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初一半期考试不理想检讨书 > 导航 >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你一半,我一半

初一半期考试不理想检讨书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你一半,我一半。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你一半,我一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这篇《小班音乐教案范文:你一半,我一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大胆续编歌曲,感受歌曲的规律性与变化性。
2.愿意参与互动音乐游戏,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动物图片若干(小象、企鹅等)2.蛋糕卷操作材料若干。
3.幼儿已经学会歌曲第一段。
4.歌曲Mp3和电脑。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复习歌曲。
(1)出示图片,简述故事。
(2)边操作图片,边带动幼儿复习歌曲。
(3)提出要求再次练唱。
2.情节推进,仿编歌曲。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
(2)提问:小兔子来了,你们觉得企鹅会怎么做?怎么唱呢?
(3)个别幼儿尝试讲述与演唱。
(4)集体练唱。
3.学唱歌曲最后一段。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2)提问:现在又来了小老鼠和小青蛙,现在蛋糕卷该怎么分呢?
(3)个别幼儿尝试简述与演唱。
(3)欣赏歌曲最后一部分,鼓励幼儿跟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1)小组表演(2)全体幼儿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6.分享糖果,结束活动。

fwr816.coM编辑分享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你一半,我一半》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互动音乐游戏,体验分享的快乐。
2、大胆续编歌曲,感受歌曲的规律性与变化性。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若干(小象、企鹅等)
2、蛋糕卷操作材料若干。
3、幼儿已经学会歌曲第一段。
4、歌曲Mp3和电脑。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复习歌曲。
(1)出示图片,简述故事。
(2)边操作图片,边带动幼儿复习歌曲。
(3)提出要求再次练唱。
2、情节推进,仿编歌曲。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
(2)提问:小兔子来了,你们觉得企鹅会怎么做?怎么唱呢?
(3)个别幼儿尝试讲述与演唱。
(4)集体练唱。
3、学唱歌曲最后一段。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
(2)提问:现在又来了小老鼠和小青蛙,现在蛋糕卷该怎么分呢?
(3)个别幼儿尝试简述与演唱。
(4)欣赏歌曲最后一部分,鼓励幼儿跟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1)小组表演
(2)全体幼儿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6、分享糖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感受虎头蛇尾的好笑。
2、通过讨论,让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明白做事情必须把事情做完整。
3、领悟做事有始有终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幼儿活动材料(31~36)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你们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顾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滑稽好笑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想听吗?
二、讲述一半先生。
1、对了,这名字好奇怪哦,为什么叫一半先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开头至冻得格格发抖)
2、唉,顾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家都叫这个人一半先生呢?(做事情经常做一半)
3、那事情经常做一半,会怎样呢?(树种了一半会晒死,房子盖一半,遮不了雨,挡不住风)
4、你们喜欢这样的一半先生吗?
三、讲述一半太太。
1、最可笑的是,一半先生的老婆也是一个做事情经常做一半的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半太太是怎样来做事情的呢?
2、讲述故事中间部分(一半先生有一个太太至让我怎么穿呀?)
3、一半先生的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是怎么样做事情的呢?(她是一个做事做一半的人,做饭做一半,做裤子做一半的人。)
四、讲述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
1、两个做事情做一半的人在一起过日子,会互相喜欢吗?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一半先生扯开嗓门嚷嚷至结束)
3、一半先生喜欢一半太太吗?一半太太喜欢一半先生吗?(没有人喜欢做事情做一半的人。一半先生、一半太太也不喜欢做事情做一半的人)
4、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心里都在想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五、大家来说说。
1、通过讨论,让大家想出办法来帮助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改掉做事情做一半的坏毛病。
2、各自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
3、小结:小朋友各自说说自己平时有没有做一半就不做的事情。
六、活动延伸。
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

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凉风一人分一半



目标:
1、了解"一半"所代表的数量关系。
2、学念儿歌《电风扇》,知道应该乐意与别人分享。
准备:课件《凉风一人分一半》。
过程:
一、学念儿歌《电风扇》
1、师: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首儿歌《电风扇》吧!
2、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儿歌。
3、学念儿歌《电风扇》。
二、一人一半
1、师:儿歌里的小朋友最后说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凉风一人分一半"的句子。
2、师:谁知道"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东西是一半的呢?
3、教师播放课件,一个西瓜(或者其他均分物体),采用将西瓜切开再慢慢合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展示,帮助幼儿理解"一半"的含义。
4、师:你知道还有些什么东西是可以一人一半的吗?
三、开心分一分
1、师:有很多东西可以一人一半,那么凉风怎么一人一半呢?(你扇一会儿,我扇一会儿)
2、那么,夏天很热,大家都想扇电扇,但是你愿意把凉风和朋友们分享吗?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一会儿给你扇,一会儿给我扇,大家都凉快了。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分一半》


