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 导航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工作方案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工作方案。

事实告诉我们,成功是需要一份计划的。为了贯彻落实工作项目的要求,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策划并撰写方案,方案可以预测变化,并设法消除这种变化给工作带来的不良结果。可是怎样写出合乎规范的方案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工作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优化结构、产业转型发展为主线,按照“油煤化工强县、果菜烟畜富民、城乡统筹发展、项目支撑带动”的发展思路,立足发展实际,科学分析形势,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在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使其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

(一)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城镇建设实际需要为基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制定既符合实际又高瞻远瞩,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

(二)四化同步,统筹兼顾。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把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使全县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汇聚民智,充分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基本经验,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重点加强对“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经济布局、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城乡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形成规划的基本思路。

(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按照县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和省、市关于编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议和重点项目布局,以及实现规划目标任务的主要政策措施等。

(三)编制专项规划。围绕“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任务,县直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编制相应的专项发展规划,为行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及政府投资安排提供依据。

(四)推进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规划工作创新,更新规划工作理念,研究规划管理办法,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创新规划编制方式,探索推进规划“多规合一”,不断总结规划编制新经验,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又好有快发展的需要。

四、工作步骤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按以下六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年2月底前)。县经发局征集“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选题和编制专项规划的建议,明确重大课题的选题方向和需编制专项规划的领域,起草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建议方案,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审定。规划编制工作建议方案审定通过后,召开全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定专业咨询机构。

(二)规划基本思路研究阶段(**年3月—**年6月底)。涉及“十三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的部门单位在6月底前完成各项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研究成果经分管县级领导同意后报县经发局。县经发局根据研究成果委托专业咨询机构于7月底前形成“十三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初稿,经征求各部门、社会各界意见和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后,上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起草阶段(**年8月底)。县经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审定的“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起草工作。

(四)规划纲要起草完善阶段(**年9月至**年11月)。县直相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全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和框架,于9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十三五”重大项目储备工作,并经分管县级领导同意后报县经发局。县经发局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充分吸收专项规划提出的行业发展的思路,与中、省、市“十三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于11月底前编制形成全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并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专家进行讨论,修改完善规划纲要(草案)。

(五)规划纲要报批阶段(**年12月至2016年2月)。**“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后,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织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经发局),由县经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落实工作经费。县经发局根据规划编制工作任务做出规划编制费用方案;县财政部门对费用方案进行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将阶段成果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进行通报,增强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六、工作要求

(一)科学编制规划。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健全规划的衔接、论证、发布和评估制度,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要求,以程序的规范来保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原则上由行业部门自行编制,对于行业部门确需专业咨询机构将规划向更深层编制的,报分管县长同意后方可委托。

(二)充分发扬民主。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规划充分反映民声、凝聚集体智慧,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性。

(三)突出规划重点。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要突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基础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对一般的竞争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划内容主要是研究制定政策导向,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项目研究。“十三五”规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项目支撑。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项目谋划,将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与我县实际结合起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等专项规划和各乡镇规划,谋划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具体可行的重大项目。要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开发储备工作,认真策划、筛选、论证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进入全县“十三五”项目库,作为我县“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和措施保障。同时,要加强与国家、省、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到中、省规划。

(五)加强规划衔接。要加强专项规划之间以及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使各类规划之间的发展目标、项目布局、投资安排、政策措施等有机对接。

(六)落实责任分工。县直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和规划编制的时间要求,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时段的规划编制任务。县经发局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其它县直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规划编制工作涉及的部门单位,于5月20日前将本单位负责该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业务工作人员(各1名)名单及联系方式报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F132.coM小编推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体系编制工作方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体系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开发、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xx〕178号)、《××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红政发〔20xx〕103号)的要求,为做好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体系(以下简称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编制县“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体现统筹兼顾、体现创新驱动、体现绿色增长、体现共建共享”要求,以实现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州委六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以及县委十二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力争将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推进××科学发展的方向标,加快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深化改革创新的任务书,建设各项事业的项目库。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原则。作为××州经济社会综合改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县,要按照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全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和全省五大城市群经济圈之一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更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力争把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既能体现××特色,又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规划。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势的原则。编制县“十二五”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更要关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存环境、教育等方面需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重点发展的原则。县“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要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山坝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又要结合县情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四是坚持宏观有指导性、微观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县级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县级五年规划在具有宏观指导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微观可操作性。尤其是规划的任务、措施等内容要具体可行,尽量做到目标数据化、任务项目化、落实责任化,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把规划编制过程变成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统一思想、反映民意、凝聚民智的过程,增强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规划期限
县“十二五”规划的规划期仍以五年为主(20xx年~2015年),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展望到2020年。教育、交通、水利、环保、城建等专项规划可直接规划到2020年。
四、主要任务及分工
县“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一个规划纲要建议、一个规划纲要、一个指标体系及26个重点专项规划。
(一)编制县委关于制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议)。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和各有关部门重点专项规划思路的基础上,起草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进而编制规划纲要建议送审稿,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请县委全委会审议通过后,作为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二)编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建议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十二五”发展基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综合26个重点专项规划,提出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绘制未来五年××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编制指标体系及26个重点专项规划。以规划纲要为纲领和依据,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编制全县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发展的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一个指标体系和26个重点专项规划: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体系编制工作方案第2页

(20xx年3月)
成立机构。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组建重点专项规划编写小组。
提出编制工作方案。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提出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以指导全县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召开动员大会。县政府召开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组织学习培训。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省州的有关精神,适时召集全县编写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让编写人员全面了解和熟悉编制的背景、程序、要求等。
第二阶段:规划纲要框架形成阶段(3月至6月)
“十一五”规划评估。为了提高“十二五”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必须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评估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力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涉及本单位工作职能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形成数据相对准确、文字翔实、内容全面的职能部门专项评估报告,经部门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并报请分管副县长审定后,书面报告连同电子版一起于20xx年4月30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并撰写××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报请县政府审定后作为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基础资料。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初稿。各有关部门要在“十一五”规划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对本行业在“十二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充分运用上级的一切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各领域、各行业的重大建设项目,及时形成相应的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于20xx年6月30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省、州“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研究成果,并及时与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框架对接,明确规划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战略任务、主要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而提出规划纲要框架,于20xx年6月30日前报送县政府审查。
第三阶段: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 )阶段(9月)
起草规划纲要建议。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规划纲要框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各部门重点专项规划初稿成果,进一步研究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实现规划纲要的主要政策措施等,进而形成规划纲要建议,于20xx年7月31日前提交县委全委会审议。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规划纲要建议的要求,在重点专项规划初稿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全县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完善、充实初稿,从而形成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于20xx年8月31日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规划纲要建议的精神,按照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广泛凝聚各方智慧,综合各部门的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框架内容,进而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组织专家评审,于20xx年9月底前提交县委、县政府审查。
第四阶段:规划完善和报批阶段(20xx年10月至12月)
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各有关部门要在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充实征求意见稿,从而形成重点专项规划送审稿,于20xx年10月底前报送县编制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县政府常务会审议。
形成规划纲要送审稿。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与省州发改委的联系和对接,将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综合,以全面充实、修改、完善征求意见稿,最后形成规划纲要送省稿,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于20xx年1月左右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五阶段:规划发布阶段(20xx年3月底前)
规划纲要经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后,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规划纲要落实进行责任化,形成册子,下发到各部门、各乡镇执行。同时,各重点专项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审查通过后,各有关部门也要将其编印成册发放到全县各部门、各乡镇。
六、编制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由张桂彬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同时,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各部门要组建重点专项规划编写小组,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和一个联络员,名单于20xx年3月16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3812038。
(二)组建专家队伍。组建由县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团体代表或专家组成的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县“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指导、审稿、修改和提出意见等咨询、论证工作,为实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供保障。咨询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局,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强化人员保障。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小组。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四)落实工作经费。由县人民政府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严格编制程序。在编制程序上,按照评估、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六)及时沟通衔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协助其他单位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要形成下级规划服从和落实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和落实规划纲要,同级规划各有分工、各有侧重、衔接协调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互相支撑、互不冲突。
(七)科学规划,创新方法。要采取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合理确定规划统计指标体系,科学测算经济发展指标,革除原则性过强、针对性较差的规划内容,突出空间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避免上下雷同、交叉重叠,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八)统筹安排,按时完成。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方案安排的进度要求,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按时完成各项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县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要按照本方案的进度要求,按时完成规划纲要建议和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芦溪县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不仅对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把我县建设成为“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旅游生态县”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指导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为此特提出《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十五”计划执行结果预测 “十五”计划开局以来,全县人民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党的“十五”、“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按照《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十五”计划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预计到2005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可完成174901万元,年均递增13.4%,比“十五”计划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可完成34990万元,年均递增3.4%;二产业增加值可完成97935万元,年均递增17.2%;三产业增加值可完成41976万元,年均递增18.1%。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0:56:2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十五”计划更为优化。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到2005年末,财政总收入可完成17586万元,年均递增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2620万元,年均递增19.5%。 --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预计到2005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2342元,年均递增6%。 --全社会固定资产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5亿元,年均递增56%,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总和的6.5倍,水利、电力、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预计2005年可引进内资14亿元,五年累计引进内资39亿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偏小,传统农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群众生活水平偏低,生活质量偏差,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问题突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受电力、资金、人才不足的瓶颈制约的影响大。煤炭、烟花鞭炮的安全隐患严重,问题严峻。这些问题,都必须亟待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与基本思路 ㈠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提升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是实现芦溪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把芦溪建设成为“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旅游生态县”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全县“十一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人口总数控制在29万以内,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实际引进内资年均递增20%,实际引进外资年均递增18%,适龄儿童受教育率99%以上。 ㈡总体要求 实现全县“十一五”计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从我县现阶段的实际出发,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思路、硬化目标、优化环境、强化措施、提升水平,突出主攻工业、全力招商引资、释放“三农”潜能、加快城建步伐、开创旅游新篇、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提高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㈢基本思路 1、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 ⑴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十五”期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村生产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增收还很缓慢,农民增收问题仍是我县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以农业综合开发县建设和国家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为契机,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的新路子、新办法,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农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更快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是一种具有特殊地位的基础性产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的重要地位。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国土征用、补偿、储备、交易行为,坚决纠正违反规定乱征滥用耕地现象,确保粮食安全。要在确保粮食线的同时,继续着眼于创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围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山羊工程等农业五大工程大力优化和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抓流通、抓企业的同时,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继续做大做强大富乳业公司、一村火腿食品公司、赣西生态园林公司、中华杜仲茶公司、源华食品公司和华林草席厂等主要龙头企业。 第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下大力气改善乡村公路状况,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库重点基建项目建设,维护好农村灌溉渠道。继续搞好农村人饮解困、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抓好并积极实施的农业项目有: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东风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人饮解困及安全饮水工程,电气化县达标工程,县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动植物检疫检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草原保护建设,农村沼气建设,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工程,农村水泥公路等。 第三,要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要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武功山旅游开发过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⑵以园区经济为依托,突出主攻工业,强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芦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 第一,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着力提高投入产出率。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科学规划,高效整合,避免浪费耕地,着力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和效益。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尽快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参与园区的开发经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使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聚集,发挥园区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具体来讲,就是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11万伏变电站建设和自来水管网建设;要着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筹办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市场化运作,自主式开发”的管理体制,搞好“软环境”建设,培植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要加强行业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电瓷、煤炭、矿泉水等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行业竞争行为,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 第二,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是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一是品牌要创新。要突出特色、精心培育新品牌。二是管理要创新。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技术要创新。要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聘请技术顾问,买断专利技术,建立科研机构等措施,提升改造电瓷、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一是产品结构的调整,鼓励发展现有的食品、蓄电池、纺织、塑料制品,引进市场需求旺盛或市场潜力巨大,对支持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防治污染、扩大出口等目标,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提高电瓷、水泥、机械、化工等产品,以适应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市场需求;限制那些市场已经饱和并趋于萎缩,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且技术落后,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淘汰那些技术工艺落后,高能耗、高物耗,或是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超过了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二是技术结构的调整:经过对各行业技术结构现状的调研及对技术发展前景的论证,提出一批对全县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或推广应用。主要包括:①农副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环保(无氟、除尘、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技术等。②零部件的可靠性、耐用性技术;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水、节油技术;信息网络应用技术。③精细化工技术、塑料、造纸、纺织专用助剂、添加剂技术;聚合复合材料技术、有机硅合成技术;化工生产“三废”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引导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主动承担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依托企业,使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它们的内在追求;并通过这些企业自主地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带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实行抓大放小和抓大扶小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吸纳就业、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建立区域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技术指导、人才以及融资担保等多种服务,进一步提

高产业的竞争活力和发展水平。 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营造鼓励、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通过金融、财政等经济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间接调控。切实搞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民营经济,提倡诚实守法经营理念。加强行业管理和协调服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降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门槛。彻底打破对民营投资的行业限制,为民营经济拓展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加速培育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要以建设“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生态旅游县”为目标,以加大武功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为重点,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将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一是要坚持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题,可持续旅游,不仅指旅游发展赖以进行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伦理道德、人力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应注重绿色环境、交通环境、好客环境、旅游文化环境、购物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创优,实现从旧旅游向新旅游的转变。加快芦溪旅游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品为基础,发挥传统旅游产品和资源优势,围绕“山、水、城、文、商”五大特色,打造“武功”品牌,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延续历史文化、民间文化与宗教文化,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特色,提升旅游城市品位和风景名胜区好客度,千方百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度假旅游: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各类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山口岩休闲度假区、八洞碧湖度假区及月池山庄。开发适应不同文化品位和消费层次的旅游度假产品,丰富度假活动内容。②观光旅游:依托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和本县生态、休闲、人文景观,开发旅游景点观光线路,在保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县城观光旅游和文物观光旅游。重点开发环县城宗教游线(禅台寺、莲花寺、圣岗寺、江霞古宅、刘凤浩祖祠及古戏台、沿河路风光、玉女山庄、古城缩龙表演)、芦溪-赣西生态园-竹山园石化洞-羊狮幕观光游线、芦溪-山口岩-新泉新城休闲游线(玉女山庄、山口岩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影视城、水上乐园、新泉月池山庄、水上公园)、武功山观光游、芦溪(萍乡)-八洞碧湖度假游五条观光线路。③体育赛事旅游:利用武功山金顶海拔高、山回路转的优势和山口岩水库、袁河水资源污染少的优势,大力开发可供游客参与的登山、游泳、漂流、龙舟赛等项目,发展山上、水上体育旅游。④山上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区。⑤水上旅游:巩固和发展坪村水库库区旅游业,加紧实施山口岩水库与月形水库的建设,大力发展水上娱乐和水上度假休闲活动。⑥培训会务旅游:依托武功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开发建设培训会务基地,利用培训、会务活动,调节旅游市场需求,增加客源。⑦文化、爱国教育旅游:改造和新建影剧院、红色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宗教圣地等文化设施,在保持和挖掘灯彩、傩舞、剪纸、农民画等民间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基础上,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旅游项目,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旅游与文化生活、弘扬革命精神等爱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建设芦溪县文化艺术中心、卢德铭烈士陵园、建德影视城。⑧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亲和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依托山林、水库、自然保护区和农林果园,规划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兼具生产和旅游功能的农林渔业观光园区,推出一批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产品。重点建设羊狮幕自然保护区、县城狮山公园和赣西生态园观摩区。⑨购物旅游: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引导旅游特色纪念品的深度开发,推动旅游特色纪念品向系列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旅游购物消费。以打造“武功茶叶、武功腊味系列产品、武功多味豆腐、武功果脯、武功竹制工艺品等“武功”牌系列农副产品为重点,带动中华杜仲茶、源华食品、花卉苗木、草席等产品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要紧紧围绕将武功山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华东华南地区著名并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胜地的目标,加大武功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力度。①坚持规划先行和高起点规划原则,进一步完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和全县其他景区(点)规划设计工作。重点要继续抓好金顶景区东江服务次区、中庵服务次区、白鹤峰服务次区的详规设计工作;完成羊狮幕景区游线设计和接待服务区的控制性详规设计工作;完成八洞碧湖景区、禅台景区及县城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策应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抓好库区区域配套的风景游赏和休闲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编制芦溪县旅游业发展中远期规划工作(2006-2026年)。 ②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程项目建设:芦溪至麻田、芦溪至万龙山公路拓宽、武功山登山公路等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景区游步道建设项目;石鼓寺至金顶输电线路(地埋电缆)建设项目;东江经红岩谷至观音宕输电线路(地埋电缆)建设项目,羊狮幕变电站建设项目;三星级宾馆建设项目2个(石鼓寺、中庵各1个),四星级宾馆建设项目1个(石鼓寺);月形湖水库建设项目;山口岩度假村建设项目;狮山公园建设项目;新泉旅游新城建设项目。③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突出宣传武功山“天上草原、人间仙境、北国风光、绿色家园”的特色内涵,积极做好生态、休闲、文化三篇文章。面向全国各地搞好宣传促销活动,努力提高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④搞好景区资源的管理开发工作。要充分发挥武功山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搞好景区资源管理开发。加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全面强化封山育林和文物景物保护工作,创新管委会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党政分开、政企分开、高效有序、科学灵活的运行机制,使武功山旅游开发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大力发

