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 导航 > 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艰辛的探索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艰辛的探索。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只有写好课前需要的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才能高效地掌握知识点。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艰辛的探索》,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过程,特别是几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

3、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均要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

2、学生: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 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上有条河”,谁来说说银河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光年?

(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人们对宇宙探索的艰辛的历程。(板书课题)

2.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情况”的了解。

(1)谈话:大家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情况。

3、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1)小组内汇报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2)组长做好纪录,相同的归纳在一起。凡搜集两条的就可得一个优,以此类推,看谁得的优多。

(3)组长先汇报本小组得优的情况,再汇报本小组搜集的资料。

(4)教师作好记载,注意将相同的资料归类。

(5)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说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获。

4、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本为我们提供的资料。

(2)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资料,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可以分为几类?

(5)教师谈话: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两类资料,一类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另外的事件是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还有2005年10月17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辉煌。

另外一类是失败的例子,主要有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还有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6)提问:看到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请同学们汇报。

(7)教师谈话:通过这段资料的学习,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大家认为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5、整理资料,体会收获。

(1)同学们既搜集了资料,也学习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目前所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按时间发生的顺序,也可以按其他自己觉得合理的顺序进行整理。

(2)学生整理资料,教师巡视。

(3)提问: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经历是怎样的?

(4)提问:你的感受是什么?

(5)教师小结。

6、布置任务。

下一节课,我们准备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要求大家带白纸、彩色笔,铅笔、钢笔、剪刀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等。

第二课时

1.导入。

(1)提问: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谈话:通过学习“艰辛的探索”你有什么想法?

2.办一份小报

(1)谈话:上次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带一些材料,利用我们搜集的资料,以“艰辛的探索”为主题办一份科技小报,下面请组长检查同学们带材料的情况。

(2)提问:怎样才能办好一份小报?

(3)小组讨论

(4)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5)同组其他同学补充。

(6)教师小结:

办小报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说小报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然后需要哪些材料,当然大家先搜集了许多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的资料确定小报的主题

其次要注意排版,根据手上的资料怎样摆放美观。要搞好版面的设计。

第三粘贴,摆放好了后用胶棒将材料粘上去,材料摆放时可根据版面对材料的要求进行加工,该剪的剪,该裁的裁,最后达到美观。

第四加工,主要是对小报进行美化,可以用彩色笔等美术手段进行加工、美化。

总之,办小报就是要做到主题鲜明,有创意,版面设计新颖,构图美观。

(7)谈话:说一说你准备办一张怎样的小报

3.学生自己办报

(1)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

(2)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展示作品

(1)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选择几张比较好的作品和几幅有特点的作品

(2)谈话:请同学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设想。

(3)大家再针对这幅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再分析另外几幅作品。

5.总结交流

(1)谈话:通过办小报这项活动,你有哪些感受?

(2)提问:你觉得的收获是什么?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宇宙奥秘。

6.布置作业。

搜集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图片。

Fwr816.COm精选推荐

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天上有条“河”


15 天上有条“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的特点和形状,银河系的直径和厚度,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通过计算体会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

3.通过上网、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了解银河系更多的信息。

4.通过动手制作银河系模拟示意图进一步体会银河系的形状。

5.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之大,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均搜集相关银河系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网页等。

2.小组活动材料:硬纸板、沙、抹布等。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了解情况。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天上的星星吗?它们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提问: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发现天上有一条比较明亮的光带,它是什么?

(4)教师谈话:人们把这条光带叫“银河”,你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银河的情况。

(1)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2)小组活动:每个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资料得到的有关银河的情况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将大家认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另一类。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根据小组的汇报,将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对于银河相同的看法对于银河的不同意见

…………

(5)教师谈话:你们形成的共识都是正确的吗?存在的争议到底谁的看法对?

2.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文字、图片、有条件的可用视频),学生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供学生学习。

(2)提问:根据这些资料,你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简单归纳并且板书银河的基本信息。

(3)同学们对银河系了解的记录,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

3.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许多银河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课本上给我们的资料。通过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

(2)学生看课本上的资料。

(3)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5)教师谈话: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这一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

(6)提问:银河系有什么特点?

(主要让学生了解银河系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形的晕所包围。

(7)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6000光年)

(8)谈话:通过上面的研究,大家对银河系的了解现在是怎样的?

(9)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4、教师介绍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探索的状况,小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

5、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银河系的资料,了解更多银河系的信息。

第二课时

1.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 提出研究问题:

观察银河系的图片,了解银河系的的特点。

教师提问:银河系到底有多大?如何让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银河系的大小?什么是光年?

3. 了解光年的概念。

(1)谈话:为了了解银河系的大小,先必须了解光年?谁知道什么是光年?

