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设计 > 导航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以下“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6、(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4)齐读词语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8、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10、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1、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产生整体印象,把握主要内容。)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美

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谁能读出这种喜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让学生自己认识朗读中的不足,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齐读。

6、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美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五)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在表演中实现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

5、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七)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换词等方法理解文中的词语意思。

4、运用多媒体课件中槐乡景色的图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理解精美句段。

5、诵读品味,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欣赏槐乡五月花美人更美的和谐画卷,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情的陶冶。但是,学生与文本所描绘的画面没有实际体验,无法理解文本语言所要表现的浓浓的意境美,也就难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槐乡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槐花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槐”字。生字指导。

2、学生给“槐”组词,一连说上几个。

3、知道槐花吗?老师想去看槐花,你建议我什么时候去?为什么?

4、板书揭题,学生美美地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查,初读指导。

1、槐乡五月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认真地读读课文,尤其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好长句子。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指导。

3、预习检查。

(1)分别出示,检查词语

酿 槐花 熏醉 醇香

挎 俊俏 衣襟 陈醋

浸 摆出 一顿 口福

拌 咸的 撒上 蒜泥

炒 芝麻 蒸过 晒干

维吾尔族

一小罐 瑞雪初降

像玉雕的圆球

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风打的旋儿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嗡嗡嗡……” “啪啪啪……”

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2)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随即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了解内容,概知花美。

默读课文,说说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直奔中心,质疑存疑。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引导质疑,存疑。

五、描红习字,仿写词语。

六、学唱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槐乡,欣赏槐乡五月花美人更美的和谐画卷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诵读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带疑学文。

1、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齐读课题。(课前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齐读(点击出示最后一段。)

3、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大家共同的问题去五月的槐乡走一走,用心去体会体会。

二、走进槐乡,欣赏花之美。

1、教师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请跟随老师走进槐乡五月。(点击,播放轻音乐,出示第一自然段)

2、走进槐乡,你看到了什么?组织交流。(随机板书:多、白、美、香。)

(1)范读,想象槐乡五月之美。

(2)赏读,感受槐花盛开之美。

能把你们想象到的槐花多、白、美、香的画面读出来吗?用心读读这段话,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喜欢的理由。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点击出示句子1)

生读句子,说理由。

(我觉得槐花很多很多,很白很白,像下了一场雪一样,很美。)

引导读出花之多、白、美。

是呀,就在春夏之交的五月,槐花开了,开得那么旺盛,如美丽的雪花纷纷飘落人间,(边说边点击出示槐花盛开的画面。)到处都是洁白的。

哇!你能读出这份惊喜吗?一起来!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点击出示句子2)

学生读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说是“玉雕的圆球”呢?(点击出示下划线1)看看这幅图,(点击出示槐花图1),能说说吗?(在阳光的映照下,远远看去,槐花透亮光滑,真像是白玉雕成的,真美啊!)(先说后读,请个别男生读。)

导读: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点击出示槐花图2)走近仔细一看,不由得联想到了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点击出示下划线2),多么美丽可爱的小辫啊!女生来读一读。

这满树的槐花,有的抱在一起,有的挂满枝头(点击突出显示“抱”、“

挂”),它们的姿态不同,看的角度不同,联想到的美的事物也就不一样了。以后,我们在观察习作时要注意学习。让我们再次来欣赏槐花美丽的姿态。(齐读)

〖或者:设问,这两处划线部分可以互换吗?为什么?观察真仔细!

这一个“抱”和一个“挂”,

(点击突出显示“抱”、“

挂”)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不同姿态,因此,联想到的事物也就不同了。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啊!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再次去欣赏婀娜多姿的槐花。(齐读)〗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子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满喜盈盈的满足。

学生读,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你为什么把“嗡嗡嗡……”和“啪啪啪”读得那么轻快呢?(勤劳的快乐)

老师把这两句话改成了小诗的形式,(点击显示图文3)请你和同桌分别读一读,看看能读出诗的味儿吗?(请两对同桌对读、轮读。)

读得还真是有滋有味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还感觉到了槐乡五月槐花盛开时的热闹。

4、是什么把勤劳的蜜蜂和可爱能干的槐乡孩子吸引来了呀?

