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认识见习报告 > 导航 >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认识见习报告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文章标题: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团结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一个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家庭保持和谐幸福的基础,更是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在工作中主张用团结这个武器和一切不团结、不和谐现象作斗争来促进我们的工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全办上下团结干事的氛围基本形成,大家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努力工作,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表现基本得到消除,各项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地区人民群众的认可,特别是对我们鱼化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给予高度评价。实践证明,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团结干事局面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减少了工作中的矛盾和阻力,降低了工作成本,战胜了很多困难,使各项工作落实的更快、更好。
一、团结是一种能力
谈到团结,人们往往把此归结为个人品行问题,其实不尽如此,我们大家都愿意搞好团结,但要搞好团结,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关键是要有团结的能力,要会团结,这就需要我们把团结真正作为一项“工作”来抓,常思团结之益,常干团结之事,不断提高自身团结工作的能力。
提高团结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加强个人修养。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的形成有组织上赋予的职责和权力,但更重要的是一把手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只有加强个人团结意识、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真正带出团结和谐的班子,形成团结共事的局面。在这方面,自己一直在思考,思想上从未放松过警惕,工作中处处维护团结,珍惜团结。把做官当成做人,坚决不高高在上,对事光明磊落,对人胸怀坦荡,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对工作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绝不因客观原因放弃。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日晨练、周一例会、定期义务清扫道路等干部教育管理措施,自己首先做到长期坚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提升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加强对同志们的信任,不见贤生妒,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对在工作中出现的磕碰和纠葛,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勇于承担责任。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时时处处以大家利益为重,先别人,后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对同志“德看主流,才重一技”,使矛盾和问题反映到我这里就不在蔓延。坚持客观公正,树立保护干部意识,看人看工作,看大局,观大事,坚持以教育为主,正面引导,不求全责备,多给同志们机会,把培养干部,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最大荣耀。同时,团结又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你好我好,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掩在一味求“和”的思想束缚下,是毫无意义的团结。对不符合实际的意义不敢批评,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不敢较真,明哲保身,是有害的团结。真正的团结,应到在“碰撞”中形成,在“斗争”中实现。工作中,先后坚持对几名不讲党性原则,喜欢拨弄是非,自由散漫、工作屡出问题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在全办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更重要的是使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在干工作上,促进了团结共事局面的形成。提高团结能力,关键看是否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包揽全部工作,更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因此,作为一把手自己首先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工作上努力做到统揽不包揽,果断不独断,放手不撒手。在班子建设中,自己坚持明确职责划好线,做到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坚持经常沟通连好线,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集体智慧,促进班子团结。做到分工不分家,每项工作明确主管、协管,放手让班子成员去干,给班子成员一个自由的空间和舞台,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不让班子成员为难。重大工作、重要文件、包括重要的汇报材料,坚持召开班子会议,共同研究,广泛征求班子成员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达成共识。工作中把在自己的意见和班子大部分成员意见进行交换,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大胆采用班子成员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争取班子成员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调动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践也证明,班子达成共识,执行起来阻力小,效果好。特别是在重大工作,重要工作思路的实施中,往往班子成员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了自己智慧的火花,对我启发很大,从另一个侧面更坚定了自己团结班子、团结干事的决心。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定期到农村、单位、社区调研,和基层两委会、包村科室干部、驻村指导员、村民代表、群众共同研究村组重大事项,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使我们的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在基层得到更广泛的支持。通过出台《农村退任干部补助发放办法》,激发农村退任老干部参与地区建设的热情,鼓励和调动现任干部工作积极性,效果明显。同时,我们明确要求,村两委会主要干部不能私自向党工委、办事处汇报工作,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对各执一见,主要干部思想不统一的,该办的事都不能办,必须事前沟通,达成共识,共同争取支持。通过此,使基层主要干部之间加强了沟通,学会了团结共事。提高团结能力,要从制度上规范工作,促进团结。只在主观意识上要求干部去团结,往往会使团结成为一句空话,只有从制度上保障,在行动上规范,才能真正形成团结干事的氛围。通过出台《农村两委会干部月例会制度》,办事处坚持每月召开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月例会,要求农村两委会主要干部每月一次碰头会,加强了农村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杜绝农村干部工作决策中的“一言堂”、“家长制”现象。通过出台《一事一议一公开制度》、《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推行财务双签制,确保村组在法律框架下依法自治,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工作,增进了干部感情,促进了团结。