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家校沟通的心得体会 > 导航 > 班主任工作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160;#160;#1

家校沟通的心得体会

班主任工作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160;#160;#1。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160;#160;#1”,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班主任工作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 促进班风学风好转

我是五年级任课教师兼班主任。XX年我送走了我最满意的一届毕业班之后,由于多方原因,我就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了。暑假过后,XX年下学期开学时,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我的心又开始萌动,主动请缨,没想到学校领导同意了我的要求,我如愿以偿,又走马上任担任本学期五年级班主任工作。

我深知,班主任工作并不是那么轻松自如,一帆风顺。了解到这个班是全校的问题班,据前任班主任讲,学生普遍上课不专心,作业也马虎,有部分同学干脆不做作业,迟到早退现象也严重,欺负小同学,有的还有小偷小摸行为、、、、、、接受这样的班级,脑袋好像五雷轰顶。

如何做好本班班级工作,怎样转变本班班风和学风,这是摆在我开学工作面前的头等任务,也必须是我马上要做的首要大事——家访。与家长沟通,家校结合,重树班级形象。

可是,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得以解决。全班62个学生,除一对是双胞胎外,全班同学分布在三个管理区,35个自然村和三个小集镇上,有的远离学校三十多里,还有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要走遍同学的家庭,是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的。而且农村大部分的家长都外出务工,孩子大部分就成了留守生,由爷爷奶奶、亲属带管。即使找到家长,家长很少直面谈及孩子的教育意见和见解,总是含糊其词。

针对这些状况,我能被困难吓倒吗?能放弃对学生、对班级的管理吗?不。我参看了许多名家的家访录,如桂贤娣是如何做家访的。一种新的家访理念,在我头脑中萌生了。一定要在开学的一两个月内进行家访,创建家校平台,促进班风学风的全面好转。

报喜夸奖学生 正面激励引导

我进入学生家庭,把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各方面的优点,即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优点向家长汇报。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多,家长都喜欢听夸奖孩子的话,要让每位家长都能分享到自己孩子的成功和闪光点的喜悦,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激发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诚恳善良汇报 指出学生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怎无过?怎无失呢?我们要正确审视自我,重树自我形象。教育家赞科夫告诫过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们把手放在背后,正襟危坐,教室内鸦雀无声。”虽然那是陈旧的教育模式,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要的约束是不可少的。在家访中既汇报学生优点,也当面指出孩子的不足。家长要多给关爱,让他们行的正,坐的稳,走得直,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成人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倾听家长发言 记录孩子优点

赏识每个孩子的长处,肯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家长在教管孩子过程中,也不断的有成功的体验。家长的教育管理,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位家长应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在家访中,我重视倾听家长对学生优点的诉说,孩子在家喜欢看书,做家务,与邻里小朋友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我都作详细记录,回校整理,在班会上公布,达到师生共享,互相激励,全体同学在享受中愉悦健康成长。

恳谈育子经验 深受启发感染

几十位家长,就有几十种的育子经验和方法。进行家访,我自带茶叶,茶杯。首先,我拿出茶叶跟家长泡茶,但这丝毫不是作秀。这样可以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家长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把自己育子的方法全盘托出。这对我家访,做好班主任工作得益匪浅。许多家长与学生陪读,陪做作业,陪聊天,陪逛市场,陪游名胜古迹等。家长也对我提出宝贵意见,对孩子要严格,严师出高徒,多布课外作业,多指导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违规违纪要严厉批评教育,写不好的字要孩子反复的写等等善言良策。

经过本学期近三个月的家访,渗透了家长成功的做法和肯诚建言,班风学风有了根本的好转。刘禹锡说的有哲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我深知创建家校沟通平台,促进班风学风的一剂良药,那就是要老师走出去,沉下去——家访。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创举,但是学生是好样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学生进步会与日俱增。家访的路不管有多长,我会继续沿着家访这条路走下去。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班主任工作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促进班风学风好转


《班主任工作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促进班风学风好转》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班主任体会:创建家校沟通平台促进班风学风好转

我是五年级任课教师兼班主任。XX年我送走了我最满意的一届毕业班之后,由于多方原因,我就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了。暑假过后,XX年下学期开学时,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我的心又开始萌动,主动请缨,没想到学校领导同意了我的要求,我如愿以偿,又走马上任担任本学期五年级班主任工作。

