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 导航 > 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文章标题: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市以来,市人才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人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作用,有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
___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重点帮助___实现更大突破”,并写进___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新形势给我们的人才服务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将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对___提供扶持。我们将积极策应省人事厅和苏州市人事局扶持,重点建立和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创造各类人才来宿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提供周到的人事人才服务。
为此,我认为应该围绕“三个中心”,抓住“三个重点”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围绕“三个中心”:
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后发快进,跨越发展,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___”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明确了“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五大发展战略。人才服务工作要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上做文章,在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促进各类人才充分就业,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良好的人事人才服务。
二是围绕“___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市“十一五”人才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发展目标,就是“必须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不断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重要智力支撑作用,为“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措施中提出“坚持改革创新,建立有利于人才集聚和发展的运行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加大对现有人才存量的调整,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人才服务工作要以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的功能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
三是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把发展的着眼点集中在如何大力开发人的智能,发展人的才能和创造性上。我们人才服务工作就要围绕这个着眼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人才素质,营造“四尊”氛围,为充分激发人才潜能,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
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着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市人才状况总的来说,存在人才总量小、素质较低、分布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要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依靠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发挥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予以解决。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文件精神,落实引进人才待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宣传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引导人才到重点行业、关键岗位建功立业。同时加强人才市场招聘工作,多举办综合性、专场性和网上人才招聘会,积极组织赴外招聘等,搭建人才引进平台。进一步完善“专项事业编制”人才派遣服务办法,促进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搞活用人机制,积极吸纳紧缺和急需人才来宿工作。另外注重开展学历教育和社会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扩充人才总量。总之,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着眼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合理配置并开发利用好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服务机构直接担负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职能。人才中心应突出公益化、社会化服务,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建立毕业生就业登记制度,免费为毕业生发布求职信息,免费推荐就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举办公益性毕业生人才招聘会。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和未就业毕业生人事代理服务,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环境。
三是着眼推动职能转变,构建人事人才公益性服务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益性人才服务体系,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就要认真履行人事部门赋予的管理职能,同时履行政府职能延伸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贯彻省市关于人才市场管理、人才招聘活动管理、人才流动管理等文件规定,推进人才市场法制建设、规范人才市场运行、加强人才市场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人才市场秩序。加强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突出公益性。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公益性人才交流平台。建立权威性人才供求和人才薪酬信息发布制度。以人事档案、人事关系、职称、社会保险为切入点,提供全方位人事代理服务等。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部分服务项目可逐步向少收费、不收费过渡。同时要抓住建设___苏州工业园区的有利时机,将人才服务范围及时拓展到园区,

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省厅和苏州人事局的支持与协作,在园区建立服务阵地,构建完善全市人才服务平台。《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市人才中心积极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时代呼唤人才 人才推进事业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现今,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我建国路街道党工委明确提出: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现就我处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汇报如下:

一、全面学习贯彻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倡导科学的人才观

从2004年起,中央、区、州、市分别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总结交流了人才工作经验,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我建国路街道办事处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同时把传达会议精神做为中心组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宣传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处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处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已体会到加强人才工作是我党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三个观念”也已牢固树立,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了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情况,好的做法

1、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发展活跃人才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观念已充分被我处实践所证实。如在我处南五工二村、党支部书记江志清在90年代初头办砖厂、发家致富,成为了党员致富带头人,98年我处党委将其放在支部书记的岗位,发挥出他敢拼、敢闯、思维活跃的优势,通过建小康村,建市场等一系列举措,突破农村转变成为城区难的瓶颈。又如:今年我处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和人才工作相互促进,新基大卖场、南五工二村酒店项目、麦趣尔乳制品加工、几个市场的改扩建等不仅拉动了辖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我辖区带来了大量的人才、企业科技人才。

