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冬天运动真有趣教案 > 导航 > 大班环保教案范文:废物真有用

中班冬天运动真有趣教案

大班环保教案范文:废物真有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只有教案课件写的越好,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越长。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大班环保教案范文:废物真有用”,欢迎你的品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有些废物可以制成玩具。激发幼儿利用废物弃物制成玩具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利用一些废弃物学习制作玩具,初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酸奶瓶制成的花瓶:用薯条盒做成的花,用可乐瓶制成的小猪
2、幼儿制作用的半成品:麦当劳饮料杯、一次性盒子、饭盒……

活动过程:
1、引起废物:
出示薯条盒、可乐瓶、酸奶瓶、牛奶房子
提问:盘子里有什么,这些东西还有用吗?

2、引导幼儿观看魔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我来做魔术师,我要来变一变,看看这样东西到底有用吗?
(1)牛奶房子变成了大风车,真好玩呀。
(2)喝完的酸奶杯子变成了花瓶,真漂亮。
(3)幼儿参与表演:麦当劳的杯子变成了彩色的风车,真有趣。
(4)什么东西在叫,可乐瓶做的小猪,真可爱。
小结:你们看。风车、花瓶、小猪、龙,都是用什么做的?对,都是用废物做的。废物可以做出许多有趣的东西。

3、引导哟额看看讲讲废物做成的玩具,获得“化废为宝”的知识。
(1) 我们一起去看看,废物还可以变成什么?
(2)用废物做成的玩具多不多呀?
小结:牙膏盒可以做成小气车、……

4、引导哟额利用废弃物做做小玩具。
(1)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废物,看看是什么?
(2)你们的小手也很灵巧,想去试一试吗?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展出幼儿的作品!

fwR816.cOm同步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关节真有用


情景描述:
当孩子们安静的进行个别化活动的时候,陈正炜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老师,关节长在哪里?”“当然是长在这里的。”一旁的王婷顺口回答到,并伸出手动了几下。陈正炜连忙摇头:“不是的,我说的是这里的哪里,它为什么只能往这里弯,不能往外弯?”他边说边比划,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的一连串问题把我真的给问倒了,我一时也讲不清楚,只好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比较难,也比较科学,老师不能马上回答你,我们找一本医学的书查一查,看看有没有正确的答案,好吗?”
教师思考: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的谈话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冲突和矛盾,新的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关键在于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是在大人教导下被动学习,还是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重要的不是要教会幼儿什么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一种探索和求知的兴趣。老师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让孩子一个自己发现的机会。不失适宜地启发了孩子的心智。通过再次的交流之后,幼儿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具体做法:
幼儿期是一生中的问题关键期,而对教师的不理不睬不是办法,有问必答也不是“上策”,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该如何帮助幼儿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老师和孩子可以一起寻找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或查询资料,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数字真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数字真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2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 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有用的卡》


设计意图:
这个月的主题是亮眼看世界,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引导幼儿从身边的环境、生活中去看各种事物。而卡也是幼儿生活中间接接触到的一种物品,是一种比较新奇而又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设计这样的一次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集中、更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思考卡是什么样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学习活动:有卡走天下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卡,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自己设计卡。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各种卡,提供纸、彩笔
重难点:了解卡的不同用途。

活动设计:
1、说说自己的卡。
幼儿先和同伴交流自己带来的卡,是什么卡?有什么图案?
再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教师给幼儿介绍另外的卡。
2、给自己的卡找家。
让幼儿自己给卡找个家。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看每张卡是不是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卡的不同用途。
引导幼儿说说哪些地方能用到卡?为什么要用卡?
3、我想要的卡。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鼓励幼儿设计与众不同的卡、携带方便的卡。
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设计的卡,分享交流。
4、展示幼儿的卡。
将幼儿设计的卡展示在墙面上。
我们在用卡时要注意些什么?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他们生活真有趣》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
2、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服饰特征和风俗习惯。
3、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性,萌发对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图片、照片、图书、录像、实物(如葡萄干、哈密瓜、新疆衣帽、孔雀羽毛等)资料。
2、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区域,在区域里贴上民族娃娃标记,放置师幼收集的图书、图片、照片资料和民族的服饰、特产等实物。
3、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特色音乐。
4、用书:《他们的生活多有趣》。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你知道那些地名?
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引导幼儿使用幼儿用书《他们的生活多有趣》,并查阅资料,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特征。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图画):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他们还有哪些地方和我们不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幼儿进教师布置好的民族区域认真查阅资料,收集、了解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的服饰、特产、活动(喜欢做什么),并相互说一说。
师幼谈谈三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所感性却的有关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问题,并相互解答师幼共同总结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特征。
3、幼儿分组欣赏并学习民族舞蹈动作。
幼儿欣赏教师做民族舞蹈动作。
幼儿随音乐跟教师学习民族舞蹈。

参考资料: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明和传统。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艺术,大多数能歌善舞,他们还创造了大量的优美动人的的神话、诗歌、历史传说等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喜欢喝奶茶,主食是面粉制作的烤饼,称为馕,拉面也是他们喜欢吃的主食之一。节日和待客时,往往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大米一起煮成饭,以手抓食。馕、抓饭、茶、奶、瓜果是必备的饮食品种。维吾尔族人个个能歌善舞,男女老幼都喜欢戴朵帕(四角小花帽)。他们的壁毯还让丝绸极富艺术特色。
藏族藏族人穿斜襟的衣服,女的腰间扎一条彩色的小围裙,男的头戴有檐的毡帽,腰间扎腰带,劳动时喜欢把一只袖子脱下来。他们喜欢喝酥油茶,会牧马、牧牛,来客人时还会献哈达表示敬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业以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牧业生产以藏系绵羊、山羊、牦牛为主。
蒙古族蒙古族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革。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肉、羊肉及奶食为主,以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热情有礼、坦率诚恳,颇受兄弟民族的称赞。蒙古族热情奔放,喜爱歌舞,杀牛宰羊,喝酒唱歌,还要举行舌尖、打靶、赛马等活动。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征惯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舌尖和摔跤当作高强的本领来看待,对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活动目标:

1、能从画面中,对应出每个人钓鱼的数量,并转换成数字。

2、让幼儿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海报纸、笔、大水盆。

2、1-5数字卡三份,减法卡、等于卡。

活动过程:

㈠引起兴趣

1、问幼儿有没有看过钓鱼?告诉幼儿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这样就可以准备进行钓鱼比赛了。

2、教师示范一次钓鱼道具的制作:

⑴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⑵接着,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如果担心不牢,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㈡团体活动

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水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但同时要告诉幼儿,现实生活中钓鱼,不能钓太多,够吃就好。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带着钓到的鱼,请教师帮忙把数量记录在海报纸上。

3、教师回收所有的钓鱼道具,请幼儿集合,让幼儿专心于学习数学活动。

4、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

5、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幼儿可能会以手指头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师可加入表达式,让幼儿学习抽象符号,并说明,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

7、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8、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环保教案范文:废物真有用”一文,希望“大班环保教案范文:废物真有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冬天运动真有趣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