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案”,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 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通过解答一些数量关系较为简单且趣味性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2 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从条件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此前学过的一些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巩固练习
课时安排 4课时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于问题的联系。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体会策略,引入课题。
用司马光和曹冲的故事开始,引出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看条件提问题。
1)小华买了20棵树苗,已经栽了12棵。
2)杨树苗有20棵,杉树苗比杨树苗多8棵。
3)柳树苗有12棵,松树苗有6棵。
让学生读条件,提出合适的问题。板书课题。
2、学习策略。
1)、理解题意。
出示例1,学生读题,找处条件和问题。
2)交流算法。
交流:怎样求出第三天摘的个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在根据什么求处第五天摘了多少个?
追问:小朋友的算法是根据什么想到的?
3)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交流:你是怎样想,怎样填的?
4)回顾概括。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1、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第1)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
请说说:感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接着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说说怎样解答提出不同的问题?
2)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想想有哪些条件,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你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交流:为什么这样标?
4、想想做做第4题
追问:你用了什么策略?
5、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二)
教学内容:第74-75页例2和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部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球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集合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这里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绿花的朵数,(画线段)那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就应该画多长呢?(画线段)表示红花朵数的线段要画得比黄花的线段怎新条件和红花比黄花多7朵求出红花有多少朵。这样从条件想起,以很清楚地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再次感受策略。
引导:那如果把条件改成“红花比黄花少7朵”,(出示条件)求红花有多少朵又该怎样想、怎样算呢?自己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对不对?
你用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说明解题思路)
5.回顾反思收获。
引导: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两个实际问题,现在回顾、比较一下两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互相讨论讨论。
交流:能说说解决两个问题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了吗?那两题中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呢?
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用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先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这个新条件,这是解决问题关键的一步,这样才能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红花的朵数。因为两题中表示红花和黄花朵数关系的条件不同,所以第二步的算法不一样。
三、内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看图说说第(1)题的条件。
你能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板书问题)
这里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提问:第(2)题的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板书问题)
提问:求苹果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
指出:明白了实际问题的条件,就可以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计算的问题,这样就能知道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正确解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谁游得最快、谁游得最慢吗? 相的引导: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
四、策略总结
互相讨论一下,说说是怎样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再对同桌说一说。
提问:这节课你又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五、 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i题的问题,第3题和第4题。
你是根据什么知道小丽游得最快、小华游得最慢的?
讨论“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一)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图表 的题意,进一步掌握解决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从条件想起说明书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能应用策略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体会解决 两步讲算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求什么样,培养根据条件间的联系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由下面每组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
(1)读一读条件,说说能想到什么。
①红葡萄有25箱,绿葡萄有30箱。
②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③小明买了6支铅笔,王老师买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4倍。
让学生读条件提出问题、口头列式,并板书算式。
说明:如果两个条件有联系,就可以提出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练习,小朋友要进一步熟悉这个策略,能用它分析问题,找出怎样解答,并正确列式解决。
一、策略练习
第1题,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之后,要让他们说清楚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例如,根据第(1)题中的条件能够提出的问题有:跳绳的有多少人,拔河的有多少人,跳绳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其中,求出跳绳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数了。
第2题,根据图意,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军比小英高21厘米。
第4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竖栏分别表示一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其中,西门站由于是始发站,所以没有下车人数的记录,而只有上车人数的记录。计算公共汽车从每个站点开出时的总人数时,应考虑到汽车从前一站开出时的总人数和本站上、下车的人数。例如,从建设路站开出时乘客人数,应等于从西门站开出的16人,加上本站上车的9人,减去本站下车的1人,得24人。
一`、练习总结
今天练习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你觉得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要怎样想?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练习你还有哪些体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二)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7练习十第6~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理解线段图表示的数量关系,能从条件想起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解决稍复杂一些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形象思维,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第6题。
让学生口算,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教师板书,结合交流,选择乘法和除法说说怎样算的。(如16×3,先算10乘3得30,再算6乘3得18,30加18就等于48;96÷6,先算60除以6得10,余下36除以6得6,10加6等于16)
二、策略练习
第7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苹果比香蕉的2倍还多70千克”,因此算出280千克的2倍后,再加上70千克,就是苹果 的千克数了。
第8题,要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就是指小汽车比大客车多7辆。
第10题,要适当帮助学生理解“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从54只晨去掉20只之后,剩下的34只里有一半是鸡、一半是鸭,因此原来鸭有34÷2=17(只),而原来鸡的只数则是17与20的和。
第11题,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一律半价”这个条件的含义,知道所谓“一律半价”,就是指每样商品的售价都是原价的一半。而由此即可先算出每样商品现在的价钱。
思考题,左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4盒饼干共73元”,右图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2盒饼干共49元”。比较这两组条件,则可发现:2盒饼干共24元。由此,一盒饼干的价钱就是24÷2=12(元);一盒巧克力的价钱就是73元与4盒饼干价钱的差,或49元与2盒饼干价钱的差。
三、练习小结:提问: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P78――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和概括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篮球,足球实物图和几何图形。
2引发探究动机。
谈话:小朋友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里两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如果你在进一步观察,是不是会发现更有价值的规律呢?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观察,发现特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3深入思考,加深认识。
4回顾过程,突出思想。
5应用规律,巩固认识。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数一数,圈一圈等方法找到了两端物体相同时,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规律;还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总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情境里,经常会有一些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分析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常常思考一些为什么。

