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关于信访事件镇党委书记的检讨书 > 导航 > ×镇党委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十条意见

关于信访事件镇党委书记的检讨书

×镇党委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十条意见。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我们不知道如何进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应该在事情开始之前做好一份方案,方案可以提前罗列出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更好的去解决他们。好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镇党委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十条意见”,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共产党***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建设的十条意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是全面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这一论断的提出,意义深远。 当前正处我镇新一轮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是奋力跨越高起点发展“坎子”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省一流全面小康示范镇建设的必由之路。全镇干部群众必须深刻理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促进和谐不懈怠”的原则,进一步振奋精神,和衷共济,全力推动我镇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与我镇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提出以下十条实施意见: 一、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以“惠民工程”为重点,坚持“以民为本,注意实效”的指导思想。以全民共建为形式,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导向,以投入产出效能比最大化为目标。积极而务实地推动各村(居)“惠民实事工程”的落实,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全方位地对“惠民实事工程”提供支持,实施监督。 完成杨江公路沿线整体改造改造方案和江桥旧镇改造方案,加强对杨汛组团和江桥组团农民个人建房的规划管理。完成市政综合楼建设工程、象纬学校迁建、小舜江水供给工程和江渔公路改造等工程,鼓励村(居)、企业参与两个集镇改造和集镇控制区内的“退二进三”工作,启动一批市场化运作的改造项目,继续开展以杨江公路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全力抓好麒麟村、展望村两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整治和改造,力争早出形象。 二、致力完善“三有一化”改革,健全农村保障体系; 在2004年基本完成“三有一化”改革的基础上,抓紧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工作制度,优化服务,加强指导,明确对象,严格把关,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村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三有一化”改革后期工作的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技能服务。以镇所为载体,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洽谈会为形式,要求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尽力推荐就业岗位。对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全面的摸排整理,措施有力抓培训,对接就业促转移。将任务分解到各企业,形成培训就业“链”,让农民学技术有场所,有技术能就业。 三、竭力加强环境整治,提高综合治理水平; 凭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卫生镇”的良好基础,以全县“清水河道”建设热潮为契机,全面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公路、村居、河道保洁队伍与制度。形成制度健全、、施设配套、成效显著的环境综合整治体系。 进一步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花大力气整治各类违章建筑;巩固交通秩序整治成果;进一步整治集镇马路市场、流动摊贩;配合运管部门,加大对违章车辆特别是超载、超限车辆的处罚力度,确保道路整洁、畅通。 以“清水河道”建设为重点,落实政策、保障投入、指导实施、全程监督,确保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发展,逐步推进高污染、高能耗、工艺落后设备和项目的淘汰转移;加大工业污水治理力度,推广应用印染废气收集整治设备,支持企业加大环保型技改投入,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推动“绿色GDp”快速增长,以期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为我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努力繁荣文化事业,树立“文化立镇”意识; 充分利用近年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贯彻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精神,树立“大文化”、“文化立镇”意识,利用各种形式与载体,竭力使以***文化中心为代表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确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化经营主体、开放公共服务功能。使其肩负起传播先进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任。推动广场文化、、村落文化和学校文化相互促进,蓬勃开展。加快《***镇志》编撰进度,挖掘寺前山文化遗址、中王文化山庄等文化事象的社会效应。全镇上下群策群力,依托硬件优势,发挥文化集聚效应,抵制不良文化侵蚀,致力于打造文化强镇。依托创建“基层文化示范镇”、“省级东海明珠”、“省级文明镇”的丰硕成果,扎实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五、建立健全社保救助体系,营造社会关怀环境;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企业职工养老、工伤和计生养老保险、救灾互助保险与大病统筹保险的覆盖面,发展社会

救济、优抚事业,建立镇慈善协会,继续实施弱势群体“救助行动”。对重点优抚对象、烈军属、低保户、残疾人、孤儿、寄养老人等对象,做到动态管理,定期走访,嘘寒问暖,保证福利事业资金到位,专款专用。在工作上注意态度与方法,尊重优抚对象的合理意愿与人格尊严。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性,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在社会保障事业上形成合力,营造和谐而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 六、持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软硬件质量; 整合软硬件优势,全面推进,着力提升教育品质。形成并巩固由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构成的系统化国民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均衡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在保持实验学校、象纬学校、电子校等中心学校的健康高效运行的同时,逐步提升村(居)完小的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注重外来人口子弟学校软硬件建设,保障外来创业者子女就学。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凭借扎实的硬件建设和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加大投入力度,逐步革新管理体制,逐步改善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培养农村教育事业骨干力量。并在管理上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技术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因材施教,鼓励个性、鼓励特长、鼓励创造,以《紫薇花开》和《体验可持续发展》两本校本教材为载体,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 七、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镇民; 巩固深化省级文明镇创建成果,全面完成“双建”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农民教育。镇、村(居)两级齐抓共管,推进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效益,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加大财政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设立农民教育专项资金,启动“农民教育工程”。为农民教育提供充裕的资金、场所与师资等要素保障。鼓励农民学习科学技术与职业技能,引导农民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懂法守法。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养成文明的丧葬习俗、婚嫁习俗,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生育观,净化社会风气,并从另一个侧面保障了的顺畅。 八、继续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机关; 健全管理制度,创新考核机制、强化监督机制,不断增强干部的学习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深入开展“争做学习型干部,争创服务型机关”活动,引导和教育每位政府工作人员,分外珍惜在“浙江第一镇”工作的机遇,分外珍惜组织赋予的职责,分外珍惜群众寄予的重托,努力形成负重奋进、奋发有为、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形成勤奋学习、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切实提高驾驭全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以更强烈的危机感和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狠抓各个时期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满腔热情、真心诚意地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 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肃纪律,廉洁自律,以务实、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带好队伍,干好事业。