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开发的辐射作业,带动其他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计划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24%(预计数),提高到30%。要继续发展商贸、饮食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各类商品市场,努力提高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金融、、法律、审计、、信息咨询、软件开发、电子政务等服务业;引导业健康发展;以教育产业为着力点,推进卫生、防疫、体育、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宏观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又是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必须增加投入,切实搞好水利、能源、交通、信息网络、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建立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治水,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两手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一起要”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坪村、郑公、阳谷陂灌区加固配套与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芦溪镇阳谷陂机电泵站改造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城市防洪袁河四期工程项目,配合搞好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巩固城乡电网改造成果,搞好农村小水电建设,规范电力市场。改变能源紧张状况,继续清理整顿水煤井,调整煤炭生产结构,争取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质量,以芦溪县城为中心,以沪瑞高速公路、320国道、县乡公路为主干线,以完善和改造全县等外公路为重点,基本实现县乡公路水泥化,乡村公路等级化,村组公路通畅化,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到2010年,全县通沥青(水泥)路比率达到80%,新增通油(砼)路行政村80个,行政村通公路比率达到100%,增通公路行政村34个。“十一五”期间,全县的重点交通项目主要有:县城道路项目、南部经济干线公路项目、芦溪至麻田公路改造项目等。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强各项公益设施的基础建设。重点搞好城镇街道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搞好电网、信息通讯网及自来水管网建设,构建完备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实行城市污水污染的限量达标排放。 3、加快城建步伐,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县城建设。要按照“东提西扩、南拓北展”的总体规划思路,不断扩张县城规模,力争到2010年将县城建设成人口达5万人,面积达7平方公里的城市。同时,要加快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的经营管理水平。要加强县城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信息通讯、园林绿化、污染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建设“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生态旅游县”为目标,放眼长远,将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加大实施县城景观工程的建设力度,努力改变县城面貌。要强化城市管理制度,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抓好城市管理的综合治理。“十一五”期间,县城城市化建设的预期目标是: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5%;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8平方米;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区绿化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综合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2.5辆。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卢德铭大道拓宽改造项目;北环路、南环路快速干道项目;袁河东路、320国道桥上游东西两岸道路建设项目;新城区建设项目;狮山公园建设项目;袁河两岸园林景观带建设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自来水管网建设项目,日处理能力为2.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小城镇建设。要结合乡镇撤并,加快农村重点中心镇的建设,同时,规划建设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将目前占用地多、居住分散的农户集中到社区;要加强农村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的公用设施;要进一步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出的制度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策应山口岩水库建设和武功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重点搞好上埠和新泉的小城镇建设。 4、全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要抓住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沿海发达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促进芦溪经济更快发展。要利用紧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洲的良好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经济成本低、生态环境好、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主动接轨,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政策为保障,通过产业、交通、市场、金融、信息、及体制等方面的对接,谋求更高层面、更广阔范围的联动发展。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吸引外资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外资的带动效应。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群,使之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柱。 5、优化投资结构,全面提升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要对一些低水平、污染严重、耗能高、资金不落实的项目进行必要的限制与引导,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着重转变投资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维护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的市场门槛,切实改善民间资本的投融资环境,增强和完善投资的内在增长机

制,紧抓中央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多争取一些国债项目和资金投放芦溪,加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 6、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⑴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重点开发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高档电瓷、特种水泥、复合金属材料、节能技术及耐火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远程教育、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应用技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大部分企业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技术咨询、科技开发、推广产品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二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化。要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生物技术、新品种选育技术、优质高效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保鲜储存技术和主要畜禽饲料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低效型向高效型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十一五”期间,全县科技创新的目标是:完成“863”计划项目1项,高新技术产业5项,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个亿。全县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申报1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新增产值2亿元,实现“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区)5个。全县支柱产业主要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企业集团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到30家,力争有5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拿到省科技厅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品牌。 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鼓励社会办学,改变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⑶加强环境保护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平衡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实施污染物排 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小流域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产业。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村沼气县工程和羊狮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鼓励和支持发展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轻的投资项目,要压缩环境污染严重项目的生存空间,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坚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引进绿色GDp理念,将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⑷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调整人口分布,逐步建立人口与自然资源的最优结合模式。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县”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到2010年,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发展目标是,人口总数控制在29万以内,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⑸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规模。要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能力和安全运营,确保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搞好医改方案的实施;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保险事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树立就业优先观念,把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就业率放在突出的位置,多形式、多途径帮助失业和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⑹大力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卫生事业。 要提升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普及影视、图书、音像、群众文化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在保持和挖掘灯彩、傩舞、剪纸、农民画等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项目。同时,要把提升文化品位与发展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旅游业的更快发展。要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文物进行重点保护。要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的群体组织网络,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要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为重点,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搞好县域卫生规划,逐步建立起有利管理,便利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 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公民行为规范和群众文明建设活动,重点抓好公民行为规范、文明单位建设和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廉政勤政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使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务公开、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廉洁的体系,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县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制定《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如下: 一、“十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十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预计,2005年末,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100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0.9%,比2000年增长85.8%,平均递增13.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可实现2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5.7%,比2000年增长31.9%,平均递增5.7%;二产业增加值可实现4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1.3%,比2000年增长186%,平均递增13.2%;三产业增加值可实现3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4.4%,比2000年增长61.9%,平均递增10.1%。“十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是: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预计,2005年末,农业总产值实现4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78.6%,比2000年增长23.2%,平均递增4.3%;粮食总产量达到53万吨,完成“十五”计划的96.4%,比2000年增长43.6%,平均递增7.5%;肉、蛋、奶及各类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造林面积达到30万亩,经济田达到23万亩。农村人均收入实现4400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0%,比2000年增长30.8%,平均递增5.5%。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末,具有一定规模的西红柿、黄瓜、韭菜、茄子、大葱、架芸豆、香瓜等农业生产基地达到10个;富民小区建设680个;各类专业村可达60个;各类农事企业可达300家;各类专业协会500个以上。 ——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预计,2005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可实现170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5%,比2000年增长73.6%,平均递增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40.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365.5%,比2000年增长475.6%,平均递增41.9%。“十五”期间,新建工业企业65户,总49亿元,技术改造项目196项,共投入改造资金13.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27.6%。工业生产向纵深发展,股份制合作企业发展到160户,吸纳股金1.3亿元。企业集团发展到4个。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工业产值已达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5%。“十五”期间,我县企业商标意识也不断加强。其中,拥有省级注册商标权1个,即沈阳金龟减速机厂的“金龟”牌减速机;市级注册商标权5个,即“努尔哈赤”牌白酒、“泉诚”牌克达饲料、“燕京”牌白酒、“金山”牌淡水产品、“富达”牌稻米等。 “十五”期间,一批大项目落地, 并已初具形象。沈阳德邦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沈阳九星集团、沈阳银丰铸造有限公司、辽冶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辽健石化厂、沈阳三木化工有限公司等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预计,2005年末,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可实现3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4.4%,比2000年增长61.9%,平均递增1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1.3%,比2000年增长30.7%,平均递增5.6%。各类专业市场达到28处,形成了以辽中镇市场为中心,茨榆坨、满都户、于家房、冷子堡市场为骨干的专业与综合相配合,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门类齐全、集商饮服修为一体的市场体系。 ——外经、外贸平稳。预计2005年末,全县出口供货值可实现3亿元,比2000年增长76.5%,平均递增12.0%;自营出口创汇可实现900万美元。全县出口创汇企业达到33家,获得自营出口创汇权的企业10家。全县已形成铸造、生物工艺、草柳编、机电产品等几大类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出口商品行销韩国、日本、美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外经、外贸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加速了城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220%;比“九五”期间增长300%。改造3.62公里西环路拓宽工程;修建6.35公里、宽15米的绕城公路;修建1000米蒲东开发区工业园区道路工程;修建3200延米的火车站南二路工程;拓宽改造政府路(西环至龙湾桥段)铺设地下排水工程2069延长米,铺设给水管线1400延米、铺砖2200平方米、砌边石4000延长米、砌检查井53座;对城内南一路1020延长米的柏油路面进行了改造,铺设黑色路面宽11米,完善了地下排水设施,安装56盏新型路灯;对迎宾路、北出口、政府路、火车站新二路、人民广场、东出口三角地和北出口三角地绿化改造,植化山松、云杉等乔木3000株、花灌木21万余株,铺装草坪2000平方米、绿化广场8000平方米、北出口建雕塑一座。市政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城市绿化有了新形象。 “十五”期间,城区改造公路面积33.6万平方米,比“九五”增加8.9万平方米,增长36.0%,投入资金0.45亿元。2005年末,全县“三线”下地街路达11000延米、新安路灯1496盏、地下排水管道达45600延米、自来水管线达72700延米。 加大了社会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投资726

6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完成中心菜市场和轻工大厅改造工程;新建计划生育节育技术服务站业务楼;改造了辽中县妇缨医院业务楼;对县一、二两所高中进行了改造,改善了学习及教学环境;对县体育馆进行了翻新拓展;新建了家家福超市,完成了主要街路两侧绿化、亮化工程;对县广播电视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24个频道增加到近35个频道。 “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公建项目120项,投资6.5亿元,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住宅项目50项,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一批城建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 县城供水普及率达到85%,比“九五”期末增长6.3%;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1万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长37.9%;天然气用户达到24000户,比“九五”期末增长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长133.3%。 乡村城镇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到2004年末,全县建制镇发展到11个,建制镇人口增加到8.4人(不包括辽中镇人口),乡村城镇化水平(指建制镇、集制镇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由“九五”期间23.6%增加到24.2%,增长0.6个百分点,占全县人口的比重达到19.6。 “十五”期间全县村镇建设总投资达2.89亿元,其中:公用设施建设投资1.02亿元,比“九五”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十五”期间,全县村镇新建公共建筑4.78万平方米,生产建筑9.87万平方米,住宅建筑34.19万平方米;村镇住宅建设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4平方米, 比“九五”期末提高1.9平方米。全县村镇自来水普及率65%;全县村镇实有道路面积1830万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31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42.18平方米,全县建制镇、集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十五”期间,京沈高速公路、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正式建成通过辽中,结束了辽中不通铁路的历史。 全县改造公路面积共33.6万平方米,比“九五”期间增加8.9万平方米,增长36%,投入资金达4500万元。2005年末,全县“三线”下地街路达11000延米,新安路灯1496盏;地下排水管道达45600延米;自来水管线达72700延米;新建的污水处理,日处理污水5万吨;集中供热面积达131万平方米,城乡电话达14.2万门;户均有线电视覆盖面达55%,“十五”期间,基本建设继续保持了发展势头,全县共完成公建项目120项,投资6.5亿元,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住宅项目50项,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十五”期间,投资1.2亿元对沈盘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预计,“十五”期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可达63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27.9%,比“九五”期间增长155.3%。其中: 1、公共和住宅建设投资9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5%;比“九五”期间增长15.4%; 2、技术改造投资16.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33.3%;比“九五”期间增长720%; 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220%;比“九五”期间增长300%; 4、新建工业企业投资1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240%;比“九五”期间增长400%; 5、农业基本建设投资9.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30%;比“九五”期间增长210%; 6、水利建设投资6.3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05%;比“九五”期间增长11%; 7、植树造林投资1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250%;比“九五”期间增长400%; 8、农村电网改造投资3.8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10%;比“九五”期间增长234%; 9、交通道路投资3.5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67%;比“九五”期间增长184%; ——财政收入增长,金融运行平衡。预计2005年末,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5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50%,比2000年增长63.8%,平均递增10.4%。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可达到41亿元,比2000年增长53%,平均递增8.9%;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3.5亿元,比2000年增长21%,平均递增3.9%。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事业:“十五”期间,我县实施市级以上的重点科技目项12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新产品8项、国家级星火计划30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8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20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达60项。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18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点52%,比“九五”期间提高3个百分点。教育事业:截止2005年,全县有中小学校168所,在校学生60859人,在职工5462人,学校占地面积349万平方米。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率先成为辽宁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改造及新建中小学校舍2万多平方米,投入资金达4500万元。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农村中学辍学率降到2.3%以下。“十五”期间考入大专以上院校学生计7500多人,比“九五”期间增加1500人,增长20%;卫生事业:全县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中县人民传染病区,辽中县计划生育指导站项目建设,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就医要求,同时卫生达标的指标均得到落实;计划生育:预计2005年末,全县人口出生率为6.85‰,比2000年下降1.6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85‰,比2000年上升4.4个千分点。社会

保险:全县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为720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5774人;参加医疗统筹人数为16848人;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4957个,安置就业24684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旅游等社会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在肯定“十五”成就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三次产业梯次结构没有拉开档次,主导产业不突出;工业企业对财政贡献率不高,技术含量偏低;产业集群规模小,程度不高;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抗灾能力的不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效益较差;财政收支差距较大,可支配收入明显不足;企业资金短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待今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总之,“十五”期间,是辽中政道人和的五年,是百业待兴的五年,是经济和社会步入良性轨道及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夯实基础、展望未来的五年。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形势。一是国家提出东北振兴的发展战略给东北带来新发展机遇。从全国经济发展态势看,由于南方电力不足,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南资北移日显突出;二是国家、省、市支持发展的优惠政策;三是“十一五”期间,沈阳发展战略向西部转移,辽中是唯一的发展空间,发展沈阳西部工业走廊的契机,给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 ———指导思想 针对有利的发展形势,根据我县情况,充分考虑辽中县域特点,确定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的重要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和城镇综合实力为中心,以确保农民富裕、财政增收、社会和谐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落脚点,牢固树立工业立县理念,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市工业化、三产业社会化。依托沈阳市东北中心区,以铸造、机加、化工、农副产品产深加工“四大产业”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沈阳西部工业产业大道为轴心,发展西部,壮大中部,提升东部,延伸北部,拓展南部。实施东西互进、南北对接战略。以沈阳西部工业开发大道为轴心,以辽中镇、茨榆坨镇、养士卜乡、城郊乡、新民屯五个重点工业乡镇为龙头,以辽中镇、茨榆坨镇、冷子卜镇、朱家房镇、满都户五个中心集镇为放射点,以建设辽中工业城为核心,以富民强县为落脚点,以构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辽中城区为目标。 ———战略构想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布局是:东部以钢铁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中部以有色金属铸造、加工为重点;西部以种、养、加基地为基础,南北以商贸、和农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形成相互配套和谐发展的格局。 ———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发展抓龙头,围绕龙头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投入,围绕投入抓效益,盘活壮大旧企,创造新城,产业集聚,增强幅射,加强资源和要素整合,做深做特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 ———总体原则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总体原则: 一是牢固树立工业立县旗帜,坚持以项目为纲的原则; 二是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的原则; 三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是坚持以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五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主要指标 按照以上辽中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布局、思路、、战略、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实现2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36%,5年平均递增18.7%,5年平均增长27%。 第一产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35亿元,比2005年增长45.8%,5年平均递增7.8%,5年平均增长9.2%。 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140亿元,比2005年增长233%,5年平均递增27.2%,5年平均增长46.7%。 第三产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61亿元,比2005年增长79.4%,5年平均递增12.4%,5年平均增长15.9%。 三次产业比例:2010年,由2005年的24:42:34 发展为15:59:26。 财政收入:2010年实现5亿元,比2005年增长233%,5年平均递增14.9%,5年平均增长46.7%。 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实现80亿元,比2005年增长207%,5年平均递增25.2%,5年平均增长41.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10年实现35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平均递增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实现10000元,比2005年增长49%,5年平均递增8%,5年平均增长9.9%。 农村人均收入:2010年实现8000元,比2005年增长77.8%,平均递增12.9%,年平均增长15.6%。 社会总人口:2010年实现54.3万人,比2005年增长1.5%,平均递增0.3%。 三、“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做深做特第一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县第一产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设施水平。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把辽中建成沈阳的农副食品供应基地。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开发西部,壮大中部,提升东部,以高科技农业园区为依托,实现高科技含量、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基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促

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引进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粮食、蔬菜、畜禽及水产品的转化和增值。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强防洪、灌溉、治涝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积极稳步地发展辽中林业经济。 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比2005年增长48%,5年平均递增8%。优先发展畜牧、水产、食品酿造、农产品深加工,组建白酒酿造、稻米集团。 1、发展和完善富民经济小区,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到2010年,全县富民小区要达到1420个。其中种植小区1000个,畜牧小区270个,水产小区150个。种植业以发展暖棚为主,冷暖棚结合,提高建棚标准,推广使用滴灌、微灌等节水设施。对畜牧小区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促进饲养小区(场)建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2、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经济田面积。到2010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保持50万吨以上。经济田播种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复种面积50万亩),其中蔬菜、两瓜80万亩,地膜花生10万亩,花卉及其它经济作物10万亩。 3、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倍增计划目标。以调整结构、科技兴牧、强化服务、政策扶持、加大投入为手段,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我县畜牧业生产水平。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70%以上。生猪饲养量200万头,肉牛饲养量50万头,奶牛存栏5000头;羊饲养量15万只,肉鸡饲养量4000万只,蛋鸡存栏500万只。 4、发展精品渔业,扩大水产品出口。到2010年养殖面积发展到10万亩,水产品产量12万吨,水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精品品种放养面积达到6万亩。大力发展外向型渔业,珍珠养殖基地力争发展到4万亩;建设淡水鱼出口基地3万亩,力争水产品出口3万吨。 5、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自给自足的良种畜禽繁育体系,降低疫病风险和饲养成本。建设优质奶牛、肉牛、肉羊、生猪、朗德鹅等种畜禽繁育场10个,以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为依托,建黄牛改良站(点)20个。建设淡水名、特、优养殖新品种繁育基地5个,其中省级种苗繁育基地1个。 6、抓好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科技水平。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周边产业基地,扩大主导品种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扩大珍珠养殖面积,组建加工企业,加快打造中国北方“珍珠港”步伐,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抓好富鑫养殖现代园区、珍珠养殖园区、茨于坨综合园区(优质奶牛肉种羊繁育场、冠亚花卉种苗繁育场、丰泽有机肥生产和赤眼蜂繁育场)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运达种猪、春利食品、菜伯街绿色棚菜、后边外肉种鸡繁育等1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7、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稻米加工集团和白酒集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强化营养大米及白酒等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扶持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企业、淡水鱼加工及珍珠加工企业。引进肉牛屠宰、蔬菜加工项目,扶持鹤全肉禽有限公司、宏冠朗德鹅综合加工厂等肉禽深加工企业。 8、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村新能源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5万千瓦,大豆、花生生产全部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玉米及主要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建设秸秆气化站10座,建设“四位一体”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小区50个;建设庭院“四位一体”示范户500户;建成高效节能吊铺500铺;建设中型畜牧小区废弃物能源环境治理工程3个。 9、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加快城市防洪规划组织实施。要重点对辽河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搞好其它河流的护岸、护坡、沙基防渗等工程治理。到“十一五”期末,各河堤防洪标准为:辽河达到100年一遇;绕阳河、浑河及县城段达到50年一遇;蒲河达到20年一遇。全县104座排水站,已改造62座,其余42座排水站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部改造。对5年一遇的排水站全部提高到10年一遇。在“十一五”期间,对所有的排灌沟渠按标准进行清理。完成桥、涵、闸、站建设及改造2000座。 10、建设标准化林网。因地制宜地发展林果业,以龙头带动,发展速生商品林,培育一批林木产品深加工企业,树立一批营林大户,积极培育、引进苗木新品种,科学、合理地做好林木采伐更新。“十一五”期间,每年计划完成造林2万亩,5年新增10万亩森林面积,计划到2010年森林总量达到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 11、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全县扶贫工作以辽西四个乡镇为重点。实行区域开发、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扶贫到户。抓好三个扶贫龙头企业,实现村村通标准柏油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然村用上自来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人3500元以上,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以上的人口控制在2万人以下。 (二)做强做大第二产业 “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建设沈阳西部工业走廊和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为契机,以改革为动力,高举工业立县旗帜,牢固树立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全面实施结构调整,科技振兴、外向牵动,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产业集群引进和发展,承接项目转移,拓展工业园区,打造园区“航母”,实现辽中经济跨越式发展,基本建成辽中工业城。 到2010年,全县第二产业产值实现530亿元,比2005年增长 172%,5年平均递增22%,5年平均增长34.4%。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500亿元,比2005年增长294.1%,5年平均增长38.8%。工业增加值实现135亿元,年平均递增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年平均递增5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5亿元;年平均递增41.3%。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