2、以提高科学素质和强化技能为手段,培养自身人才

随着昌吉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我辖区已由农村办事处向街道办转变,辖区农民身份也正向市民身份转变,传统的耕地种粮,出大力、流大汗的生产方式已被淘汰。为此我处把提高辖区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居民劳动技能培训与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培养乡士人才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我处就开办各种培训班10余次,各类咨询活动20场次,各村也依托高等院校,选派多名村干部进修。辖区大部分农牧民也逐渐对市场经济有了足够认识,也掌握了各种实用技术,从业竞争力大幅提高,有很多已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社会新型人才。另外,办事处又通过开展“四培养”活动,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并以“模拟班子”的形式给他们充分的锻炼机会。另据统计现辖区八个村组已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且有近40%的农村子女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为培养本地人才,我处部分村组还对每年考上高等院校优秀学生进行现金奖励。

除辖区各村组外,办事处机关更是重视干部职工的培养,目前我处共有干部职工53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3 %,大部分在职人员都有很强的进取心,通过参加自考、成人、电大等形式提高学历和业务能力。办事处也常选派人员参加各类岗位培训,敢于放手压担子加强工作人员的实践锻炼。可以看出我处工作人员已初步树立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村组,学习型科室也都积极推动了人才战略。

3、采取岗位竞聘和完善约束激励机制,管理考核人才

办事处是今年新成立的单位,根据街道办事处岗位设置和行政职能的不同,年初我处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了大幅调整,调整中我处充分考虑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特长和自身意愿。现处领导干部的学历全部在大专以上,其中还有两名研究生,领导年龄层次有所下降,平均年龄为38岁。

人员配置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后,今年我处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在环境卫生、信息报告等方面都明确了奖惩标准,同时办事处还完善了各种制度20余项,通过制度进一步管理人才、约束人才、奖惩分明的机制已初步激励了人才的干劲。

三、制约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障碍重重,用人亟需革除弊端。

仅从我建国路开展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深挖,我们看到受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影响,也受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法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当前摆在展开人才工作面前的障碍主要有以下:

1、观念方面的障碍:在用人上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封闭保守现象很难完全转变,这使人才开发工作力度与第一资源地位相差甚远。同时人才自身观念也存在安于现状、怕冒风险。表现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转移力度不大,科技人员领头创办企业的氛围不浓。

2、机制方面的障碍:人才选拔机制框框多,门槛高,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取向,特别是从我们机关和事业站所来说,和其他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在人才流动上缺乏活力,普遍存在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现象,急需的人才不能安置,混日子的人员不能打发。社会保障机制也不配套,导致单位改制难、人员分流难。加之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财政全额拔款,干多干少所得相差无几,分配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人才的贡献与其报酬不对等,人才的

价值不能得到合理体现,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

3、体制方面的障碍:产、学、研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部门、单位之间缺少沟通、协调,不能形成统一的人才保护政策。

4、环境方面的障碍:人才的创业环境包括金融保障,项目支持,风险投入,教育培训等,目前我市为了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是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征用、贷款、户籍等,但各类政策优势不够明显,法制环境也有待改善,缺少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示范基地。

四、明年人才工作的重点打算和工作思路

1、强化“四种意识”,开发人才资源

“四种意识”:一是“一把手工程”意识,街道党工委将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一把手主抓人才工作,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来抓引才引智工作;二是“人才标准多样化”意识,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三是“人才至上”意识,即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达到既用人之长也容人之短;四是“人才大开发”意识,采取“使用性开发”、“政策性开发”“储备性开发”等多种方式,如:进行合理性岗位调整,加大中小额贷款力度,建立乡士人才库,建立科技示范户,强化机关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以各种方式来推动辖区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大开发。

2、营造“四个环境”,实施人才服务

首先是政策环境,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导向作用,以达到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社会风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市场环境,创建本辖区的人才市场,发挥事务所作用,通过周到服务、规范运作,科学指导,有力监督,来完善本辖区人才市场体系;四是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创新“四项机制”,推动人才工作

“四项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二是建立淘汰机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终身制,在街道办建立起人员绩效考核档案,以动态管理解决有进无出的问题;三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如在我机关今后将根据“德、能、勤、绩、廉”的考核结果,逐步拉开收入差距;在事业站所推行岗位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入股分红制等;在村组干部中量化、细化考核,扩大奖优罚劣的范围和标准,使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先富起来;四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改变选人用人上的随意性,明年我处将对下设事业站所进行相应的人事改革,推行新进人员考试制、劳动关系聘用制,坚决按照“进人必考、竞争上岗”原则用人。