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行“阳光工程”,全面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完善镇村两级集体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健全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机关和基层站所行风评议。强化财政审计执法监督,抓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监察力度。坚持勤俭节约办事业,努力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支出,降低行政成本,集中精力抓大事,集中财力搞建设。 我们要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的东风,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传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抵制种种诱惑。提高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与团队意识。进一步坚定“群众至上 事业为重高效廉洁 勇争一流”的信念,廉洁自律树形象 艰苦奋斗促跨越,在基层一线的实际工作中躬身实践“”重要思想。 九、着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我镇地处杭绍边境,外来人口多,社会治安环境复杂,鉴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坚持把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稳定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做。万众一心,打造“平安***”。 要做到加强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增加投入和管理力量,建立江桥地区综合治理管理机构,狠刹歪风邪气,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进一步优化外来人口管理机制,健全体制,落实责任,保障社会日常治安的平稳有序。 驻村指导员要不折不扣地担负“五大员”职责,发挥其在社会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调解纠纷,为民解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形成善于沟通,乐于合作,敢于负责的良好作风。保证镇村(居)各级的信息畅通,为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切实抓好

>环境保护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健全清欠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机制,努力化解矛盾与历史遗留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十、迅速跃升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服务社会水平。 进一步完善机关运行机制,强化“四办两中心”职能,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基层的能力。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坚持有进有退、以退为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更好地发挥政策对结构调整升级的导向作用。完善政府日常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府倾听社情民意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民主听证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议事和落实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将政府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和工作程序等一切可以并且应该公开的,都无条件向社会公开,增强透明度。 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要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以人为本的群众观,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在我国对内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对外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一些新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的理想,又是一种方略与机制,同时也是一种结果。 ***镇作为全县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上也要同样坚持“***精神”,勇于开拓,善作善成。面对高起点发展的“越坎”任务,我们既要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必须从镇情出发,筹微钜而趋实,积跬步以至远,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从各个层面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条意见的提出旨在为促进我镇和谐社会建设明确目标、指明方向。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站在时代的高度,高举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全省一流小康示范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努力奋斗。
×镇党委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十条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F132.com延伸阅读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的各项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正确政绩观,以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弘扬“诚信、和谐、博大、卓越”的城市精神,全面建设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加快和谐青岛建设步伐。
基本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
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于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构筑新时期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和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营造融洽和谐、安定有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把生态标准原则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水平。坚持把节约资源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注重资源环境支撑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坚持以发展求和谐。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培育青岛特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处理好维护社会公平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既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财政、税收、、福利和救助等手段,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立足青岛实际,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的程度与水平。
民主法治,就是要努力开创政治文明建设新局面,社会主义民主日趋完善,依法治市切实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逐步扩大,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

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到2007年,全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分别达到**%以上,到****年,初步建立起法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公平正义,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各得其所,充分享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协调和兼顾,构筑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与人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到2007年,基本健全覆盖面广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到****年,初步构建起维护公平的制度法规体系和科学合理的社会二次分配体系。力争用*至*年时间,使青岛城市南北差距得到根本扭转,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