导读:中午,桌上就摆出了——这时候,——,整个槐乡——。

这段话中出现了6个表示香的词语,其中有这么三个并列着的词语(点击显示图文4),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要这么读?(突出显示词语的变化)(深吸一口气)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看来,槐花甜美的清香早已经弥漫在空中,飘向槐乡的每个角落。怪不得说,整个槐乡都——浸(突出显示“浸’)在香海中了。

(3)诵读,沉浸于醉人的花香。

五月,洋槐开了!漫山遍野、洁白美丽、香飘万里,所以说,(贴出卡片板书)“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记住这段美妙的文字,在醉人的香海中好好观赏美丽动人的槐花。(板书:醉)(配乐集体诵读)

醉了吗?(学生陶醉了)

三、作客槐乡,感悟人之美。

1、吃槐花饭、赠送礼物。

请问,这次到槐乡作客,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喜欢吃什么样的槐花饭?可以介绍一下吗?临走时还得到什么礼物?)多么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

请问,你舍得把那么好吃的特产送给客人吗?

(多么淳朴善良的槐乡孩子!)

2、小姑娘更俊俏。小小子有口福。

(1)作客槐乡,演一演。

导读: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学生做出傻乎乎的醉了的样子。)

瞧,可爱的槐乡孩子向我们走来了!他们正快乐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中作客呢!

(出示槐乡孩子的图片,播放欢快的音乐。)

快速默读2、3自然段。小小组合作演一演去槐乡孩子家里作客的情景。三人小组中,可以一个扮演槐乡孩子,其余的做客人。(小小组合作演一演)

(2)现场采访,谈一谈。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让你很快乐?小姑娘,你来说说。

(出示小姑娘打扮自己的话。)

随即品味:小姑娘怎么会“飘”呢?(突出显示“飘”)

好一个“飘”字,飘出了小姑娘脚步的轻快,飘出了小姑娘心底的快乐。

小小子呢?你来谈谈。

哟,你们都成了快乐的槐乡孩子了。小姑娘们,赶紧打扮打扮。(女生读前半部分)小小子呢,好好享享口福。(男生读后半部分)

(3)完成填空,解疑。

从槐乡作客归来,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贴板书卡片)请试着口头完成这个填空。(出示填空练习)

交流。板书:采 吃 送 扮 享(乐)

是呀,在槐花飘香的季节里,槐乡的孩子是最快乐的。

四、回归中心,拓展延伸。

1、五月,洋槐开了。槐花是洁白无暇、芳香醉人的,美丽的槐花还能装扮槐乡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给孩子们带去无穷的快乐。槐乡五月,花美,人更美!让我们再次动情地说(出示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小小设计,拓展延伸。

为槐花节创编《请到五月槐乡来》的歌词,并唱一唱。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摘录喜欢的句段。

3、为槐花节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飘香的季节 槐乡孩子的季节

多 白 美 香 采 吃 送 扮 享

(醉) (乐)

花美人更美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 出示:槐乡。

2、指名读。读得很正确,真了不起。“槐”可是一个生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槐(左边木,右边鬼)。描红“槐”。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槐乡呢?见过槐树吗?(出示投影)师介绍。

3、五月,洋槐开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五月——补充课题,齐读,一起认识槐花,感受槐乡的魅力好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都读好了?你标出了几个自然段。(4个)你想读哪个小节?

(一)预设第一自然段(这小节可长了,建议和同学合作读,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学问)

1、第一块:指名读第一块。(你有什么要表扬或提醒他的吗?)

正音:披散 多音字 小辫儿 儿化音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词语不太明白吗?(生说)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有谁懂?指名说。画图(点图哪里山洼、坡岗)。让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吗?

出示“玉雕”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简介 齐读词语)

指导书写“肩”

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不管是山头还是洼地,山坡还是山岗,到处都盛开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吗?

2、第二块:盛开的槐花引来了谁呢?朗读,正音。

(1)点击出示“挎”:懂吗?除了挎篮儿,还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师生表演:咱们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脚动作 跨组词。

(2)文中带“挎”的这句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部分写的什么?

3、第三块:指名读,正音。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

(1)你闻到香味了吗?哪些词带着香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最喜欢那个词,说说你的感觉?

