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波斯猫》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波斯猫》。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波斯猫》,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设计意图:
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表达的一种最为直接、能最快让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响范围已逐步由年轻人向幼儿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别是一些节奏欢快、曲调变化简单,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和青睐,在孩子的生活中已占据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俨然一位超级小泛丝,对很多歌曲达到了张口就来的程度。自从she的歌曲波斯猫在街头巷尾唱响以后,经常在幼儿园的孩子口中能听到她们的童声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众人和,气势雄壮之极,尽管他们对其中歌词的意义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对乐曲的曲调和节奏却可以丝毫不差的进行演绎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智能教学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乐曲,乐曲那跌宕起伏--活泼、舒缓与气势宏大的叙事诗般的曲调风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极其相似的乐曲,更是让我激动,于是,一个流行音乐与古典交响乐的融合点所触发的教学思路,在我脑海中渐渐形成了。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通过一个很古老又很经典的猫和老鼠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乐的内容,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内容,感知乐句力度的强弱变换以及曲式风格的不同。
2、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对自己进行简单装扮,以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感受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独立与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情景剧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波斯集市剪辑、有关背景图4幅、化装脸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动流程:分段欣赏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整体表演--装扮自己--汇报演出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出示小老鼠,问:
1、小朋友看,这是谁?(幼儿回答后,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
2、小老鼠长得什么样子?(启发幼儿说出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听说,今天小老鼠的很多朋友也要出来逛逛,瞧,他们来了。听,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时出示图谱,老师有节奏地进行儿歌朗诵:我是一只小老鼠,快乐的小老鼠,尖尖的嘴巴长胡须,长呀长胡须,朗诵儿歌的声音由轻到响。)
二、分段欣赏并表演:
(一)、欣赏表现第一段音乐。
1、提问:小老鼠在唱什么?
2、小老鼠唱的歌前后声音有什么变化啊?(先轻后响,表现老鼠越走越近,越来越大的样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和声音表现这种变化。)
3、小老鼠今天出来干吗?这段音乐中,你能感觉小老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教学反思:
音乐中的弱--强渐变的过渡通过儿歌的声音渐变表现了出来,结合幼儿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幼儿容易感知距离远近、声音强弱和身体大小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幼儿的身体和有节奏的语言的帮助,可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

幼儿园主题音乐案例
背景:
在组织孩子集体活动前,通过节奏的练习、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我们都会采用一些方法,让专注于课间游戏活动的孩子们安静下来,从兴奋中归位,如:拍手、念儿歌、听音乐、手指游戏等。灵活运用这几种方法,效果很好,但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会失去新鲜感,不灵验。
案例描述及分析:
案例一:
一听到12345671旋律的琴声,幼儿开始搬动自己的小椅子。这样的旋律响过三次后,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坐好了,唯独陈泽宇小朋友还在后面玩积木。我叫道:泽宇,搬小椅子坐好了!泽宇在兴致十足地搭积木,好像没听到老师在叫他。我皱起眉头喊道:泽宇,没听见老师在叫你啊?快点坐好泽宇小朋友回头看看老师,说:听见了!但没有收拾积木的意思,我见泽宇还在磨蹭,马上走过去夺过泽宇手中的积木,厉声的说:没有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等你吗?快点给我回到位子上去!真没有见过向你这样的小朋友。说完推了泽宇一把,泽宇小朋友只好乖乖地找小椅子坐好了。
分析:其案例一,幼儿在教师准备组织教育活动时,还在玩积木。教师对幼儿的这一违规行为进行两次言语警告仍无济于事,于是采用言语批评并动用非言语行为来干预。真没有见过向你这样的小朋友这句带有点讽刺性的话语,会无意中刺伤幼儿的自尊心。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使用不当,含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易造成幼儿的意外伤害。

fwR816.CoM阅读延伸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啤酒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与结构,选择合适的音乐,体验感知、联想、参与的愉快。
2、学习用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游戏,能按音乐的实际结构、性质,随音乐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3、学习分角色和游戏,学习在表演中合理分配空间,相互交流、配合,体会有秩序的游戏和合作的乐趣。