(2)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

(3)全班同学计算。

(4)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

1光年=300000×60×60×24×365=9460800000000

4. 计算银河系的直径、中间部位的厚度。

(1)谈话:我们知道了1光年等于9460800000000千米,那么,银河系的直径是多少千米呢,中间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

(2)学生计算。

(3)汇报计算结果。

银河系的直径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

中间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

(3)谈话: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更不用说我们的地球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同时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5. 制作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沙和大白纸,下面根据我们所学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做一个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每一组的成果。

(4)请组长来评价大家的成果。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制作,我们发现大家对银河系的形状掌握的很好。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团结协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组都获得了成功。

6. 布置作业。

进一步搜集银河系的资料和图片,把你认识的银河介绍给大家。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艰辛的探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过程,特别是几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

3.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均要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

2.学生: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 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上有条河”,谁来说说银河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光年?

(2)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人们对宇宙探索的艰辛的历程。(板书课题)

2.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情况”的了解。

(1)谈话:大家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情况。

3.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1)小组内汇报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2)组长做好纪录,相同的归纳在一起。凡搜集两条的就可得一个优,以此类推,看谁得的优多。

(3)组长先汇报本小组得优的情况,再汇报本小组搜集的资料。

(4)教师作好记载,注意将相同的资料归类。

(5)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说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获。

4.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1)谈话: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本为我们提供的资料。

(2)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资料,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可以分为几类?

(5)教师谈话: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两类资料,一类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另外的事件是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还有2005年10月17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辉煌。

另外一类是失败的例子,主要有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还有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

(6)提问:看到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请同学们汇报。

(7)教师谈话:通过这段资料的学习,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大家认为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5.整理资料,体会收获。

(1)同学们既搜集了资料,也学习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目前所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按时间发生的顺序,也可以按其他自己觉得合理的顺序进行整理。

(2)学生整理资料,教师巡视。

(3)提问: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经历是怎样的?

(4)提问:你的感受是什么?

(5)教师小结。

6.布置任务。

下一节课,我们准备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要求大家带白纸.彩色笔,铅笔.钢笔.剪刀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等。

第二课时

1.导入。

(1)提问: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谈话:通过学习“艰辛的探索”你有什么想法?

2.办一份小报

(1)谈话:上次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带一些材料,利用我们搜集的资料,以“艰辛的探索”为主题办一份科技小报,下面请组长检查同学们带材料的情况。

(2)提问:怎样才能办好一份小报?

(3)小组讨论

(4)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5)同组其他同学补充。

(6)教师小结:

办小报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说小报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然后需要哪些材料,当然大家先搜集了许多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的资料确定小报的主题

其次要注意排版,根据手上的资料怎样摆放美观。要搞好版面的设计。

第三粘贴,摆放好了后用胶棒将材料粘上去,材料摆放时可根据版面对材料的要求进行加工,该剪的剪,该裁的裁,最后达到美观。

第四加工,主要是对小报进行美化,可以用彩色笔等美术手段进行加工.美化。

总之,办小报就是要做到主题鲜明,有创意,版面设计新颖,构图美观。

(7)谈话:说一说你准备办一张怎样的小报

3.学生自己办报

(1)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

(2)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展示作品

(1)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选择几张比较好的作品和几幅有特点的作品

(2)谈话:请同学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设想。

(3)大家再针对这幅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再分析另外几幅作品。

5.总结交流

(1)谈话:通过办小报这项活动,你有哪些感受?