(2)有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时走在槐乡,不管在哪儿都能闻到阵阵香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不清的花呢,我们就可以说——花海,图书馆的书很多——书海,有很多树——不是树海,是林海。还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现在让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谁有信心来挑战?指名读

5、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一小节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你觉得有哪些词可以送给槐花?(指名说)板书:槐花美 香

(二)预设第二自然段

1、过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样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你走进槐乡,一定会被香气熏醉而不想回家。不过,别担心,你一定不会饿肚子没饭吃的,因为槐乡的孩子特别好客,不信,读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要对他说。正音。

3、槐乡的特产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还有槐花饭!

你最喜欢吃什么?(槐花饭)出示句子。

4、几种吃法?两名学生分读。

5、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们呢?

(1)咸:还有什么味儿?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带着一顶小草帽呢。字谜记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指导书写蒜)

(3)炒、拌:都是烹调方式,“拌”是常用的,因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见过谁拌过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还有想吃槐花饭的吗?指名读。

(5)香吗?当然啦,用香喷喷的槐花来做饭,怎么会不香呢?槐乡的孩子这么热情,怎么会不香呢?

(6)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引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槐童 好客

(三)预设第三自然段

1、槐乡的花美、饭香,看连孩子们也吸引来了。(看图)他们都跑到我们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吗?

2、指名读。正音。

3、我们也来做一次槐乡娃,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好不好?女同学加入姑娘们的队伍;小小子们,你们想有这口福吗?那就挺起腰板别掉队!老师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丝丝、香喷喷这样的词课文里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你还能再说几个吗)

5、在这小节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说。)板书:快乐

(四)再读课文

1、通过读课文,(看板书)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赏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乡孩子的快乐。

2、槐乡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课文里的许多语句让我们读了还想读,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读得一个字也不错,你就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好吗?

(五)第四自然段

1、课文读到这儿(出示)五月的槐乡,( ),你最想说——

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

四、指导其他生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 美 香

槐童 好客 快乐

fwR816.cOm同步阅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雪儿》教案设计


《雪儿》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腿受伤的孩子纯洁美好的内心世界:向往春光与蓝天,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具有美好无私的情怀。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激发同学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鸽子图;课文配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雪儿》,(课件展示雪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雪儿飞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儿吗?

2、假如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飞不起来了,你的心会怎么?

3、课文中的“俺”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设计意图:激活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爱心,促使他们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味作者孤寂、向往春光的情感。

1、指名同学朗读这一段,通过数人朗读,比较优劣、询问感觉的操作步骤,让同学体验作者情感。

2、(问读得好同学)同学们都说你读得好,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什么了?读的时候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读中比较,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二)读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俺”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重点词。

2、读后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 “从此,俺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让同学反复读。(自由读、齐读)

①“俺”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只要读出对雪儿的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和自身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指名班级平时朗读的同学读)

③你们也想读得和他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师范读)

3、从爸爸那里,“俺”知道了什么?

4、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反复诵读,增强语言文字的形象感,同学更能专注地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当。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升华爱心。)

(三)读课文4—6自然段

1、“俺”的盼望终于实现了吗?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课件展翅飞翔的雪儿)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

3、文中的“俺”的心情和俺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谁能找出来?

4、集体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

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同学在“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姿态的优美的飞姿)

6、雪儿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俺们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

7、看到雪儿终于飞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飞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当“俺”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俺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俺”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照顾。俺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俺们之间已发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0、“俺”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俺”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读中想象,从而体会人鸟情深。同学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四、总结全文,兴趣练笔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俺”协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身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能把它写下来吗?(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雪 儿

救雪儿 伴雪儿 知雪儿 送雪儿

篇二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展开想象,指导朗读,体会我对雪儿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复习第一自然段。

2、过渡:我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这时,爸爸 给我带回来一只鸽子。

3、看图。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就是这只鸽子,它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你们喜欢它吗?

可是在爸爸刚带回家的时候它没这么可爱,也没这么漂亮。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

爸爸带回来一只怎么样的鸽子呀?(看图)

这只鸽子是怎么受伤了?

