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青藏地区 > 导航 >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青藏地区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带给大家。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请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过或从电视上看过该区新闻或专题报道的同学谈谈他(她)对那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方法2:请问哪一位同学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同学们在发言中可能会提到苏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然后教师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在学生优先发表见解后,再继续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本区各方面的优势所在。
方法3: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板书: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讲授新课]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读图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学生:热带、亚热带;教师:同学们判断得很对。接着出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投影图)印证学生答案〕在此基础上再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投影)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读图分析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分析激励评价后,教师指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学生: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还不够。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那么还应具备哪些因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
读图分析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7.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分析后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有数量大、增速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占居首要地位等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设疑思考: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启发。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给予激励评价,然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之所以在数量和增速上高居全国榜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1下面材料,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还是全国的侨乡。
播放录像1: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华人、华侨的事迹录像片,之后讲解:历华人、华侨有着不可磨灭的爱国、爱家乡和爱人民的光荣传统。每当祖国危难之际,他们都会省吃俭用,慷慨解囊,为我们祖国捐钱、捐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如陈嘉庚、李林、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等等。祖国改革开放后,广大华侨、海外华人为了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献计献策,还大量向祖国内地、家乡投资办厂、捐资助学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有这么多爱国华侨、华人而自豪,都应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
播放录像2:引导学生收看国家为经济特区制定的优惠政策及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巨大变化的录像后,指出:我们党和国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珠江三角洲这个祖国的“南大门”采取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促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家的政策对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说明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是充满希望的。
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A组: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组: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的侨乡。
C组: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归纳总结见上面答案)。
[课堂小结]
总之,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政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三大有利因素,才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反馈练习]
1.填空
(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的 部, (河流)下游,毗邻 、 特别行政区,与 地区隔海相望, 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
(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和 ,其中, 省就占了三个,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 。珠江三角洲的 (城市)为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位于 (经济特区)以南,澳门位于 (经济特区)以南。
2.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有利因素。
(1)区位因素:
(2)人文因素:
(3)政策因素:
答案:1.(1)东南 珠江 香港 澳门 东南亚 海陆 南大门
(2)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广东 深圳 珠海 厦门 广州 深圳 珠海
2.(1)区位因素:本区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为全国的侨乡。
(3)政策因素:国家对本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策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引导学生课余从报刊、杂志、画册等媒体上搜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华侨、海外华人的事迹和照片,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引导学生课余从报刊、杂志、画册等媒体上搜集有关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方面的资料,并想想该区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珠江三角洲(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一下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或者说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评价点拨)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它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属外向型经济;教师:答得很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板书:外向型经济
[讲授新课]
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教师及时激励评价)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7.3)

珠江三角洲外
资的主要来源地
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的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及外向型经济的名称,边想象边画出外向型经济示意图。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投影2:“外向型经济一例”(图7.4)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生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教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师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p53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作模式,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散思维:“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评价点拨: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投影3:“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图7.5)
分组探讨1: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读图7.5,分析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
(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请你分析其原因。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长幅度较大,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却较小。(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
分组探讨2: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来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里开始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苏州、南京一带转移。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等。这些现象毫不奇怪。因为投资者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什么地区获得经济效益大,就投资什么地区。什么地区投资环境好,就投资什么地区。这是商人的经营之道。投资要考虑各种因素,才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分组探讨3: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的条件,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试比较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
投影4: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辽中南地区图”,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两地区产业分布图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比较两地区主要产业部门和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的差异。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
地区 主要产业部门不同 依托的地理条件不同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有利于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且海陆交通便利
辽中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 钢铁、机械、石油、化工、船舶制造工业 有色金属、煤炭、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捷、铁路运输发达,有利于发展重工业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城镇的迅猛发展,可以说城镇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发展。
板书:城镇的发展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后的录像。让学生说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明确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以农业用地为主),后者却是城镇密集。土地利用方式的显著变化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
师问: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土地利用方式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形成这种巨大变化需要哪些条件呢?
