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数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 导航 > 小学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同时在写教案课件时,设计内容需要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那些教案课件的重点在哪里?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小学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第十课时:除得尽吗
主备人:刘成喜 修改人: 许科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表示循环小数。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能够表示循环小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二、新课教学
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
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73÷3=24.333…… 9.4÷11=0.85454……

思考: 73÷3商的小数部分怎么总是“3”?
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位(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像24.333……记作:24.3 ; 0.85454……记作:0.854
根据上面学的方法做p70“练一练”同桌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谁爬得快
73÷3=24.333…… 9.4÷11=0.85454……
像24.333……记作:24.3 ; 0.85454……记作:0.854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育新小学 杨菊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书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两只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商和余数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普通记法和简记两种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会读循环小数。
3、通过动物乐园的情景,体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循环小数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他们和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比赛?动物王国要举行各种比赛,想看看吗?首先是一场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课件出示课本主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A:蜘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B: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C:谁爬得快?
【设计意图:创设动物王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学生汇报。
2.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4.商重复出现的数字与余数重复出现的数字有联系吗?如果有,有什么联系?
大家先独立思考。【学生先独立思考半分钟】
师:现在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半分钟讨论】
师:咱们先看它【手指着第一个算式和竖式】,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两个学生说】
生1:商从小数点后面开始每次除得到的商都是3,然后余数又是1,商3,余数是1,不断反复出现。
【学生表达上可能不清楚,或指向不明,对学生的语言进行引导】师:那这边呢?【手指着第一个算式和竖式】【一个学生说】
生2:余数中的数字6和5循环,所以商中的数字5和4循环
师:看来正是由于计算过程中余数的不断循环导致我们的商中小数部分的某些数字也在不断循环。
师:嗯,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发现。
师:像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
生:循环小数【板书循环小数】
4.介绍写法
师:既然我们都算出来了,可是该怎么写上去呢?能一直写下去吗?生:不能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可以用省略号代替,表示无限【师在横式后面板书:24.333…】
师:那这个商应该怎样写呢?像这样吗?【板书:0.854…】 生:不可以,这样就不知道哪些数字在循环。 师:所以循环的数字我们至少要写两次。【再在原来那里添上54】【引导规范书写,循环的数字至少应该写两次】
5.循环小数的读法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写好了,有谁愿意来尝试读一读这个算式。生:24.3333333…
师:其实应该这样读二十四点三,三循环【请两个学生读】
师:你会读了吗?能把第二个算式读给你同桌听听吗?
师:谁来尝试读给全班同学听。生:零点八五四,五四循环
师:通过我们刚才准确的计算,我们知道谁爬的快些吗?【蜘蛛要爬得快一些。】
6.求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有时候根据需要,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0.854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54…≈0.85
7.循环小数的简记
师:其实啊,循环小数除了这种表示方法【手指着】,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请你自己认真仔细的阅读。
8.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 。
师:那我们学到了像24.333…,0.85454… 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出示课件】 那循环小数有什么特征呢?
师:请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分享【同桌讨论,全班分享】 【板书小数部分】
9.小结:通过观察这两个商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循环小数”。【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认识了循环小数,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那你能迅速通过第一关的考验吗?
(一)第一关:“超级小神算”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
1÷2= 1÷3 = 1÷5= 1÷7 =

(二)第二关: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三)第三关: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141 5926 5358… 是循环小数。 ( )
2. 0.282828 是循环小数。 ( )
3. 9.0526526…是循环小数。 ( )接下去一位是( )。
(四)第四关:刚才我们观看了动物们爬比赛,海里的动物正在举行游泳比赛呢!出示:
1、学生提出问题
2、自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第五关拓展:
1.


2.8.236236 …小数部分第8位上是数字几? 第50位上是数字几? 四、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除得尽吗(循环小数)
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 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

73÷3=24.333··· (米) 9.4÷11=0.85454··· (米)


