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音乐欣赏优秀教案 > 导航 >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送我一枝玫瑰花》

大班音乐欣赏优秀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送我一枝玫瑰花》。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只有教案课件写的越好,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越长。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送我一枝玫瑰花》,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及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学习随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

2.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热情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投入活动。

活动准备:事先适当欣赏该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乐曲,掌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新疆民歌活泼、欢快的风格。

1.让幼儿听第一遍乐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介绍乐曲的基本特点(新疆民歌)。

2.让幼儿听第二遍乐曲,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3.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两拍拍一下手,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及附点、切分音多的特点。(两遍)

二、倾听乐曲,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重点强调合节奏地做动作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2.教师将幼儿想的身体动作编入进去,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3.幼儿跟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4.个别幼儿带做。(遍数视幼儿的情绪而定)

三、幼儿随音乐跳新疆舞。

fwR816.cOm同步阅读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蝴蝶找花》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
2、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在乐曲伴奏下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胸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伴奏下律动入场。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二、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性质和节拍:
1、播放乐曲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乐曲吧。
2、提问:这首乐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朋友都觉得这首乐曲听上去很优美,那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再次欣赏乐曲。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听出来的拍子。
4、尝试用2、3拍子为乐曲打拍子。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2拍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3拍子的,那2拍子怎么打?3拍子怎么打?我们听着乐曲来打打,看看哪个更合适?
5、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听出来是3拍子的,那我们一起来为乐曲打拍子吧。师带领幼儿为乐曲打拍子。
6、师:除了拍腿还可以拍哪里?师带领幼儿用另一种方法为乐曲打拍子。
三、跟随乐曲节奏学蝴蝶飞舞: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飞舞。
师:这首乐曲真优美,把小蝴蝶都引来了,我们一起学学小蝴蝶飞。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见某某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飞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带领幼儿跟着节奏飞舞。音乐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停下摆一个姿势。
师:你会跟着节奏飞吗?
师:飞累了,停一停。老师来拍照了啊,哪只蝴蝶停得最漂亮?
4、幼儿再次听乐曲飞舞,音乐结束时摆一个造型。
师:我们再去找一朵美丽的花,这次看看谁停得最漂亮。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茉莉花》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优美、柔和的风格。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音乐。

3.尝试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活动重点

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音乐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茉莉花》、茉莉花视频、图谱、舞蹈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潜移默化丰富幼儿花朵的形容词。

师:小朋友上午好,小朋友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教案出自:)老师也非常喜欢花,因为花朵绚丽多彩,芳香扑鼻,洁白如玉,沁人心脾。

二、视听结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1.倾听音乐。

师: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听到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观看视频。

师:这一首曲子是音乐家看着花开写出来的,看着花开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这一次我们一起边听边看,看看音乐里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师:音乐真好听,音乐里的花是怎样开放的?是一下子开的吗?是慢慢开的。是怎样慢慢开的?是不是一个小花骨朵,然后慢慢打开?(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学一学)

师:现在咱们再来看一遍,再来听一遍,这里的花是一下子开放的,还是一朵一朵开的?哦,原来是一朵一朵开的。那我问问小朋友,在一句音乐里,什么时候花儿开到最大?(最后)那一句话的最后在哪里呢?

三、出示音乐节奏图谱,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肢体表现音乐的美。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小花园,大家看,这些小花骨朵还没开哦,它们在静静地等我呢,在一句音乐里什么时候是最后呢?老师用嘴巴唱,你们用小手拍出来,老师操作花儿盛开好不好?

师:这边的小花园还没有开花呢,谁愿意来试试看?(请一男一女)现在咱们再来玩一次,当花开到最大的时候,小朋友们把手举高给我看看好不好?

四、根据音乐仿编舞蹈动作,感受合作表演的乐趣。

1.师幼一起随音乐盛开。

师:哇,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朵小花,你想当什么花?(有效回应幼儿的回答)来站到老师身边来,现在一看你们这一朵朵花会听音乐吗,到一句音乐的最后咱们就盛开好不好?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表演。

师:老师看看你们盛开的美不美。好,把你们最后的poss摆出来定住。小朋友们看,他们除了手打开了,还有哪里动了?头、脖子、腰。

3.教师哼唱音乐表演,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位表现花的开放。

师: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开花的时候哪里动了?(手、脚、腰、头、眼睛)原来手、脖子、眼睛、腰、脚都可以动。那我们大家再一起来一次,把你的头、眼睛、脖子、腰都用上去,看看谁最美?

4.引导幼儿5人开一朵花,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师:刚才小朋友是一个人开一朵花,现在变难了,请小朋友五个人开一朵花,小朋友先告诉我开什么花好不好?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商量,一会跟着音乐来开一朵花。(四个人围成圈,蹲着慢慢的打开)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人蹲着当花心)

师:小朋友们每一句音乐都开一朵花,那能不能四句音乐开四朵不同的花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好不好?

五、欣赏视频,感受艺术家舞蹈的魅力。

师:刚刚小朋友们听着好听的音乐变出了好看的舞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舞蹈家们听着这个好听的音乐编出的什么舞蹈呢?