提高团结能力还体现在用人和干事上。用对人,干正事,就能促进团结,反之就会破坏团结。在用人上,坚持不任人唯亲,坚持公道用人,用有能力、有素质的人,用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人,坚决不用“污水”和“短木板”的人。我们先后出台《科级干部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干部聘用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管理机制。几年来,先后提拔任用科级干部20余人,给干正事的人位子,使干事的人有平台。二、团结是一门艺术团结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是一门艺术。就像弹钢琴一样,既要十指齐动,又不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要注重工作方法,在协调中寻找统一,才能弹出优美和谐的音乐,才能团结。做团结工作要善于十指齐动。这就是说,团结不是一把手一个人的事,班子成员有责任,科长有责任,干部也有责任。只有大家都讲团结,维护团结,珍惜团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否则就是“乱弹琴”。在这方面,我们落实团结的责任,基层干部不团结,首先是包村科室、驻村指导员的责任;科室干部不团结,首先是科长的责任;科长不团结,首先是分管领导的责任;分管领导不团结,肯定是一把手的问题。在做团结工作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同时,要围绕“主旋律”弹好“协奏曲”。团结要抓重点,但不能只抓重点,在加强思想、工作上要讲团结,更要在生活中、家庭中讲团结。我们时常教育干部树立吃亏的精神,用吃亏来反映干部对人的真诚,对事的决心。班子成员首先带头,工作要比干部干的多,奖金要比干部拿的少。凡事先考虑干部,肯定干部工作中的付出和辛苦,引导教育干部学会吃亏,把吃亏当成福气,勇于吃亏,使干部在工作中、生活中、朋友间、亲人间形成良好的信誉与和谐的氛围。做团结要善于沟通交流。就艺术而言,沟通交流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激发艺术灵感。对团结来讲,沟通交流可以减少摩擦,统一思想,增强协调性。不加强沟通交流的团结,无法长期保持,是短暂的。不及时沟通,往往会被看作是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是误解、猜测、多疑的诱发因素,是思想不一致,意见不统一的重要动因。沟通了,误解可以变为理解,异心可以变为同心。在这方面,我们要求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原则,不道听途说,要尊重客观实际。当面少一句不如多一句;背后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本着对班子负责的态度,对班子成员的不足,当面指出,对班子中不和谐的声音敢于批评,绝不做好人先生。同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深刻剖析,并在工作中努力改正,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积极主动向做的好的班子成员学习,弥补自身不足。通过加强沟通交流,提高自身的团结能力,促进班子之间的和谐。做团结工作要善于创新。创新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很多促进团结的思路、方法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只有结合现今社会体制讲团结,对团结的概念有更新、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效的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使大家团结干事。在这方面,经过认真思考,我们提出,把干部职务晋升、正常工资调整纳入管理干部、教育干部之中,出台相关补充规定,严格申报程序,明确晋升原则和晋升责任,要求本人先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是否与晋升职务相对称,平时表现、工作责任心和工作实绩是否与晋升职务相一致,个人思想修养、做人的成熟程度是否与晋升职务相对应等方面,认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定,由本人选择放弃或晋升,并写出书面理由和申请,经所在科室科长和科室所有干部单独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后,在科室会议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德、能、勤、绩、廉方面对本人进行评议,再由科室拿出同意或不同意推荐晋升书面理由,报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会议研究后,按相关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干部推荐上报区人事局。同时,要求各分管领导、科长要从全面加强干部管理和教育的角度出发,本着对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对本人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不徇私情。并实行科长一票否决制,对不负责任,只做“好人”的分管领导和科长,要承担有关责任。晋升后的干部在工作、生活各方面出现与担任职务极不相称的现象,分管领导要在全体干部大会上作出检查,对科长严格按照《鱼化寨街道科级干部管理补充规定》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干部、教育干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调动干部积极性,促进团结。三、团结是一种氛围团结有大团结和小团结。只团结班子,团结干部,团结工作在身边的人是小团结,能团结工作、生活在身边的所有人,并在社会上形成团结的集体形象是大团结。大团结就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百蚀不侵的氛围,任何不团结现象和破坏团结的人,在这种氛围里都能受到感染,被团结所同化。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首先要能团结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唱反调的人。我们在工作中,只要不是违反原则,只要是为了工作,鼓励大家提意见,特别是提不同意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对和我们工作唱反调的人,我们会耐心的做解释说服工作,但绝不失去原则。对阻挠我们的工作,破坏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人,我们会采取强硬手段坚决打击。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对他们进行教育,反复做思想工作,直至他们从不干事转变到干事,从破坏团结转变到维护团结。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还要处理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来访群众的关系。和其他单位部门之间的业务来往,要互相尊重,不能有平时一个样,关键时另一个样,绝不能对一些单位人员“横眉冷对”,对一些单位“热情有加”,要做到时时处处以一颗平常心,用心工作,路是常走才铺就,人是靠真诚赢得诚信的。处理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能团结,使他们在各方面支持我们的工作,就能为我们的各项事业的推进创造一个上下通达、左右逢源的外部空间。群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对来这里办事的群众,我们坚持首问制,让每一个来办事的群众都感受到温暖。在一些工作还没有达成一致认识的情况下,绝不你向群众这样一说,他向群众那样一讲。我们要求干部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大团结的意识,在群众面前处处讲团结,维护团结。要形成大团结的氛围,就必须树立正气,绝不允许团结起来搞破坏和团结起来搞腐败。团结起来如果是正气,工作力量大,如果是邪气,破坏力更大。在这方面,我们提高警惕,加强监督,从农村财务管理、财物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出台《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等十项制度,规范财物人员行为,严格财务审批、报帐程序,从管理机制上防止农村个别干部团结起来谋取私利。诚然,一个团结的集体都有很多团结的方法和经验,这里,我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算是抛砖引玉,我们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围绕提高团结能力,不断探索、实践,用团结来凝聚人心,以团结来推动工作。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关于提高团结能力的思考和认识体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巡视工作的认识体会