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思考心得


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思考心得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构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之一,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供血等。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近几年来不断得到加强并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网络体系的框架,尚能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但由于财力投入不足,市、县、乡、村四级疾控、妇幼、卫生监督网络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足,乡村防疫、妇幼专干不专,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尤其是乡、村预防保健工作不能得到落实、卫生监督工作出现空白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逐步解决市、县、乡、村四级防疫、妇幼、卫生监督人员的编制及经费保障,逐步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覆盖全市城乡、惠及全市人民的应急救援网络。

一、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情况和现状

我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境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山丘为主,岗平相当,水面较少。末总人口460.88万人,其中农村占65%。现辖两区一市八县,共250个乡镇,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纬24°53~26°50’,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因南北气流受南岭山脉影响,太阳辐射,形成多种类型的立体分布,垂直和地域差异大,是洪涝、冰雪、干旱等自然灾害、瘟疫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好发区。全市目前建设有急救中心1家,传染病医院1家,中心血站1所,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及机构分别12个,二级以上医院36家,农村乡镇卫生院24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家,设有专兼职乡镇防保专干253人,妇幼儿保专干345人,基本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和市、县两级卫生监督体系。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一直以来尤其是历经“非典”之后,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全市12个疾控中心共有在职人员6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90人,占79.9%;管理人员44人,占7.2%;工勤人员79人,占12.9%。占地总面积近80亩,其中市疾控中心20亩,各县级疾控中心平均占地5.4亩。固定资产4156.68万元,其中房屋建筑2554.91万元,专业设备1479.27万元,其他资产122.5万元,完成了市、县两级12所疾控中心业务大楼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用房基本达到省卫生厅规定的标准要求,检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防控水平上了新台阶。

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均能组织开展急性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处置一般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开展食品、环境、水质、空气等健康危害因素的检验检测和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检验检测工作,能够承担辖区内生物制品的管理、实施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疫情信息管理、对下级疾控机构人员的培训指导、对同级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防治的指导等工作任务。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及96.25%的乡镇卫生院开通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实施了疾控机构规范化管理,强化了队伍建设,加强了“非典”、人禽流感、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及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救灾防病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郴州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相对需求来说,公共财力对疾控体系的经费投入不足,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均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工作经费少,规划免役等专项经费没有按政策落实等问题;尤其是县、乡防保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没有得到解决,导致防保队伍不够稳定,工作难以开展,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重点疾病防控的部门责任有待进一步协调落实,艾滋病、狂犬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防控工作没有形成政府牵头、多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

(二)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由于政府越来越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在政策上给予了更多地倾斜,资金上加大了投入,各项工作措施逐渐到位,促进了我市妇女儿童保健事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先后争取了5个国家、省妇幼卫生项目在我市的9个县区实施,促进全市妇幼卫生系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完善服务功能,加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并在项目地区探索并建立贫困孕产妇救助机制,改善妇女、儿童享受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通过分批分期开展创建乡镇卫生院产科合格县活动,全市产科软硬件建设极大改善,已有8县区通过了卫生厅验收合格,全面提升了我市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的整体水平。目前12个妇幼保健院的基本建设初具规模,业务用房、器械与人员已经基本完成三配套。全市妇幼保健网络基本建立,工作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指标、服务指标普遍得到改善,孕产妇、儿童死亡率稳中有降。


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思考心得第2页

受经济、文化、生育观点、保健意识、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孕产妇死亡率近年来稳中有降,下降速度不快,有时甚至反弹,其中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死亡占了近一半比例;受婚前医学检查率直线下降的影响,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从的10‰上升到的14‰;财政对妇幼卫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的需要,全市绝大多数乡镇防疫、妇幼专干的工资未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全额保证,造成专干不专,无偿服务难以落实;城乡、县域间妇幼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和队伍建设滞后,基层妇幼保健机构重临床、轻保健,群体保健工作陷入困境;流动妇女(农民工)的卫生保健服务和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三)卫生监督体系逐步建立