《除得尽吗》教学反思:
《除得尽吗》是新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中的一部分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及求积、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循环小数。为了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并求出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个情境贯穿始终,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思如下:
优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新课标倡导: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动手、动脑从生活中感知体会理解,更有利于学习的学习。我以学生熟悉的比赛引人,结合书中的情境,创设了两只小昆虫在网上晒自己的爬行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以比赛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开课你喜欢看比赛吗?设疑引入,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比赛?动物王国要举行各种比赛,想看看吗?首先是一场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课件出示课本主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后自主交流。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体现教研专题。
新课程提倡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重要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必要性,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学、好学的动力。这节课我没有直接呈现教材的情境图,而是让学生在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四个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整叙述之后,提供时间列式,学生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在提供时间尝试计算,计算中发现规律。
3.本节课不但重视结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时教师及时引导,也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注重训练学生讲题,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整节课也体现了我本学期我的研究课题,教会学生提问,可以说一举多得。
⒋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本节课我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认真审题及书写要规范等多方面的习惯而且特别强调学生的书写姿势,相信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
⒌练习设计形式比较多样,由易到难,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
⒈这节课预设不到位,没有备好学生,估计不足。
⒉课堂上教师有反馈,由于时间有限,有点着急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的不够,反馈做得不是很到位。
3.由于重视学生讲题,导致练习没有完成。
改进:
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⒉用心研究教材,教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情境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不但备教材更要备好学生,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⒊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成绩。
⒋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关注细节的把握和处理,力争做到滴水不漏。
⒌关注学困生,课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做好个别辅导。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第5节 除得尽吗?
[教学内容] 除得尽吗?(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找数学信息: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3:谁爬得快???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情况:蜘蛛只用了3分钟就爬了73米,而蜗牛用了11分钟才爬了9.4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对比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大约等于二十几,而9.4÷11还不到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
2、师: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
同桌比赛: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3、学生会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讨论:除得尽吗?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4、师介绍:像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5、介绍写法。
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0.85454?
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0.85454?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73÷3=24.333??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9.4÷11=0.8545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除得尽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标准》对此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计算题都能算得完,这两道题除不尽。
生2:这两道题的商中有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师: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
(生说,师板书:依次、不断、重复。)
(设计意图:以计算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
4.举例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你能说出一个循环小数吗?
生1:0.11…
生2:8.1212…
生3:5.4444
生4:这个不是循环小数,它到第四个4后就没有了。
生5:9.52765276…
生6:这个数的小数部分有4个数字重复出现也是循环小数吗?
……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小数部分分别从哪一位开始有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中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同学们在自己举例中,不断交流、争辩,对循环小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完善,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中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基于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循环小数的例子,并就所举的例子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完善的认识循环小数。)
5.自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法。
学生看书第16页的“你知道吗”,自学循环节及小数的简便写法。
6.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师:对于循环小数我们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师:那么现在你们能知道谁爬得快吗?
生:蜗牛慢,蜘蛛快。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666… 1.48383… 4.2525 0.1875875…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8 4÷3 10÷9 2÷4 14.2÷11 0.4÷9 1÷7 5÷6
3.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奔跑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本质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循环小数有了那些认识?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
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
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案


[教学内容] 除得尽吗?(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找数学信息: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3:谁爬得快???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情况:蜘蛛只用了3分钟就爬了73米,而蜗牛用了11分钟才爬了9.4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对比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大约等于二十几,而9.4÷11还不到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
2、师: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
同桌比赛: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3、学生会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讨论:除得尽吗?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4、师介绍:像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5、介绍写法。
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0.85454?
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0.85454?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73÷3=24.333??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9.4÷11=0.85454??

小学语文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其只会写“同、形、状、采、再、仅、千、针”8个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异口同声”。用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句所表达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颜色。

【教学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背诵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用具】:师生采集树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来猜猜谜语,看谁脑筋动得最快。“春天刚睡醒,夏天遮阴凉,秋天随风落,冬天去无踪。”打一植物。(板书:树叶)

2.你看到的树叶都是什么样的?

3.大自然中所有的树叶都是绿色的吗?你还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读准字音。

(1)看课文,找找课文中你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多读读它们的拼音,读准了就算是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了。

(2)看看谁交的生字宝宝朋友最多?读读它们的名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自己认识的生字认读)

(3)这些生字宝宝很调皮,把它们叫出来再认一认吧。(指名读,特别注意后鼻音“同、形、状、瞪”,前鼻音“仅、千、针、颜、扇”,翘舌音“状、针、扇”,平舌音“采、再”。师领读,学生齐读)

2.巧记字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会儿就和生字宝宝们交上朋友了,不过朋友之间可得经常联络感情的,下次见着它们,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我们可要好好记记生字宝宝们可爱的模样。

(1)我们学过很多种字形结构,都有哪些呢?帮生字宝宝们排排队。

(认识生字的不同字形结构)

(2)想要快速记下生字宝宝的模样,可得想点办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动动脑,看谁有好方法记得快。

(同桌交流记字巧方法,老师巡视,个别提示指导)

(3)把你们的好方法都说出来吧,比比看,谁的记字方法最简便。

(全班交流,师生共评)

3.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现在会叫生字宝宝的名字,也能认生字宝宝的模样,再让你们把其中8个生字宝写下来不会是很难的事,对吗?