巡视工作的认识体会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开展巡视工作的指导方针、机构和人员构成、职责、巡视对象、范围和内容、工作方式和权限、工作程序、纪律与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巡视工作变得更加严谨了,预示着我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也给那些认为巡视工作是“走马观花”、是“一阵风”的声音一记重重的耳光,而我认为,巡视工作重在加强自律而不是“迎检”。

提高认识。“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对象对巡视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巡视既不是“走马观花”、“一阵风”,在从严治党的大趋势下,巡视是一项常规的工作,也是“让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的一个举措,适应新常态是巡视对象需要做的事情,正确认识才能正确对待。

加强自律。不难发现,有的巡视对象对巡视的目的的理解是有所偏差的,认为是上级对下级的检查,其实不然,巡视是权力行使的有效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所以不少的巡视对象会有一种突击迎接检查的心态,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巡视还是需要巡视对象加强自律,如果“行的端,走得正”,那巡视就是一项常规的工作了。

保持初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跑,不看一时快慢得失,顺利时候能够清醒,不尽如人意时不轻言放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保持韧劲、耐心和热情,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扣好第一颗扣子,走好人生征程的每一步,在广西这片热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巡视是对巡视对象权力和义务的监督,巡视对象是否正确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是巡视的目的,而巡视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巡视对象加强自律。