Fwr816.COm小编精选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模板9篇)


教学重点一定要及时突破难点,教案是教师备课的成果。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写好教案有哪些关键要点呢?由此,范文资讯网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除法和减法、除法和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感受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自学书第103到105页第10到16题。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2.描述情境:

小明3分钟打字210个,小华每分钟打字65个。小明每分钟比小华多打多少个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有时也涉及到减法、乘法。大家要灵活运用。(板书课题)

二、预习反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练习二十三第11题。

(1)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订正。(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

(3)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

(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2.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读懂题意,怎样判断“买哪一种便宜?”

(2)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订正。

(4)本题通过计算单价,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确定哪一种便宜。

不需要两步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处理。

3.练习二十三第13题。

(1)读懂题意,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解答。

(2)所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想一想: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买哪一种便宜?

(1)读懂题意,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就是4块要16元。

(2)分析:买哪一种便宜?只要先算出甲种香皂的单价就可以了。

(3)甲种香皂每块的价钱是16÷4=4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

因为4元

2.小红每天早上上学,中午回家,下午上学,晚上回家。两天之内一共走了2880米。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多少米?(考察学生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1)学生独立读懂题意。

(2)分析:小红一天走几趟?(4趟)

(3)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先解决一天走多少米?

2880÷2=1440米,再解决一趟走多少米?1440÷4=380米。

(4)小红走一趟的路程就是她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80米。

四、反思,拓展升华

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快乐吗?

2、希对实际问题灵活处理,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3、想一想:周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两步计算就解决的。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2页。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3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6人围成一圈,__________?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补充后,让其列式,师:为什么除法计算?

二、新课研究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师出示团体操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师:谁能提出问题?

生:每个小圈多少人?

2.探讨解决方法

师: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3.列式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6025=6(人)60(25)=6人

这两种都正确,师强调列综合算式。

4.反馈练习:P100做一做先让生认真审题,同桌说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10-11

1.10题先让生认真审题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总量是多少,求什么,怎么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2、11题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

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四、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二)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13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p104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p105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p10215题,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p103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课后反思:

设计校园教学内容:

教科书(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重、难点: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校园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2)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生进一步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25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3.p1026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p1038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2.p10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一个圆桌可坐3人。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p1027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p1038题

3.p1039题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

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这样公平。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

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

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习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新授

(一)认识1/2

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

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什么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很好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研究它的写法。它的写法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为了讲起来方便,人们给这三部分都起了一个名字,它们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你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

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

4、练习一:判断(电脑出示)

5、练习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

(二)认识1/3

(电脑显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电脑演示)。那么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第二份、第三分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

(三)认识其它分数

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小结:像1/2、1/3、1/4、1/8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

2、比较1/2,1/8的大小

3、比较1/4,1/8的大小

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五)练习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

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义务教材是在六年制六册教学连乘连除应用题。现在不在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应用题:关注结构分清条件问题(表格式)―――算式

解决问题:关注情境理解情节内容(图画式)―――算法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中16道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出......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一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练习中给学生提供的习题,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出每摞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四、具体编排

1.例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接着,显示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

教学时,提出问题后,请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解决问题后,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例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呈现了团体操表演的画面,并显示出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例1与例2素材的选取具有连续性,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画面下面,一位小朋友提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两位小朋友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呈现方式,意在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这里可以更放手些,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8题,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上,在多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积累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第10、14~16题,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注意适时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进一步熟悉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

第2、9题,是运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注意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第11题,是用除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借助习题中啄木鸟、青蛙吃害虫的事例,请学生参与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问题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12题,解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两种规格的牙刷,请学生解决的问题是买哪一种便宜?教学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用两步计算时,点拨:想一想,怎样判断哪种牙刷便宜呢?使学生选用比较单价的方式获得答案。

第13题,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小学生在租船游湖的美丽画面。请学生解决7个小朋友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的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说一说逐步培养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此外,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请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新的机会,增加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要留心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五、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空间。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义务教材是在六年制六册教学连乘连除应用题。现在不在分类型、分步数编排应用题,除了与计算结合进行编排外,还设立了这样的单独单元来教学,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应用题:关注结构分清条件问题(表格式)―――算式

解决问题:关注情境理解情节内容(图画式)―――算法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中16道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出......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一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练习中给学生提供的习题,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出每摞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四、具体编排

1.例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图。图下面小精灵明明提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接着,显示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

教学时,提出问题后,请学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解决问题后,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例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呈现了团体操表演的画面,并显示出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的信息。例1与例2素材的选取具有连续性,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画面下面,一位小朋友提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两位小朋友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呈现方式,意在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这里可以更放手些,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8题,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上,在多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积累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第10、14~16题,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注意适时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进一步熟悉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

第2、9题,是运用乘法和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注意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分析数学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第11题,是用除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让学生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借助习题中啄木鸟、青蛙吃害虫的事例,请学生参与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问题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12题,解决购物时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两种规格的牙刷,请学生解决的问题是买哪一种便宜?教学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用两步计算时,点拨:想一想,怎样判断哪种牙刷便宜呢?使学生选用比较单价的方式获得答案。

第13题,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小学生在租船游湖的美丽画面。请学生解决7个小朋友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的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说一说逐步培养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此外,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请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新的机会,增加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要留心观察思考,就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五、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教学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空间。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1.加强小组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找出需要的数学信息,然后进行独立思考,对数学信息进行整合,再通过小组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说解题思路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教案为学生创造了多次说话的机会:个人汇报、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形成解题思路,让每个学生通过说话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2盒粉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1盒粉笔)

师: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数出这盒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吗?(24支)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这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有4×6=24(支)]

师:2盒有多少支?怎样计算?[24×2=48(支)]

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刚才这道题?