根据中央和省作出关于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把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列为公卫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进行精心策划、精密部署,于11月成立市卫生监督所,定编60人;通过盘活土地,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在原址兴建成了一栋3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同时换新了办公用具,添置了执法取证设备和交通工具。目前,该所拥有执法车辆7台,快速检测设备16台,摄像、照像等取证设备12台,电脑46台,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各县(市、区)卫生监督所分别于至先后成立,目前,全市共有卫生监督员225人、卫生监督业务用房7224平方米(含借租用房),先后有北湖、苏仙、安仁、永兴、汝城、宜章、临武等县被纳入国家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装备县,配备了车辆、电脑及部分快速检测设备。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已逐步建立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查处了一大批涉嫌食品制假、售假、“无证”经营、“无证”行医等社会反响强烈的大案要案。为提高我市公共卫生质量、规范医疗服务市场、防止职业危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确保我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有效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财政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11个县(市、区)卫生监督所仅永兴、桂阳和北湖区有属于自己的业务工作用房,其余均为临时借或租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全县卫生监督工作需要;乡镇基层卫生监督体制尚未建立,农村乡镇卫生监督频次、效果不达标甚至出现监督空白,卫生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四)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

,由上级拨款50万元和6台救护车,我市由市第一人民医院投资300万元在市一人民医院急诊大楼基础上建成郴州市急救中心,三年多来共成功抢救病人17468人次,急、危、重症病人院前抢救成功率达93%以上。市中心血站建立以来,发展迅速,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市传染病医院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加强,11个县级传染病病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12月,经市编委批准设立了郴州市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市院前急救的统一指挥调度等工作。目前,该单位人员已经到位,正在筹备全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和单位运行方案。但目前资金匮乏、人员编制短缺是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指挥调度平台开展工作的最大困难。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为社区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机构。,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市委、市政府也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安排了启动和专项资金经费90万元,并修订了《郴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市城区及资兴市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个,其中北湖区设中心5个,站6个,苏仙区设中心3个,站5个,资兴市设中心3个。

今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我市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被列入第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为推进社区卫生工作,我局统一下发实施方案、评审细则、指导意见、考核办法,召开专题会议,对人员、房屋、设备等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同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里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社区卫生服务师资培训,护士转岗培训,将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了规范化的继续医学教育,举办了全科医师培训班。目前,北湖区燕泉、北湖、开发区及苏仙区陈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4家新一轮场地改造装修建设基本完工,并正式运营;其余除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在进行房屋改造建设的同时,正创造条件,加强配套建设,制定统一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标识标牌、宣传橱窗,添置办公设施和医疗保健设备。

由于政府没有完全履行为社区卫生服务“买单”职责,造成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靠医疗服务的有偿收入承担房屋费用支出、人员工资支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药补医”、“以医养防”现象依然存在;加之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基本医疗设施陈旧、设备简陋缺乏、人员难配置、到位的人员素质差,运营成本高、宣传不深入等等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多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还处于摸索中,“六位一体”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二、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控制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急救、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构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之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只有同步加强建设、相互注重协调配合,才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途径