关于蚕茧价格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蚕茧价格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年秋季我县蚕茧收购均价*元/公斤、最高茧价达*元/公斤,创下蚕茧价格有史以来最高记录,较去年同期增长*%。茧丝价格的暴涨,带动蚕茧收购价格大幅上涨,售茧收入增加,蚕农受益。但在蚕茧价格暴涨的背后,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值得深思。一、茧源偏紧、价格暴涨去年到今年一季度,茧丝价格暴涨暴跌,*月中旬以来上涨速度加快,近期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上涨加速。受茧丝市场行情影响,外县蚕茧收购主体、茧贩对我县秋蚕茧垂涎已久,纷纷踏来争购茧源,手估目测收购统茧,竞相起价,县内茧贩倒进倒出谋取高额利润,县内茧丝绸龙头企业也不得不提高价格收购,致使我县秋茧收购一度最高茧价达*元/公斤,创下蚕茧价格有史以来最高记录。造成目前情况主要原因是国内原材料短缺和蚕茧市场管理不规范。今年*月中旬开始,我国四川重庆地区持续干旱性天气,部分地区的秋茧几乎绝收,加之浙江等产区秋蚕病毒病、中毒事件等,从而引起了国内原料的恐慌,并且在交易市场的推动下,行情不断看涨。国际丝绸价格也不断跟进上涨,形成相互拉动,加之国外客商买涨不买跌的操作心理,使现货价和远期合约价的攀升加速。县内主要是蚕茧管理认识不到位,执法管理乏力,蚕农不理解配合支持蚕茧收烘管理,蚕茧贩子增多,价格飞涨,蚕茧质量下降,龙头企业无法收到优质原料茧,同时高位运行的茧价,龙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一旦茧丝行情回落,龙头企业将损失惨重,将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警惕。二、回顾历史,心有余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际市场丝绸的需求量猛增,1994年我国丝绸出口总额达到了32.75亿美元,丝绸业得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由于丝绸销售旺盛,茧丝供应紧张,1994年上半年的供应缺口约50%左右,国内丝价高达24万元/吨,全年桑蚕茧收购综合均价也创记录地达到16.4元/公斤,蚕茧质量下降。可是,紧接着1995年的形势急转直下,当年出口丝量减少约24%。内国的蚕茧生产连续两年(94、95年)达到67万吨,严重的供大于求,使内外销价格全面下滑,企业成本急剧上升,普遍出现亏损。于是全国发生了大面积的砍桑,桑园面积锐减,行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连续几年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年后,我县**企业也相继破产,生产萎缩,**一度跌入低谷,产业几乎到了蹦溃边缘,直到**年实行了茧丝绸一体化改革,才使产业重新得以复苏。三、几点认识和思考1、质量价格背离,影响茧质提高。茧丝绸产业链上的初始原料(蚕茧),其收购价格的高低仅受供求关系左右,不受茧质的优劣和成本影响,价格越低,茧质越好,价格越高,茧质越差,质量与价格严重背离;方格簇与草笼茧价差偏低,偏低的价差很难调动蚕农用方格簇营茧的积极性,茧贩子倒进倒出赚取高额利润,手估目测竞价收购,毛脚茧也能实现高产高价,这种售茧环境,致使蚕茧质量得不到提高,蚕农质量意识逐渐弱化。2、行政干预淡化,市场面临无序。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逐步淡化。国家对桑蚕茧的收购价格只确定标准中准指导价,对桑蚕茧收购秩序的管理也只强调市场收购准入,对茧质的要求也仅作为行业自身标准并最终由市场决定。蚕茧管理乏力,市场秩序不稳,价格暴涨暴跌,市场竞争无序,蚕农、龙头企业利益得不到保障,产业发展受到牵制。3、价格大起大落,产业风险增加。大起意味着大落,茧丝价格继续过度攀升,秋茧收购价暴涨,茧丝绸行业整个产业链间利益分配失衡局面将进一步恶化,这将迫使丝绸加工企业和国外市场调整生产结构,进一步减少原料用量,使已经萎缩的需求更难恢复。供求形势可能将彻底逆转,行情急速回落,将给产业链上各环节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经验和现实告诫着我们,在产销供求矛盾尖锐,行情非理性波动,险象出现时,行业发展需要的是理性和睿智,政府要规范蚕茧市场,加强收烘管理,维护收购秩序;引导农企联合,培育蚕桑基地,提高蚕茧质量;建立有效机制,调节利润分配,共抵产业风险;使茧丝绸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烟草: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


烟草: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关系到烟草发展的长远大计。放眼市场,谁能赢得市场竞争力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它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如何估量都不为过。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确保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这已成为烟区各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

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的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统筹指导,协调各部门间的行动。全面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市级公司与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与各烟叶站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协会、各烟站与各烟叶收购点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逐级负责,确保层层落实。实行分公司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烟叶站挂钩联系村委会、烟站职工分片负责村组、承包到片,做到责任落实,任务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最终形成“四定四包两挂钩”的工作机制(“四定”即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四包”即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两挂钩”就是工作业绩与工作经费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

