项目建设,实现控规全覆盖。对于近期需要建设和改造的区域,尤其是工业园区、居住小区等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地块,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规划供水、排(污)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广播电视、广场绿地、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三是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认真实施规划,做到没有规划不选址,没有详规不供地,没有设计不审批。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规划设计要点,对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指标严格把关,不达要求不得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部门要加强行政监察,对城乡各类规划的执行实施动态式、全过程的监察管理,对违反规划程序的要立即纠偏改正,对违背规划的行为要严厉审查处理。要积极施行区、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四级规划建设监督,注重发挥基层建管部门的职能作用,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监察全覆盖,真正维护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镇村生态环境。

各镇(街道)要按照加快建设城镇化、工业化的要求,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镇要年投入达万元以上,重点镇要投入达5000万元以上,对集镇主街道进行建设、整治和出新,进行建设一批园林式街道、规模型住宅小区、高品位公园绿地、标志性建筑和精品水景等项目,使集镇成为宜居佳地、创业平台。一是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小城镇“六个一”精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形象。重点镇重点重抓出典型,着力解决总体水平位列前茅,突出亮点不够典型的现象;一般镇塑创特色提升形象,着力解决赶超重点镇,跻身50强的争先意识。各镇要着重建设镇村道路、供水、排水、路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功能,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集聚、提升产业能力。围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义丰、秦南、大纵湖、龙冈等镇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其他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分散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要进一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重点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村设置垃圾收集点,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配备专业环卫保洁人员,实行全日保洁,日产日清;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乡镇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新置或完善水冲式公厕,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是提升镇区绿化建设层次。按照建设国家生态区的总体要求,各镇尤其是重点镇要加快实施道路绿化、公园绿地、滨河绿带等“五个一”绿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化面积40公顷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以上。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资源集中、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城乡建设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开发资源,筹集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行政支持力有机结合。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发挥重点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全区城镇化水平,确保年内重点镇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一般镇城

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第2页

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

三、加大创建力度,打造优美康居镇村。

继续以创建康居示范村、园林式小城镇为载体,加大创建力度,全面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使我区初步形成设施基本配套,功能日趋完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一是争创园林式小城镇。按照省、市创建“江苏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要重点从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与管理4个方面抓好落实,并要积极总结推广义丰镇“江苏省园林小城镇”创建经验,指导大纵湖、大冈等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水绿盐都”品位,努力树创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二是创建康居示范村。要继续完善潘黄仰徐、秦南泾口,提升康居示范村建设品位,力争到年底将郭猛杨侍村、葛武郝荣村创建成省级“康居示范村”。其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依据“行政推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市场运作、镇村联动”的原则,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扩展综合整治村。按照继续组织村庄整治工作部署,要重点建设整治省建设厅确定的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村,面上重抓“一园四线两高速”道路两侧的绿化提升、村庄出新。将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典型示范带动,使环境整治示范村全面达标,进一步优化村庄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四、加快集聚建设,推进镇村“三集中”

根据新一轮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城镇发展的定位,积极推进农村“三集中”建设,按照项目高新化、建设城市(镇)化、环境生态化、发展特色化的总要求,以“两纵两横两高速”为框架,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力度,积极打造发展平台,广辟就业渠道和空间;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扩大小城镇建设规模;推进区域特色市场建设,不断繁荣城镇,发展城镇,引导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镇购房、务工、经商。二是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居住点)集中。所有农民自建房、迁建房,一律集中到规划的村庄集中居住点和镇区集中居住小区建设,严格禁止零散建房;所有建房都必须严格按照区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套型和结构建设,严格超宽超高和违章乱建;所有迁建房在规划点落实宅基前,都必须落实原房宅基的还田方案,并限期还田到位,严禁“一户多宅基”。三是推进中小企业向集镇工业园区集中。在规划许可、建设用地、公建配套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工业企业零星分布,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园集中,引导沿街企业“退二进三”,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度。

五、强化服务职能,改变镇村整体面貌。

加强村镇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强协调,主动参与,努力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的工作格局。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镇村镇建设工作,是区委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目标,全力推进村镇建设工作。二要进一步搞好管理服务。要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组织推广新农村建设实图集;做好农村建房抗震保安、节能保温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工作;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保证。三要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对村镇建设工作要根据组织、规划、创建、建设、整治、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自查、分档、评优的办法进行专项考核,在各镇(街道)自查基础上,区级组成考核组,根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采用全面检查和实地抽查等形式,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激励创先,快出经验,多出成果,确保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FwR816.coM编辑精选