我深知,班主任工作并不是那么轻松自如,一帆风顺。了解到这个班是全校的问题班,据前任班主任讲,普遍上课不专心,作业也马虎,有部分同学干脆不做作业,迟到早退现象也严重,欺负小同学,有的还有小偷小摸行为、、、、、、接受这样的班级,脑袋好像五雷轰顶。

如何做好本班班级工作,怎样转变本班班风和学风,这是摆在我开学工作面前的头等任务,也必须是我马上要做的首要大事——。与沟通,家校结合,重树班级形象。

可是,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得以解决。全班62个学生,除一对是双胞胎外,全班同学分布在三个管理区,35个自然村和三个小集镇上,有的远离学校三十多里,还有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要走遍同学的家庭,是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的。而且农村大部分的家长都外出务工,大部分就成了留守生,由爷爷奶奶、亲属带管。即使找到家长,家长很少直面谈及孩子的教育意见和见解,总是含糊其词。

针对这些状况,我能被困难吓倒吗?能放弃对学生、对班级的管理吗?不。我参看了许多名家的家访录,如桂贤娣是如何做家访的。一种新的家访理念,在我头脑中萌生了。一定要在开学的一两个月内进行家访,创建家校平台,促进班风学风的全面好转。

报喜夸奖学生正面激励引导

我进入学生家庭,把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各方面的优点,即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优点向家长汇报。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多,家长都喜欢听夸奖孩子的话,要让每位家长都能分享到自己孩子的成功和闪光点的喜悦,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激发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诚恳善良汇报指出学生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怎无过?怎无失呢?我们要正确审视自我,重树自我形象。教育家赞科夫告诫过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们把手放在背后,正襟危坐,教室内鸦雀无声。”虽然那是陈旧的教育模式,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要的约束是不可少的。在家访中既汇报学生优点,也当面指出孩子的不足。家长要多给关爱,让他们行的正,坐的稳,走得直,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成人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倾听家长发言记录孩子优点

赏识每个孩子的长处,肯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家长在教管孩子过程中,也不断的有成功的体验。家长的教育管理,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位家长应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在家访中,我重视倾听家长对学生优点的诉说,孩子在家喜欢看书,做家务,与邻里小朋友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我都作详细记录,回校整理,在班会上公布,达到师生共享,互相激励,全体同学在享受中愉悦健康成长。

恳谈育子经验深受启发感染

几十位家长,就有几十种的育子经验和方法。进行家访,我自带茶叶,茶杯。首先,我拿出茶叶跟家长泡茶,但这丝毫不是作秀。这样可以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家长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把自己育子的方法全盘托出。这对我家访,做好班主任工作得益匪浅。许多家长与学生陪读,陪做作业,陪聊天,陪逛市场,陪游名胜古迹等。家长也对我提出宝贵意见,对孩子要严格,严师出高徒,多布课外作业,多指导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违规违纪要严厉批评教育,写不好的字要孩子反复的写等等善言良策。

经过本学期近三个月的家访,渗透了家长成功的做法和肯诚建言,班风学风有了根本的好转。刘禹锡说的有哲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我深知创建家校沟通平台,促进班风学风的一剂良药,那就是要老师走出去,沉下去——家访。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创举,但是学生是好样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学生进步会与日俱增。家访的路不管有多长,我会继续沿着家访这条路走下去。

班主任培训体会:我自豪 我是班主任


班主任培训体会:我自豪 我是班主任

说起教师,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教师是园丁、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些都是人民给予教师的赞誉,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无愧于这些赞誉,怎样无愧于人民的殷切期望,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索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年轻班主任,也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艰巨和繁重。一个班由几十名学生组成,他们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发展可能性,班主任必须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班级学生集体,既保证学生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使全班学生获得教育计划所要求的一般发展,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我觉得,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始终要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奋斗宗旨。