(2)提问:你觉得的收获是什么?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宇宙奥秘。

6.布置作业。

搜集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图片。

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人造卫星与飞船


人造卫星与飞船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2.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
3.通过开科学讨论会,培养同学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4.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5.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了解学生搜集资料情况。
(1)谈话:上次课要求同学们在家里搜集有关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现在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检查一下。
(2)各组组长检查,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检查情况。
(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召开科学讨论会。
(1)教师谈话: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并且每组组长做好纪录,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以贴在大纸上。教师巡视。
(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当一组发言,讨论完毕后,下一组再发言,再讨论。
(4)讨论会开始,由科代表主持,教师可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有时可以给他们帮助。
(5)提问:通过开科学讨论会,你有哪些收获?
(6)小结:刚才同学们召开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每一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及用途,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虽然有的同学的看法不一致,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习课本资料。
(1)谈话:刚才大家讨论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下面大家看书52页,请大家仔细阅读这段资料,看看与我们刚才的讨论是否一样。
(2)学生阅读资料,教师巡视。
(3)提问:这段资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提问:这段资料告诉我们的信息与刚才大家的讨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6)小结。按照卫星的用途,可以将卫星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4.巩固。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体会?
5.布置作业。
回家继续搜集有关卫星的邮票、图片和宇宙飞船的的资料。
第二课时
1.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召开了科学讨论会,学习了书上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人造卫星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大家共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2.继续研究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
(1)谈话:上次要求大家回家继续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下面老师来了解一下大家搜集的情况。
 (2)提问:你们又搜集了哪些资料?
(3)先来看看邮票中有关卫星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搜集了哪些有关卫星的邮票?邮票上面讲的是什么内容?
(4)将邮票展示给大家观察。
(5)小结。
(6)提问:同学们搜集了哪些卫星的图片?
(7)谈话:观察卫星的图片。
(8)提问:图中是什么卫星,它有什么特点?
(9)小结:有关卫星的图片很多,图片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书上的两幅图片分别是中国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3.了解不同的卫星的不同用途。
(1)谈话:同学们看教材上的四幅图片,说出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教师提问:同是卫星传输的信息图片,我们看到的图片为什么完全不同?
(3)学生猜测,形成假设
可能是卫星的种类不同,或者是卫星的功能不同等等。
(4)教师出示相关资料,供学生学习。
(5)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6)教师小结
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书中的几幅图分别是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所拍摄的照片。
4.总结我们知道的人造卫星和用途。
(1)提问: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道了哪些人造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谈话:请大家将自己所知道的填写在课本的54页。每总结出一条,就给自己评一个“优”。看谁得的优多。
(3)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巡视。
(4)学生汇报
(5)小结: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
5.了解载人宇宙飞船的情况。
(1)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宇宙飞船?
(2)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谈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载人宇宙飞船的情况。
(5)看书55页,学习宇宙飞船的资料。
(6)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7)小结:
6.设计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造卫星或者宇宙飞船呢?
(2)谈话:把自己的设想画出来,并取一个名字。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展示作品,展示时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教师小结学生的设计情况。
7.总结交流。
(1)谈话:通过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2)提问:你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哪些了解?
8、布置作业。
回家搜集运载火箭的资料。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探索动物的发展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2.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查阅资料和研讨等手段探究马的演变过程。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研讨习惯。

教学准备

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马的化石、复原图教学图片或教学软件。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用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谈到了许多奇妙的动物,有人谈到马吗?马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是勤劳勇敢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谈谈马。

⑴咱们首先进行一个马的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中有一个“马”。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⑵说说你知道哪些品种的马,有哪一些关于马的有趣活动?

⑶马是大家熟悉的动物。马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怎么知道古代的马是不是现代马的样子?

2.此环节分两步进行。

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远古时期的马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看到始祖马的化石,学生既陌生又好奇,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复原的始祖马及其生活环境,学生会发现它比较矮小(只有狐狸和狗那么大),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这说明它的食物是树叶等。

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马和1000多万年前的马有什么不同。这里以个人观察为主,记录两个不同年代的马的化石的不同点,复原图的不同点,记录观察中的疑难问题。

小结:从化石可以看出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骨胳粗壮、高大,脖子骨胳变得稍长一些,尾巴骨胳变得稍短一些。

从复原图看,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变得肌肉发达一些,奔跑能力更强一些,生活环境表现出由原始森林向陆生状态的草原过渡,食物也由吃食树叶变为吃草原干草。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探究其牙齿有没有一定的变化。

3.从马的全身化石看,外部形态的变化比较明显,然而许多细节 难以描述。此环节安排学生观察三趾的马前肢化石与单趾的马前肢化石,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用量化的指标来检测生物的演变。这两个化石明显的不同是三趾与单趾的变化。

4.小组观察交流活动。观察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马的前肢化石。马的前肢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个变化记录在课本第7页。

5.集体汇报研讨,将共同的结论写在黑板上。根据汇报情况修改表格,有利于提炼前肢变化的主要根据。

6.阅读课本第8页的小资料,将前面获得的结论与与之对照,以获得更加科学的答案。

7.拓展与应用。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第8页。

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二课时

1.导入: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活着生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他们自古以来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

2.跟马一样,古代的象只有小猪那么大,它们是怎么变成今天的超大动物的呢?你们可以象研究马的发展史一样研究大象的发展变化进程。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动物,研究它的发展史。

探究指导与要求:

⑴小组商讨共同确定一个大家都想研究的动物。

⑵如果选择的动物研究中难度太大,可以在研讨过程中改换一次研究的对象。

⑶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或主题。

⑷要求用一至四张16开的白纸将小组所研究的动物发展进程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⑸办报的形式可是自己画图和手抄文字式的;也可以是剪贴拼图式的;或电脑绘制的。同一小组能统一形式,以便展出。

将小组计划或安排进行初步交流,以便修订计划。

课外完成任务,并以科学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出。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艰辛的探索”一文,希望“小学六年级科学《无限宇宙》教案:艰辛的探索”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