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意见


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立足民生搞配套,改善生态抓提高”的总体思路,以加快水利现代化为统领,整合水利建设资源,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利建设转型升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目标任务
新建圩口闸45座、排涝站45台套,维修圩口闸100座、排涝站50台套;疏浚农村河道450万方;加修圩堤100万方;新建小型电灌站310座。启动川东港工程,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完善城市防洪工程,完成幸福河整治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水环境整治,编制完善全市退渔还湖规划,加快退渔还湖进程。
三、工作重点
1、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围绕建设较为完备的引排水系,集中精力,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川东港整治工程沿线征地拆迁工作,启动青龙桥建设工程,确保全面完成幸福河整治工程。
2、完善防洪排涝体系。立足防灾减灾,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完善防御水旱灾害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响应制度,对影响安全度汛的险工患段等薄弱环节,逐一落实处理措施,确保安全度汛。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对病险圩口闸、排涝站进行维修改造,计划维修圩口闸100座、排涝站50台套。积极抓好圩堤加修,提高防洪标准,重点对乡镇结合部、坝头、庄圩、场圩等圩堤险工患段进行除险加固,完成圩堤加修土方100万方。继续完善城市防洪工程,新建长安北桥,新开红星美凯龙南河道125米,畅通森林公园与乌巾荡公园水系,扩大城区防洪保护范围。
3、加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围绕水利现代化目标,推进电站提水灌溉,新建小型电灌站310座,对配套灌排沟渠进行清理、整坡和夯实。实施**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三期工程,在西郊、老圩、钓鱼等乡镇建成3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计划拆建圩口闸45座、排涝站14座,新建排涝站9座、小型电灌站98座,砼衬砌渠道71公里,圩堤硬质化6.8公里,加修圩堤土方11万方,新建圩堤土方3万方。
4、组织实施农村河道疏浚工程。按照河道疏浚规划,**年计划疏浚县级河道4条,工长29.55公里,土方52.5万方;疏浚乡级河道9条,工长25.8公里,土方37.5万方。启动农村生产河疏浚整治工程,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结合废沟废塘复垦,对急需疏浚的生产河进行清淤,恢复其原有生产、交通功能,畅通圩内水系,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同时增加土地面积。**年全市生产河疏浚整治工程总投入资金3000万元,计划完成生产河土方360万立方米,复垦废沟塘1200亩以上。
5、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加强计划用水、定额用水管理,着力提高用水效率,突出节水管理能力建设,提高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强化排污许可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积极实施退渔还湖规划,加快退渔还湖进程,加强河道、湖泊保护,全面落实管护措施,保持湖泊健康稳定;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体发包、加强监管”的原则,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督查考核,确保水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6、全面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落实工程管理措施,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各类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编制重点河道保护规划,严格实行河湖岸线开发利用行政审批、建设项目占用水域有效补偿制度,切实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加强执法巡查,及时查处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占用水域岸线资源、擅自取水排污、非法采砂取土以及设置阻水障碍物等行为,加强水域、岸线等资源管理。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把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市发改、财政、农业、农开、国土、供电、林业、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投入保障、建设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水利事业发展。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介入,对重点水利工程实行效能监察。市水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牵头统筹做好各项水利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2、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加大水利投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不断加大水利事业投入,确保当年本级财政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建设。认真落实“城市建设维护税15%用于城市防洪建设、土地出让纯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同时,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对各类中央财政项目,要加

全市水利建设工作意见第2页

大财政资金配套力度,确保足额到位。
3、科学制订规划。各地要围绕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把水利建设规划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力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务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农业、农开、林牧、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全面把握工程现状和有关项目规划要求,本着统筹整合、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水利现代化规划,明确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分年实施方案。要进一步做好上争工作,通过项目包装,争取国家、省更多的水利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4、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保护范围,探索建立专管、群管和代管等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设好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并在有条件的乡镇选好配好村级水利工程管理员,强化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积极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供水联合体等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5、强化督导考核。市委、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水利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督查,定期通报督查情况,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及时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各乡镇、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农村水利建设的特点,突出工程质量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重点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督、审计、财务等专业部门的依法监管和受益群众的民主监督,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宽裕型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现就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学先进,赶先进,立足南通,进位争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外向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非农化,不断开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推进粮油稳定发展和蔬菜优质化,全县优质粮食播种面积110万亩,粮食产量50万吨;双低油菜播栽面积10万亩以上,总产2万吨;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8万亩。