(2) 如果你看到这只受了伤的鸽子,心里会怎么想?(生答)

“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那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我和爸爸怎么对待鸽子的语句)(相机板书:同情 洗澡 敷药 取名)

(3) 想象: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 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疗,这只鸽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看图)

它变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 (引说)。

想象:看到这么美的雪儿,你想说什么?

我也越发喜爱它了,所以我疼爱地对它说--(出示“我”说的话,生读)

指导用疼爱的语气读好“我”的话。

(5) 师生接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们能给“飘飘悠悠”换个词语吗?(自由自在)

想象: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我们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我和雪儿对大自然的向往,还希望自己的伤势快点好起来!

(6) 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雪儿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还从爸爸那儿知道了关于雪儿的其它事情。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一个自然段。
(1) 学生自读。

(2) 学生讨论。

雪儿是一只信鸽,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忠诚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是“蓝天信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们应该真诚地保护它们,真诚地帮助它们。

(出示图片,并相机板书:盼望、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

(3) 指导朗读。

3、指导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师述:雪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我的愿望能实现吗?当终于有一天,雪儿又能展开双翅飞起来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出示雪儿飞翔图)你会说些什么?

(2) 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板书:欢呼)

(3)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及时评议。(谁能将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4) 师范读第3句,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像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

雪儿在空中是如何飞的?谁能表演给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儿一起飞吗?全班一起边读边表演第四自然段。

(5) 雪儿终于又能飞翔了,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雪儿虽然能飞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离开。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话反映了此时雪儿的这种心情?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

“雪儿咕咕直叫”,它想对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说话。

(6) 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雪儿就要走了,“我”的心里会怎样想?“我”会怎样说?

指导朗读,小结。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引读,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词。

指导朗读。

(三)总结,并指导背诵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记下来吗?(学生自由练背, 指名试背。)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我和爸爸对雪儿的关爱以及描写雪儿给我带来欢乐的词、句。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下册学过的课文《生日礼物》吗?文中的小朋友过生日,妈妈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那是一份怎样的生日礼物?(一只非常漂亮的小鸟)结果怎样?(小男孩把小鸟放飞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小鸟有关的课文《雪儿》,看看文中的小男孩与小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感知大意

1、小声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一读:勾画出生字词语多拼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②二读:长句、难句作上记号多读几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③三读: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大意。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纠正字音,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正音、评议。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生字

1、给“熟”“阻”“递”“弧”找“朋友”,比较区分。

2、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用钢笔练习书写生字,要求尽力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重点指导“哀”“熟”“递”“弧”等字。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1、自由朗读第1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①全班交流。

②引导:当你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孤单、寂寞)

③指导朗读: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过渡:这里,爸爸给我带回了一只白鸽。爸爸带回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鸽呢?
2、带着问题默读第2段,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语句。(用“”画出)

①全班交流。这是一只受伤的白鸽。它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相机理解词语“哀伤”。

课件展示:受伤的白鸽。

②面对这只受伤的白鸽,你有什么感受?“我”和爸爸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用“”画出有关词语:洗澡、敷药、取名)

③爸爸和“我”的精心呵护,让“雪儿”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浑身雪白的“雪儿”)

④从此以后,“我”和雪儿朝夕相处,我们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相机理解词语“飘飘悠悠”)他们还会看到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⑤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对“雪儿”的怜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3、指导朗读、感悟3~6段。

(1)一天一天地,“我”和“雪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爸爸对信鸽的介绍,更加深了“我”对“雪儿”的了解。“我”从爸爸的口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相机指导理解词语:“艰难险阻”“蓝天信使”)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对“雪儿”的赞美。

(2)终于有一天,“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的“蓝天信使”雪儿飞起来了。“我”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啊!

引读:啊,我为雪儿欢呼!

师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生一边听一边想象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

(课件展示: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

指导朗读第4段。

(3)“雪儿”能展翅高飞了,就要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男孩了。美美地读读第5~6段,用“”勾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交流勾画的句子,指导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下面三个句子。

①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着我,似乎在感谢我,又像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你从加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雪儿养好伤即将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主人,它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能代雪儿说说心里话吗?