(1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2盒这样的粉笔一共有多少支?)

师:谁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4×6=24(支) 求出1盒粉笔有多少支。

24×2=48(支) 求出2盒粉笔有多少支。

师:类似刚才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粉笔的活动,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探究新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1.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汇报信息:①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②每箱有12个保温壶。

(3)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一共卖了多少钱,还要知道什么信息?

(还要知道每个保温壶卖多少钱)

2.独自探究。

(1)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后的结果。

①提问:45×12=540(元)表示什么?(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能卖多少钱,也就是一箱保温壶能卖的钱数)

540×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

②提问:12×5=60(个)表示什么?(每箱有12个保温壶,5箱一共有的保温壶的个数)

60×4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一共有60个保温壶,这些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

③45×12×5先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卖多少钱,再求5箱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

④12×5×45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这些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

(4)讨论:①和②这两种方法与③和④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汇报:①与③、②与④的解题思路是相同的,只是③和④分别是①和②两步计算合并的综合算式。

3.小结: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找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应用题也要注意检验,用一种方法解答后,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再解答一遍,如果两种解法的得数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体操比赛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看,咱们鸡公岭小学的运动会开幕啦,小朋友们多高兴哪,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队入场,这是二年级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年级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四年级的同学。热闹的开幕式结束了,首先进行的是体操比赛,小朋友们列成3个整齐的方阵,正展示着他们的风采。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

2.收集信息。

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学生汇报,老师课件:(每个方阵多少人,又从哪些信息能知道呢?)谁能说得更准确更完整一些。横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每行有几个人,(课件闪烁行。)竖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有几行。(课件闪烁有几行。)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

3.独立试做。

(课件展示完整题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

4.交流汇报。

好了,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问题。(师:生①很有想像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课件),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

还有什么疑问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生③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课件),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8乘3等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

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那老师还有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边很着急?就是这种方法里的108是什么意思呢?803又是什么意思呢?哦,我明白了,你是先求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的3个方阵的人数对吧,好,谢谢你。(大家还有疑问吗?)

好了,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个方阵一共的人数,那么这三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看?(好吧,请小组的四位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第一种方法是先算的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的三个方阵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第三种方法也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再算出一共的人数。嗯,你说得太好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算式,他们全都是列的综合算式对吧,那么他们的解题思路与上面这几种比较怎么样?这个和哪种是一样的,这个呢?)同学们,明确了解题思路,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这三种方法吗?今后我们列式时也可以用综合算式。好了,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练习1.

他们能想到不同的方法,你们能行吗?那好吧,这儿有个关于鸡蛋的问题,李阿姨在超市上班,这么多的鸡蛋,李阿姨准备一个一个的数,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教教她吗?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在草稿本上试着做一做,看李阿姨最喜欢谁的方法。

学生汇报:给大家介绍介绍?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李阿姨高兴极啦,因为不用一个一个的数啦,猜一猜李阿姨会用谁的方法呢?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一些)对,李阿姨就是这样想的,今后我们在想办法的时候怎么简单就怎么做,不必舍近求远。

有了大家的帮助,李阿姨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愁眉不展了,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她又遇到难题了:我们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们家3口人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这儿有三个算式,我该选哪一个呢?

1.3712=444(千克)

2.37312=1332(千克)

3.373=111(千克)

这儿有三个算式,我们用手势来帮李阿姨做个选择吧。大家都选的2哪,李阿姨还是有点不明白,不是说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嘛,乘12就行了呀,应该是1才对呀。

噢,听了你的介绍,李阿姨总算明白啦!她们家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呀?想想看,我们地球村有多少个李阿姨这样的家庭哪,你想对李阿姨说些什么吗?

你们说得太好了,李阿姨一定会照你们说的话去做的。

3.星期天,李阿姨家和朋友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玩耍,成人票15元,儿童票7元,这是李阿姨买票时计算票价的算式,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猜一猜她们一共有多少人吗?(图片)

154=60(元)

72=14(元)

60+14=74(元)

把你们猜的结果大大的写在草稿本上,1、2、3、举起来老师看看,你们都是写的6个吗?谁来说说你的理由。你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路清晰,吐字清楚,声音响亮,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掌声送给他。

刚才,我们帮李阿姨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也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本每页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个字,你们没数过吧,哈哈,老师就数了,你看:

4.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使他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我们用的作文本纸每页有20行,每行可以写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

呀,同学们开动脑筋,编成了这么多的应用题,老师也想来编一个,可不可以,可以呀,那注意听好了:这次上课呀,我写的教案有1500个字,猜猜我怎么提问?(课件)要写几页?你能列式吗?草稿本上做做。完全正确,老师为你鼓掌。

好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和别人学得怎么样?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9

教学内容:三上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5页。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快速抢答比赛。

(1)一本书共有400页,小明已经看了10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

(2)小货车的载重量是300千克,一箱货物重88千克,另一箱重96千克,这些货物能一次运走吗?(3)爸爸有600元钱,录音机398元,自行车29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4)一至三年级有223人,四至六年级有234人,会议室有300个座位,坐得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板书】。

二、交流探究

我碰到了电影院里的一个数学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帮我解决吗?【出示主题图】仔细看,你知道了什么?