二、加大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认真传达贯彻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精神,逐级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烟叶生产结构优化,切实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发放《告烟农通知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烟农户主会等方式,将优化烟叶结构的政策和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的补贴政策切实宣传到每位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是一项惠农政策,取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烟农积极性,让烟农自觉、自愿去做,为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以“卷烟上水平”为统领,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按照“部门实施、逐级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以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干部职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各级县级分公司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认真准备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乡(镇)、烟站,建立从分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到烟叶站站长、点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确保通过行业干部职工的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共识,为优化烟叶结构,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对科技员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励广大烟草科技人员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加大田间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指导力度,切实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引导烟农在田间生产环节自觉消化不适用烟叶,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应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提高培训质量的新途径,在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材料方面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寻求新突破,推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严格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一是严格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要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各地要根据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

烟草: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第2页

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二是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同时,规范合同签订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三是强化合同管理。坚持以合同制为主线,结合实际和结构调整,合理约定单产、签订株数,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严把用种、物资供应、商品化育苗、合同签订和大田面积落实“五道关口”,强化过程控制,切实把合同制作为落实计划的根本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全过程,确保生产量落实到位,确保收购量、优化结构目标圆满完成,做到既控得住、又稳得住。

五、强化科技支撑,坚持标准生产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核心是改善烟叶质量、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求,前提和基础是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紧扣特色优质烟叶主线,抓好标准化生产。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合理布局,优化品种种植结构。以“市场引导、合理布局、区域种植、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的布局、品种优化指导方针,严格选择适宜优质烟生长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保证烟叶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把品种结构调整与工业企业原料需求结合起来,与基地单元建设配套起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品种优势在提升烟叶质量中的作用。二是抓好壮苗培育。严格按照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强技术培训,落实技术措施,尤其要抓好剪叶、炼苗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烟苗茎杆的韧性,增强烟苗抗逆性,确保烟苗移栽入大田后还苗期缩短,大田生长的状况良好,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节令意识,抓好最佳节令移栽。移栽的时期直接关系到烟叶成熟期间的气候环境条件,因而对烟叶品质和香气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最佳节令移栽既有利于烟株和根系的生长,也可避过成熟期低温,有利于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及香气物质的形成,是烟叶养成熟度和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措施。要进一步提高对最佳节令移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烤烟在最佳节令内移栽。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揭膜培土措施对于改善烟株根系生长环境、促进养分吸收、促进上部叶开片,提升烟叶品质和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田间管理期间,突出抓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五是适时封顶,合理留叶。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打顶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重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9片左右(红大17片),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7片左右(红大15片)。六是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成熟度是制约烟叶质量的关键要素,成熟与否决定烟叶质量的优劣。为了提高下部叶的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在成熟采收时严格执行成熟采收标准,全面实行成熟采收“看守制”、“准烤证制”和“锁长制”,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原则,彻底杜绝抢青采烤现象,切实做好成熟采收工作。积极推广卧式密集烤房烘烤,努力降低烘烤损失,提高烘烤质量。七是抓好“三化”建设。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三化”建设,是解决烟叶生产深层次矛盾、提升优质烟叶供给能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三化”是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支撑,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检验“三化”成效的重要标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对烟叶生产过程的有效掌控,才能保证大批量烟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才能适应“532”、“461”品牌发展的原料需要。八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统起来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严格规范操作,做好消化处理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主要措施就是把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严格落实国家局、省局对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处理办法扎实做好不适用烟叶的消化处理工作。一是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叶标准。要消化处理的烟叶主要是在田间消化掉底部两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烤后品质较差的脚叶,和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厘米、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二是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机。消化处理时,要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确保不影响整株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消化的两片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开始摘除、销毁,消化的一片顶叶在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采烤时统一摘除销毁。三是正确掌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方法。摘除不适用烟叶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无露水时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为避免接触病株传染病害,要先摘除健壮烟株,后摘除病株。在底脚叶摘除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菌防病药剂,防治病害发生。四是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总体要求是: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用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处理。依据片区连片规模,按照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同一片区5天内完成消化处理任务的要求,适当设置鲜烟叶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及作业组数量。按照“烟农采摘不适用鲜烟叶→运送至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过磅员称重→开单员登记造册→烟农签字确认→开单员开单→切铡手切铡毁形→再利用”的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五是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坚持“三为主”,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为主,组织实施以乡(镇)、村、组为主,采摘以烟农为主。各分公司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办法,并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乡(镇)、烟叶站具体负责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村、组、合作社和服务协会负责具体实施,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烟叶站点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检查验收到户,确保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落实到位。六是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专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补贴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