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外贸出口交货值和出口创汇额要以每年递增2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出口交货值要达到9亿元,出口创汇额预期达到2750万美元,到2010年利用外资额达到1亿美元。实现上述任务,第二产业发展重点: 1、工业 (1)搞好“一城五园”建设。“一城五园”即:辽中工业城;新民屯不锈钢工业园 杨士岗泵钢铁加工工业园、长滩精细精细化工园、茨榆坨物流商贸园、辽中镇有色金属铸造园。具体内容是: ①辽中工业新城 地理位置和规划范围:辽中工业城东至于洪区界,南过细河到杨黄公路,北至京沈高速公路,向西到油田路沿沈盘公路至四王线,规划面积约为110平方公里。以新民屯镇、长滩镇、四方台镇为载体,实行优先发展,分布实施。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三期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 规划定位:把辽中工业新城建设以工业为主导,集居住、科技、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城区。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围绕国家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冶金园、机加园。规划用地空间结构为多中心组团结构。自东向西划分为7个组团,沿产业大道依次为物流中心组团(8平方公里)、冶金产业园组团、(38.5平方公里)行政办公(2平方公里)及研发组团、(2平方公里)化工产业园组团、(6.5平方公里)电子产业园组团(10平方公里)和两个居住组团(19平方公里)。并形成南北两个生态景观带,即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带和细河生态景观带。各组团通过贯通辽中工业新城东西的产业大道公交走廊来维系其整体性。 ②新民屯不锈钢工业园 区位:新民屯不锈钢工业园位于辽中县新民屯镇、长滩镇、四方台镇,沈阳市西南郊,辽中县的东北部,距京沈高速公路高花出口2公里,沈盘公里35-40公里的两侧。 规划面积:园区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新民屯镇的北三台子村。二期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为新民屯镇、长滩镇、四方台镇。拟建广东永怡集团工业园,占地10平方公里。 园区内基础设施与入驻企业情况;按一级公路标准改造的沈盘线今年底将修建并交付使用,贯穿园区。供水、排水、交通道、能源等产业和基础设施确保企业入驻。现已入驻三木、化工等几户企业。由浙江天宝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德软钢管厂和五星钢管厂合资成立的股份制企业———沈阳德邦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入驻新民屯不锈钢工业园,一期投资5亿元,年产不锈钢10.1万吨,重点发展不锈钢产业。 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功能分区——— 新民屯不锈钢工业园,长滩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园,四方台装备制造企业园,现代化安居生活园区。 产业定位———新民屯不锈钢工业园区应建设现代化的新兴重化工基地。重点引进和建设大型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钢铁有色金属深加工等重化工业。 发展目标:到2005年引进企业30户,到2007年,重点引进企业60户,实现产值50亿元。到2010年引进企业120户,年产不锈钢50万吨,形成不锈钢、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50亿元,年利润15亿元,上缴税金10亿元。2015年园区总产值实现250亿元。 ③杨士岗泵阀工业园 区位:沈阳泵阀工业园位于沈阳市西南郊,辽中县东北部的杨岗镇三王堡村,京沈高速公路南侧和秦沈电气化铁路中间区域,高速公路635公里处,距沈阳市区35公里,距辽中县城35公里。 规划面积:沈阳泵阀工业园规划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实行整体开发,分期招商,以商招商,入驻企业享受园区内优惠政策。 园区内基础设施与入驻企业情况:沈阳泵阀工业园区交通便捷,电力充足,排水设施配套齐全,通讯设施先进,争取国家软贷款5000万元,确保园区实现“五通一平”。浙江开维喜集团等14家企业纷纷签约,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分别建设中国现代化泵阀生产加工企业。 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沈阳泵阀工业园功能分区——工业区、商贸展示区、管理服务中心、生活住宅区。 产业定位———以泵阀生产加工为主,以其相关铸造和机加工为辅,重点引进和发展泵阀生产企业,形成沈阳辽中泵阀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2005年沈阳泵阀工业园要引进泵阀企业20家;2007年引进企业达到60家,实现产值50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税金3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2015年园区产值实现200亿元。 ④茨榆坨物流商贸园 因服装闻名全国的辽中县茨榆坨镇,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试点镇,1996年被国家11个部委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区位:茨榆坨镇工业商贸园位于京沈高速公路615公里出口处,距离沈阳市区55公里,距离辽中县城12公里,距离沈盘公路2公里。由引路将京沈高速公路和沈盘公路相连。 规划面积:茨榆坨镇工业商贸园规划总面积16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西山工业园3平方公里,大莲花农产品深加工园2平方公里,二期物流组团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 园区基础设施与入驻企业情况;西山工业园电力充足,通讯快捷,道路畅通,环境优美,排水等基础设施齐全,现已入驻服装、建材、木制品、化工、铸造等企业41家。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建有沈阳佳源野生葡萄饮品有限公司,为辽宁省现代农业园区。 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茨榆坨镇工业园区商贸园功能分区———西山现代工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园区、现代商住区、物流组团、金融综合服务区。 产业定位——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为沈阳西部工业走廊工业带提供工业原料和产品支持,工业原料物流——钢铁、化工产业原料集散;产品物流——工业带内产品出港贸易集散;商贸物流——综合性商品集散,辐射东北地区。 发展目标:到2007年,引进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0家、15家,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到2010年引进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0家、30家,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

;2015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50亿元。 ⑤辽中镇有色金属铸造加工园 辽中镇有色色铸造加工园,距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出口处2公里,沈盘公路65至68公里两侧。距沈阳市区68公里,距辽中镇2公里。 规划面积;园区规划总面积5.8平方公里,拟整体开发,分期招商,按高标准高质量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园区内基础设施与入驻企业情况:园区配套设施完善,包括管理服务办公楼、员工生活区及休闲娱乐场所等,水电道路通讯设备完善,拥有变电站、停车场、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公共设施,同时提供小区配套服务,现代办公,现代物业管理服务系统。工业园西半部已有30多家各类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工业园东部为新的招商区域。沈阳银丰铸造有限公司二、三期建设,加快沈阳九星线缆集团建设,启动二、三期建设。 功能分区和产业定位:功能分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热电,大型机加工组团、物流组团、重化组团、居住组团、科技研发用地。 产业定位———以生产加工为主,以其相关产业铸造和机械加工为辅,综合商贸、展示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级生产服务中心,重点引进高新技术生产加工产业。 发展目标:2010年园区计划实现产值100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2015年园区总产值实现150亿元。 (2)组建白酒、稻米集团、搞好热电厂建设 以生产“十里香”、“辽天”、“燕京”白酒酿造企业及其他酒厂为载体组建白酒集团,实行“三统一分”,即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分散经营,使我县基酒升级、创造品牌。加快组建稻米集团步伐,尽快建成东北大米集散中心。到2010年实现产值10亿元,利润1.5亿元,税金2.3亿元。到2015年,实现产值15亿元,利润1.5亿元,税金3.4亿元。 建设2×12MW热电厂1座,到2010年入住企业达到80户,产值实现70亿元。 (3)以“一城五园”为依托,搞好南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建设 辽南地区以汽车部件、矿山设备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户,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利润1.5亿元,税金1亿元。 河西地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优先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户,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利润1亿元,税金0.8亿元。 2、建筑业 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整治工程质量和提高信誉为中心,以开拓外埠市场为根本出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 “十一五”期间,城市居民居住条件要明显改善,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7平方米,完善电力、电讯、市场、停车场等设施基本配套。 “十一五”期间,城区建设要接近小城市水平,城区用地面积扩大到41.9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20万人以上。按照城市工业化、现代化要求,高起点、高水平地对城区规划进行调整,提高道路等级,扩大城区面积,扩充城区人口。在努力改造旧区的同时,加快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设和完善辽中经济开发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30年不落后。加强小区域规划,推进连片配套开发。按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进城投资,解决城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重点搞好以下城区公用设施建设: 一是做好新城区调研、论证和规划工作。加快推进撤县建区步伐,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在征求人大、政协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二是旧城区与新城区相结合,要完善城区与沈盘公路、高速公路等路的衔接,完善城区道路网络,建成完整的城区道路系统。“十一五”,新建、改建、扩建市区道路主干道5条,次干道26条。在现有外环路(简称一环路)的基础上,筹建辽中二环路(南起六间房乡交叉路口,东至茨榆坨高速公路口,北到“四王”线小牛心坨出口,西延伸腰屯村,南贯下万子村、肖家崴子村,直通沈盘路红庙子大桥东),进一步构筑完善城区道路骨架,逐步形成城区规划区范围内完整的道路系统。搞好给排水建设。城区内上下水全部实现管网化。新铺排水管线5000米,改造排水管线3000米。建设一座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三是增加供水设施。新建蒲东、茨榆坨、新民屯三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以上。改扩建西水厂,使城区供水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四是城区供热、供气、城区绿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铺设供热管网,使棚户区和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实现集中统一供热,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5%,住宅区供热能力由现在的131万平方米增加到175万平方米。供气由现有的24000户增加到28000户。搞好城市绿化,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5%。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增加值要实现5亿元,比2005年增长67%,5年平均增长13.4%。 (三)做优做新第三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县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任务是: 以建设我县商品集散贸易中心为目标,以优化结构、提升业态,完善功能,扩大规模为重点,以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批发商业业态水平,构筑业态先进,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商贸流通业。把辽中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网络畅通,服务辽宁,幅射东北,延伸全国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商贸中心层次分明的商业网点体系,增强辽中商业网点吸引力、辐射力。规划期末,全县商业网点经营面积增加10万平方米,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年均15%以上速度递增,达到48亿元。 形成布局清晰、分工明确,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专业商品批发体系。重点培育具有辐射东北乃至全国地区功能的批发市场。规划期末,实现商品市场营业面积增加10万平方米商品市场交

易额以 20%的速度递增,达到45亿元(超亿元的8处)。商品外销量达到35%以上。 基本形成业态领先、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重点建设购物中心、综合超市、便民超市、便民店等新型业态,使其成为城市形象和亮点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新型业态销售额达到20%以上。 基本形成储运专业化、流通标准化、管理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资源等现代科技、整合与改造传统产业,构架以第三方特流配送中心,连锁企业专业配送中心为主体的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体系。 实现上述任务,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按照城市建设现代化商业街、乡、镇建设农副产品、畜牧产品等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的思路、规划实施“13126”工程,即建设13个专业批发市场、12条商业街、6个中心镇示范商业街,发展新型业态,形成以生活服务网络为主,以专业批发市场为辅,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物流配送为依托的现代商业格局,形成一批交易方式灵活、服务功能完备,具备相当规模的市场。 1、结合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规划建设13个专业批发市场。 优先重点建设茨榆坨镇物流商贸中心。在茨榆坨高速公路出口,规划3平方公里,建设以建材、农产品加工、化工、服装等为主的物流基地。新建粮食批发市场、白酒交易市场、花卉交易市场,改造、扩建冷子卜渔业批发市场,新东村、大兰坨村蔬菜批发市场和妈妈街、腰截子村肉牛交易市场规模,进一步提高专业市场水平。 2、打造群体经营业态,培育发展12条商业街。 按照自然形成、政策引导、规模发展,调整业态结构,扩大专业经营容量的要求,规划建设12条商业街。 (1)通讯商品一条街。布局在商业街南段(南二路至南环路),汇集名牌优势,形成高、中、低兼备,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2)日用百货一条街。布局在商业街中段,(南二路至北二路),以商业大厦、三元大厦、服装城为依托,汇集知名品牌专业日用百货一条街。 (3)生产资料一条街。布局在商业街北段,(北一路至北环路),重点发展塑料、架材专业产品。 (4)装饰材料一条街。布局在(南二路至南环路),重点经营各种瓷砖、板材等装饰材料。 (5)五金电料一条街。布局在(政府路至南一路),重点发展五金、电料、油漆等商品。 (6)化装品一条街。布局在(商业街至中心街),重点发展名、优、新、特化装产品。 (7)副食一条街。布局在(中心街至东环街) (8)灯具、标准件一条街。布局在(商业街至东环街)。 (9)汽车、拖拉机配件一条街。布局在(东环街至蒲河坝)。 (10)农药、化肥一条街。布局在(蒲河坝至东出口)。 (11)摩托车、农用车一条街。布局在(商业街至中心街)。 (12)花卉一条街。布局在(北一路至北环路)。 3、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建设6个中心镇示范商业街。 小城镇示范街建设要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城市化进展情况,消费习惯进行规划建设,小城镇示范街要以一个中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为主体,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餐饮、服务店、日用百货、副食商店,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需求。2005年至2008年重点规划建设茨榆坨,于家房、朱家房、满都户、冷子堡、刘二堡等6个中心示范商业街,结合实际制定示范商业街发展规划。 4、加快辽中旅游业发展。 做好旅游线路规划。运用市场机制,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组织城市防洪规划的实施;加快蒲河公园的一、二期建设,使蒲河变成城内河。启动开发团结水库旅游区建设。深层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科教旅游,通过整合、开发,形成具有辽中特色的旅游品牌,提升辽中在辽宁乃至全国的知名效应。重点搞好辽中镇蒲河公园、茨于坨西山渡假村和团结水库蒲海天然公园三个旅游区建设,使旅游业成为辽中三产业发展的增长点。 5、全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电子设备,整合全县信息网络,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辽中县电子数据储备中心,建立辽中县人民政府信息网站。加强招商网的建设,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互补,逐步实现网上政府。建立县直属局、乡镇等有关单位的内部网,加快政府无纸化办公进程,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实行政务公开,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信息网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 6、繁荣业。 加快旧居民区改造和城镇、街、巷、路、排水改造设施,建立土地供应总量调控和投资引导机制,整顿规范基本建设市场秩序,使之纳入程序化、法制化轨道。 7、发展中介、服务业。 完善中介代理服务制度,发展、法律、审计事务所、公证、仲裁、资产评估、工程监理、招投标等机构,加快中介服务产业化、社会化步伐。 8、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和服务体系。 为居民提供物业管理、就业、居民求助,安全、方便、快捷的务项服务。 9、发展通讯业 规划期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电讯设施,同时加大装机容量,提高通讯能力。到2010年,辽中县城电话装机容量达到5.6万门,每百人拥有电话达到37部,茨于坨镇电话装机容量要达到2万门,每百人拥有电话30部。其它乡镇电话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7万门以上,每百人拥有电话达到32部。 (四)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化 “十一五”期间,我县社会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实行市场资源配置,促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供气、供暖、自来水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社会事业。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实行合理分流和重组。使群众生活质量、人口素