1、生说信息和问题。

2、这个问题能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板书】223+234

3、用他的方法判断下,你认为能坐得下吗?(请3-4个生说,不具体说理由)

怎么想的呀,把你的想法在四人一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223 + 234 220 + 230 = 450>441 坐不下

预设生2:223>220, 234>230,220+230=450,223+234>450。坐不下。

预设生3:200+200=400,20+30=50,223+234>450。坐不下。

预设生4:精确计算223+234=457

4、辨析:有一位小朋友估算的方法和我们想得不一样,打开书本15页,看到“分析与解答”, 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说还是不能确定呢?将223看成200,2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在这一题中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还不能解决,要看成几百几十的数。

6、解答正确吗?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证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板书:

三、反馈练习:

1.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你认为坐得下吗?(生说一说,你呢,你呢?)

(1)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记录在1号练习本上。(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3)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想法。(生展示练习本,让生自己说。)

生1: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

讨论生2:196+226,把196看成190,226看成220,190+220=410,这样就能确定196+226<441吗?为什么?(还没算个位,补充6+6=12,看来这种方法还要作进一步分析。)

师:看看这两种方法,一种把196+226看成200+230是估大了;另一种把196+226看成190+220估小了,哪种方法好呢?(大估更合适,比较简便),看来大估还是小估还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请有错的小朋友订正。

【板书】: 196 + 226 (估大)200+230=430<441 坐得下。

3、比较分析:解决学校看电影和旅行团看电影的问题时,这两种方法(指板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四、多种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P17练习三的第6题。

(1)请小朋友将这些小鱼分到两个箩筐里,

(2)生判断结果,说想法。

(3)师问:258+171这条小鱼放哪儿呢?你怎么想的?619-203这条呢?

点评:既会判断又会分析,真会学习!

2.变式练习: P17练习三的第8题。

(1)妈妈有400元,够吗? 245元+187元

想1:(小估)240+180=420>400 不够。

(2)如果妈妈带500元,够吗? (大估)250+200=450<500,够。

四、全课小结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 用估算解决问题

【王老师点评】

1、学生的思维需要辅助外形的呈现,教学中需要思维外化的策略。教师尽量少说,让学生动起来。导入环节,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调整为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作业纸上,先不说出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学生反馈时,教师将数据写在黑板上,数据不能悬空。

2、第二环节要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反馈中一要安抚好采用准确计算的学生,二要引导学生可不可以不准确计算就能判断出结果,同时引导学生从估成几百调整到几百几十。

【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本节课通过“学生看电影”与“旅行团看电影”,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总之,一个目标:在估算中感受、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道理。通过比较“在什么情况下小估(大估)比较合适?”的问题讨论,让学生体会选择估算方法对问题解决的重要。从而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活用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了学生估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调整的是还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的基础善,相互讨论,共同探索,老师讲得多,还是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一位孩子都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2篇)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育人先育己,课堂教学之中,预备教案是教师的义务。教案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以下“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由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1.加强小组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找出需要的数学信息,然后进行独立思考,对数学信息进行整合,再通过小组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说解题思路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教案为学生创造了多次说话的机会:个人汇报、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形成解题思路,让每个学生通过说话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2盒粉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1盒粉笔)

师: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数出这盒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吗?(24支)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这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有4×6=24(支)]

师:2盒有多少支?怎样计算?[24×2=48(支)]

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刚才这道题?

(1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2盒这样的粉笔一共有多少支?)

师:谁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4×6=24(支) 求出1盒粉笔有多少支。

24×2=48(支) 求出2盒粉笔有多少支。

师:类似刚才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粉笔的活动,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探究新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1.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汇报信息:①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②每箱有12个保温壶。

(3)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一共卖了多少钱,还要知道什么信息?

(还要知道每个保温壶卖多少钱)

2.独自探究。

(1)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后的结果。

①提问:45×12=540(元)表示什么?(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能卖多少钱,也就是一箱保温壶能卖的钱数)

540×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

②提问:12×5=60(个)表示什么?(每箱有12个保温壶,5箱一共有的保温壶的个数)

60×4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一共有60个保温壶,这些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

③45×12×5先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卖多少钱,再求5箱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

④12×5×45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这些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

(4)讨论:①和②这两种方法与③和④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汇报:①与③、②与④的解题思路是相同的,只是③和④分别是①和②两步计算合并的综合算式。

3.小结: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找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应用题也要注意检验,用一种方法解答后,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再解答一遍,如果两种解法的得数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页例2,练习二十三第10、14~16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除法计算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

1.看一看:P100例1的主题图

2.想一想:

(1)画面上同学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2)怎样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60÷2=30表示什么?30÷5=6又表示什么?