作为一个班主任,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有责任使班级正式群体成为良好的班级集体。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班级的风气怎样,决定着这个班级中学生的发展方向。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学风良好、班风正气的集体。我想这与我一年来的点滴教育是分不开的,我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思品课等告诉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当班级中有同学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时,我便及时地在班级中表扬,要求大家向他表示祝贺,同时向他学习。以此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凝聚力。当班级中有同学犯了错误,我先找到那位学生,与他谈话,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必须改正,然后利用这个例子借机教育学生,要分清是非,问题不是很严重我就不在班级中点名批评,如果同学们已知道他是谁,我就告诉他们这个同学已经认了错,大家要帮助他改正缺点,只要改正了,还是好孩子,并且用掌声鼓励他承认错误的勇气。但严格要求还是要的,它和尊重学生并不矛盾。在平时的教育中,我力求做到“严而有度,严中有爱”。该严时就得一本正经,把道理说清楚;该爱时就得放下架子,让他们感受到师爱就如母爱。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班级将逐渐成为一个井然有序、运作正常、不断进取的集体。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如读书活动、雏鹰假日活动、各项文体活动等。在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较为深刻的教育。

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都很向往,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足,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都是很正常的。每一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或学习后进,或顽皮任性。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看老师怎么去帮助他纠正错误。

我班有位男生十分贪玩,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经常要任课老师停下课来教育,但进步不明显。有一次,他与同学在玩耍时不慎摔伤,躺在床上一个多月不能来校上课。由于他平时不守纪律,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有的甚至幸灾乐祸,于是我就在班级中教育大家:他是有很多缺点,但他既然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关心帮助他,而不应该放弃他。大家听了我的话觉得挺有道理,于是纷纷回家拿来了水果、零食,都争着要去他家里看望他。最后我带了两名学生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了他。他上学后,我又及时帮他补课,使他很快又跟上了班级。这个学生还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顺手牵羊”。看到别的同学有什么好玩新奇的东西,他趁人不注意都要拿去玩,有几次甚至去拿别人钱财。班级中好几位学生都发生丢失钱物的事件。这样的事情是很难查的,经过多天观察、个别询问,最后疑点落到他身上。我把他找来,刚一开口,他就死不认帐。我只能“软硬兼施”,一边跟他讲道理,一边把问题的严重性分析给他听。最后,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终于低头承认了错误,并向丢失钱物的同学道了歉。几次反复后,他这种毛病已没有再犯过。教育这样的学生确实很花心思,很费精力,但是,如果老师不去管他,放任自流,那么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长大以后,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我是他的班主任,因此,我有责任帮助他改正缺点,制止他的不良行为。

如今,社会上关于教育,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师德”了。与其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不如说,没有爱心,就不能称之为教师。我认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应该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内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关怀、相信是每个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确实,教育要讲艺术,没有艺术的单一的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因为学生是感性的,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运用课本中的人物和事例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如《诚实的孩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让他们感受更多书本上没有的而又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我给他们讲《程门立雪》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师长。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自正其身,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刚刚走出家庭而步入学校的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班主任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在他们眼里,班主任的话就是真理,学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他们不仅尊重信任班主任,希望得到注意、重视和关怀,而且也常常模仿。难怪许多家长对我说:“我们的孩子就只听你的,你说一句,顶我们几十句呢!”听了这话,我既感欣慰,又感责任重大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同,要对学生全面成长负责,要时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当学生身体不适呕吐时,我就立即把污物清理干净,学生也会主动帮忙,并扶他去洗手漱口;当学生不慎摔到,我会立即把他送往医务室,鼓励他,安慰他……在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已深切体会到你爱学生多少,学生也会回报你多少。

四十个学生四十个样儿,你不可能像捏面团一样把他们捏成一个样儿。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容许、照顾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优势、爱好、独立性,把个性发展看作是正当的、必须的,并积极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敢于并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我一直主张也很支持学生在课堂外发展自己的兴趣,并有所成绩,现在,一批能歌善舞、能写会画的学生已初绽蓓蕾。有的绘画作品还参加了少儿书画展;有的舞跳得很好,常出去演出;有的学习成绩较差,可是被同学称为“运动天才”,在运动会上,屡战屡胜,为班级争得荣誉。班长一贯学习认真,工作负责,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被评为三好学生。我经常教育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班主任工作的付出是艰辛的,可是当我捧得硕果时,我的心中是那么欣喜,那么充实,我觉得我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做老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可是,没有当过班主任又怎能算是个完整的教师呢?我深深感受到只有班主任才会和孩子们的心贴得那么近,情那么深。当别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自豪,因为我是班主任!