指导朗读:读出“我”和雪儿的不舍。

②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望着这位点缀春光的“蓝天信使”,顿时觉得自己的腿伤轻了许多,心里十分快慰。

美丽的雪儿飞走了,虽然我们有点难舍难分,但我的心里却十分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感到快慰呢?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我在默默地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带着喜悦的心情,读出对雪儿的不舍和祝福。

4、(课件展示:雪儿越飞越远,最后在屏幕上消失)

是啊!雪儿该走了,“我”多么舍不得它,它也多么舍不得离开“我”,真是人鸟情深啊!但雪儿属于广阔的天空,它应该到广阔的天空中去搏击风云,自由翱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和雪儿一样,伤好后去开创自己的美好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讨论交流,畅谈体会

1、学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什么吗?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指名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案设计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文章以设问开头,作答结尾,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抓住中心句子,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2. 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中心词“各种各样的声音”、“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差异很大”等具体展开分析,配以多媒体感知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模仿文中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想象海底其它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文章围绕事物主要特点,通过几个典型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进“海底世界”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师:你找对了,这句话其实也是课文的中心句,它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的确,海底是一个——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二、精读感悟,畅游“海底世界”

1.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汇报并板书:动物 植物 矿物

(一)抓住“声音”说“趣”

1.默读2、3小节,想想这两小节分别介绍了海底动物的什么?(板书:声音 活动)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海底动物声音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子,齐读。

点红: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1)作者把海底的声音写得多么形象啊!请你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比喻:海底有的声音像——,有的声音像——,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

排比:这些短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采用排比手法。

(2)“嗡嗡、啾啾、汪汪”,这些都是描写动物声音的词语,叫拟声词。细细地读读,你会发现,这些声音一个比一个响。看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还是挺有讲究的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评价:多么有趣的声音啊!谁再来读?

(3)海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声音呢?你怎么知道?(省略号)你有一双慧眼!

海底还能听到哪些声音?谁能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4)海底动物的声音真奇妙,不同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

(5)其实,这些声音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听不到的,需要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而且这些声音听起来低低的、轻轻的,动物们就像是在——窃窃私语

A老师想看看什么样才是窃窃私语,你能和同桌表演一下吗?

B刚才老师俯下身子,努力地想听清你们在说些什么,可是我并没有听清,你们刚才的样子就是——窃窃私语。

C那你能用“窃窃私语”来说一句话吗?

(6)现在让我们再来感受海底动物窃窃私语的声音,齐读“如果你用上……”

点红“:”从这个冒号你读出了什么?(引出下文,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前面的这句话来写的,在写法上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师生分读。

(二)抓住“活动”读“趣”

海底动物的声音如此奇特,活动更是各有特点。

出示要求

1. 快速浏览第三小节,想想这一小节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用“ ”划出中心句。

2.这一小节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画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各有什么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1)你觉得海参爬得怎么样?从哪读出来?

(2)知道“四米”是多长吗?我们的黑板差不多4米长,这么短的距离,海参却要爬行整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一节课加两个下课时间。看来,它爬行的速度——可真慢呀!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每小时”、“四米”,作者采用(板书: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的爬行速度真是慢呀!(指名读)还有谁也喜欢海参的,那你也来读一读。(指名读)

(4)出示比较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师:简单的一个“只”字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之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它的活动特点表达出来。(齐读)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1)如果要你来读这句话,你觉得要读好哪些词?

(2)“每小时”、“几十千米”,作者不仅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通过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普通火车(板书:作比较),让我们感受到梭子鱼的速度之快!(指名读)

(3)“还要”:看似简单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在语言表达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来读好?

(4)梭子鱼真是大海中的游泳健将呀!(齐读)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1)像我们平时见过的划船和游泳都是靠反推力来前进的。

(2)乌贼和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这样的活动方式很是奇特。齐读。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巴”是什么意思?(紧紧地贴在轮船上)这些贝类可真会享受!指名读。

(2)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旅行,多么惬意啊!我们一起来读!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 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板书:打比方

这句话,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描写深水鱼。读读这个比喻句

(2) 在一片漆黑的深海里,有许多带有发光器的深水鱼在悠闲自在地游动着,就好象黑夜中那闪烁的星星。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齐读。

3.让我们再来通过朗读分享这些动物们有趣的活动特点!(齐读第三自然段)

4.这一小节,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再举了5个例子,(板书:举例子)分别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总写的这句话就叫——中心句。

(三)抓住“差异”赏“趣”

刚才我们通过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领略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现在就让我们从海底的(植物和矿物)去领略海底的物产丰富。

植物

(1)出示第4小节: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作者又是从哪两方面来写海底植物差异大的?(色彩、形态)男女生分读句子。

(2)海底的植物真是形态各异呀!作者同样采用举例子的手法,例举了一个海藻,小的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大的(长达……)像这样的海藻就有(八千多种)。

(3)出示比较句:你读出了什么?