(4)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并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尝试作业:P100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二.预习反馈:

1、王老师把1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平均每人分到几枝铅笔?

2、今天我们学习“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3.出示例2情境:团体操表演。

(1)从这个情境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3)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二.关键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做一做,课本第100页“做一做”。

(1)独立解决问题。(提示: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分析相关信息。)

(2)组织交流。

(3)展示不同的解法。

(960÷6÷8=20箱,960÷(6×8)=20箱)

(4)鼓励有创意的解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0题。(关注学生针对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强调先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二十三第14题。(本题的数学信息比较隐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3.练习二十三第15、16题。(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展示交流。)

四、反思,拓展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问题要仔细,善于选择有用的信息或加工信息。)

2.小红去游泳池游泳,她在池道内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240米。

这个游泳池的池道有多长?(先求一个来回有多长?再求池道有多长?)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第51页。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3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蓖ü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本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醚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

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

导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背氏中畔ⅰ3鍪纠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闭页鑫侍狻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碧致劢夥ā

(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

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背氏中畔ⅰ3鍪局魈馔技跋喙氐男畔ⅰ

2惫鄄旆治觥8貌莸氐淖槌汕榭鍪窃跹的?有哪些形状?

3背鍪疚侍狻A礁鑫侍馔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碧致劢饩觥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

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

要求:

1狈中∽楹献魍瓿伞

2碧致鄢龌疃的步骤。

3狈肿榛疃。

4比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

五、课堂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4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6人围成一圈,__________?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补充后,让其列式,师:为什么除法计算?

二、新课研究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师出示团体操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师:谁能提出问题?

生:每个小圈多少人?

2.探讨解决方法

师: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3.列式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6025=6(人)60(25)=6人

这两种都正确,师强调列综合算式。

4.反馈练习:P100做一做先让生认真审题,同桌说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10-11

1.10题先让生认真审题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总量是多少,求什么,怎么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2、11题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

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四、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二)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13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p104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p105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p10215题,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p103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课后反思:

设计校园教学内容:

教科书(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重、难点: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校园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2)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 13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7/7=2元。

二、指导练习。

1. p104 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 p105 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 p102 15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 p103 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5、7、8题及相关补充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其中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五、教学准备: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现在书店对小朋友进行书的优惠,每本儿童读物都只卖4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同学都要买些什么书吧。

师出示书店买书的情境图

让学生找出问题,独立解决。

2、师出示森林餐厅的情景图,让学生先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板书。

问: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样分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汇报不同解决办法。

3、出示丛林探险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并说说要解决每个问题所需的数学信息是不是知道。独立解决。

4、观察花店的图,把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列出来。理解题目的要求。

让小组一起用圆片、三角形、正方形来代替花进行扎花。最后一起确定解题策略。

5、给班级分组,怎样分比较科学,说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聪聪陪妈妈去水果市场买水果,妈妈说:“聪聪,我想买35个苹果、28个梨子、32个橘子,然后你按4个苹果、5个梨子、6个橘子装一袋,看看可以装几袋?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7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具、学具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纸片,相同长度的小木棒若干根,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与引入

根据下面的图示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

☆☆☆☆☆☆☆☆□○□=□

●●●●●●●●□○□=□

二、问题与探索

多媒体显示:用相同小棒摆成的两组正方形。

第一组第二组

提问: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几个正方形?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几个正方形?

第二组用的小棒比第一组多几根?

第一组用的小棒比第二组少几根?)

提示: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待学生实在找不到问题时。)

师:你们看是不是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第二组正方形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的个数?

(2)第二组用小棒的根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用的根数?

从正方形个数来说,第一组1个,第二组两个1个;从用的根数来说,第一组用了1个4根,第二组用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3倍。

以前我们学习了两个数比大小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之间的倍数问题。

(接着把第二组的正方形换掉,改为3个正方形。)

师:现在大家研究一下,第二组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与第一组有什么关系?(把教学思路引导到有关倍的研究上来。)

三、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学具,要求是先想出摆的根数,再有顺序地一组组摆出来。

(1)●●●

是上一行的2倍

(2)●●

是上一行的4倍

(3)///

是上一行的5倍

独立摆完后,小组讨论: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怎样计算?为什么?

小结:教师充分了解情况后,根据学生理解的水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小结。

四、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出示第77页学生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动脑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内容是:

(1)根据给出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是什么意思?

(3)怎样进行计算?请讲出道理。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生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师: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师: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

360(2X3)380(132-127)

活动三:练一练

第4、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9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解决简单问题

教师亲切谈话: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一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

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的第1、3、4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哪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总结

1.请学生说一说收获和体会。

2.教师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同学都越来越聪明、能干。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

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

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

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这样公平。

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

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

生:1/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的。

师:很不错的习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二、新授

(一)认识1/2

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

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什么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很好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研究它的写法。它的写法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为了讲起来方便,人们给这三部分都起了一个名字,它们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你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

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

4、练习一:判断(电脑出示)

5、练习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

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

(二)认识1/3

(电脑显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电脑演示)。那么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第二份、第三分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

(三)认识其它分数

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

小结:像1/2、1/3、1/4、1/8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

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

2、比较1/2,1/8的大小

3、比较1/4,1/8的大小

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五)练习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

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99例1连乘应用题

二、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调查本班或者其它各个班级一天丢弃塑料袋个数情况。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课所要探索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和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都扩大了。教学时,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中我创设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教学时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汇报调查情况

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谁来汇报一下我们这样一个班级一天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最后选取一个出现频率最高或居中的一个数字,如12。

2、提出问题

那么你想知道我们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吗?