诚信友爱,就是要建设诚信青岛、文明青岛,构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文明礼仪、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融洽相处的人文环境。到2007年,建立起以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主体的社会诚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使我市成为全国信用状况最好的城市之一;到****年,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与此同时,城乡综合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率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到2007年,农村**%的镇(街道)、村达到文明镇(街道)、村标准,城市**%的社区达到文明社区标准,**%的单位达到文明单位标准,行业风气市民满意度达到**%左右。
充满活力,就是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到2007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到****年,初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市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把青岛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优秀人才集聚中心。
安定有序,就是要大力加强平安青岛建设,切实维护全市政治安全、社会安全、信访安全和生产安全,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到2007年,城区**%以上的街道和社区、农村**%以上的镇(街道)和村达到平安创建标准,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以上。到****年,城区**%以上的街道和社区、农村**%以上的镇(街道)和村达到平安创建标准,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以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努力建设生态市,逐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创造最佳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到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其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吨标煤/万元以下,水耗控制在**立方米/万元以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中水利用能力达到**万吨/日,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以上。到****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达到各类功能区相应标准,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得到充分发展,崂山、黄岛、城阳区和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市全部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的镇达到环境优美镇标准,生态市建设阶段性目标实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在继续抓好“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抓好循环经济、集群经济和集约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按照减量利用、减项使用、再生再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的良性互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要制订循环经济规划,大力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降低能耗,提高投入产出比。大力推进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围绕大中小企业有序分工,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形成带动作用强、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群,着力抓好一批事关青岛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建设。
2.努力突破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自主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快软件、新材料、海洋科技、生物工程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坚持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消除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政策规定和不适宜做法,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抓好消费型服务业;以金融业

为突破口,抓好生产型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3.大力发展财源经济、就业经济和富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在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财政增收能力,提高经济的社会贡献力。突出发展财源经济,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基本动力。重视发挥骨干税源和大企业集团对市本级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提高大企业集团对我市财政的贡献度。大力发展就业经济,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式,鼓励创业兴业。更加重视发展富民经济,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迸发。
4.继续壮大品牌经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名牌、名企、名人战略,研究制订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实行品牌扩张,做大做强。注重培育后续品牌,加强品牌梯队建设,形成产品品牌叠加和企业品牌集群的良性发展局面。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在继续抓好扩大基层民主、加强依法治市、推进施政创新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完善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健全重大决策科学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完善面向全社会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公开听证制度,扩大群众参与度。
2.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继续开展“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积极探索问情于民、问政于民、议政于民的施政新模式,大力推行“四民主”、“三公开”制度建设,加强社区(村)民主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着力优化法治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重点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依法行政等方面制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创新和完善行政许可的运行机制和体制,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司法公正的监督机制,充分运用调解、仲裁等法律手段,解决各类民商事纠纷,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坚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结合,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4.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效预防各类腐败行为。完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人大代表质询制度和公民投诉等制度,加强领导干部责任制考核和监督评议。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组织函询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落实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有关规定和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权力运行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司法机关的监督职能,制订依法实施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权力的约束监督。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在继续抓好城市精神培育、“人文奥运”和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开放创新、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各区市建立和完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基地(中心)、科技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设施。把培育城市精神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塑造和培育“共同关心青岛前途,共同维护青岛形象,共同推动青岛发展,共同建设青岛文明”的城市品格,大力倡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加强“诚信青岛”建设。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在全市各行业广泛开展诚信生产、诚信经营活动,积极培育诚信企业,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年”和“文化家园”建设活动,切实抓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帆船之都”城市文化品牌,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产业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3.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把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企业、文明学校、文明医院和文明行业活动推向深入。大力创建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文明水平。