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发展的重点是: 1、科技。继续实施“科技兴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一是到2010年技术引进与开发达到150项;二是引进高科技人才200人;三是培训农民达到9万人次以上;四是农民科技研修基地达到50个;五是农民科技工作站达到40个;六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达到150个;七是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创建30个;八是科技型企业达到30个;九是农业科技贡献份额达到56%以上,工业科技贡献份额达到55%以上,环保率要达到98%。 2、教育。要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要保证100%;同时,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以上。在规划期内,中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8%,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规范社会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抓好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校外教育、职业教育;规划学校布局,多元投资创建1所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筹建1所省级示范高中、新建1-2所普通高中。到2010年,全县各乡镇基本实现九年一贯制办学。建设开放、动态、丰富、特色、鲜明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教师学校建设达到国家级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辽中新区培养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 3、卫生。坚持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十一五”期间,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等内容的卫生体系,在巩固发展公益性医疗基础上,多渠道办医,重点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搭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强化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每个乡镇要确保1所公办医院,每个村要建1所卫生室。要重点加强“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建设,实现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岁,婴儿死亡率低于10‰,孕妇死亡率低于22/10万,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食品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相当于三级甲等医院水平,能够独立开展心脏介入疗法、肝部分切除术及器官移植术等,完全实行整体护理模式,并适时开展网上医疗,到2010年将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先进的卫生体系,使我县广大群众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4、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例趋向合理;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进一步推进“三结合”和优质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5、文化。继续贯彻“以文养文”的方针,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要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或改扩建文化馆、图书馆;城内新建2处标准的文化娱乐广场;每个乡镇要建成一处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一处标准的文化休闲广场;基本实现每村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 6、体育。积极开展争创体育先进县(乡镇)工作,“十一五”期间,每个乡镇要建立体育健身和活动基地;新建辽中县游泳馆、体育馆;改造辽中体育场。全县体育人口达到50%以上,城乡体育辅导站发展到110个;加强体校建设,扩大招生,做好“金牌”战略规划。 7、广播电视。“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壮大广播视等产业。广播电视事业的目标是:一是网络升级改造。分期实施县城网、农村网的光纤改造。电视节目将增至50套,有线电视网入网户增至3-5万户,为数字化改造和开展增值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的宽带、高速的优势,开展VOD、会议电视、远程教育、宽带数据交换、因特网接入等多项综合性增值业务,形成新的信息产业和新的信息平台。二是新闻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自办节目质量,把节目的播出时间延长至15至16个小时,把自办节目增加到4-5个。不断提高节目转播传送质量,实现节目播出。集中办好辽中新闻,为辽中的发展服务。充分发挥记者的舆论宣传作用,把记者站的工作做好、做强。 8、民政及社会保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全县福利院达到30所以上,收养人员在4000人以上。社会养老保险范围要扩大到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率达到95%以上;失业保险率达到95%以上;医疗保险达到98%以上;工伤保险达到100%。下岗职工再就业达到90%;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率达到100%。民政事业经费支出递增保持7.5%的幅度。 9、防震减灾。“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要得到切实加强,工作体系要更加完善,新建设工程基本上达到抗御6级左右地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加强包括前兆、Gp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强震动观测、宏观观测在内的地震监测网络建设。抓紧实施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应急援救体系及安全民居工程建设。 10、金融、保险产业。拓展金融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范围,重点支持县重点工程项目贷款,加强监管防范金融业务风险。 “十一五”期间,物价、档案、气象、消防等社会事业均要有新的发展。 (五)城乡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城市规划,将旧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相结合,优先发展辽中镇和新城区,为县行政区东移奠定基础,早日实现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城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重点解决城区供水和道路及排水问题,提高城区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以服务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努力创建生态城区,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为目标,扩大城区规模,提高城区等级,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幅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1、小城镇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以XXX镇为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现行的建制乡要创造条件实现建制镇。 要把工贸小区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乡镇二、三产业向小集镇集中,在小集镇形成稳定的产业群。尤其要抓好XX镇

、XX镇、XXX镇、XX镇、XX镇、XX镇六个中心城镇建设,以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 2、交通建设 规划期 ,交通重点是提高各级公路路面等级,满足交通需求,各乡镇公路主要干道宽度要达到9米以上,各次干道宽度要达到7米以上。到2010年,计划维修省道48.2公里,对县道渡口改桥2座,改建公路99.7公里,乡路改造136公里,新建3.045公里,村道改造338.208公里.新发展10条线路,使沈阳西部工业开发大道直修辽中。 “十一五”期间,计划新建6个乡级客运站,的各种车辆更新换代。拟建一个GpS平台,营运车辆全部安装GpS系统,实现监控管理现代化。 “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建设要实现纵横交错、南北贯通的交通网络,实现县域内半小时经济圈。积极努力,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沈阳地铁客运一号线一、二期轻轨铁路铺设到辽中,筹建辽中货运铁路专线。 3、能源建设 供电:2010年之前,要对全县低压线路全部进行改造,拟在辽中镇新建热电厂一座,增大供电量。全县供电总容量由现在42万KVA增加到60万KVA,增长7%,充分保证全县生产、生活用电需要。 供热:区别情况增加不同档次的供热设施,提高供热能力。由现在的131万平方米增加到175万平方米,增长33.6%。其它乡镇总供热能力达到75万平方米,使住宅楼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 4、水源建设 积极发展小型高效、简易的净化处理技术,普及自来水受益人口。辽中县城确保日供水量2.5万吨。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建设不同档次的供水厂,满足镇内居民、群众自来水需求。 5、 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较完善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统一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增强和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一是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COD、石油类、挥发酚和废气中的SO2、烟尘等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0%;在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现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二是地面水环境质量按环境功能区分别达到国家标准,其中蒲河、细河水质达到国家确定的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新建一座垃圾处理场。三是控制农业污染,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其残留量对粮食和经济作物及水体的污染,尤其在自来水水源地区域,更要严格控制。四是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植树造林,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7%以上。抓好环城风沙治理,控制自然风沙扬尘。 四、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调整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调整和优化辽中空间布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撤县建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从战略定位方面着手,“十一五”期间,要加快与沈阳城市承接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为一体的建设,要以我县工业新城为龙头,以沈阳西部工业开发大道为轴心,以新民屯不锈钢、杨士岗泵阀园为两翼,以5个重点工业乡镇为骨干,以沈盘公路沿线乡镇为载体,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抓紧制定新工业城发展规划,生态、文化旅游规划,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白酒、稻米集团规划。要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德邦不锈钢、泵阀、银丰铸造、九星线缆、辽冶重工等产业集群为龙头,推进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沈阳西部工业走廊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使辽中工业新城初具形象。基本实现沈阳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 (二)加快体制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是加快国企、集体企业转制步伐。未转制企业要加快转制,已转制企业要加强,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二是全力推进民营企业扩张,全力支持构筑民营经济板块。鼓励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嫁接、兼并、重组,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先发展高效、高产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依靠科技进步,选择推广先进技术及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利用有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实现速度、效益、质量的统一。四是努力创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设立企业投诉中心和新办企业审批大厅。在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我县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三)全面对外开放,要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实施内外开放并举、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步、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与开发两种资源并重、利用外资与扩大出口并举的方针,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一是加大扩大开放出口力度,打造出口品牌。培育提高曲轴、减速机、工艺制品、服装、铸造等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工业立县这面旗帜,积极利用我县产业存量资产,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行业、企业、产品,加快资产重组与跨国公司合作。三是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以企业和产业集群为主体,充分利用境外市场资源和资本,推进多领域、多元化、全方位发展与合作。主攻东南亚、突破欧洲,以韩、日、新为突破口,以国内浙江、闽南等地为重点。四是进一步完善招商体制和优惠政策,实行绩效挂钩,奖罚分明;五是提前做好土地利用整体规划、调整、修编、占补平衡等前期准备工作。在新城区整理110平方公里土地,一期整理10平方公里。 (四)推进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始终坚持工业立县的思

想不动摇。“十一五”期间,抓大项目、抓重点项目建设,仍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十一五”期间,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重点建设不锈钢、化工、泵阀、机床、九星线缆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建其他产业重大项。以建设中国北方新型有色金属加工基地为目标,实现新增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工业主导地位明显突出。 (五)积极实施科技以兴县战略。 建立与完善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结合的科学管理体制,创造条件吸纳高新技术人才,一是加大投入;二是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人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三是切实提高师资水平;四是制定吸纳人才的优惠政策。 (六)加强领导,保证规划实施。 实现我县“十一五”计划,各部门务必要加强领导。一是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我县长远规划目标,即有一定高度,又要结合本部门本乡镇实际,科学地、切实地、认真地制定出本部门、行业和专项发展的具体规划。二是认真实施规划。按照规划内容,各部门每年要制定出发展的年度计划,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并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三是对规划完成情况,有关部门要按年度跟踪检查,要把各部门规划目标完成如何,做为考核班子干部政绩的标准、奖罚升降的依据。四是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进行认真诊断,适时地调整和补充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稳步实施。 实现“十一五”计划,任重道远,只要全县上下精心策划、科学安排、齐心合力、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完成“十一五”计划,把辽中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迈上一个新台阶。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xx市委关于制定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定《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镇战略,突出抓好乡镇企业、畜牧业、烤烟、茶叶、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的发展,抓好“创优升位”、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xx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黔南经济强镇、xx市明星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节 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11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用两年时间,使全镇五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全部脱贫,达到中等村发展水平;用5年时间力争5个村达到小康村;用5年时间建成城镇人口达1万人以上,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用5年时间把烤烟、旅游业、茶产业、畜牧业培养成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发展,社会治安和状况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二章 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种植科技含量,继续全面推行良种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推广应用科学、高效的新种植模式和适用技术,尽力缩短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周期,不断推进粮食种植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的有关政策,进一步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10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xx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10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力争在2010前,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节 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建设畜牧大镇
按照州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畜牧产业调大,品种品质调优,经济效益调高,饲养方式调良”的原则,抓住xx市作为肉牛、奶牛、猪、禽基地县的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的投入,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大力推广坪洋“支部+协会”模式,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禽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把xx建成xx市畜牧大镇乃至强镇。
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养殖习惯,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村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专业规模养殖。一是着力培育村为主的肉牛养殖专业村寨,重点发展存栏 5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以大量能繁母牛为基础,全面普及牛改冻配,提高养牛效益,各养殖专业村力争实现专业户均饲养2头牛的目标,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养牛业的发展;二是以龙场、甲沙等村寨为主发展二元母猪养殖。重点发展养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户,把龙场、甲沙建成优质仔猪生产基地;三是在河东发展家禽养殖。重点发展养禽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00户,力争2010年全镇大牲畜存栏达7000头,猪年末存栏22000头,出栏35000头,家禽存栏50000只,出栏50000只,肉蛋产量45吨,畜牧产值2000万元。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

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
第五节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 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 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 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 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 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

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 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建成“xx苗族文化展览馆”和象征xx苗族的大型雕塑;四是以芦笙会为载体,举办好每年一届的芦笙艺术节,并以此扩大我镇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研发我镇民族旅游商品;六是规范我镇旅游市场。力争将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经济发展后续产业之一。
第七章 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两基”成果,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100%,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合理进行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xx的整个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节 狠抓计生工作,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继续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巩固“村为主”,建立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实现少生、晚生、优生。
第三节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社会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完善三级防范网络,着力抓好“文明xx”、“平安xx”的建设,巩固群防群治活动,健全周边联防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进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项安全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完善救灾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镇乡消防安全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四节 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以“三个代表”重点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文明;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医技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在镇村两级医技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疾病防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能力。创建条件到2010年,全面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使广大农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第五节 抓好民政救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严格低保金和救济款物发放,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和扶贫济困,“十一五”五保供养标准力争达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定期开展非农技能,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面达100%,加强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第八章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 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州委、州政府在全州实施的“四线百乡千村万名党员示范工程”创建为拉动载体,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科学谋划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找准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又快又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

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明创建活动,抓好集镇“卫生与秩序”及农村“文明生态小康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有利于诚信建设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镇有机统一起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健全村务、政务公开,严格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法制尊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界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法三章机制和对权力进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制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良好法制氛围,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切实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节 加强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 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年度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年度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当遇到内外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重点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计划目标时,镇政府要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实施。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梁山县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通过编制“十一五”规划,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审视研究我县未来发展战略及发展重点,把宏伟的奋斗目标阶段化、具体化,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一)主要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上下高举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事业全局,牢牢把握“搞好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真抓实干”三个关键环节,按照“发展民营、壮大工贸、调整农业、开发旅游、提升城建”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就,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1、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十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65亿元(初步核算,下同),较2000年年均递增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6亿元、30亿元和19亿元,年均分别递增8%、28%和15.8%。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6亿元。

2、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果,90%以上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实现了主体多元化,一批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保障、投融资体制、财政管理、教育卫生等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3、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十五”期间,我们把结构调整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到24:46:30。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县民营业户达到1.85万户,资产总额达45.8亿元,从业人员达6.9万人,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产业优势日渐突出。专用车(挂车)业呈现规模膨胀、链条拓展、档次提高、贡献加大的趋势,2007年9月份,被命名为“中国挂车(专用车)生产基地”;玻璃加工业迅速崛起;钢球加工业、制曲业、板皮加工业也分别成为支撑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二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先后有三利树脂公司高分子记忆材料、龙跃公司精密钢球、兴华建材厂原生玻璃等产品生产工艺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东岳挂车公司消防专用车,恩信液压公司小型挖掘机投放市场;良福制药公司先后有5种新产品通过技术鉴定。三是企业实力逐渐增强,影响力度不断加大。全县民营企业资产过500万元的104家,过1000万元的30家,过5000万元的10家,过亿元的达到3家。

5、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为“九五”期间的3.6倍。较好地完成了电网改造、滩区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及养殖小区、速生林、经济林、通讯等项目的建设任务;新建、技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蓝天集团投资1.2亿元,新上94台喷气织机;东岳挂车公司筹资80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用于消防车、搅拌车生产,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提高了产品档次,为该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华宇公司投资1亿元新建纺织生产线,有效拓宽了企业生存空间,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京九轴承公司新上特种轴承生产线,扩大关节轴承生产能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华东电子公司投资3630万元新建流水线;水仙味精厂投资1900万元用于新厂区建设;天泓塑材、大华轮胎、特种轴承、长城恩信液压机械公司、兴华建材厂、水浒建材厂、同泰玻璃厂先后投资新建生产线,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形成。

6、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亿元,为“九五”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来自小编整理,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一五”时期(2008年—2010年),是实现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定远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的制定立足定远县情,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战略不动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向新阶段。本纲要根据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制定,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是定远未来五年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战胜了“非典”、禽流感和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五”发展目标,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十五”末,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8.86亿元,按调整后计算年均增长6.7%,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收入可达1.53亿元,按可比口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8.6亿元,年均增长10.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2.1亿元、2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2%、0.6%。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明显增强。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私营企业发展到453家,比“九五”末增加241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养殖业、劳务输出、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2004年肉类总产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居全国第88位、全省第6位;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输出劳动力达18万人;森林覆盖率达15.5%,比2000年提高6.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质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58家,其中1家省级、2家市级龙头企业。一批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2、改革开放步伐显著加快。稳步推进企业改制,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其中粮食、供销系统改制走在全省前列。县乡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18个自设乡镇;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妥善分流安置人员900多人。财政支出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入,组建了县核算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完成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减征、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顺利完成粮食补贴等各类补贴发放方式改革。进一步放活了小型水利工程和林业的经营权。建立国有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市场逐步规范,通过招标、挂牌出让国有土地50宗,收入8040万元。加速经济外向化,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五年累计引进项目834个,实际到位县外资金14.1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达425.3万美元,年均增长20.1%。

3、城乡面貌发生积极变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省重点工程永淮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8420多万元,建设总里程445.7公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完成城北水库除险加固、池河闸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农网、城网改造,供电条件明显改善。完成宽带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移动通讯实现全覆盖。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更新改造了曲阳路、长征路等十几条主次干道,主要街道完成“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启动政务新区建设,新征政务新区建设用地500亩。旧城改造加速推进,规模居民小区建筑面积达18.7万平方米。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投资9680万元,建设定城工业园区,首期1.1平方公里实现“六通一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服务功能日臻完善,镇区常住人口达40万人。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960元,年均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36元,年均增长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年均增长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2亿元,年均增长21.9%。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参加养老1.6万人、失业保险2.7万人、医疗保险2.6万人、工伤保险5500人,纳入低保1.1万人;城镇再就业率达到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认真落实优扶政策,实行优扶对象补助金全县统筹,社会化发放率100%;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普遍救助和关爱。

5、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科技贡献率达48%以上。中小学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定远二中、三中进入市级示范中学行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布局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卫生保健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开展“五项”清理,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竞技体育在省、市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塔建成使用,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县。文明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扎实做好双拥工作,连续两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国土矿产、预防保健、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6、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的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6件、建议311件,政协委员提案424件,办复率达100%。完成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村“两委”职数比上届减少227人,基层民主法制不断完善。民主建设有序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来自小编整理,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九五"时期,是xx市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5年来,我们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结构调整、"环境革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成功之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为21世纪xx市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1110.8亿元,年均增长11.7%,高出预期计划0.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55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2447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八五"期末增加645美元。"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1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20亿元、外贸自营出口183.6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时期的1.5倍、2.5倍和2.2倍。累计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21亿元,年均增长12.6%。
--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八五"期末的10.7:47.3:42调整为9.8:46.2:44。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由"八五"期末的27:38:35调整到1999年的28:31:4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联营、三资企业实缴税金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分别由"八五"期末的57.6:20.9:4.3:5.3:11.9变化为39.5:7.8:7.9:21:23.7。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为主开始转向间接管理为主。如期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任务,通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产重组、减员减债、主辅分离、抓大放小、搬迁改造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初步实现了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12家优势企业改制上市,直接融资40多亿元,增强了产业的集中度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培育了近500个、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新建了一批要素市场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实现了旅顺局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为龙头,遍布城乡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6.2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1.7倍。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3/4以上。国际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到2000年末境外合作范围已增加到51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99家境外投资企业,其中生产型企业74家;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已达21.8万人,出口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9.5%和25%。"九五"期间,累计外派劳务人员5.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7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以、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以倍增速度发展。200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35.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4%,比"八五"期末提高8.4个百分点。加快了以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双D港"、软件园为骨干的30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引进了东大阿尔派、诺基亚、东大士通、博涵咨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软件产业初具规模化、国际化。
--城市建设成就卓著。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环境,展开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改观。"九五"期间,搬迁改造了75家城市工业企业,置换出大量土地,有效地防治了大气、海域污染,改善了居住环境。综合治理了市内41条沟河、排水设施和人民路、中山路、解放路等70条市内交通主干道及路街,新建了星海湾、奥林匹克、海之韵等32个广场和森林动物园等10个公园。"九五"期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7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1999年大连市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人居示范城市和环境治理先导城市,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环保产业发展及设施运营产业化的示范城市。
--口岸优势进一步增强。"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消除"瓶颈"制约向提升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大转变。5年来,共投资500亿元,完成了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显著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增强了城市的整体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功能、集散功能,形成了较强的口岸优势。200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69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1万标箱。空港运输增长迅速,已开通了103条国际国内航线(境外航线14条),与国内外54个城市(国际7个城市)和地区通航。2000年旅客吞吐量达275.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

7.6万吨,分别是"八五"期末的1.8倍和2倍。公路、铁路、管道运输也取得新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加快。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29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4%。以华农油脂、大成肉鸡、绿雪蛋粉、础明精肉等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大连软件、北大科技、实德建材、大宇电子等8个科技、工业园和18个市属工业经济开发小区,区市县的税金、财政收入的70%和农民收入的60%都是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2000年,南三区与北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已由1995年1.02:1变化为1:1.06,实际使用外资比值由2.8:1变化为1.1: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值也由1.9:1变化为1.6:1。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现代博物馆、科技馆等一批标志性的现代文化设施建设,不但提高了城市档次,增加了文化底蕴,还树立了新的城市形象。新建了儿童医院、社会福利院、广电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医疗卫生、新闻、广播电视、文体事业的迅速发展。国际服装节等大型涉外经贸文化活动,铸就了大连城市品牌,塑造了大连城市精神,提高了大连的知名度,拓宽了对外贸易合作的领域。养老、失业、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有力地保证了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全市98%的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90%的城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70%的城市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53.4%、59.6%降至2000年的45.1%和48.5%。人民居住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3.86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2.66平方米;农村人均实有住房面积25.2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1.8平方米。200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1元,年均增长3.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23元,年均增长9.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1995年的月均140元提高到221元。
二、基本经验
"九五"期间,我们不仅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一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积极运用发展的观点、方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二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三是坚持改革创新,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通行规则,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按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城市,努力探索发展城市环境经济和老工业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使城乡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增强城市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九五"时期,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国有企业虽然实现了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但总体盈利水平还不高,一些企业尚缺乏市场竞争力,脱困未脱险。二是区市县经济发展还不均衡,北三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市中心区、南三区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具有牵动作用的大项目还不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尚须进一步完善。四是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北部山区部分农民生活仍较困难。
第二章 发展环境
21世纪,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宏观环境都会发生诸多深刻变化。全面估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于大连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世纪面临的宏观环境
1.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是21世纪初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显著特征,并呈日益增强之势。经济格局继续向多极化发展,进入大变动、大调整、大重组的新阶段,和平与发展仍为主流。
2.国内环境:“十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和加快调整、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态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等重大举措,都将使国内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沿海发达地区在新一轮建设高潮中都在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竞争日趋激烈,并集中表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较量。
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1.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在即,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将由有限开放转为全方位开放,由政策性开放转为法律框架下的开放,更有利于大连实施“外向牵动”、“口岸经济”战略,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在更高程度上、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切实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科技创新潮流,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

...