准备:课件。
重点: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与结构,选择合适的音乐,体验感知、联想、参与的愉快。
难点:学习用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游戏,能按音乐的实际结构、性质,随音乐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在一个地窖里,有一群小老鼠和一大排的啤酒桶,有一次他们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事情。
2、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3、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幼儿想象猜测。
4、那我们一起到地窖里仔细看看、听听吧!
二、分段欣赏
(一)引子的音乐《安静的地窖》。
1、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呢?
2、这个时候,小老鼠和啤酒桶应该在做什么事情呢?你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3、引导幼儿先学小老鼠坐在椅子上睡觉,再学啤酒桶抱成一团坐在地上睡觉。
(二)小老鼠跳舞的音乐
1、谁先出来跳舞的?小老鼠们怎样跳舞的?它们很灵活,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吗?
2、小老鼠跳舞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那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你能带着快乐的表情,用欢快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吗?
4、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啤酒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们的表情又会怎么样?你来做一做?
(三)小仙女施魔法的音乐
1、这个时候来了谁?小仙女施了魔法,啤酒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用动作来模仿啤酒桶先长出头,然后长出手,脚,最后慢慢站起来的动作吗?啤酒桶很笨重,要慢慢的,跟着节奏。
(四)啤酒桶与小老鼠结伴跳舞的音乐
1、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你能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吗?
2、幼儿分角色结伴创编舞蹈,教师引导幼儿用舞蹈动作表现出啤酒桶的笨重与小老鼠的轻巧灵活。
(五)啤酒桶失去魔法的音乐
1、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啤酒桶的魔法消失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缩回头、手、脚,最后抱在一团坐在地上。
(六)小老鼠与啤酒桶告别的音乐
1、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呢?
2、小老鼠也要回去了,它们和啤酒桶告别,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3、朋友告别时还可以说哪些话?小老鼠可以一边告别一边回到座位睡觉。
三、幼儿完整欣赏游戏的音乐,感觉每段音乐所表现的情节
1、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音乐,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讲讲这个音乐故事,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2、你觉得这个音乐可以分成几段呢?每一段都讲了什么事情呢?
四、播放课件的游戏部分,进一步强化幼儿对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的了解。
1、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听一听老师播放的音乐,讲的是第几段音乐的故事。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结构和性质。
3、你们觉得是第几段的音乐呢?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五、音乐游戏
1、小朋友们真能干,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游戏,先请女孩子做小老鼠,男孩子做啤酒桶,可以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动作来表现。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3、幼儿思考并讨论:啤酒桶与小老鼠怎样才能配合得更好?引导幼儿知道动作一致,跟着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并根据音乐性质和内容创编游戏动作;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准备:录音机磁带猫的头饰泡泡糖每人一块垃圾桶湿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生活经验
1、老师每人分发一块泡泡糖,请幼儿品尝泡泡糖,并说出他的感觉。
幼儿谈感觉:甜甜的、软软的、很热等;
2、老师引导幼儿感觉泡泡糖的变化,并与幼儿一起玩泡泡糖,体验泡泡糖的变化(象面条、线、蛇等)
3、再次观察泡泡糖,发现泡泡糖变脏。需要扔到垃圾桶里。
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情节
1、引出主人公“小老鼠”
师:刚才小朋友把泡泡糖扔到垃圾桶里,可有的人会把泡泡糖口香糖扔到教室里、走廊里、马路上。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出来玩,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2、第一次欣赏音乐,幼儿了解小老鼠遇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3、第二次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旋律、故事情节和歌词,并说出小老鼠被猫吃掉的情节和原因。
三、创编音乐游戏动作
分别请幼儿模仿小老鼠尖尖嘴,东张张西望望的样子、踩到泡泡糖的样子、拽的动作,并请幼儿自编泡泡糖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参与创编的兴趣。
四、师幼共同体验音乐旋律的情节带来的快乐
1、随音乐体验小老鼠遭遇的事情;
2、请幼儿当小老鼠,随音乐做音乐游戏;
3、行为习惯教育,在生活中不乱丢果皮纸屑,保护环境。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老鼠画猫》



当时选择这一活动,是因为发现本班幼儿有一阶段特别喜欢看情节生动,幽默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幼儿对于老鼠那种不畏强大,机智勇敢,聪明幽默的表现非常喜欢。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欲望。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我选择了一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幼儿在听听,唱唱,画画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课题名称 老鼠画猫 (大班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初步学会歌曲《老鼠画猫》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 初步感受旋律:
⑴鼠妈妈:看来这儿并不安全,咱们还是搬家吧!跟真妈妈(歌曲旋律起)
⑵鼠妈妈:小老鼠咱们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⑶鼠妈妈(惊讶状):咦,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刚才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它变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老鼠们议论纷纷,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⑷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心思和妈妈是一样的,都想让野猫的眼睛变得小小的,爪子呢,也没有了┄┄那就让妈妈将梦中的老鼠画给你们看吧!(变慢速唱歌边将猫的样子给画出来)
⑸幼儿跟随老师按照画面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老鼠和大象》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游戏。
2、大胆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制作教学ppT。
(2)小鼓一只、音乐3段