师:宝贝,这首音乐是中国最著名的音乐,叫《茉莉花》,叫什么花?(茉莉花)。

活动延伸:

宝贝们刚才我们分小组开花、四个人开花,那宝贝们想不想大三班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开一朵最大的花?那我们一起去操场上试试看好不好?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礼貌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注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的合拍。

2.大胆主动的邀请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幼儿已会记歌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想做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怎样做才是懂礼貌?让幼儿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礼貌歌》。

3.发生练习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引起兴趣。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仔细听后回答问题。

提问: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幼儿看挂图一起朗诵歌词。

4.教师教唱歌曲,直到幼儿唱会为止。

5.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案出自:)教师给与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两两分角色表演。

(1)教师和幼儿讨论两两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两两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动作安排。

(3)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进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宽容相处,互相帮助。

2.下课休息。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白船》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白船

目标:
1、了解三拍子节奏特点;
2、学习用声势正确的演奏乐曲;
3、引导幼儿正确分析乐曲。

准备:鼓,鼓槌各一个,纸船一只;

过程:
一、导入部分
游戏《碰碰碰》,老师敲鼓给出三拍子节奏,请幼儿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形式或跑或慢走或轻或重走;

二、主要部分
1、出示小白船,问幼儿这是什么,引出主题;
2、请幼儿欣赏歌曲《小白船》,老师用适当语言引导幼儿欣赏;
① 河面的浪花一会高一会低(一高两低),小船在河面上一会高一会低,老师强调出强弱拍。
② 再次欣赏歌曲,请幼儿画出浪花图谱:三个浪花一小节,一强两弱。
3、用声势打节奏。
① 请幼儿说出身体哪些部分可以发出声音,哪些适合放在强拍,哪些适合放在弱拍。
② 请幼儿以分组的形式为歌曲打节奏。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手拿丝带随音乐翩翩起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小牧民》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情绪与节奏,初步学习分析乐句及节奏谱。
2、学会看节奏谱,正确地运用乐器完整地演奏。
3、喜欢进行打击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牧民》的磁带、节奏谱、录音机。
2、双响筒、铃鼓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曲子,( )你有什么感觉?好象看到了什么?点出曲子的名字是《小牧民》。
二、分析乐句,感受节奏。
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乐句。
1、乐曲中哪些地方是表现马儿在奔跑的?我们来用手拍出马蹄的节奏。
2、下面的乐句表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示呢?这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悠扬,我们用慢一点的节奏表示。
3、小牧民看到这些心里非常高兴,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4、最后一个乐句表现的是什么呢?
师:小朋友拍得真棒!那你们能听着音乐从头到尾拍一遍吗?我们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眼睛看节奏谱,听好前奏)
三、出示乐器,讲解角色的分配。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双响筒和铃鼓,你们认为哪种乐器能表示马跑的声音?(双响筒)对,双响筒发出的声音就像马跑的声音。(教师指节奏谱第一乐句)下面一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笑脸表示什么呀?(表示很高兴,两种乐器一起演奏)幼儿初步学习分析节奏谱,知道要看节奏谱上的标记分角色。
2、幼儿拿出乐器,看着图谱,自己练习一下节奏。(自由练习)
3、听音乐,看图谱,演奏两遍,教师评价并纠正。
4、交换乐器演奏两遍。
四、结束部分:
师:听了小朋友的演奏,老师真想立刻骑上马在草原上奔跑,你们想吗?好,我们一起来骑马吧!(幼儿学骑马听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可是,由于我害怕给予孩子太多自由空间,会致使课堂难以驾驭,因此节奏谱都是我事先做好的,现在想来:如果能给孩子一个自己编节奏的机会,那效果一定会更好。如谭的马蹄声,可以启发幼儿自己编一编:你想用什么节奏来表示马蹄声?你来拍给大家看!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了孩子一个创造的机会,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机会吗?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找影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选好平坦的场地,户外阳光要充足;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1)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3)老师弹琴,孩子们跟唱。
4)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请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老师将幼儿的动作进行规范整理。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
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家长帮助记录下来。
思维延展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谁是国王》


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音乐游戏则是反映幼儿的生活和他们的情趣,在幼儿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好及动作特点,积累起来加以提炼,反映幼儿生活。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音乐游戏《谁是国王》是我班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几次的游戏后,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游戏规则,如何使孩子在游戏中玩得更加尽兴,我设计了这堂音乐游戏《谁是国王》,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创编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有节奏的表现出来。整个活动,充分的尊重、信任孩子,让孩子独立、自主的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做一名孩子的引导者,根据节奏的变化引导幼儿,使幼儿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也能按照规则开展游戏。

活动目标:
1.掌握音乐的节奏,创编多种动作来表现歌曲。
2.在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提升游戏难度。
3.尝试以观察、模仿以及相互关注的方式进行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音乐《最炫名族风》
2.幼儿围圈坐知识

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谁是国王》游戏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感受节奏
1.欣赏音乐,感知节奏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跟着这首音乐一起打下节奏。
2.分析音乐,提炼节奏你在这首歌曲里找到了哪些节奏?
二、创编动作,表现节奏
1.自主表现
2.同伴学习
3.自由表演
三、迁移经验,开展游戏
1.讲评要求我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玩《谁是国王》的游戏,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下新版的《谁是国王》游戏,要求国王在玩游戏的时候能根据我的音乐节奏来做动作。
2.尝试游戏
3.完整游戏
四、小组创编,提升游戏
1.分组讨论,完成创编小朋友对这个游戏已经非常的得心应手了,我要给他增加点难度,我要把小朋友分成3组讨论,根据我的音乐创编国王的动作,你的动作必须根据我的音乐节奏来创编。
2.共同表现,结束游戏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送我一枝玫瑰花》”一文,希望“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送我一枝玫瑰花》”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音乐欣赏优秀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