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焦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学,细照,笃行

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焦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学 细照 笃行。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焦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学 细照 笃行,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推进政协工作,重点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焦裕禄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焦裕禄当作检视自己的镜子,大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我经常提醒自己,从繁忙的党政班子转岗到政协工作,一定要防止精神松懈,绝对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努力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严以修身增强党性,严以守纪保持形象,为履职尽责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焦裕禄同志面对土地贫瘠、灾害不断、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兰考县,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改变了兰考的面貌。学习焦裕禄精神,作为政协来讲,一定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助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为己任。努力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尽心尽力工作,认认真真履职,勤勤恳恳做事,力争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三是始终把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作为履职的要求。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仅仅工作了一年多,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俯下去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尊敬和爱戴,关键在于一个 干字,而且是务实地干、有效地干。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学习他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调研的求实作风,迎难而上带领干部群众治三害 的奋斗精神,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生命、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的高尚情操。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民意摸透、把情况弄清、把问题找准。认真负责、勇于担当、跟踪问效。

四是始终不断探索推进政协事业发展。做好政协工作同样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特别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必须紧密联系政协工作实际,自觉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照一照镜子,触一触灵魂,深入查摆存在的不足,切实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和督促检查,创造性地做好工作。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体会


5月14日,我省召开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座谈会,缅怀焦裕禄同志,重温他的感人事迹,交流学习体会,表达对焦裕禄同志的怀念和敬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两次来河南调研指导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持久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为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一定要深入持久学习弘扬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变,但焦裕禄同志坚守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没有变;党的历史任务在不同时期会变,但焦裕禄同志忠实践行的党的宗旨没有变;党的方针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变,但焦裕禄同志终生秉持的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没有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会变,但焦裕禄同志模范遵守的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没有变;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焦裕禄同志矢志不渝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无私奉献价值追求没有变;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会变,但焦裕禄同志身上体现的共产党人政治品格没有变。

焦裕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仍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增进人民福祉,迫切需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是一项永恒课题和长期任务。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省委专门作出《关于深入持久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决定》。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好省委《决定》精神。

二、把握焦裕禄精神实质,真心实意为人民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首先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精辟阐述,准确把握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本质所在,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一是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纠正解决宗旨意识淡薄、疏远甚至脱离群众的问题。二是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求实作风,纠正解决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等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三是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精神,纠正解决在党和人民事业上不思进取、消极懈怠的问题。四是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高尚的道德情操,纠正解决铺张浪费、腐化堕落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总之,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在真心实意为人民上下功夫,满怀真情为群众服务,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福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三、深入持久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凝聚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把焦裕禄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形成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强大合力。

一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标杆,搞好“活动”、改进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焦裕禄精神作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生动教材,自觉做到深学、细照、笃行。二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推动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为民首先要促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以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指导为动力,自觉肩负起服务全国大局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民要勇于改革创新,要像焦裕禄同志当年与“三害”顽强斗争那样,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为了人民群众奋力把改革发展事业推向前进。为民要办好民生实事、促进公平正义,要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双安”为基本目标,以法治、德治“双治”为基本途径,以抓好基层、打牢基础“双基”为基本保障,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三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加强党性锻炼、道德修养,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笔记


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笔记

第一,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而不要等到群众反映强烈了,或者上级指示批下来了,才去解决。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焦裕禄同志不等不靠,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他坚持生活简朴、勤俭办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做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条件越好,喝彩声越多,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套、已经过时的看法是错误的、有害的。现在兰考的物质条件与焦裕禄那时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物质上的丰富是焦裕禄同志的愿望。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能丢的。毛泽东同志在全国即将解放之时就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以后马上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调研,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焦裕禄同志那时物质条件非常艰苦,但广大党员干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百姓从中感到了精神的支撑,再苦再累也能看到希望,把精神的力量变成前进的动力。现在条件好了,一些党员干部却不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有的脱离群众,有的贪图享乐,甚至有极少数作威作福,给党和政府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当经常用焦裕禄精神来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困难增加,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上,使艰苦奋斗精神真正成为凝聚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无价之宝。

第三,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同志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从兰考的县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把战胜灾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兰考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他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禄同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治沙、治涝、治碱,都是当时关系兰考民生的实实在在的大事。解决这些问题,就抓住了当时促进兰考发展、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当时焦裕禄同志抓这些工作是身体力行、亲历亲为的,完全没有应付群众,也不是为了做给上级看。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

事、求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去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积极有为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大兴知难而进之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同志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说,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不怕困难,发扬革命精神。面对当时兰考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焦裕禄同志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终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这种精神,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面对困难和挑战,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悲观、被动应付,有的甚至临阵脱逃;一种是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夙兴夜寐思改革,废寝忘食谋发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现在还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倡导。

第五,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兴敬业奉献之风。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抱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每当雨下得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受到的各种诱惑更多、更大,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非常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党员领导干部,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若不警惕,就可能被拉下水,可以说有许多暗礁、暗流、陷阱。面对这种情况,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持慎独慎微,始终记着“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自觉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心得


总书记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在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当中涵养三种气质。

要有气定神闲的底气。真正的底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高瞻远瞩的思想认识。善于系统的理解和把握大局方向,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上级文件精神,辩证分析社会各种现象,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稳得住自己的心神,做到不为浮云所蔽,不被流言所惑。不至于把精力用在投机取巧、经营人脉的歪路上去。另一个是过硬的业务能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干部没有一两把刷子,就会犯本领恐慌症,肯定被人奚落嘲讽。要把时间多花在读书看报上面去,多拜人民群众为师,多学外地经验做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

要有敢于担当的血气。焦裕禄说过:让老百姓吃上饭,这政治错误又能错到哪里去! 有担当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有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不计个人得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治沉疴痼疾的愿望愈加迫切。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怀有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挑重担,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倘若巧言令色徒逞口舌之能,事事瞻前顾后不敢亮剑,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就会褪变成一剂反复滥用的止疼药,最终遭到人民群众的反感和唾弃。

要有刚柔并济的正气。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时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原则是刚,人情是柔。刚正不等于不近人情,刚中带柔方可千回百转;柔韧不代表懦弱胆怯,柔中有刚才能百折不断。特别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在原则和人情之间找准最佳平衡点,既坚持原则立场不动摇,大是大非面前不做墙头草,面对不正之风、不平之事敢于动真碰硬,又要在群众面前弯得下腰子、难得住性子,真心和他们交流,诚心替他们考虑,热心为他们跑腿,做好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做好人民群众的娘家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