课件出示教学楼画面及问题: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班级)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定格图片及文字。

(2)你有办法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大家先独立观察思考,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与小组内的伙伴或者和老师交流。

2、小组交流

现在请你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小组内成员交流一下,看是否可行,同时注意倾听、学习其他组员的不同方法,请组长作好整理,并且准备好向全班汇报。

3、组织全班交流

请不同方法的小组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并且分析自己的方法,每提出一种方法都请与之方法相同的小组作进一步的叙述与分析。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⑴3412⑵1243⑶1234

=1212=483=364

=144(个)=144(个)=144(个)

3、揭题

看来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今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索的知识--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4、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际应用,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1、完成课本P99做一做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都谈的非常好,你们的谈话使老师更深切的体会到现代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在这样的大局势下,环保餐厅应运而生。(课件出示环保餐厅,教师简单介绍)

课件演示餐厅服务员搬运鸡蛋:看到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回答,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自主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搜集你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搜集到的信息也不相同,所以出现的方法可能比较多,例如:

①568②56(5+3)③567+56

④567+30⑤308⑥305+303

(3)汇报交流

请不同方法的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只要说得在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4)比较

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2、栽花问题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环保餐厅前的空花坛:为美化餐厅环境,吸引更多顾客,餐厅老板在前门留了一块空地来载花,但不知道载什么花好,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

(2)课件出示信息:

太阳花,比较美丽,每棵2元,容易种植,存活时间较短;

芍药花,非常美丽,每棵10元,不容易种植,存活时间较长。

如果你是老板,会选择哪种花呢?说说你的理由。

(3)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如果在这块空地上种10行花,每行种6棵,你选的花需要多少钱?

(4)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

3、接待客人数量问题

(1)提出问题

课件动态展示餐厅格局:餐厅分为2层,每层有13张桌子,每张桌子可坐4人。

从刚才参观餐厅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想进一步了解哪些问题?

出示问题:可以同时接待100位客人吗?

(2)搜集信息,独立解决

教师巡视,适时鼓励学生找出不同解决方法。

(3)组织交流

先组内交流,再汇报。

学生可能根据计算出的数据104认为可以同时接待100位客人,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客人是独自用餐,而没有与人结伴,这样一人就需要一张桌子,所以不可以同时接待,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都给予充分肯定。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环保活动,创设情境,利用课前调查与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把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究、交流,不仅培养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

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吗?问题的提出注重体现数学教学的目的与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

这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对能否同时接待100个客人?问题的争论。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求异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谁来汇报一下我们这样一个班级一天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汇报,教师依次板书:12个、11个、15个、12个、12个......与学生达成共识后选用12个,课件出示:一个班级每天丢弃12个塑料袋)

师:那么我们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呢?瞧,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课件动态演示: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教室),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了我们的教学楼有3层。(课件出示定格图片)

生2:我看到二楼有4个班级。

师:那你说一楼和三楼会有几个班级呢?

生2:也是4个。

师: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3:每层都有4个班级。(课件出示定格图片)。

(这时课件出现完整的题目: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个班级,一个班级每天丢弃12个塑料袋,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现在你有办法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大家先独立观察思考,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与小组内的伙伴或者和老师交流。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并给大家分析分析。

生1;我们小组的算式是3╳4╳12,因为教学楼有3层,每层4个班级,3╳4就是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再乘以12就是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哪个小组的方法与他们相同?你们又是怎样想的?

生2:我们的算式是4╳3╳12,意思和他们一样,也是先求教学楼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再求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向其他学生):你们明白他们的意思了吗?看来他们表达得非常清楚,接下来汇报的同学也该象他们那样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让大家一听就明白,好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也可以这样列式12╳4╳3,先算出一层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再算3层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哪个小组的方法和他们一样?

(请方法相同的小组再叙述分析思考方法,其他学生评议。)

生4:我们还有一种方法,算式是12╳3╳4......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析理解的吗?

生4:我们小组有的人觉得对,有的人觉得不对。计算出的结果也是114个。

师(向其他学生):看来这个小组给我们全班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吗?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虽然一样,但算式是没有道理的。

生2:我也觉得是错的。12指的是每个班级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而3是指教学楼有3层,又不是指有3个班级,12和3相乘是什么意思呢?(这时许多学生都点头表示赞同)。

生3:我认为是对的。12╳3可以说如果每层教学楼只有一个班级,3层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再乘以4就是说现在每层有4个班级,那么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师:谁理解他的意思了?(学生大多摇头,表示不解)。

生3(着急地):就是先把每层楼看作只有一个班级,再算出每层4个班级的话,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啊。

生4:我听懂了,他的意思是说把我们的教学楼竖下来看(他用手比划着,教师便示意他上台指图讲解),这样每一竖有3个班级,12╳3就是这一竖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然后有这样的4竖,乘以4就是整座教学楼每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了。

师:这下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很开心):听明白了!