投影5:《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土地利用景观》(图7.6)、《川流不息的民工潮》(图7.7)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短文加深印象。
启发思考:同学们,画中的城镇幢幢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居住、建工厂、办学校、办医院等)城镇的建筑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学生:当地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越来越多,人口急剧膨胀。教师:及时鼓励)
讨论表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片)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序号将它们排列起来,并派小组代表加上适当的动词,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述出来。
①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②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③城镇的发展 ④大量就业机会 ⑤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 ⑥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生:①②④⑤⑥③)
评价点拨:学生讨论、排序、口头表述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业、娱乐业、运输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不仅吸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还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正是由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才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散布在城郊和乡镇,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小结:由于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才使本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的形成条件是: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
填表:(见投影)
地区 最显著的变化 形成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 前 土地利用方式 型经济繁荣
以 用地为主
后 用地、 用地、 用地和 用地交错分布 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前:以农业用地为主;后:居住、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与农业用地交错分布。形成条件:(1)外向型经济繁荣;(2)产业结构得到重大调整〕
投影:《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图7.8)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后,结合地图说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学生: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稀疏,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0年时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越来越密,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业人口增长很快。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很现实!
分组讨论:下面同学们结合图7.8和前面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一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促使各种服务业迅速崛起,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而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过渡: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为70%以上,而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亟待加快发展步伐。但是,城镇化的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分组讨论: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城镇化发展过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噪声污染、住房短缺等)。
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解决城镇化发展过快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呢?
角色扮演: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分别充当普通工人、工厂厂长、深圳市市长、广东省省长角色来谈谈自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角色 建议 设想
普通工人 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居住环境 城镇应适度发展,科学规划,保证居民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工厂厂长 要尽量少建或不建污染性工厂 要大力兴办环保型企业
深圳市长 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城建规划要科学、合理,注重环保 把城市建成花园式城市
广东省长 城镇发展要注意节约耕地、合理用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 要努力实现广东省各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稳定城镇人口
评价点拨:刚才同学们扮演的角色很成功,提的建议和设想很有道理,操作性很强。珠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做到适度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解决好本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获得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采取的独特的模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利弊和解决办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于 世纪 年代,其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紧邻 和 地区); 交通运输便利;很多地方是的“ ”,便于吸引大量 、先进 和 经验及最新的工商 信息。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 地区扮演“店”的角色, 地区扮演“厂”的角色, 在前, 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称为“前店后厂”。
(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标志是 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原因是 经济繁荣, 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4)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也可以带来一系列 问题和 问题。
2.连线
“前店后厂”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区域合作的基本模式。请把“前店”“后厂”与相应的地区用线连接起来。
“前店” 珠江三角洲地区
“后厂” 港澳地区
答案:1.(1)20 80 港澳 东南亚 海陆 侨乡 外资 技术 管理 科技
(2)港澳 珠江三角洲 港澳 珠江三角洲
(3)土地 外向型 产业
(4)环境 社会
2.“前店”——港澳地区 “后厂”——珠江三角洲地区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请你课余从报刊、杂志、电视或电脑网络上搜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有关资料,解释其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2.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书面说明,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和设想。
※备课资料
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据建设部最新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66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有43个,人口在20万至50万的中等城市有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近400个,均比前几年大幅度增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和京津唐等地区,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00多座城市在原来小城镇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目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和19%。广大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布局正逐步由疏到密,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建设部专家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在21世纪初将迅速加快,到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6.3亿,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45%。
——摘自2000年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城市化必须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要走出这个误区,就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城市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要走出这个误区,需要认识到: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要走出这个误区,必然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维模型中必须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
专家们指出,在现有城市人口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将为城市化支付数千亿元成本。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财富集聚越高,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自2002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
据报道,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已经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重大课题。
现在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6.09%(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统计标准)。
据国家计委规划司提出的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不包括市镇人口转为自然增加的4000万),将使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样,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可达到45%~50%。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所谓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从而就业、生活、文化、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有;(1)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2)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形成了一些显著特点。