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始终坚持的方针,要达到预防为主的工作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动员、领导、投入、服务和监管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同时加强监管,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方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免疫、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卫生应急、急救等各项工作措施在市、县、乡、村四级层层有机构负责,有组织保障,有人员落实,有社会监管,最终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和发展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条件。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主要责任就是维护和增进全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服务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利民惠民,让农村和城市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投入、解决编制、稳定队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要加大对市、县、乡、村四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县疾控、妇幼、卫生监督、乡镇防疫、妇幼专干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及必需的房屋及治疗检验检测设备监督执法工具,合理解决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报酬,使基层预防保健工作人员能安心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确保队伍稳定。充分发挥县级预防保健机构的龙头作用,强化乡镇防保专干、妇幼专干和卫生监督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枢纽”功能,加强村级卫生室的网底建设,使松散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能够不断坚固起来,实行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二是要加大对市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投入,尽快解决其工作用房及指挥平台建设费及院前急救网络建设费用,增加其人员编制(要正常运行,至少需12人,但仅4个编),建立健全指挥有力、功能完善、反应灵敏、高效快捷、信息通畅、覆盖当地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确保救援需要时,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救治,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疾病对人民身体的伤害。三是要逐步增加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等常见多发病的防控经费,使危害人们健康的重点传染病、多发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二)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落实公共卫生相关责任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公共卫生更是一种政府责任。如艾滋病的防控需要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妇幼保健工作牵涉到计生、民政等部门,紧急救援工作与公安110、交警122号码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必须得到各宣传媒体的大力支持,职业病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与控制,又与安监等部门相关连等等,所以,公共卫生需政府牵头,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方能达到预防疾病、减少伤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由于长期以来财力投入不足,基层尤其是乡镇防疫、妇幼专干工资待遇没有保障,导致专干不专,人员不稳定,基层防保队伍人才匮乏,基本素质低下。必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加强在岗人员培训,对新进人员要提高准入条件和水准,尽快提高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尤其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建议将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管理

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市精神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而作为全市唯一的精神病治疗机构市精神病医院,因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老住院楼属危房,亟待改造和维修,门诊业务用房面积小,不能满足业务工作需要。新住院楼总造价1300万元,政府只投入110万元(系争取的国债资金,地方政府财政未拨任何专项经费),全靠医院举债建设,医院负债1600余万元,资产负债率达57%。尽管住院病人多,但医院收费水平低(日均床日费用85元),处于亏损经营,职工福利待遇差,加之精神病专科机构地处偏僻,生产生活环境差,交通不便,导致人才难留,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且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建议把精神卫生工作作为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精神卫生管理体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精神病专业治疗机构转为精神疾病专业防治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建立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经费保障制度,采取措施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保护,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以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公民的精神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对精神病人实行社会救济。

新锐人才心得


新锐人才心得

我认为首先是指青年员工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提升自我更新的潜力。如今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新事物不断涌现、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务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潜力,不断充实完善个人知识结构,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储备随时处于充足且新鲜状态。

第二,务必紧跟时势、与时俱进,长于观察和分析,善于思考和总结,持续思想上的新。在工作中,新锐人才就应在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探讨事情的思路上,与当下时势接轨,持续自己新鲜、明确的观点和看法,用心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建筑起自己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独立坐标系。

曾有人说过:每个人都曾是一颗有棱有角的小石头,最终被生活磨成了一个球。而在我看来,新锐之锐,首先就是要锐在这些棱角上。[由整理]

一是新锐人才就应时刻将自己身上的角伸开,持续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敏锐度,持续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持续前进的热情和动力。当感知到经济环境带来的变化时,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并思考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应做出的应变。

二是要拥有敢于建言献策的勇气和实力。不能在的工作中构成安于现状、懒于

于思考、怠于求知的思维惰性,更不能让自己变成只会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的习惯性沉默者,而是就应永远持续一颗用心进取的心、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和一张勇于表达的嘴:当我们看到好的事物的时候,能够去想到怎样推广和分享、怎样继续完善和提升?看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能够去想到怎样改正和解决、怎样防范和杜绝?等到我们将反复思考、酝酿后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作用于工作时,那就是思想转化成价值的过程。

新锐人才,是我行对优秀青年员工的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种期许和期望。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就让我们把这份荣耀和期盼放在心里、扛在肩上,让它们随着日后不断前行、努力成长,最终成为我们肩膀上最美的勋章。

