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听诊器的由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听诊器的由来。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听诊器的由来,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这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听诊器的由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图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3、学会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电脑、CAI课件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图)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对。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板书:听诊器)
 2、(简介听诊器)听诊器也叫听筒,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听诊器的由来。(板书20*的由来)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不少,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了一下,有这样三个问题:(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2)他为什么想到要发明听诊器?(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2、老师决定把这些问题交给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大家有信心吗?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电脑演示)自学要求:
(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2)他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并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2)完成练习1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三、检查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1、谁来汇报第一题?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你能读读吗?请同学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创造了第一个听诊器)
 2、雷奈克为什么想要发明听诊器呢?你又是从哪个自然段的哪句话得到答案的呢?老师导读,然后男生读看到的那句话,女生读想到的那句话。(板书:难过)
   课文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雷奈克是法国的一位医生。老师通过上网了解到:1816年,雷奈克发明了听诊器,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称为胸腔医学之父。
 3、(电脑演示书上插图)大家看图,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图上的内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好,同学们先自己说,然后同座的同学互相讲讲。指名说。说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晰。(板书:吸引试了试)
 4、一块木板真的能传递声音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请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脚轻轻地敲一敲桌脚,听到什么了吗?太有意思了。
四、指导朗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你喜欢或是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读一读,并且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老师在读了课文后,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了出来,看一看:
(电脑演示)
 1、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
   老师读,你们仔细看看老师划了横线的这几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试读。
 2、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找了一跟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这里为什么要用!号呢?
五、总结全文。
正是由于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雷奈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所以才有了发明听诊器的创举。雷奈克身上所有的这种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齐读课文。
六、指导课外阅读。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那些科学家发明了什么。大家找到了吗?好!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如果大家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看《科学家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之类的书,下星期五的阅读课上,我们交流评比,比比谁收集的科学家的哪些发明最多,可以吗。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勤观察,多思考,争做小小发明家。

板书:
20*听诊器的由来
 雷奈克(难过 吸引 试了试)
 创造了听诊器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


雷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景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树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5、分组朗读,师随即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小结归纳:雷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蝉叫了,蜘蛛又 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本课小结:

八、作业布置: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泉水


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姑娘杜鹃鸟、果树、画眉鸟,大家加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示范:怎么的动作表情)。
5、泉水流过了哪么多的地方,为别人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没要报酬?你明白了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泉水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品读。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我们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泉水怎么样,你喜欢它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7、点名朗读并评比。
8、哎呀!欢快的泉水跑下山去,它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经过农田,遇见稻谷)
9、泉水跑呀跑,在路上遇见了许多同伴,他们是怎么说的,怎样约定的呢?齐读6-7自然段。
10、读完了,说说看。
(你好,你好,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11、他们现在已经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约定在大海里相见呢?(因为他们马上又要分开,所以约定在大海里相见)。
12、他们为什么又要分开呢?(因为他们又要各自为别人做好事。他们看别人有困难,就去帮助,所以分开了)。
13、泉水做这些好事乐意吗?(乐意)
14、再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1、你喜欢泉水吗?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指导、检查背诵。
四、扩展延伸
1、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2、出示p22“我会读”,看一看与泉水的小诗,分角色读一读。
五、课后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的“书”


的“书”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质”等重0个生字,会写“册”等重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教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二、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三、分组议读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除了书晒纳感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师随即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浪
二、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
三、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3、书写字的笔顺,边指导边书写。
4、学生写字,师随即指导组织评议。
五、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
“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语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六、课堂作业
重、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证。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
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七、本课小结: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发现本组“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件组成,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记字。
2、能通过本组“日积月累”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够听懂别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4、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教学重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故事会、查字典擂台。
四、教学难点:
1、能够通过观察并运用特点帮助记字。
2、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3、培养学生有自我展示的能力。
五、教学类型:复习课
六、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及生字卡片
七、课时安排:4课时
八、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点:
1、每个字都是由相同的独体字组合起来的。
2、组合的方式不同:第排是上下组合;第二排是左右组合;第三排是上面一个,下面一个,形成“品”字结构。 (1)学生自己读题中的汉字。
(2)根据汉字旁边“学习伙伴”的提示观察字型,试着找出每组字的特点并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构字特点记忆字形的。(如:许多树木在一起形成树林,比树林还要大的是森林,所以二“木”成“林”,三“木”成“森”)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9个要求认识的字,再通过读词、组词记住生字。这时候再出示左边的字与右边的字对应起来分析字义、记住字形。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用词语说话。
(三)读读背背
1、自读书中4句谚语。
2、把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学听,试着说说为什么喜欢。
3、把自己喜欢的谚语背下来。
4、同学之间相互背一背、听一听。
“口语交际”
(一)出示案例,引出话题。
看(或听老师讲)一段故事,故事内容是一位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路,正焦急地站在路口。学生自由谈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况,或看到有什么人需要别人的帮助。
(二)相互交流,畅谈个人经历。
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曾经帮助什么人做过什么。每组推荐出做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他的事迹。
(三)创设多个情境,练习对话。
情境一:一个老爷爷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
情境二:当你十分忙,别人又急需要你的帮助时,你该怎么办?

“展示台”
(一)故事会。
1、将课桌围成一圈,创设故事会氛围。
2、根据左边图标的提示,学生先讲收集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
3、根据右边图标的提示,引导学生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
(二)查字典擂台。
1、课前鼓励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认识汉字。
2、出示含有“标”“触”二字的一些不知道读音或知道读音但不知道字意的生字。用课文上的两个小图标激发学生比一比的欲望。
3、显示自由选择生字查字典,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准,在全班交流。
4、进一步拓展,学生相互交流自己通过查字典学会的一些生字。
(三)引导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和学习成果。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听诊器的由来”一文,希望“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听诊器的由来”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