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和畜禽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全县桑园面积15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生猪饲养量11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商品猪占60%以上;家禽饲养量4500万羽,出栏2100万羽,产禽蛋20万吨;山羊饲养量78万只,出栏4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1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2万吨。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县新(扩)建投资额超100万的现代农业园区160个,投资额超2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个。

推进“三资”开发农业,全县吸引“三资”开发农业投资总额5亿元,其中县外民资1亿元,新批注册外资额万美元,注册外资到账额500万美元。

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全县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人,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份额达80%以上。

推进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建设,全县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个以上,品牌农产品超市销售额2亿元。

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资源是决定项目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和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十大特色产业,即: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蚕桑、家禽、家畜、水产、蔬菜、海洋特色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建立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三大产业的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全县在河北里下河地区建立2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在河东、河南地区建设2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推广种植弱筋小麦“宁麦9号”、“扬麦13号”;油菜推广“秦油7号”;玉米大力推广种植“苏玉19”;水稻推广抗条纹叶枯病的“扬粳9538”,淘汰抗病性差的“武育粳3号”。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产业配套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蚕桑主导产业。加大桑园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大力组织实施桑园更新改造和填平补齐新扩工程,加快老桑更新步伐,着力消除水旱互包,在河北里下河适度发展新扩成片桑园,稳定桑园面积15万亩。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小蚕饲育自动加温补湿器,小蚕共育率90%以上、方格簇使用率95%以上。实施桑园合理套夹种,提高夹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大力培育家禽、家畜产业,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蛋鸡养殖场良种普及率达100%,二元母猪存栏提高10%,三元商品瘦肉猪出栏提高8%,食草动物肉鹅、羊子等存栏提高20%以上。同时围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畜禽生产环节,强化产品质量监控,扩大市场份额,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畜禽产品占生产总量的70%以上。大力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档次,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1~1.5万亩,发展设施栽培面积确保3.8万亩,力争4万亩。充分利用河道沟塘,大力培育水产养殖产业,全县河豚养殖450万尾、鳗鱼养殖3000万尾、鲟鱼养殖20万尾、双季虾养殖亩以及6万多亩的“四大家鱼”的养殖。大力培育海洋特色产业,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紫菜、贝类养殖,全年海水养殖面积10万亩,其中紫菜养殖2.5万亩,贝类养殖7.5万亩。开发深度加工,着力提高紫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围绕改善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强城镇绿化,完善绿色通道,实施镇村绿化示范工程。全县成片造林3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

2、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强化项目农业建设载体

资金是发展项目农业的基础,要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

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第2页

长三角积聚和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猛攻农业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农业建设。突出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引导投资者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连带扩散效益。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集聚各类资源,整合生产要素,限制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全县建立各类生产示范区90个,即粮油业建成万亩无公害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千亩无公害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蚕桑业建成万亩蚕桑标准化示范区2个、千亩丰产桑园示范区5个、百亩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方50个;畜牧业建成禽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无公害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小区5个、新建标准化万羽鸡场5个,标准化千头猪场5个,标准化百只羊场5个;水产业建成无公害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5个。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实施品牌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全县要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全县年销售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严禁发展简易大米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四种类型的龙头企业。(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蚕桑、畜禽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中洋集团、家惠油脂公司、康德生物制品公司等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3)做强一批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型龙头企业。重点做好茧丝绸加工产业链、紫菜加工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大对茧丝绸集团、兰波公司等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与农户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建成外向型、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型”龙头企业。(4)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天成饲料公司、海安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县提升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2个。同时龙头企业要积极实施生产标准化、产品名牌化、营销外向化战略,扩大农产品出口。全县要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5个。积极储备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项目,县级、市级和省、国家级龙头企业要分别有200万元、1000万元和万元以上发展项目。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意见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我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为发展思路,以实现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创建品牌学校为目标,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方式等多种措施,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学校规范、个性、生态发展,推出省、市品牌学校。

二、基本原则

1、突出主线。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中心工作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2、以校为本。特色学校建设应基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发展于学校。学校要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工作优势、周边资源等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形成浓郁的本土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3、普及与提高并重。特色学校建设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科技素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并形成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的良性发展局面。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项目