师:说明文的语言就应该这样,科学、准确。一字之差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4)海底植物形态各异,向我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齐读。

矿物

除了植物,作者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海底的矿物。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总结升华,探究“海底世界”。

1.这篇课文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物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

2.这节课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只是大海的沧海一粟。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海底两万里》、《海神的传说》。相信你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得到更多的收获!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通过第3、4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3、4段中的句与句之间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建设绿色的家园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地方都被污染了:高高的烟囱把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到了天空中;许多工厂把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里、海里,污染了我们的水源……可是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海深处。正如书上说的: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海底资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深入的学习一下课文,看看大海深处到底是怎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二、读课文

1、生分读课文(2生顺读)

2、老师指点、小结

三、教学第2、3自然段

(一)齐读第1段

师:谁能告诉老师,大海深处是怎样的?(从课本上找出一句话来)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说得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本上是怎样写景色奇异的。

(二)学习第2、3段

1、生自读第2段

2、师:这一段有几句话?(4句)对!一起来看一下。

师: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澎湃)哪位同学能够形容一下,怎样才算波涛澎湃?(可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3、师:你看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怎样?(出示投影:海底依然宁静。)(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

师: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依然”,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师:为什么呢?(出示投影: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齐读,指导语气,强调重读和上一句连起来说一遍。)

4、如果你是潜水员,潜到海底会怎么样呢?(投影:演示附表)(越往下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

师:在这里你发现了什么?(点点光亮)板书师:500米以下就全黑了,照理什么光亮也没有,这里却有许多光点,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看看哪个字应该重读。(生读,师指点:这里的“却”表示意思的转折。)

师:那点点光亮像什么?(闪烁星星)(投影:点点光亮像闪烁星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师:哪位同学能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5、再读第2段(齐读)

6、师:海底是宁静的,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投影:海底是宁静的,但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齐读。)师:“是否”是什么意思?谁能够用一个词来代替“是否”,保持句子意思不变?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第3段,回答这个问题。

7、师:咱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句子。(读)像这样的句子,一问一答就叫做设问句。(再读。南边两排读问句,北边两排读答句,读完后换读)

8、师:也就是说,海底是------有声音的。(板书)那么,你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小组讨论)

师:海底声音是从哪里来的?生: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一起窃窃私语。师:说得对!谁能说一说“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谁能表演一下?

师:那么都有些什么声音呢?(投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生读)

师:后面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说明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师:那位同学能够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三)小结

1、请同学们再回头读一下2、3自然段,看看主要讲了什么?

2、刚才这两段,合起来讲了------景色奇异

板书设计: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海底世界

篇三

教学目的:

1.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

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特别是2、3、4自然段),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

是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教学模式:

1.主体模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辅助模式:课后练习1、2、3。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是为四年级学生所设计。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要让学生确实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除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以外,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直观条件,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美。

教学策略及教法:

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可采用谈话、激趣、演示、活动、练习朗读、背诵等方式交叉学习课文。

1.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所以对于海底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制作课件,通过计算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请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丽与神奇,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了解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于是,我就设计“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3.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情的语言的美。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请学生感悟到语言中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海、海底的画面。)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海有70。8%的面积被海水覆盖着,大海是生命的摇篮,有时波涛澎湃,有时风平浪静。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时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海底世界。(出示课题:海底世界。)生动形象,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的优美的音乐,老师充满深情的导言,一下吸引住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

(二)整体感知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读完后指名发言。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

(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学生自学,师行间巡视。指名汇报补充朗读体会。(出示深水中闪烁的星星画面。)再次朗读体会。深水中的闪烁画面,对学生来说非常神奇,展示给学生这个画面,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过渡: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1)两个人对读第3 自然段,想一想对方读的和你的理解一样不一样?注意读的时候声音要小一点,不要打拢其他组的同学。

(2)指名朗读,根据你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谈谈他读的怎么样?(重点体会窃窃私语)

(3)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读,学生模拟各种声音。读完以后追问:感觉怎么样?