遇,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积极进取,继续坚持“引进外来的,推广自己的,孵化新生的”发展思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突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实现跨跃式发展。
3.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我国“十五”时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思路,都将极大地推动大连结构调整。抢抓机遇,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市场前景广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产业群和产品群,加快发展,增强实力。
第三章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继续高举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深入实施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改革,多层次扩大开放,切实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把环境优势和口岸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既要强市也要富民,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基本确立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地位;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会展业、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扩大开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通过5至10年的调整与发展,使大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居中国北方大城市前列,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2.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预期增长10%以上,为提前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总规模1600亿元以上;外贸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左右。
——结构调整目标。初步完成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5%左右。
——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以供水、快速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化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构造枢纽性城市功能,城市环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卫星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生态环境目标。进一步防治城市大气和近海海域污染,主城区基本消除工业污染。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城市、县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5%和80%以上,城区逐步实现集中供热和生活排污处理小区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全市森林覆盖率40%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率提高到3%以上,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跻身世界500个生态环境最好城市之列。
——社会发展目标。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18‰,常住人口控制在570万人左右。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提高到70%左右,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到12年以上,劳动人口接受继续教育有较大提高。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社会治安环境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生活目标。以改善住、行条件为重点,加大住宅小区升级改造和“康居房”建设,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增加到16平方米以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
2.重点任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推动北三市大开放,大发展,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
——扶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倍增作用,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推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先导区的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服务、带动、辐射功能,推进小城镇建设,形成“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县体现实力水平”,优势互补、结构协调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构筑人才高地: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积极营造政策透明、高度开放、吸引人才创业的

...

体制、机制环境。
——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准: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四章 发展开放型经济
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好过渡期,加快经济运行环境、机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形成新的引资高潮。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借助口岸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加快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大连服务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改善对外开放软环境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学习,培养一批通晓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政府、企业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的能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预测指导,有效地运用世贸组织的保障机制,促进幼稚产业成长,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做好开放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准备,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趋利避害。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理顺体制,规范管理,简化程序,加强监管,减少行政性审批,实施备案制,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兴办双语学校,开展双语文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好外商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生活问题,安商富商。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坚持扩大利用外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环保产业、农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等。在继续加大引进港台地区和日韩投资的同时,加大对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资金密集、技术档次较高的大项目和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在投资领域上采用BOT、TOT、项目融资、发行股票、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宽引资领域,开辟融资新渠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嫁接改造。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鼓励中小型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外国的驻连机构和大连驻外机构,大力发展招商中介组织,加大网上招商力度,降低招商成本,吸引更多的合资合作项目。
三、扩大外贸出口
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等战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续加大机电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软件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使之逐步成为出口的主体产品。在巩固现有出口市场前提下,全方位、多渠道地开辟新市场。进一步壮大出口主体力量,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增加出口,推进工贸、商贸、科贸、农贸的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不断扩大大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面。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扩大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网络和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为“走出去”创造环境与条件。进一步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范围。积极支持大连的境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加快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升级。重点选择一批以出口为主、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办店,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扶持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承包工程、投资建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境外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支持大连的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和多种经济成份的跨国经营企业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发挥对外开放先导区龙头作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尽快从依靠政策优惠转到依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素质、优质服务上来。以功能开发开放为突破口,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持,优势互补,形成组合开放新优势,舞起“龙头”,带动大连率先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机制,带动老工业基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国家同类先导区中争创一流。
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出口加工制造业的聚集、扩散效应,以高开放度、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成为构筑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生力军,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工业新区。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加快与大窑湾港一体化的建设,发挥“境内关外”的特殊功能,强化国际转口贸易、保税仓储、 ...

物流分拨和保税加工功能,为大连乃至东北腹地出口加工、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汇聚园区,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中心、示范区和高素质人才的成长集聚地,带动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突出国际性、高品位、休闲度假、大型会议的主功能,以独有的自然风貌和优势,承接各类高层次会议和大型国际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宾朋汇聚大连。
六、积极参与国内经济分工和合作
突破行政区界限和行业垄断,抓住西部大开放的有利时机,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努力拓展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强化服务辽宁、服务东北、服务全国的意识,确立为所有投资者服务的宗旨,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和政府间的协商对话,通过契约关系和互利互惠的经济手段,统筹规划、协调开发优势资源,相互配合建立区域性大市场,集约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二是按照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无序竞争损失为基本原则,加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开放型特色经济。三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跨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吸引更多的内资通过与大连科技、信息、人才、旅游、环境等优势资源的结合,不断增值;吸引更多的内地产品利用大连已形成的营销网络、会展功能、口岸优势走向世界,增强综合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西部大开放,努力在参与方式、内容、主体、组织上大胆创新,在发展和服务中实现双赢,强化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性功能。
第五章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结合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领域,局部突破,总体跟进,举全市之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传统产业整体升级。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高新技术的研发、孵化、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
一、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加快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产权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产权多样化和知识资本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推进建立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研究制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管理办法,形成有利于科研成果向生产转换的机制和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的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纽带,银行贷款、外资和民间资金等多方式的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公司。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研究开发体系、科技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有关政策,形成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行为,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扶持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各类应用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或者直接改制为企业,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强新产品的研发、转化,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开发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国际惯例运行,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通过园区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孵化、扩散作用,带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旅顺南路、黄海大道沿线等地是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功能区,要加快开发开放,形成组合优势。尽快把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双D港”建成具有创业孵化、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出口加工等功能的新兴产业走廊,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把大连软件园建设成为全国的软件开发生产出口基地。到2005年,上述功能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占全市同类指标的60%左右。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扶强做大已形成的优势产业规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建设国家、省、市级的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增强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电子信息业:重点发展代表国际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品,特别是软件、网络、数字化移动通信、数字音像等产品。开发一批有较大市场潜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产品。
生物工程:以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育生物工程产业化项目,努力向生物医药、生态农业、保健品、水系污染生物治理、生物化工技术等领域拓展,形成国内现代生物与制药产业重要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节能环保业:重点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生活垃圾处理及运营、洁净燃烧技术应用、固体废物处理、白色污染替代品、海洋环保、环保型消防、节能节水等产业,把大连建成全国节能节水环

...

保产业示范基地。
先进制造业:重点推进精密系列加工、精细化工生产、新型节能建材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高水准、高性能专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生产。把机械、装备机械、动力机械作为大连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核心产品,力争把大连建成国际一流的柴油机、制冷设备、组合机床、造船、机车生产基地。
新材料:重点加快生物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航空航天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积极推进稀土发光材料、分子筛、膜材料、超耐热连续碳化硅纤维、特殊钢、快淬钕铁硼磁粉、纳米材料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争取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实施特殊政策,重点扶植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跨国、跨地区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5家产值2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使其成长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第六章 发展服务业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积极推进多种所有制、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业协调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增强城市经济中心功能,支持经济转型,为要素流动服务的信息、金融、保险、商贸、现代物流、交通通信和律师、会计、投资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已经形成新经济增长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旅游、会展业;积极发展吸纳劳动力多的家政、物业、餐饮、娱乐、零售业等;加快发展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业等。
一、扶强做大旅游会展业
充分利用大连区位、口岸、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势,把旅游与会展、经贸、文化、体育、民俗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城乡全面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具有牵动作用大、群众参与性强、四季皆宜的骨干项目。重点建设好“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特色旅游”、“海洋旅游”等精品工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形成以市内为中心,金石滩、旅顺为两翼,各区市县齐头并进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与国内外有特色的旅游城市联手合作,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增大创汇创收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对外联系,充分发挥星海湾会展中心、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会展功能,积极与国际著名展览公司联合办展,开办多种大型海内外、专业名展和各类高层次会议、大型经贸文化活动,形成品牌会展,成为加速国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十五”期末,把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位、国际性、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二、调整优化商贸流通业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目标,商贸业要从以“市内”为主转向“市内市外”并举,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整体提升。
商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集团,使大连成为他们面向东北、面向东亚、面向世界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重要支撑点,沟通国内外市场商品流通的集聚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购物中心。继续推动大连商业向外扩张,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以商品批发市场、要素市场和配送中心为骨干,传统商业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网上购物等现代营销方式为基础,以在连的国内外大型知名商业企业集团为支柱,保税、期货、拍卖等高层次市场组织形式为补充,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多业态、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万商云集的商都。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城市商业,依据城市功能区调整和人口迁移的变化,进行大的布局调整和建设。进一步完善由港湾广场、人民路、中山广场构成的中央商务区。结合天津街、火车站的改造,高标准地建设以青泥洼桥、胜利广场、天津街为主体的现代商业中心区,把其建成类似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香港的铜锣湾一样的商业区和“黄金街”,实现商业服务档次和水准的大跨越。改造建设黄河路、新开路、奥林匹克广场共同形成的中部商业区。加快构建涵盖会展、旅游业在内的以星海湾为中心的新型高级商务区,以西安路、和平广场为中心的面向大众消费的西部商业区和以金三角、华南国际商城为中心的北部大型现代化商业区的建设。建成5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20家大型超市(卖场)和仓储式商场,500家面向社区的便民连锁店。
现代物流产业:凭借国家粮食储备库、北良粮食码头、商品交易所、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的组合优势,优先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凭借专业码头、空港、快速陆路运输网,积极推进基础原材料、油品、矿石等生产资料分拨中心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凭借保税区特殊政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连开办面向东亚的物流集散基地。凭借沃尔玛、家乐福、百盛、大商等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和批发市场,发展服务东北、服务全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储基地。健全现代分销网络,强化大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窗口”、“龙头”地位。
三、稳健发展金融业
及时抓住我国逐步开放金融领域和利率市场化的机遇,积极推进多门类、多成份、多功能的银行、、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完善支持口岸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

; 认真贯彻国家货币政策,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积极探索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渠道,发展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对地方建设的支持能力。积极参与创业板的建设,发展风险投资业。继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率先将大连建成金融安全区。紧跟国家金融开放步伐,推动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重点推动外汇调剂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区域支付清算中心、外汇结算中心的建设,积极争办离岸金融业务,发挥区域性金融中心作用。进一步规范保险业行为,积极开拓新险种,增强偿付能力,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四、培育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要适应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大连,面向国内和境外,向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发展。房地产开发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样性原则,由解决住房拥挤、建设“解困房”为主转向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经济适用的“康居房”为主,适当发展高档住宅,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在大力进行住宅旧区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住宅新区的开发建设,重点沿快速轨道交通线向主城区北部和东部郊区延伸,建设大型现代化住宅新区,创建一批国家康居示范小区,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完善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建立“一级市场统一、二级市场规范、三级市场活跃”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把房地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
第七章 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十五”期间,初步完成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投资主体的融合;二是由传统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高科技、高开放度、高加工度现代工业为主导;三是由传统经营体制为主、优势产品不突出、集中度不够的企业群,转变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国内外著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控制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和污染工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石化、交通运输机械、装备机械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环保、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幅度提升服装、纺织、家具、食品加工业,实现大连工业由原材料、资源性加工为主进一步转向高加工度和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一、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的现代企业群
坚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有进有退,扶优扶强”原则,努力巩固扩大国企改革与脱困成果,加大股权调整和置换,继续抓大放小,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大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竞争、国有资产变现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业、竞争性行业以及中小企业中退出来,适当降低国有产权的比重,切实解决国有经济领域战线过宽过长的问题,实现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控制力。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法人之间共同持股和交叉持股。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引公众参股。大力推行经营者持股、内部员工持股和股份合作制。到2005年,完成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任务,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造,构建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环境障碍,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围绕其主导产品,开展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生产,创造条件参与其生产、营销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农村工业应发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吸纳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结合城市工业的调整搬迁,提高吸纳城市工业的资金、项目、技术、设备和引进外资的能力,继续以“调高、调优、调大、调外”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先导,调整结构,加快技术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为外资企业、城市工业配套的产品生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全市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股份制及其它经济成份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融合”新局面。
二、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主城区要以更大的气魄和更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调整工业区,加大对城市工业布局特别是临海工业区调整的力度,继续搞好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沙河口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调整黑嘴子工业区,重点加快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甘井子工业区的调整,控制城市岸线临海工业规模。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要按照“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全”的原则,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发展拳头产品,淘汰落后工艺、产品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和推动新上的大型加工项目,沿交通干线向北布局,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迁入对外开放先导区,开发建设好新工业区。支持郊区、县域工业小区的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向市级经济开发小区和中心城镇集中。
三、改造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以数字化电子视像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先导型产业,交通运输设备、装备机械为主的制造型产业,原油深加工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业和包装、食品、纺织、服装、家具为主的消费类产业,按照

...

“增加品种、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改造方向,运用高技术成果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加工业由传统的原材料粗加工向高、精、尖、深加工方向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壮大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推动以中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龙头,以项目和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石化、机车、造船、大柴、华录、冰山、大显、瓦轴、盛道、大钢、大化、大重、大起、大机床、大药等企业调整改造的步伐,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强化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发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集成制造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逐步向工艺、产品设计无图纸化,生产经营过程,设备、产品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积极推进3000万吨/年原油加工、300万吨/年船舶制造、电力机车、城市间高速机车、5万台大马力发动机,50万吨pVC、40万吨汽车热镀锌板、40万条子午线卡车轮胎、300万部数字化无绳电话、200万台汽车音响整机及零配件等6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
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宽松、平等、透明的体制、政策环境,完善多元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要支持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比例,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植力度,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创业资助、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贴息等方面。鼓励外商独资或参股创办中小企业。积极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取消对中小企业的摊派,减轻负担,改善经营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向“精、专、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相适应的社会化分工、大中小匹配、专业化衔接和技术配套的产业关联群体和产业组织结构。
第八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的功能开发要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生态、生活复合型转变,努力发掘农业资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加快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的建立,积极扶持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围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的建设,推动大连农业从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精准农业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采取倾斜政策,特别是支持北三市开发建设的政策和有效措施,继续增加多种渠道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交通、供电、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条件。完成主要河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输水配套设施的防渗工程,积极推进应用喷灌、滴灌和输水防渗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重点建设优良原种保种基地,加速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生产条件、有广阔市场前景、较高经济效益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形成产业规模。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加强农业生态与监控,建设市、县、乡三级病害疫情监测与防治体系,利用现代化种养技术,重点建设一批无土栽培、无公害生产和水产立体混合养殖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附加值,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
二、调整产业结构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精品工程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产量,重点发展水产、水果、蔬菜、畜禽、花卉等优势资源,特别是无公害、反季节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十五”期间,全市计划调减6.67万公顷粮田,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经济作物和退耕还林还草,2005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将由“九五”期末的75:25调整到50:50。坚持“捕捞、养殖、加工”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实施“海上大连”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以优质品种筏养、底播增殖、滩涂精养、陆域渔业、海上网箱养鱼为重点的海洋增养殖业,扩大远洋渔业生产。以黄海大道、沈大高速公路、旅顺北路经济带和甘井子都市农业区为重点,实施农业精品工程,新建500项农业精品工程项目。逐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三、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以农业自然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近郊、远郊、交通沿线、北部农(渔)业主产区点线面相结合、圈层合理的区域布局。城市近郊区,侧重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草坪等绿色园艺产业和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身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汇农业,适度发展畜禽业;限制城市近海海域的水面养殖,大力发展海底水产增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城市远郊区和主要交通沿线,突出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侧重发展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畜牧

...