尊重人才就要让人才脱颖而出


尊重人才就要让人才脱颖而出文章标题:尊重人才就要让人才脱颖而出
前不久,听一位领导说想提拔一名德才好、文字功夫强的秘书同志,可是主管办公室领导却以用得顺手,没有合适的人接班为由不同意领导的意见,使这名同志没有得到及时的提拔使用。我既敬佩领导启用人才的善举,又为那位同志愤愤不平,同时对那位主管领导虽能体谅但不能赞同,并想就此谈点个人的感想。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社会时尚。因而大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也有一些同志的人才观念陈腐落后,眼界不开阔,心胸也不开阔,只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着爱护和保留人才的旗号,不让人才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压抑和浪费。如上述那位主管领导因舍不得放手,使该提拔使用的人才未能提拔,失去了在更大空间发挥作用的机会,同样也使其他的人才出不来,实在是一种政治上的短视,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人才是社会的财富,不是个人财产,应该倍加爱护和重视。对人才的关心不仅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关心,更需要政治上的关心,特别是要用在其时、用在其位,让其在更重要的岗位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一种导向。因而一旦时机和条件成熟,就应该大胆使用,积极向上推荐,到更重要的岗位工作;上级部门或领导需要或选调时,宁可单位的工作受点影响,自己多作点难受点累,也要毫无保留地把人才送去,使其人尽其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是真正的尊重人才,才能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使我们的社会人才济济,事业兴旺。人才的脱颖而出,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呵护。因为人才本身也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和毛病,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在对待人才上要看主流,要看发展,要用其所长,多些关心,多些培养,不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为其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当然,这种关心和呵护,也包括对其缺点错误的批评教育和帮助,也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一味的迁就照顾,人为地夸大其词,或对某些问题的进行偏袒和放纵,同样是对人才的不负责任,也会使一些优秀的人才过早地扼杀在摇篮里。对于脱颖而出的人才,作为全社会,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非常敬重,都要积极仿效,并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使自己也能尽快成为人才,而不能嫉妒或贬低人才,从而形成人人尊重人才,人人都能成为人才的良好环境氛围。如果都做到了这样,那将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尊重人才就要让人才脱颖而出》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尊重人才就要让人才脱颖而出。

赴英国考察学习体会(人事人才法制建设)


赴英国考察学习体会(人事人才法制建设)文章标题:赴英国考察学习体会(人事人才法制建设)
赴英国考察学习体会(人事人才法制建设)
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笔者参加了国家人事部赴英国人事人才法制建设培训考察团学习考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英国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的有关立法原则、执法程序等有所了解。感触颇深的是在法制较健全、法律架构清晰、法律授权明确的情况下,最高权力人及执法者在行使权力或执法过程中的妥协的必要性。
英王与议会、内阁的妥协
英国法律规定,英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否决权,但在1707年英王行使这一权力之后,至今再未行使过否决权。原因在于,十九世纪中叶维多利亚时代,王权已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力。虽然如此,英国国王仍是其国家政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国家的象征,英王可以在维护国家团结、调解内阁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或就内政、外交等问题提出可资参考的意见,在特殊情况下,也仍可以行使宪法赋予的相应权力。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后形成。责任内阁制要求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但由于在英国政体中,立法权和行政权并不分立,内阁既参与立法,又负责行政,从而使议会和英王都从属于内阁。实际上是这样,形式上,英王仍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仍受其臣民的爱戴,她是国家的象征。内阁必须定期向英王报告工作,有关法案也必须提请英王签署。英王从皇权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考虑出发,逐步更多地还权于民,进而保持并延续皇室的利益和形象。这种比较典型的在法律构架下的妥协,既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也维护了社会各群体间的和谐与稳定,应该说有其合理和必要的一面。
绩效评估(或考核)中的妥协
绩效评估是一件很难的事,美国GT(通用电气)总裁杰可·韦尔奇采取一种“活力曲线”的办法对其员工进行绩效评估。通过“活力曲线”,他把员工进行区分,即20最好,70属于中间,而10属于最差。前两者好办,而最难在于确定10的差者。英国内阁办公室国家政府学院的AndrewMcbride先生举例:英国内阁办公室有2000名员工,在某一年进行绩效评估过程中,仅有一名员工被评为绩效低下;在对全英3500名高级公务员进行的每年绩效评估中,其结果全部是优良。杰可·韦尔奇要求其部门领导必须按“活力曲线”进行绩效评估,结果召来各方面的反对,甚至遭到来自最优秀员工的反对,从事绩效评估的英国专家认为此举在英国很难有借鉴意义。给人以启迪的是,对公务员、职工不进行绩效评估是绝对不行的,但对评估结果绝对化,并不是绩效评估所应达到的目的。绩效评估应该是一个诱导机制和激励机制,那种通过评估致人于死地,甚至打着灯笼去找绩效差的员工的做法都不应该成为立法和建章立制的设计因素。因此,绩效评估中的必要妥协也是难以避免的。
《赴英国考察学习体会(人事人才法制建设)》来源于免费网,欢迎阅读赴英国考察学习体会(人事人才法制建设)。