党校培训体会:理想#160;#160;责任#160;#160;忠诚


党校培训体会:理想 责任 忠诚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为期约为一个月的党校培训即将结束。虽然才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是我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很多很多。从一开始的自己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而能进行党校学习的兴奋,接着到了解这一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抱怨,最后到经历了学习党章、党史,进行志愿者活动,与党校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等等中得到的感悟,我发现,这次的党校让我更加成熟了,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爱又加深了。

说实话,在一开始进入党校学习,然后知道这次的学习中有这么多事情要完成的时候,我在心中是有很多抱怨的。每天要登人人去跟帖、留言,当时我压根就没有“人人”这个高科技东西,还要去做志愿者活动,还要进行书面考试,我一直很担心,这么多的学习任务我能完成么。后来在党校同学的帮助下我申请了人人的账号,学会了如何跟帖、留言;基本上每个礼拜和班上的其他的党校的成员一起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毗山养老院看望老人,和他们唠唠家常;去墙壕里小区打扫卫生,帮助居委会干点杂活……在不知不觉中,我竟爱上了当一名志愿者,因为我发现用自己的双手去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关心真的是一件很快乐地事情。

当然,在党校的学习过程中,每个星期三的下午准时出现在十二幢听各个学院优秀的老师上课也成为一大乐事。每个老师上课各有风格,有的严肃,有的幽默。上课的内容也大不相同,有的给我们介绍党章党史,给我们诉说伟大共产党的成长历史,有的与我们共谈理想与责任,还有的跟我们讨论学校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这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党校学习的第一堂课。一位商学院的老师给我们上的主题为“理想 责任 忠诚”的一堂课。首先,老师便端正了我们的入党动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入党是一件非常令人骄傲与自豪的事情,当然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很多人入党是为了以后可以凭借着“党员”这一个特殊的身份获得更好得工作待遇,很明显,这样的入党动机是不正确的,可以说,入党动机不纯。“入党意味着什么?”课一开始,老师便问了我们这一个问题。是啊,入党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入党真的仅仅意味着个人凭借党员获得更好的个人待遇,获得更好得利益么?不,不是的。在我们还在心中不断地问着自己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三句话,“入党意味着接受一个理想;入党意味着承担一份责任;入党意味着承诺一份忠诚”。这三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让我对“入党”有了一个更深的层次的体会和感悟。

入党意味着接受一个理想。很多或许会问,理想对于我们正值青春的大学生来说真的重要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走进当代中国的大学校园,很多情景让我们担忧。许多大学生,正值美好青春的大学生,一些整天窝在寝室,沉迷在游戏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些整天只顾着谈情说爱,真正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并且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的大学生真可谓少之又少。理想,需要我们用青春的激情去点燃它。理想是青春的标志,理想是人生的意义,它规定了人生的方向,提供人生的动力,提升了人生的境界。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只有理想的翅膀是不够的,还要有对蓝天的渴望”。对蓝天的渴望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没有理想,一份再好的躯壳也是没用的。所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树立服务人类的远大理想。

入党意味着承担一份责任。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应当告别脆弱,用坚硬的脊梁承担责任。大学校园里曾一度流行着这样的话语:“大学生上课,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逃课也是校园里一大正常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也是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其实责任与我们的理想是紧密相连的。理想是责任的动力,当一个人失去理想,也就失去了自身的责任感。或许有人会认为承担自己的责任会丧失自由,其实这是错误的。责任与自由相连。责任,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或是一个人必须承担的事情,而自由是责任的根源。著名的保加利亚诗人——马丁诺夫曾这样说过:你知道什么是一个自由的人?那就是,对一切都要负责任。

入党意味着承诺一份忠诚。忠诚不是口头说说的就可以的,我们要做的是超越空想,以实际的行动书写忠诚。忠诚是对责任的坚持,是对正义的守护,是对信念的执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事革命工作近四十年,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造林的杨善洲,他把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人们的忠诚之心!

现在的我每天会拿出《中国共产党章程》,每天读一些,把里面的内容牢牢地记在心中。虽然现在的我还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我会时刻以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并始终牢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网站地图