4.不断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四)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在继续抓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加快构建以公办教育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区(市)财政预算,确保义务教育段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规定标准,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区域内教育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抓住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关键环节,强化科研攻关,大力推进科技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搞好重点产业中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抓好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围绕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扶持的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平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等各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3.加快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公共卫生职能,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镇、村卫生机构建设,建立起设施较为齐全的市、镇、村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健康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以迎办****奥帆赛为契机,大力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4.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心城乡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完善低保、优抚对象优待抚恤、五保供养和救灾应急援助制度。全面实施“阳光救助工程”,建立政府主导、依托社区(镇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网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公益慈善机构的作用,通过捐赠、帮扶等形式,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
四、当前应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更加注重扩大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化大就业新格局。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认真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优化促进就业资金投向,加大政策扶持性就业岗位力度,完善公益性就业岗位储备制度,建立城乡统筹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广泛开展再就业援助,对失业人员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就业帮扶体系。
(二)更加注重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对欠发达区域的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困难镇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增强财力薄弱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有效缓解减免农业税后镇村财政困难,市财政继续用国库直接支付的方式,将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到困难镇村,确保专款专用。继续加大项目扶贫力度,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根据扶贫开发建设规划,集中财力每年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扶贫项目,以开发促发展。完善扶贫帮困联系点制度,切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上给予重点帮扶。继续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深层次地开发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智力资源。
(三)更加注重加强公共财政建设,逐步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提高政府统筹调配财政资源的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力向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公共事业方面倾斜。统筹城乡发展,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好免征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小微型水利建设补贴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扶持力度,不断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围绕缩小城市南北差距,每年集中力量解决若干突出问题,加大公用事业项目布局和投入向北部倾斜的力度,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区。
(四)更加注重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综合运用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方法,及早发现矛盾隐患,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重点解决好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坚持专门工作与相结合,完善群防群治体系,构建社会治安安全防线。加强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健全动态环境下多层次、全方位的基层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伦理建设不足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悖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中小企业为例,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强中小企业的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版权所有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伦理建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万家,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数的75,而产值和利税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在“金字塔式”的企业构架内中小企业构成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塔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缓解当前国企改革中最大的难题——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国家的大中型企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刷着人们已有的观念,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具备自主性、趋利性、竞争性、平等性,以保证其生存发展。但这些特性又有可能使企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自主性强化了“自我利益”和本位主义倾向;趋利性诱发和助长了“一切向钱看”;竞争性可能导致恶性竞争等等。结果,目前假冒伪劣、坑骗顾客的行为屡屡发生,虚假广告泛滥,合同违约,环保意识薄弱,员工权益受到损害。现实表明,以上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违背伦理道德经营行为的发生,一方面给中小企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为中小企业量多、面广,涉及到的用户或消费者较多,一旦其中有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发生,其影响的面就很大,从而出现了目前中小企业的信誉危机状况,这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这些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企业自身利益的获得是以资源的浪费、国家税收的流失、他人生命财产的损失等作为代价的。从整个社会来说,企业微小的收益对应的却是巨大的社会成本。本文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中小企业加强自身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伦理建设现状