活动过程:
1、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师: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它们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们走到了哪里?(小桥)我们来听听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声咚咚咚),小老鼠呢?(鼓声笃笃笃笃笃),(继续播放ppT)它们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继续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来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过敲鼓中间节奏慢,小老鼠走过敲鼓边节奏快。)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师:请小朋友们想想看,刚才的故事里有谁呀?(大象、小老鼠)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桥、小山、草地)
⑵让幼儿学大象(跺脚)和小老鼠(轻快踮脚走)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师:大象在走过小桥(小山、草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谁来学学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样的呢(敲鼓,两种方式多次轮流反复。)幼儿模仿。
师:为什么大象是这样(做跺脚动作)走路的?小老鼠是这样(做轻快踮脚走动作)走路的呀?(请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脚步重,老鼠轻脚步轻)
⑶听鼓声,与幼儿一起学动物走路的样子,将故事重复一遍。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好咯,是谁来了呀?(敲鼓)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大象咚咚咚!走过小桥,小老鼠笃笃笃笃笃走过小桥。
大象咚咚咚!翻过小山,小老鼠笃笃笃笃笃翻过小山。
大象咚咚咚!来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笃笃笃笃笃来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总结:大象身体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体轻,所以走路快。
3、跟随音乐,大胆表演。
师:我们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时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吗?请你听清楚,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了,什么时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乐,配班敲鼓。
4.谢幕!
师:我们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们玩的可真开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们一起和大家再见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大黑猫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大黑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创编情节、动作、歌词,探索音乐游戏的玩法。
2、在游戏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五只小老鼠和大黑猫的图片。
2、胸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创编歌词。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幼儿拍手)
2、从背后出示小老鼠,原来是“小老鼠”来了(加表情),小老鼠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小小的、圆圆的,还有个本领,会骨碌骨碌转;嘴巴尖尖的,幼儿学学,尾巴细细的、长长的)
3、小老鼠还带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哦,一共有五只小老鼠,五只小老鼠在一起玩,他们会干些什么事情呢?(偷吃米来偷吃油,咬破了许多小人书,偷吃饼干偷吃肉……教师加以整理)
3、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大家流露对小老鼠的憎恨)
6、老鼠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大黑猫)教师叫:喵 喵 喵喵 喵。
7、你们想想,大黑猫看到小老鼠会怎么做呢?(教师情绪表现为紧张)会把小老鼠吃掉(教师学猫吃:啊呜 啊呜 啊呜啊呜 啊呜(幼儿学学)吃掉了五只小老鼠。
8、刚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呀,我们一起把它编成简短的儿歌吧。(以问答的形式编)
(二)配乐唱歌。
1、我们给这首儿歌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吧!(听一听)。
2、幼儿讲讲最喜欢歌曲中的句子?(根据幼儿的喜好师弹弹,幼儿唱唱。)
3、这首歌曲又有趣又好玩,我们一起来轻声地唱唱,也可以学学做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弹音乐,表扬个别小朋友)
4、赏识孩子,使其他小朋友也大胆地表现出来。
(三)探索音乐游戏玩法,分角色(用胸饰)进行表演。
1、部分幼儿表演(探索表演规则)。
*大黑猫很厉害的,谁做大黑猫,该怎么表现厉害呢?
*小老鼠比较坏,谁会表演,打算怎么表演?
*根据幼儿讲述,师幼共同总结游戏玩法。(如果小老鼠被吃掉了,就回到座位上。其他小朋友 就为他们演唱。)
2、集体表演。(及时捕捉信息进行评价)
(四)延伸活动:大黑猫休息了。
1、大黑猫今天吃掉了五只小老鼠,肚子可饱了,接下来他要去干什么呀?(休息了,睡觉了)
2、放音乐天亮了,小猫要出去锻炼身体,练本领!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波斯猫》”一文,希望“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波斯猫》”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