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数 > 导航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那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

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能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准备: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生活中哪些容器用“升”为单位?(学生举例)

2、比较发现“升和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提问: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毫升。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二、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1、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出示练一练1 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数据。

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2、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

(1)观察1毫升水和10毫升的水,谈谈自己的想法。

(2)实验:用滴管向空两杯滴入1毫升的水。

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

试着把1毫升水倒入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

三、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完成试一试。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完成练一练3

5、拿出500毫升的饮料。想一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如果是250毫升呢?100毫升呢?

三、练习一

1、练习一4

仔细读题,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汇报是要求说明理由。

2、练习一6

根据生活经验完成。可以跟其它容器比一比。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1升=1000毫升

作业设计:

【必做题】

升与毫升的换算。

【选做题】

到附近商店调查,记录几种容量用毫升做单位的商品。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学习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

是( )。

三、达标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教案范文


学习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

是( )。

三、达标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学习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

是( )。

三、达标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对照数位顺序,安排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使学生看出只需按照各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万级不都是0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 的数的读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探索读数的规律,进而进行练习巩固。

本课有两个大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的是二、三教学环节重复运用,即亿以上数的写法用同读法进行教学的。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最后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一文,希望“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数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