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而企业的伦理关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的所有关系。伦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人对群体的依附性,依附性越强伦理的约束力越强。对于企业也同样。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不大,它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少,它不像大企业的运转要依靠内外每一环节的配合,一旦某一环节脱钩则会出现重大损失。所以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对社会的依附性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企业伦理对中小企业的约束力降低,企业反伦理经营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我国目前企业经营活动中反伦理经营现象日益泛滥,突出表现在:市场竞争中假冒伪劣随处可见;虚假广告、赖账逃债、肆意毁约经常发生;管理者道德水平低下,涉嫌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不断曝光;偷税漏税、伪造账目时有发生;在产品质量方面造假贩假;在售后服务方面缺乏伦理关怀,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从而毁坏公司自身品牌形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资对立,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损坏被雇佣者利益;不重视环境保护,为了企业自身利益污染环境,对资源过度开采使用,等等。企业的反伦理经营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从根本上有损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和长远发展。
首先,我国企业伦理明确度不高,企业对“伦理经营”行为没有清晰的认识。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不仅仅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且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理念、价值观念的大变革。社会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衡,随之各种伦理观念纷涌而起,而我国的道德规范又未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企业伦理观念混乱,道德失范,企业伦理明确度较低。
其次,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敏感度低,从而使不道德企业有机可乘。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敏感度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力,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而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许多配套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从而使得企业的反伦理行为成为可能。同时,国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利益相关者的判断素质不高,加之我国企业在信息体系建设方面的不完善,相关信息收集困难,甚至无法获取有关信息,这就使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侵害程度和性质严重程度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不敏感。
其三,中小企业严重的人才缺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很难有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同时,特别是一些私营中小业主的经营思想陈旧,经常会束缚人的能力发挥。这样,即使企业付给高薪,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如意,也很难吸引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知识缺乏,企业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就有限,企业很难摸准市场需求变化。为了生存,为了获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第2页

利,就时有违背企业伦理的事出现。
其四,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反应转化程度比较低。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处于构建中,因而会存在市场机制的扭曲失灵现象。因此,在我国,利益相关者直接方式的反应转化程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和谐发展观下的企业伦理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能否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要求,必须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平等竞争、公平交易、诚实守信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因此,规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引导市场的各个主体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共同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行业内部的自律意识、企业的自我约束功能、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观念等等,不仅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更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没有这些条件,市场经济是没法正常运行的。因此加强伦理建设无论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市场改革进程的良性运行都有促进作用。
提高法律意识
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提高法律意识和执法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道德失范是一种负外部性行为,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增强信息透明度,使企业反伦理经营的机会成本加大。
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企业伦理准则所规范的是企业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关系,侧重于企业自身行为约束。伦理准则虽然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的文化和行为。伦理观念和伦理准则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能够协调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我国目前很少有企业制定伦理准则,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要顺应现代社会企业伦理趋向,树立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竞争合作、顾客至上、尊重员工等现代企业伦理观念,并且依据现代企业伦理观念来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加强员工的伦理教育版权所有
企业有了良好的企业伦理观念和伦理准则还不够,还要重视对员工的伦理教育。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重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训练,忽视企业伦理道德教育,企业员工的整体道德素质不高。发达国家企业则非常重视对员工的伦理教育,而且其经营管理实践显示,通过企业伦理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可以通过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来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加强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和自觉履行伦理规范。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
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是企业伦理的轴心,企业经营者的人格塑造是企业伦理建设的重点。所谓企业精神,实际就是企业经营者人格精神的延伸;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首先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真正领会企业伦理对企业和社会的重大影响,并同时带领企业所有职工加强伦理道德的学习,与此同时欢迎社会舆论监督企业的行为,这样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伦理水平。在实践中,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就更应谨慎行事,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因此,企业伦理建设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素质并遵守企业的伦理准则,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员工自觉遵守企业伦理守则。
加强相关行业协会的建设
对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说,需要成立行业中介机构来引导企业伦理化经营。行业中介机构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有引导、监督、服务、协调等功能。行业中介机构要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指导企业制定相关的伦理法则和伦理经营的策略与方法;二是要协调行业之间的关系,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不道德行为进行劝导和警告;三是协助企业进行伦理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出版社,20xx
2.朱泰.企业伦理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实质(j).学术探索,20xx,(3)
3.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xx,(6)
4.刘光明.经济活动伦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注意了,好的策划书不一定按某种格式,或许一篇好文案本身就是一部好的策划书。以上《×镇党委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十条意见》一文能帮助您解决策划书的撰写需求,如果还想阅读关于“关于信访事件镇党委书记的检讨书”相关内容,请访问“关于信访事件镇党委书记的检讨书”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