1.我国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1997年的668个,增长246%(见下表)。
年份 总数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978 193 13 27 60 93
1984 300 19 31 82 168
1992 517 32 31 141 313
1997 668 34 47 206 381
注: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由于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2.1%上升到1997年的43.8%,市区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8.3%上升到1997年的17.7%。由此可见,我国市区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有: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更加自由、灵活,农闲时进城打工,形成了“打工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分农忙农闲长年在城市打工,逐渐发展到在城市就业、居住,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逐渐趋同,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小镇发展成为小市,小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这一现象,体现了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②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地区的非农业不断形成和聚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工厂的新建、扩建,高等级公路以及铁路的修建,城市的新建、扩建等大量用地,从而使一部分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由于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些人也加入到“打工族”行列,进城打工、经商、从事服务行业等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这就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另外,新农村城市化,如大邱庄、华西村等,逐步与城市趋同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实现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所期望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城市化是必然的。
2.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①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间,城市由193个发展到668个,增长了246%;从行政区级来看,县级市增长较快,从92个发展到442个,增长380%;从地区分布看,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从69个发展到301个,增长336%,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202%。从城市规模看,中小城市发展快于大城市,中等城市从60个发展到206个,增长243%,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381个,增长309%,而大城市只增长了74%。②城市水平与城市密度,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先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发达,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城市水平较西部高。③中等城市人口增加绝对量比大、小城市大,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坚持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是一致的。世界各国都在设法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的趋势。④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辽宁中部、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五大城市群;在沿铁路的京广线、津沪—沪杭线、京哈线、陇海—兰新线、焦枝—枝柳—湘贵线、浙赣—湘黔—贵昆线、宝成—宝昆线逐步形成过带状态的城市带;1990年在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基础上,又开放芜湖、九江、武汉、黄石、岳阳、重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城市,形成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区为龙头的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带,它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横向中轴线。这些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使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4.3%,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又如日前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8.2%,高出全国的22.3个百分点,该地区每0.27平方千米就有一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密度的地区。
3.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来,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些户籍管理的新措施,这些措施更加灵活,如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稳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就可将户口转到所在城市。这样,使原来“打工族”的一部分就转为真正的市民,加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另外,随着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开发者、投资商将不断地涌向中西部城市,使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城市不断增加。最近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发表文章透露,未来20年每年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每年增设20个左右的新城市,设市坚持向中西部倾斜。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地区,这将大大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再过20年我国的城市将达1000个以上,城市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摘自《地理教育》2001年第3期(金冬英文)
五、城市化发展也使人类面临挑战
城市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但全球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难题和困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在各种城市病。“无论是发达国家的西方世界还是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困难”。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5亿人住房条件极差,1亿多人无家可归,亚非拉的部分大城市中半数人口居住在贫民窟,环境卫生恶化,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疾病流行,基础设施落后,每年造成1000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城市化的效应正威胁着人类健康。
城市病在发展中国家有两种表现:其一是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这是一种消极型的城市化。它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城市化状态,主要表现在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能力,无法实现职业上的转换。当国家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时,城市化发展的失控会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以及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在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墨西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远不如瑞士、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国家,但其城市化水平(74%,1993年)却明显高于瑞士(60%)、奥地利(55%)、芬兰(62%)、意大利(67%)。其结果是既没有带来高度工业化和经济繁荣,反而使乡村凋敝,农业衰败。当然,这里所讲的过度城市化是相对的,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比发达国家在相似的工业化水平时要高得多。但也有人认为不能用20世纪的发展中国家和19世纪的西欧国家简单类比。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1996年编辑的《An Urbanizing World:A Report on the Human Settlements》对人类城市化持极为乐观的态度,甚至完全放弃了“过度城市化”这一概念。
其二是城市化不足(underurbanization),即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判断的依据是G.S.Tolley模型。结果表明:中非地区和印度是过度城市化最集中的地方,而中国、苏联、东欧处于城市化不足状态。据研究者认为,这种城市化不足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当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结果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城市文明得不到应有的普及。1980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19.39%,江苏为12.48%。
发展中国家产生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脱节,城市化过度超前发展;二是以私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分配的不公,造成城市贫富两极分化和严重的社会隔离;三是城市化过程完全由市场调节,人口大量流入期望收入较高的城市,许多人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工作;四是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缺乏必要的宏观控制,只注重城市化的数量和经济发展,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发达国家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过度郊区化。郊区化(suburbanization)是指人口、工业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里的郊区是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近地域,主要是城市化核心地区以外的城市边缘(周一星,1995)。在郊区化过程中,首先是人口,然后是工业、服务业乃至办公室从中心区向外迁移。例如,美国12个的城市(除洛杉矶外),市区人口在1950~1975年间平均减少了9.6%,而郊区人口平均增加了207%,其结果是:12个城市的城市总人口中,市区人口所占的比重由61.3%下降为31.8%,而郊区人口比重则从38.7%上升到68.25%。过度郊区化使城市的集聚效益难以发挥,还引起市中心的空洞化和基础设施的下降以及社会治安的恶化,增加了城市运营的社会成本。美国城市地理学者贝里(B.J.L.Berry)于1976年把这种过度郊区化称为反城市化(antiurbanization)。此外,城市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居住隔离等也是发达国家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摘自《地理教育》2003年3月刊(汤茂林文)