(1)谁来书空生字宝宝的笔画?注意顺序别颠倒了。

(指名书空生字笔顺,老师相机指导,纠正,尤其指导“状”左部分的笔顺)

(2)调皮的生字宝宝有时候会把自己身上最关键的一笔悄悄藏起来,要心细眼尖的小朋友才可以发现,并且不会弄错,更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漂漂亮亮。

让学生自由地谈谈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注意哪些地方。、

形:右边的三撇儿起笔在一条垂线上,第三撇儿较长。

状:不要漏写右上一点。

再:写好三横,第一横较长,第二横较短,第三横最长,中间的横、竖刚好分别写在横中线的竖中线上。

(3)选一个你认为最难写或者容易出错的生字,同桌小朋友互相考考对方。

(选一生字,同桌互相检测书写是否正确)

三、再读课文,巩固字词

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都藏进课文中,看看哪个小朋友没有忘记它们,并且很熟练很流利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男女分组读,齐读。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其只会写“同、形、状、采、再、仅、千、针”8个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异口同声”。用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句所表达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颜色。

【教学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背诵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教学用具】:师生采集树叶。课件。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朗读问句

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课题。学生评价。(你觉得他或好读得怎样?)

(2)教师相机指导,读出疑问语气。

2.过渡: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让学生说出不同的颜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课文中还有两个这样的问句,请找出来读一读。(师生共评,个别读,齐读)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出这两个问题答案的呢?(学生结合上下文自悟“异口同声”)

三、以读代讲,引出问题

1.师生分角色朗读第1~3自然段。

2.提出问题,启发争议,你们同意课本里小朋友的答案吗?你认为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树叶的形状都是椭圆形的吗?(出示椭圆形树叶,感受“椭圆形”一词的意思)

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秋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自然里采集树叶,找到了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师生采集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呢?

1.找一找课文中描述树叶颜色和形状的部分。(第7自然段)

默读,标记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欣赏朗读)

2.议一议:赏析理解重点句子。

(1)“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

①读句子,认识省略号,了解省略号在句中的意思。

②展示收集的树叶,引导发散思维;除了课文中描写的颜色,你还有新的发现吗?(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收集的树叶,通过比较、讨论、交流、再选代表发言)

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许许多多的颜色。(教师相机给予肯定和表扬)

④课件出示:“五颜六色”的树叶。(板书:颜色、五颜六色)

⑤读句子。(省略号处,让学生自由补充)

(2)“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像针,有的像扇子,有的边缘像锯齿……”

①读句子,找出句中描写树叶形状的词语。

②课件出示“千奇百怪”的树叶。(板书:形状 千奇百怪)

③展示采集的树叶,引导发散思维:除了课本上出现的形状,你还能发现更有意思的树叶吗?(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较、讨论、交流,再选代表发言)

④ 读句子。(省略号处,让学生自由补充)

小朋友们,当你们有了新发现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高兴、惊喜)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朗读第7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体会新发现后的惊喜、兴奋的心情。

(4)师生互动,试背第7自然段。

老师太喜欢第7自然段了,已经悄悄把它背下来了。背得好请给点掌声鼓励,背得不好也请大家指出来,我一定接受。

请大家把课文美美地读几遍,相信你们会超过老师的。

(5)仿说句子,根据课件提示,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课件出示云的形状,课间十分钟图画)

五、鼓励质疑,课外延伸

1.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叶并不都是绿色的,树叶的颜色是(指板书:五颜六色),树叶的形状是(指板书:千奇百怪)。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还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如:铁树不开花吗?乌鸦都是黑色的吗?……

2.学生质疑、释疑。(教师指示:可用“……都是……的吗?”提出疑问。也可以帮助同学解决疑问)

3.教师简评:小朋友们的问题真有趣。咱们在课堂没能解答出的问题,可以在课外查找资料,请教爸爸、妈妈,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发现大自然神奇无比,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六、板书设计

颜色 五颜六色

形状 千奇百怪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的、地、得”的区分与运用


《“的、地、得”的区分与运用》语文微课教案
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语文组 金颖
一、教学背景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八、教学设计与过程
开场白:
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
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静静的()河面
静静地()写字
欢乐的()山谷
欢乐地()歌唱
满意地()点头
满意的()作品

(2)类别区分
1)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3)综合杂糅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
“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2、特殊情况
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

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出自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1)质疑: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得”呢?
(2)释疑:原来这里强调的是心情,动词在后,形容词在前,相当于后置,“得”修饰“跳
舞”而非“围”。现在你明白了吧?

3、小结归纳: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一文,希望“小学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数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