七、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防灾减灾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灾抗灾准备工作,做到科学应对。一是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气象灾害实时动态监测、精细化准确预报预警,增强全省烟叶生产抗御气象灾害能力。针对干旱、洪涝、冰雹、病虫等自然灾害,早预报、早防范,及早启动抗灾预警响应机制,做到防灾减灾组织到位、设备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有力有序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切实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二是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统防统治为措施,以切断烟草病虫害初侵染和再侵染途径为重点,不断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以准确的预测结果指导防治,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规范烟草农药的购置和使用,有效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使用安全性。三是建立烤烟种植风险防范互助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烟草补贴、烟农投保、分类保险、分类补偿、基金运作、滚动使用”的原则,建立由烟草、烟叶生产主体、气象、保险等组成的烤烟种植风险互助补偿机制。烟草部门结合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和不同种植规模,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补助。

八、加强专卖监管,提高市场净化

专卖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确保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落实到位。一是做好将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政策列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补充条款的检查监督工作,杜绝空合同、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二是掌握烟农不适用鲜烟叶采摘进度和合同履约率,检查是否有未交售不适用鲜烟叶的烟农;如有则调查其原因,防止烟农违约和不适用鲜烟叶外流,确保不适用鲜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三是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田间消化鲜烟叶堆捂销毁的现场监督,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不适用鲜烟叶补贴兑现的张榜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四是建立烟叶市场监管评价体系,积极协调公安等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囤积、加工、贩运烟叶等行为,从源头加强控制,不断提高市场净化率,为田间消化处理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保障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落到实处。

九、坚持聚约收购,强化收购管理

严格坚持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收购管理。一是抓好入户预检。认真抓好烟农、预检员、验级员、质检员四个层面的收购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分级扎把技能。完善预检工作制度,按照分片包户、预检到级、的要求,统一预检工作流程,统一预检签封办法,不断提高预检效率和质量。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提高预检到位率,提高分级纯度,做到部位清、色组清,确保入户预检工作有实效。二是严格规范收购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封闭式收购和编码验级,坚持逐级收购和逐把定级。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做到质量和总量两手抓,坚决把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摆在烟叶收购的首要位置抓好、抓实。按照“入户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验证入点、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聚约式收购程序。所有进站烟叶,一律按照“验证、发号、排队、初检、编码、定级、过磅、确认、复秤、入库”流程进行收购。三是强化收购质量管理。按照“入户预检、考核到人,进站初检、编码定级,入库验收、逐包检验,定期巡视、及时反馈”的收购质量控制程序,实现质量全程控制。坚持“扎把不纯不出户、预检不过不出村、等级不清不进站、三混烟叶不入库”的烟叶收购“四不质量保障底线”,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同时成立收购入库质量管理组,负责烟叶收购点(组)收购眼光的平衡、收购指导样品、等级合格率进行检查及烟叶入库过程出现的质量争议进行处理。

烟草: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烟草: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目前,从全国烟叶库存水平看,在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卷烟生产需要,但从库存结构看,有很大比例的烟叶是低次等烟、上部烟等不适用烟叶,出现供需失衡。随着重点品牌的加速发展(,重点品牌销量占全国总销量61.6%,同比提高6.75%)和卷烟结构的快速提升(1至三类烟销量比重占45.6%,同比提升6.88%,五类烟比重下降4%),对高等级烟叶需求量加大,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如何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已成为各烟区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关系烟草长远发展的大计。只有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才能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供给。

一、抓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协调

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性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烟草部门、烟农等多方达成共识,密切配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才能取得实效。

1、成立领导小组,抓组织协调。由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统一部署和指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逐级负责制,齐抓共管促落实。以签订责任状为手段,由市级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烟站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协会、烟站与烟叶收购点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3、实行“442”工机制,以激励促落实。实行分公司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烟叶站挂钩联系村委会、烟站职工分片负责村组、承包到片,实行“四定四包两挂钩”(简称“442”工作机制),即工作制,“四定”: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四包”: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两挂钩”:工作业绩与工作经费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用激励的办法把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抓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广大干部职工是否能够严格管理,广大烟农是否能够规范操作。因此,要坚持宣传到位、影响到户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切实将政策、措施、标准和要求及时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使改革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分发挥烟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的完成。