、林果、种子种苗等观光、休闲、精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业。以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和长海县为主体的北部地区,将发展成为大连名特珍新优土特农产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的农(渔)业主产区,成为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基地。
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施扶持政策,在尊重农户和企业主体地位及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尽快培育出一大批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新建、改扩建50个规模大、竞争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能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带给农户,并能有效地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连接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按照“多元投入,择优扶强,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引导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方式,发展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选择一批“公司+农户”的龙头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增强企业成长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建设和完善3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组建和完善各种行业协会,为农民做好产销服务。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展销售合作社等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流通。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要以机制创新、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强化管理为重点,继续坚持“调大、调高、调优、调外”的思路,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乡镇企业的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实现体制创新,充分调动投资、经营、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突出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突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创建“中国●大连高科技农业开发基地”,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培育10个农业产业化一条龙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六、建立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层次、多种经济成份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农产品标准检测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兴办信息、技术、营销、农机、水利、加工、储运等专业服务组织,并引导其向一体化、产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难题和病虫害进行联合攻关。同时,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扶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服务,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大连农业信息网”的职能,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目标,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坚决清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确保农产品特别是鲜活产品运销畅通无阻。鼓励开拓国际国内营销网络,提高鲜活农产品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内销、出口能力,成为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出口水产、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的重要基地,成为东北地区和中国北方重要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第九章 推进信息化
顺应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享为重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教育、研发、培训为手段,以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撑,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素质,构筑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十五”期末,大连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大投资力度,完成覆盖全地区、联通国内外、天地一体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宽带基础传输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综合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各类基础运营网络互连互通。改造和提升城域网的服务功能,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公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移动通讯网,不失时机地引入新一代移动通讯系统,扩展各种多媒体业务。积极争取设立国际出口局,开通与国际信息平台接轨的信息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东北、服务于全国,从根本上改善大连地区通讯环境。
加快以3S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支持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基础地理、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基础数字化环境。建设大连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和宽带网站,开发大连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城市基础框架,在全国率先进入数字城市示范行列。
加大投入,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法制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支持研发急需的信息安全产品,努力增强信息安全防护、应急反应、恢复对抗能力,基本满足国家和市党、政机关及经济等部门对信息渠道畅通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加快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投融资政策,设立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形成大连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
&nbs

...

p; 二、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
围绕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建设区域信息中心的目标,加快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政务部门、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企业为重点,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营造益于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加快推进全社会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全面整合地方信息资源,形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共享的机制。积极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信息服务。以党政、公安、财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公共服务、口岸、金融、商贸、旅游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有步骤地推进社区智能化建设。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满足大连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信息化。
三、发展信息产业
软件产业:力争保持年均60%左右的速度递增。以大连软件园为主要产业基地,扩大和发展与世界知名软件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吸引他们来连投资创业。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高起点切入,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级软件人才,大力发展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成套软件产品。重点开发嵌入式软件、大型应用软件和中文信息系统等,形成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把大连软件园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开发、示范、出口、人才培训基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覆盖面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将大连建设成为国际化软件产业示范城市。到2005年,软件销售总额将达10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多经济成份、多层次、多专业从事信息服务的市场主体,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在推进传统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引导和推动各类网络服务企业的发展,扩大网络信息服务覆盖范围,增加用户数量。鼓励和扶持一批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开发、集成、运行和维护支持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高大连信息技术的自主服务和对外服务水平。以城市公交“一卡通”项目为切入点,推动IC卡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信息咨询企业与国内国外重要咨询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跨国、跨地区的信息咨询业务,尽快实现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
信息制造业:立足现实基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不断增强信息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智能支持能力。重点发展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配套产品、通信设备、新一代视频产品和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等4个行业。重点建设有牵动效应的龙头项目,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
四、大力发展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又具有大连特色的电子商务。优先发展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展览、政府采购、教育等领域的电子商务,使之成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到200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运行支持体系,形成比较规范的政策、法制环境,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电子商户汇聚地和物流的集散地,确立大连的电子交易与在线支付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地位。实现大连市CA认证中心与国家及其它地区CA认证中心的交叉认证。全面整合港口、海关和邮电EDI系统,建成海、陆、空物流信息网互连互通的全地区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网,满足工商企业实现“零库存”的需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带动现代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到2005年,全市50%的中小企业和大型工商企业基本实现电子商务购销业务,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商务交易总额的50%以上。
五、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在全社会实施多层次的信息教育工程,广泛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人们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005年,全市中小学及大学在读学生信息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级培训中心为依托,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人才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对高层次信息人才的深造培养和企事业人员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计算机和软件人才的培训基地。
第十章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增强城市集聚、服务、辐射能力,适应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为目标。按照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标准,建设高效便捷、畅通安全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发展枢纽性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服务功能,增强大连对内对外沟通和承载国内外大型活动的能力。
一、加大口岸交通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大连口岸物流枢纽设施,完善集装箱运输、大宗货物运输、城际零担运输、城区商品配送的储存设施和运送渠道,逐步形成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海港:继续以深水码头、集装箱远洋干线、内陆干港和物资集疏运网络建设为中心。重点推进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大窑湾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加快地方港口建设和大连港功能区调整改造,使老港区实现客货分流,建设成为与城区融为一体、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滚装客运渔人码头,把大窑湾新港区建成集装箱、散粮、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种集疏运的专业化货运港区,为确立大连在东北亚的干线港地位奠定基础。
空港:按照国际机场4E类标准和完善

...

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功能的要求,升级改造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和其它配套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加客货运输量,加快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认真做好新机场的前期规划工作。
铁路:重点完成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大连段)、大连火车站改造和烟大火车轮渡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和集散能力,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跨海连接华东地区的陆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枢纽。
公路:重点完成大连主城区北部出口路的拓宽改造与延伸,完善主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路网建设。形成以“三纵三横”(三纵:沈阳——大连、大连——丹东、盖州——亮甲店;三横:皮口——交流岛、城子坦——长兴岛、塔岭——永宁)为骨架的快速公路网和辐射整个市域的“2小时经济活动圈”。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大连城市及市县城市供水问题,完成英那河水库扩建、“引英入连”供水、大连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和市县城市供水工程。着手规划研究大连城市远期供水方案。城市供水,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在加强供水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中水利用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市区老旧地下管网的改造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系统。
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区之间、城区内的交通输送能力和通行速度。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匹配的新型公共交通体系。
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和安全性。继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减少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标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实施市民水、电、气、热、通信入户设施的改造工程,调整标准,实行水、电、气、热单户计量和信息网络服务入户,加快构筑现代化高标准微观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在搞好集中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的同时,逐步推进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处理的小区化、楼宇化,优化环境。
三、加强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布局调整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卫生防疫、群众体育、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创建“国际健康城市”为目标,建设国内一流水准的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保健网络,建立海上救护系统。建设大容量、高水准的现代化体育中心,网球、游泳、足球、自行车、田径等训练基地和开展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的优良场馆,增强承办国内外体育大型赛事的能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剧院、东北最大的电影放映城、新闻大厦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时代感的文体设施项目。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一批设施水平较高、化、服务优质化的社会福利场所。大力度建设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各具特色、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社区。
第十一章 推进城镇化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产业、人口的扩散,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主城区为极核,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渤海沿岸为轴线,区内交通干线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一、充实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中心城市由大连主城区和新城区、金州区、旅顺口区构成。
主城区由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四个区构成。要继续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建设方针,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吸纳劳动力多的都市产业发展,调整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城市的建设,继续经营好城市,使之不断增值,强化、拓展、提升大连对内对外的综合服务功能。
新城区由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窑湾港区构成。要以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为目标,积极推动高开放度产业、高科技产业及现代物流、港口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区域,服务东北,服务全国。新城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主城区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金州、旅顺口区,积极延伸主城区功能,完善特色功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促进各种要素流动、聚集的环境条件,增强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吸纳城市产业、人口扩散的能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次。
中心城市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经济。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人才与要素流动、财政转移支付、增加投入、项目带动、对口帮扶、对口交流、提供“舞台”等多种方式,推动北三市的大开放、大开发,进而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推进大连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努力提高全市综合发展的协调度,缩小城乡差距。
二、重点建设卫星城市
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的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夯实基础。继续稳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九五”发展成就
二、“十五”发展环境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培育现代业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三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第五章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四、建设教育强市
第七章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第九章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第十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时期,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的关键时期。制订好科学可行、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意义十分重大。“十五”计划,是深圳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区镇规划。本纲要根据《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是“十五”期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九五”期间,深圳完成了现代化奠基阶段的历史任务。“十五”期间,深圳将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九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下同)的795.7亿元增加到2000年(下同)的1665.24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下同)第四位,年均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34万元增加到3.97万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10.7%;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88.02亿元增加到221.9亿元,居第三位,年均增长20.3%。
市场对资源配置较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较大进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345.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9%,约占全国的1/7,连续八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70余家落户深圳,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美元。
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的225.8亿元增至2000年的1064.5亿元,年均增长3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5年的20.5%提高到2000年的42.3%。以金融业、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1.6:52.4:46.0调整为2000年的1.1:52.5:46.4,基本形成“九五”计划提出的“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城市枢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框架。适度超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400亿元,占建市以来的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近600亿元。完成机场航站楼扩建、盐田港区二期、东江水源工程、机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200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9.4万标箱,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深圳机场成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万人受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过1040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0.6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0.4吨标准煤左右。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特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5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的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2%,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近76岁,社会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坚持依法治市,在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安实现更大好转。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九五”期间,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较好地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潮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和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深圳20年特别是“九五”时期经济和

...

社会的发展,是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结果,为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新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管理水平离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二、“十五”发展环境
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跨国公司购并为特征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进一步扩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十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城镇化、人才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圳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五个带头”作用,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7600美元),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0亿元,年均增长13%;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34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0%,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旅游胜地。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完善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7%,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实现城市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花园城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经济产出量达到1.54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1855万美元),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2463人以内,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5分,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每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8%,城市人

...

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文化教育迅速发展。文化设施先进齐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均馆藏图书达到3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继续教育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政治昌明廉洁,社会治安良好,道德风尚进步,生活方式健康,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2005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15件,万人拥有机动车辆达到1000辆,基尼系数控制在0.3左右,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3人以上,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50个。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不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4000美元)左右,恩格尔系数降到25%;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5%;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条件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1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万人医生数达到22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述奋斗目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形成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居住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
第二章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为支柱,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主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优势传统工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
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坚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利用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整机生产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核心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加快网络通信产品研发与制造,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
在计算机行业,以网络产品为中心,积极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上网产品、网络安全产品,抓好长城电脑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清华信息港、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磁阻磁头、TFT液晶显示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网络和通信行业,顺应电信网络融合、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宽带接入产品,开发生产CDMA基站系统及移动电话,扩大光通信传输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系统生产规模。在集成电路行业,追踪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先进技术,采用高投入、高技术、重点推进的方法,加速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规模生产优势,争取建成若干条生产线。在软件行业,重点扶持应用软件、产品创新软件、系统软件的中文化,发展中间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在光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全光网络、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深圳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在数字家电行业,加快研制开发数字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扩大全数字系统电视机和激光盘机的生产规模,掌握DVD和HDTV的关键技术,使家电产品向平面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建成传统优势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以中成药、医疗器械、纺织和服装、钟表、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完善行业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国家一类新药产品,形成预防制品、基因治疗用品、基因诊断试剂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优势;支持生物制药和中成药新产品、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北大生物谷、生物芯片产业化工程、动物生物乳腺反应器、太太药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重点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推广纳米技术应用,抓好氮化镓半导体光材料、硅基纳米陶瓷材料、稀土陶瓷轴承、金属骨

...

架塑料复合管和锂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重点抓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噪声控制、烟气海水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发展和推广环保汽车、清洁能源、可降解塑脂等技术与产品,初步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努力开展海洋产业的研究。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以“两港”运输、物流配送和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储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2005年,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加快建设集装箱主枢纽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东西港区并举,加速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三期和赤湾港区凯丰集装箱码头工程和铜鼓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增辟新航线,形成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加快建设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完善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积极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港口腹地范围。200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标箱,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00条。
以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为中心,建设以深圳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城物流园区,开辟机场保税仓。拓展航空货运代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承运、分拣、派送、快件处理等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深圳航线,建立基地和货运分支机构,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到2005年,深圳机场航空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
加快物流园区和配套货运通道建设。重点规划兴建西部港区、东部港区、笋岗—清水河、龙华、平湖、航空港等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承接区域性对外货物运输、连通市域范围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集疏地和陆路口岸货运通道等配送道路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商贸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代理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加强转口贸易体系建设,面向华南地区和全国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全程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服务业。形成以人民南路、东门老街、华强北路、福田中心区为龙头的商业旺区,积极建设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网络,形成特色化、网络化的零售商业体系。重组和建设农产品、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依托物流园区组建生鲜食品、粮油、水产品、农产品和果菜等配送中心。鼓励现有仓储企业提高辐射能力,支持连锁店共同发展配送业务,形成消费性、配送型的新型批发商业体系。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速建设和完善深圳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网上交易,完善电子交易基础设施,推进企业运作模式与市场开拓手段由传统贸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型。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使深圳成为全国最安全、服务最优良、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化水平最高、开放度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巩固发展市场,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的创业板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争取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发展完善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4300亿元;建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争创全国性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外汇、信托、风险投资等金融品种,2005年,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700亿元,风险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业务创新。促进金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动金融业资产重组,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网上业务,增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提高到30%;实施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来”的战略,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金融创新区和优质服务区。
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合理引导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全社

...

会金融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加快建立社会化信用征信系统,强化金融法律环境,把金融业发展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安全区。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努力建成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梧桐山风景区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自然山海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高品位、多功能的主题旅游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式,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建设世界旅游名城。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健全发展业。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常完善住宅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加快老住宅区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住宅楼宇。鼓励住房消费信贷,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政策引导机制。推进物业管理、新型建材、室内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业化。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努力发展展览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高交会馆等现有展览场馆的作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推介深圳展览业,积极拓展全国性、区域性展览市场,推动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作用,形成适应国际惯例、开放规范的运作机制。完善居民消费环境,以家政、维修、托幼、养老、保舰文娱、健身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以满足深港两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蔬菜业和花卉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抓好鲜活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培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集约型、观光型、生态型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农业用地不少于30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第三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推进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枢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功能逐步由生产流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加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根据西、中、东三条轴线指向,实行产业梯度推进,重点培育“两大中心、三大走廊”的城市经济布局。由西向东建设形成辐射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圈,由点及轴,以轴带面,推动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基本建成福田中心区。高起点建设市民中心、少年宫、音乐厅、中心图书馆、电视中心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基本形成深圳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中心区。加强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市政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中心区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提升罗湖金融商贸中心区服务功能。按照“发展特色经济,激活经济存量”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巩固发展消费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配送仓储业和优势高科技产业。承接香港服务业延伸,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建成全市的金融中心区、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强化服务功能。
——发展西部产业走廊。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高新技术、教育、主题旅游为重点,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南山高新技术园区、宝安中心组团、西部海上田园风光和大学城建设,在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培育东部产业走廊。围绕盐田港区发展,以先进工业、物流、生态旅游为重点,依托龙岗大工业区、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区、沙头角保税区、葵涌高新技术生态园区和东部黄金海岸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新兴工业生产出口基地和东部滨海旅游基地。
——形成中部产业走廊。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中心,

...

结合龙华、观澜、布吉片区的发展,以东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及机场航空港建设为依托,合理布局若干物流园区,整合交通系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带。由西向东依托西部前海区域,高新技术园区,深圳大学,西丽大学城,石岩高科技开发区,光明南科技园区,龙华、观澜、坂雪岗高新技术园区,宝龙园区,龙岗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高新技术生态园区等,形成以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通讯、生物医药等光产业为主,研发和高等教育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现代物流产业圈。特区内以规划建设西部港区物流园区、南山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为内圈层,特区外以航空港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岗物流园区为外圈层,形成内外衔接、相互依托的现代物流产业圈。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加强周边合作,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和资源供给网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2005年,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以港口、机尝口岸为枢纽,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以建设国际一流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海港、空港建设。强化深圳港主枢纽港地位,加快东部、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新增10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集装箱运输与散杂货运输并举,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导,实现港口建设规模化、运营国际化、前后方一体化。完善深圳机场航空客货运设施,兴建第二航空货站、国际货运和快件海关监管中心、机场货运村、飞机维修库,努力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港、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国际快件集散中心。加快口岸设施建设,建立快速过境货物集疏运体系,实行货物交通疏运与市政道路相分离,增辟西部通道,改造中部(皇岗)客货运通道,积极推进开辟东部过境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增设二线通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和现代服务手段,提高口岸过境能力。
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为重点,整合市域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构筑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远期建成“六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目标,开展盐坝高速公路(B段)、盐排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改造、深港西部通道等工程建设,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6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区内重点完善道路功能分级,加密东西向贯穿性干道,改造三块板道路,优化主次干道结构,加强支路网建设,提高中心城区路网密度。特区外继续完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道路网络系统,建设宝松快速干道、西乡大道、横岗三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宝安新中心区、平湖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道路系统建设改造。全面推进客运轨道建设,完成地铁一期工程,开展地铁二期、特区外客运轨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争劝十五”后期开工建设。优化交通组织,规划建设竹子林地区综合交通接驳枢纽。合理调控汽车数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形成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为重点,完善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完善以大电厂生产为主体、供配电网络一体化、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建设东西两大电源基地,开展抽水蓄能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西部电厂二期、前湾电厂、东部电厂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步伐,配合国家西电东送,增强市外电源的电力供应能力,兴建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完善输变配电网络,加快500千伏鹏城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2005年地方装机容量达到360万千瓦左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燃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面向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及配套电厂,做好液化石油气向液化天然气转换的准备工作,建立安全、卫生、高效的燃气供应系统,2005年全市气化率达到98%以上。
以水源网络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为重点,完善跨区域供配水网络。统筹规划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供水,加强引水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制定城市用水应急方案,保证水的长期、稳定、充足供给。在完成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内供水网络干线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形成分片集中供水系统。特区外供水系统打破以镇为单位自成系统的局面,形成区域型输配水网络。推进以自来水直接饮用为目的的分质供水网建设。2005年水源工程、输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证率达到97%以上。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树立城市一体化发展观念,完善和实施城市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使规划覆盖到全市每一块土地。实现特区内外、功能组团间和城市片区间的协调发展,构筑现代化城市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合理确定城区功能定位。福田区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区配套的第三产业,成为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罗湖区强化金融、商贸中心的功能,成为全市金融、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南山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盐田区加快黄金海岸建设,重点发展港区服务业,成为东部物流中心和旅游区。宝安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

...