师:我们班爱思考的同学可真多,而且一个个都象个小小辩论家似的,说得人心服口服。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我们刚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有什么共同点?

生1:我们都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的。

生2:刚才的算式都是连乘两次。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看到我们刚才调查和计算出的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们教学楼每天都丢弃114个塑料袋,太多了!

生2:我们丢弃的塑料袋这么多,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小学生应该保护环境,而不是污染环境。

师:你们都知道丢弃塑料袋会污染环境,那么你们认为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吗?

生3: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我发觉很多塑料袋都是同学们吃早餐时扔掉的,只要我们以后不要在教室里吃早餐就不会有这么多塑料袋了。

生4:我们最好是在家吃早餐,因为不在教室里吃在其他公共场所吃,塑料袋扔在外面,不也污染环境吗?所以在家吃,又卫生,又可以保护环境。

生5:反正我们以后应该少用塑料袋,减少污染。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保护环境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少买一张卡片......不仅自己做到,还可以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基于这点认识,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现代课程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被动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全面地理解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这节课教材的主题图虽然也是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入手,但是我觉得其中的内涵还不够丰富,所使用的数据不能反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我对主题图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动,让学生课前作了充分的调查,直接用他们的调查结果,再配以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楼作为教学素材,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班级教学形式的补充和改进。它的实质不仅是要解决班级教学条件下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机会少的问题,更是立足于现代教学的高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本课无论在进行新课还是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来提出、发现并解决问题,然后再汇总各组的信息,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例如在课堂上,当有个小组提出12╳3╳4这种解决方法在自己小组内产生争议时,我没有马上表明态度,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那个孩子精彩的分析讲解终于使大家明白,达成了一致意见。他的那句把教学楼竖下来看,就有这样的4竖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说实话,连我这个老师都不得不承认没能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如此生动形象易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不仅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他们的合作、交流、倾听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向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这节课我采取了实地拍摄,将教学楼的各种信息拍摄成画面作为本节课新授内容的丰富素材,面对熟悉的教学楼画面,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练习中环保餐厅的运鸡蛋、栽花问题及接待客人数量问题,我都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示,让教学资源更加生动、直观,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体操比赛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看,咱们鸡公岭小学的运动会开幕啦,小朋友们多高兴哪,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队入场,这是二年级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年级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四年级的同学。热闹的开幕式结束了,首先进行的是体操比赛,小朋友们列成3个整齐的方阵,正展示着他们的风采。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

2.收集信息。

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学生汇报,老师课件:(每个方阵多少人,又从哪些信息能知道呢?)谁能说得更准确更完整一些。横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每行有几个人,(课件闪烁行。)竖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有几行。(课件闪烁有几行。)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

3.独立试做。

(课件展示完整题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

4.交流汇报。

好了,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问题。(师:生①很有想像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课件),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

还有什么疑问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生③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课件),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8乘3等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

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那老师还有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边很着急?就是这种方法里的108是什么意思呢?803又是什么意思呢?哦,我明白了,你是先求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的3个方阵的人数对吧,好,谢谢你。(大家还有疑问吗?)

好了,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个方阵一共的人数,那么这三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看?(好吧,请小组的四位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第一种方法是先算的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的三个方阵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第三种方法也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再算出一共的人数。嗯,你说得太好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算式,他们全都是列的综合算式对吧,那么他们的解题思路与上面这几种比较怎么样?这个和哪种是一样的,这个呢?)同学们,明确了解题思路,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这三种方法吗?今后我们列式时也可以用综合算式。好了,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练习1.

他们能想到不同的方法,你们能行吗?那好吧,这儿有个关于鸡蛋的问题,李阿姨在超市上班,这么多的鸡蛋,李阿姨准备一个一个的数,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教教她吗?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在草稿本上试着做一做,看李阿姨最喜欢谁的方法。

学生汇报:给大家介绍介绍?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李阿姨高兴极啦,因为不用一个一个的数啦,猜一猜李阿姨会用谁的方法呢?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一些)对,李阿姨就是这样想的,今后我们在想办法的时候怎么简单就怎么做,不必舍近求远。

有了大家的帮助,李阿姨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愁眉不展了,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她又遇到难题了:我们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们家3口人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这儿有三个算式,我该选哪一个呢?

1.3712=444(千克)

2.37312=1332(千克)

3.373=111(千克)

这儿有三个算式,我们用手势来帮李阿姨做个选择吧。大家都选的2哪,李阿姨还是有点不明白,不是说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嘛,乘12就行了呀,应该是1才对呀。

噢,听了你的介绍,李阿姨总算明白啦!她们家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呀?想想看,我们地球村有多少个李阿姨这样的家庭哪,你想对李阿姨说些什么吗?