六、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五大新问题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城市化问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已达37.3%,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出现上述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五大新问题。
首先,把城市化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了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市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了城市化率比较高,但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市化同一个市域的城市化,甚至一个县所谓的“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扩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点(中心)。譬如一些大城市所辖郊县整县改市,这样一大片的乡村区域都变成“城市了”,这既不符合事实,还造成了统计上的失真。
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扩大市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大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第四,隶属于城市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目前在我国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第五,一些城市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则,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因此,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但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更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但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但更要重视区域;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但更要重视精神文明。
——摘自《中地教参》2003年4月刊(周皆兵文)
七、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超前发展成为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可以迅速拉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因此不能继续沿用旧体制下形成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现代化的要求,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转变为: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强化中小城市功能,积极发展小城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一批人口规模适度,并具有较强经济势能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讲,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是决策层和学者达成的共识,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将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有利因素,具体而言:
1.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
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出现了低水平下的生产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的现象。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城乡消费水平差别巨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适时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已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向市民消费升级换代。当然,要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开拓农村市场,关键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农业生产规律决定了农业产值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不可能很快,可以说,就农业而论,提高农民收入出路几乎没有。而积极推进城市化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城市化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岗位将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主要依托。因此,城市化是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同时,城市化也有利于提高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其次,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的减少,可以使留下的少数农民进入“地少人更少,收入更高”的阶段,切实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2.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
加快城市化步伐,不单纯是一个扩街建楼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人口转移的问题,而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产业优化升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如果没有主导产业的支撑,即使投资再多,基础设施再好,因为没有后劲,结果也只能是一座空城,起不到城镇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而且发展工业不能不重视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城市化可以使工业实现在一定区域的集聚,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要素市场、流通网络和人才资源等。工业越是向深加工、高科技发展,其对城市化的依赖性就越大。工业结构“低、小、散”现象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就业比重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造成的。不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不可能的。
3.加快城市化步伐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是否强大,关键取决于国民素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显然与城市化滞后、导致农村人口比重过大有关。农村人口的分散居住,使得教育设施和教师的利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教育收入不如城市且效率不高。而如果加快城市化进程,允许并鼓励已从事非农产业、有可靠收入的农村居民及其家属移居城镇,使他们与城里人共享城市文明,并不要国家投入多少资金,而他们的素质包括子女的教育,却可以因环境的变化得以迅速改善。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集聚和传播中心,城市中集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完善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及服务设施,从而使城市比农村更利于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城市化开始以来,世界上所有主要的科技发明几乎都是在城市进行的。城市化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社会结构,人类的生存能力由此大为提高,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持,人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城市创造的这种文明不断地传播、扩散,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前进步伐。
4.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给国民以更良好的健康保健。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计划生育的难点又在农村。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存在,比如观念、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如果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成本也非常高。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来改变农民的身份及生育观念,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同时也给每一位公民以更良好的健康保健。
5.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改善。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一方面由于农村收入水平偏低而又没有更简捷的增收手段,使得追求发展的愿望更多地变为对土地、森林、草原的过度垦殖和滥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退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另一方面,分散的乡镇企业由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业落后、环保投入少等因素,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变得突出,且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加快城市化步伐,适度收缩我们生产活动的地域和空间,使更多的人口和企业向城市集中,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财力的增强,更大、更经济的治污项目的建设,将使治污的平均成本降低,综合治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也会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在城市化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别是严格保护和控制城市绿色隔离地带,保持开敞的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加强区域性重点生态地区的保持,如湖泊、水源保护区、各类风景名胜区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持区域生态平衡。三要继续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绿化建设不仅要注意景观效果,更要重视生态效益,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做到经济实用。不仅要种草,更要重视加强城市林地建设。