业、先进工业、加工贸易、“三高”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发展“三高”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海滨渡假旅游基地。
构筑“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的现代城市体系。整体上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功能组团,每个组团由若干卫星城组成,每个卫星城辐射一片地区,以发达的交通体系和通讯网络为纽带,连接各城市片区、功能组团和卫星城。推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特区内以功能转换为重点,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功能置换,引导产业梯度外移,实现集约型二次开发。特区外以强化组团式集中开发为重点,加速城市化进程,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发展要求,推进农民住宅、工业厂房的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提高土地成片开发和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城镇。200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5%。
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的水平,按照职责、职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镇(街道办)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完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三防”工作,提高防灾物资储备、抢险设施和队伍的保障能力。健全水文站网,加强河道防洪工程和海堤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系统。努力搞好消防工作,提高城市消防的整体水平。加强地质环境勘测及地质灾害防治。严格实行城市建筑抗震标准,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意识和手段。加强航海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通航水域畅通。健全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完善全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高度重视和事故预防工作,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快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高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高市民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组织建设和法规建设,促使国防动员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第四章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以开放市场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和对内开放并举,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建成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以建设经济国际接轨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营造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法治环境,增强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适应能力。
完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研究,认真履行WTO的有关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发挥地方立法权优势,清理和修订不符合WTO规则的产业、贸易、投资优惠等保护性政策,取消不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审批、核准、许可证等制度,调整与WTO规则相抵触的行政保护、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手段,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境内外自由配置。制订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贸易政策,增加政策法规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形成规范、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服务业行业标准、产品技术及环保标准等规范性标准,维护本地企业正当利益,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协调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促进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向设立标准规范转变。成立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贸易政策、经贸信息、反倾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监测系统,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规则,提高企业反补贴、反倾销应诉能力,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建立企业与政府、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及时应对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全方位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应对能力。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充分开拓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和国际资本重点聚集地。
巩固对外贸易的国内领先优势。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欧美、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开拓新的出口领域。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加快深圳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仓储、货运代理、分销、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贸易以及软件等技术贸易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30%。积极推广网上交易和电子报关,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化的国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外方的国际营销网络扩大深圳产品的出口。培育扶持一批出口骨干企业,以产业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出口发展后劲。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
&

...

nbsp;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深圳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的优势,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以及研发体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通过境外加工装配等方式,在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的同时,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引导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博览会,增强深圳产品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海外贸易中心作用,分销深圳产品。参与境外工程承包和远洋运输,拓展国际技术服务,推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形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努力保持我市在国内利用外资重要聚集地的地位。以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逐步加强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以服务业有步骤对外开放为突破,争取在金融、保险、证券、物流、商贸、分销、电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使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运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深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产品分销中心,使深圳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和投资枢纽。积极探索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大力引进境外财团资本和风险投资,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努力把深圳建成投资环境最优、市场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争劝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0亿美元。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深圳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促进深圳和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推进与港、澳、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港、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争取深港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城市功能,使深圳成为香港产业深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香港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延伸地。重点推进科技、口岸、跨境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加工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以科技合作为核心,促进深港经济转型和升级。以口岸合作为突破口,形成高效的人员、货物出入境管理机制。以金融合作为重点,加大深业控股、深圳国际、深圳高速公路公司等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以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规划协调为基础,重点抓好深圳河治理、铜鼓航道、西部通道、口岸轨道接驳等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深圳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协作与分工。强化深圳海港和空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功能,使深圳成为珠三角参与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通道,珠三角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物流业的重要货源基地、商贸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地。
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作用。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深圳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到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吸引内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深投资兴业,使深圳成为内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成为内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第五章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按照率先实现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将深圳信息化提升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使深圳成为用信息化加速现代化的带头示范城市和全国信息化创新试验城市。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网络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加快建设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的信息主干网。重点建设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技术、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为基础的超大容量(Tb/s级)的宽带城域全光传输网和以Ip技术为基础的骨干通信网,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高速多媒体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力争两年内完成光纤骨干网的铺设任务,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楼层和光纤到户。形成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多元化、大容量的全市统一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达到功能融合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电信网。拓展固定电话网功能,继续对Ip城域网进行扩容,结合光传输网建设,加大骨干层的传输宽带,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集话音、数据与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形成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的基础通信平台。推动移动通信网的升级换代,在继续发展第二代数字系统(GSM)的同时,积极引入以宽带CDMA为主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从话音服务为主向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扩展。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0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5部。
&

...

nbsp;——有线电视网。推广使用数字电视编码和传输技术,规划多功能网络开发,采用宽带Ip级HFC接入技术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集图像、数据、语音传输为一体的宽带、数字化、交互式的信息传输网。2005年,有线电视覆盖用户达到120万户,入网用户达到168万户,传输10-100套标准清晰电视(SDTV)和10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
——计算机网。逐步形成与多种业务及现有网络相融合的、以Ip为基础的核心网络,使数字宽带多媒体网络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吸收社会信息资源上网,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网络优势重点拓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网上办公和虚拟专用网等业务。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普及信息网络知识,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应用信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府专用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市区两级政府90%以上的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建设政府信息国际互联网发布系统,实现可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增加政务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网上办公事务处理量。加速完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完成市民中心、计划、财税、人口、公安、劳动、组织人事、口岸、海关、档案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建成电子政府。
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数据库体系,重点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应用水平。教育领域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为市民提供多媒体个性化的网络教育环境。科技领域建设高交会科技成果在线交易系统,实现交易项目的网上查询、撮合、谈判、签约。文化领域建设文化信息网,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管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医疗卫生领域建立全市卫生信息网,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等应用系统,以及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险种一体化的系统,提供网上社会保险申报、网上医疗保险业务。
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构建社区智能化网络,加快医疗保舰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光纤到楼,推进现有生活住宅小区家居数字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小区公共设施、信息发布、安全防范、停车保管等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家庭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市民上网,2005年,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百户家庭手持个人信息终端(手机或pDA)拥有量达到85%。
基本实现电视广播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广播等项目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电视试播工作,引进互动点播技术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和图文信息。2005年,争取使深圳数字电视节目实现卫星传递。
建设公共信息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资源数据库,建立公共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综合数据库目录、导航系统、索引系统和链接服务,建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建设完善党政专用网和应急通信网,加强涉及国家安全及经济安全的专用网络安全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以现代化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拓展增值服务为核心,促进信息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2005年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0%。
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以本地电子商务为重点、远程电子商务为目标,建立完善以支付网关、认证中心、网上商城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扩大电子商务物流网的增值服务,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实现先进贸易方式的国际接轨。按照电子报关统一国际标准,实现海上集装箱运输和港口操作的单证处理完全电子化。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结算、支付功能,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全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推广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完善企业信息网络,着力发展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系统和以财务成本核算为核心的 ...

>系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发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组建一批骨干企业,逐渐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范围系统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尤其是香港的资讯服务业衔接,逐步联通金融、商贸、交通等信息网络,促进两地信息资源共享;开展高层次的专业咨询,建立可提供咨询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实现全市与国内外重要咨询机构的联网;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形成一支以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主,具有高水平开发、研制、维护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伍,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领域。
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把科技和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研发机制、转化机制和投入机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把深圳建成为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城市和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以风险投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5%。
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增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建立开发—储备—生产的科技滚动发展新机制,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培植技术创新成果源,力争在部分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和其他重点科研机构,努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水平。到2005年,新建国家和盛市级重点研究所、实验室20个,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0个,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培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高起点办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二区、龙岗大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创业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生产基地。政府通过提供研究开发场地、人员技术培训、政策性融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到2005年,孵化各类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达到2000项以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专利达到2000项以上。强化高交会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和影响力,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类金融机构,推行交易商席位制,建立网上交易市场,逐步建成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发挥科技投资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2005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加快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市常大力培育和引进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促使风险投资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开放性股权结构的风险投资机构,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政府与境外著名投资银行结盟的投资顾问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建立和发展创业板市场,引导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完善风险投资进退机制,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把深圳建成科技创新的宝地、知识致富的乐园。2005年,万名社会劳动者中各类人才数量达到3700人。
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科技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和海外留学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加快技能型人才引进步伐。实施人才市民待遇政策,未入深圳户籍的人才在进出特区、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购房置业、子女就学等方面,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人才引进中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境外人才资源,鼓励海外人员来深创业或为深圳服务,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参加深圳建设。加强引进、录用人才的政策引导,制定发布招调人员的岗位、专业、工种导向目录。“十五”期间争取引进国内外人才数量超过30万人。
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股票期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对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


第一章发展基础
"九五"时期,是xx市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5年来,我们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结构调整、"环境革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成功之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为21世纪xx市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一、主要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1110.8亿元,年均增长11.7%,高出预期计划0.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55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2447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八五"期末增加645美元。"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1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20亿元、外贸自营出口183.6亿美元,分别是"八五"时期的1.5倍、2.5倍和2.2倍。累计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21亿元,年均增长12.6%。
--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八五"期末的10.7:47.3:42调整为9.8:46.2:44。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由"八五"期末的27:38:35调整到1999年的28:31:4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联营、三资企业实缴税金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分别由"八五"期末的57.6:20.9:4.3:5.3:11.9变化为39.5:7.8:7.9:21:23.7。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府职能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为主开始转向间接管理为主。如期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任务,通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产重组、减员减债、主辅分离、抓大放孝搬迁改造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初步实现了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12家优势企业改制上市,直接融资40多亿元,增强了产业的集中度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培育了近500个、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新建了一批要素市场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常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实现了旅顺局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为龙头,遍布城乡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大,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6.2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1.7倍。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3/4以上。国际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到2000年末境外合作范围已增加到51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99家境外投资企业,其中生产型企业74家;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已达21.8万人,出口额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9.5%和25%。"九五"期间,累计外派劳务人员5.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7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以、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正以倍增速度发展。2000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35.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4%,比"八五"期末提高8.4个百分点。加快了以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双D港"、软件园为骨干的30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引进了东大阿尔派、诺基亚、东大士通、博涵咨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软件产业初具规模化、国际化。
--城市建设成就卓著。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环境,展开了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改观。"九五"期间,搬迁改造了75家城市工业企业,置换出大量土地,有效地防治了大气、海域污染,改善了居住环境。综合治理了市内41条沟河、排水设施和人民路、中山路、解放路等70条市内交通主干道及路街,新建了星海湾、奥林匹克、海之韵等32个广场和森林动物园等10个公园。"九五"期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7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1999年大连市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人居示范城市和环境治理先导城市,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环保产业发展及设施运营产业化的示范城市。
--口岸优势进一步增强。"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消除"瓶颈"制约向提升城市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大转变。5年来,共投资500亿元,完成了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显著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增强了城市的整体综合服务功能、

...

辐射功能、集散功能,形成了较强的口岸优势。200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69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1万标箱。空港运输增长迅速,已开通了103条国际国内航线(境外航线14条),与国内外54个城市(国际7个城市)和地区通航。2000年旅客吞吐量达275.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6万吨,分别是"八五"期末的1.8倍和2倍。公路、铁路、管道运输也取得新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加快。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29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4%。以华农油脂、大成肉鸡、绿雪蛋粉、础明精肉等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大连软件、北大科技、实德建材、大宇电子等8个科技、工业园和18个市属工业经济开发小区,区市县的税金、财政收入的70%和农民收入的60%都是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2000年,南三区与北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已由1995年1.02:1变化为1:1.06,实际使用外资比值由2.8:1变化为1.1: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值也由1.9:1变化为1.6:1。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现代博物馆、科技馆等一批标志性的现代文化设施建设,不但提高了城市档次,增加了文化底蕴,还树立了新的城市形象。新建了儿童医院、社会福利院、广电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医疗卫生、新闻、广播电视、文体事业的迅速发展。国际服装节等大型涉外经贸文化活动,铸就了大连城市品牌,塑造了大连城市精神,提高了大连的知名度,拓宽了对外贸易合作的领域。养老、失业、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有力地保证了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全市98%的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90%的城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70%的城市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53.4%、59.6%降至2000年的45.1%和48.5%。人民居住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3.86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2.66平方米;农村人均实有住房面积25.2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1.8平方米。200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61元,年均增长3.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23元,年均增长9.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1995年的月均140元提高到221元。
二、基本经验
"九五"期间,我们不仅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一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积极运用发展的观点、方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二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三是坚持改革创新,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通行规则,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按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城市,努力探索发展城市环境经济和老工业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使城乡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增强城市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九五"时期,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国有企业虽然实现了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但总体盈利水平还不高,一些企业尚缺乏市场竞争力,脱困未脱险。二是区市县经济发展还不均衡,北三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市中心区、南三区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具有牵动作用的大项目还不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尚须进一步完善。四是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北部山区部分农民生活仍较困难。
第二章发展环境
21世纪,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宏观环境都会发生诸多深刻变化。全面估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于大连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世纪面临的宏观环境
1.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和生物科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是21世纪初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显著特征,并呈日益增强之势。经济格局继续向多极化发展,进入大变动、大调整、大重组的新阶段,和平与发展仍为主流。
2.国内环境:“十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和加快调整、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态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等重大举措,都将使国内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沿海发达地区在新一轮建设高潮中都在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竞争日趋激烈,并集中表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较量。
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

;1.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在即,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将由有限开放转为全方位开放,由政策性开放转为法律框架下的开放,更有利于大连实施“外向牵动”、“口岸经济”战略,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在更高程度上、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切实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科技创新潮流,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积极进取,继续坚持“引进外来的,推广自己的,孵化新生的”发展思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突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实现跨跃式发展。
3.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我国“十五”时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思路,都将极大地推动大连结构调整。抢抓机遇,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市场前景广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产业群和产品群,加快发展,增强实力。
第三章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继续高举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深入实施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改革,多层次扩大开放,切实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把环境优势和口岸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既要强市也要富民,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基本确立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地位;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会展业、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扩大开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通过5至10年的调整与发展,使大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居中国北方大城市前列,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2.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预期增长10%以上,为提前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总规模1600亿元以上;外贸自营出口年均增长1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左右。
——结构调整目标。初步完成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5%左右。
——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以供水、快速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化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构造枢纽性城市功能,城市环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卫星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生态环境目标。进一步防治城市大气和近海海域污染,主城区基本消除工业污染。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城市、县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5%和80%以上,城区逐步实现集中供热和生活排污处理小区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全市森林覆盖率40%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率提高到3%以上,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跻身世界500个生态环境最好城市之列。
——社会发展目标。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18‰,常住人口控制在570万人左右。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提高到70%左右,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全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到12年以上,劳动人口接受继续教育有较大提高。人人享有卫生保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社会治安环境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生活目标。以改善注行条件为重点,加大住宅小区升级改造和“康居房”建设,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增加到16平方米以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
2.重点任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推动北三市大开放,大发展,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
&n

...

bsp;——扶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加快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倍增作用,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推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先导区的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服务、带动、辐射功能,推进小城镇建设,形成“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县体现实力水平”,优势互补、结构协调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构筑人才高地: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积极营造政策透明、高度开放、吸引人才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
——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准: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四章发展开放型经济
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好过渡期,加快经济运行环境、机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进一步推进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形成新的引资高潮。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借助口岸优势,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加快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大连服务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改善对外开放软环境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学习,培养一批通晓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政府、企业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和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的能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预测指导,有效地运用世贸组织的保障机制,促进幼稚产业成长,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做好开放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准备,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趋利避害。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理顺体制,规范管理,简化程序,加强监管,减少行政性审批,实施备案制,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兴办双语学校,开展双语文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好外商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生活问题,安商富商。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坚持扩大利用外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环保产业、农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参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等。在继续加大引进港台地区和日韩投资的同时,加大对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资金密集、技术档次较高的大项目和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在投资领域上采用BOT、TOT、项目融资、发行股票、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宽引资领域,开辟融资新渠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外资进行资产重组、嫁接改造。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鼓励中小型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外国的驻连机构和大连驻外机构,大力发展招商中介组织,加大网上招商力度,降低招商成本,吸引更多的合资合作项目。
三、扩大外贸出口
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等战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继续加大机电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软件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使之逐步成为出口的主体产品。在巩固现有出口市场前提下,全方位、多渠道地开辟新市常进一步壮大出口主体力量,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增加出口,推进工贸、商贸、科贸、农贸的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不断扩大大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面。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扩大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网络和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为“走出去”创造环境与条件。进一步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范围。积极支持大连的境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加快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升级。重点选择一批以出口为主、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办店,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常扶持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承包工程、投资建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境外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支持大连的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国公司和

...

多种经济成份的跨国经营企业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发挥对外开放先导区龙头作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尽快从依靠政策优惠转到依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素质、优质服务上来。以功能开发开放为突破口,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持,优势互补,形成组合开放新优势,舞起“龙头”,带动大连率先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机制,带动老工业基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国家同类先导区中争创一流。
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出口加工制造业的聚集、扩散效应,以高开放度、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成为构筑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生力军,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工业新区。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加快与大窑湾港一体化的建设,发挥“境内关外”的特殊功能,强化国际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分拨和保税加工功能,为大连乃至东北腹地出口加工、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汇聚园区,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中心、示范区和高素质人才的成长集聚地,带动区域高科技产业发展。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突出国际性、高品位、休闲度假、大型会议的主功能,以独有的自然风貌和优势,承接各类高层次会议和大型国际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宾朋汇聚大连。
六、积极参与国内经济分工和合作
突破行政区界限和行业垄断,抓住西部大开放的有利时机,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努力拓展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强化服务辽宁、服务东北、服务全国的意识,确立为所有投资者服务的宗旨,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和政府间的协商对话,通过契约关系和互利互惠的经济手段,统筹规划、协调开发优势资源,相互配合建立区域性大市场,集约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二是按照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无序竞争损失为基本原则,加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开放型特色经济。三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跨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吸引更多的内资通过与大连科技、信息、人才、旅游、环境等优势资源的结合,不断增值;吸引更多的内地产品利用大连已形成的营销网络、会展功能、口岸优势走向世界,增强综合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西部大开放,努力在参与方式、内容、主体、组织上大胆创新,在发展和服务中实现双赢,强化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性功能。
第五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结合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领域,局部突破,总体跟进,举全市之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传统产业整体升级。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高新技术的研发、孵化、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
一、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加快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产权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产权多样化和知识资本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推进建立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研究制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管理办法,形成有利于科研成果向生产转换的机制和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的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纽带,银行贷款、外资和民间资金等多方式的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公司。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研究开发体系、科技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有关政策,形成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行为,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扶持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各类应用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或者直接改制为企业,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强新产品的研发、转化,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三、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开发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国际惯例运行,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通过园区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孵化、扩散作用,带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旅顺南路、黄海大道沿线等地是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功能区,要加快开发开放,形成组合优势。尽快把经济技术开发区

...