活动准备:

1.视频2.彩绳1根、正方形、圆形饼干若干。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分成相等的两份 。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3.萌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

(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用手比划,老师来剪。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绳分成2根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圆形: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圆形饼干分成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两半?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半大小一样,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大小一样,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2个部分。

三、活动延伸:

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教案出自:)(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凉风一人分一半》


目标:

1、了解一半所代表的数量关系。

2、学念儿歌《电风扇》,知道应该乐意与别人分享。

准备:课件《凉风一人分一半》。

过程:

一、学念儿歌《电风扇》

1、师: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首儿歌《电风扇》吧!

2、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儿歌。

3、学念儿歌《电风扇》。

二、一人一半

1、师:儿歌里的小朋友最后说了什么呢?(教案出自:)引导幼儿说出凉风一人分一半的句子。

2、师:谁知道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东西是一半的呢?

3、教师播放课件,一个西瓜(或者其他均分物体),采用将西瓜切开再慢慢合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展示,帮助幼儿理解一半的含义。

4、师:你知道还有些什么东西是可以一人一半的吗?

三、开心分一分

1、师:有很多东西可以一人一半,(教案出自:)那么凉风怎么一人一半呢?(你扇一会儿,我扇一会儿)

2、那么,夏天很热,大家都想扇电扇,但是你愿意把凉风和朋友们分享吗?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一会儿给你扇,一会儿给我扇,大家都凉快了。

托班美术教案:补充另一半圣诞树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装饰圣诞树。
2、在玩玩、乐乐中体验过圣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画纸-未装饰的圣诞树
2、油画棒,水彩笔。
3、图片-圣诞树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圣诞树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圣诞树。

二、讨论圣诞树
教师:圣诞树上有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三、装饰圣诞树
教师:我们这儿也有一棵圣诞树,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它打扮一下,
把另一半圣诞树也打扮的一样漂亮。

教师介绍装圣诞树,说说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
并请小朋友装饰圣诞数。

四、分礼物
教师:圣诞树真漂亮,过圣诞节要唱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唱歌迎圣诞。
教师:你们唱的歌可真棒,圣诞老人要给你们礼物啦。
幼儿自由选取礼物,分享礼物。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加倍题可以推算出许多与它相邻的加法题,掌握多种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除了要精心设计合理、鲜明的教学的情景之外,还必须通过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自主研究中体验数学概念。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教学的基本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是全体性的引领学习,初步体验知识的内涵。通过小胖吃的不够,引出要给小胖添加一份。对于小胖再吃一份的现象,先要求学生学生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描述,再引出加倍与一半的概念。根据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数学应是教“活课程”,而不是教“死课本”。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成为可以开掘的沃土,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绝好材料。因此,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我就更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发丰富学生的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所以在学生初步体验新知之后,我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动手操作实践,自我体会构建新知的机会。让学生拿出小圆片,来摆出相对应的加倍与一半。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现象中进一步体验了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练习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知识训练与实际运用训练两部分。
基础知识训练主要以课本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书面练习后,我安排了加倍与一半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学的积极愉快。实际运用部分则是加倍知识向日常生活的延伸。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有没有加倍与一半的现象呢?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又增加了学生为自己和妈妈点点心、算价钱的操作活动时,学生们不但为色味十足,让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点心所吸引,更为点点心而蠢蠢欲动,都在心里盘算着哪种点心是吃的,因而不仅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情境中,进一步感受了对加倍与一半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鼓励了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发现、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同时这一个环节也是对整节课的一个小结,是对加倍知识的实际运用,而且使情境得到了前后的呼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数学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今后,我仍将尽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当学生不会学时,指导他们会学;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启发他们拓宽。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你一半,我一半”一文,希望“小班音乐教案范文:你一半,我一半”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初一半期考试不理想检讨书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