(4)激发想象: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声音吗?按照书上的句式有感情地说一说:有的像()一样()。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焦老师还知道鲸群能象合唱队一样唱歌呢。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汇报,师板书。海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3)放其它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课件。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很有趣。展示给学生的实景画面,让学生看到它们活动的方式,学生同样兴味盎然。

(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爬行游反推力巴

(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6)试背这个自然段。指一名同学背。

(7)你还搜集了海底的动物有哪些活动方式,能给大家用简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说一说吗?

4.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别读第5、6自然段。

5.小结:(放课件)正象同学们读的那样,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种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伴着这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课文。景色优美的海底世界,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更令人感受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生此时朗读更会有深刻的感受。

(四)放海水污染的课件

现在,大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海底世界遭到了破坏,此时,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五)作业

为了保护美丽的海底世界,请同不们设计一份环保方案,为我们保护海洋环境出一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设计


《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

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1.躲红军

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师穿插介绍红军

(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2.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3.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

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4.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组内练说

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篇二

一、教材简解:

课文记叙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生动感人。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四、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课文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多媒体出示课题,齐读)。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中“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指的是谁呢?

2、学生交流。

过渡:“菩萨兵”,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称呼,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这堂课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细细地品读。

[意图]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满含感情地读课题和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意图]提出这样一个能够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地体会像红军这样的军队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是当之无愧的菩萨兵。

2、读读这几段话,看看你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和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体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请你自己读一读,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朱德担心藏胞的身体,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老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E、师述: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2)多媒体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总司令“急”是因为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师述: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D、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相机理解“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里的“乌云”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呢?)

E、指导朗读。

师:这两段话,一段是翻译说的,一段是朱总司令说的,老师来当一当朱总司令,谁来做做翻译。请你们用心听一听,看能从中听出什么?(相机评价)

那你能通过朗读将这份善解人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还有谁愿意通过朗读将这样一位朱总司令带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3)多媒体出示:“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A、学生自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

B、学生讨论:“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结合课文说说“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C、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

D、请你再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的?

E、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更是指朱总司令所带领的红军战士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他们一心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图] 根据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这一统领这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画出有关句子,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对有关句子进行深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在探究句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F、指导朗读:

a谁愿意当当朱总司令,开开这个春耕动员会?

b从刚才的朗读,品味中,你觉得朱总司令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呢?

c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将朱总司令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表达出来。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

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

[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涵。

G、朱总司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师引读: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多媒体播放录像)像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想到了哪个词呢?是的,当许多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如大扫除,植树时就可以用上“热火朝天”。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话。

(三)前后对比,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想些什么,你会怎么做呢?

2、师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们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谢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呢?(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意图] 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丰满.

3、师述: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齐读)

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怎样的情感呢?(信任与感激)你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吗。(指名学生朗读)

小结:是呀,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这是藏胞们对红军的无比感激与热情赞颂。

4、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这么好的司令,这么好的红军战士,为什么刚开始一听说有军队开过来,就躲进了深山?(他们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看到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五月的田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留意观察田野的风景。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谈话导入: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田野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忙碌”、“喷香”、“清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a: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在灿烂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一句。“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为什么这样写?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自由练习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田野的广阔和美丽,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b:第三自然段①“光脚在田埂上走”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对照一下。可以让学生想象,再通过朗读,抓住“泥土软软的、冷不丁、冒”等词语体会光脚走的乐趣。
②从“赶羊、赶鸭”的语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孩子们的懂事和勤劳。可以抓“那里的草虫最多”、“那里的青草真嫩”体会孩子们的爱心。这一部分可以再引导想象一下,农村除了养羊和鸭,还能养什么?孩子们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动物的?仿照课文中的样子来说一说。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四自然段重点抓“喷香的饭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热爱生活。
d:第五自然段主要通过朗读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尤其要读好最后一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舒”、“甩”、“篮”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写一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快乐的事。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翠鸟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翠鸟》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据疑板书导学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希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一文,希望“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案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