城市的发展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塑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城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面貌的改观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并且注意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以宁波市为例,宁波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具有深水良港的现代港口城市,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城市特色鲜明。悠久的历史和秀丽山川,使得宁波人文荟萃,形成了独特的宁波文化。宁波的城市特色一定要建立在这种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宁波的江、河、湖、海等资源特色优势,通过对港口个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继承和发扬深厚的历史内涵,努力营造既具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色,又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港城文化,形成水与城融为一体的鲜明的城市特征和品位,提高宁波的知名度,以更好吸引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地教参》2002.5(乐碧虹文)
八、未来城市的“四化”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从1950年至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增长了37%左右;在欠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1倍以上;在最不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增加了2倍以上。全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已达到325座,超过1000万人超大城市有20座。预计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将是城市人口。未来城市能否成为居住者的天堂,实现城市的个性化、数字化、生态化、化是关键。
1.个性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级城市如雨后春笋先后形成。众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传统习惯,一味地去追求高楼大厦、水泥马路、立交桥、霓虹灯,几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用了“克隆”技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历史名城、山水名城在现代的水泥丛林中逐渐消失,甚至直接抹杀。很多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只体现了群众的物质要求,而忽视了精神需求,造成了“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这种畸形的现象。要想城市健全

fwR816.CoM阅读延伸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要求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
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5.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6.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所以,活动1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气候
作物熟制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地形
传统民居 气候
其他不同
4.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完成活动1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 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p14的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地形
2.气候
3.自然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我国的地理差异


我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 划分的依据和四大区域的界限,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和阶梯,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理解其工农业生产和文化的不同。
3、知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其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业和矿产的区别,西北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各地自然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四大地理区域。
展示中国四大区域划分图
组织学生活动:
(1)讨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形)
(2)指派代表去黑板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说明分界线的依据。
(3)回忆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和地势划分,指出各个区域主要的地形区和阶梯。
(4)讨论秦岭-淮河一些通过了哪些地理分 界线。
强调: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和北方以气温和降水为依据;西北和北方以季风为依据;青藏地区以地势为依据。秦岭-淮河一线有很多分界线通过,如一月 份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
列表总结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
面积 20%25%
人口40%55%
地形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 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北咸南甜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2)分析两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3)了解其人口分布和主要民族。
项目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横断 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昆仑山-阿 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面积30%25%
人口4%1%
地形河 流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河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长江,雅鲁藏布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自然环境特点干旱高寒
主要民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藏族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我国的地理差异一章,重点是了解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别,理解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要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
2.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展示三江源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讲授新课]
展示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③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通过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板书:一、江河的源地:
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
展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利用地图找出三江源大概位置,教师指导并板书。
板书:
2、地理位置:青海省南部
阅读:结合图9.17、9.18阅读教材92页文字,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水量数字,感受并理解三江源地区海拔之高、水系之多,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巨大的蓄水池和河流的输水管。(板书)
转折:既然被称为“水塔”,就要有水源;(展示中国年降水分布图)请同学们阅读我国年降水分布图,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说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比较少,那么三江源水塔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板书)
4、水源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指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结合教材的资料,我们知道水源除了少量的降水还有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讨论:冰川、高山积雪和湖泊、沼泽是怎样发挥作用,使“三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海的。
学生:阅读、小组讨论并发言。最后教师总结: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集成江河的源流;湖泊和沼泽是河流天然的调蓄器,雨季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冬、春季节时候。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讲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因此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调蓄器。(板书)
4、水源
活动:教材93页活动:模拟科学考察、探究黄河源头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体验”地理科学家是如何确定河流的源头同时从中受到地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
转折: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三江源作为三大河流的源头,我们必须要保护好三江源的环境,保护水源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关系到下游的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板书:
三、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意义:①对三江源地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②对下游地区的意义
讲述:但是,目前的三江源地区正经历着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展示几组图片:淘金挖矿、树木砍伐、源区污染、冰川消融、虫鼠破坏、过渡放牧。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了解到,三江源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破坏。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板书)
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
①自然原因:冰川消融、湿地缩小、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
讲述:三江源地区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它本身,也会给长江、黄河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不利影响。下面我们来完成96页活动题:三江源如果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堂指导;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并反馈小组讨论成果,教师指导并评价以及总结。
转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你有什么好方法去保护三江源地区啊?