1. 政策宣传到位。逐级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将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及省局公司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会议精神、政策措施、收购价格、补贴标准等迅速传达、宣传至乡镇、村组、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通过精心测算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前后各项成本费用,以算账对比的方式,帮助烟农算清增收账,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让烟农自觉、自愿参与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中来,切实保障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在田间。

2. 宣传形式多样。要强化宣传力度,及时将政策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做到“四有四到位”,即每村有一条宣传标语、每组有一张海报、每片有一块公示牌、每户有一本宣传手册,确保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把政策真正交给基层和烟农,确保每个干部职工清清楚楚、每户烟农明明白白。同时,要丰富宣传形式,根据基层干部、烟草职工、烟技员、烟农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各地要结合实际,找准宣传发动与其自身利益的结合点,灵活运用分析形势、算账对比、新闻媒体、培训教育、广播电视、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发放小册子和告烟农通知书、手机短信、召开群众会、组织宣传工作组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抓方案制定,确保有序推进

各地要结合历年烟叶生产实际,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台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实施方案》,明确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的责任主体,明确田间消化不适用烟叶的部位、标准、操作方法、考核管理办法及补贴办法。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系统制定工作方案,以村组为重点,以烟农为关键,因地制宜、实事

烟草: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与建议第2页

求是,充分考虑山区、半山区和坝区等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乡镇、村委、村组三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措施、责任和考核管理办法。全州上下做到“镇镇有方案、村村有措施、户户有责任”,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上下呼应,前后关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各层各级都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考核、有验收的有利工作局面,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培训指导,提高技术水平

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以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干部职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从分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到烟叶站站长、点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制定具体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编制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乡(镇)、烟站。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五、抓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1. 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

2. 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同时,规范合同签订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

3. 强化合同管理。坚持以合同制为主线,结合实际和结构调整,合理约定单产、签订株数,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严把用种、物资供应、商品化育苗、合同签订和大田面积落实“五道关口”,强化过程控制,切实把合同制作为落实计划的根本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全过程,确保生产量落实到位,确保收购量、优化结构目标圆满完成,做到既控得住、又稳得住。

六、抓标准生产,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核心是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求,基础在生态,载体为品种,保障在技术。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紧扣特色优质烟叶主线,根据不同卷烟品牌的需要,把产区布局、烟叶品种、关键技术有机统一,抓好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1. 以卷烟需求为导向,优化布局,优化品种。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需要以不同产区、品种、部位、高等级、风格更显著的烟叶为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在烟叶质量中的作用,把生产布局及品种结构调整与卷烟工业原料需求结合起来,与基地单元建设配套起来,根据卷烟对烟叶风格特色的需要,把产区布局在最能彰显该种风格特色的生态环境区,选择能充分彰显出这种风格的烟叶品种。

2. 以科技为支撑,把技术落实到田。培育壮苗高茎,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奠定物质基础。确保在最佳节令移栽,以利于烟株在最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和成熟。在田间管理期间,突出抓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适时封顶,合理留叶。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打顶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重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田烟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9片左右(红大17片),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7片左右(红大15片)。坚持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成熟度是制约烟叶质量的关键要素,成熟与否决定烟叶质量的优劣。为了提高下部叶的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在成熟采收时严格执行成熟采收标准,全面实行成熟采收“看守制”、“准烤证制”和“锁长制”,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原则,杜绝抢青采烤现象。推广密集烤房烘烤,提高烘烤质量。

3. 以“三化”建设推进调结构。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是解决烟叶生产深层次矛盾、提升优质烟叶供给能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对烟叶生产过程的有效掌控,才能保证大批量烟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才能适应“532”、“461”品牌发展的原料需要。

4.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统起来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七、抓规范操作,做好消化处理

把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措施。要根据国家局、省局对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的要求,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消化处理办法,确保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1. 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叶标准。不适用鲜烟叶主要是指底部两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烤后品质较差的脚叶,和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厘米、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

2. 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机。消化处理时,要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确保不影响整株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消化的两片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开始摘除、销毁,消化的一片顶叶在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采烤时统一摘除销毁。

3. 科学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摘除不适用烟叶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无露水时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为避免接触病株传染病害,要先摘除健壮烟株,后摘除病株。在底脚叶摘除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菌防病药剂,防治病害发生。