1、教育类特色

(1)教育模式特色:学校从大处着眼,立足校本,着意创造出具有完整体系的新教育模式,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2)五育特色:学校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根据学校的优势,突出其中的一育,成效突出。包括德育特色、智育特色、体育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等。

2、教学类特色

(1)教学思想特色:学校在深刻理解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内容、原则、方法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见解主张并以此指导本校教学工作,教学成绩卓著,形成自己的特色。

(2)课程建设特色: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以点带面,注重实效,彰显学校文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形成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突出自主、高效、生本的的课堂教学模式。

(4)教学方法特色:在某一学科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向其它学科迁移,成为全校教师在各门学科中广泛使用并取得积极成果的教学方法。

(5)学科特色:某门学科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成绩、竞赛获奖、教师学生文章、论文发表、发明创造(创意)获奖等数量,在全区名列前茅。

3、课外活动类特色

(1)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特色:学校课外活动内容全面,形式多样,体系严密,措施得力,广大师生参与程度高,在各种竞赛、比赛中成绩优异。

(2)某类活动成果显著:学校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内容全面的课外活动,但在某一个项目上形成活动体系,成效显著,形成特色。

4、管理类特色

(1)管理思想特色:学校管理者以当代管理哲学为指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精神建设,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

(2)管理体制特色:立足实际,结合各级教育管理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激发学校内部办学活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三、特色学校建设的步骤

1、制定特色学校建设规划

各校要按照“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发展思路制订好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由三部分组成:

(1)可行性分析。包括学校原有的特色、优势、成绩,创建特色的理论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与学校教育存在的差距等。

(2)目标制定。按照“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发展思路,分步制定学校未来三至五年的具体目标。

(3)实施措施。包括组织领导、奖惩机制、保障机制的建立等。

2、特色建设规划的论证与备案

(1)学校要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2)各校制订的特色学校建设规划,镇属中小学的特色学校建设规划经镇中心学校审批后,于5月30日前将规划交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案,区教育局根据学校规划予以指导和验收。学校已经达到特色学校建设不同阶段最高要求的学校,可以直接申报下一阶段的特色创建。

3、规划的实施

学校按照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凡已获得省、市级以上特色项目称号的学校,可从“特色项目”阶段做起。

四、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的认定

1、逐级申报。凡取得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的全区中小学均可申报,申报学校须填写《区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申报表》,镇属中小学须经镇中心学校复审,签署意见后,于9月30日前报区教育局普教科。

2、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的验收命名。区教育局根据学校成果申报表申请,进行评估验收,验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四个等级,成绩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给予“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荣誉称号,并及时将特色学校建设的优秀经验及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验收时间每年的11月至12月。凡申报各级各类省市特色学校的单位,必须先通过区特色学校建设成果的评估验收。

3、建立特色学校建设成果复评制度。特色学校不搞终身制,区教育局定期对特色学校进行复评。对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特色不够鲜明,成绩不够突出,已不能发挥示范作用的特色学校,根据情况予以降级或取消其特色称号,以保证特色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区教育局成立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推进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组员,负责审查各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加强对申报单位的培训与指导;成立学校特色建设专家顾问团,制定《区特色学校建设基本标准》,按《标准》、学校规划和学校的需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和指导,提升特色学校建设品位;各学校要把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每学年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特色学校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要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全员参与。

2、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师资保证。

各校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培养教师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提升教师教育理念、知识修养、开拓意识,提高教师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特色教师。

3、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动力。

强化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对于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性,促使人人为特色学校建设献计献策;健全科研网络,把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师为特色学校建设尽职尽责;加大科研力度,实施科研奖励,对特色学校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鼓励和引导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的科研行为,促进特色学校建设不断发展。

4、加强学校的配备,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各校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相关设施、设备的投入和配备。区教育局将设立特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对特色学校从经费和办学条件上进行重点扶持,对在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5、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管理保障。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特色学校建设的相应规章制度,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学生家长、社区的工作目标与责任;根据《区特色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制定学校特色建设评价标准;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性管理,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学校沿着规划的目标进行;加强评价和反馈,建立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家长、社区参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加强专项督导与指导,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将会同督导室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对全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进行不定期的过程督导和专项督导,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成绩,发现问题,校正方向,确保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村镇建设工作意见范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村镇入党申请书范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