企业人才理念之我见


企业人才理念之我见

企业人才理念之我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盘活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尊重人才、培育人才、德才兼备、人尽其才”作为我矿的人才理念,笔者认为,要想把其内涵落实到实处,就要在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和管理好人才上下功夫做文章,下面,就此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完善引进机制,广揽天下贤才
强化培养无疑是壮大人才队伍最根本的途径,但同时也是最耗时、最费力的途径,属于一种“长期投资”,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因而,在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人才教育培养的同时,敞开大门招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应该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建立灵活的选人机制。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凡人才,总是向着环境好、待遇优、最能发挥自身作用、更易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云集。所以,我们在用人时,应当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选人机制。比如成立人才引进中介机构,根据各类人才需求情况,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限制,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等。为使人才引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还应当建立人才培养输送单位——人才引进服务中介机构——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形成“人才凹地”效应,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让天下贤才为我所用。
——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要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把按劳分配原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推行科技人员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课题工资制和年薪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潜能和工作(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提出,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展开来理解,就是要善于为各类人才创造用武之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实现岗位留人;善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奉献,增强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感、荣誉感;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各类人才心情舒畅地工作;善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各类人才办实事、办好事,解除各类后顾之忧,实现待遇留人。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动员全部力量,真心实意地关心、理解、爱护、信赖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得到企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二、完善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
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才的积极性,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稳定人才人才队伍的根本。
首先,打破常规给位子。坚决冲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用人路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同时,建立一套优用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让“帅才掌帅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
其次,坚持在实践中锤炼。人才成长有一个规律:早压担子早成才。要加快人才成长,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人才创造“挑担子”的机会,通过“在其位,谋其政”,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压担子”的途径,一是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可塑性强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或者下派到基层,在相对较困难的岗位任职;二是对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令办、创办科技实体等。通过实践摔打磨练,丰富领导工作经验。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放到关键岗位,予以重用。
再次,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目前,在人才问题上存在着重使用、轻培训,重现实、轻长远的现象;对所分配的学生安置上,专业不对口,有的学不致用等现象,有不小的负面效应。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不能奉行先到井下锻炼、然后锻炼成长,也不能盲目排外,既重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又善于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培育人才,人尽其才。
三、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加强对人才的科学管理,是促进人才队伍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通过制定有利于人才发挥自己才能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
第一,实行分类建库。各类人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作环境不尽相同,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也应因人因事因类管理。就我矿而言,可以建立党政人才信息库、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以及特殊人才信息库等,将有关情况资料输入微机,编辑归类,登记造册,实行信息管理。
第二,实行目标考核。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其考核内容办法要有所区别。对党政人才,重点是考核德、能、勤、廉五个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基层单位“一把手”的考核,要把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单位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要与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进行;对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要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重点考核单位效益实现情况、职工工作积极性调动情况;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重点是技术攻关完成情况,带来的经济效益情况;对特殊人才的考核,要因人而异,一人一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定期考核,鞭策激励各类人才,敬业奉献。
第三,实行有效激励。对考核结果要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用足用好考核结果。对任务完成好的,有突出政绩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精神激励,如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上电视、上报纸、上光荣榜等;也可以是物质激励,如对党内人才,可以以党内同期最高奖励标准进行奖励,对经营管理人才,可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中提取奖励金进行奖励。特别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敢于重奖,奖得让其动心,让其有一种压力感、责任感。对完不成任务、政绩平平者,该组织谈话的组织谈话,该降职降级的降职降级,该实行经济制裁的实行经济制裁。要做到奖罚分明,客观公正,奖得让其感到应该,罚得让其认为合理,真正起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