4. 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总体要求是: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用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处理。依据片区连片规模,按照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同一片区5天内完成消化处理任务的要求,适当设置鲜烟叶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及作业组数量。按照“烟农采摘不适用鲜烟叶→运送至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过磅员称重→开单员登记造册→烟农签字确认→开单员开单→切铡手切铡毁形→再利用”的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

5. 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坚持“三为主”,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为主,组织实施以乡(镇)、村、组为主,采摘以烟农为主。由乡(镇)、烟叶站负责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村、组、合作社和服务协会负责具体实施,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烟叶站点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检查验收到户,确保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落实到位。

6、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专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补贴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

八、抓专卖监管,提高市场净化

专卖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确保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落实到位。一是做好将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政策列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补充条款的检查监督工作,杜绝空合同、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二是掌握烟农不适用鲜烟叶采摘进度和合同履约率,检查是否有未交售不适用鲜烟叶的烟农;如有则调查其原因,防止烟农违约和不适用鲜烟叶外流,确保不适用鲜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三是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田间消化鲜烟叶堆捂销毁的现场监督,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不适用鲜烟叶补贴兑现的张榜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四是建立烟叶市场监管评价体系,积极协调公安等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囤积、加工、贩运烟叶等行为,从源头加强控制,不断提高市场净化率,为田间消化处理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保障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落到实处。

九、抓聚约收购,强化收购管理

严格坚持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收购管理。一是抓好入户预检。认真抓好烟农、预检员、验级员、质检员四个层面的收购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分级扎把技能。完善预检工作制度,按照分片包户、预检到级、的要求,统一预检工作流程,统一预检签封办法,不断提高预检效率和质量。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提高预检到位率,提高分级纯度,做到部位清、色组清,确保入户预检工作有实效。二是严格规范收购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封闭式收购和编码验级,坚持逐级收购和逐把定级。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做到质量和总量两手抓,坚决把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摆在烟叶收购的首要位置抓好、抓实。按照“入户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验证入点、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聚约式收购程序。所有进站烟叶,一律按照“验证、发号、排队、初检、编码、定级、过磅、确认、复秤、入库”流程进行收购。三是强化收购质量管理。按照“入户预检、考核到人,进站初检、编码定级,入库验收、逐包检验,定期巡视、及时反馈”的收购质量控制程序,实现质量全程控制。坚持“扎把不纯不出户、预检不过不出村、等级不清不进站、三混烟叶不入库”的烟叶收购“四不质量保障底线”,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同时成立收购入库质量管理组,负责烟叶收购点(组)收购眼光的平衡、收购指导样品、等级合格率进行检查及烟叶入库过程出现的质量争议进行处理。

十、抓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考核,检查考核注重严、细、实,实行分环节、全过程检查,确保工作“四落实”,即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内容应包括宣传培训、组织发动、面积落实、规划种植、技术方案、操作要求、鲜烟叶销毁处理办法、痕迹管理、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等。检查形式多样化,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政府与公司检查相结合、实行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村对户检查,实行州公司对县公司、县公司对烟站、烟站对烟农检查。通过层层检查,层层验收,建档立案,切实做到监督到位、核实到位,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赵全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分析烟叶工作形势,坚定信心、加强落实,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充分认识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意义。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卷烟上水平”的战略需要,是烟叶资源配置改革的现实需要,是烟草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水平提高过程的一个新环节,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新技术措施。二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曲靖市要巩固优质烟叶原料基地的龙头地位,必须牢牢把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烟叶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烟叶发展水平。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计划合同是关键,重点要加强种植收购合同管理,合同要约定种植面积和株数、约定清除不适用鲜烟叶部位和数量、约定鲜烟叶田间处理办法,合同要落实到烟农互助组;在清除不适用鲜烟叶过程中,重点要处理好1片顶叶的问题,将1片顶叶处理在烘烤前。三是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好工作措施。要全面加强计划管理,抓好面积落实、培育壮苗、合同签订等工作;全面加强标准化生产,抓好最佳节令移栽和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工作;全面加强田间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规范操作、严格监督,确保此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实现总量、质量、结构“三丰收”,确保实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为全省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国家烟草专卖局高瞻远瞩、顺应行业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云南烟草勇攀高峰、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云南省局(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做优做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也是云南烟草商业转变烟叶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促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大任务、巩固提升烟叶竞争力的新路子、促进烟农增收的新途径。各级烟草部门要认清形势,加强对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