、保税区和“双D港”建成具有创业孵化、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出口加工等功能的新兴产业走廊,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把大连软件园建设成为全国的软件开发生产出口基地。到2005年,上述功能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占全市同类指标的60%左右。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节能环保、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扶强做大已形成的优势产业规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建设国家、盛市级的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增强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电子信息业:重点发展代表国际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品,特别是软件、网络、数字化移动通信、数字音像等产品。开发一批有较大市场潜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产品。
生物工程:以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育生物工程产业化项目,努力向生物医药、生态农业、保健品、水系污染生物治理、生物化工技术等领域拓展,形成国内现代生物与制药产业重要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节能环保业:重点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生活垃圾处理及运营、洁净燃烧技术应用、固体废物处理、白色污染替代品、海洋环保、环保型消防、节能节水等产业,把大连建成全国节能节水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先进制造业:重点推进精密系列加工、精细化工生产、新型节能建材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高水准、高性能专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生产。把机械、装备机械、动力机械作为大连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核心产品,力争把大连建成国际一流的柴油机、制冷设备、组合机床、造船、机车生产基地。
新材料:重点加快生物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航空航天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积极推进稀土发光材料、分子筛、膜材料、超耐热连续碳化硅纤维、特殊钢、快淬钕铁硼磁粉、纳米材料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争取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
实施特殊政策,重点扶植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跨国、跨地区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5家产值2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使其成长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第六章发展服务业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积极推进多种所有制、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业协调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增强城市经济中心功能,支持经济转型,为要素流动服务的信息、金融、保险、商贸、现代物流、交通通信和律师、会计、投资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已经形成新经济增长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旅游、会展业;积极发展吸纳劳动力多的家政、物业、餐饮、娱乐、零售业等;加快发展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业等。
一、扶强做大旅游会展业
充分利用大连区位、口岸、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优势,把旅游与会展、经贸、文化、体育、民俗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城乡全面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具有牵动作用大、群众参与性强、四季皆宜的骨干项目。重点建设好“文化广潮、“主题公园”、“特色旅游”、“海洋旅游”等精品工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形成以市内为中心,金石滩、旅顺为两翼,各区市县齐头并进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与国内外有特色的旅游城市联手合作,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增大创汇创收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强对外联系,充分发挥星海湾会展中心、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的会展功能,积极与国际著名展览公司联合办展,开办多种大型海内外、专业名展和各类高层次会议、大型经贸文化活动,形成品牌会展,成为加速国内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十五”期末,把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位、国际性、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
二、调整优化商贸流通业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商都目标,商贸业要从以“市内”为主转向“市内市外”并举,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整体提升。
商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集团,使大连成为他们面向东北、面向东亚、面向世界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重要支撑点,沟通国内外市场商品流通的集聚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购物中心。继续推动大连商业向外扩张,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以商品批发市尝要素市场和配送中心为骨干,传统商业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网上购物等现代营销方式为基础,以在连的国内外大型知名商业企业集团为支柱,保税、期货、拍卖等高层次市场组织形式为补充,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多业态、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万商云集的商都

...

。大力开拓农村市常
城市商业,依据城市功能区调整和人口迁移的变化,进行大的布局调整和建设。进一步完善由港湾广尝人民路、中山广场构成的中央商务区。结合天津街、火车站的改造,高标准地建设以青泥洼桥、胜利广尝天津街为主体的现代商业中心区,把其建成类似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香港的铜锣湾一样的商业区和“黄金街”,实现商业服务档次和水准的大跨越。改造建设黄河路、新开路、奥林匹克广场共同形成的中部商业区。加快构建涵盖会展、旅游业在内的以星海湾为中心的新型高级商务区,以西安路、和平广场为中心的面向大众消费的西部商业区和以金三角、华南国际商城为中心的北部大型现代化商业区的建设。建成5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20家大型超市(卖场)和仓储式商场,500家面向社区的便民连锁店。
现代物流产业:凭借国家粮食储备库、北良粮食码头、商品交易所、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的组合优势,优先发展粮食物流产业。凭借专业码头、空港、快速陆路运输网,积极推进基础原材料、油品、矿石等生产资料分拨中心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凭借保税区特殊政策,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连开办面向东亚的物流集散基地。凭借沃尔玛、家乐福、百盛、大商等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和批发市场,发展服务东北、服务全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储基地。健全现代分销网络,强化大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窗口”、“龙头”地位。
三、稳健发展金融业
及时抓住我国逐步开放金融领域和利率市场化的机遇,积极推进多门类、多成份、多功能的银行、、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完善支持口岸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国家货币政策,促进货币市尝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积极探索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渠道,发展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对地方建设的支持能力。积极参与创业板的建设,发展风险投资业。继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率先将大连建成金融安全区。紧跟国家金融开放步伐,推动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重点推动外汇调剂市尝证券市尝期货市场和区域支付清算中心、外汇结算中心的建设,积极争办离岸金融业务,发挥区域性金融中心作用。进一步规范保险业行为,积极开拓新险种,增强偿付能力,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四、培育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要适应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大连,面向国内和境外,向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发展。房地产开发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样性原则,由解决住房拥挤、建设“解困房”为主转向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经济适用的“康居房”为主,适当发展高档住宅,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在大力进行住宅旧区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住宅新区的开发建设,重点沿快速轨道交通线向主城区北部和东部郊区延伸,建设大型现代化住宅新区,创建一批国家康居示范小区,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完善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建立“一级市场统一、二级市场规范、三级市场活跃”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把房地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
第七章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十五”期间,初步完成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投资主体的融合;二是由传统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高科技、高开放度、高加工度现代工业为主导;三是由传统经营体制为主、优势产品不突出、集中度不够的企业群,转变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国内外著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控制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和污染工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石化、交通运输机械、装备机械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环保、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幅度提升服装、纺织、家具、食品加工业,实现大连工业由原材料、资源性加工为主进一步转向高加工度和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一、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的现代企业群
坚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有进有退,扶优扶强”原则,努力巩固扩大国企改革与脱困成果,加大股权调整和置换,继续抓大放小,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大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竞争、国有资产变现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业、竞争性行业以及中小企业中退出来,适当降低国有产权的比重,切实解决国有经济领域战线过宽过长的问题,实现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控制力。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法人之间共同持股和交叉持股。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引公众参股。大力推行经营者持股、内部员工持股和股份合作制。到2005年,完成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任务,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造,构建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环境障碍,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围绕其主导产品,开展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生产,创造条件参与其生产、营销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农村工业应发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吸纳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结合城市工业的调整搬迁,提高吸纳城市工业的资金、项目、技术、设备和引进外资的能力,继续以“调高、调优、调大、调外”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先导,调整结构,加快技术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为外资企业、城市工业配套的产品生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全市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股份制及其它经济成份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融合”新局面。
二、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主城区要以更大的气魄和更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调整工业区,加大对城市工业布局特别是临海工业区调整的力度,继续搞好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沙河口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调整黑嘴子工业区,重点加快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甘井子工业区的调整,控制城市岸线临海工业规模。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要按照“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全”的原则,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发展拳头产品,淘汰落后工艺、产品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和推动新上的大型加工项目,沿交通干线向北布局,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迁入对外开放先导区,开发建设好新工业区。支持郊区、县域工业小区的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向市级经济开发小区和中心城镇集中。
三、改造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以数字化电子视像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先导型产业,交通运输设备、装备机械为主的制造型产业,原油深加工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业和包装、食品、纺织、服装、家具为主的消费类产业,按照“增加品种、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改造方向,运用高技术成果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加工业由传统的原材料粗加工向高、精、尖、深加工方向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壮大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推动以中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龙头,以项目和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石化、机车、造船、大柴、华录、冰山、大显、瓦轴、盛道、大钢、大化、大重、大起、大机床、大药等企业调整改造的步伐,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强化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发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集成制造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逐步向工艺、产品设计无图纸化,生产经营过程,设备、产品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积极推进3000万吨/年原油加工、300万吨/年船舶制造、电力机车、城市间高速机车、5万台大马力发动机,50万吨pVC、40万吨汽车热镀锌板、40万条子午线卡车轮胎、300万部数字化无绳电话、200万台汽车音响整机及零配件等6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
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宽松、平等、透明的体制、政策环境,完善多元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要支持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比例,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植力度,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创业资助、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贴息等方面。鼓励外商独资或参股创办中小企业。积极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取消对中小企业的摊派,减轻负担,改善经营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向“精、专、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相适应的社会化分工、大中小匹配、专业化衔接和技术配套的产业关联群体和产业组织结构。
第八章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的功能开发要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生态、生活复合型转变,努力发掘农业资源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加快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的建立,积极扶持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围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的建设,推动大连农业从数量型向效益质量型转变,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精准农业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采取倾斜政策,特别是支持北三市开发建设的政策和有效措施,继续增加多种渠道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以交通、供电、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条件。完成主要河道整治、水库

...

除险加固和大型灌区输水配套设施的防渗工程,积极推进应用喷灌、滴灌和输水防渗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重点建设优良原种保种基地,加速引进和培育适合本地生产条件、有广阔市场前景、较高经济效益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形成产业规模。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加强农业生态与监控,建设市、县、乡三级病害疫情监测与防治体系,利用现代化种养技术,重点建设一批无土栽培、无公害生产和水产立体混合养殖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附加值,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
二、调整产业结构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精品工程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产量,重点发展水产、水果、蔬菜、畜禽、花卉等优势资源,特别是无公害、反季节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十五”期间,全市计划调减6.67万公顷粮田,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经济作物和退耕还林还草,2005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将由“九五”期末的75:25调整到50:50。坚持“捕捞、养殖、加工”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实施“海上大连”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以优质品种筏养、底播增殖、滩涂精养、陆域渔业、海上网箱养鱼为重点的海洋增养殖业,扩大远洋渔业生产。以黄海大道、沈大高速公路、旅顺北路经济带和甘井子都市农业区为重点,实施农业精品工程,新建500项农业精品工程项目。逐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三、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以农业自然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近郊、远郊、交通沿线、北部农(渔)业主产区点线面相结合、圈层合理的区域布局。城市近郊区,侧重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草坪等绿色园艺产业和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身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汇农业,适度发展畜禽业;限制城市近海海域的水面养殖,大力发展海底水产增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城市远郊区和主要交通沿线,突出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侧重发展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畜牧、林果、种子种苗等观光、休闲、精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业。以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和长海县为主体的北部地区,将发展成为大连名特珍新优土特农产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的农(渔)业主产区,成为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基地。
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施扶持政策,在尊重农户和企业主体地位及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尽快培育出一大批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新建、改扩建50个规模大、竞争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能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带给农户,并能有效地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连接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按照“多元投入,择优扶强,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引导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方式,发展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选择一批“公司+农户”的龙头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增强企业成长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建设和完善3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常进一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组建和完善各种行业协会,为农民做好产销服务。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展销售合作社等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流通。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要以机制创新、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强化管理为重点,继续坚持“调大、调高、调优、调外”的思路,加快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乡镇企业的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资产重组和机制转换,实现体制创新,充分调动投资、经营、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突出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突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创建“中国●大连高科技农业开发基地”,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培育10个农业产业化一条龙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六、建立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层次、多种经济成份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农产品标准检测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兴办信息、技术、营销、农机、水利、加工、储运等专业服务组织,并引导其向一体化、产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科技服务,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难题和病虫害进行联合攻关。同时,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扶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服务,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大连农业信息网”的职能,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优质化目标,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流通体

...

制,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坚决清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确保农产品特别是鲜活产品运销畅通无阻。鼓励开拓国际国内营销网络,提高鲜活农产品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内销、出口能力,成为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出口水产、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的重要基地,成为东北地区和中国北方重要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第九章推进信息化
顺应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共享为重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教育、研发、培训为手段,以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撑,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素质,构筑国际性区域信息中心。“十五”期末,大连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大投资力度,完成覆盖全地区、联通国内外、天地一体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宽带基础传输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综合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各类基础运营网络互连互通。改造和提升城域网的服务功能,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公用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移动通讯网,不失时机地引入新一代移动通讯系统,扩展各种多媒体业务。积极争取设立国际出口局,开通与国际信息平台接轨的信息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东北、服务于全国,从根本上改善大连地区通讯环境。
加快以3S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支持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基础地理、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基础数字化环境。建设大连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和宽带网站,开发大连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城市基础框架,在全国率先进入数字城市示范行列。
加大投入,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法制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支持研发急需的信息安全产品,努力增强信息安全防护、应急反应、恢复对抗能力,基本满足国家和市党、政机关及经济等部门对信息渠道畅通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加快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投融资政策,设立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形成大连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
二、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
围绕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建设区域信息中心的目标,加快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政务部门、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企业为重点,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营造益于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加快推进全社会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全面整合地方信息资源,形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共享的机制。积极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信息服务。以党政、公安、财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公共服务、口岸、金融、商贸、旅游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有步骤地推进社区智能化建设。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满足大连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信息化。
三、发展信息产业
软件产业:力争保持年均60%左右的速度递增。以大连软件园为主要产业基地,扩大和发展与世界知名软件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吸引他们来连投资创业。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高起点切入,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级软件人才,大力发展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成套软件产品。重点开发嵌入式软件、大型应用软件和中文信息系统等,形成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把大连软件园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开发、示范、出口、人才培训基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覆盖面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将大连建设成为国际化软件产业示范城市。到2005年,软件销售总额将达10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多经济成份、多层次、多专业从事信息服务的市场主体,开拓信息服务新领域。在推进传统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引导和推动各类网络服务企业的发展,扩大网络信息服务覆盖范围,增加用户数量。鼓励和扶持一批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开发、集成、运行和维护支持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高大连信息技术的自主服务和对外服务水平。以城市公交“一卡通”项目为切入点,推动IC卡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信息咨询企业与国内国外重要咨询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跨国、跨地区的信息咨询业务,尽快实现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
信息制造业:立足现实基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不断增强信息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智能支持能力。重点发展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配套产品、通信设备、新一代视频产品和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等4个行业。重点建设有牵动效应的龙头项目,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
四、大力发展 ...

电子商务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又具有大连特色的电子商务。优先发展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展览、政府采购、教育等领域的电子商务,使之成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到200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运行支持体系,形成比较规范的政策、法制环境,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电子商户汇聚地和物流的集散地,确立大连的电子交易与在线支付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地位。实现大连市CA认证中心与国家及其它地区CA认证中心的交叉认证。全面整合港口、海关和邮电EDI系统,建成海、陆、空物流信息网互连互通的全地区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网,满足工商企业实现“零库存”的需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带动现代物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到2005年,全市50%的中小企业和大型工商企业基本实现电子商务购销业务,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商务交易总额的50%以上。
五、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在全社会实施多层次的信息教育工程,广泛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提高人们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2005年,全市中小学及大学在读学生信息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以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级培训中心为依托,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人才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对高层次信息人才的深造培养和企事业人员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计算机和软件人才的培训基地。
第十章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增强城市集聚、服务、辐射能力,适应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为目标。按照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标准,建设高效便捷、畅通安全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发展枢纽性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服务功能,增强大连对内对外沟通和承载国内外大型活动的能力。
一、加大口岸交通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大连口岸物流枢纽设施,完善集装箱运输、大宗货物运输、城际零担运输、城区商品配送的储存设施和运送渠道,逐步形成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海港:继续以深水码头、集装箱远洋干线、内陆干港和物资集疏运网络建设为中心。重点推进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大窑湾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加快地方港口建设和大连港功能区调整改造,使老港区实现客货分流,建设成为与城区融为一体、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滚装客运渔人码头,把大窑湾新港区建成集装箱、散粮、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种集疏运的专业化货运港区,为确立大连在东北亚的干线港地位奠定基矗
空港:按照国际机场4E类标准和完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功能的要求,升级改造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和其它配套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加客货运输量,加快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认真做好新机场的前期规划工作。
铁路:重点完成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大连段)、大连火车站改造和烟大火车轮渡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和集散能力,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跨海连接华东地区的陆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枢纽。
公路:重点完成大连主城区北部出口路的拓宽改造与延伸,完善主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路网建设。形成以“三纵三横”(三纵:沈阳——大连、大连——丹东、盖州——亮甲店;三横:皮口——交流岛、城子坦——长兴岛、塔岭——永宁)为骨架的快速公路网和辐射整个市域的“2小时经济活动圈”。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大连城市及市县城市供水问题,完成英那河水库扩建、“引英入连”供水、大连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和市县城市供水工程。着手规划研究大连城市远期供水方案。城市供水,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在加强供水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中水利用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市区老旧地下管网的改造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系统。
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区之间、城区内的交通输送能力和通行速度。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匹配的新型公共交通体系。
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和安全性。继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减少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标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实施市民水、电、气、热、通信入户设施的改造工程,调整标准,实行水、电、气、热单户计量和信息网络服务入户,加快构筑现代化高标准微观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在搞好集中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的同时,逐步推进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处理的小区化、楼宇化,优化环境。
三、加强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布

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要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就是好的策划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工作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