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没测生命体征检讨书 > 导航 >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

没测生命体征检讨书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

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只有写好课堂教案课件,能让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

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有些东西是有生命的,有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
2、萌发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珍惜有生命的东西。

活动准备 图片:常见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图片
动物-植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
请幼儿相互说说这些东西的名称。

二、图片分类。
指导幼儿将这些东西按有生命和无生命进行分类。

三、交流分类的情况。
1、根据幼儿的分类,进行讨论。
(1)会叫的东西都有生命吗?
(2)会动的东西都有生命吗?
(3)不会叫、不会动得东西都没有生命吗?
(4)什么东西是有生命的?
(5)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那些东西是无生命的?
2、幼儿再次分类。

四、教师小结。
由小到大,逐渐成长,最后死亡的东西,它们是有生命的(动物、植物)。
而工具、用品,它们虽然能动、会叫、会坏,但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Fwr816.COm精选推荐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生命的含义。
能够区分生活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植物、动物(每组幼儿一套),再增加一套大的操作材料。
幼儿记录用的表格人手一份(记录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记号笔人手一支。
字卡:有生命的、无生命的。
白纸两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引起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物体的卡片,请你们按它们的特征分类。(请3--4位幼儿到前面进行操作)。
(2)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类情况,并说出自己是按照物体的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重点:按照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植物、动物这四个类别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有生命的、什么是无生命的。
(1)引导幼儿说出植物的特征,并用幼儿认为合适的标记记录下来。(植物能够长大、会呼吸、能够繁殖后代、需要喝水、需要营养)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并用幼儿认为合适的标记记录下来。(动物能够长大、会呼吸、能够繁殖后代、会运动、需要喝水、需要营养)
(3)引导幼儿找出植物和动物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像植物和动物一样,能够长大、会呼吸、需要营养、会运动、能够繁殖后代的物体,我们叫他有生命的物体。(出示字卡有生命的)
(4)引导幼儿发现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是没有生命的。
教师小结:像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一样不能长大、不会呼吸、不会繁殖后代的物体,我们叫它无生命的物体。(出示字卡无生命的)
3、引导幼儿发现我们周围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
师: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请你找一找哪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哪些物体是没有生命的,好吗?请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户外找找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物体,并用记号笔把它们记录下来。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活动准备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 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活动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教案出自:教案网)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有6个面。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生命》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科学常识,并了解自己生命的生长过程。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增加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气球15个、图片:ppt、1--10月胎儿视频:胎儿成长、剪脐带、受精卵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胎生与卵生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分胎生与卵生谈话:猫妈妈生的宝宝是什么?鸡妈妈生的是什么?

小结: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并出生的动物是胎生动物,妈妈生出蛋再孵化出来的是卵生动物。

2.谈话:还有哪些动物是胎生的?哪些动物的卵生的?我们人是什么动物?

二、了解自己的生命生长过程。

1.生命的形成谈话:你是怎样生出来的?你为什么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呢?要待多久才生出来?(教案出自:)观看小威向前冲视频小结: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把一种叫精子的东西送给了妈妈,和妈妈身体里叫卵子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留在妈妈肚子里面叫子宫的地方。在这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经历了九个月(280天)左右,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

2.成长经历谈话:你们还记得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的吗?吃什么?(观看视频:胎儿成长)(胎儿成长照片)了解成长每个阶段的情况。

小结:在妈妈肚子里的九个多月,随着宝宝的慢慢成长,妈妈的肚子也会越来越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妈妈非常辛苦。

三、体验每位幼儿肚子前绑一气球,听指令做各种动作,感受妈妈保护宝宝的艰难。

小结:你们是在妈妈辛苦的保护下出生的。回家后每位孩子都说一句爱妈妈的话或做一件爱妈妈的事,感谢妈妈的养育。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立方体》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及名称。

活动难点:

了解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神秘盒一个,卡纸做的大正方体一个,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6张,小正方体每人一个。

2.卡纸做的大长方体2个,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同样形状的小长方体每人2个。

3.正方体和长方体废旧纸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利用神秘盒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1)教师出示6张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并一一放入神秘盒子中。

(2)教师从神秘盒子中取出一个正方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告诉幼儿正方体的名称。

2.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发现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正方形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正方形只有一个面,而正方体有很多个面。

(2)请每个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要记住开始数的那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才能数对。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

(3)通过探究操作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形。教师提出问题: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请幼儿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操作验证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教师对幼儿的验证方法进行观察指导。

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教师让幼儿从神秘盒子中变出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请幼儿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作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告诉幼儿新的几何形体的名称是长方体。

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看下去都是方方的,都有6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

4.引导幼儿每个拿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仔细观察,并说说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原来你们手里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5.教师出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样的形体也是长方体吗?

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

6.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教师面前的筐子里只选择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共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

(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图形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

(3)视情况可以互换形体再玩一次游戏。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一文,希望“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没测生命体征检讨书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