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教师知道并归纳板书。
4、措施与对策: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三江源地区,那么你有收获吗?
学生分享个人收获,教师适当指导。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讲授新课]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展示中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
(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根据图 片观察其特点。
(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拓展:东北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这里俗称“黑土地”,华北平原又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土高原下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而又称“黄土地”。南方的丘陵地区是贫瘠的红壤,平原地区则的肥沃的水稻土。
展示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读图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大致降水量和主要的气候类型
总结: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
面积20%25%
人口40%55%
地形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 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 异有哪些?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
南 方、北方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地形、气候
主要农 作物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 ,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西双版纳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学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教师激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学生: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提问: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边探讨,然后派小组代表将本组分析的结果告诉大家,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回答。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
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图”(图7.11)和“可爱的雨林动物彩图”(图7.12),并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1)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2)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过渡: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提问: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泼水节)
教师: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观看投影。

傣族男女在泼水节泼水嬉戏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敬爱的周总理参加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情景录像以加深印象。
提问: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
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
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并观察《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图7.15),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与邻国的相关位置及与邻国的交通通达性,可使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
投影:《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本图回答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本图说明了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旅游促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提问: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已学知识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第三,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促发展,不仅带动了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得到它们的支持和配合。西双版纳地区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所以它的旅游业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角色扮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西双版纳政府官员、商人、学生、宾馆服务员、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来谈谈西双版纳是如何以旅游业为龙头,来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过渡:旅游业的发展,曾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阅读下面材料,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
近几年,由于周边的州县也纷纷建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西双版纳面临的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游景点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旅游接待也没有国际化,直接削弱了西双版纳在国内、特别是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实力。
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的驱动,在某些景点或旅游沿线的购物点诱骗游客购物,影响了西双版纳在旅游市场的声誉。
部分旅游景点建在自然保护区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
部分景点的参观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3)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提问:面对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趋势,人们该怎么办呢?
角色分配:下面我们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
评价点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课堂小结]
方法1:让学生结合板书内容简要总结。
方法2:教师概括总结: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地区的位置、资源优势和原始热带雨林的成因和景观特征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知道了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地区,为什么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会出现下滑趋势,西双版纳将如何重振旅游雄风。
知识要点与检测

答案:国家政策 相当优越 旅游 雨林 热带动物王国 景点 分散 缺德 被破坏 大同小异 科学合理 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
1.判断对错(对者打“√”号;错者打“×”号)
(1)欢乐的春节是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2)竹楼是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住宅样式。( )
(3)美丽多姿的孔雀舞是云南西双版纳傣家人喜欢的舞蹈形式。( )
(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的结果。( )
(5)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区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
2.列举题
(1)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① 省;② 省的 地区。
(2)西双版纳最的热带雨林植物有:① ,② ,③ ,④ 。
(3)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① ,② ,③ ,④ 。
答案:1.(1)× (2)× (3)√ (4)× (5)√
2.(1)海南 云南 西双版纳
(2)望天树 板状根 独木成林 绞杀植物
(3)亚洲象 绿孔雀 长尾猿 长嘴犀鸟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社的业务员,你的任务是向人们宣传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优势。请你拟写一份宣传提纲。
(1)这里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
(3)
答案:(2)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美称。(3)这里少数民族集中,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诱人。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祖国的心脏教案


祖国的心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 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2.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二、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课本第19页,地图册第16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作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相应表格中。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出示问题: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生: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
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课本第18 页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找一同学指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
总结: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 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请结合课本第18页、第20页,举例说明。[出示习题: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师生互动,让学生随意抢答,补充。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请打开课本第22页看一看,
三、回顾活动、测试应用
四、升华情感、倡导行动
五、作业
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4.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你去北京旅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什么时间举行?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6、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歌曲《青藏高原》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业情况、能源矿产、交通等知识点,要求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技能与能力要求: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①结合课本第87页图4-21“青藏地区”图,完成第87页活动题1-6,了解本区的基本情况。
②先通读课本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文,希望“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青藏地区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