你们说得太好了,李阿姨一定会照你们说的话去做的。

3.星期天,李阿姨家和朋友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玩耍,成人票15元,儿童票7元,这是李阿姨买票时计算票价的算式,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猜一猜她们一共有多少人吗?(图片)

154=60(元)

72=14(元)

60+14=74(元)

把你们猜的结果大大的写在草稿本上,1、2、3、举起来老师看看,你们都是写的6个吗?谁来说说你的理由。你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路清晰,吐字清楚,声音响亮,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掌声送给他。

刚才,我们帮李阿姨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也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本每页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个字,你们没数过吧,哈哈,老师就数了,你看:

4.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使他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我们用的作文本纸每页有20行,每行可以写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

呀,同学们开动脑筋,编成了这么多的应用题,老师也想来编一个,可不可以,可以呀,那注意听好了:这次上课呀,我写的教案有1500个字,猜猜我怎么提问?(课件)要写几页?你能列式吗?草稿本上做做。完全正确,老师为你鼓掌。

好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和别人学得怎么样?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动脑筋解决问题


一、教学理念:

生活是的课堂,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设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情境,以“问题”为线索,以“动脑筋”为媒介,以“口语交际”为目的,展开饶有兴致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在“发现”中交际,在“讨论”中交际,在“评价”中交际,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实现信息传递和思想感情的交流。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学会用演讲评论、情景表演、模仿实践、交流谈话等来实现交际互动。同时,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2、学会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评价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2、学会合作、讨论、表达、交流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逐渐养成规范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猫和老鼠》精彩片断,调动学生感官,启发说话。

(1)学生欣赏《猫和老鼠》动画片。

(2)说说为什么老鼠每次都能反败为胜。

2、联系学过的课文,说说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故事。

(1)学生说例子。

(2)得出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的结论。

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1、分小组说说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相机指导说话,要求说完整、清楚。

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转述,在讲述多个问题时,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5、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选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板书。

(三)合作讨论 解决问题

1、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深入小组指导。

3、各组组长收集整理小组发言。

(四)全班交流 激情促说

第一小组:出谋献策,解决“考试考砸了怎么办”的问题。

1、学生出谋献策:不带考卷回家、向家长解释、缓兵之计等。

2、生现场模拟向家长解释的情景。

3、提出要怎样才能提高成绩的办法: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4、指导学生得出提高成绩的科学方法。

第二小组:平等交流,解决“上课不敢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1、说说不敢回答的原因:答错了同学嘲笑、担心答不好被老师批评。

2、创设情景与会嘲笑人的同学现场对话。

3、得出嘲笑别人是不好的,同学间而应该相互鼓励。

4、与老师提平等交流,帮助回答不好的同学。

5、引导怎样才能大胆回答问题。

6、得出大胆回答问题的办法:自信、努力学习,认真听课才能好回答问题。

第三小组:评价对比,解决“想展示却没机会怎么办”的问题

1、提出困惑,想要在课堂上表现却苦于没有机会。

2、说说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提问的办法。

(1)用写日记的方法告诉老师。

(2)回答问题时要响亮、准确。

(3)用写纸条的方法告诉老师。

3、让学生说说会在纸条上写些什么。

4、说说用其它办法让老师提问:想方设法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敲桌子、故意不注意听讲等。

5、让学生评价刚才的方法。

6、引导用正确的方法引起老师的注意。

第四小组:创新交际解决“家里蟑螂多了怎么办”的问题。

1、把话题引到生活方面的问题。

2、提出解决消灭蟑螂的问题。

3、学生说说办法:用药消灭蟑螂等害虫。。

4、提出不同意见:用药会危害人类健康。

5、创新消灭害虫的办法:

(1)诱捕,用让蟑螂自投罗网。

(2)制作捕捉器,让蟑螂进去后就出不来了。

(3)发明能发出声波产的先进仪器把蟑螂电死,而且对人类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6、指导学生对以上方法进行评价。

7、师对这种创新精神加以肯定。

第五小组:实话实说解决“老师生气了怎么办”的问题

1、学生提出老师上课生气了怎么办的问题。

2、老师面对现实引导学生实话实说。

3、让学生模拟老师生气的情景。

4、说说怎样才能让老师消气的办法。

(1)我们会向老师道歉。

师生表演道歉情景。

(2)画一幅画送给老师,让老师不要生气。

说说在画上画些什么内容。

(3)如果老师生气了,我们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用拉歌的形式让老师消气。

5、平等的师生对话:师肯定这些办法,并表示谢谢学生的方式,以后尽量不生气。

第六小组:群策群力解决“出现意外事故怎么办”的问题

1、让学生说说办法:借助外界力量。

(1)比如着火了可以打119。

(2)有人出车祸了可以打120。

(3)看见有人做坏事或有危险可以打110。

4、请一位同学现场模仿打应急电话119。

5、说说打应急电话应注意什么。

要请注意:不要着急,说清出发生了什么事,具体地点在哪,还有不要打着玩。

6、指导现场打急救电话应注意的地方,教育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第八小组:情景表演解决“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的问题

1、小组互动,同学装扮成陌生人,想尽各种办法让人们上当。

(1)表演陌生人敲门。

(2)表演陌生人打电话。

(3)表演陌生人要接你回家。

2、请位同学说说从刚才表演中得到的收获。

3、指导学生总结: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性,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4、肯定学生的收获:每组同学都出色地解决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五)总结谈话,深化教育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今天这样肯动脑筋,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老师提议:让我们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做一名新时代出色的好少年。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案”一文,希望“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